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分析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标题: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监测分析是评估污水处理效果和指导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监测分析的角度,分析污水处理的四个关键部份,包括进水监测、处理过程监测、出水监测和污泥监测。
一、进水监测:1.1 污水进水量监测:通过监测污水进水量,可以了解污水处理厂的负荷情况,为合理调整处理工艺提供依据。
1.2 污水进水水质监测:监测进水水质的主要指标,如COD、BOD、氨氮等,可以评估进水水质的变化,为后续处理工艺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依据。
1.3 进水监测设备:合理选择和使用进水监测设备,如自动取样器、在线监测仪器等,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处理过程监测:2.1 污水处理工艺监测:监测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如曝气量、混合液浓度、沉淀池污泥浓度等,及时了解处理工艺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2.2 处理效果监测:监测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如COD、BOD、氨氮去除率等,评估处理效果的好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3 处理过程监测设备:选择合适的处理过程监测设备,如在线监测仪器、流量计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出水监测:3.1 出水水质监测:监测出水水质的主要指标,如COD、BOD、氨氮等,评估出水水质是否达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2 出水排放监测:监测出水排放的量和方式,确保出水排放符合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
3.3 出水监测设备:选择适合的出水监测设备,如在线监测仪器、自动取样器等,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污泥监测:4.1 污泥特性监测:监测污泥的主要特性,如含水率、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评估污泥的处理效果和处理后的处理方案。
4.2 污泥处理过程监测:监测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氧化还原电位、pH值等,了解污泥处理过程的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处理方案。
4.3 污泥监测设备:选择适合的污泥监测设备,如干固含水率分析仪、重金属分析仪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业废水的化学分析
包括制造业、化工业、冶金业、 纺织业、造纸业等各个工业领域 。
废水特点及危害
特点
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无机盐、重 金属离子、有毒有害物质等,具有成 分复杂、浓度高、色度深等特点。
危害
废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包括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 染等,甚至可能性
计算有机物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
02 利用特定有机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的有色化合物,通
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进而计算有机物浓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03
分析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和
含量。
微生物分析方法
平板计数法
01
通过涂布平板、培养、计数等步骤测定废水中细菌、真菌等微
生物的数量。
危害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水华等现象,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生活造 成危害。
04
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化学监测 与评估
处理前废水化学指标检测
pH值
废水的酸碱度,影响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废 水处理设备的运行。
化学需氧量(COD)
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是废水处理的重要指 标之一。
悬浮物(SS)
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过高会影响废水处理 效果。
基质中的有机物、无机盐、悬浮物等是主要的干扰物 种类。
解决方案
采用样品前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膜分离等,有效去 除基质干扰,提高分析准确性。
低浓度目标物检测难题
检测限要求
工业废水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极低,需要高灵敏度的检测方 法才能准确测定。
仪器与方法
需要选择高灵敏度的检测仪器和优化检测方法,如质谱技术、光谱 技术等。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02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随着工业化和人口增长的快速发展,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问题日益严重。
有机污染物是指由碳和氢等元素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工业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土壤和水体中的有机物等。
这些有机污染物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技术是了解污染物种类、浓度、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的基础,为制定合理的污染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常用的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等。
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高效、灵敏、可定量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它通过气相色谱分离有机污染物,再通过质谱仪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定量。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则适用于极性或疏水性较高的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则可以用于简单、快速地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这些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则是为了降低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达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目的。
