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酰胺键的一般方法

合集下载

酰胺的合成

酰胺的合成
酰胺的合成
吴红伟 2010.11.27
常见合成酰胺的方法
➢羧酸与胺的缩合酰化反应 ➢氨或胺与酰卤的酰化反应 ➢氨或胺与酸酐的酰化反应 ➢其他缩合方法 ➢酯交换为酰胺 ➢氰基转化为酰胺
羧酸与胺的缩合酰化反应
羧酸和胺的直接缩合反应
羧酸与胺的反应是合成酰胺的重要方法: 这一反应是一个 平衡反应,采用过量的反应物之一或除去反应中生成的 水,均有利于平衡向产物方向转移。 除去水的方法通常 是在反应物中加入苯或甲苯进行共沸蒸馏。例如将a-羟 基乙酸及苄胺于90℃共热,并蒸出生成的水及过量的苄 胺,则生成a-羟基乙酰基苄胺:
鎓盐类的缩合剂法(一)
N
N
NN
N -PF6
O
N
HATU
N N
N N
O
N
-PF6
HBPyU
N N
N N
O
N
Cl -PF6
HBTU
N
N
N
N -PF6
O
N
HCTU
N N
N N
O
N
-BF4
TBTU
O NO N N O
-BF4
TSTU
N
N
NN
N
O
N
-PF6
HAPyU
O
N O N -BF4
O
N
TNTU
• 这些试剂性能及应用有一些区别:HATU 是活性最高的碳 鎓盐类缩合剂,但由于它价格昂贵很少用于工业化生产, 而且经常是在其它缩合剂效果不好时才用到它。 HBTU 相对来说要经济的多,而且可以用于大多数缩合反应,然 而其利较低的收率是限制用于大量生产的主要原因。 HCTU活性较高,可以代替HATU用于工业化生产,其高 活性要归功于有更好活性的Cl-HOBt 中间体。 TSTU 和 TNTU 可以用于含水溶剂的酰胺化反应。若将HATU和 HBTU的二甲胺基变为四氢吡咯基可以得到活性比它们更 高的O-(7-氮杂苯并三氮唑-1-基)-二(四氢吡咯基)碳鎓 六氟磷酸盐(HAPyU)、O-(苯并三氮唑-1-基)-二(四 氢吡咯基)碳鎓六氟磷酸盐(HBPyU),但这些试剂的价 格极其昂贵。

酰胺缩合剂在制药合成工业中的大规模应用(二)-1118分析

酰胺缩合剂在制药合成工业中的大规模应用(二)-1118分析

酰胺缩合剂在制药合成⼯业中的⼤规模应⽤(⼆)-1118分析酰胺缩合剂在制药合成⼯业中的⼤规模应⽤(系列之⼆)上期介绍了由酰氯形成酰胺键的应⽤情况,本期将介绍由羧酸酐和碳酸酐形成酰胺键的机理和⼤规模应⽤情况。

由酸酐缩合形成酰胺键⼀、羧酸酐/碳酸酐由混合酸酐合成酰胺键是最古⽼的⽅法之⼀,只有酰氯和酰基叠氮的⽅法要早于它。

以碳为基础的混合酸酐根据活化试剂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混合羧酸酐和混合碳酸酐两⼤类(图1)。

图1. 由混合羧酸酐和碳酸酐形成酰胺键的试剂1.分类1)混合羧酸酐通常由⼄酸酐或特戊酰氯试剂可以⽣成混合羧酸酐,和羧酸混合酸酐相⽐,存在有两个主要的缺点:1)要区域化学选择性控制,但该缺点可以通过增加形成混合酸酐试剂的⽴体位阻来控制;2)会发⽣歧化作⽤⽣成两种对称酸酐的混合物,但歧化作⽤可以通过在与胺反应前形成混合酸酐来避免。

2)混合碳酸酐羧酸和氯甲酸酯或EEDQ反应可以得到混合碳酸酐,这些底物的两个羰基是不等价的,胺通常会加成到所需要的羰基上,这是由于不希望的那个羰基(如,碳酸盐)亲电性差的原因。

这也是氯甲酸⼄酯对酰胺键有较好的选择性的原因,尽管它没有⼤的⽴体位阻。

通常将制备这些混合酸酐的试剂加到酸溶液中,反应中要加碱,如,N-甲基吗啉(NMM)或N-甲基哌啶,这些混合酸酐通常不需要分离就直接跟胺发⽣缩合反应。

2.应⽤⽐较1)⼄酸酐⼄酸酐(Ac2O)作为⼀种亲电试剂,常常⼤规模应⽤于胺的酰化。

但在酰胺缩合反应中,它很少作为酸的活化试剂,因为形成的混合酸酐在与胺反应时区域选择性较差。

2)特戊酰氯特戊酰氯(PivCl)或三甲基⼄酰氯在酰胺缩合中常常被⼤规模应⽤于酸活化。

特戊酰氯形成的混合酸酐具有较⼤的空间位阻,和胺反应有利于区域选择性。

PivCl是⼿性胺助剂(噁唑烷酮类化合物或者伪⿇黄碱)在⼯业规模上酰化的⾸选缩合剂。

PivCl⽤于⼤规模的好处在于它的价廉、应⽤⼴泛,且经处理后得到的副产物特戊酸是⽆毒的。

形成酰胺键 酶法

形成酰胺键 酶法

形成酰胺键酶法
形成酰胺键的酶法是通过酶催化的反应来实现。

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而不会改变反应的平衡态。

在形成酰胺键的酶法中,通常使用一种酰胺合成酶作为催化剂。

酰胺合成酶可以将一个酰基转移至氨基上,形成酰胺键。

具体的反应机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酰胺合成酶与底物(通常是酰胺的前体)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2. 酶底物复合物发生一系列反应,包括酶催化的亲电攻击、质子化等步骤,形成一个酰胺中间体。

