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2019年1
传染病防治(艾滋病)讲义
前言:大卫生护航,引领健康中国2015年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2017年十九大报告——实施健康中国策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列为重点内容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2021年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2022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国逐渐从以治病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为以维护人民健康为中心,而艾滋病新发人数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艾滋病死亡人数仍居我国传染病首位,该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因此艾滋病防治仍任重而道远,但您是否以为艾滋病离你很遥远,其实不然。
真实案例一:检验科同事外请一名保姆照看小孩,在给保姆行常规体检抽血时,发生针刺伤,后保姆HIV检测阳性。
真实案例二:儿子6岁,从小体弱,身高体重均低于同龄人,后到医院就诊,HIV检测阳性,随及母亲检测亦为阳性。
真实案例三:40岁男性患者,因腹泻、体重下降入院,经检测HIV初筛阳性,医生建议家属到院体检,其父亲HIV检测阳性。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一、艾滋病起源与流行病学(一)艾滋病起源1.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由来:最初在黑猩猩、绿猴体内发现了猿免疫缺陷病毒(SIV),这种病毒与HIV病毒基因序列极为相似。
推测人类感染HIV 是因为非洲人与黑猩猩或绿猴密切接触导致,如食用黑猩猩。
2.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发现:1983年,法国研究者从一个淋巴结肿大综合征病人的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人类逆转录病毒,并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
1986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此病毒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简称“HIV”。
3.艾滋病的发现:1981年1月,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被发现,为一名美籍加拿大同性恋者,被美国疾控中心(CDC)确定为第一例艾滋病患者。
1985年6月,我国北京协和医院报告了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此人为来中国旅游的美籍阿根廷人,发病5天后死亡。
4.艾滋病名字的由来:1981年在同性恋人群中陆续发现因免疫功能缺陷而出现的一组疾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为“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为“AIDS”。
传染病健康教育
• 传染病疑似病人必须接受医学 检查、随访和隔离措施,不得拒 接
2 病原携带者:对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管理和随访 至其病原体检查2-3次阴性之后
• 在饮食、托幼和服务行业工作 的病原携带者须暂时离开工作 岗位,久治不愈的伤寒等病原携 带者不得从事上述行业
• 艾滋病、梅毒、乙型和丙型病 毒性肝炎、疟疾病原携带者严 禁做献血员
3 接触者: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受感染可能者都应 接受医学观察
• 医学观察期为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 留言:即隔离观察,即在制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范
围,实施诊察、检验和治疗 • 医学观察:传染病接触者可正常工作、学习、但须接
犬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等可及时为易 感者提供保护性抗体 • 传染病流行时开展应急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及时阻止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
2 药物预防:针对当地传染病流行可采取药物预 防应急措施,药物预防时间短、效果不巩固、易产 生耐药,应用有一定的局限
3 个人防护: • 接触传染病的医务人员和实验室人员做好必要的个
受体检、测量体温、病原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等 医学观察 • 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对有疫苗预防的疾病可采用疫 苗进行应急接种,另外还可采用预防性药物进行预防
4 动物传染源:如属有经济价值 的家禽、家畜,应尽可能隔离治 疗,必要时捕杀、焚烧、消毒、 深埋处理;如无经济价值的则 应设法消灭
• 此外做好家禽、家畜的预防接 种工作
• 常见的病媒昆虫有: • 蚊子、苍蝇、蟑螂、臭虫、虱子、跳蚤、蚂 蚁等,此外还包括蠓、蚋、虻、白蛉等
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 1 传染源:
• 不同虫媒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是不 尽相同的
常见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知识
时避免医疗资源的挤兑。
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
03
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等各方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应对
传染病疫情,形成防控合力。
国际传染病防治的合作与交流
1 2
国际疫情信息的共享
加强国际间的疫情信息共享,及时了解和掌握全 球传染病疫情动态,为国内防控提供参考。
防控技术和经验的交流
积极开展防控技术和经验的国际交流,引进先进 的防控技术和方法,提高国内传染病防治水平。
政府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制定传染病防治政策
提供医疗保障
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传染病防治政策, 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政府应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确保患 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测和预警 系统,及时发现并应对疫情。
社会组织的参与与支持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社会组织应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 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控
3
跨国疫苗研发和生产合作
加强跨国疫苗研发和生产合作,推动疫苗的可及 性和公平分配,共同应对全球传染病威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总结词
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详细描述
传染病的发生通常与病原体的感染有关,病原体通过一定途径侵入人体,并在体 内繁殖,引发一系列症状。传染病的传播则依赖于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呼吸道飞沫、消化道排泄物等。
传染病的症状与影响
总结词
传染病的症状与影响
详细描述
传染病的症状因病原体和感染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发热、头痛、咳嗽、乏力、肌肉疼痛等。传染 病对个体健康和社会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如导致身体虚弱、易感染其他疾病,以及造成医疗资源的紧张和社会 恐慌。
【2019年整理】中小学校教师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手册