常用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降解技术、化学氧化技术和吸附技术等。
生物降解技术利用特定菌种或微生物群体来分解或转化有机污染物,具有处理效果好、环境友好等优点,但是处理周期相对较长,对操作条件要求较高。
化学氧化技术则是利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来氧化有机污染物,使其降解或转化为无毒物质,具有处理速度快、降解效果好的特点。
吸附技术则是利用吸附剂来吸附有机污染物,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聚合物吸附剂等。
吸附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吸附剂的饱和度较高,需要定期更换。
根据不同的环境污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在有机污染物的处理过程中,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关于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的探讨
C  ̄ h i n a CI h e mi c a l T r a d e
中国化工贸易
《 《 % 第 4瓤 2 0 年 4月
关 于 工业废 水 中有 机污 染 物监 测分 析 的探讨
李向丽
( 珠海聚 科源建筑 工程咨询 有限公 司 ,广 东珠海 摘 51 9 0 1 5)
取池 。
1 . 2多次循 环 按 照少 量多次 的萃 取原 则 ,在 进行 萃取 的过程 中,通过 新 鲜溶 剂 的多 次静态 循环 ,能够 最大 程度 的接近 动态 循环 ,这 样便 可 以有效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萃 取效率 。一般 的常规 萃取 只需要 采用 2 - 3 个 循环 便能 够达 到较 为
1 . 1 按 照污染物 的性质分 类 水 体 中含无 机污染 物 为主 的称之 为无 机废 水 ,如 电镀和 矿物 加工 过程 中产生 的废 水 ;水体 中含 有机 污染物 为 主的称 之为 有机 废水 ,如 食 品或是 石油加 工过 程 中产生 的废 水 。用该方 法对 工业 废水 进行 分类 比较 简单 易行 ,并且 能够 为废 水处理 方 法的选 择提 供参 考依 据 ,如 对 于容 易生物 降解 的有机 废 水可 采用 生物处 理法 进行 处置 ,而 对于无 机 废水 则可 以采用 物理 和化 学法 进行 处理 。此外 ,还 有一 种情 况 ,在某 些工 业生产过 程 中 ,一种废水 不仅含 无机物 ,而且还 含有机物 。 1 . 2 按 照污染物 的主要 成分分类 无 论是 有机 废水还 是无 机 废水 或是 两者兼 有 的废水 ,其 中污染 物 的主 要成分 都是 一定 的 ,按照 废水 中污染 物 的成分 进行 分类 其优 势在 于突 出 了废 水 中的主 要污染 成 分 ,这样便 可 以有针 对性 地选 择处理 方 法或 是对其进 行 回收 再利 用。 2 . 工业废 水对环 境的污染 和危害 通 常情 况下 ,所 有 的物质 排入 到水 中都有 可能 引起 水体 污染 ,虽 然各 类物质 的污 染程 度有所 差 别 ,但 是 当某些 浓度 超过 限定 时均会 产 生危 害 。 2 . 1含无 毒物质废 水的危 害 在 众多 污染 物 中有很 大一 部分本 身 没有任 何 毒性 ,但 若是 量大 或 是浓 度过高 时便会对 水体有 害 。如排 入水体 中的有机 物超过 限定量 时 , 会使 水体 出现厌 氧腐 败现 象 ,若是 大量无 机物 流入 到水 体 当中时 ,会 导致 水 中的盐类 浓度 增高 ,从 而引起 渗透 改变 ,这 样会 对动植 物和 微 生物造 成不 良的影 响。 2 . 2 含有 毒物质 废水的 危害 如 含氰 、酚等急性有 毒物质 和重金属 等慢性 有毒物 质造 成的污 染 , 其主要 致毒 方式有接 触性 中毒 、食物 中毒 以及糜烂性 毒害等 等。 2 . 3含 油废水 的危害 当油漂 浮在 水面 时会 散发 出难 闻的气 味 ,同 时燃点 较低 的油类 还 有可 能 引起 火灾 、爆 炸等危 险 ,而动 植物油脂 由于具 有极强 的腐败 性 , 会过 度消耗水 体 当中的溶解 氧 。 2 . 4酸碱 性废水 的危害 此 类废水 除了会危 害生物之 外 ,还会 造成仪 器设备 腐蚀损坏 。 5 . 含氮 、磷废水 的危 害
废水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分析及评价
废水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分析及评价1.引言作为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副产物,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有机污染。
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综合指标分析和评价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是非常重要的。
2.综合指标分析方法在分析和评价废水有机污染指标时,有许多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可以选择。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2.1.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化学需氧量是一种常用的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指标。
它表示在特定的试剂存在下,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能力。
COD的测定结果可以反映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一般以mg/L为单位。
2.2.生化需氧量(Biological Oxygen Demand,BOD)生化需氧量是一种衡量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能力的指标。
BOD测试通过测量微生物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有机污染物所消耗的溶解氧来评估废水水质。
BOD的测定结果可以反映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程度。
2.3.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挥发性有机物是指易挥发且广泛存在于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
VOCs的测定可以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对废水中的VOC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来源和水体健康状况。
3.废水有机污染综合评价对废水有机污染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废水的污染状况和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方法:3.1.综合污染指数(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CPI)综合污染指数是一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它可以综合考虑多个污染指标的权重和超标情况。
通过将不同污染指标的测定结果归一化,然后计算其加权平均值,并根据阈值设定判断污染程度。
3.2.水质综合指数(Water Quality Index,WQI)水质综合指数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它将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数据转化为一个综合的分数。
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分析
