减隔震
减隔震培训
减隔震培训
减隔震培训
减隔震是一种建筑结构措施,旨在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为了提高人们对减隔震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进行减隔震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减隔震培训的内容:
1. 地震基础知识:
减隔震培训的第一步是向参与者介绍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原理、震中、震源、地震波等。
这有助于参与者了解地震威力以及为什么需要减隔震。
2. 减隔震原理:
培训内容还应包括减隔震的原理和方法。
参与者将学习到减隔震的概念、工作原理和常见的减隔震技术,如减震支承、减震墙等。
3. 减隔震设计规范:
参与者将了解减隔震设计所需遵守的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减隔震设计规范。
这些规范确保减隔震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实例分析:
通过实例分析,参与者将了解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减隔震应用案例。
这些案例将涉及不同建筑类别,如住宅楼、公共建筑、桥梁等,以帮助参与者理解减隔震技术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
5. 减隔震维护和监测:
培训还将探讨减隔震结构的维护和监测方法。
参与者将学习如何定期检查和维护减隔震设备,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6. 风险评估:
在减隔震培训中,还应涵盖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实践。
参与者将学习如何进行减隔震风险评估,以确定建筑物的减隔震需求和预防措施。
总结:
减隔震培训涵盖地震基础知识、减隔震原理、减隔震设计规范、实例分析、减隔震维护和监测,以及风险评估。
通过这些培训内容,参与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减隔震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实践,提高对减隔震措施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这有助于提升建筑物的地震防护能力,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减隔震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减隔震市场前景分析简介减隔震是一种利用减震器降低建筑物或设备受地面震动的影响的技术。
该技术逐渐在建筑、交通运输、电力等领域得到应用,并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将从减隔震技术的优势、应用领域、市场规模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优势减隔震技术相比传统的抗震设计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减震:通过在建筑物或设备的基础上加装减震器,能够有效地减少地面震动传递到建筑物或设备的能量,最大限度地保护建筑物或设备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节约成本:相比传统的加固方法,减隔震技术可以减少对建筑物或设备的结构加固,从而节约施工成本。
3.灵活性强:减隔震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物或设备的需求进行定制,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工程项目。
应用领域减隔震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建筑领域:减隔震技术被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地铁隧道等工程项目的抗震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2.交通运输领域:减隔震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地铁、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还可以应用于汽车和列车的减震系统,提高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
3.电力领域:减隔震技术可以应用于发电机组、变压器和电力设备的抗震设计,保障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市场规模减隔震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空间。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减隔震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全球减隔震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6%。
其中,亚太地区是减隔震市场最大的消费市场,北美和欧洲地区也有较高的市场需求。
发展趋势未来减隔震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减隔震技术将不断提升,包括新材料的应用、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开发等。
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提高减隔震系统的减震效果和可靠性。
2.绿色环保:减隔震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能够减少建筑物或设备的能耗。
未来减隔震市场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应用拓展:减隔震技术除了在建筑、交通运输、电力等传统领域有应用外,还有望在航天、航空、核能等新兴领域得到应用。
桥梁减隔震技术及设计计算
4. 常用桥型的减隔震方案
➢ 不同方案的减隔震效果、费用及可靠性对比
减隔震效果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好
高阻尼橡胶支座: 好
摩擦摆支座:
好
钢阻尼支座:
好
粘滞阻尼器:
非常好
费用
较低 一般 一般 较低 很高
可靠性
很好 很好 好 好 一般
1.减隔震技术的基本概念与机理
4、时程分析
剪力(或加速度)和位移反应谱 隔震可以延长结构自振周期并增大结构阻尼,但是需要 在增大位移响应和减小剪力响应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1.减隔震技术的基本概念与机理
传统结构水平刚度大 频率比ω/ωn=0.8~1.5 地震动放大系数Ra=2 ~3
隔震结构水平刚度小(柔性支座) 频率比ω/ωn=3~8 地震动放大系数Ra= 1/2~1/8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2009(征求意见稿)
《橡胶支座》 2007(GB20688,共四部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及条文说明》2004
《建筑消能阻尼器》2007
➢ 欧美日等于上世纪90年代已编制相关标准
➢ 相 关 国 际 标 准 如 ISO 22762
《Elastomeric
力-位移测试曲线图 (V=100mm/s)
5.TMT现有工作基础
分析案例
郁江双线特大桥减隔震计算模型
单塔阻尼器布置情况示意图
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全桥模型。桁架梁单元与桥塔单 元采用BEAM44梁单元模拟,拉索用LINK10杆单元模拟,二期恒载用 MASS21点质量单元模拟,桥墩处支座用刚臂模拟,粘滞性阻尼器用 COMBIN37弹簧阻尼单元模拟。
减隔震规范
减隔震规范
减隔震规范是一种特殊结构规范,它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现有建筑物产生的振动所带来的危害。
根据规范的规定,建筑物应设置支撑结构、抗震锚栓等结构元素,以减缓建筑物所受的晃动,使振动能量得到减少或完全吸收,有效减少设备因结构受震而造成的损坏和损失。
