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地理教学创新能力论文

合集下载

论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而培养未来公民的创新能力离不开教育。

只有从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就开始抓创新教育,才可能使“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和最终结果。

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它兼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性强,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以积极进行创新动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是地理素质教育的核心。

因此在中学地理课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训练、培养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1.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性思维的流畅度、变通度和独创度三个维度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

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新、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同时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善于点拨思维火花的“闪光点”,这是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的关键;要把学生的创新能量释放出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显露和表现的机会。

2.要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表象或具体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是以形象方式反映现实或表述知、情、意的思维方式。

尽管在人的思维发展过程中,形象思维是较初级的形式,但是它在创新思维中却占着主导地位。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要善于把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丰富学生有关视觉、听觉、语言的形象。

教师可以采用叙述法、联想法、想象法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二、激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所以要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创新”。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是初中地理教师肩负的重任。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是管理的权威者,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的单纯的受教育地位。

这种权威式的教育关系,难以建立和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互通关系,学生主体性、学习自主性的发挥难以实现。

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的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的分析符合新时期的理论动向,使学生在思维上有一个全新的概念。

高中地理课“近现代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的教学中,我以启发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仅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值与实际的气温变化曲线相近时说明什么道理?(学生回答:气温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

)两者差别较大时说明什么道理?(学生回答:气温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

)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能否解释近五十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为什么?由此你得出怎样的结论?(学生讨论后回答:不能。

因为实际的气温变化曲线比自然变化模拟值高很多。

由此可知,近五十年来的气候变暖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同时也受自然因素影响。

)然后接着提问:人为因素是通过什么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组织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并加以讨论。

最后同学们认识到: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

通过上面的教学过程,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在学法变革中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创新基础“培养创新精神”是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观念等为基础的,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

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阐释了高中地理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具优势,并结合地理教学实际情况提出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创新意识一、高中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具优势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

要成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不仅要求具备科学知识,还需要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语言表述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还要有独特的创新能力。

而高中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特优势,因为地理学科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部分,还涉及到人文地理科学等各方面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同时它与社会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认识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将学科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1.教师深厚的知识底蕴有助于开展更具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师的基本素质主要体现在教学基本功上,要求教师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

对于地理教师而言,最基本的就是要具备以下基本功:如课堂教学能力、板书技巧、语言表达能力、版图技能等。

但是只有具有创造力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这就要求老师要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能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释地理现象、说明地理原理,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创造有利的条件。

比如,一些好的诗词,像《朝发白帝城》对长江三峡雄姿、《敕勒歌》对内蒙古草原景观的的描写,在适当的时候引入到地理教学中,就能够大大增强地理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

在学习气旋、反气旋知识时,为了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判断出其水平气流和垂直气流的流动方向,我们可以利用物理学科中电磁学部分经常用到的左右手定则。

这样,教师巧妙地将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地理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思考论文

地理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思考论文

地理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思考当今的传统教育,过分追求学习成功和考试分数,重视评价学习结果而不注意评价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独特性,使得学生在行为上养成了种规范性、约束性的教育,被条条框框固定了而不能宽容多样性和与众不同。

所以在学习中往往最缺乏有创造性的思维。

一、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明确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创造性人才。

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挑战,以及日益严峻的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需要有符合21世纪的创新性的地理教育来提高公民的素质,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一切竞争都归结为人才的竞争,但人才竞争的关键是创造力的竞争,地理教育在培养适应社会的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师高弟子强。

”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就必须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行为规范和思想品质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才能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和人民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才能献身于教育事业,钻研业务,并能营造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环境,鼓励多样性、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独立性和个性,激励学生充分想象、批判、创造。

2.加强教师的文化素质现代社会,衡量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已突破了知识的范围,更注重创新素质。