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分析摘要:工业经济体制改革趋势下,废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机制。
我国倡导生态规划改革背景下,工业废水污染破坏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不利于社会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必须全面落实废水污染排放与监测体制,消除潜在性的资源利用隐患,构建符合可持续战略需求的资源调配机制。
结合工业废水污染现状,分析了排放监测管理机制建设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水处理方案。
关键词:工业废水;污染;排放监测;体制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工业经济必须关注污水资源控制效率,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优化调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监测管理工作。
面对传统废水污染及排放处理模式,企业要结合相关部门指导工作,不断调整原有的污水排放治理标准。
同时,落实监测管理机制调整方案,以生态、节能、发展等为指导思想,共同建立符合工业经济发展需求的污染处理机制,促进工业用水资源的最优化调配。
1 工业废水污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经济大规模生产带动了GDP增长,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废水排放” 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巨大的阻碍,尤其是有害废水排放会带来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废水、污水、废液等污染物均是排放监测管理重点对象。
据统计,工业废水引起污染问题包括:有机需氧物质污染、化学毒物污染、无机固体悬浮物污染、重金属污染、酸污染、碱污染等,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都形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2 废水污染排放监测的主要原则2.1 生态原则维持社会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工业经济建设也要遵循环境原则,以生态准则为引导编制和你的生产方案。
废水污染排放监测中,必须严格按照企业环评文件批准的产品方案、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组织生产,降低各种因素带来的污染风险。
例如,大规模工业生态条件下,要及时控制污水排放中的有害物质,保证污水排放量不得超过环保部门的核定排放量。
2.2 安全原则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尤其是重金属离子对水污染的破坏,会进一步影响周边群众健康水平。
工业废水排放指标
工业废水排放指标工业废水排放指标是评估工业企业废水处理效果和环境影响的重要依据。
合理的工业废水排放指标可以帮助监测和控制工业废水的污染程度,保护水环境的质量。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工业废水排放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一、化学指标1. pH值:pH值是衡量废水酸碱性的指标,正常范围为6-9。
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生物活性和沉淀物形成。
2. 悬浮物:悬浮物是废水中悬浮颗粒物质的总称,包括悬浮固体、胶体等。
其含量高低反映了废水中固体颗粒物质的多少。
3. 总溶解固体(TDS):TDS是衡量废水中溶解性无机盐含量的指标,如钠、钙、镁等离子。
高TDS含量会导致水质变差,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4. 化学需氧量(COD):COD是衡量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指标,其值越高表示有机污染物含量越高,需氧分解的能力越差。
5. 生化需氧量(BOD):BOD是衡量废水中有机物被生物降解的能力的指标,其值越高表示废水中有机物降解能力越差。
二、生物指标1. 水质类别:根据废水中生物指标的变化,可以将水质分为I类、II类、III类等不同等级,用于判断废水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 水体富营养化:通过测定废水中氨氮、总磷等指标来评估废水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程度。
高浓度的氨氮和总磷会导致藻类过度繁殖,引发赤潮等问题。
3. 急性毒性:通过对废水进行急性毒性测试,评估其对生态系统和生物种群的直接毒害作用。
三、重金属指标1. 铅(Pb):铅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会积累在生物体内对健康造成危害。
监测铅含量可以评估工业废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 镉(Cd):镉是一种高毒性的重金属,会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监测镉含量可以评估废水对环境污染程度。
3. 汞(Hg):汞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对生物体具有广谱的毒性作用。
监测汞含量可以评估废水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四、放射性指标1. α放射性:α放射性是指放射源释放出的α粒子。
监测废水中α放射性含量可以评估工业活动对环境辐射污染的影响。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工业废水中痕量有机物的研究
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物上更能显示出其优越性。 本文针对某石化企业的工业污水中有机物的分 析问题, 建立了一个快速、 简便的方法。分析所得结 果为该污水的治理提供了科学数据。通过对影响 并与 % / 解 ! " # $ 测定的因素进行研究, & # ! 联用, 决了石化工业废水中的痕量有机物的监测难题。
# 结果与讨论
# " ! 固相微萃取实验条件的优化 # " ! " ! 纤维头和萃取方式的选择 作为 ! 我们必须决定所用 " # $ 使用的第一步, 的纤维头种类和萃取方式。萃取方式取决于待分析 物蒸气压的大小, 所用纤维头的极性则由待分析物 的性质决定。尽管废水试样中的有机成分是未知 的, 但根据工艺可知大多数是挥发物、 半挥发物和酚 类物质。采用( -! 1" .# !与: ,! 1" * 两种纤 维头分别用顶空与直接萃取方式进行研究, 结果表 明直接萃取方式较好。采用直接萃取方法, " *纤 维头对半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效果与 " 但 .# ! 类似, 对于低环的半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效果略好于
%, ! %, %, F G E DH , IE J =K L 8 B MF 3 8 H D J =N L 8 O , 3 A, A % % K E DP 3 8 Q L 8 F M= R L O / 8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01"S 2" * 3 % 3 ,, 4 $ ) & $ (5 ( 6 % & % 7 % 3 ’ + 3 & 0 $ )9 + 6 & 0 6, ; + 3* + & ( 3 6 32 0 $ < 3 ’ . / 8* : : 8 = 0 & 3 ( 0 3 6, 4 $ ) & $ (! ! > ? ! !, * + & ( $; @"A $ ’ & ( 3 % , ’ 0 + 3 & 0 $ )* ’ $ ( $ ’ & ( @ B ? @ !, * + & ( $) .9 / :,A .B
