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相关详细法律释义

合集下载

劳动报酬名词解释

劳动报酬名词解释

劳动报酬是指个人或团体在从事劳动活动后所获得的经济回报或报酬。

它是用于衡量劳动者或劳动团体劳动价值的一种方式,通常以货币形式给予。

劳动报酬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薪资和工资:是劳动者为雇主所提供劳动所获得的金钱回报。

薪资和工资的数额
可以根据工作的性质、技能要求、工作时间等因素进行协商和确定。

2.奖金和津贴:是在特定条件下根据工作表现或特殊贡献而给予的额外报酬。

奖金
和津贴可以根据个人或团体的绩效、销售业绩、利润等指标进行发放。

3.分红和股权:对于一些股东和企业合伙人来说,劳动报酬可以以公司盈利的形式
进行分配,如分红或股权回报。

这是根据个人在企业中的股份和贡献来确定的。

4.福利和福利待遇:除了金钱回报外,劳动者还可能享受各种福利和福利待遇,如
医疗保险、养老金、假期、培训机会等。

这些福利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

劳动报酬的具体形式和数额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行业和个人情况而有所差异。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报酬的公正和合理分配是重要的原则之一,旨在激励劳动者的努力和积极性,确保劳动者获得合理的回报。

关于劳动报酬福利的解释

关于劳动报酬福利的解释

关于劳动报酬福利的解释劳动报酬福利是指雇主为劳动者提供的在工作过程中获取的报酬和福利。

这些报酬和福利可以是金钱、实物或者其他形式的补偿。

劳动报酬福利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权益交换,有助于维持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并提供一种全面的工作体验和生活保障。

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加班费等,它是对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所付出努力和作出的贡献的补偿。

工资是劳动者按照劳动结果和工作时间所获取的经济报酬。

奖金是用于鼓励和奖励劳动者在工作中的优异表现的额外报酬。

津贴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的特殊需求而额外支付的报酬。

加班费是对因加班而超过正常工作时间而额外支付的报酬。

劳动报酬福利还包括一系列的福利待遇,例如社会保险和福利计划、医疗保险、退休金计划、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

这些福利待遇旨在提供给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社会保障和经济保障。

社会保险和福利计划是一种由雇主和劳动者共同承担费用的计划,旨在提供给劳动者一种综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医疗保险为劳动者提供医疗费用报销和医疗服务。

退休金计划是为劳动者的退休生活提供经济支持的一种福利待遇。

失业保险是为失去工作的劳动者提供经济补偿和就业服务的一种福利。

工伤保险是为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事故伤害的劳动者提供医疗费用以及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的一种福利。

劳动报酬福利对于雇主和劳动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雇主来说,提供合适的劳动报酬福利可以增加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减少员工的流失和离职率。

同时,良好的劳动报酬福利政策还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报酬福利是体现劳动者价值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可以满足劳动者的生活需求,还能提供一种稳定的职业发展和退休保障,增加工作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然而,劳动报酬福利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是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劳动报酬福利标准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现象。

另外,劳动报酬福利成本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劳动法释义全文

劳动法释义全文

劳动法释义全文摘要:一、劳动法概述二、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三、劳动关系的建立与终止四、劳动报酬与工时五、劳动保障与安全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七、劳动争议处理八、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九、我国劳动法的特点与意义正文:一、劳动法概述劳动法是一部关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权益保障、权益平衡的法律规范。

我国劳动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文共分为九章,内容包括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劳动报酬、工时、劳动保障、安全、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劳动争议处理以及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等。

二、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劳动法明确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平等就业、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职业培训、劳动安全、参加工会等。

这些权益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三、劳动关系的建立与终止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终止的条件、程序,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

同时,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事项。

四、劳动报酬与工时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待遇等。

此外,还对工时制度进行了规定,包括标准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等,以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

五、劳动保障与安全劳动法明确了国家对劳动者劳动保障的责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劳动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进行了规定,包括禁止从事有毒、有害、危险和对妇女生理机能有害的高强度劳动等,以确保她们在劳动过程中的特殊权益得到保障。

七、劳动争议处理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这些程序为劳动者在权益受损时提供了法律途径。

八、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劳动法明确了违反劳动法律的责任,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赔偿责任等。