减隔震规范有很多,其大体结构主要有:第一部分是针对重要结构的建议和要求,比如抗震设计、震动减少技术等;第二部分为针对不同结构所提出的减震要求,比如支撑结构、防震钢筋绑扎等;第三部分为地震减缓器的安装,其中有一些详细的计算要求,以保证减缓器的正确安装。
最后,在第四部分还有一些关于性能测试和相关产品使用说明等要求。
减隔震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安全和可靠性,防止因地震强度变化而发生的损坏,必须遵循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和减震规范。
除了根据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抗震设计也应符合建筑质量标准的要求,这可以从技术手册的减震要求中看出。
在设计和施工时,要注意及时发现和纠正缺陷,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地震灾害能够有效抵御,因此减震设计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长久抵抗地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造工程减震隔震方案设计
改造工程减震隔震方案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越发受到关注。
在大型建筑物的改造工程中,减震隔震方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合理设计和配置减震隔震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
本文将围绕改造工程中减震隔震方案设计展开讨论,内容主要包括减震隔震系统的原理、设计方案选择、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估等方面。
一、减震隔震系统的原理减震隔震系统是一种通过可控制的减震装置,降低建筑结构在地震或其他外部振动作用下的震动。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建筑结构与地基分离,通过减震器或隔震层等装置来吸收和消除地震引起的能量。
减震系统可以分为主动减震和被动减震两大类。
主动减震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感知地震作用,调节减震器的阻尼力来减小结构的震动。
被动减震系统则是通过预先设置的减震装置来吸收和消除地震作用。
二、设计方案选择在改造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减震隔震系统设计方案十分关键。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以下几种设计方案:1. 减震支撑结构:通过设置减震支撑结构,如剪力墙、斜撑或减震墙等来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2. 耦合梁减震结构:通过设置耦合梁,将梁和柱之间的水平位移耦合,起到减震效果。
3. 隔震结构:采用隔震系统将建筑结构与地基分离,通过隔震层或隔震垫等装置来减小地震作用。
4. 减震支座结构:通过设置减震支座,可以在建筑结构受到外部振动作用时,减小结构的震动。
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地质条件和地震等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减震隔震系统设计方案。
三、实施方法在实施改造工程减震隔震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设计方案后,需要对建筑现状进行详细的结构检测和评估,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2. 对于隔震系统的安装和构建,需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与原有结构的连接和整体协调,避免对原有结构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4. 在施工完工后,需要对整个减震隔震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调试,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减隔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
减隔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减隔震设计是一种用于建筑、桥梁、机械设备等工程中的结构设计方法,目的是减小由地震引起的结构响应以及减小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减隔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1. 隔震原理:减隔震设计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在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将地震引起的能量转化为与结构相独立的隔震器的损伤,从而减小结构的动力反应。
隔震装置通常由弹性元件、摆式支座、液体阻尼器等组成,可以降低结构对地震的敏感性,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2. 阻尼原理:阻尼是指结构在振动过程中消耗能量的能力。
减隔震设计中,通过在结构中引入阻尼装置,可以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减小地震引起的结构响应。
常用的阻尼器包括摩擦阻尼器、流体阻尼器等,它们能够改变结构的振动特性,有效减小结构的位移、加速度等动力响应。
3. 弹性设计原理:减隔震设计在结构的弹性设计中,需要注意结构的刚度和周期。
通过合理选择隔震装置的刚度和动力特性,可以控制结构的刚度和周期,使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产生适当的柔度,从而减小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4. 耦合响应原理:减隔震设计需要考虑结构与隔震装置之间的耦合响应。
耦合响应是指结构和隔震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两种耦合响应:水平向耦合响应和扭转耦合响应。
减隔震设计需要通过合理设计隔震器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减小耦合响应的影响,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5. 建筑物层间位移差的控制原理:减隔震设计可以减小建筑物的层间位移差,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对于多层建筑来说,隔震系统可以将地震振动分散到各个层间,降低上下层之间的相对位移,减小结构的破坏。
6. 区域性地震响应的控制原理:减隔震设计需要考虑区域性地震引起的结构响应。
不同地区的地震波特性存在差异,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隔震装置,并考虑地震波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确保结构能够在地震作用下安全、稳定地运行。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减隔震设计还需要考虑结构的动力特性、隔震装置的性能参数、设计参数的选择等。
减隔震设计案例集
减隔震设计案例集一、背景介绍减隔震设计是指通过减小建筑结构与地震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程度的一种手段。
它以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和吸能能力,减少震害,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为目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减隔震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案例一: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采用了减隔震结构设计,采用了3种不同类型的隔震支座技术,其中包括摆式隔震支座、摇摆隔震支座和液压隔震支座。