关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检测技术分析
关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检测技术分析摘要:以水质净化为目的,对水质进行检测和分析。
检测和处理水体中的污染物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在检测之前,必须先掌握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其次,要对综合测试法和直接鉴定法了如指掌,将其用于水质污染的检测,并指出了具体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就如何利用化学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的效率、精确度,掌握水质成分、结构等关键信息,为我国水资源净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累经验。
关键词:有机物;化学测定;光谱测定;色谱法引言:进入工业化4.0后,水资源和有机物的污染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中有机物污染以硝基苯酚为主,若硝基米酚浓度低,说明水质良好,反之,有机污染物多,水质不好。
目前水质中有机物质的污染程度以硝基苯酚为主要指标,这种方法既能取得较好的结果,又不会耗费巨资。
本文通过对各种检验方法应用的重点,探讨了检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一、水体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有机污染物的产生来源较多,如工业生产、交地运输、农业化肥等,都会产生醚类、多氯联苯、单环芳香族等有机污染物。
虽然水体自身具有自我净化能力,但长时间处于过量排放的情况下,会对水体中的污泥及生物群落产生有害的影响。
农药、化肥等进入人体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会不断升高,从而导致水体中的有机物在正常的温度下难以降解。
同时,随着生态系统的转移,人体的饮水也会受到影响,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通过对目前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河湖库的污染程度相当高,其中70.6%的河流被污染。
其中,长江和辽河的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高达17个。
这表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二、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测定(一)全面的检验方法一般采用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等方法来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物。
第一个是分光探查。
不同的感光强度,会影响到水中的有机物成分和含量。
工业生产水污染现象的监测处理探究
工业生产水污染现象的监测处理探究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工业生产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监测和处理工业生产水污染现象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工业生产水污染的现象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重金属、废弃物等,这些废水如果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2. 工业废水中的化学物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如酸碱、有机溶剂、杀虫剂等,会进入废水,造成水体污染,影响水质。
3. 工业生产对地下水的污染一些工业生产活动会导致地下水的污染,例如化工厂的废水渗入地下水层,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以上这些现象表明,工业生产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问题。
1. 定点监测在工业生产废水排放口、地下水层和周边水体等地点设置定点监测站,定期对废水进行监测,监测废水的pH值、浊度、COD、BOD等指标,以评估废水的污染情况。
2. 流域监测通过设置流域监测站点,对流域内的水质进行监测,了解不同来源的水污染物的分布、迁移和传播情况,指导对水污染的监测和管理。
3. 在线监测利用现代化的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工业生产的废水排放,实时分析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
以上这些监测方法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工业生产对水环境的污染情况,为下一步的处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1. 生物处理通过生物污水处理工艺,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对工业污水进行处理,还原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使废水得到净化。
2. 物理化学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如吸附、絮凝、氧化、沉淀等处理工艺,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得以去除或转化。
3. 纳米材料处理纳米科技在工业生产水污染的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纳米材料的吸附作用和催化作用,可以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及应用分析
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及应用分析1. 引言1.1 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重要性环境有机污染物是指来源于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活动的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化学物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有机污染物逐渐增多,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对环境有机污染物进行检测和监测,以保障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环境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许多有机污染物被认定为致癌物质,长期暴露于这些物质可能导致癌症、免疫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
通过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危害因素,保护人类健康。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许多有机污染物会在生物体内富集,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并最终破坏生态平衡。
通过检测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环境风险,保护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