3. 酰胺中间体重新排列,并进一步反应,使底物中的酰基转移到氨基上,形成稳定的酰胺产物。

4. 酰胺产物解离出酶,完成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酰胺合成酶对于底物的结构和反应条件有不同的特异性,因此选择合适的酶催化剂对于实现特定的酰胺键形成反应是至关重要的。

酰胺合成方法总结

酰胺合成方法总结

酰胺合成方法总结上图是笔者以前做过的非常类似的几个关于酰胺缩合反应的例子,之所以举其为例,是因为其结构的类似性,但方法不同。

一般说来,酰胺缩合反应是相对简单的有机合成反应,但是其方法的广泛性是难点。

笔者将就缩合反应的方法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方法,笔者也就简单的一带而过。

关于药化合成中的反应类型,一篇JMC(J. Med. Chem., 2011, 54,3451-3479)曾做过详细的分析,样本来自2008年GSK,Pfizer, AstraZeneca的139篇论文中所有的反应类型,其中应用最多的是酰胺键的形成,占到所有反应的16%。

无独有偶,另一篇JMC(J.Med. Chem., 2016, 59, 4443-44458)对1984年和2014年的文献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2014年反应频率最高的是酰胺键的形成,约占到全部反应数的50%左右(图1)。

酰胺化是有机合成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

合成酰胺的通用方法是先活化羧基,然后再与胺反应得到酰胺。

氨或胺与酸酐的酰化反应:酸酐与酰卤类似,亦能作胺的酰化剂,但酸酐的活性比相应的酰卤弱,因此其胺的反应速度比酰卤慢,反应可被酸催化,常用的催化剂为硫酸、过氧酸等,而最近发现LiCl为一高效的催化剂。

伯胺、仲胺均能与乙酐顺利反应,但脂肪族伯胺与乙酐反应往往生成N-乙酰化及N,N-二乙酰化的混合物,两者的比例与伯胺的结构有关。

当结构为RCH2NH2的伯胺乙酰化时,主要生成N,N-二乙酰化产物;当结构为RR1CHNH2的伯胺乙酰化时,则生N-乙酰化的混合物。

结构为RR1R2CNH2的伯胺乙酰化时,仅得N-乙酰化产物。

氨酯交换合成酰胺:一般酯的氨解通过氨的醇溶液或氨水来进行。

氨的醇溶剂氨解反应可通过加入适量的甲醇钠催化,用氨水直接氨解一般需要加热(当该反应温度到100度时,一定要用高压釜做这一反应),这类反应一般可以通过硫酸铜来进行催化。

合成酰胺键的方法

合成酰胺键的方法

合成酰胺键的方法1、酰卤法最常用的是酰氯,一般的操作方法是将羧酸与SOCl2或者(COCl)2反应生成酰氯,然后与游离的氨基反应生成酰胺键。

催化量的DMF可以促进酰氯的生成,而DMAP可以促进酰氯和氨基的反应。

该方法的优点是活性高,可以与大位阻的氨基反应;缺点是在酸性条件下形成酰氯,很多对酸敏感的基团承受不了,还有就是产物比较容易消旋。

为了克服第一个缺点,人们发展了用氰脲酰氯(2, 4, 6-三氯-1, 3, 5-三嗪)/TEA或者PPh3/CCl4条件形成酰氯,第二个缺点可用酰氟代替酰氯加以克服。

2、混合酸酐法氯甲酸乙酯或氯甲酸异丁酯是最常用的生成混酐的试剂。

它是利用羧酸羰基的亲电性高于碳酸羰基,从而使氨基选择性的进攻羧酸羰基形成酰胺键。

混酐法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物纯度较高等优点,但由于混酐的活性很高,极不稳定,要求反应在低温无水条件下进行,产品也容易出现消旋现象。

3、活化酯法常见的活化酯有硝基苯酯,2, 4, 6-三氯苯酯,五氯苯酯,五氟苯酯(PfOH),N-羟基琥珀酰亚胺(HOSu)酯和N-羟基苯并三唑酯(HOBt)等。

一般的操作步骤是先制备并分离得到活化酯,再与氨基反应生成酰胺键。

由于活化酯活性较酰氯和酸酐低,可以极大地抑制消旋现象,并能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4、酰基迭氮法一般是用酰肼与亚硝酸钠反应制成酰基迭氮,然后与氨基反应形成酰胺键。

优点是迭氮法引起的消旋程度较小,比活化酯法效率更高,但是,酰基迭氮中间体不稳定,产生的迭氮酸有毒,而且制备步骤繁琐。

Shioiri等人发展的DPPA可以与羧酸现场生成酰基迭氮,很好地解决了酰基迭氮制备的问题,得到广泛的运用。

5、缩合试剂法该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形成酰胺键的方法,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酯键、大环内酰胺和内酯的构建。

这种方法通常是将羧基组份和氨基组份混合,在缩合试剂作用下,中间体不经分离直接进行反应形成酰胺键。

这样就无需预先制备酰卤、酸酐和活化酯等羧基被活化的中间体,不仅简捷高效,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活化中间体分离提纯以及存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副反应。

一种简单的合成酰胺的方法_李维

一种简单的合成酰胺的方法_李维

一种简单的合成酰胺的方法李维,郝玉芝,李万亮,张玉龙(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摘要 [目的]采用简单的合成方法来合成酰胺。

[方法]以L 蛋氨酸和二胺(乙二胺,1,6 己二胺,六水哌嗪)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经过成盐反应,热处理脱水生成成酰胺。