劳动法释义全文

劳动法释义全文

劳动法释义全文
(原创版)
目录
一、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根据
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三、劳动法的主要内容
四、劳动法的法律效力
正文
劳动法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详细解释劳动法的释义全文。

一、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根据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选择就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等。

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同时,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也适用本法。

三、劳动法的主要内容
劳动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2.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和终止
3.劳动报酬
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5.劳动安全卫生
6.职业培训
7.社会保险和福利
8.劳动争议处理
9.法律责任
四、劳动法的法律效力
劳动法具有法律效力,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必须遵守本法的规定。

若公司的规定与劳动法律法规相违背,其相关条款将无效。

总之,劳动法是一部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释义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释义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释义引言本文旨在对《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进行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法条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第四十条是劳动法中一个关键的条款,涉及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后的权益保障和法律适用等方面。

第一节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包括以下情形:1.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自愿协商解除合同,达成一致意见;2.解除协议: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条件或者事由发生;3.解雇: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的情况下解雇劳动者;4.合同期满: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终止合同;5.单方终止:一方无故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对方可以随时终止合同。

第二节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用人单位提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计算按照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进行计算,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原因与劳动者违法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劳动合同终止后的权益保障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享有的权益包括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和经济补偿等。

用人单位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款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有权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权益。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等。

结论《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是一项重要的劳动法规定,涵盖了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法律适用和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方面。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是劳动法的核心目标之一。

各方应当严格遵守该法条的规定,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落实。

劳动中的薪酬条款薪资奖金和津贴的法律规定

劳动中的薪酬条款薪资奖金和津贴的法律规定

劳动中的薪酬条款薪资奖金和津贴的法律规定劳动中的薪酬条款:薪资、奖金和津贴的法律规定一、薪资的法律规定薪资作为劳动报酬的直接形式,在劳动合同中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应当向员工支付与其工作量、质量、效果相适应的薪资。

薪资支付应当以货币形式进行,并按月支付。

薪资确定的具体方式可以由双方协商,也可以参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求的底线,雇主不得少于该标准向员工支付薪资。

二、奖金的法律规定奖金是用于表彰和鼓励员工的额外报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提供奖金作为额外报酬。

奖金的支付应当公平合理,并且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奖金标准。

奖金的发放方式可以由双方协商,也可以依照公司的规定进行分配。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当保证奖金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员工应当有权了解奖金的计算方式和支付标准。

三、津贴的法律规定津贴是用于满足员工特殊需求的补贴性报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可以根据员工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津贴。

津贴的种类较多,如交通津贴、餐费津贴、住房津贴等,可以根据员工的岗位和需要进行设置。

津贴的支付准则应当合理公平,并且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津贴标准。

四、薪酬条款的重要性和约束力薪酬条款在劳动合同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薪酬是劳动者的权益,也是雇主对员工劳动贡献的回报。

薪酬条款的明确和合理性,不仅能够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能够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一旦劳动合同签订,双方应遵守合同约定的薪酬条款。

雇主应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薪酬,而劳动者应按照约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履行劳动义务。

如果薪酬条款发生争议,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或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总结:劳动中的薪酬条款是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重要合同约定,法律规定了薪资、奖金和津贴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法最新释义

劳动合同法最新释义

劳动合同法最新释义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最新释义,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并共同遵守的关于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劳动时间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是平等自愿的,没有违背法律规定的强制性约定。

双方应当履行合同中约定的内容,了解并遵守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中应当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双方的姓名/名称、住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制度;劳动报酬和支付时间;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等内容。

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明确普通劳动者与特殊劳动者的权益差异,确保每位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得到公平对待。

此外,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双方在解决劳动纠纷时应当尊重法律程序,充分听取对方意见,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劳动合同法的最新释义强调了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的平等自愿原则,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

希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律师首先提到,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双方在签订和执行合同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同时,律师表示,劳动合同是一种法律关系约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双方都有责任遵守合同约定的内容,确保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在劳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双方应当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内容的清晰和详细。

劳动合同一旦签订,双方应当严格履行合同义务,不得随意违约,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涉及到劳动者的权益与未来的发展,必须依法进行,保障劳动者的正当权益。

双方在解决劳动纠纷时,可以选择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合法方式来解决争议,保证双方权益的平衡。

此外,律师还指出,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对于短期用工、临时工作、岗位轮岗等特殊情况的约束,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这些特殊性合同时,要充分了解法律规定,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劳动法中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规定