加强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1.2 研究背景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在当前社会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因为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研究背景是指在环境学科领域中,对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有机化学物质被不当处理,导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逐渐增加。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结构在不断增加,现有的检测技术可能无法满足对这些新型物质的快速、准确检测需求。
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探讨不同有机污染物种类和来源的分析方法,了解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梳理常见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先进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情况。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速。
城市化的进程也带来了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污水污染。
污水是指来自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排污等各种源头的污水,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是极为危险的,因此,对污水的处理必须得到重视。
污水处理是指解决生活、工业、农业活动产生的污水污染问题,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去净化排放出去的废水。
而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则是污水处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记录,以保证排放水质的达标,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的化学性质监测污水中的化学性质是决定其排放标准的重要因素。
化学成分分析是对污水进行监测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常见的化学指标有COD、BOD、TP、TN、NH3-N、SS等等。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是指化学的氧需求量,是一个衡量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通常用于检测短时间内氧化分解污染物的能力,对于废水处理的指导及设计与管理有重要作用。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则是指生化需氧量,是一种生化反应方法,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一个重要的测定项目。
2. 污水的物理性质监测污水的物理性质,包括PH值、温度、悬浮物质等。
这些指标对于废水处置具有重要的影响,需对其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分析,调节和优化废水处置过程中的状态。
3. 污水生物学监测污水生物学指标,如需氧量、微生物浓度、氨化菌、硝化菌等含量,对污水的处理影响极大。
4.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性能监测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性能监测,主要是监测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如曝气池中DO浓度、MLSS浓度等。
根据以上污水处理的监测分析内容可知,每一项监测参数的准确性,都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对于监测分析工作而言,要保证监测仪器精度和检测人员专业技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以保证排放水质达到标准。
废水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分析与评价
废水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分析与评价引言:在现代工业和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废水有机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有机污染物的排放不仅影响水体生态环境,还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对废水有机污染的综合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一、废水有机污染的常见指标1.化学需氧量(COD):COD是一个衡量废水中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
它表示在强氧化剂存在下,废水中有机物氧化所需的氧气量。
2.生化需氧量(BOD):BOD是评价废水中有机物可生物降解性的指标,表示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气量。
3.总有机碳(TOC):TOC是测量废水中全部有机碳的指标,包括溶解性和非溶解性有机碳。
4.氨氮(NH3-N):氨氮是来自于废水中氨的形式存在的氮,它主要源自于废水中的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5.挥发性有机物(VOCs):VOCs主要是指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它们通常是有机溶剂、燃料、涂料等物质中的成分。
二、综合指标分析方法1.聚合法:将多个指标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加权求和,得到一个综合指标。
加权的比例可以根据废水污染物的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来确定。
2.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是一种用于降维和数据压缩的统计方法,通过找到数据中主要变量的组合来代替原始数据。
它可以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
3.灰色关联度法:灰色关联度法是一种将多个指标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比较的方法。
通过计算每个指标与其他指标之间的关联度,从而确定各个指标对综合评价的贡献程度。
三、综合指标评价方法1.标准对比法:将废水综合指标的数值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进行对比,从而评价废水有机污染的程度。
2.等级划分法:根据废水综合指标的数值,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优、良、中、差等,以评价废水有机污染的严重程度。
3.相对评价法:将废水的综合指标与参照物进行对比,这个参照物可以是同一工业行业的其他企业的废水排放情况,也可以是同一水域以前的监测数据。
