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及对策
标本溶血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标本溶血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采血标本时,应选用专用一次性采血针头及含负压的一次性密闭塑料试管,真空采血可缩短采血时间,避免血流不畅。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标本溶血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的知识,欢迎阅读。
溶血的原因
1、抽血困难:
①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休克、恶液质等原因造成末梢循环差,血管不充盈。
采集血标本时,操作者多将止血带扎得时间过长,并用力拍打拟穿刺部位,穿刺后往往流血不畅而挤压穿刺点周围。
这些机械因素可造成溶血。
②采血时由于患者紧张导致血流不畅,抽血时间过长,血标本中混有泡沫,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泡沫部分迅速干燥,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
2、操作不当:
①采血标本时,未使用采血针头,而使用了一次性注射器。
由于塑料注射器发涩不好徐徐抽动,而用力抽吸,血液靠负压进入注射器,往往使标本中混入泡沫而造成溶血。
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标本后操作者未按操作规程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而由于向真空采血管注入时用力过大、速度过快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
③血标本注入试管后由于受到过度晃荡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
④采血标本时,直接在输液处针头抽取,由于血液中混有药液而造成溶血。
⑤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与针栓衔接不紧,抽血时,产生气泡。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原因、标本溶血原因及应对对策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原因、标本溶血原因及应对对策标本采集行为直接影响检验科收到的标本状态,影响对病情判断和疾病诊治,血标本采集的正确与否及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准确性,影响临床诊断。
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1、标本凝块:2、标本量少:3、采血管出现错误: 在采血过程中使用了不正确的采血管;4、真空采血管出现破损;5、血样送检时间超时。
未按照相关规定将采集到的血样送到相应检验室;6、血样标本信息存在错误或者没有检测的项目要求;7、没有采集到血样标本;8、出现溶血问题,如重度或者重度溶血;9、严重脂血,主要呈现为牛奶状;10、采集到的血样标本受到污染,如运送中没有加盖导致被其他的标本污染。
在临床工作遇到最多的不合格标本还是溶血和凝血。
凝血分为肉眼不容易发现的血凝块及是液凝固两种类型,导致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对患者进行抽血不顺利,抽血时间过长,这样操作带来的问题是血液在针管当中已经出现凝固;或在血液被注入到针管当中的时候,没有立即轻摇,造成部分血液凝集;或在进行摇晃的时候,摇晃不均匀,时间不够充分,使得血液没有和抗凝剂充分混合;其次就是采血量不足或者是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标本溶血原因1、病人血管不充盈,用止血带时间过长,捆扎过紧,并反复用力拍打穿刺部位,引起血管内溶血;2、穿刺不顺利,针尖在静脉中反复探寻,损伤组织过多,造成血肿而溶血:3、混匀抗凝管时用力过猛或送检时振荡过大;4、从已有血肿的静脉采血,血样可能含有已溶血的细胞;5、未使用采血针,而使用了一次性注射器,抽血过快,采血后将血从注射器注入试管过猛,血细胞受外力而溶血;6、标本量不足,血液和抗凝剂比例失调,渗透压改变发生溶血;7、静脉穿刺处用酒精或碘伏消毒,酒精或碘伏未干即开始采血;8、注射器或盛血容器不干燥或容器污染;9、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空气进入,产生气泡,发生溶血;10、用真空管采血却未抽足量,即真空管内还残留部分负压,引起标本溶血。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及对策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及对策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是医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患者的预后评估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导致医疗纠纷。
因此,分析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类型及原因(一)标本溶血标本溶血是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常见类型之一。
导致标本溶血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血操作不当采血时进针不准确,针尖在血管内反复穿刺,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采血过程中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或过紧,导致局部淤血和血液浓缩,增加溶血的风险;采血后未及时取下针头,将血液直接注入试管,产生的压力过大导致溶血。
