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中医治疗癫痫验方
![中医治疗癫痫验方](https://img.taocdn.com/s3/m/3e78f8b0d4d8d15abe234eaf.png)
中医治疗癫痫验方*导读:中医治疗癫痫不仅疗效好,而且副作用小。
……癫痫临床表现多样性,有的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口吐痰沫:有的瞬时失神、两眼发直、双耳不闻、口不能言;有的点头、扭脖子、局部肌肉抽动;有的突发头痛、眩晕:有的腹痛、呕吐、四肢发凉、出冷汗。
除少数癫痫呈持续状态外,绝大多数可以自行缓解,缓解后仍如常人,但过一段时间又可重新发作。
中医治疗此病不仅疗效好,而且副作用小。
现将临床上疗效较好的验方介绍如下。
白矾治疗癫痫取白矾适量研末。
成人每次3-5克,儿童酌减,早饭后及临睡前各冲服1次。
发病1~2个月者服药20日,半年者服1个月,1年以上者服1~3个月。
石菖蒲治疗癫痫取石菖蒲9克,水煎为30毫升,每次服10毫升,1日3次,30天为1疗程。
可连续服用。
如连服2年未有癫痫大发作者,可停药观察。
蝉蜕治疗癫痫取蝉蜕适量研末,每次3~6克,每日3次,一个月为1疗程。
本方对外伤性癫痫疗效尤佳,其他癫痫疗效也较好。
地龙治疗癫痫每日取干地龙10-30克,水煎二次分服,一个月为1疗程,连用1~2个疗程。
用新鲜地龙疗效更佳。
全蝎治疗癫痫取全蝎1条(不去头足),用干净瓦片焙干,研成细末;另取鲜韭菜250克,洗净。
将两者混合,用力搓揉至泥状,挤取汁液。
再把红糖250克投入汁液中,置锅中与米饭同蒸,熟后取出,空腹1次服用。
1月发作不足1次者每周服药1次,或每月服药2-3次;1月发作2-3次者每周服药2-3次,一般服药4-5周。
癫痫发作次数减少后,为巩固疗效,连续服药4-5个疗程。
红蓖麻根治疗癫痫取红蓖麻根(红茎、红叶者)60克,鸡蛋1~2个,黑醋适量。
先将鸡蛋煮熟破壳,再放黑醋、蓖麻根,加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
多数病人获近期疗效。
脐带治疗癫痫取脐带2~4条(或胎盘连脐带1个),洗净切成小块,用砂锅加水300~500毫升煎服,3天服1剂。
或将切好的小块放入砂锅内焙干,研成粉末,用开水冲服,代茶饮。
本方对各型癫痫均有效,尤其对局限性发作与小发作疗效显著。
中医对癫痫病的治疗 治疗的偏方
![中医对癫痫病的治疗 治疗的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e52e092a7f1922791788e82c.png)
中医对癫痫病的治疗治疗的偏方中医对癫痫病的治疗,癫痫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癫痫发作会导致患者记忆力下降,有的还会造成智力低下,患者需要依据患者诊断的病因选择合适本人方计划,患者不只仅需求选择合适本人药物和饮食的医治,还需关注生涯中细节患者需求注重,利用中医可以医治癫痫。
中医认为癫痫的发生是由风、火、痰、瘀为患,导致心、肝、脾、肾、脏气失调,肝肾阴虚、阴虚则阳亢、阳亢则肝风内动、亢而热盛、热盛化火、火极生风、风火相助为患,另脾虚失运、清气不升、浊气下降则痰涎内结、痰迷心窍、心血不遂而瘀、瘀则经络不通、痰阻血瘀上扰清窍,终致癫痫发作。
根据发病机理,常采用定痫熄风、平肝泻火、祛痰开窍、活血化瘀为治疗方法。
方l:白矾蝉衣散治癫痫配方:雄黄20克,白矾l2克,蝉衣30克,蜈蚣20条。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成人每次2克,日服2次,开水送服。
儿童每次l克,或酌情加减。
服药后如有大便稀,或吐痰涎,为正常情况,不需停药。
功效:清热化痰,祛风利窍,清心镇惊,安神止痫。
用治痫病。
方2:生石决明治癫痫配方:生石决明12克,天麻6克,蜈蚣2条,广郁金1O克,南红花5克,菖蒲6克,僵蚕6克,胆草5克,神曲1O克,桑枝1O克,全蝎3克,朱砂(分冲)1.2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l剂。
功效:清肝熄风,开窍醒神,镇痉止搐。
用治惊痫、羊痫。
方3:钩藤全蝎黄芩治癫痫配方:钩藤50克,羚羊角15克,全蝎l5克,琥珀25克,朱砂15克,石决明50克,珍珠母15克,冰片10克,牛黄5克,菖蒲10克,枳实50克,胆星25克,天竺黄25克,黄芩60克,栀子25克。
制用法:共研细面,每服2克,日服3次,饭前温水送服。
功效:清热涤痰,平肝止痉。
用治肝风痰热所致的癫痫。
饮食疗法方1:竹沥粥淡竹沥30克,地龙2克,大米lOO克。
干地龙焙干研细末,大米煮粥。
粥熟后调入竹沥、地龙末,分l~2次食完。
可减少发作次数。
方2:枸杞炖羊脑枸杞30克,羊脑1个,油盐适量,枸杞、羊脑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火炖,油盐调味。
癫病中医诊疗方案
![癫病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ef27559e31433238689344.png)
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二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①有癫病或类似疾病的家族史。
②平素性格内向,有性急易怒,或多疑多虑,焦虑胆怯,或忧愁悲郁,甚至愤恨等情志内伤,近期有情志刺激,意欲不遂等诱发因素。
③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静而少动,妄见妄闻等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
④病非中毒、热病及药物原因所致。
⑤头颅CT及其他辅助检查无阳性发现。