中小学校教师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手册前言中小学校不仅是青少年与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场所,而且也是社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学校在保护儿童及青少年健康、传递知识与信息、促进社区公众健康行为与环境的建立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与健康教育对于完善社区传染病防控体系与应对机制、保护广大青少年与儿童的健康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本手册编写的目的在于向广大中小学校教师提供一个简练、实用的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指南,方便学校结合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安排,将传染病预防教育融入学校课内外教育活动中,以增强师生员工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发生突发传染病疫情时,能尽早察觉和处理,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传染病在校园扩散。
一. 教师的责任-预防传染病扩散,从学校做起防止传染病蔓延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
学校教师和学生(以下简称师生)在预防传染病在学校与社区中蔓延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学校传染病预防的基本原则是“早发现、早报告”。
学校应该向师生说明个人卫生对预防传染病及传染病在学校传播的重要性,并鼓励师生无论自己或家人证实或怀疑染上了传染病,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求诊,并通知当地学校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 教师如何使用本手册来开展预防教育?本手册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及《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规范》对传染病预防教育的要求编写,可以作为学校健康教育课的补充参考材料,也可以作为学校校长及老师的自读材料,以使教师们了解学校传染病预防的基本方法及应急应对措施。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本手册的内容,采用课堂内教学及课外活动多种形式将传染病预防知识整合、渗透到相关学科中,如可以结合体育课、科学课、思想道德课、生物课、卫生课等课程开展教学;也可以结合地方课时及学校自定课程安排到生活技能课、社会实践课、专题教育课等教学活动中。
具体教学方法:主讲老师、校医及班主任可以通过小型讲座、讨论与解答、自学、同伴教育、游戏活动、课后作业、家长会、“小手拉大手”等多元化的学习及活动方式,增加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
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3.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预防传染病的意识;4.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对他人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1.传染病的定义和特点;2.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预防传染病的意识;2.提升学生自我保护和对他人的关爱能力。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小组合作学习法;3.视听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约10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与传染病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来引发学生对传染病的认知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入今天的主题,即“预防传染病”。
2.知识传授(约2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普及传染病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同时,教师还介绍了各种传染病的主要预防措施。
3.情景教学(约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传染病的情景教学,比如: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流感的传染途径和预防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展示情景,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小组合作学习(约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自己家庭、学校或社区中可能出现的传染病传播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勤洗手、保持良好通风、不随便使用他人个人物品等。
每个小组选择代表进行汇报。
5.总结归纳(约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提醒学生随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同时也应关心他人,特别是传染病易发人群。
六、教学评价:1.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2.学生的实际行动,如是否遵循个人卫生习惯;3.学生对预防传染病的态度和理解。
七、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学生展示传染病防控工作和实际应急演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
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
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传染病的防治”,具体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及正确处理传染病暴发事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培养学生识别常见传染病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增强学生对疫苗接种的认识,提高疫苗接种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重点:常见传染病的识别、预防方法及疫苗接种的正确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传染病图片,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危害,引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2.1 概述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
2.2 介绍常见传染病(如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的识别与预防方法。
2.3 讲解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强调疫苗接种的必要性。
3. 例题讲解:结合具体病例,分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与分享:邀请学生分享预防传染病的经验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2. 内容:2.1 传染病概念、传播途径2.2 常见传染病识别与预防2.3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2.4 传染病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列举三种常见的传染病,并简述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1.2 论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1.3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应对传染病暴发事件。
2. 答案:2.1 略2.2 疫苗接种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例如,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病毒感染。
2.3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1 加强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预防方法。
1.2 增加疫苗接种的科普知识,提高学生的疫苗接种率。
1.3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制度