劳动法中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规定

劳动法中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规定劳动法作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法规,在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之外,也对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本文将就劳动法中关于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的规定展开论述,以便读者对其有所了解。

一、福利待遇规定1. 工资福利待遇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确保劳动者获得合理的报酬。

工资的支付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进行,如果没有约定,则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加班工资、年终奖金、绩效奖金等额外的工资福利待遇。

加班工资应当根据劳动者超过法定工时的工作时间进行支付,一般情况下为正常工资的1.5倍或2倍。

年终奖金和绩效奖金的支付应当根据公司政策或者劳动合同约定进行。

2. 休假制度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享有带薪年休假的权利。

具体的休假天数根据劳动者的工龄和工作年限而定,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在工作满一年后享有带薪年休假的权利。

休假期间,劳动者应当获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制度。

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享有休假权利,如果需要劳动者继续工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双倍工资进行支付。

3. 社会保险福利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者的社会保险福利。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雇主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为劳动者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

养老保险是为劳动者在退休后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保险制度。

雇主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费率为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领取养老金。

医疗保险是为劳动者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保险制度。

雇主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医疗保险费率为劳动者缴纳医疗保险费用。

劳动者在生病需要医疗时,可以享受医疗保险的福利。

失业保险是为劳动者失业时提供一定期限内的生活保障的保险制度。

雇主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失业保险费率为劳动者缴纳失业保险费用。

劳动者在失业期间可以领取失业津贴。

工伤保险是为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时提供相应医疗救治和补偿的保险制度。

劳务是否包括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劳务是否包括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劳务是否包括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劳务合同是雇佣劳动者提供特定劳动的一种合同形式。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务合同中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是有明确规定的。

因此,在劳务合同中,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是应当包括在内的。

首先,社会保险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劳动者在面临意外事故、工伤、生产失业等情况下能够得到应有的补偿和保障。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这意味着,在劳务合同中,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以保障劳动者在社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其次,福利待遇是用人单位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而提供的额外福利。

福利待遇的内容和形式各有差异,但是在劳务合同中,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福利待遇。

这包括但不限于工资支付、带薪休假、节假日福利、职工福利等。

此外,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还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安全条件,以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在劳务合同中,负有用人单位义务,包括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是确定的,而劳动者享有的权益也是不可剥夺的。

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为劳动者提供合法且合理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同时,劳动者也应当履行劳动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如按时到岗、履行工作内容、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用人单位可能存在不履行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的情况。

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拖延或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从而使劳动者无法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可能会违规操作,如未按时支付工资、未给予带薪休假、未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等,导致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受到侵害。

对于这些情况,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投诉,要求用人单位履行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的义务。

如果用人单位仍不履行义务,劳动者还可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中员工福利待遇的法律规定

劳动中员工福利待遇的法律规定

劳动中员工福利待遇的法律规定劳动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来规定劳动中员工福利待遇的要求和标准。

本文将对劳动中员工福利待遇的法律规定进行探讨。

一、工资福利待遇的法律规定在劳动过程中,工资是最基本的福利待遇之一。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一般应当提供以下福利待遇:1. 最低工资标准我国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2. 加班工资当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需要加班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加班工资。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者工资的150%或200%支付加班工资。

3. 年终奖金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年年底向劳动者支付年终奖金。

年终奖金的金额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经济状况、劳动者的工作表现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4. 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

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为劳动者缴纳住房公积金。

二、休假和假期的法律规定除了工资福利待遇,劳动者还享有休假和假期的权益。

以下是相关的法律规定:1. 带薪年假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带薪年假。

劳动者在工作满一年后,享有带薪年假的权利,年假的天数可以根据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 法定假日我国规定了法定假日,包括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

劳动者在法定假日享有休息和带薪休假的权利,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形式强制劳动者在法定假日工作。

3. 婚假、丧假和产假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在结婚、丧亲和生育等特殊情况下,有权享受相应的婚假、丧假和产假等。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给予劳动者适当的休假和待遇。

三、劳动保护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劳动中享有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为此,我国制定了以下法律规定:1. 劳动保护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劳动保护制度,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劳动法规定的员工福利有哪些要求