工业废水中芳环有机污染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工业废水中芳环有机污染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邹海珍【摘要】Benzene Series can be directly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including benzene, β-phenylethanol, phenol and other pollutants in industrial wastewater. The corresponding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it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can be obtained by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above 0.9990 in given the scope. The recoveries of benzene, β-phenylethanol, phenol were 96.67%, 98.00%, 99.90%, respectively. The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determination of HPLC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industrial wastewatcr.%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直接测定工业废水中苯、β-苯乙醇、苯酚等苯系物污染物。
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各组分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及其相关系数,在给定范围内线性较好,其相关系数均在0.9990以上。
苯、β-苯乙醇、苯酚的回收率分别为96.67%、98.00%、99.90%。
水与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水与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水与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包括物理监测方法、化学监测方法和生物监测方法。
1. 物理监测方法:物理监测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水与废水中的物理指标来评估水质状况,如pH值、溶解氧、浊度、温度、电导率等。
这些物理指标可以直接反映水体的基本特征和污染程度。
2. 化学监测方法:化学监测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水与废水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来评估水质状况。
常用的化学监测方法包括颜色比浊法、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检测水体中各类有机污染物、无机离子、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含量。
3. 生物监测方法:生物监测方法主要通过观察水体中生物体的生存状况来评估水质状况。
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生物学指标生物多样性评估、浮游植物指标、底栖动物指标和水生昆虫指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水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等。
常规的水与废水监测一般会综合应用上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方法,以评估水体的综合水质状况,并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参考。
工业废水常用监测指标
工业废水常用监测指标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对工业废水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工业废水监测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化学需氧量(COD),它是衡量废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COD值越高,表示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越多,对环境的影响也就越大。
通过监测废水的COD值,可以评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物排放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二个指标是氨氮含量,它是衡量废水中氮污染程度的指标。
大量的氨氮排放会导致水体中氮营养过剩,引起水质富营养化,进而诱发藻类大量繁殖,对水生生物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监测废水中的氨氮含量,可以有效评估水体受到的氮污染程度,并制定相关的治理措施。
第三个指标是总悬浮物(TSS)含量,它是衡量废水中固体颗粒物含量的指标。
废水中的悬浮物对水体的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产生重要影响,过高的TSS值会导致水体浑浊,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因此,监测废水中的TSS含量,可以及时发现悬浮物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护水环境。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工业废水监测指标,如总磷含量、总铜含量、氰化物含量等。
这些指标的监测有助于评估废水所含污染物的类型和浓度,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监测工业废水的指标不仅是符合环保要求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监测指标,企业可以了解到废水排放情况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及时调整生产过程,改进技术,减少废水排放,从而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工业废水监测指标是评估废水污染程度以及制定相应治理措施的重要依据。
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关联,通过监测,可以科学评估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含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废水监测工作,加强对指标的监测,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污水处理中的污染物监测与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中的污染物监测与排放标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合理监测和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制定科学准确的排放标准,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讨论污水处理中的污染物监测方法和相关的排放标准。
一、污染物监测方法为了有效监控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需要采用准确可靠的监测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污染物监测方法:1. 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监测BOD和COD是常用的污染物监测参数,用于评估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监测BOD和COD可以采用标准的分析化学方法,比如BOD5和CODCr的测定。
2. 总氮和总磷监测总氮和总磷是评估废水中营养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