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制度
是一种组织化、系统化的机制,旨在提供有关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教育信息和指导,以促进公众的健康行为和自我保护能力。
以下是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制度的一些主要方面:
1. 制定教育政策和法规:由相关部门或机构制定和颁布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政策和法规,确保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2. 教育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建设和管理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资源,包括教材、宣传资料、媒体资源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和防控需求,制定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涵盖传染病的预防、传播途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4. 教育策略和方法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和传播渠道,选择合适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例如宣传广告、口头传达、互动课堂等,以提高受众的接受和理解程度。
5. 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康教育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对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教育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有效性。
6. 多部门合作: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包括教育、卫生、媒体、社会组织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动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
7. 受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受众的健康意识和主动性,加强合作和互助,共同抵抗传染病的威胁。
总之,传染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政策制定、资源建设、目标确定、策略选择、监测评估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传染病防治常识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传染病防治常识一、罕见的传染病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木症)、感染性腹泻等;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盛行性感冒、麻疹、流脑、盛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4、虫媒传达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5、性传达疾病:艾滋病、淋病、梅毒、锋利湿疣、软下疳等;6、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二、传染病的根本特征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必需隔离医治;3、有盛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工夫、地域、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散布特点;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发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反的病原体。
三、艾滋病1、次要表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普通要经2-10年左右可开展成艾滋病,次要有5种表现:(1)体质性疾病:发热、乏力、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和易感冒;(2)神经零碎症状:头痛、癫痫、停止性聪慧、下肢瘫痪等;(3)严重的临床免疫综合症:呈现各种时机性感染:(4)继发肿瘤:(5)并发其它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等.2、传达途径:经性接触传达或体液传达(输血、不平安注射等)、母婴传达。
3、预防办法:洁身自爱,不发作不洁性行为;运用一次性注射器,不与别人共用针头(包括针灸);不接触病人的血液及被血液净化的物品;不与病人共用食具、洗刷器具、剃须刀等。
四、病毒性肝炎1、品种: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2、次要表现:(1)急性肝炎:起病急,畏寒、发热、全身乏力、厌油、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2)慢性肝炎:疲惫、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区不适等。
3、传达途径:(1)甲肝、戊肝:次要经过肠道传达,即进食被病毒净化的食品或水而感染生病;(2)乙肝、丙肝、丁肝:次要经血液传达,可经过输血、不平安注射、血透等途径传达,亦可经由母亲传给重生儿.4、预防办法:(1) 接种甲、乙肝疫苗可无效预防甲、乙肝;(2)养成良好卫生习气,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蜕变食物,生食、熟食要分开寄存,剩饭菜要热透(尤其是热天),不随意到不卫生的摊点、饮食店就餐,避免病从口入。
传染病防治ppt课件
传染病的应对策略
Strategies for responding to infectious diseases
传染病的应对策略:应急预案制定
疫苗接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19年全球疫苗接种 覆盖率达到86%,有效降低了传染病的传播风 险。 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传染 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降低感染率。例如,美 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显示,实施健康教 育计划后,流感疫苗接种率提高了30%。 隔离措施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自新冠病毒爆 发以来,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有效遏制了病毒 传播,降低了疫情扩散速度。
1.2.2 疾病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通过教育、媒体等途径,普及传染病知识,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 和预防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 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咨询和服务, 帮助居民了解疾病预防措施,减少疾病传播。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公众传播传染病知识,提高人 们的健康素养,增强疾病防控能力。
2.1.1 疫情监测体系的建立
实时监测
通过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防控决策 提供依据。例如,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每日发布全国疫情数 据,有效指导了防控工作。
全面覆盖
疫情监测体系应覆盖所有可能的疫情传播途径和人群,以实现 对疫情的全面掌控。如新加坡实行严格的病例追踪制度,确保 了疫情的有效控制。
1.2.1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健康饮食,增强免疫力 均衡营养的饮食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据研究显示,富含果蔬的饮食可降低50%的呼吸道感染风险。 规律运动,提升身体抵抗力 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减少40%的感冒发生率。 充足睡眠,修复身体机能 长期缺乏睡眠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研究发现,每晚保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可以有效降低30%的感染 风险。 避免烟酒,减少疾病侵袭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损害免疫系统,使人体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害,数据显示,戒烟者患流感的风险比 非戒烟者低35%。