这种设计可以大大减小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受到的冲击力,提高了主体育场的抗震性能,保障了参与奥运会的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
三、案例二:旧金山湾区大桥旧金山湾区大桥是一座全球首个使用了隔震支座技术的跨海大桥。
设计者在桥墩与主桥梁的连接处设置了隔震支座,当地震发生时,这些支座可以缓冲震动,并减小桥梁所受力的冲击,大大提高了大桥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四、案例三: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医院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医院是一座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该医院的新建筑采用了减隔震设计。
设计者采用了多种隔震设备,包括橡胶隔震支座、减震衬垫等,有效地降低了医院建筑在地震时的受力,并保障了医院内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五、案例四:美国洛杉矶威尔逊中心美国洛杉矶威尔逊中心也是一座采用减隔震设计的建筑物。
建筑师在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了地震作用,使用了旋转橡胶减震支座和减震衬垫等隔震设备,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障了该场所内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六、案例五: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一座非常有名的超高层建筑,该建筑采用了特殊设计的减隔震支座和缓冲器,有效减小了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能,保障了大楼内部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七、结语以上案例充分展示了减隔震设计在世界各地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
通过减隔震设计,各种类型的建筑物都能够提高其抗震性能,从而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隔震技术原理
减隔震技术原理一、引言随着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与生命损失日益增加,减隔震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地震防灾减灾方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减隔震技术能够通过减小建筑结构对地震激励的响应,降低结构受损程度,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本文将深入探讨减隔震技术的原理。
二、减隔震技术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减隔震技术,简称减震技术,是指通过在建筑结构与基础之间增加隔震装置,改变地震激励传递路径,减小结构对地震激励的响应,从而降低地震破坏程度的一种地震防灾减灾技术。
2.分类:–主动减隔震技术:采用主动调节系统来控制结构振动,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被动减隔震技术:通过增加隔震装置,降低地震激励传递的能量,减小结构的响应。
三、减隔震技术的原理减隔震技术基于以下原理来降低建筑结构对地震激励的响应。
1.质量隔离原理:–减隔震技术通过在建筑结构与地基之间增加隔震装置,将建筑的质量分离成上部结构和下部隔震装置两部分,使得地震激励传递到上部结构的能量减小。
隔震装置具有较大的水平位移和较低的刚度,可以吸收地震能量,并减小结构的振动。
2.阻尼耗能原理:–减隔震技术利用隔震装置中的阻尼器来耗散地震能量。
阻尼器在地震发生时产生相对位移,通过摩擦或粘滞等方式将地震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小结构的振动。
阻尼器的设计和选择对减震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3.非线性特性原理:–减隔震技术中的隔震装置通常具有非线性特性,即在大震动荷载下会发生变形和能量耗散。
隔震装置的非线性特性可以降低结构的响应,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4.动力特性变化原理:–建筑结构与地基之间的隔震装置改变了结构的动力特性,降低了结构的自振周期。
自振周期的增加会使得结构与地震激励的共振几率降低,从而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四、减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与优缺点1.应用范围:–高层建筑: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减少高层建筑在地震中的振动,降低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建筑减隔震技术工程方案
建筑减隔震技术工程方案1. 背景介绍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建筑结构带来巨大的破坏。
在地震频繁的地区,人们对建筑的减隔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减隔震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建筑结构的振动特性,减少地震能量传入建筑结构的技术。
本文将从减隔震技术的原理、分类、应用和工程方案等方面进行介绍。
2. 减隔震技术的原理减隔震技术是依靠一种或者多种装置来隔离建筑结构与地震波的能量传递,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
主要包括三种减隔震技术:基础隔离技术、摆隔震技术和液体阻尼技术。
基础隔离技术是在建筑的基础与地面之间设置减震支座,通过弹簧和阻尼器的作用将地震波的能量降低;摆隔震技术是通过在建筑结构上设置摆,将地震波的能量转化为摆的动能,从而起到减震作用;液体阻尼技术是在建筑结构中设置一定量的液体作为阻尼器,通过液体的粘滞阻尼作用,减少地震波的传递。
3. 减隔震技术的分类根据减隔震技术的不同原理,可以将其分为基础隔离技术、摆隔震技术和液体阻尼技术。
基础隔离技术主要包括弹簧支座隔震、摩擦隔震和球形支座隔震;摆隔震技术主要包括倒摆隔震、摆锤隔震和柔性梁隔震;液体阻尼技术主要包括油压缓冲器、液压阻尼器和液体贮能器。
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地震环境,可以选择不同的减隔震技术。
4. 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减隔震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
比较典型的案例有日本东京的晴空塔、美国圣弗兰西斯科的市政厅和中国台北的一零一大楼。
这些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展现了减隔震技术的良好效果。
除了高层建筑,减隔震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桥梁、管道和重要设施的震前设计。
在未来,减隔震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5. 工程方案在进行减隔震工程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首先是地震环境的特点,需要根据地震区划定减隔震设计标准。
其次是建筑结构的特点,需要根据建筑类型和结构特点确定减隔震技术。
最后是工程成本和使用寿命,需要综合考虑减隔震技术的成本和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工程方案。
基于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技术成熟度