监测总氮和总磷可以使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方法。
3. 悬浮物监测悬浮物是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监测悬浮物可以采用滤膜法、离心法或浊度法等方法。
通过监测悬浮物,可以评估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含量。
4. 重金属监测重金属是污水中的常见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
监测重金属可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方法。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各国和地区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污染物排放标准:1. 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处理厂是处理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的关键设施。
一般而言,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排放指标包括BOD5、CODCr、总氮、总磷等。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要求,相应的排放标准也有所不同。
2. 工业废水处理排放标准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
不同行业的工业废水处理排放标准也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工业废水处理排放标准会对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限值进行规定。
3. 农田灌溉用水质标准将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方式。
为了保证农田灌溉的安全性,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灌溉用水质标准。
污水处理中的COD指标
污水处理中的COD指标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而COD指标是评估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COD指标是指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它反映了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的难易程度。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污水处理中的COD指标。
一、COD指标的意义:1.1 了解污水中有机物含量:COD指标可以反映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包括有机废水、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
通过COD指标的测定,可以了解污水的污染程度,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
1.2 评估污水处理效果:COD指标可以评估污水处理的效果,通过对进水和出水中COD指标的测定,可以判断处理工艺的有效性。
COD指标的降低程度越高,说明处理工艺的效果越好。
1.3 监测污水处理过程:COD指标可以用于监测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对COD指标的监测,可以及时调整处理工艺,保证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二、COD指标的测定方法:2.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常用的COD指标测定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污水样品与化学试剂反应,利用化学反应的变化来测定COD指标。
常用的化学分析法有高锰酸盐法和二氧化氯法。
2.2 光学分析法:光学分析法是一种新兴的COD指标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光学仪器测量污水样品中有机物的吸光度,再通过相关的计算公式来得到COD指标。
光学分析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2.3 生物传感器法:生物传感器法是一种基于生物反应的COD指标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反应,通过测量反应的变化来测定COD指标。
生物传感器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特点。
三、COD指标的影响因素:3.1 污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浓度: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有机物对COD指标的影响不同。
普通来说,有机物浓度越高,COD指标越高。
3.2 水质的温度:水质的温度对COD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普通来说,水温越高,COD指标越高。
3.3 水质的pH值:水质的pH值对COD指标也有一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28T15:03:51.04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作者:朱宏[导读]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趋势下,废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机制。
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淮南 232000 摘要:工业经济体制改革趋势下,废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机制。
我国倡导生态规划改革背景下,工业废水污染破坏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不利于社会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必须全面落实废水污染排放与监测体制,消除潜在性的资源利用隐患,构建符合可持续战略需求的资源调配机制。
结合工业废水污染现状,分析了排放监测管理机制建设原则,提出
切实可行的污水处理方案。
关键词:工业废水;污染;排放监测;体制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工业经济必须关注污水资源控制效率,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优化调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监测管理工作。
面对传统废水污染及排放处理模式,企业要结合相关部门指导工作,不断调整原有的污水排放治理标准。
同时,落实监测管理机制调整方案,以生态、节能、发展等为指导思想,共同建立符合工业经济发展需求的污染处理机制,促进工业用水资源的最优化调配。
1 工业废水污染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经济大规模生产带动了GDP增长,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废水排放” 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巨大的阻碍,尤其是有害废水排放会带来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废水、污水、废液等污染物均是排放监测管理重点对象。