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4篇)
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其目的在于保护人们的健康、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卫生知识,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有效的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教育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我对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教育制度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首先,建立健全的防控体系。
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
应该建立全国性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实施传染病防控信息管理和共享,为疫情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传染病的防控,必须采取立体防控措施,包括预防、排查、隔离、治疗和恢复等环节,同时要注重加强社会动员和组织协调,形成全社会的防控合力。
其次,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
健康教育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卫生知识,改善行为习惯,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的风险。
要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包括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个人卫生习惯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推广健康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咨询服务等方式,增加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深度。
再次,加强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
宣传是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效的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行动能力。
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开展宣传工作,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以及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向公众普及传染病的知识和防控措施,引导公众正确对待传染病,避免盲目恐慌和传播。
最后,加强研究和科技支持。
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科技支持。
应该加强对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总之,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教育制度是保护公众健康、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制度
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制度最新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制度【五篇】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那么关于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制度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制度【篇1】一、防控工作必要性及防控目的当前,正值传染病高发季节,流脑、乙脑、水痘、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甲肝等肠道传染病疫情仍时有发生,从而使我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形式更加的严峻,为有效防止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与流行,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三、防控工作安排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深入研究防控工作措施,增强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加大防治力度,落实综合措施,依法开展防控。
全面落实工作责任,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造成疫情扩散、蔓延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明确职责,强化措施。
一把手亲自抓,绝不走过场,联合疾病控制机构开展疫情主动搜索,进一步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检测制度和筛查工作,做好疫情报告工作,落实晨检制度,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学生进行调查追踪,落实预防措施,并做好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对发现的传染病患者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体卫处直接负责。
3、强化宣传,普及防治知识。
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和保暖,提高广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安全与健康教师在课上积极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确保每个学生的身体健康。
4、积极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学生免疫水平。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流脑、水痘、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的最有效措施。
我园要根据卫生部门提出的疫苗接种方案,做好针对学生及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提倡、鼓励学生接受基础免疫,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防传染病健康教育
石埠小学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一)传染病基本概念。
什么是传染病。
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出现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特点:有传染性与流行性。
传染病传播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人群易感性)。
传染源: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再侵入易感者引起发病所经过的途径称传播途径。
主要有5条:①呼吸道传播,②消化道传播,③血液传播,④接触传播,⑤虫媒传播。
人群易感性。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一般来说,任何人都有对传染病的易感性,但是,免疫力低、身体素质较差者,以及过度疲劳者容易感染传染病。
增加人群免疫力,合理工作与休息,锻炼身体,很有必要。
(二)传染病的预防概述。
预防传染病主要从三个途径采取综合措施。
1.控制传染源。
早发现、早诊断。
(1)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防止传染病带入学校,引起传播与流行。
(2)在校学生定期体检,以便随时发现传染病。
(3)对有不明原因的发热、纳差、乏力、黄疸、长期咳嗽、咯血、胸痛、腹泻者,应及时就诊,得到相应检查与确诊。
早隔离、早治疗一旦确诊患有传染病者,应立即住院,隔离治疗,不能不听医务人员医嘱,教室等公共场所,这样即对自己不利,也有伤他人健康。