虽然减隔震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进
一步完善和成熟。
高成本
减隔震技术的应用通常需要额外 的设备和材料,导致建设成本增
加。
维护与管理
减隔震结构的维护和管理需要专 业的技术和知识,对运营管理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减隔震技术的发展趋势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01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减隔震技术将不断得到改进和完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01
02
03
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 制减隔震装置的质量和安 装精度,确保其性能得到 充分发挥。
施工监控与检测
采用先进的施工监控和检 测技术,对减隔震装置的 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施工与设计的协同
加强施工与设计的协同工 作,确保减隔震装置的安 装与设计要求一致,提高 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减隔震设计理念
在桥梁设计中,采用减隔震技术可以 降低地震对桥梁结构的破坏,提高桥 梁的抗震性能。
减隔震设计参数优化
通过优化设计参数,如支座刚度、阻 尼器性能等,可以提高减隔震装置的 有效性和桥梁的安全性。
减隔震装置选择
根据桥梁的特点和地震环境,选择适 合的减隔震装置,如橡胶支座、阻尼 器等,以实现减隔震效果。
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维护与加固中的应用
定期维护与检查
对已投入使用的桥梁,应定期进 行减隔震装置的维护与检查,确
保其正常工作。
加固与修复
对于受损的减隔震装置,应及时进 行加固或修复,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和桥梁的安全性。
监测与评估
采用先进的监测和评估技术,对桥 梁的抗震性能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为减隔震装置的维护与加固提供 科学依据。
减隔震技术的原理
减隔震技术的原理一、引言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隔震技术和减震技术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隔震和减震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轻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
本文将重点介绍减隔震技术的原理。
二、什么是减隔震技术减隔震技术是指在建筑结构中采用某些措施,使得建筑结构在地震或其他振动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消散能量,从而达到减少结构受到的振动幅度和加速度的目的。
三、传统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传统建筑结构在受到外界振动时,由于其刚度较大,会产生较大的位移和加速度。
这种位移和加速度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发生不可逆性破坏,并且可能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四、减隔震技术原理1. 减振器减振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消除机械系统振动的装置。
减振器可以通过调节系统的固有频率、增加阻尼比或者改变系统质量来消除振动。
在建筑结构中,减振器可以通过改变结构的刚度和阻尼来减少结构受到的振动幅度和加速度。
2. 隔震支座隔震支座是一种能够将建筑物与地面分离的装置。
隔震支座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受到地面运动影响的程度,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破坏。
3. 填充材料填充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和消散能量的材料。
在建筑结构中,填充材料可以通过吸收和消散地震产生的能量来减少结构受到的振动幅度和加速度。
4. 弹性支撑弹性支撑是一种通过改变结构刚度来减少结构受到振动幅度和加速度的装置。
弹性支撑可以通过调节弹簧刚度和阻尼来实现。
五、减隔震技术应用实例1. 台北101大楼台北101大楼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其高度达到了508米。
为了保证大楼在地震情况下的安全性,建筑师使用了多种减隔震技术,包括减振器、隔震支座和填充材料。
2. 日本东京塔日本东京塔是一座高约333米的电视塔。
为了保证塔的安全性,建筑师在塔的基础上设置了隔震支座和填充材料。
3. 美国旧金山湾大桥美国旧金山湾大桥是一座跨越旧金山湾的悬索桥。
为了抵御地震对桥梁结构造成的影响,工程师在桥梁结构中采用了多种减隔震技术,包括弹性支撑和减振器。
减隔震建筑什么意思
减隔震建筑什么意思
减隔震建筑就是指应用新的防震技术性修建而成的建筑。
主要是利用隔震技术性在建筑物的基底端或是某一部位设定隔震设备产生隔震层,随后把建筑的总体构造开展独立隔开起来,那样可以耗费地震的动能,进而降低地震动能往上的传送,更合理的保障了上端构造的建筑一致性及其工作人员安全系数。
特别是在对一些大中型地震,可以带来不错的保障功效,使墙面越来越愈发的绵软,可以伴随着振动而持续的开展摇晃,但并不会坍塌,尽量避免由于地质灾害而对建筑及其工作人员导致的损害。
减隔震的措施与方法
减隔震的措施与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减隔震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房子啊,要是没点减隔震的措施,那遇到点风吹草动的,可不得晃悠得厉害呀!咱先来说说这减震的措施。
就好比咱人穿双好鞋,走在路上就稳当多了。
房子也一样,给它来点特别的“装备”,就能减少震动带来的影响啦。
比如说,在建筑结构里加上一些减震器,就像给房子穿上了“减震鞋”,能把那些晃动感给削弱不少呢。
这就好像是给房子找了个可靠的“保镖”,有啥动静它先帮着扛一部分。
还有啊,隔震也很重要呢。
想象一下,要是有个超级大的垫子把房子垫起来,地震啥的来了,房子就像是在垫子上轻轻晃动,而不是直接被晃得七荤八素的。
这就是隔震的妙处呀!可以用一些特殊的隔震支座,把房子和地面隔开一段距离,让震动不容易直接传到房子上。
这就好比是给房子坐了个“软轿子”,晃晃悠悠也不怕。
那具体怎么做呢?咱可以在设计房子的时候,就把这些减隔震的东西考虑进去呀。
可不能马马虎虎的,得精心设计,就像给自己挑一件最合适的衣服一样。
而且施工的时候也得严格把关,不能偷工减料,不然这减隔震的效果可就大打折扣啦。
再比如说,咱可以在一些关键部位加强一下,就像给人锻炼身体一样,让那些地方更结实,更能抗得住震动。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这关系到房子的安全,关系到住在里面的人的安全呐!还有些小细节也不能忽视哦。
像房子里的家具啥的,也可以固定一下,免得晃起来到处乱撞,这也能减少一些潜在的危险呢。
总之啊,减隔震可不是小事儿,得认真对待。
咱可不能等真遇到事儿了才后悔当初没做好措施。
你想想,要是房子晃晃悠悠的像个醉汉,那多吓人呀!所以说呀,减隔震的措施和方法可得好好研究,好好落实,这才是对自己、对家人负责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不能拿安全开玩笑,对吧!。
建筑减隔震技术
一、减隔震技术概述减隔震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震防护技术,通过在建筑物中设置减隔震装置,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减隔震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尤其在高烈度地震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建筑减隔震结构设计建筑减隔震结构设计是实现减隔震目标的关键环节。
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使用功能、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选择减隔震装置的类型和布置方式。