素质教育中科学素质十分重要,在强调其它方面素质时,不能以科学素质和科学教育的弱化为代价,在高度信息化、科技化时代,需要倡导的是包含科学素质的全面素质。

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3.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水平、教研能力,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实施创新教育对教师的教育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应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素质的提高,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素质教育的实施,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和改进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地理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摘要】地理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本文从激发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训练三方面论述,结合教学实践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索以人为本的创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气氛兴趣思维品质以人为本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更加激烈的竞争,人们对变革教育再一次产生了巨大的热情和希望,特别是提出了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地理学科具有独特的优势。

地理科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些体会。

一、激发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愿望和动机。

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

(一)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象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

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

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

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

(二)贴近生活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地理学科教学具有时空跨度大、社会实践强、教学内容开放的特点。

地理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地理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地理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未来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而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地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体的观念长期以来,我们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者,相应的教师的教育观念也是灌输式的。

事实上,学生是一个主动地发展着,主动地学习者,学生吸取知识的过程就如同人体吸收外界营养的过程,合胃口的食物才容易被消化吸收。

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案,只有做到这点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我们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得出的结论教师决不能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规律教师决不能暗示。

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活动的余地、思考的空间,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主宰课堂的现象,这样做,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点燃学生心中创新的火花。

二、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氛围,激活创新意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生卡乐·罗杰斯认为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挥,就要给学生充足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一观念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要营造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方面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束缚。

鼓励学生善思、多问,允许他们出错,给他们充足的心理自由;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给学生充足的“心理安全”。

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里,学生天性中的创新活动才能被激活。

三、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又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开发智力的催化剂。

因此,我们必须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求知欲望。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

在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在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但越是发展越是暴露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人才不足,尤其是缺乏创新人才,甚至我国伟大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老人在临终前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创新人才)?”。

这个问题实际上暴露了中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当代中国中小学教育的一般模式就是应试教育,以升学为目标,很多时候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

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正在进行教育改革,狠抓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力求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创新人才。

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要明白创新人才的含义,一般而言我们认为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人才的培养关键阶段就是中小学的教育,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探索教育规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适应教学的需要。

地理学科虽然被很多学生和家长不重视,但作为我们地理教师必须重视,须知作为一名人才必须具备最基础的综合性知识。

作为一个地理教师,传授知识是基本的任务。

然而,还有四个方面更重要:一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三是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努力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术品格;四是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这是地理课堂教学创新的关键。

新课程实验初期,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了种种困惑。

比如,以前的地理教材结构清晰,知识丰富,重点突出,教师只要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照本宣科地讲清知识点,就能完成教学任务,考出好成绩。

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需要创新,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创新思维寓于地理教学之中,地理教学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的积极引导无疑是前提和基础,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共同努力才能水到渠成。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思维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029-001长期以来,我国的地理教育一直是以考试为评价标准,学校成为考试的训练场,强化了学习行为的结果。

要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目标,教学策略的选择与确立是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的关键。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成为了目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1.学习目标狭窄地理课程大纲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目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目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在地理学习中过度进行以应试为目标的习题训练,忽视了地理课程对每一个学生都应具有的教育功能,不少地理后进生的出现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普及性。

2.学习内容上的问题我国学生在地理观上具有片面性,学生一般认为地理就是做题,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

事实上,地理发展到今天,应用性越来越强,中学地理课程应该从本质上反映这种趋势。

学生应该知道地理的应用价值,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社会,形成正确的地理态度。

3.地理考试对地理学习的影响考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反映出学生现阶段对所测试的知识掌握的程度,起到一定的选拔和检测的功能,但是并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作用。

学生对地理考试有抵触情绪,很多学生认为考试前紧张,害怕公布分数,不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学生感到考试的次数最多,强调知识点的大集中,思考性、开放性问题偏少,不少问题的设计、答案的要求对学生的思维有影响。

二、养成地理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1.提高业务素质敬业精神是教师应履行职责,它使教师不仅把工作视为一般谋生存的职业,还要求教师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做有理想有作为的人。

高中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一直以来教师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通过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不断的超越自我,塑造他们勇于创新的重要品格。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1)首先需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和勇于创新的课堂气氛。

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引导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创新。

