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硫酸镉对心功能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硫酸镉心功能心力衰竭模型制备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

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工业化国家,心衰绝大多数发生在老年人群。

在我国,心衰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有一项研究表明,我国35~44、45~54、55~64和65~74岁年龄组的心衰患病率分别为0.4%、1.0%、1.3% 和1.3%[1]。

上海一项对住院患者的研究显示,心衰患者的平均年龄由1980年的51.5岁上升至2000年的68.8岁[2]。

因此,可以预料,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我国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和患病人数将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与心衰的发生、发展相关的因素非常复杂。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提高,由心肌坏死或长期供血不足所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

2003年首次报道了由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的我国人群CHF的流行病学结果,该试验共随机抽样调查35—74岁城乡居民共15 518人,心功能不全患病率为0.9%,其与年龄正相关,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P <0.05)。

各年龄段心功能不全的病死率高于同期心血管病住院的病死率。

Braunwald教授2003年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 Cardiology College)一次讲座上将CHF 作为各种心血管疾病最后的大战场。

研究表明,心衰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事件是慢性心衰患者中较严重的并发症,在心衰病情发展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在CHF患者中,此类事件发生是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

基于上述现状,寻找一种可靠的动物心衰模型的制备方法很有必要。

心力衰竭原理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使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即血泵功能降低,以致不能满足代谢需求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4]。

衡量心功能的指标一般是心输出量,在此次实验中利用离体在位的牛蛙心脏,消除了神经反射对心率变动的影响,所以相当于在心率基本恒定的情况下,主要考虑每搏输出量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回心血量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前负荷)增加,使心肌纤维初长度拉长,心肌收缩力加强,每博输出量增加.即Frank-Starling定律。

当心室后负荷增加时,心室收缩射血克服后负荷增加,心室壁收缩期张力增大,作功增加。

心肌收缩性能改变是指心肌内在收缩机制改变所引起的收缩力量的改变,与前后负荷无关,而可受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体液因素的影响。

改变心肌收缩性能可使心功能曲线左移或右移。

本实验利用硫酸镉竞争性抑制Ca2+内流,降低心肌收缩性,制备出全心衰模型。

本实验预通过以硫酸镉仁氏液灌注在位牛蛙心脏灌流模型后观察其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变化,以了解利用硫酸镉溶液制备牛蛙药物全心衰竭模型的可行性。

[1]顾东风,黄广勇,何江,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3-6.
[2]上海市心力衰竭调查协作组.上海市1980、1990、2000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及治疗状况调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24—27.
[3]霍立顺.慢性心力衰竭与血栓栓塞的研究现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4):483
[4]王万铁,卢建,吴立玲,等.心功能不全.病理生理学,2011,第七版[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