常用的减隔震装置包括橡胶隔震支座、阻尼器等,通过优化组合,实现最佳的减隔震效果。
三、减隔震技术的实施步骤实施减隔震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建筑物的地震设防标准和使用功能;对建筑物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确定合理的减隔震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减隔震装置,并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和设计;对减隔震装置进行制作和安装;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和验收,确保减隔震装置的安装质量。
四、减隔震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实例减隔震技术在建筑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成功的案例已经得到了实践验证。
例如,某高层建筑采用橡胶隔震支座进行减隔震设计,成功抵御了多次地震的考验,证明了减隔震技术的有效性。
五、减隔震技术的优缺点分析减隔震技术的优点主要包括:可以有效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提高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可以降低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
但是,减隔震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会增加建筑物的造价;会对一些传统建筑造成影响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六、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减隔震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深入研究减隔震机理,提高减隔震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推广减隔震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减隔震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人们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同时,也需要关注面临的挑战,如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等。
只有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隔震导则
减隔震导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减隔震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抗震手段。
减隔震导则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遵循的减隔震原则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减隔震导则的背景、原则和实施方法。
一、背景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尽管现代科技可以提前预警地震的发生,但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仍然是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
减隔震技术通过改变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提高其抗震能力。
二、原则1. 基础设计原则:减隔震导则要求建筑的基础设计要足够坚固,能够承受地震产生的水平和垂直力。
2. 结构设计原则:减隔震导则要求建筑的结构设计要合理,能够通过减震装置将地震能量转移到地基或其他结构上,减少对主体结构的影响。
3. 施工原则:减隔震导则要求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减震装置的正确安装和使用。
三、实施方法1. 减震装置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地震频率,选择合适的减震装置。
常见的减震装置包括橡胶隔震器、钢筋混凝土摩擦隔震器等。
2. 结构的设计和分析:通过计算和模拟分析,确定建筑物的减隔震导则,包括减震装置的类型、数量和位置等。
3. 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和质量控制:在减隔震装置的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控和质量控制,确保装置的正确安装和可靠性。
4. 合理利用减隔震效果: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减隔震效果,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四、应用案例1. 台北101大楼:台北101大楼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之一,采用了大量的减隔震技术,包括减震器、隔震橡胶等。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台北101大楼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证明了减隔震技术在地震中的有效性。
2. 某地铁隧道工程:某地铁隧道工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减隔震导则,通过减震装置将地震能量转移到地基上,减少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五、总结减隔震导则是一种重要的抗震设计原则和规范,通过减震装置和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减隔震技术简介
减隔震技术简介
减隔震技术是一种应用在建筑物和桥梁结构中的防震技术,旨在
减少地震或其他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该技术通过使用隔震装置,将
建筑物与地基隔离,从而减少地震产生的水平震动传递到建筑物的结
构中。
隔震装置一般由橡胶、钢板或钢球等材料制成,通过各种方式与
建筑物的结构连接起来。
在地震发生时,隔震装置可以吸收震动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避免将震动传递给建筑物。
由于隔震装置的存在,建筑物获得了更好的抗震性能,并能够在地震
后恢复正常使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减隔震技术已经在许多国家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核电站
等重要结构中。
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
结构造成的破坏,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虽然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但仍然需要
综合考虑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和设计,以及地震的特点和强度,才能确
保该技术的有效性。
因此,在实施减隔震技术时,需要进行详尽的结
构分析和设计,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建筑物能够在地震发生
时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减隔震技术是防震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地震频发的地区来说
尤为重要。
它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还可以为人们创造更
安全的生活环境。