劳动法规定的员工福利有哪些要求

劳动法规定的员工福利有哪些要求一、员工福利的概念与重要性在职场环境中,员工福利是企业为了给予员工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而提供的各种经济或非经济额外待遇。

员工福利旨在激励员工,提高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同时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

劳动法规定了许多关于员工福利的具体要求,以下将逐一介绍。

二、薪酬福利1. 最低工资标准:按照我国劳动法规定,雇主应当向员工支付不低于当地政府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的薪酬。

最低工资标准通常根据地域、行业等因素进行设定。

2. 加班补偿:加班时,雇主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与员工达成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等约定支付相应的加班费或调休。

3. 绩效奖金:如果企业设有绩效考核制度,在符合相关规定条件下,雇主可根据员工绩效表现给予额外奖金或其他激励措施。

三、社会保险福利1. 养老保险: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雇主必须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养老保险可确保员工在退休后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

2. 医疗保险:雇主也有义务为员工缴纳医疗保险费用,以承担一部分医疗费用。

这样员工在遭遇意外或生病时可以得到适当的医疗报销。

3. 工伤保险:企业应当按照规定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以便在员工发生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或职业病时获得相应的赔偿和治疗。

4. 失业保险:企业除了要支付失业保险金外,还需为员工缴纳失业保险费用,以确保员工在失业后获得基本生活补贴和重新就业援助。

四、假期福利1. 年假: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继续工作满一年后,员工享有带薪年假。

年假天数多少根据实际工作年限而定,在劳动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天数。

2. 婚假和丧假:雇主应该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带薪婚假和丧假。

根据地方政府发布的规定,多数地区规定婚假不少于3天,丧假不少于3到7天。

3. 产假和陪产假:女性员工怀孕后享有一定期限的带薪产假,通常为98天;同时也可以享受陪产假,给予父亲陪护新生婴儿的时间。

五、其他福利1. 住房公积金:企业应当为员工按规定比例缴纳住房公积金,以供其在购房或退休后获得住房方面的经济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释义:第三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释义:第三十条

第三⼗条⼯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办好职⼯集体福利事业,做好⼯资、劳动安全卫⽣和社会保险⼯作。

【释义】本条是对⼯会协助⽤⼈单位做好涉及职⼯切⾝利益⼯作的规定。

⼀、职⼯集体福利事业,是由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政⽅⾯兴办的。

包括:职⼯⾷堂、浴室、托⼉所、医务室以及⽣活供应等各项集体事业。

当然,上述这些事务⽬前正处在改⾰过程中,但⼯会关⼼这⽅⾯的事务依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办好这些职⼯集体福利事业,有利于保证职⼯⾝体健康,进⼀步调动职⼯群众的⽣产积极性,更好地发展⽣产,也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必不可少的⼯作。

⼯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政⽅⾯办好职⼯集体福利事业,是⼯会性质的必然要求。

关⼼职⼯⽣活,帮助职⼯群众解决⽣活问题,是⼯会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段。

⼯会关⼼群众⽣活,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使⼴⼤职⼯群众感到⼯会确实是⾃⼰的组织,⼯会才能更⼴泛地团结群众。

⼯会要做好职⼯的⽣活⼯作,⾸先要搞好职⼯的⽣活福利事业,协助⾏政兴办集体福利事业,改善各项集体福利设施。

⼯会要做好从事⽣活后勤职⼯⼯作的思想教育⼯作,提⾼他们对服务⼯作的认识,树⽴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职业道德观念;组织对⽣活福利⼯作的检查,促进服务⽔平的不断提⾼;协助⾏政改善职⼯⽣活条件。

⼆、⼯会还要重视⼯资⼯作,积极主动地协助⾏政把⼯资⼯作搞好。

⼯资,是劳动报酬的⼀种形式,是职⼯⽣活的主要来源,对改善职⼯⽣活,促进⽣产的发展关系极⼤。

⼯会组织要向职⼯群众做好思想⼯作,要使职⼯的收⼊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还要协助⾏政做好技术、业务考核和职⼯升级⼯作,协助企业搞好劳动定额的管理⼯作;监督国家的⼯资政策、法规和各项规定的贯彻执⾏情况,做好⼯资⽅⾯的民主管理⼯作。