2、容器不合格使用质量不合格的采血容器,如试管内壁粗糙、有裂痕等,容易造成红细胞破裂而溶血。
3、运输和保存不当血液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剧烈震荡,或者保存温度不当,也可能导致溶血。
(二)标本凝血标本凝血也是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常见问题之一。
其原因主要有:1、采血速度过慢采血过程中,由于穿刺不顺利、患者血管条件差等原因,导致采血速度过慢,血液在针管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发生凝血。
2、抗凝剂使用不当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不准确,抗凝剂用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导致血液凝固。
3、标本采集后未充分混匀采集完血液后,没有及时、充分地摇匀抗凝管,使抗凝剂不能与血液充分混合,从而发生凝血。
(三)血量不足血量不足是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另一个常见问题。
其原因主要包括:1、采血技术不熟练采血人员对采血部位和血管的选择不准确,或者穿刺深度不够,导致采血量不足。
2、患者自身因素部分患者由于血管细、肥胖、脱水等原因,导致采血困难,血量不足。
3、容器问题使用的采血容器容量不准确,或者容器有破损、漏液等情况,也会导致采血量不足。
血标本溶血的原因
血标本溶血的原因
1、操作技术原因
护士操作的相关技术不当引发的,主要表现在采血时使用止血带进行束缚的时间过长且过紧,在拍打过程中力度过大,在采血时未待穿刺位置消毒液完全挥发即进行采血,还有血标本未摇匀等等这些方面,都可能导致血标本溶血。
2、采血后振荡过猛
采血后试管颠倒混匀时动作过猛造成过分振荡或混匀次数过频过多导致红细胞破裂。
3、标本放置过长
血标本在采集后应尽快送检,因为血标本对放置中的要求很高,温度过高或是过低皆易导致溶血。
4、真空型负压管的负压程度
临床中采血器皿通常是真空型的负压管,在采血时若负压不足,则血液会被间断吸进负压管中且易产生气泡,从而导致溶血;负压管中负压若过大,血液流速过猛,则易使红细胞发生相互碰撞,红细胞在破裂后易发生溶血。
5、标本运送过程中环境
在运送过程若是因路途颠簸或血试管在日光照射下时间过长,血细胞易遭破坏,易出现重度的溶血状况。
6、检验环节出问题
血标本送检验室后,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水浴箱温度及离心时速度过快等,都可能导致溶血的发生。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及对策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及对策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操作。
准确、合格的血液标本能够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从而制定出精准的治疗方案。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出现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因此,探讨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表现及原因(一)标本溶血标本溶血是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
导致标本溶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采血操作不当采血时进针不准确,针尖在血管内反复穿刺,造成血肿,导致红细胞破裂溶血。
2、采血器具不合格使用质量不过关的采血针、采血管,如针头不锋利、管径过小等,都可能增加溶血的风险。
3、血液注入采血管时速度过快或用力过猛使红细胞受到冲击而破裂溶血。
(二)标本凝血血液标本凝血也是常见的不合格情况之一。
其原因包括:1、采血时间过长患者血管条件不佳,采血过程不顺利,导致血液在体外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发生凝血。
2、抗凝剂使用不当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不准确,抗凝剂剂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引起凝血。
3、采血后未及时摇匀使用抗凝管采集血液后,没有按照要求及时充分摇匀,导致抗凝剂不能与血液充分混合,发生凝血。
(三)标本量不足标本量不足会影响检验项目的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造成标本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有:1、采血技术不熟练未能准确掌握采血部位和血管情况,导致采血量不够。
2、采血管选择错误使用了容量较小的采血管,无法满足检验所需的血量。
(四)标本污染标本污染会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常见的污染原因有:1、采血部位消毒不彻底皮肤上残留的消毒剂或细菌等进入血液标本。
2、采血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操作者的手或其他物品接触到采血部位或采血管,导致标本受到污染。
(五)患者准备不充分患者自身的因素也可能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
例如:1、饮食不当在采血前未按照要求禁食或禁饮,或者摄入了影响检验结果的食物或药物。
浅谈标本溶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4.01临床经验103随着临床检验设备的不断更新进步,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更倾向于各种辅助检查,检验作为指导临床的关键步骤,其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而要获得最能反映病情的真实结果首要一点就是需要有合格的检验标本。