减隔震的基本原理,适用特点,适用范围
减隔震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控制技术,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结构在地震等外部作用下的振动反应,保护建筑结构和其中的设备设施不受损坏。
下面将从减隔震的基本原理、适用特点和适用范围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减隔震的基本原理减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建筑结构与地基或者基础隔离开来,使得结构在地震等外部作用下的振动响应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减隔震可以通过减小结构的刚度、延长结构的周期、增加结构的阻尼等方式来达到减震的效果。
减隔震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结构柔度增大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引入柔性支撑装置或者柔性材料,可以有效地增加结构的柔度,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
2. 结构周期延长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地延长建筑结构的振动周期,从而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共振现象,减小振动响应。
3. 结构阻尼增大通过在结构中引入阻尼装置或者利用材料的内摩擦等方式来增加结构的阻尼,从而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幅度和能量。
二、减隔震的适用特点减隔震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的适用特点:1. 振动响应降低减隔震能够显著降低建筑结构在地震等外部作用下的振动反应,保护结构和其中的设备设施不受损坏。
2. 结构保护效果好减隔震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结构在地震等外部作用下不受损坏,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维护成本。
3. 结构整体性好减隔震能够保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减小结构的非结构性损伤,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4. 维护成本低减隔震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降低结构的维修和维护成本,减少业主的经济负担。
三、减隔震的适用范围减隔震技术适用范围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老建筑改造老建筑改造是减隔震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通过在老建筑结构中引入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2. 新建建筑减隔震技术也适用于新建建筑,特别是对一些对地震抗力要求较高的建筑,如大型公共建筑、重要工矿设施等,可以通过在设计阶段就引入减隔震技术,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减隔震措施
减隔震措施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设计要求。
而除了提高建筑结构本身的抗震能力外,减隔震措施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本文将介绍减隔震措施的定义、原理、分类和应用。
一、减隔震措施的定义减隔震措施,即减震和隔震措施,是指通过改变建筑结构的振动特性,减少或隔离地震力对建筑物的传递,从而减小结构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减隔震措施可以分为两类:减震和隔震。
•减震:通过结构的柔性化设计和减震器等装置的设置,将结构对地震的响应减小,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隔震:通过设置隔震系统,将建筑结构与地面隔离,使得地震能量不能直接传递到建筑结构,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地震破坏。
减隔震措施的实施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保证建筑物及其中人员的安全。
二、减隔震措施的原理1. 减震原理减震措施通过增加建筑结构的柔性以及设置减震器等装置,改变结构的振动特性,从而达到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的目的。
其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利用建筑结构的柔性特点:增加结构的柔性,降低结构的固有周期,使得结构的共振频率偏离地震波的频率,减少地震力的输入;•减震器的应用:在建筑结构中设置减震器等装置,通过其消耗能量的特性,将地震能量部分吸收和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控制结构的变形:通过控制结构的变形,减小结构的应力以及减小地震力对结构的影响。
2. 隔震原理隔震措施通过设置隔震系统,将建筑结构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定的可变形间隙,使得地震能量无法直接传递到建筑结构,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地震破坏。
其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利用隔震层的变形特点:通过设置隔震层,使得地震波在隔震体上形成相对较小的加速度,从而减小其对建筑结构的影响;•隔震体的选用:选择具有较好隔震性能的材料作为隔震体,如橡胶、钢板等,以实现隔震的目的;•给定合适的隔震间隙:设置合适的隔震间隙,使得地震波的能量传递到地基上,避免直接作用于建筑结构。
减隔震适用范围
减隔震适用范围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减隔震适用范围这个事儿哈。
你说这减隔震啊,就像是给建筑物穿上了一件超级保护衣!它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大作用呢!比如说,那些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减隔震技术可就太重要啦!这就好比是给房子请了个厉害的保镖,能在地震来的时候保护房子不受到太大伤害。
你想想看啊,要是没有减隔震,地震一来,房子晃啊晃的,多吓人呀!说不定就摇摇欲坠啦。
但是有了它呢,就好像给房子加了一道保险,让房子能稳稳地站在那。
再比如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像医院啊、学校啊,这些地方可不能随便晃悠呀!那里面都是宝贵的生命呢!减隔震在这里就能大显身手啦,能让这些建筑在灾害面前更坚强,给人们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还有那些对振动比较敏感的设备和设施呀,也得靠减隔震来帮忙呢。
就好像是给它们安了个舒服的小窝,让它们能好好工作,不受外界干扰。
咱平常生活中的一些高楼大厦,不也需要减隔震嘛!那么高的楼,风一吹可能都会有点晃悠呢,有了减隔震,就能让住在里面的人更安心呀。
你说这减隔震技术是不是很神奇?它就像是一个默默守护的卫士,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它适用的范围这么广,不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很多安全的大门嘛!咱再往深了想想,要是没有减隔震技术,那得有多少建筑在灾害中受损呀,得有多少人会因此受到伤害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呢!所以说呀,减隔震真的是太重要啦!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保障,能让我们的家园更安全。