三、劳动安全卫⽣,是指通过加强劳动保护管理和采取安全技术、⼯业卫⽣等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防⽌或消除在⽣产中的伤亡事故和各种职业危害,保障职⼯的安全和健康,以达到保护⽣产⼒,不断提⾼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证社会主义⽣产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八章薪酬管理有关法律法规

第八章薪酬管理有关法律法规

第八章薪酬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第一节劳动报酬有关法律法规我国政府制定的规范薪酬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等。

一、《宪法》中有关劳动报酬规定《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中有关劳动报酬问题的规定如下:(1)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第十四条:国家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实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责任制,改进劳动组织,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

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国家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

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3)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

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4)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5)第四十四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

关于劳动报酬的司法解释

关于劳动报酬的司法解释

关于劳动报酬的司法解释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而获取的相应报酬。

作为劳动关系中的核心内容,劳动报酬的司法解释对于明确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劳动报酬司法解释的详细解读。

一、劳动报酬的定义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依据用人单位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其他劳动关系,在劳动过程中所取得的经济报酬。

劳动报酬通常以货币形式支付,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以实物形式支付。

二、劳动报酬的确定原则劳动报酬的确定应遵循相互协商、合理确定、按时支付的原则。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应明确劳动报酬的种类、标准、支付方式、支付周期等具体内容。

劳动报酬应反映劳动者所提供劳动的价值,并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报酬标准和规定。

三、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劳动报酬可以通过现金支付、银行转账等方式进行支付。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支付周期和方式及时支付劳动报酬。

如果劳动者对于支付方式有特殊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予以尊重,除非支付方式不符合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克扣或者无故延迟支付劳动报酬。

四、劳动报酬的计算与调整劳动报酬的计算应当以工作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力为基础。

劳动报酬的调整应公平合理,不得随意降低、迟延或者取消。

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劳动报酬调整的具体办法,应当通过协商确定。

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向劳动者告知有关劳动报酬的情况,并及时解答劳动者的疑问。

五、劳动报酬的保障与维权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对于拖欠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等合法途径进行维权。

劳动报酬争议应当及时解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不得因劳动者维权行使合法权益而采取打击报复行为。

六、劳动报酬的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应当包括基本工资和社会保险、福利等内容。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

劳动者在享受劳动报酬的同时,也应当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劳动报酬法律规定解读(精)

劳动报酬法律规定解读(精)

劳动报酬法律规定解读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解读】本条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问题的规定。

本条是对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的保护。

劳动报酬权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关系,履行劳动义务,由用人单位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及劳动力价值支付报酬的权利。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一方只要在用人单位的安排下按照约定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劳动者就有权要求按劳动取得报酬。

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劳动报酬,再用其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来购买自己和家人所需要的消费,从而才能维持和发展自己的劳动力和供养自己的家人,从而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报酬权是劳动权利的核心,它不仅是劳动者及其家属有力的生活保障,也是社会对其劳动的承认和评价。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报酬。

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一是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二是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三是社会保险,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其中,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奖金是指支付给劳动者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劳动者特殊或者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劳动者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劳动者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变化影响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在法定的标准工作时间之外超时劳动所获得的额外的劳动报酬,即加班费。

劳动中的劳动报酬与福利待遇解析

劳动中的劳动报酬与福利待遇解析

劳动中的劳动报酬与福利待遇解析劳动报酬是指向劳动者支付的报酬,它是劳动者为营生而提供劳动力的回报。

而福利待遇则是企业为了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增加员工福利而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

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都是劳动者在劳动中所享受到的权益,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至关重要。

一、劳动报酬的结构与支付方式劳动报酬的结构是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等构成。

其中,基本工资是劳动者在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后所能获得的最低工资,它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基础。

绩效工资则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表现和完成的任务质量来确定的,具有一定的浮动性。

奖金和津贴则是作为额外的激励措施,根据劳动者的工作业绩、工作时间等因素进行发放。

在支付方式上,劳动报酬通常采用货币形式支付,即以现金方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也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或现金支票等形式进行支付。

此外,一些企业还可以通过提供公司股票、股权激励等方式作为劳动报酬的一部分。

二、劳动报酬的确定与调整劳动报酬的确定与调整一般通过劳动合同、薪资制度等方式进行。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可以约定劳动报酬的标准和支付方式。

薪资制度是指企业内部为了规范薪资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岗位等级、薪资等级、薪资调整幅度等内容。