[结果]通过13C 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证明产品中存在酰胺键。

[结论]蛋氨酸与二胺的摩尔量比为4 1,热处理温度为130 ,热处理时间为6h 是最佳的反应条件,产物的收率分别可达到96.0%、92.0%、90.6%。

关键词 13C 核磁共振;红外光谱;酰胺;简单合成方法中图分类号 FQ 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5-06845-02A Sim ple S ynthetic Method o f A m ideLI Wei et al (Sch ool of C 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 nol ogy,Hebei University of Tech nology ,Tianjin 300130)Abstract [Objective]The research aimed to syn thesize amide b y u si ng a sim ple synthesi s m eth od.[Meth od]With L methionine and diamine com pounds (ethyl di amine,1,6 hexam eth ylenediamine and piperazine)as m aterials and anhydrou s alcoh ol as solvent,amide was synthesized th rough salt forming reaction and heat treatment d ehyd rati on.[Resul t]The structu res of the syn thetic ami de compoun ds were determined b y 13C NMR and IR spectra.It was p roved that the prod uct con tained amide.[Conclusion]The opti mu m molar ratios of L methioni ne and diamine com poundswere 4 1,the opti mu m heating tem pera tu re was 130 and the op ti mu m dehydration time was 6hours.The yield of prod ucts were about 96.0%,92.0%and 90.6%res p.Key w ord 13C nuclear m agnetic resonance;F T IR spectrum;Amide;Si mple synthetic method酰胺类化合物作为中间体或最终产物在医学、农药、造纸、功能材料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在精细化工产品的生成中占用极为重要的地位。

有机合成酰胺的合成和反应机理

有机合成酰胺的合成和反应机理

有机合成酰胺的合成和反应机理酰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涂料等领域。

通过合成酰胺,可以获得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质的有机分子。

本文将介绍有机合成酰胺的几种常见方法,并探讨其反应机理。

一、酰胺的合成方法1. 酰胺的酸催化缩合反应酰胺的常见合成方法之一是酸催化缩合反应。

该反应通过羰基化合物和氨或胺的缩合反应生成酰胺。

常用的酸催化剂有硫酸、磷酸和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等。

酸催化缩合反应适用于不对称酰胺的合成,但反应条件需要控制得当,以避免副反应的发生。

2. 酰胺的酰氯缩合反应酰胺的另一种常见合成方法是酰氯缩合反应。

该反应通过羰基化合物和酰氯的缩合反应生成酰胺。

酰氯缩合反应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但需要具备较强的反应条件,如较高的温度和碱性条件。

3. 酰胺的酯胺交换反应酰胺的酯胺交换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该反应通过酯和胺的反应生成酰胺。

此方法在合成中性酰胺时具有广泛的应用,并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

酯胺交换反应的反应条件温和,无需酸催化或碱催化。

二、酰胺的反应机理酰胺的合成反应通常经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缩合反应酰胺的合成首先涉及缩合反应,即羰基化合物和氨或胺的缩合。

在酰胺的酸催化缩合反应中,氨或胺中的氢原子会被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氧原子去质子化,形成中间的羰基中间体。

随后,羰基中间体经过质子化和脱水反应,生成酰胺。

2. 酰氯缩合反应酰胺的酰氯缩合反应是通过羰基化合物和酰氯的缩合反应生成酰胺。

在该反应中,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氧原子被酰氯中的氯原子取代,形成酰氯中间体。

酰胺的形成通过质子转移和脱氯反应完成。

3. 酯胺交换反应酰胺的酯胺交换反应是通过酯和胺的交换反应生成酰胺。

在该反应中,酯中的酯基被胺中的氨基取代,形成酰胺。

酯胺交换反应可以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并且通常伴随着水的生成。

总的来说,有机合成酰胺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通过合理选择反应条件和反应物,可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酰胺合成。

合成酰胺键的一般方法

合成酰胺键的一般方法

合成酰胺键的一般方法刚才浏览帖子,看到有人问如何合成酰胺键。

由于本人博士论文是做多肽合成的,所以有一些经验。

现将我的博士论文关于如何合成酰胺键的一段贴过来,希望能对即将从事多肽合成的人有些用。

本帖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多肽化学合成的方法以及常用的多肽缩合试剂。

1、酰卤法最常用的是酰氯,一般的操作方法是将羧酸与SOCl2或者(COCl)2反应生成酰氯,然后与游离的氨基反应生成酰胺键。

催化量的DMF可以促进酰氯的生成,而DMAP可以促进酰氯和氨基的反应。

该方法的优点是活性高,可以与大位阻的氨基反应;缺点是在酸性条件下形成酰氯,很多对酸敏感的基团承受不了,还有就是产物比较容易消旋。

为了克服第一个缺点,人们发展了用氰脲酰氯(2, 4, 6-三氯-1, 3, 5-三嗪)/TEA或者PPh3/CCl4条件形成酰氯,第二个缺点可用酰氟代替酰氯加以克服。

2、混合酸酐法氯甲酸乙酯或氯甲酸异丁酯是最常用的生成混酐的试剂。

它是利用羧酸羰基的亲电性高于碳酸羰基,从而使氨基选择性的进攻羧酸羰基形成酰胺键。

混酐法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物纯度较高等优点,但由于混酐的活性很高,极不稳定,要求反应在低温无水条件下进行,产品也容易出现消旋现象。

3、活化酯法常见的活化酯有硝基苯酯,2, 4, 6-三氯苯酯,五氯苯酯,五氟苯酯(PfOH),N-羟基琥珀酰亚胺(HOSu)酯和N-羟基苯并三唑酯(HOBt)等。

一般的操作步骤是先制备并分离得到活化酯,再与氨基反应生成酰胺键。

由于活化酯活性较酰氯和酸酐低,可以极大地抑制消旋现象,并能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4、酰基迭氮法一般是用酰肼与亚硝酸钠反应制成酰基迭氮,然后与氨基反应形成酰胺键。

优点是迭氮法引起的消旋程度较小,比活化酯法效率更高,但是,酰基迭氮中间体不稳定,产生的迭氮酸有毒,而且制备步骤繁琐。

Shioiri 等人发展的DPPA可以与羧酸现场生成酰基迭氮,很好地解决了酰基迭氮制备的问题,得到广泛的运用。

amide合成反应

amide合成反应

酰胺(R—CONH—R')的合成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羧酸与氨或胺的缩合反应,生成酰胺。