例如在课堂上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在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展开争辩和讨论,在课堂提问的时候教师应该经常问学生“你觉得呢?”“你的观点是什么?”“你认为呢?”之类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尽量减轻并消除学生害怕回答错误而觉得丢脸这样的思想负担。

(2)其次要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日后地理学习中有更多的创新,就一定要在先期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学习地理学科的目的以及重要意义,向学生说明地理知识对他们日后所产生重要影响,将地理学科魅力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

(3)还应该激发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动机。

首先让学生明白创新在学习中占据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动机,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积极努力的为自己将来美好的人生去创造,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去努力。

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1)首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难题。

学生只有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给学习带来更大的内在动力,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新思维。

而创新思维通常源于疑问和难题。

学生没有疑问便不会进行思考,不思考就不会产生直觉、灵感等各种创新思维要素。

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鼓励学生自觉探索,独立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散的问题,在课堂上“留白”,鼓励学生独立进行更多的探索。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今地理知识不断的增长和加速变化,地理科学体系不断更新,不断发现真理,也是不断更新真理的过程。

因此,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要强调“探索”、“发现”地理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获得地理知识的结果,强调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地理科学的本质精神,这种创新能力的本质才能得到培养。

具有创新的地理教师,才能有创新的地理教学,培养的学生才有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做到以下几点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树立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理念近年来的文综地理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解答类似试题时困难大、得分率低。

所以,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树立创新理念显得特别重要。

地理教学的创新目标,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应建立在充足的地理基本知识教育和相应的地理技术应用教育和社会实践之上。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应使学生的素质、技能和创新能力所形成的知识结构与社会产业结构相适应,并能适应社会本身动态演化。

地理教学创新的特点是教学方式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加快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消化吸收,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现代地理教学的创新过程中,记忆不再处于主导地位,创新才是最主要的。

因此,地理教学创新应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地理知识规律、本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养成创造性品质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他的创造性品质有着密切联系。

学生的情绪、动机、坚持性、独立性等都影响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

有创造性的学生,多表现为兴趣广泛,自信心强,求知欲强,独立性强,富有责任感和想象力,敢于尝试困难,勇于探索。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在于关注学生敢于自主探究、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以及形成尊重事实,独立思考,研究意识和态度倾向,而并不在于学生获得了多少重大的创新成果。

这种创造性品质是学生长大成人后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质。

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论文

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论文

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摘要】传统教学观是建立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上,现代教学观是建立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上,实质是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授地理知识,更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关键词】教学观解题技能能力训练点创造性地理教学传授地理知识,更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

随着课改的启动、学校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愈显重要。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树立现代教学观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有很大不同,如前者强调知识的量,后者强调知识的质;前者强调学习的结果,后者强调学习的过程;前者强调记忆,后者强调思维;前者强调学会,后者强调会学;前者强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后者强调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前者是信息单向传递,后者强调信息双向交流;前者强调教师的教法,后者强调的是师生合作。

从以上可看出一个主要的区别,即传统教学观是建立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上,现代教学观是建立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上,实质是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改变”知识结论点”教学,构建”知识结构”教学地理课本是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编写,但传统的课堂教学把它分解为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又常为适应应试的要求,只强调其结论,在教学中通过解题、提问等手段不断强化知识结论,结果在学生头脑里留下一个个孤立的地理概念、分布规律。

这样学的知识越多,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越无序,检索这些知识或继续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越大。

知识结构教学在课堂中强调的是学科的知识结构,即强调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即使讲其中一个知识点时,也要了解它形成的基础、过程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及与其它相似概念的异同点。

这样,学生获得的不再是枯燥、孤立的知识结论,而是丰满的、相互间有着紧密逻辑联系的知识网络。

知识结构教学,有助于在学生头脑里构建有序的知识结构,这种充满活力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对旧知识的检查,也有利于学习新知识,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尝试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尝试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教材内涵的基础上,深层次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适时启发、引导,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把创新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能力;激发思维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214-0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及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是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因而,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已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

就地理学科而言,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其领会并运用地理知识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设课堂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一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才能静下心来深入观察。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