劳动报酬的调整通常根据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劳动生产率、企业经济效益等因素进行,可以通过协商、工会议定的方式进行。

在劳动报酬的确定和调整过程中,应当注重公平性和合理性。

劳动者应当根据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贡献程度得到相应的报酬,而企业则应当根据经济状况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工资水平。

三、福利待遇的种类与发放福利待遇是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而提供的各种福利。

福利待遇的种类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社会保险和福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目的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应急需求。

2. 住房福利:提供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等,帮助员工解决住房问题。

劳动法法律知识大全工资

劳动法法律知识大全工资

劳动法法律知识大全——工资工资是劳动者从事劳动所获得的报酬,是劳动合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劳动法中,对工资的支付和保障有明确的规定,劳动者应当了解工资的相关法律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劳动法中与工资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帮助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

1.工资支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的基本原则是按月支付,并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工资构成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组成。

其中,基本工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所应当享有的最低报酬,绩效工资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绩效来确定的,奖金是用于表彰劳动者的特殊贡献或者激励劳动者的一种报酬方式,津贴和补贴是用于抵补劳动者生活或工作中的特殊费用。

3.工资计算劳动者的工资应当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果和工作条件等因素确定。

对于以计件、计时、计日或者计产量方式计算工资的,劳动者的工资应当和劳动成果成正比。

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扣减劳动者的工资。

4.加班工资加班工资是指劳动者在超过法定工作时间或者休息日、节假日工作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工资加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工资的150%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在休息日、节假日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5.工资支付时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支付期限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一般情况下,工资应当在劳动者对工作完成的当月支付。

对于因特殊原因无法如期支付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协商解决,并支付逾期支付工资的补偿。

6.不正当扣减和拖欠工资用人单位不得擅自扣减、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如果劳动者认为自己的工资被不正当扣减或拖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提出书面申诉,投诉到劳动监察机构或者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劳动法释义全文

劳动法释义全文

劳动法释义:关于劳动法的解释和说明一、立法宗旨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二、基本原则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有权取得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者享有的权利有:平等就业的权利;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薪酬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有休息的权利;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其他权利。

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有:完成劳动任务的义务;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规章制度的义务;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三、促进就业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职业中介、就业训练、再就业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等机构,根据规定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促进就业服务。

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鼓励中小企业、社会组织和劳动者开展自主就业。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劳动者再就业的指导,提高其再就业的能力。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性别、年龄、民族和其他限制条件排斥劳动者就业。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以少数民族劳动者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法律规定下的员工福利要求

法律规定下的员工福利要求

法律规定下的员工福利要求在法律规定下的员工福利要求中,保障员工的权益和福利是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

员工福利是企业与员工的一种合作关系,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旨在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以下是几方面关于员工福利的要求:一、工资福利要求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企业应当合理支付员工的工资,并按时足额支付。

工资应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等,保证员工的劳动成果得到合理回报。

此外,企业还应提供公平的晋升机制,确保员工有晋升的机会,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二、社会保险要求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劳动法》,企业应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这些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旨在为员工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确保在遇到意外事故或疾病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和赔偿。

三、带薪休假要求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带薪休假制度。

员工在工作满一年后,可以享受带薪年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员工还可以享受带薪病假、事假、婚假等。

这些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员工得到适当的休息和调整,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积极性。

四、员工福利要求企业应当设立员工福利制度,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和工作需求。

比如,为员工提供完善的食堂、宿舍、医疗保健设施等,提供员工福利活动和文娱设施,如员工旅游、员工俱乐部等,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职业发展要求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机会。

在法律规定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培养和提升。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公平的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干劲。

六、安全保障要求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保障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和安全设施,备有应急预案,为员工提供安全培训和防护用具。

此外,企业还要积极预防和处理职工的安全事故,减少职工伤亡和财产损失。

七、劳动关系要求企业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公司法第十八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公司法第十八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公司法第十八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公司职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组织工会,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公司应当为本公司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

公司工会代表职工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依法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

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公司研究决定改制以及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二、主旨:本条是关于公司职工依法组织工会和参与民主管理的规定。

三、条文释义:公司职工有权依照工会法的规定组织工会,开展工会活动。

根据工会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所以公司职工依法组织工会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公司职工依法开展工会活动,参与管理法律规定的事务,可以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并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公司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为此,公司应当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工会的工作。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所涉及的事项应包括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