但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合格标本,比如最常见的标本溶血——它是指红细胞在体外破裂,大量细胞内的组分释放进入血清或血浆,导致测试样本出现特有的红色增加,使结果的准确性降低。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标本产生溶血的原因,溶血对多种检测项目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防范溶血产生有一定的研究与体会,现总结如下:1 标本溶血的原因(1)标本采集中的操作不当:1)抽血时止血带捆扎时间过长;2)穿刺点的消毒液未干就进行静脉穿刺;3)采血时进针不准,使针尖在静脉中反复刺探,造成血肿或血样溶血;4)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注入速度过快;5)血量相对于试管内的添加剂量明显不足;6)血液与添加剂混匀时用力过猛。
7)静脉不清时用力拍打穿刺部位。
(2)标本运送不规范:1)运送血液标本时动作过大,振荡剧烈;2)运送时温度控制不当,过高或过低;3)运送血液标本路程远导致长时间振荡。
(3)标本分离操作不当:1)离心时提速过快;2)血标本离心前采用他物剥离血块;有文献报道因分离操作不当导致标本溶血占41.2%。
[1、2](4)标本保存不恰当:1)标本采集完成后未经离心马上存入4--8℃冰箱;2)标本存放于冰箱冰冻室内;3)标本放置时间过长。
2 标本溶血的影响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3]。
据金建娟等报道[4],该院一年内的急诊生化标本中的不合格标本81例,其中溶血标本21例,占25.9%,主要是浅谈标本溶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周玲珠 沈海明浙江省桐乡市康复医院检验科 浙江省桐乡市 314500【摘 要】标本溶血是指血液在采集、运送、保管和分离过程中,因红细胞破裂,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组分释放到血清或血浆中,导致血清中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影响临床的诊断,甚至出现误诊等严重后果,因此标本溶血一直受到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
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真空静脉采血器又称自动定量静脉采血器,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的采血产品,种类多样,适用于血液标本的采集及检验。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
知识,欢迎阅读。
1 临床资料
门诊采集的血标本950 份,溶血标本19 份,溶血率为2%。
溶血
原因:采血技术欠佳6 例占32%,穿刺抽血困难9 例,占47%,容器不
合格3 例占16%,采血管使用不当4 例占21%,饮食2 例占11%。
采取预防措施后门诊采集的血标本1 050 份,溶血标本2 份,溶
血率为0.2%。
溶血原因为患者血管塌陷,不充盈所致。
2 真空静脉采血器的原理
真空静脉采血法采血是全封闭的,真空采血管预制了准确的真空量,采血时自动将血液吸入试管,具有自动定量、安全可靠,高效方便的优点。
其真空度准确设定的实际采血量误差值为±5%,误差
主要来源于血液黏度变化及试管内径的微细差别[1]。
3 溶血原因
3.1 采血技术欠佳采血过程中静脉穿刺处消毒液(如碘伏或酒精) 未干即开始采血,可发生溶血;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确,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采血过程中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或过紧,从而干扰血流速度和流向,破坏体液和血细胞间的平衡,造成局部血液浓缩或激活凝血系统,造成标本溶血;如止血带系在伤口、结痂、伤痕处均可造成标本溶血。
3.2 穿刺抽血困难患者由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弹性差,静脉充盈不良,静脉塌陷,管腔变小,使血液流入负压管内缓慢,采血时间。
采血时发生溶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由于检测不及时或延时,血液标本未能及时送检,可能导致溶血发生。
02
溶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对常规生化检测的影响
干扰血清胆红素测定
溶血会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出的胆红素会影响血清胆红素测定 结果的准确性。
影响血糖测定
红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溶血会导致血糖测定结果偏高。
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溶血时,心肌细胞内的酶会释放到血清中,导致心肌酶谱异常升高 。
采血时发生溶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采血时发生溶血的原因 • 溶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 溶血的预防措施 • 降低溶血发生率的工作建议
01
采血时发生溶血的原因
采血器具不洁净
器具污染
如果采血器具不洁净,例如使用前未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可能会残留有细菌、病毒或其他污染物,导致溶血发生。
定期对护士进行采血技术培训和考核, 确保每位护士都能够掌握正确的采血方 法和操作流程。
VS
严格执行规范
护士在采血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规范,确保 采血器具的清洁、消毒和无菌,避免交叉 感染。
加强血液标本的管理
专人管理
设立专人负责血液标本的管理,包括标本的收集、运输、储存和处置等环节。