同时对相应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早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对传染病的疫情报告有规定的时间,要求,甲类传染病(天花、鼠疫),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等,城市应在2小时内,农村应在6小时内报告疫情;2.切断传播途径。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如消化道传染病包括有: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病毒性甲型、丙型肝炎等。
呼吸道传染病包括:肺结核、麻疹、腮腺炎、非典、禽流感等。
血液传播的疾病包括:艾滋病、病毒性乙型肝炎等。
在后面常见传染病中介绍。
3.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预防和健康教育记录[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
传染病预防和健康教育记录[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冬春季受气候和人口流动(春运)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局部性大爆发。
冬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流脑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如何预防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1.勤洗手。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2.多喝水。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3.空气流通:为了预防病毒通过空气传播。
4.加强营养。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5.加强锻炼。
注意日常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6.合理作息。
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尽可能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
7.注意防寒保暖。
秋季昼夜温差大,同学们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加衣物。
8.及时发现、及时就诊:如觉身体不适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9.另外可进行免疫预防。
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高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普通感冒一般起病较缓,发热通常为低热,咳嗽、鼻塞、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比较明显,而头痛、肌肉酸痛、极度疲乏等全身中毒症状较轻,且传播也慢;流感则通常起病急,体温常超过39℃,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往往会在短时期内形成流行。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流感主要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咳嗽及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有时候亦可通过接触表面沾有病毒的物件后再接触口鼻而染病。
基层传染病防治应重视健康教育
重 要 ,我 们应该 倡导 :每个 人都应 该管理 好 自己的健 康 ,即管 好嘴 、用好腿 、不抽烟 、少喝酒 、勤通风 、多晒被 、强体 质、平
心态 ,以此提 高抵抗 力 ,达到身体强壮 ,疾病不能人侵 的良好状 态 。正如新闻报道中所说 :理性 、科学 、务 实的健 康教育 是防控 卫 生宣教 后结核 病防治 知识知晓 率从 1 0 年3 5 %增加到 了现在 的 甲型H N 。 流感的最好 “ 杀毒软件 ”。 五 、健康教育有助 于消除民众恐慌 =、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 了老百姓参 与传 染病 防治 的意识 在突发 的重 大传染 病事件 处置过 程 中 ,健 康教育 可减 少人 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传染病 防治知识 ,还 能极 大地提 高老百 们 的恐慌 ,甚至避免社会动荡的 出现 。事件 刚发生 时 , 健 康教育 姓参 与防治的意识 。这在响水县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 中就 得到了 能及 时地让 公众了解疾病的一般表现 、流行特点和 主要危 害 ,有 充分 的体现 。脊 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 引起 的儿童 急性传 效提 高防病 意识。疾病处置过程 中,健 康教育可 以使公 众对疾病 染病 ,严重者累及生命 中枢而死亡 ,治愈后部分儿 童会留下瘫痪 的发 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 ,使人们 更主动地 自我 保护 。有利 后遗 症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 负担 。我县消 灭脊髓 灰质炎一方 于政府 和相 关部门建立起群防群治的社会机制 。在疾 病接近尾声 面得 到了上级领 导的高度重视 ,把它作 为一项政府 的惠民工程 。 时,健 康教 育可以帮助已经受到伤害和影 响的人群 做 到心 理上 在人 、财 、物和预防措施方面给予 了大 力支持 ;其次协调各有关 部 门对此项工作进行支持 ,特别是广播 电视部 i ' - ] t P - 它作为一项公 益 事业 进行无 偿 的播 放宣传 ;三是 全县 广大家 长和 幼儿踊跃 参 与 ,在已开展的1 6 次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 中,服苗率达9 8 %以 的 自我调节 ,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从过 去的事例看 , “ 非 典 ”突发时 ,当地群众争先抢购食 品、消杀药品和免疫制剂等 , 引起 了一定 程度的恐慌 。随着健康教育 的介入 . 正确 的抗 病知识
2024年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二篇)
2024年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一、宣传教育工作1. 学校卫生工作应遵循依法治教、依法治卫的原则,全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需将学生健康置于首位,将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程。
务必深入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营造由校长亲自领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 切实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普及流行病、传染病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防范意识。
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灵活运用黑板报、讲座、广播、班队活动、升降旗仪式及校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和防护技能。
3. 学校卫生人员需根据季节变化及相关情况,加强对学生的流行病、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
4. 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纠正购买及食用零食的不良习惯,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坚持预防为主方针1. 学校作为人群密集场所,应高度警惕传染病和流行病的暴发风险。
需密切关注当地流行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及饮水污染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坚决杜绝疾病、流行性疾病及中毒事件的发生。
2. 学校需按照相关部门安排,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流脑(每年特定月份)、乙脑(每年特定月份)、甲肝及痢疾(春季、夏秋季)等疾病的预防疫苗注射工作。
3.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禁止共用生活用品。
保持教室通风良好,定期消毒。
每学年需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