这是合成酰胺的最主要方法,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不需要高温或高压等条件。

2. 羧酸铵盐与醇的反应也可以生成酰胺。

这是由于醇有可能被水替代,进而形成酰胺键。

这种反应是在酸或碱的存在下进行的,生成物通常为水溶性的。

3. 羧酸与有机酸的酐化反应也可以生成酰胺。

但是这种反应条件要求比较高,需要高温或高压等条件。

在酰胺合成反应中,需要关注酰胺合成中产物的纯度和收率问题。

纯度和收率取决于反应条件、试剂和底物的性质等因素。

如果反应条件过于苛刻,或者底物容易发生副反应,那么产物的纯度和收率就会降低,从而影响最终的合成效果。

因此,在合成酰胺时,需要仔细选择反应条件和试剂,并进行充分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以确保得到预期的产物。

此外,酰胺合成反应中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由于酰胺合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确保实验室和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总的来说,酰胺合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可以用于合成各种酰胺类化合物。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并注意产物的纯度和收率、环境保护等问题,以确保合成的成功和顺利进行。

高等有机化工工艺学-酰胺的合成方法

高等有机化工工艺学-酰胺的合成方法
芳酰胺与氢化钠在甲苯中回流,酰胺被去质子化形成钠盐,在季铵盐存在下, 生成N,N-二烃基芳酰胺。
在氢氧化钾存在下,酰胺与卤代烃在强极性非质子性溶剂 如二甲基亚砜中,可顺利进行N-烃化。本法的特点是可以 避免使用如氨基钠、氢化钠等强碱性金属试剂。
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硫酸氢铵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水溶 液或固体氢氧化钠/碳酸钾作碱,可分别在芳基酰胺N原 子上引入一个或两个烷基,反应操作方便,产率高。
四、酰叠氮的还原
酰基叠氮化合物在适 当的还原剂作用下可 生成相应的酰胺。
而硼氢化锌不需要催化剂存 在即可还原酰基叠氮化合物。 此外,三甲基氯硅烷和二碘 化钐也是有效的还原剂。
一般情况下硼氢化钠不能还 原叠氮化合物,但在反应体 系中加入催化量的硫酸铜时, 则反应能顺利进行。
在催化量的硫酸铜作用下,对硝 基苯甲酰叠氮在甲醇溶液中,可 用NaBH4还原,高产率的生成 酰胺,4-位取代基的电负性对 反应产率影响不大。
酯的氨解速度与酯及胺的结构有关。通常酯的氨解被碱性试剂所催化。 许多活性酯(如氰基甲酯、对硝基苯酯、异丙烯酯等)在温和条件下即能 与胺迅速反应,已被广泛用于肽链的合成。
对硝基苯酯是常用的活性酯.苄氧羰基-L-哺氨酰-L-亮氨酸对硝基苯酯在 三 乙 胺O存 在 下 , 可 与 甘 氨 酸 乙 酯 盐 酸 盐 顺 利 反 应 CarObobeCnl zoxy chloride
02
酒石酸酰氯与苄胺在四氢呋喃中于冰浴下反应, 顺利的生成酰胺,而酒石酸的构型保持不变
O
Cl
O
某些金属如锌、锡能催化酰胺的生成。
在多肽合成中,用锌做催化剂,可快速高产率的生成肽键, 反应可在甲苯或四氢呋喃中进行,氨基酸不发生消旋化
三、氨或胺与酸酐的酰化反应

常用的酰胺合成方法

常用的酰胺合成方法

此类较好的离去基团还有:对甲基苯磺酸酯(OTs)、对溴苯磺酸酯(OBs)、 对硝基苯磺酸酯(ONs)、甲磺酸酯(OMs)。
2)用酸与氯甲酸乙酯或异丁酯反应生成混合酸酐,再和胺反应得到酰胺。
Cbz N H COOH Boc2O Cbz N H O O O O NH4HCO3 or NH3 Cbz N H NH 2 O
副产物水溶性:1<2<3

EDC 反应机理:
O HN C HN N N XO N C O R N H OH N N HOBt N R N H Path a N N O N O R R1NH2 O HN R1 R
N
Path a R O O H N N O O C
N DMAP
N C N N EDC
Path b
N
HN C N O R O
Path b N R
HN C N O O
HOBt (135)
HOBt(HOBT):1-羟基苯并三唑 3H-[1,2,3]triazolo[4,5-b]pyridin-3-ol
Prep-TLC: polar, Rf ~ 0.0
DMAP (123), strong MS signal
DIPEA: 二异丙基乙基胺
Et3N/DIPEA

盐类缩合剂
N N N N N+ N HATUBiblioteka -PF6Cl N+ N
-BF4
N N N O N+ N TCTU
-BF4
N
N O
N O
TBTU N N N O N N P+ N N
-BF6
O N
O N
N P N
PYBOP
HATU 反应机理

合成酰胺的方法

合成酰胺的方法

合成酰胺的方法
合成酰胺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它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

合成酰胺的方法包括直接酰化、胺化酰化、酰胺缩合等多种途径,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一、直接酰化法
直接酰化法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酰胺的方法,它的原理是酸与胺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酰胺。

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酰氯与胺反应生成酰胺的方法。

具体步骤是首先将酰氯加入溶剂中,然后慢慢滴加胺,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最后得到酰胺产物。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产率较高等特点。

二、胺化酰化法
胺化酰化法是利用胺与酸酐或酰胺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酰胺的方法。

在实验室中,常采用酰胺与酸酐反应生成酰胺的方法。

具体步骤是首先将酰胺溶解于溶剂中,然后缓慢滴加酸酐,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最后得到酰胺产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对称酰胺,反应条件较为温和,产率较高。

三、酰胺缩合法
酰胺缩合法是利用胺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酰胺的方法。

在实验室中,常采用胺与酮反应生成酰胺的方法。

具体步骤是首先将酮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向其中加入胺,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最后得到酰胺产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不对称酰胺,其优点是易得的原料和温和的反应条件。

合成酰胺的方法有直接酰化法、胺化酰化法和酰胺缩合法等多种途径。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酰胺,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反应产率和节约成本。

在工业上,通常根据具体的合成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合成方法,以实现高效、经济的合成酰胺的制备。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酰胺的合成方法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酰胺的合成方法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酰胺的合成方法酰胺的合成方法酰胺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由酰氯和胺反应而成,具有许多重要的合成方法。