建立管理制度
制定血液标本管理制度,明确标本的采集、转运、保存和销毁等流程,确保血液标本的质量和安全。
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
红细胞计数异常
01
溶血导致红细胞大量破裂,释放到血清中,导致红细胞计数异
常。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异常
02
溶血过程中,白细胞可能会被激活,释放到血清中,导致白细
胞计数和分类异常。
血小板计数异常
03
溶血时,血小板可能会被激活或消耗,导致血小板计数异常。
溶血反应原因及护理措施
溶血反应原因及护理措施
溶血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
1.输入与患者血型不合的血液,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2.输入发生溶血变质的血液,导致红细胞破坏。
3.患者对某种血红蛋白产生过敏反应。
4.输血过程中细菌感染。
5.发生迟发性输血不良,如Rh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
对于溶血反应的护理措施,首要的是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接下来,可以给予患者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升压药或其他药物治疗。
同时,应将余血、患者血标本和尿标本送化验室进行检验。
对于双侧腰部,可以进行封闭处理,并用热水袋热敖双侧肾区,以解除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
此外,还可以进行碱化尿液处理,如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溶液。
在观察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记录每小时尿量,并插入导尿管。
如果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应进行抗休克治疗。
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安慰他们,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如有需要,请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
制表:审核:批准:。
标本溶血的原因是什么解决方法有哪些
标本溶血的原因是什么解决方法有哪些标本溶血时检查中常见的现象,为什么会标本溶血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标本溶血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标本溶血的原因1、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
2、压脉带捆扎时间过长,淤血过久,为避免淤血,压脉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三十秒。
3、穿刺不顺利损伤组织过多。
4、抽血速度过快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
5、血液注入容器中时未取下针头,或用力推出产生大量气泡。
6、在有血肿的地方采集血样。
7、渗透压的改变。
8、抽血消毒时酒精未干就进行抽血。
9、注射器与针头连接不好。
10、病人自身有溶血性疾病。
标本溶血的解决方法1、严格把握真空静脉采血器质量,使用合格的真空采血管;避免使用负压过大、负压不够漏气等不合格产品;减少溶血机会。
2、采血技巧:静脉穿刺困难者,扎止血带时间不宜过长,操作时见负压管内有血时可放松止血带,同时有节奏地推压穿刺部位上方,使静脉暂时充盈,增加血流量,使血流加快减少抽血时间,防止溶血。
采血时发现泡沫可稍微变换针头角度位置,使泡沫消失。
双向采血针尾部插入负压管后稍微倾斜管侧壁,血液沿管壁缓慢流下,避免红细胞直接撞击造成破裂。
3 、局部热敷:对于静脉充盈不良者可采用局部热敷法,热敷穿刺部位,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充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
4 、合理安排采血顺序:如1人操作时最好先抽血清管,最后抽血沉、凝血项目等带有特殊抗凝剂的管,以便及时摇匀。
如人工操作可先抽抗凝管,其中1人将抗凝剂均匀摇动,避免暴力振动引起溶血,采血后标本应立即送检,不要放置时间过久,也不要放在冰箱内保存。
溶血标本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观察血液标本不同的溶血程度对常用肝肾功能指标测定的影响。
方法应用Bayer120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测定血清血红蛋白(Hb)含量,以此作为溶血程度的判定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0例门诊随机病人,在不溶血和溶血程度在Hb=3.0g/L与Hb=6.0g/L时的13项常用血清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
临床生化检验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临床生化检验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医学检验的最终目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有效的检验结果,帮助医生对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科学依据。