咱可得好好珍惜这个技术,让它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呢!总之呢,减隔震的适用范围那是相当广泛呀!从小小的设备到大大的建筑,都离不开它呢!它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好帮手,一个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的好朋友!难道不是吗?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减隔震 导则
减隔震导则减隔震导则隔震是指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建筑物与地面或周围环境隔离,从而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减隔震导则是指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指导方针,以确保隔震效果的最大化。
本文将介绍减隔震导则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减隔震的原理和应用。
减隔震导则要求在建筑物的基础设计中考虑地震的影响。
地震是一种持续时间较短但能量较大的自然灾害,它的震源能够导致建筑物产生强烈的振动。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的基础时,需要考虑到地震的作用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强基础的抗震能力,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减隔震导则要求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采用适当的减震措施。
减震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减震支承、减震墙、减震梁等。
这些措施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吸收和分散地震的能量,从而减轻建筑物的震动。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减震措施,并进行合理的布置和安装,以确保减震效果的最大化。
减隔震导则要求在建筑物的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地震的影响。
地震会对建筑物的材料和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要求。
因此,在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地震的要求,选择能够满足抗震要求的材料,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减隔震导则要求在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注重地震安全。
地震是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建筑物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地震的影响。
因此,建筑物的使用者和维护人员需要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减隔震导则是指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指导方针,以确保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隔震效果。
通过考虑地震的影响,采用适当的减震措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以及注重地震安全,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减隔震导则在建筑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检查在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图纸中结构抗震
3
抗震规范
12.2.3
GB50011-2010
隔震层的橡胶隔震支座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隔震支座在表 12.2.3 所列的压应力下的极限水平变位,应
大于其有效直径的 0.55 倍和支座内部橡胶总厚度 3 倍二者 的较大值。 2. 在经历相应设计基准期的耐久试验后,隔震支座刚度、阻 尼特性变化不超过初期值的±20%;徐变量不超过支座内 部橡胶总厚度的 5%。
和结构安全。专项课题组在编制过程中,不仅对现行规范、标准进行 了梳理,还组织了多次专项会议,听取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并对要点文 件进行了调整、修改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历时近一年,完成减隔震 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目前,作为专项课题组的工作成果,《减隔震施工图设计文件技 术审查要点》已完成,要点内容基本可以满足施工图审查的需要,达 到了专题项目设定的要求。同时,作为《要点》的补充资料,如常用 设备的参考数据资料等内容将在后续工作中完善和补充。
范性文件的总称)和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要点既包含上述工程建设标准强 制性条文的内容,也包含对结构主体、地基基础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内容。 设计减隔震技术的行业性标准(指 CESC 系列标准)未列入要点,只作为参 考性文件。 1.0.3 按照隔震结构和减震消能结构两类主要结构技术措施在设计中的使用对审 查要点进行了分类编写。要点中“审查内容要点及说明”内容是按常规设 计做法,根据规范、标准条文内容,给出的施工图审查工作应关注的细节。 这是一个审查工作提示性内容表述,是参考性的、提示性的,不是对规范 条文的解释。 1.0.4 减隔震技术对房屋建筑结构,仅属于结构设计内容的一部分,结构设计和 施工图审查应包含结构的全部内容,本要点仅规定了涉及减隔震技术的内 容,结构设计和审查的其他部分应按照住建部已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图 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执行。 1.0.5 设计和审查均应按规范要求执行。对审查中发现的其他问题,如设计未严 格执行本要点的规定,应有充分依据。审查时应根据相关标准的“用词说 明”,按其用词的严格程度予以区别对待。 1.0.6 对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不论是否采用了减隔震技术措施,均应依据《超 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 111 号令)、《超限高层建筑工 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0]109 号)要求执行。
抗震规范 GB50011-2010
12.2.8
2.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抗震措施,当水平向减震系数大于 0.4 时 1. 在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时,当上部结构的抗震措
(设置阻尼器时为 0.38)不应降低非隔震时的有关要求;水平
施较本地区非隔震建筑的要求降低,应复核水
向减震系数不大于 0.4(设置阻尼器时为 0.38),可适当降低本
2
抗震规范
12.1.5
GB50011-2010
12.1.6
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时,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应符合下列要 求: 1. 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的性能参数应经试验确定。 2. 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的设置部位,应采取便于检查和替换
的措施。 3. 设计文件上应注明对隔震装置和和消能部件的性能要求,
安装前应按规定进行检测,确保性能符合要求。