根据工会法的规定,公司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工会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应当依法实行民主管理。

公司职工依法参与公司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公司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和谐环境,符合现代公司制度发展的潮流。

修订前的公司法只规定了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劳动报酬的原则]4.1 甲方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确定工资分配方式。

●律师批注【风险提示】⊙薪酬待遇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劳动法》第46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是我国劳动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但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都只是做出了原则性规定,缺乏相关的操作细则。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46条规定,本条中的“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绩的劳动者,应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

因此,同工同酬的标准有三条:第一,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第二,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第三,同样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

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适用同工同酬。

在当年的立法背景和市场形势下,该说明是符合社会现实的。

当时的用人单位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者岗位多为生产岗位,劳动者的工作量、工作业绩容易通过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量化考核。

但是现今的社会化规模化大生产,尤其随着科技发展和专业分工细化,如何考核不同的劳动者是否付出了相同的工作量,是否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同工同酬经常出现的一个认识误区是相同的岗位劳动报酬相同。

其实,相同的岗位可以不同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法》第20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这说明同岗位的工资可以分成不同档次。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同工同酬的规定可以作为参考。

该意见第14条规定,同工同酬是劳动法确立的一项基本规则,用人单位必须严格遵守。

但由于劳动者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不能简单以不同劳动者是否在相同岗位工作作为“同工”的标准,而应综合考虑劳动者的个人工作经验、工作技能、工作积极性等特殊因素,允许用人单位依此对相同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在劳动报酬方面有所差别。

从上述意见中有理由认为,仅凭劳动者在相同岗位工作就认定劳动者应获得完全相同的报酬显然不合适,因为用人单位在工资分配制度方面有自主权。

同工同酬这一原则的适用前提是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中都未明确工资标准。

如果包括岗位津贴、福利待遇等制度在内的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和公示存在瑕疵,无法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劳动报酬应当受同工同酬的原则约束。

但是,实践中大量关于同工同酬的纠纷在于,劳动合同或劳务派遣协议明确了工资标准,但是该约定并不合理。

同工同酬问题在劳务派遣用工中比较突出。

有的用人单位享有正式编制的员工与所谓编外人员在工资薪酬、福利待遇上区别很大。

对此解决方法有三:一是在立法上提高针对性,也可以用案例的形式推动同工同酬原则的贯彻;二是从技术层面推动合理的绩效考核、岗位设置和评价制度,确定不同岗位的薪酬标准,从而保证同工同酬;三是政府劳动监察部门应当加强执法力度。

【法律规定】《宪法》第48条《劳动法》第46条《劳动合同法》第 11 、 18 、63条【相关案例】案例1-18:如何适用同工同酬原则?江先生到某机械公司工作。

因江先生刚刚入职,未达到独立当班要求,机械公司安排其与何先生共开一台车床。

江先生被安排从事钻床打孔,在工作过程中受伤。

经鉴定,江先生构成八级伤残。

因机械公司未依法为江先生缴纳工伤保险费,江先生起诉要求机械公司赔偿其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和停工留薪期间工资共计十余万元。

江先生与机械公司的主要争议焦点是江先生的工伤待遇和停工留薪期间工资基数的计算标准。

江先生认为,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报酬不明确应按同工同酬原则计算,其受伤前的工资标准应比照何先生的工资(3000元/月)或按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机械公司则认为,江先生受伤前上班时间较短,受伤前实际发放的工资标准为1000元/月(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应以此为依据计算相关工伤待遇。

法院最终没有根据何先生劳动报酬的标准进行计算,而是根据江先生自身的工资待遇作出判决。

分析:《劳动法》第46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劳动合同法》第11条、第18条、第63条对同工同酬也做了相关的规定。

所谓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绩的劳动者,应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

即“同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相同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二是付出相同的劳动工作量,三是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

只有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劳动者才可能取得“同酬”。

同工同酬是我国劳动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对该原则不能作机械理解。

机械公司安排江先生与何先生共同当班,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其与何先生做同样的工作就是劳动法上所指的“同工”,还应根据其实际能力和劳动业绩进行综合考量。

江先生虽然是与何先生在相同的岗位上,付出了大致相同的工作量,但由于两人资历、技能、水平的差异,取得的工作业绩、对单位的贡献并不相同,并不能认为两人符合“同工”的要求,因此,机械公司发给江先生的工资并不违反同工同酬原则。