4.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及时报告检查情况,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将流行病、传染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同时,加强对校外人员进校的监控与管理,防止流行病传入校园。
5. 全体师生需共同维护公共卫生设施,努力改善厕所管理条件,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卫生死角区域。
学校应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的饮用水源。
对于患有传染病的师生员工及病原携带者需采取相应隔离治疗措施并在治愈前不得返校或承担教学任务。
我国传染病的发展现状与防治措施
我国传染病的发展现状与防治措施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传染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传染病的爆发不仅对个人健康构成威胁,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我国传染病的发展现状以及我们采取的防治措施。
第一部分:我国传染病的发展现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传染病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新出现的传染病以及复发传染病对公共卫生造成了巨大威胁。
以下是一些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传染病:1.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COVID-19自2019年底在武汉首次爆发以来迅速传播,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该病毒具有高传染性和致命性,对我国和全球经济、社会以及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2. 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在我国,结核病一直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控制成果,但结核病发病率仍较高,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
3. 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
我国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性接触和注射毒品导致的静脉药物传播。
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也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二部分:我国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为了控制和防止传染病的扩散,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几个关键领域和措施:1. 公共卫生体系:我国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提供了广泛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基础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部门积极监测和预警传染病爆发,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2.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国通过国家免疫规划,推广和普及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了许多传染病的传播。
3. 感染控制:我国加强了感染控制措施,例如提高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质量和水平,推进手卫生、消毒和医废管理等措施,减少医疗相关感染的发生。
4.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我国开展了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一年级预防春季传染病教案
一年级预防春季传染病教案篇一:春季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教案(1)2019年传染病防治及安全教育教案一年级代继安春秋季是各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有的孩子已有一些患传染病的体验,如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所有的孩子都有打预防针的经验。
此活动旨在结合季节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了解有关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目标:1、通过讨论、介绍等让孩子了解有关一些传染病的情况及预防疾病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2、增强孩子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传染病的资料;张贴卫生部门有关传染病的宣传资料。
过程:一、讨论:最近老师每天要给你们检查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如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二、请孩子们讲述自己患传染病的经历和感受、治疗过程等。
请学生描述传染病的症状或教师介绍,教师介绍传染病的症状,使学生可以自我检查(若发现症状吻合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学校上课等。
)流行性感冒症状: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麻疹的症状: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
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
传染病防治与健康教育
传染病防治与健康教育
传染病防治与健康教育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介绍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以及健康教育在其中的作用。
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
传染病是指通过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爆发可能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传染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
1. 保护公众健康:传染病的控制和防治可以减少疾病传播,保护公众的健康。
2. 防止疫情扩散:及早采取有效的传染病防治措施可以阻断疾病传播链,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
3. 维护社会稳定:传染病的爆发可能导致社会恐慌和不安,传染病防治的及时和有效实施可以维护社会稳定。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1. 传播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可以向公众传播与传染病防治相关的知识,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个人防护措施等,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水平。
2. 培养健康行为: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如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从而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3. 激发社会参与:健康教育可以激发公众对传染病防治的关注和参与,促进公众与卫生部门的合作,共同应对传染病的挑战。
结论
传染病防治与健康教育密不可分。
通过传播相关知识、培养健康行为和激发社会参与,健康教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知和防护意识,从而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爆发,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1)
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传染病的防治”,具体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防治原则以及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措施。