那么。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营造宽松、民主、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创新学习的气氛。

民主、平等、开放、安全的课堂氛围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沉浸在创新学习的快乐中。

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参与探索,在评价中要留给学生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空间。

如研究“月相变化规律”这一课题时,我变换角度利用诗词作为学生作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和“月落乌啼霜满天”各指的是什么月相?学生兴趣盎然,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积极思考,参与观察。

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恰当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兴趣有利于思维拓展,而思维始于发问。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在强化教育观念更新的今天,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热门话题。

事实上,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教育的核心。

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我们地理教师的一个主要课题。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158-01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好课堂。

为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从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入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助推器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以积极、主动、自觉的状态投入到地理学习活动中。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兴趣绝不是追求表面的笑声,也不仅仅是为了寻求课堂活跃,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从创设情境入手,用饱满的情绪去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炽热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之产生共鸣,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每节课都给学生一种新鲜感,都有小高潮,造成课堂上的研讨气氛,把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诱发出来。

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进而能够挖掘出事物的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地理课堂应构建“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

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通过学生的多种学习和训练活动及信息的交流,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的。

所以说,课堂教学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

因此,我们地理教师必须明确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在这种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促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确定自身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而能引导他们在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谈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根本动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由于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智力发育不健全,缺乏知识,经验的积累,因此他们的思想不易受到许多限制,具有创新能力的良好条件。

作为教师,我想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好时机在教学中对他们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注意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情感,为其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努力训练起创新思维,就一定能提高其创新能力。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粘合剂”。

如果我们地理教师寓教于乐,使教学活泼生动,情趣横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痴情迷劲,使之欲罢不能,乐于探索,那么,不仅大大有益于提高当前地理教学效果,而且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终生为只探索的种子。

而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才会有创新意识的萌芽。

如讲到“中国地形时,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出我国地形特点后,教师可设问:假如我国地势地势不是西高东低,而是东高西低,将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在描述日地间平均距离1.5 亿千米时,我们可以形象一点:1.5亿千米的距离要是用光走需8分钟,若时速60千米火车走约300年,如果周杰伦在太阳上唱一支歌,我们需要14年后才能听到他的歌声。

如此妙趣横生的语言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呢?二、建立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需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学习氛围,因为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和舒展,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可能迸发出创新的潜能。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文章重点关注地理教学资源与手段滞后于创新能力培养需求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方案。

通过优化教学资源分配、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等途径,旨在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资源;现代教育技术一、现状当前,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正面临一系列现状与挑战。

首先,在课程设置和教材方面,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进一步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其次,教学方法正逐渐从传统的讲授式向探究式、讨论式教学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然而,学生在这方面的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地理思维局限,实践能力不足。

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地理教学开始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国外地理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强调实践与探究,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我国地理教学也在逐步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尝试开展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等,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此基础上,创新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包括地理科技活动、地理创新实验室和地理课题研究等,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创新机会。

总之,我国初中地理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需继续努力。

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国内外地理教学动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设情境,加强实践教学,丰富教学手段,以助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推动地理教学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地理人才贡献力量。

二、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挑战(一)当前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一些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

首先,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过于注重应试成绩,将地理学习视为一种知识性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观念导致地理教学陷入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困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发展潜力。

其次,地理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缺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地理教学的创新能力
摘要:地理学科是一门兼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以人为本,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

地理知识的广泛性使地理学科与其他众多学科建立广泛的联系,使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形成完整的认识,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地理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创新氛围
课堂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养成的一个不可
忽视的重要因素。

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师生之间具有融洽的感情,可以促使师生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此,课堂间的人际关系,必须既作为教学手段,又作为教学目的来考虑。

2、鼓励大胆质疑,塑造创造性思维人格
创造的大敌是因循守旧,迷信权威。

创造就是出新,出新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于走这条路的前提则是对前人创造中不合理的成分的怀疑和否定。

因此,在地理课堂中,教师用尊重知识、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学风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