根据相关规定,停工留薪期间,工伤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因此,计算江先生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基数应为其受伤前的工资水平。

结合具体案情,根据江先生自身的工资待遇,法院依法作出了判决。

[劳动报酬的标准]4.2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试用期内乙方的工资为元人民币。

试用期期满,工资报酬按下列方案执行:(1)基本工资制。

乙方每月的基本工资为元人民币。

(2)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制度。

乙方每月的基本工资为元人民币。

绩效工资按照甲方规章制度确定的标准进行计算。

(3)计件工资制。

乙方在法定工作时间或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甲方按照规章制度的有关规定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律师批注【风险提示】⊙工作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岗位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各类奖金和津贴⊙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足额支付给劳动者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岗位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各类奖金和津贴等。

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1)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2)单位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3)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如根据国家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足额支付给劳动者,不得以发放实物、有价证券、提供食宿条件等形式替代支付。

工资的具体数额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的标准应参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规定。

用人单位制定关于确定劳动定额的规章制度,应当征求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协商确定后应依法公示或告知劳动者。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及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法律规定】《宪法》第48条《劳动法》第 46 、48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9条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3条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相关案例】案例1-19:劳动者离职后能够主张项目奖金吗?黄先生在某证券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

在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该证券公司承接了某公司申请股票发行上市的业务,其中由黄先生担任单位该项目的负责人和保荐代表人。

在黄先生及其同事的努力下,该公司顺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并上市。

按照证券公司的内部规章制度,黄先生的奖金收入为二十余万元。

黄先生在劳动合同到期后,没有与证券公司续订劳动合同。

在离职时,黄先生要求证券公司支付其奖金,并通过向证券公司提交书面的关于申请办理离职手续的请示,就奖励金额和计算方法及其依据等征求过相关领导的意见。

有关领导在该请示上签了字。

但是,在黄先生正式离职后,证券公司以项目没有核定为由,拒绝支付黄先生的奖金。

黄先生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裁决证券公司在30日内为黄先生核定并支付奖金。

证券公司经过最终核算后认为该项目超过预算,因此无奖金。

黄先生再次向仲裁委提起仲裁,结果被驳回。

黄先生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法院支持了黄先生的诉讼请求。

分析:本案的焦点问题在于,在项目费用超标的情况下,项目奖金是否应当支付。

对此,证券公司的规章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双方的劳动合同中也没有明确约定。

证券公司主张该上市项目的费用超过预算,因此不应当支付项目奖金。

但是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根据某证券公司的费用预算管理办法,项目费用有定期考核,超过范围并非黄先生所在项目组能自行决定的。

在双方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即使发生费用超标,也不应当从项目奖励中予以扣除。

证券公司对项目奖金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基准也有异议,认为该公司领导对请示的批准,只是表明同意黄先生的离职,并非认可该请示上的奖金数额,并提交了某证券公司提供的会议纪要进行抗辩。

法院认为该会议纪要系证券公司单方形成的,其效力低于黄先生的《关于申请办理离职手续的请示》的证明力。

公司在内部的规章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项目奖金的计算基准,黄先生计算出来的数额,实际已经取得公司有关领导的签字认可。

公司提出只是认可离职,而非认可项目奖金的主张没有事实依据。

而公司虽然没有规定奖金的核发和发放程序,但是该笔奖金是公司项目组和业务部门共同核算确定的,后面的程序只是履行审批手续。

基于以上理由,法院最终支持了黄先生的诉讼请求。

案例1-20:提成是否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徐先生到某图书经营公司工作,工作职责是参加各地方政府组织的政府图书采购,中标后联系供货事宜。

公司与徐先生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只是口头约定,徐先生的劳动报酬分为两部分:一是底薪,即基本工资;二是提成,提成数额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徐先生完成项目的数量计算。

公司内部制定的《员工工资待遇、业绩提成制度方案》具体做出了规定。

徐先生在公司工作时,每月的提成收入远远高于底薪。

徐先生在公司工作不满一年,因与公司领导意见不合,从公司离职。

其后,徐先生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双方在两倍工资的计算标准上发生争议。

公司认为两倍工资的计算不应当包括提成收入,即仅以基本工资的两倍来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