溶血是医学生化检验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严重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给临床诊治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现就2009年3月~2011年10月我院送检生化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2009年3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部抽血送检的3405例生化血样标本,发生溶血63例,溶血率为1.85%。
发生溶血主要有穿刺困难、操作不当、采血器具不合格、保存和运送不当、分离血清操作不当、溶血性疾病等六大因素。
2 标本溶血原因分析2.1 穿刺困难导致溶血由于穿刺困难导致溶血的18例,占28.6%。
肥胖、新生儿或低血容量患者因静脉血管不明显或静脉充盈不佳,导致操作者抽血时操作时间过长、施压过久、进针定位不准或多次在静脉中穿刺,容易干扰血液流动速度和血流方向,破坏体液与血细胞间的平衡,引起采集部位血肿和血标本溶血。
2.2 操作不当导致溶血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溶血的16例,占25.4%。
主要是新的没经验的护士或实习护士在采集标本时,穿刺部位的消毒液未干就急于采血,而消毒液有很强的溶血特性,直接引起标本溶血。
2.3 采血器具不合格导致溶血由于采血器具不合格导致溶血的4例,占6.3%。
主要原因是采血器具质量不合格,存在污染物(水性、酸性或碱性物质)、负压过大使得血流速度过快,另外,采血针头口径过小也会容易发生溶血。
2.4 保存和运送不当导致溶血由于保存和运送不当导致溶血的6例,占9.5%。
采集标本后,由于送检不及时,把标本存放在环境温度不合适的的地方(过冷或过热),或者在送检时发生剧烈振荡,容易引发标本溶血。
2.5 分离血清操作不当导致溶血由于分离血清时操作不当导致溶血的共11例,占17.5%。
主要原因是检验人员接到标本后,急于离心,用竹签过于用力搅拌标本,或者在离心时速度过快,导致红细胞过度挤压、破碎而发生溶血。
血标本溶血的原因
血标本溶血的原因血标本溶血的原因1、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
2、压脉带捆扎时间过长,淤血过久,为避免淤血,压脉带压迫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三十秒。
3、穿刺不顺利损伤组织过多。
4、抽血速度过快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
5、血液注入容器中时未取下针头,或用力推出产生大量气泡。
6、在有血肿的地方采集血样。
7、渗透压的改变。
8抽血消毒时酒精未干就进行抽血。
9、注射器与针头连接不好。
10、病人自身有溶血性疾病。
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的预防措施1、使用国际标准真空采血管使用合格的真空采血管,避免用负压过大、吸力过猛的特制真空米血管,以减少溶血机会。
在米集血标本时,双向米血针尾部插入采血管后稍倾斜采血管,使其尾部针面贴近采血管的侧壁,血液沿管壁缓慢流下,避免红细胞直接撞击造成破裂。
2、采血技巧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采血时止血带不要结扎时间过长,操作时见负压管内有回血可放松止血带,同时有节奏地推压抽血部位的上方,使静脉暂时充盈,增加血流量,充分发挥负压作用,使血流加快,增加抽血速度,防止溶血。
穿刺时发现泡沫可稍微变换针头的角度位置,使泡沫消失,如确实抽不出标准的血标本,可将带泡沫的血标本立即送检,而不要使其干燥。
3、局部热敷热敷穿刺部位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充盈,提高采血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4、采血顺序建议采血顺序:先抽促凝的管,再抽带有其他特殊抗凝剂的管。
如1人操作时最好先抽血清管,最后抽血沉、凝血项等带有特殊抗凝剂的管,以便摇动。
如2人操作,可先抽抗凝管,其中1人将抗凝剂均匀摇动。
在摇动抗凝剂时应避免上下暴力振动引起溶血。
最好的方法是:将抗凝管放在2个手掌中来回滚动,可有效地防止溶血。
拔针的最好时机是:最后一管血应在采血量还差0.3〜0.5 ml时松止血带拔针,待软管内的血液全部流入试管后拔除管塞穿刺针,用干棉球压迫穿刺点5 min左右。
采血后标本应立即送检,不要放置时间过久,也不要放在冰箱内保存。
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其防范对策
红细胞中钾的含量比血清中高23倍 ,因此溶血标本钾会明显 升高。所以应在样品采集后1小时内应将血球与血浆或血清分离。
4、ACP
红细胞中ACP是血清中的66倍,轻度溶血可使血清ACP明显升高, 并且溶血血清ACP与Hb浓度之间量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5、TP
试验表明如果溶血标本中Hb<0.5g/L时无干扰,而高Hb时,会使结果 偏高,可以做样品空白来消除影响。
谢谢!
11、GLU
目前血糖测定大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 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可竞争过氧化氢而使测定结果偏低。
溶血原因及其防范对策
1.血标本溶血的原因 ⑴穿刺操作不当:①操作者抽血时将止血带扎得太紧,时间过长,抽
血时负压过大。②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反复进出,造 成血肿和血样溶血。③采血过程中,静脉穿刺处消毒液未干即开始采血。 ④血液注入试管时,速度过快或产生气泡。⑤直接从输液处放血。⑥标 本在混匀过程中(如为抗凝剂时)动作过猛。
6、TC
试验表明如果溶血标本中Hb<1.5g/L无干扰,而高浓度时因Hb的 固有颜色干扰,会使结果偏高。
7、UA
试验表明如果溶血标本中Hb>1g/L会干扰,是因为测定波长 546nm时因为Hb固有颜色潜在影响使测定结果偏高。
8、TBIL
重氮法测定总胆红素,最终生成耦氮胆红素,呈紫红色。溶血后红 细胞出现破裂会让大多数血红蛋白进入血清,从而导致总胆红素测定值 的上升。血红蛋白和重氮试剂发生反应后产生的产物对耦氮胆红素有破 坏作用,溶血后对于利用重氮法测定胆红素也有负向干扰,引起测定值 偏低。
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其 防范对策
何为溶血?