下面将介绍酰胺的几种常见合成方法。

一、酰胺的直接合成酰胺的直接合成是指通过酰氯和胺反应生成酰胺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具有较强亲核性的胺。

1.酰氯和胺反应酰氯和胺反应是最常用的酰胺合成方法。

在反应中,酰氯与胺反应生成酰胺,并伴随着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副反应。

例如,苯甲酰氯与甲胺反应生成N-苯甲酰甲胺的化学方程式如下:PhCOCl + CH3NH2 → PhCONHCH3 + HCl2.酰氯和二级胺反应酰氯也可以与二级胺反应生成酰胺。

该反应相比与一级胺反应较为缓慢,但结果得到的产物中含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

例如,苯甲酰氯与乙二胺反应生成N,N'-二甲基-N-苯甲酰甲胺的化学方程式如下:PhCOCl + H2NCH2CH2NH2 → PhCONHCH2CH2NHCH3 + HCl二、酰胺的羧酸酯缩合反应合成酰胺的羧酸酯缩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酰胺合成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酰胺化试剂和酯反应形成酰胺。

1.酰胺化试剂的选择常用的酰胺化试剂有:N,N'-二异丙基胺(DIPEA)、三乙胺(TEA)等。

这些试剂可以与羧酸酯反应形成酰胺。

2.酯和酰胺化试剂反应酯与酰胺化试剂反应一般在室温下进行。

反应条件可以进一步优化以提高产率。

例如,乙酸乙酯与二异丙基胺反应生成N-二异丙基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如下:EtO2CCH3 + 2 DIPEA → EtO2CCH2NEt2 + EtOH + DIPEAH+三、酰胺的胺氨基化反应合成酰胺的胺氨基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酰胺合成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胺和胺化试剂反应生成酰胺。

1.胺化试剂的选择常用的胺化试剂有:氨、巯基乙胺(MEA)、三乙胺(TEA)等。

这些试剂可以与胺反应形成酰胺。

2.胺和胺化试剂反应胺和胺化试剂反应需要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例如,适宜的温度和反应时间。

合成酰胺的方法

合成酰胺的方法

合成酰胺的方法
合成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途径来实现。

以下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合成酰胺的方法。

一、酸催化合成法
酸催化合成法是合成酰胺的常用方法之一。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酸性条件下的酯与胺反应,生成相应的酰胺。

在反应过程中,酸催化可以加速酯的水解并使其与胺发生缩合反应。

常用的酸催化剂有硫酸、磷酸等。

二、酯胺互变法
酯胺互变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酰胺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酯与胺的缩合反应来实现。

首先将酯与胺反应生成酯胺中间体,然后通过加热或其他条件使其发生内酰胺化反应,生成目标酰胺产物。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效率高的特点。

三、氨解法
氨解法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酰胺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可以选择酰卤与氨反应,生成相应的酰胺。

氨解反应一般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碱可以中和酸性中间体,促进胺与酰卤的反应。

此外,氨解法还可以通过酰胺与酸的反应生成相应的酰胺。

四、胺化法
胺化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合成酰胺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可以
选择酸与胺反应,生成相应的酰胺。

胺化反应一般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酸可以催化胺与酰化剂的缩合反应。

此外,胺化法还可以通过酰胺与酸的反应生成相应的酰胺。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合成酰胺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反应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酰胺的合成。

通过合成酰胺的方法,我们可以合成出各种不同结构的酰胺化合物,为有机合成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酰胺的合成和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酰胺的合成和反应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酰胺的合成和反应酰胺的合成和反应酰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合成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酰胺的合成方法以及常见的反应类型。

一、酰胺的合成方法酰胺的合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酰氯和胺的反应:酰氯和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酰胺。

这是最简单且常用的合成方法之一。

例如,乙酸氯和氨反应生成乙酰胺。

2. 酯和胺的缩合反应:酯和胺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酰胺。

这种方法常用于制备芳香胺酰胺。

例如,苯甲酸酯与苯胺在酸催化下反应生成苯甲酸苯胺酰胺。

3. 酸催化的胺解反应:酸催化下胺或胺盐与酰胺酸酯反应生成酰胺。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制备对称酰胺。

例如,乙酰胺酸乙酯与甲胺反应生成乙酰胺。

4. 胺的氧化反应:某些胺可以通过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酰胺。

这种方法一般需要氧化剂的参与。

例如,二甲胺经过氧化反应可以得到甲酰胺。

以上仅是酰胺合成的几种常见方法,实际应用中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亲核取代反应和冲击波合成等,具体选择合适的方法应根据具体反应物和所需产物来确定。

二、酰胺的反应类型酰胺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多样性质,具有一系列重要的反应:1. 水解反应:酰胺可以被水在酸催化下或由酶催化下水解生成相应的酸和胺。

水解反应是酰胺降解的常见途径。

2. 还原反应:酰胺可以被还原剂还原为相应的胺。

还原反应常用于制备胺类化合物。

3. 亲核加成反应:酰胺具有亲核取代的性质,可与电子欠缺的试剂进行加成反应。

例如,酰胺可以与酰基卤化物反应生成酰胺酸盐。

4. 羟胺化反应:酰胺可以与羟胺类化合物反应,发生胺基的亲核取代反应。

例如,酰胺与氨基醇反应生成酰胺-氨基醇类化合物。

5. 缩二胺化反应:酰胺可以与胺发生缩二胺化反应,生成大环化合物。

这种反应对于复杂天然产物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酰胺的合成方法有酰氯和胺的反应、酯和胺的缩合反应、酸催化的胺解反应和胺的氧化反应等。

酰胺具有水解、还原、亲核加成、羟胺化和缩二胺化等多种反应类型。

有机化学中的酰胺的合成方法

有机化学中的酰胺的合成方法

有机化学中的酰胺的合成方法酰胺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合成和生物化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酰胺的合成方法繁多,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酰胺合成方法。