组织学生围绕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营造竟争的气氛,集思广益,沿着疑虑深入研究,从而获得新发现。

3、贴近生活实践,在知识迁移中求异
地理学科教学具有时空跨度大,社会实践强,教学内容开放的特点。

为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感知而提出问题,既能使学生在兴趣和视野范围内,从多角度、多侧面开拓思路,对已知信息比较分析,使知识迁移,又可使学生从某一点出发,寻求变异。

二、展开想象,转换角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1、发挥想象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钥匙
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想象是创造的契机。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地理想象,去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使学生的思维更具创造精神。

鼓励学生的预见想象、超前思维。

即通过对既有地理环境推理想象未知地理环境。

例如:学生对地外文明都非常感兴趣,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和安静的宇宙环境和自身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
的温度、大气、水等生物生存基本条件去推测和寻找地球以外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热情。

2、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转换角度,突破思维定势
地理形象思维没有严格的逻辑推理的步骤和规则,但有一个类比、联想、想象的思维过程。

因此,它可以摆脱学生的思维定势和常规的限制,想象出超常的结果。

它往往不被学生已有知识所局限,从而得出超常的结论。

比如魏格纳由于想象南美洲与非洲的轮廓的吻合,进而得出大陆漂移的学说。

这种思维具有的结果往往带有模糊、猜测的特点,因而往往带有主观或偶然的特点,所以这种思维
才能使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其思维结果才具有创造性。

三、拓宽教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教学手段多样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样化的刺激,能使大脑轮换休息,使注意力持久而稳定,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必要工具,可以使学生获得各种事象分布和联系的知识,增强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读图、绘图,尤其是设计各类专题地图,更能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地理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驰骋,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发展思维的独创性。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信息量大、视野宽,能快速反映地理时空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以及刺激学生产生创新欲望等特点。

它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运用多种方法来分析地理现象,使学生自己能完整地描述出不同地理现象及特征,总结出地理事物发展规律及变化趋向,寻找到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环境其它因素之间的联系。

2、教学模式多样化
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渠道传递信息,创造各种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实行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满堂灌”。

教师在一成不变地讲授,学生也在一成不变地听取、记忆,这样一成不变的模式根本无法启发学生思维,更谈不上创新。

教师只有改变这样的模式,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
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讨论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之一。

当教学内容需要突出重点难点时;当教学内容需要联系实际时;当书本知识与学生原有认识发生偏差时;当遇到学生最容易发生分歧的问题时,讨论课便是解决这一糸列问题的最好办法。

讨论课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路,便于集思广益,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思路开拓了,一些创新思维自然会如泉水般而涌出。

演示课也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之一。

演示课是将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部分以演示的情境做给学生看,以证明某一个曾被假设或未知的结论。

在演示之前,往往需要学生进行思维,由问题提出自己的假想,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启发创新思维的过程。

通过演示自己的假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演示中发现问题或发现新的观点,从而推动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进行。

如“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一节,学生在书上看到的皱褶是非常简单的图片,通过讲解和演示,学生在基本了解其形成及特点后,提出“如果水平岩层在水平方向受力不同,使其发生扭转,会有什么样的现象”的疑问。

其他同学立即动手操作,通过演示摆出了各种情况,从而解决了问题。

神秘的大自然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自然和社会奥秘的主要心理品质,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起点。

南极臭氧层空洞为何出现在春季?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及对气候的
影响?太阳活动为什么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等等,太多的自然现象还有待研究,更多的现象或许还不为人类所知。

因此结合自然现象的讲解和观察,也能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继续探究的学习兴趣。

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教学中,但又不能仅局限于课堂。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对各种地理现象进行考察和调查,广泛地接触自然和社会,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新能力。

如地理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了解我们每一个人所处的生存环境,发现葫芦岛市环境问题很多。

学生在调查报告中一一列举了葫芦岛市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制定了具体改善我市环境问题的方案和措施,从而增强了环保意识,树立了可持续展的人地观,萌发了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信念。

创新以人为本,教师只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才能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