标本溶血在临床较为常见,是指红细胞发生破裂,血红蛋 白进入血清的过程。 导致标本溶血的原因较多,包括强烈机械性振荡、酸性或 碱性太强、低温冷冻、低渗溶液、乙醇、乙醚等作用、溶血 性疾病等。 标本溶血时,红细胞内逸出的物质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产生干扰,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 案。
防止血标本溶血的措施
防止血标本溶血的措施血液标本是临床检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由于多种原因,血标本可能会发生溶血现象,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影响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因此,在采集、处理和运输血标本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措施,以防止血标本溶血。
一、采集过程中的措施1.选择适当的采血针头采血针头的直径、长度和角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血标本的质量。
一般来说,采用细针头、短针头和较小的角度可以减少血管损伤和血细胞破坏,降低血标本溶血的风险。
2.正确选择采血部位不同部位的血管结构和血流速度不同,因此采血部位的选择也会影响血标本的质量。
一般来说,选择较大的静脉,如肘窝部和手背部,可以减少血管损伤和血细胞破坏,降低血标本溶血的风险。
3.避免过度采血采血过多会导致血细胞破坏和血标本稀释,增加血标本溶血的风险。
因此,在采血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采血量,以避免过度采血。
二、处理过程中的措施1.避免过度颠倒和振荡在采集血标本后,需要进行轻轻颠倒和振荡,以混合血液和抗凝剂。
但过度颠倒和振荡会破坏血细胞,导致血标本溶血。
因此,在颠倒和振荡过程中需要注意轻柔、均匀,避免过度。
2.避免长时间放置和高温长时间放置和高温环境会导致血标本中的细胞和蛋白质分解,增加血标本溶血的风险。
因此,在采集后需要尽快处理血标本,避免长时间放置和高温环境。
3.避免过度离心离心是将血液分离成血清和血细胞的过程,但过度离心会破坏血细胞,导致血标本溶血。
因此,在离心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离心速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离心。
三、运输过程中的措施1.选择适当的运输容器运输容器的大小、材质和密封性等因素都会影响血标本的质量。
一般来说,选择适当大小、材质优良、密封性良好的运输容器可以保护血标本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降低血标本溶血的风险。
2.避免震动和碰撞在运输过程中,血标本容易受到震动和碰撞,导致血细胞破坏和血标本溶血。
因此,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轻装轻卸、平稳运输,避免震动和碰撞。
3.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或过低会破坏血细胞和蛋白质,导致血标本溶血。
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近年来,机采血小板的采集成了血站成分制备中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为了及时满足临床病人的需要又不致血小板因为效期短而报废,对于血小板的供应,我站基本上是采取临床病人预约后采集,机采科接到预约单,及时通知献血员,进行采前抽样初筛,但所抽取的样本时有溶血现象的发生,给检验科的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通过近两年的观察分析和反复实践,总结了血标本溶血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为检验科提供了合格的血标本。
现将2009.1.1-2010.12.31的溶血标本情况统计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采集标本使用的器具与设备一次性使用自动定量静脉采血管5ml、2ml,一次性使用静脉血样采集针,0.5%合力碘,TDZ4-WS台式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长沙湘智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1.2方法皮肤消毒后,将双向采血针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刺穿采血管,采血完毕,将血样做完初筛项目后送检验科。
2 结果(表1)表1 血标本溶血原因情况分析表1示,09年血标本溶血原因因器具不合格引起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因为血管情况不是太好,比如有血管太细,血液循环不好,选择血管不当,静脉穿刺技术不好,止血带扎得时间过紧过长,过度拍打血管,采血管内的负压过高或过低造成的等等。
再就是未及时混匀抗凝剂试管,消毒剂未待干就进行穿刺等操作原因引起的血标本溶血。
还有些不明原因的血标本溶血需要我们提出并进一步分析讨论,并采取有效方法给检验科留取合格的血标本。
2011年经过我们近一年的规范和防范,出现4例不明原因的标本溶血,溶血标本所占比例由09年的4.62%下降至010年的0.19%,防范效果好。