一、酰胺的酸催化缩合反应酰胺最常见的合成方法之一是酸催化缩合反应。

该反应的反应物通常是酸酐和胺,反应中的酸起到催化作用,促使酰胺的形成。

例如,乙酸酐和甲胺反应可以生成甲酰胺。

二、酰胺的酰胺化反应酰胺化反应是通过酰氯与胺反应得到酰胺的合成方法。

在该反应中,酰氯可以选择性地与胺反应,生成相应的酰胺。

例如,乙酰氯与甲胺反应可以得到甲酰胺。

三、酰胺的亲核加成反应酰胺的亲核加成反应是通过亲核试剂与酰胺的羰基碳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酰胺。

常见的亲核试剂包括胺、醇、硫醇等。

例如,酮与胺反应可以得到相应的酰胺。

四、酰胺的还原反应酰胺的还原反应是将酰胺中的羰基团还原成烷基团,生成相应的胺。

通常使用还原剂如亚磷酸酯、碱金属等进行还原反应。

例如,N-甲基甲酰胺可以通过亚磷酸酯还原为甲胺。

五、酰胺的胺解反应酰胺的胺解反应是通过胺的作用将酰胺中的酰基与胺基发生断裂生成胺。

通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碱可以促使胺解反应的进行。

例如,乙酰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胺解反应生成乙胺。

需要注意的是,酰胺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选择会影响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选择。

在实际合成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合成方法。

总结:酰胺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酸催化缩合反应、酰胺化反应、亲核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和胺解反应等合成方法,可以有效地得到目标酰胺。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要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能够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物纯度。

(以上为字数适配需求的回答,如有需要,请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内容)。

酰胺键的n无h-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酰胺键的n无h-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酰胺键的n无h-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论述:酰胺键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化学键,存在于许多有机化合物中。

它由一个羰基(C=O)和一个氮原子(N)连接而成,形成C-N键。

这种键的形成是通过羰基中带有正电荷的碳原子与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间的共价结合实现的。

由于酰胺键的特殊性质和结构,它在化学、生物和材料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酰胺键在有机化学中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

通过适当的取代基和反应条件,可以在分子中选择性地引入酰胺键。

这种选择性的引入能够为有机合成提供独特的合成途径,丰富化合物的结构多样性。

酰胺键的形成常常伴随着其他官能团的转化,如酯基的消除、羟基的氧化等,从而扩展了有机合成的可行性。

酰胺键在生物体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生物活性分子中都含有酰胺键,例如蛋白质和多肽类化合物。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酰胺键是蛋白质链中氨基酸之间的连接键。

酰胺键的形成决定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

此外,许多药物分子中也含有酰胺键,这些分子能够通过与生物体内的靶点相互作用,发挥治疗作用。

酰胺键由于其稳定性、选择性和多样性在化学、生物和材料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有效的酰胺键形成方法和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酰胺键的应用领域,为新材料的开发和药物的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题——酰胺键,并介绍酰胺键的定义、形成过程以及其在化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引言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对本文内容的整体认识和背景知识。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酰胺键的定义和形成。

首先,我们将解释什么是酰胺键,包括其结构和特点。

然后,我们将探讨酰胺键的形成过程,涉及有机化合物中胺基与羧基的反应,以及酰胺键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酰胺键的稳定性和受限性,以及与其他化学键的比较。

通过对酰胺键的定义和形成进行深入剖析,读者将更好地理解酰胺键的本质和特性。

十种酰胺合成方法:机理、特点、应用大全

十种酰胺合成方法:机理、特点、应用大全

十种酰胺合成方法:机理、特点、应用大全(一)碳二亚胺类缩合剂法常用的缩合剂主要有3种: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和1-(3-二甲胺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I)。

使用该类的缩合剂一般需要加入酰化催化剂或活化剂,如DMAP、HOBt等。

由于在反应的第一阶段酸对碳二亚胺的加成中间体其并不稳定,若不用酰化催化剂转化为相应的活性酯或活性酰胺,其自身会通过重排成相应的稳定的脲的副产物(Path b)。

缩合活化剂:常用的缩合活化剂有以下几种,目前4-N,N-二甲基吡啶(DMAP)已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各种酰化反应。

有时在用DMAP 催化效果不好时,可采用4-PPY,据相关文献报道其催化能力要比DMAP高千倍左右。

在三个常用的缩合剂中,DCC和DIC的价格较为便宜。

一般DCC 和DMAP合用,使用DCC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反应的另一产物二环己基脲在一般的有机相溶解度很小但又都有一些微溶,因此通过一些常用的纯化方法,重结晶,柱层析等等很难将其除得很彻底;由于二环己基脲在乙醚中的溶解度相对要比其他溶剂小,因此处理这类反应一般蒸掉反应溶剂后加入乙醚,滤掉大部分的二环己基脲后再进一步处理。

DIC由于其产生的二异丙基脲在有一般的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好,因此一般在组合化学的固相合成中用的较多。

目前在药物化学中用的最多的是EDCI,其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其反应后的生成的脲是水溶性的,很容易被洗掉,一般EDCI与HOBt合用(注意: 这一反应HOBt一般是缺不了的,否则有可能导致缩合产率太低)。

有时如果酸的a-位位阻大或者连有吸电子基团,反应会停留在活性酯这一步(这一活性酯的质谱信号较强,可通过MS或LC-MS 检测到)。

(二)混合酸酐法1)氯甲酸酯法:主要应用羧酸与氯甲酸乙酯或异丁酯反应生成混合酸酐,而后再与胺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胺。

这一反应如果酸的a-位位阻大或者连有吸电子基团,有时会停留在混合酸酐这一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酰胺键的一般方法刚才浏览帖子,看到有人问如何合成酰胺键。