着重讲解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艾滋病等疾病的防治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
2. 掌握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重点: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传染病病例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生病?这些病有什么共同特点?2. 新课内容:(1)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2)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流感?(2)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医生、病人,演示传染病防治措施。
4. 例题讲解:(1)流感是如何传播的?(2)如何预防肺结核?5. 随堂练习:(1)判断题: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六、板书设计1. 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2. 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和传播途径。
(2)简述流感和肺结核的预防措施。
2. 答案:(1)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传播等。
(2)流感和肺结核的预防措施:流感: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戴口罩,加强锻炼,注射流感疫苗。
肺结核: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接种卡介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关于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下节课分享,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常见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知识
常见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知识
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健康教育知识:
1. 手卫生:经常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在接触到可能带有病菌的物体后,
如使用洗手间、处理食物前后,以及打喷嚏、咳嗽后。
2.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食用新鲜、健康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肪蛋白质。
避免食用生肉、生蛋和未煮熟的食品。
3. 避免接触病原体:减少与患者或可能携带病原体的人接触。
避免亲密接触、触摸面部、共用餐具和生活用品。
4. 预防传播途径:掌握疾病传播的途径,如空气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食品污染传播等。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食用不洁食品等。
5. 接种疫苗:定期接种疫苗可提高免疫力,预防一些传染病的发生。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防止病毒或细菌感染,减少疾病的传播。
6.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减少压力。
7.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参与公共场所或高风险职业的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感染疾病。
8. 公共环境卫生: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物品、公共场所和个人物品,如手机、钥匙、门把手等。
9. 教育和宣传: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提供准确、科学的健康信息,避免相信和传播谣言。
10. 隔离和治疗:如发现自身或他人出现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接受隔离治疗。
同时,积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避免传播给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环节
传染源 • 主要是病人 传播途径 •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痰液传播 • 也可通过食物传播 人群易感性 • 当机体处于过度劳累、营养低下和患
有其他疾病抵抗力低下情况下易发病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1)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2)
疹还可经母婴传播 • 梅毒还可经血液传播 人群易感性 • 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淋 病 男性急性尿道炎,女性外阴瘙痒、 白带多、有脓性分泌物 Ⅰ期梅毒有外生殖器结节
梅 毒 Ⅱ期梅毒有全身梅毒疹 Ⅲ期梅毒有全身器官的损害
非淋菌 类似淋病表现,但较轻,易并发前列 尿道炎 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
临床表现 软下疳 外生殖器有炎性丘疹、脓疱、
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方式
食物、水、空气 在商店、车船、办公室、教室、图书 馆、游泳池等公共场所一般接触 共同进餐、共用餐具、卧具、浴盆、 浴缸、电话机、钱币、书籍 礼仪性的握手、接吻、拥抱 蚊虫叮咬、家养动物
治疗
抗病毒治疗 抗肿瘤治疗 抗感染治疗 对症治疗
艾滋病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肝肿大、肝功能异常 慢性肝炎 • 多由急性乙型、丙型、丁型肝炎转变的 • 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治疗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抗病毒治疗
预防措施
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
管 理 对病人应做好 对病人应做好“五早”工作, 传 染源 “五早”工作, 禁止献血,调离有关工作
禁止献血,调离 病毒携带者禁止献血,调离有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概况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起病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一般多发生于冬季
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常 引起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缓慢,流 行较局限
➢丙型流感病毒很少变异,多呈 现散发
流行环节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世界艾滋病流行趋势
全球首例艾滋病病人于1981年6月5日在美 国发现。全世界已有2500万人不治身亡, 全球感染HIV人数估计有3950万人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是感染最严重的地区 亚洲是蔓延最快的地区 南美持续上升 许多发达国家新增染病人数又呈反弹趋势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 我国1985年6月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人和4 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到2009年底全国艾 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达74万
甲型肝炎易暴发 乙型肝炎以散发为主,且有明显
的家庭聚集现象
流行环节
甲型肝炎 传染源 甲肝病人
传播 途径 易感 人群
食物 、水 日常生活接触 普遍易感
乙型肝炎
乙肝病人、乙肝病毒 携带者 血液、母婴、性接触 日常生活接触 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 • 甲肝潜伏期5-45天,乙肝潜伏期30-180天 • 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肝区疼痛、