3 讨论通过我们近两年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发现,引起标本溶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器具质量不合格外,更多的是我们操作过程中,在选择血管方面不够仔细,操作不规范如未及时混匀抗凝管,消毒剂未干就进行穿刺等等。
3.1血标本溶血原因3.1.1穿刺困难和采血操作不当①献血者血管太细,静脉充盈不良,血管弹性差致穿刺困难,使采血时间延长,部分血液凝固,使红细胞机械性破坏,造成溶血[1]。
标本溶血原因分析
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对策我院于2004年3~7月份临床科室对采血的血样标本的溶血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溶血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4年3~7月份共采集血标本6420例,溶血50例,对每一份标本溶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对病人的情况、抽血所用器具、抽血操作方法及标本的存放、送检等各方面进行追查。
不同原因造成的标本溶血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原因造成的标本溶血50例情况原因略通过调查发现造成标本溶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操作不当在发生溶血的50例标本中,大部分与抽血困难有关。
其低血容量25例,新生儿10例。
(1)给这些病人采集血样标本时,操作者多将止血带扎的时间过长、过紧,再加上用力拍打穿刺部位。
(2)将空针一次抽到510ml处,等待血液靠负压进入注射器中。
(3)由于针头固定不好,使针头斜面贴于血管壁上,造成血液中混有大量的泡沫。
(4)操作者没有按操作规程执行,将血沿血管壁缓慢注入,而是注入速度太快。
造成泡沫与血液一同注入试管,从而造成溶血。
(5)操作者过于用力晃动标本瓶,造成溶血。
2.2 标本容器不合格空针质量不过关,密封不好,造成溶血。
2.3 标本冻结将标本置于窗台上,没有及时送检,由于温度太低造成冻结。
3 对策(1)加强操作者的责任心,一定按操作规程操作,将所采血沿血管壁缓慢注入,同时要轻轻摇匀。
(2)尽量及时送检,要放在远离气低温的地方。
(3)在操作时,尽量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不要用力拍打所抽部位,如:血管隐藏不清。
可用热敷,让病人休息片刻,重新选择穿刺部位。
(4)注意加强医药管理,防止劣质空针的采用。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标本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
标本溶血后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临床医生不能正确地做出判断、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的知识,欢迎阅读。
溶血已成为分析前误差的常见因素。
哪些原因会导致样本溶血呢?
溶血可以分为体内溶血和体外溶血。
而血管内溶血的原因很复杂,与许多疾病相关。
体外溶血原因也很多,在抽血、标本运送、储存等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
结合我们日常工作分析造成溶血的可能原因主要包括:
1 由于抽血困难,采血时定位进针不准、针尖在血管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等而发生溶血。
2 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空气进入,在抽取的血标本中混有泡沫,这种混有泡沫的血标本,放置一定时间后泡沫破裂或迅速干燥,造成血细胞破坏而发生溶血。
3 血标本在运输过程中过度振荡或贮存不当。
4 不合格的塑料制品会因聚合不完全而具有毒性,这种毒性可造成溶血;
5 试管质量粗糙。
实验室如何检验样本是否溶血?
迈瑞生化分析仪可以快速可靠地自动检测血清指数(包括溶血、黄疸和脂血指标)。
与目测比,自动检测更敏感,在有其他色源如胆红素干扰的情况下,重复性更好。
尤其是可以把检测的结果传输到LIS 系。
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常玉凤
( 阳县直医院检验科 河南 安 阳 4 5 0 ) 安 50 0 中图分类号 : 4 1 文献标识 码: R4 6 1 A
静脉采血是基层 医院检验室工作人 员的 日常工作之一 , 年来 , 近 我院 为减轻 患者痛苦 , 高工作效 率 , 少标 本污 染 , 提 减 使用 了真空 静
感受 , 它是秘 书人员现代意识的内容之一。 虽然秘书 工作具 有很 强的
服从性 、 务 特点 , 服 但秘书人 员又都是具有独立人格 和独立思维 能
力的个体 , 是在改革开放 的今 天 , 特别 秘书人 员一方面 受开放环境 的
影响 , 应该具 有较强 的主动性 和能动性; 另一方面 , 今天的秘书人 员多
3 部热敷 : 局 对于静 脉充盈 不良者可采 用局 部热敷法 。 热敷穿刺
部位 , 局部组织温度升 高 , 使 改善血液循环 , 血管 扩张充盈 , 提高穿刺 成 功率 , 轻病人痛苦。 减 4合理安排采血 顺序 : 1入操作时最 好先抽血清管 , . 如 最后抽血 沉、 凝血项 目等带有特殊抗 凝剂的管 , 以便及 时摇 匀。如人工操作可 先抽 抗凝管 , 中 1 将抗 凝剂均 匀摇 动 , 免暴 力振 动引起 溶血 , 其 人 避 采血后标本应立即送检 ,不要放置时 间过久 ,也不要放在冰箱内保 存。