由于本人博士论文是做多肽合成的,所以有一些经验。

现将我的博士论文关于如何合成酰胺键的一段贴过来,希望能对即将从事多肽合成的人有些用。

本帖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多肽化学合成的方法以及常用的多肽缩合试剂。

1、酰卤法最常用的是酰氯,一般的操作方法是将羧酸与SOCl2或者(COCl)2反应生成酰氯,然后与游离的氨基反应生成酰胺键。

催化量的DMF可以促进酰氯的生成,而DMAP可以促进酰氯和氨基的反应。

该方法的优点是活性高,可以与大位阻的氨基反应;缺点是在酸性条件下形成酰氯,很多对酸敏感的基团承受不了,还有就是产物比较容易消旋。

为了克服第一个缺点,人们发展了用氰脲酰氯(2, 4, 6-三氯-1, 3, 5-三嗪)/TEA或者PPh3/CCl4条件形成酰氯,第二个缺点可用酰氟代替酰氯加以克服。

2、混合酸酐法氯甲酸乙酯或氯甲酸异丁酯是最常用的生成混酐的试剂。

它是利用羧酸羰基的亲电性高于碳酸羰基,从而使氨基选择性的进攻羧酸羰基形成酰胺键。

混酐法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物纯度较高等优点,但由于混酐的活性很高,极不稳定,要求反应在低温无水条件下进行,产品也容易出现消旋现象。

3、活化酯法常见的活化酯有硝基苯酯,2, 4, 6-三氯苯酯,五氯苯酯,五氟苯酯(PfOH),N-羟基琥珀酰亚胺(HOSu)酯和N-羟基苯并三唑酯(HOBt)等。

一般的操作步骤是先制备并分离得到活化酯,再与氨基反应生成酰胺键。

由于活化酯活性较酰氯和酸酐低,可以极大地抑制消旋现象,并能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4、酰基迭氮法一般是用酰肼与亚硝酸钠反应制成酰基迭氮,然后与氨基反应形成酰胺键。

优点是迭氮法引起的消旋程度较小,比活化酯法效率更高,但是,酰基迭氮中间体不稳定,产生的迭氮酸有毒,而且制备步骤繁琐。

Shioiri 等人发展的DPPA可以与羧酸现场生成酰基迭氮,很好地解决了酰基迭氮制备的问题,得到广泛的运用。

5、缩合试剂法该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形成酰胺键的方法,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酯键、大环内酰胺和内酯的构建。

这种方法通常是将羧基组份和氨基组份混合,在缩合试剂作用下,中间体不经分离直接进行反应形成酰胺键。

这样就无需预先制备酰卤、酸酐和活化酯等羧基被活化的中间体,不仅简捷高效,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活化中间体分离提纯以及存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副反应。

目前已报道的多肽缩合试剂非常繁多,从分子结构的角度上主要分为碳化二亚胺类型、磷正离子或磷酸酯类型和脲正离子类型。

发展最早和最常用的碳化二亚胺类缩合试剂是DCC。

但由于反应生成的二环已基脲(DCU)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很小,难以除去,人们对DCC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发展了副产物的脂溶性很好的DIPCDI 和BDDC等和副产物水溶性很好的EDCI(Figure 1.7)。

由于这类缩合试剂活性很高,往往会导致产物有较大程度的消旋,为此通常要加入HOSu,HOBt,HOAt 或HOOBt等添加剂一起使用来抑制产物消旋,同时也可有效地抑制N-酰基脲等副产物的生成。

[attach]5892[/attach]目前常用的磷正离子或磷酸酯缩合试剂主要有BOP,PyBOP,BOP-Cl,FDP,FDPP,DEPBT,PyBrOP 等(Figure 1.8)。

这类缩合试剂形成酰胺键的机理主要是在碱性条件下羧基负离子进攻缩合试剂生成相应的酰氧基磷正离子或者碳磷混酐,然后此活泼中间体受苯并三唑氧基,卤素或者五氟苯酚负离子的进攻生成活化酯或酰卤,再与氨基反应形成酰胺键。

BOP和PyBOP是HOBt衍生的试剂,BOP试剂因为实验操作简单以及它能够提高缩合反应速度,所以它广被泛应用于肽的合成当中,缺点是在反应过程中产生致癌的有毒物质六甲基磷酰亚胺(HMPA);而PyBOP就避免了这一缺点,因为它用吡咯啉代替了二甲胺。

BOP-Cl 和PyBrOP都是形成活泼的酰卤中间体,可以高效地促进有空间位阻的酰胺键的形成且消旋较小。

FDP和FDPP都是五氟苯酚衍生的试剂,在多肽合成中具有产物收率高,后处理简单等优点,但不适用于有空间位阻多肽的合成,FDPP特别适用于环肽的合成。

DEPBT是HOOBt衍生的磷酸酯,其特点是产物的消旋较小。

[attach]5893[/attach]脲正离子型缩合试剂种类繁多,自1978年Dourtoglou成功地将基于HOBt的脲正离子HBTU用于多肽合成中以来,这一类型缩合试剂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先后开发出一系列基于HOBt,HOAt,HOOBt和PfOH 等的脲正离子型试剂,常见的有TBTU,HBPyU,HATU,HAPyU,HDTU,HAPyTU等。

另外,α-卤代的脲正离子型缩合试剂也越来越在多肽合成中显示其重要的地位。

这类缩合试剂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PyClU,TFFH,BTFFH,CIP和CTDP等(Figure 1.9)。

与磷正离子型缩合试剂类似,HOBt和HOAt衍生的脲正离子型缩合试剂参与多肽缩合反应的主要中间体分别是羧基组份的苯并三唑酯和7-氮杂苯并三唑酯。

当α-卤代的脲正离子型缩合试剂参与多肽合成时,反应的活泼中间体主要是羧基组份的酰卤和酸酐。

再贴几篇相关文献,由于文献都过1M,无法作为附件,所以只给页码。

a) S.-Y. Han, Y.-A. Kim, [i]Tetrohedron[/i] [b]2004,[/b] [i]60,[/i] 2447;b) C. A. G. Montalbetti, V. Falque, [i]Tetrohedron[/i] [b]2005,[/b] [i]61,[/i] 10827;c) J. M. Humphrey, A. R. Chamberlin, [i]Chem. Rev.[/i] [b]1997,[/b] [i]97,[/i] 2243.好人啊这位大哥在下想用酰胺建把一分子结到带氨基的固体上用上述方法哪个好啊R-C=O-O-R(酯)+ NH2-R-Solid你看能行不恳请赐教回复3楼的ybbhfdf 的帖子建议你用活化试剂,象HATU,或者HOBt/EDC,当然酯要先水解。

