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内涵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等。深刻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内涵,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基本内涵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01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回顾历史,从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起,到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已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深刻理解把握这一制度体系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进一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制度系统的基础和核心,也是社会制度系统的主要标志和代表者。根本政治制度若是改变了,也就意味着社会制度系统的根本性质发生了改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权力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立法权、监督权、重要人事任免权、重大事项决策权,国务院行使的行政权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行使的司法权都是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它们都要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定期向它报告工作并接受它的监督。国家的这种一元化权力结构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同时,人民代表大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行使权力的,重大问题都是由人大代表或常委会委员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
数的原则作出决定,既充分发扬了民主,又避免了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互相牵制、互相扯皮,以及行政权膨胀和议会变成“清谈馆”之类的弊端,把民主与集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把民主和效率成功地统一起来了。它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中国特定斗争形式和政
治主张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民主制度和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在共同政治基础上团结合作、互相监督,既有利于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加强合作,又有利于避免多党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和一党制造成的高度集中、破坏民主等种种弊端。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创造性地解决民族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创举。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既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做到了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党的十七大首次把这一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范畴,成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有机构成,这一制度是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初步建立了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国际影响显著扩大。事实充分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避免了走上私有化的歧路,又避免了“一大二公”体制下效率低下的弊端,极大地激发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确保国家掌握经济命脉,是进行宏观调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度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物质保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制度的规范表达。是稳固社会制度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它把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纳
入法制化轨道,实现了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有法可依,从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有力地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永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定的正确方向下创新发展。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与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与机制,是指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与机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也就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办事程序和规范。包括非正式的、不成文的、没有上升为国家意志、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习俗、惯例和规约。体制与机制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具体化,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表现方式和实现方式。若是没有社会体制机制发挥作用,社会基本制度就会悬空,其维护社会关系、社会性质、社会秩序的目的便无法实现;若是社会体制机制不恰当不适宜,其中的具体制度不完全正确、不具体全面和不相互配套,也会影响社会基本制度的贯彻落实。我们现在强调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就是要求让体制机制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更加适应、更加吻合。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必须一以贯之的坚持。但是,当今国际国内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