减隔震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征求意见稿)
住房城乡建设部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二○一五年三月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减隔震理论研 究、产品开发、工程实际应用近些年已有了长足发展,工程技术也日 渐成熟,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带来的经济效益已得到验证。为更好推动 减隔震技术的应用、保证建筑工程安全,住建部质监司发布了《关于 房屋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 建质[2014]25 号》,对加强设计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为此住建部质监司设立了减隔 震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专题研究课题。该课题同绿色建筑施 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进行合并,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对此 展开研究,以明确施工图设计文件需审查的内容,审查的方式及审查 的技术要求。减隔震审查要点的编制,即是为工程设计提供辅助、指 导,更是规范施工图审查工作,以保证审查的有效性和结构安全。 按照住建部质监司的统一安排,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立了专项 课题组,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了相关工作。经过对现有技术规范的 梳理,结合减隔震技术发展现状,编制了审查技术要点。目前,减隔 震技术,主要技术规范,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已有了专门的章 节,部分产品也有了行业标准,实际工程已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而现 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3 年版)》暂未 将相关减隔震技术条文纳入其中。减隔震技术的推广需要对设计人员 进一步培训,同时,施工图审查人员的技术提升、培训以及审查尺度 的合理统一工作也需要加强,才能保证减隔震技术的合理、有效使用
置隔离缝的措施时,这些部位的缝宽、位置应
2) 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满足本条要
离缝,缝高可取 20mm,并用柔性材料填充;当设置
求。
水平隔离缝确有困难时,应设置可靠的水平滑移垫层。
3) 穿越隔震层的门廊、楼梯、电梯、车道等部位,应防
止可能的碰撞。
4
1
二.技术审查要点
1.隔震结构设计文件审查
1.1 结构设计说明及图纸内容审查
规范名称 条文号
抗震规范
12.1.3
GB50011-2010
条文内容 1.结构设计说明及图纸一般性内容
2. 隔震结构设计说明及图纸专项技术内容 建筑结构采用隔震设计时应符合下列各项规定: 1. 结构高宽比宜小于 4,且不应大于相关规范规程对非隔震结
1) 上部结构的周边应设置竖向隔离缝,缝宽不宜小于各
的表示,其宽度应符合本条文规定;
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最大水平位移值的 1.2 倍且 3. 穿越隔震层的门廊、楼梯、电梯、车道等部位,
不小于 200mm。对两相邻隔震结构,其缝宽取最大水
图纸中应有防止可能的碰撞的措施。当采用设
平位移值之和,且不小于 400mm。
构的具体规定,其变形特征接近剪切变形,最大高度应满 足本规范非隔震结构的要求;高宽比大于 4 或非隔震结构 相关规定的结构采用隔震设计时,应进行专门研究。 2. 建筑场地宜为Ⅰ、Ⅱ、Ⅲ类,并应选择稳定性较好的基础 类型。 4. 隔震层应提供必要的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穿过 隔震层的设备管线、配线,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措 施以适应隔震层罕遇地震水平位移。
计说明)中 2.是否按性能目标设计由设计单位和业主确定, 如采用抗震性能目标,其目标应符合《抗规》第 3.10.3 条,计算应符合《抗规》第 3.10.4 条。 当隔震采用橡胶隔震支座时,审查内容要求如下: 1. 设计文件中应给出在压应力作用下水平极限
变形参数; 2. 本条文的第 2 款内容是对橡胶隔震支座的技术
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和消能减震设计,尚应符合相关专门标准 的规定;也可按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进行性能化设计。
否与计算文件一致。 3)图纸中需注明穿过隔震层的设备管线、配 线,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措施以适应隔 震层罕遇地震水平位移。 1. 说明中应详细列出隔震装置(隔震支座)和消 能部件(消能器)的性能参数。 2. 说明中应注明隔震装置和和消能部件在安装 前应按规定进行检测,并应根据产品标准给出 检测值的误差限值。应给出产品的总数及检测 的数量。 3. 设计文件中应注明定期检查及更换要求,如产 品维护更换年限、检查的周期、特殊检查条件 (过火、强风、中震、大震)、检查要求及合 格标准等。 4. 隔震装置和消能部件周边一般不再设置永久 性结构构件,若设置,施工图纸说明中应注明 隔震装置和和消能部件周边应留有足够空间 以便于检查和替换。 1.隔震和消能减震结构设计的专门标准有: 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建筑消能阻尼器 建筑隔震施工与验收规范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 建筑橡胶隔震支座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 应根据设计类型将以上规范规程列入设计文件(设
目次
一. 总则.....................................................................................................................................1 二.技术审查要点.............................................................................................................................2
2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文件审查.............................................................................................. 11 2.1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说明及图纸内容审查............................................................... 11 2.2 消能减震结构计算书内容审查............................................................................... 15
一. 总则
建筑工程减隔震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是受住建部质 监司委托编制。要点用于采用了减隔震技术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图审查,也可作 为设计单位的参考。 1.0.1 本要点仅用于把减隔震技术措施作为主要结构技术措施之一的房屋建筑的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技术审查。 1.0.2 本要点规定的内容依据现行相关法规(法规指:住建部等政府主管部门规
性能要求保证,应在设计图纸(如总说明)中 注明。这是对产品采购的技术要求。
12.2.7
隔震结构的隔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图纸(设计说明)中列出隔震层在地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