这在多肽的固相合成中用的很多。

感谢楼上的但是我这个酯是怕水的水解会不会不行啊回复5楼的ybbhfdf 的帖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酯的胺解,以上的方法都用不上了。

你可以试试将酯和氨基溶解在THF中,加入有机碱,比如TEA,加热回流。

Solid phase与Solution phase差别很大,我没有经验。

[[i] 本帖最后由yushouyun 于2008-3-25 23:48 编辑[/i]]真的很感谢你谢谢太感谢了,这段时间都在做这类反应。

至于N-酰基脲,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除去呢?我采用DCC和EDCI都有这个副产物,并且有一次能通过冲柱子分离出了纯品……但大部分情况都和主斑点有交叉,主要是后面有步水解,老让脲出来……楼主辛苦了我以前也看过这样的帖子,但是没有楼主写的经典啊.不错,挺好的yushouyun 介绍的都是有机合成上的经典方法,对于做酰胺合成的很有借鉴意义。

其实据我所知,做生命起源研究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些肽链合成(即酰胺键形成过程)的方法,对有机合成应用不大,但也很有意思,有兴趣不妨了解了解About HATU and HBTU: The best way is to mix acid (1.1) and HATU (1.0) and DIPEA (2.0) in DMF (CH2Cl2, CH3CN) for 20 min at r.t (large scale, ice cold bath). Then amine (1 equiv) was added. Remember, amine can react with HATU and HBTU. HATU is such a powerful reagent that hydroxyl group can also be coupled.[quote]原帖由[i]ybbhfdf[/i] 于2008-3-24 12:44 发表[url=/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0652&ptid=13947][img]http :///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这位大哥在下想用酰胺建把一分子结到带氨基的固体上用上述方法哪个好啊R-C=O-O-R(酯)+ NH2-R-Solid你看能行不恳请赐教[/quote]我和你的问题一样啊。

请问你的最后解决了吗?[quote]原帖由[i]hunter0308[/i] 于2008-4-7 21:19 发表[url=/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2506&ptid=13947][img]http :///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太感谢了,这段时间都在做这类反应。

至于N-酰基脲,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除去呢?我采用DCC和EDCI都有这个副产物,并且有一次能通过冲柱子分离出了纯品……但大部分情况都和主斑点有交叉,主要是后面有步水解,老 ... [/quote]EDC的副产物是比较好溶的吧?酰基脲是个讨厌的东西。

的确是要加入HOSu,HOBt,HOAt或HOOBt等添加剂回复1# yushouyun 的帖子顶非常感谢!受教了,收藏回复7# ybbhfdf 的帖子请教,我在用EDC/HOBT做脯氨酸的酰胺过程中产率只有文献报道的一半(46%),如何能提高产率?另外过柱子时都是第一和三点先下来,最后才出要得第二点,使得产率会更低,有没有好的其他纯化方法?回复19# wangqiong_lzu 的帖子过柱是可以改变淋洗剂。

估计你用的是EA/hex,可以改用CHCl3/acetone试试。

总结的实在太好了第三条活化酯法有个疑问:合成酯是不是要比酐或酰氯复杂?回复22# dawn0675 的帖子不复杂,正常情况活化酯需要分离提纯,而酰氯和混酐不需分离。

也试试介绍一个老但在医药工业中实用的方法:用硼酸催化羧酸和胺直接脱水Organic Syntheses, Vol. 81, p.262Many procedures for the form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are known in the literature. The mostwidely practiced method employs carboxylic acid chlorides as the electrophiles which react with theamine in the presence of an acid scavenger. Despite its wide scope, this protocol suffers from severaldrawbacks. Most notable are the limited stability of many acid chlorides and the need for hazardousreagents for their preparation (thionyl chloride, oxalyl chloride, phosgene etc.) which release corrosiveand volatile by-products. Moreover, almost any other functional group in either reaction partner needsto be protected to ensure chemoselective amide formation.2 The procedure outlined above presents aconvenient and catalytic alternative to this standard protocol.Although there are several reports in the literature on boron-mediated amide formations, the boronreagents had to be used in stoichiometric amounts.3,4,5,6,7,8,9 Recently, Yamamoto et al. presented the firsttruly catalytic method allowing for a direct amide formation from free carboxylic acids and amines asthe reaction partners.10,11,12 Best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phenylboronic acids bearing electronwithdrawing substituents in the meta- and/or para-positions such as 3,4,5-trifluorophenylboronic acid or3,5-bis(trifluoromethyl)boronic acid as the catalysts.During the course of our discovery program directed to small molecules for drug delivery, it wasdiscovered that cheap, readily available, non-toxic, and environmentally benign boric acid, B(OH)3, alsoconstitutes a highly effective catalyst for direct amide formation. Benzylamines and cyclic aliphaticamines such as piperidines react smoothly. In most cases, the use of 5 mol% of B(OH)3 is sufficient forobtaining excellent yields. Likewise, aniline derivatives afford the corresponding amides withoutincident even if they are hardly nucleophilic due to the presence of electron withdrawing substituents onthe arene ring; in such cases, however, the amount of B(OH)3 has to be increased to ca. 25% to ensurecomplete conversion. The scope of the method is 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s compiled in T ables 1 and2.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are the operational simplicity of this new method which might thereforequalify for large-scale preparations, as well as the excellent chemoselectivity profile that can makeprotection/deprotection sequences obsolete.最好标明出处因为是引自您写的论文,最好把论文全名,相关文献,作者单位等都标明,这样方便别人引用,也是对论文作者的尊重.:)回复25# cpuchen 的帖子这就不必了,如真需要,私下发信给我,我提供论文全文的pdf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