我国重点防治的其他性病
淋病(淋病双球菌) 梅毒(梅毒螺旋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沙眼衣原体、
分解尿素支原体) 生殖器疱疹(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尖锐湿疣(人类乳头瘤病毒) 软下疳(杜克雷嗜血杆菌)
流行环节
传染源 • 病人 传播途径 • 都可经性接触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 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
治疗原则
对活动性肺结核坚持早期、联合 规律、全程、适量使用敏感化疗 药物的原则
化疗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 乙胺丁醇、链霉素等
预防措施
对患者要做好“五早”工作,讲究公 共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环境的消毒 加强营养,注意个人卫生;具有呼吸
道可疑症状两周以上者,应及时到医 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结核,避免 误诊;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 应注射卡介苗
艾滋病
艾滋病的概念 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艾滋病的流行环节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治疗 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 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是 一 种 由 人 类 免 疫 缺 陷 病 毒 ( 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以 淋巴结肿大、食欲减退、慢性腹泻、体重减轻、 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起病,逐渐发展至各种 机会性感染、继发性肿瘤、精神神经障碍而死 亡 • 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预 防的严重传染病
性传播疾病的防治
➢ 性传播疾病的概念 ➢ 性传播疾病的特点 ➢ 艾滋病 ➢ 我国重点防治的其他性病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 简称性病,是一组主要由性接触 而传播的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 的传染病
性传播疾病的特点
传播途径多 病原体种类多 传播速度快 流行范围广 危害大 高危人群明确 不受自然因素影响 隐性病程、容易复发
➢ 我省1992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人,2009 年全省累计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8724例, 其中艾滋病人2708人,死亡1862人 。经 性接触传播感染接近约占60%
流行环节
传染源 • HIV感染者、病人 传播途径 • 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 注意有些情况不会传播艾滋病 人群易感性 • 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3天 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如畏寒、高热、
头晕、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 呼吸道症状较轻,如咽痛 抗病毒治疗 抗生素治疗
预防措施
对患者应做好“五早”,讲究公共卫生 流行期间应进行室内的空气消毒,保持室
内新鲜空气流通,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 外出应戴口罩 合理营养,适度运动;用金刚烷胺预防甲 型流感;在流行前(秋季)对于老年人、儿 童、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注射流感疫 苗
机会性感染
潜伏期 一般5-10年
卡氏肺囊虫感染 • 有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 隐孢子虫感染 • 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白色念珠菌感染 • 口咽部有白色菌苔,口咽部和食道灼痛、咀嚼和
吞咽困难 疱疹病毒感染 • 生殖器有疱疹,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 巨细胞病毒感染 • 多形性红斑、结肠炎、肺炎、视网膜脉络膜炎 卡波济氏肉瘤
治疗
预防血液传播
✓ 医疗器械、美容器具严格消毒 ✓ 不吸毒 ✓ 不要到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
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避免不必 要的输血 ✓ 不要共用牙刷、剃须刀 ✓ 避免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预防母婴传播
✓ HIV感染者不应怀孕,已怀孕应 尽早地终止妊娠,已生产者应禁 止母乳喂养
保护易感人群
✓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经常地进行体育锻 炼,合理营养
预防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 加强公共服务场所的设备与 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监测 管理
溃疡,并发有腹股沟淋巴结炎 性病性 Ⅰ期生殖器初疹 淋巴肉 Ⅱ期淋巴结病 芽 肿 Ⅲ期生殖器橡皮肿、直肠狭窄 尖 锐 生殖器、会阴和肛门部位皮肤有 湿 疣 瘤样增生 生殖器 外生殖器有红丘疹、小水疱溃破 疱 疹 形成溃疡
预防措施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性接触传播 预防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预防血液传播
健康教育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
柳强
jkjy201920193 sd2009
生理健康教育 的教学内容
传染病的防治 常见内外科疾病的防治 急救基础知识
传染病的防治
传染病的概念 常见的传染病防治 性传播疾病的防治
传染病
是指由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感染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 的疾病
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
管理传染源
加强对HIV感染者和病人宣传教育, 树立健康的行为规范,使他们主动 地通过正规治疗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
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性接触传播 预防血液传播 预防母婴传播
预防性接触传播
✓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反对婚 前性行为,反对性乱,保持高尚 的道德情操
✓ 正确使用安全套 ✓ 患有一般性病后应及时、积极地
有关的工作
关的工作,注意个人卫生和经
期卫生,定期体检
切断 传播 途径 保护易 感人群
做好“三管一灭”加强医疗器械和共用器具的 工作,注意个人 消毒,注意个人卫生 卫生
甲肝疫苗
乙肝疫苗
结核病
•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 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 最为常见
流行概况
全球每年约900万新病人发生,每年 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 我国约600万活动性结核病人,每年 约25万人死于结核病
病毒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 螺旋体 放线菌 真菌 朊毒体
常见的传染病防治
病毒性肝炎 结核病 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肝炎
• 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 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 染病
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可分为甲、乙、丙、 丁、戊、己、庚型等七型肝 炎病毒
流行概况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甲 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在我国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