度和流向 , 破坏体液和细胞 间的平衡 , 造成局 部血 液浓缩或激活凝 血 系统造成 标本溶血。如止血带扎在伤 口 、 结痂 、 伤痕处 也可造成溶血。 3 . 器具不合格 : 抽血 真空静脉 采血器为 真空负压管 , 负压过大 或 过小均会造成溶血 。负 压相对 较大 ,血液流 入负压管底速度 过快 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目的:分析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方法:对2891份血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追踪调查。
结果:溶血标本占总标本的2.87%。
其中:抽血困难51.81%,试管不合格37.35%,存放不当6.02%,操作不当4.82%。
结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责任心,选用合格的采血器具是避免血标本发生溶血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血标本溶血原因对策
资料与方法
2007~2008年采集血标本2891份,其中溶血标本83份,占2.87%。
方法:对每一份溶血标本,都由质控小组对病人情况、抽血所用器具、抽血时操作方法、标本的存放、标本的送检等环节进行追踪调查。
结果
溶血的原因,见表1。
表1 溶血的原因(略)
1、抽血困难:
①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休克、恶液质等原因造成末梢循环差,血管不充盈。
采集血标本时,操作者多将止血带扎得时间过长,并用力拍打拟穿刺部位,穿刺后往往流血不畅而挤压穿刺点周围。
这些机械因素可造成溶血。
②采血时由于患者紧张导致血流不畅,抽血时间过长,血标本中混有泡沫,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泡沫部分迅速干燥,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
2、操作不当:
①采血标本时,未使用采血针头,而使用了一次性注射器。
由于塑料注射器发涩不好徐徐抽动,而用力抽吸,血液靠负压进入注射器,往往使标本中混入泡沫而造成溶血。
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血标本后操作者未按操作规程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而由于向真空采血管注入时用力过大、速度过快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1]。
③血标本注入试管后由于受到过度晃荡造成血细胞破坏而溶血。
④采血标本时,直接在输液处针头抽取,由于血液中混有药液而造成溶血。
⑤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与针栓衔接不紧,抽血时,产生气泡。
⑥采血部位用碘伏消毒时,在碘伏未干的情况下就进行穿刺,标本容易发生溶血[2]。
3、抽血器具不合格:
①抽血器具均为一次性塑料制品,是由高分子材料、增塑剂、稳定剂等组成,不合格的塑料制品会因聚合不完全而具有毒性,可以造成溶血。
②使用玻璃试管时由于试管不干燥或不清洁可造成溶血。
3、存放不当:
①血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放置时间过长,可造成溶血。
②冬天血标本采集后放置在窗口处,因温度太低而冻结。
对策
1、因末梢循环差而导致抽血困难时,扎止血带时间不要过长,更不要反复拍打穿刺部位。
可将肢体下垂片刻,扎上止血带后再握拳,仍抽血不畅,可松开止血带片刻再扎上止血带。
必要时,更换穿刺部位,可用热敷的方法,对要穿刺的部位热敷片刻,再行抽血。
2、如确实无法抽取合格标本时,应将抽取的带泡沫的血标本立即送检。
3、采血标本时,应选用专用一次性采血针头及含负压的一次性密闭塑料试管,真空采血可
缩短采血时间[3],避免血流不畅。
4、对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取的血标本,应检查注射器是否漏气,针头与针栓是否衔接。
抽
血时应徐徐转动抽动针栓,向试管中注血时要沿着试管壁徐徐注入。
5、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抽取血标本,避免在输液处针头抽取血标本。
6、严格把好采血器具质量关,避免使用不合格试管。
7、妥善放置采集的血标本,避免标本受冻或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污染而溶血。
严禁全血冷
冻保存,以免造成溶血。
8、抽取的血标本要由专门人员及时送检,避免家属送检血标本,以免血标本剧烈震荡而溶
血。
9、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采血环境,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告知患者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
【参考文献】
1 张淑艳.使用真空试管时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可致标本溶血.临床军医杂
志,2008.36(1):110.
2 陈宜镇,陈宏.检验医学在临床中应用.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5-118.
3 韩军,杨薇.真空采血技术临床应用的体会.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5(6):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