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说词上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发展,路在何方
——市人大代表为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招
演播室1
观众朋友,在节目播出之前,首先衷心祝愿您和您的家人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瑰宝之一,素有绿色医疗、自然疗法之称。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医药事业曾在我市一度辉煌。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却一度陷入了衰落的状态。那么,在倡导弘扬民族文化、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天,我市中医药事业的现状如何,未来的发展之路究竟在何方?
好,今天的节目,就让我们随着市人大代表王瑞的一份建议,一起来走近神奇而又神秘的中医药世界。
【情景,中医院门诊大厅,患者人来人往。老中医门理章正在为患者把脉、问诊,并与老中医周人熙探讨医学】——
画面中这位白发苍苍、面容慈祥的老者,就是闻名于大同、朔州地区的著名老中医门理章。年近古稀的门理章,退休之前,是大同大学医学院中医系的副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50余年,是山西省首批命名的名老中医。
(现场)门理章:虽然退休了,但是坐不住,所以现在有开办了诊所,方便患者看病。因为我父亲省钱就是一直为老百姓看病,我们继承他的衣钵。
提起门理章的父亲门纯德先生,全省乃至全国中医药领域可谓赫赫有名。
门纯德,我省著名的中医临床专家、教育家,在应用经方治疗慢性疑难杂病方面,颇有见地,1978年率先创办了山西省高等中医专科教育,培养了数千名中医高等专业人才。
(现场)门理章:我、我两个弟弟,还有我的两个儿子,都从事中医。
门纯德先生的后代继承中医事业者众多,门理章为先生长子。三子门军章任职于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四子门九章任职于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系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曾几何时,我市中医名家辈出,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市许多中医名家用独家验方、秘方治疗各种疾病疗效显著,如田禄治疗肺结核、霍九如治疗肝病、门纯德治疗肿瘤,在当时可谓有口皆碑。后起之秀,如:田隽、田侃兄弟,门理章、门军章兄弟,杨硕平、邢文堂、陈宝明等优秀中医也名扬晋、冀、内蒙古等地。
但在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市中医药事业功能逐步弱化,发展明显滞后。这些现象,引起了市人大代表王瑞的深深忧虑和高度重视。由于在外地出差,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王瑞代表——
(电话采访)王瑞:近年来现代医学快速发展,中草药、针灸、理疗发挥着独特功效。但我市中医药事业存在的问题,与社会的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能适应人民健康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不到位,一些突出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通过调研,王瑞代表认为,困扰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主要有三大瓶颈:
一是中医药简、便、廉、优的优势,与西医药相比变成劣势。就医疗检测收入来说,中医的望、闻、问、切几乎是零收入,而西医医疗检测动辄就是几十元甚至是数百元。这就导致了中医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下滑,生存受到影响。
二是我市中医医疗机构经费逐年减少,使得中医医疗机构未能与以西医为主的综合性医院同步发展。
(电话采访)王瑞:中医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总体资源不足,县级中医院没有发挥出特色的优势,有的乡镇卫生院不设中医科,村卫生室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财政经费保障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的差距较大;
三是由于经费不足,优秀的中医药人才留不住,进不来,许多中医人才改学西医,出现人才断档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王瑞代表于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保护大同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在这份代表建议中,他提出——
(电话采访)王瑞:首先,我们要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建设;
王瑞代表指出,要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鼓励中医带徒,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培养中青年尽快成长。对确有贡献和专长的民间中医,制定他们能合理合法行医的门槛,让他们为传承祖国医学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电话采访)王瑞:要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强中医药知识的科学普及,宣传中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的作用与优势,宣传中医名院名科名医,让大众更多地了解接受中医药,为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演播室2:就在国内中医药事业处于低迷之际,近些年来,有120多个国家先后设立了中医医疗机构。资料显示:世界上14%的中医药市场已被我们的邻国韩国、日本占有。从继承祖国传统医学、造福人民健康的角度来说,王瑞代表的忧虑不无道理,他的这份建议也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那么,到今天,这份建议的办理结果热河?我市的中医药事业又有了哪些发展?
(现场)市卫生局中医管理科科长郭秀峰:王瑞等代表提出的《关于保护大同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提得非常好,对我市中医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接到这份建议以后,我们市卫生局党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认真研究并进行了积极的办理落实。
近年来,我市逐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发展中医药事业。2009年,投入3.15亿新建大同市中医医院,预计2012年投入营运。新院建成后,做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医医院,必将带动和促进我市的中医药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现场)市卫生局中医管理科科长郭秀峰:2010年,由市政府牵头,协调有关部门,成立了大同市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强化中医药工作。同时,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组织实施了中医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三进”活动和开展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
参照我省及周边地市的做法,我市拟制定《大同市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
决定》,目前正在调研阶段,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府责任,提出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以及文化全面发展的思路。
(现场)市卫生局中医管理科科长郭秀峰: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我们积极开展县、乡、村中医药技术骨干知识与技能培训,各县培训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业人员约300人次。2010年3月,我市举办了中医医院中医护理骨干60多人的培训班,积极推进市、县中医医疗机构名老中医工作室和名师传承工作,继承、抢救和发扬我市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
2010年,我市制定了《大同市“名中医”评选办法》,从市直医疗机构中,由本人申请,单位推荐符合条件的36名人员中,从中选拔出了15名理论功底扎实、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医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以名医带名科,以名科带名院,反过来,以名院推名科、名医,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现场)名老中医采访:门理章、周人熙、李曼丽、马志平
以公立医院改革和全市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倾斜投入补偿机制及符合中医发展的激励奖惩制度,提高中医药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逐步提高各级中医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
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2010年9月我们举办了中医文化周活动,在各县(区)通过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一步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掀起学中医、读经典、精临床、悉技能的学习热潮。
中医药事业的有序发展,得到最大实惠的,当然是成千上万的普通患者。
(现场)采访三名患者:(大意)说疗效和实惠。
(现场)市卫生局中医管理科科长郭秀峰: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快速发展,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造福大同人民。
结尾:音乐,诊疗画面。推出字幕:弘扬祖国传统医学造福云中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