据统计,工业废水引起污染问题包括:有机需氧物质污染、化学毒物污染、无机固体悬浮物污染、重金属污染、酸污染、碱污染等,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都形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2 废水污染排放监测的主要原则 2.1 生态原则
维持社会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工业经济建设也要遵循环境原则,以生态准则为引导编制和你的生产方案。
废水污染排放监测中,必须严格按照企业环评文件批准的产品方案、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组织生产,降低各种因素带来的污染风险。
例如,大规模工业生态条件下,要及时控制污水排放中的有害物质,保证污水排放量不得超过环保部门的核定排放量。
2.2 安全原则
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尤其是重金属离子对水污染的破坏,会进一步影响周边群众健康水平。
以“安全第一”为污染排放监测原则,才能更好地完成生产作业目标,消除潜在性的废水污染隐患。
例如,倡导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把新型工艺平台引入废水处理阶段,消除一切监测管理障碍。
以高科技为指导,编制一套先进的废水污染处理机制,更好地促进废水污染净化处理工作。
2.3 效益原则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主要体现于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益化需求。
例如,废水循环处理机制中,可减少工业用水消耗量,降低生产后期的污染指数,促进企业内部生产秩序优化调整,带动行业收益稳步增长。
3 污染排放监测管理机制 3.1 评估机制
工业企业单位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必须完善处理设施,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严格按照各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要求,不向外排放废水的一律不准外排。
企业要做好废水污染评估工作,对内部生产流程及工艺方案进行深度改造,维持整个生产指标的规范化。
评估是为了更好地执行生产方案,消除工业生产过程存在的风险,建立符合生态化准则的除污监督体制。
3.2 标准机制
通过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的企业,必须保证厂内污水预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预处理设施出水达标排入污水管网。
任何一个企业生产标准都是可编制的,需要结合内部经营管理体制内容,提出符合废水污染排放标准的控制体系,从而实现废水净化处理指标,避免传统排放制度带来的污染问题,为企业工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3.3 专项机制
围绕污染排放监测设定专项机制,结合废水排放量大小,及环境净化标准展开相关工作,共同消除污染排放监督隐患。
通常,企业要按照环境监测局文件标准,要求各工业企业单位制定严格的污水预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并指派专人负责污水预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同时做好台账记录,记录内容要包括水质、水量、药剂消耗、污泥产生量等数据。
3.4 定检机制
对所有废水排放企业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废水浓度抽检、废水预处理设施运行、在线监测监控设备使用、进出废水流量计计量情况和药剂使用、污泥产生量、去向等环保台账以及上级环保部门规定的其它检查内容。
及时发现废水中的污染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净化处理,为实际生产作业方案提出科学的指导依据。
4 废水污染排放监测管理方法 4.1 环境监督
政府是环境规划的宏观调控部分,要发挥政府对工业废水除污排放的指导作用,消除企业生产中出现的污染问题。
基于生态城市建设下,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管理推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重视大中型企业的污染治理,同时加强中小企业环境管理,构建符合现代化监测机制的新模式。
4.2 工艺革新
生产工艺革新是降低污染的主要方式,从技术及工艺方面深化改造,能够控制废水污染排放标准。
继续推行企业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测,规范排污口,经常监控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及工艺、设备。
4.3 收费调整
从法律监管角度来说,调整废水污染排放惩罚力度,可从收费标准进行调整,对存在严重污染行为的企业,通过增加费用的方式督促其改进污染排放标准。
改善排污收费制度,促进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对排污收费制度进行适当调整,重新确定排污收费原则,收费方式以及其管理和使用原则,建立新的排污收费机制,从而提高了监测管理效率。
4.4 技术改良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必须全面落实工艺改良方案,减少废水污染排放量及污染程度。
对于企业来说,要及时调节产品结构优化产品配方组成;废物产生源控制:能源、原材料和生产工艺优化,工艺设备改造和革新;废物综合回收、再利用;改进生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员工培训制度;通过技术改良可实现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等标准。
4.5 回收利用
“循环利用”机制是废水污染排放监测的主要方式,按照行业规定采取科学的管理体系,从污水收集、处理、利用等流程构建循环式平台,降低了工业用水消耗量,也控制了整个生产环节造成的污染。
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是重要的节水途径之一,可涉及冷却、除灰、循环水、热力等系统。
冷却水系统主要根据系统对水质要求的不同而采取循环、循序、梯级使用。
5 结论
当前,“工业三废”是影响社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以水污染为主要危害形式,阻碍了地区生态环境改良与建设进程。
为了更好地利用环境保护机制,要从多个方面采取科学的监督与控制方案,消除工业污水对环境带来的不利。
因此,相关部门及企业要做好全面性合作,从生产、监督、管理等方面构建污水排放及处理体系。
对于实际监督中遇到的问题,应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及排放标准文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污染隐患。
参考文献
[1]邹爱红.巢湖西半湖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监测及污染现状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5).
[2]张敬东.杨娟.胡馨月.魏莉莉.有机污染物光化学降解的电分析监测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论文集[C].2011(5).
[3]刘岩弓.孙继昌.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现场富集分析技术综述[A].2008 有毒化学污染物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C].2008(3).
[4]邓爱萍.化工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有机污染物排放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