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聚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配位聚合

1.解释和区别下列诸名词:配位聚合、络合聚合、插入聚合、定向聚合、有规立构聚合。

2.区别聚合物构型和构象。简述光学异构和几何异构。聚丙烯和聚丁二烯有几种立体异构体?

3.丙烯进行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及配位阴离子聚合,能否形成高分子量聚合物?分析其原因。

4.丙烯配位聚合时,提高引发剂的活性和等规度有何途径?简述添加给电子体和负载的方法和作用。

5.简述丙烯配位聚合时的双金属机理和单金属机理模型的基本论点。

6.下列引发剂何者能引发乙烯、丙烯或丁二烯的配位聚合?形成何种立构规整聚合物?

(1)n-C4H9Li;

(2)α-TiCl3/AlEt2Cl;

(3)萘-Na;

(4)(π-C4H7)2Ni;

(5)(π-C3H5)NiCl;

(6)TiCl4/AlR3。

7. α-烯烃和二烯烃的配位聚合,在选用Ziegler-Natta引发剂时有哪些不同?除过渡金属种类外,还需考虑哪些问题。

8.使用Ziegler-Natta引发剂时,为保证试验成功,需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用什么方法除去残存的引发剂?怎样分离和鉴定全同聚丙烯。

9.为改善α-TiCl3/AlEtCl2体系催化丙烯聚合的引发活性和提高聚丙烯的立构规整度,常添加哪些第三组分?如何确定这种第三组分的用量和加料顺序?

10.丙烯进行本体气相聚合,得聚丙烯98g,产物经沸腾庚烷萃取后得不溶物90g。试求该聚丙烯的全同聚合指数。这种鉴定方法可否用于其他立构规整聚合物?

答案

5. 答:

双金属机理模型的基本要点

①主、共引发剂反应形成双金属碳桥(四员环)络合物活性中心;

②富电子的α-烯烃在钛的空轨道配位;

③配位单体插入Ti-C键之间,形成六员环过渡态;(Ti,C对M双键顺式加成)

④Al-C键断裂,链位移至插入单体的β碳上,插入M的α-C与Ti,Al形成碳桥。

单金属机理模型的基本要点

①首先形成以过渡金属为中心的带有一个空位的五配位正八面体;

②单体在过渡金属空位(5)配位,

③形成四员环过渡态;

④ Ti-C断裂,R转移至配位单体的β-C上,形成Ti-C(α),单体插入Ti-C;顺加

⑤单体若在空出的(1)位配位增长得st-PP,或空位飞回,单体还在(5)配位得it-PP。

6. 答:引发剂(1)n-C4H9Li和(3)萘-Na均能引发于二烯聚合,属配位聚合范畴。但前者在非极性溶剂(如环乙烷)中形成顺式1,4含量为35%~40%的聚丁二烯,在极性溶剂(如THF)中或采用后者则形成1,2或反式1,4聚合物。但它们均不能引发乙烯或丙烯聚合。

引发剂(2)α-TiCl3/AlEt2Cl可引发丙烯的配位聚合,形成全同立构(约90%)聚丙烯。也可引发乙烯聚合。

引发剂(4)、(5)和(6)均可引发丁二烯的配位聚合,但(4)只能得环状低聚物,(5)可得顺式1,4大于90%的聚丁二烯,(6)却可得顺式1,4和反式1,4各半的聚合物;(6)虽也能引发丙烯的配位聚合,但不仅活性低而且所得聚丙烯的全同聚合指数仅有30~60;引发剂(4)和(5)一般不能引发乙烯聚合,(6)却是引发乙烯聚合的常规引发剂。

7. 答:一般地说,由Ⅳ-Ⅵ族过渡金属卤化物、氧卤化物、乙酰丙酮(acac)或环戊二烯基过渡金属卤化物等与有机铝化物组成的引发剂,主要用于α-烯烃的配位聚合;而由Ⅷ族过渡金属如Co、Ni、Fe、Ru和Rh的卤化物或羧酸盐与有机铝化物如AlR3、AlR2Cl等组成的引发剂则主要用于二烯烃的配位聚合;例如:CoCl2/AlEt2Cl或NiCl2/AlEt2Cl容易使丁二烯聚合,但不能使乙烯或α-烯烃聚合;α-TiCl3/AlR3能使乙烯、丙烯聚合,并能制得全同聚丙烯,但用于丁二烯聚合,则得反式1,4-聚合物;对α-烯烃有活性的引发剂,对乙烯聚合也有高活性;反之,则不一定。

在选择引发剂时,除考虑过渡金属的种类外,还需通过实验考察共引发剂与主引发剂的配比、单体与引发剂体系的匹配、引发剂在所用溶剂中的溶解性(即相态)、引发剂/共引发剂/单体的加料顺序、陈化条件。一般聚合体系还需要严格脱氧、脱水,否则将明显改变催化剂活性和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甚至导致实验失败。

8. 答:由于Ziegler-Natta引发剂大都是过渡金属卤化物和有机铝化合物,它们遇到H2O、O2、CO等会发生剧烈反应,从而破坏引发剂,所以聚合时体系需保持干燥,所需试剂均需脱水脱氧处理。溶剂不能含活泼氢和有害杂质。为防止空气进入,聚合需要在高纯氮气保护下进行。残存的引发剂可通过加水、醇或螯合剂来脱除,随后进行干燥。原则上讲,聚丙烯可用熔点、密度、红外光谱(IR)或溶解萃取来鉴定其立构纯度。其中最常用的是沸腾庚烷萃取法和光谱法。

9. 答:含O、N、S、P的给电子体(B:),如N(C4H9)3,O(C4H9)2、S(C4H9)2、[(CH3)2N]2P=0、P(C4H9)3和和[CH2-CH2-O]、聚氧化丙烯等都是α-TiCl3/AlEtCl2体系有效的第三组分。但他们往往使聚合速度下降,IIP提高。后两种给电子体可在一定范围内使聚合速度和IIP同时提高。

第三组分的用量是根据B:同AlEtCl2间的反应确定的。

2B:+ 4AlEtCl2→AlEt2Cl+B:AlCl3+B:( EtAlCl)2

若欲使AlEtCl2完全转变为AlEt2Cl,(B:)/ AlEtCl2应为0.5/1。实际上,B:还会和AlEtCl2生成B:AlEtCl2(固体),B:也会和AlEt2Cl、AlEt3络合故实际用量要大于0.5,一般为0.7左右。

根据如上反应,加料顺序宜取α-TiCl3→AlEt3→P(丙烯)→Bu2O,如改为α-TiCl3→AlEt3→Bu2O→P(丙烯),则将有一部分活性中心被Bu2O络合,导致聚合速度下降。

10. 答:聚丙烯的全同指数IIP=90÷98×100=91.8。

利用溶解度差别来萃取分离全同聚丙烯和无规物是根据溶解度原理。由于溶解度除了和分子的规整性和结晶性等有关外,还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关。幸而丙烯经配位聚合所得全同聚合物的分子量远高于无规物,故利用此法尚属可靠。对于其他聚合物能否沿用此法,尚需经实验确定,并将所得结果与其他方法校订后才可用于实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