具备以上③④项,参考①②⑤项即可诊断为癫病。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有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要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二)证候诊断1.肝郁脾虚证:情感淡漠,呆愣少语,意志减退,妄见妄闻,多疑善虑,生活懒散,肢体困乏,胸胁胀闷,少寐易惊,食欲不振,脘闷嗳气;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癫痫的中医治疗(附交流方五则)
![癫痫的中医治疗(附交流方五则)](https://img.taocdn.com/s3/m/730e9b5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5.png)
癫痫的中医治疗(附交流方五则)癫痫俗称羊癫风、羊痫风,又称痫症,主要表现为:突然跌倒,不知人事,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作猪羊叫声,醒后恢复自如,间歇发作。
西医认为癫痫的发作,是脑部异常放电的结果,可分为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继发性癫痫多为脑部肿瘤所致。
中医也把癫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癫痫必有夙根,继发性癫痫必有诱因(如某些疾病)。
继发性癫痫的治疗必先除诱因——即先治好导致癫痫发生的其他疾病再治癫痫(或同时治疗),原发性癫痫则责之于肝,即:病位在脑、所病脏腑属肝、所犯脏腑在心包、所属病机为痰浊上扰,故常以肝风内动、肝风痰浊、肝火痰热、痰阻心包等为辨证要点。
蚂蝗吸血治疗癫痫办法:内关穴配太冲穴,痰浊加丰隆、火旺加大椎少府(或再加行间、间使)、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脾胃虚弱加足三里、胃俞、脾俞。
日间发作加申脉、夜间发作加照海,日夜皆发申脉照海同用。
穴位埋线:内关、鸠尾、臂臑、腰奇、背俞。
交替使用。
臂臑穴是重点,也可埋胡椒。
贴位贴敷:硼砂、明矾、丹参,敷于神阙穴。
桂林吴氏老中医:原发性癫痫及脑癌、脑肿瘤、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引起的继发性癫痫可参照以上方法治疗。
附:癫痫偏方五则偏方一:皂矾、鱼胶、铅粉各一两,研末,空心服三钱,二服(注:2剂)除根。
偏方二:五年以上陈茶五钱,明矾一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0丸,冷茶送下,大便下痰,三服除根。
偏方三:蝉蜕五钱瓦上焙为末,酒送即好。
偏方四:红花、白芷、防风各三钱,威灵仙四钱,酒煎服,三服愈。
偏方五:鬼馒头(薜荔、木莲)四两炒黑,香附一两盐水炒,羊骨头一两煅成灰,研末,每服3钱,白皑皑酒送下,三服愈。
偏方不可不信,有时偏方很管用;偏方不可全信,中医的精髓是辩证。
桂林吴氏老中医:以上偏方书上是这么说的,但不知真假,估计没那么神。
不过,有兴趣的病友不妨一试。
儿科小儿痫病(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儿科小儿痫病(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46650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c.png)
儿科小儿痫病(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小儿痫病(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痫病》(1994年发布)。
(1)发作前可有头晕、胸闷、惊恐尖叫、恶心、腹部不适、心神不宁、幻听或幻视等不同发作前兆。
(2)以起病急骤、时间短暂、可自行缓解、醒后如常人、反复发作为特点。
(3)发作时可见多种形式,可表现为突然昏倒,项背强直,四肢抽搐;或仅两目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肢软无力;或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意识障碍;或幻视;或呕吐、多汗;或言语障碍;或无意识的动作等。
(4)发作后可有朦胧、嗜睡、T odds麻痹、头痛、或恢复正常等不同表现。
(5)反复发作可造成患儿不同程度的认知、心理、社会功能障碍。
(6)多有家族史,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等诱发。
(7)脑电图检查有阳性表现,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
(8)应注意与中风、厥证、痉病等鉴别。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儿科学》(沈晓明、王卫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5月第7版)。
(1)确定是否为癫痫。
(2)明确癫痫的发作类型或属于某一特殊的癫痫综合征。
(3)尽可能明确或推测癫痫发作的病因。
(二)证候诊断1.惊痫证:起病前常有惊吓史,发作时惊叫、吐舌、急啼、惊惕不安、神志恍惚、面色时红时白,四肢抽搐、神昏,平素胆小易惊、精神恐惧或烦躁易怒、寐中不安,舌淡红、舌苔白,脉弦或脉乍大乍小、指纹青。
2.痰痫证:发作时瞪目直视、喉中痰鸣、痰涎壅盛,四肢抽搐、或局部抽动、或抽搐不甚明显,意识丧失或神志恍惚、失神,或头痛、腹痛、肢体疼痛,平素面色少华、口粘多痰、胸闷呕恶,可伴智力低下,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3.风痫证:常由外感发热引起,以反复发作为特点,发作时突然扑倒、两目上视或斜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唇及面部色青、颈项强直、全身强直或阵挛或四肢抽搐、神志不清,舌淡红或舌红,苔白,脉弦滑。
中医治疗癫痫的临床验方「仅供参考」癫痫古称痫证,亦称“巅证”,古
![中医治疗癫痫的临床验方「仅供参考」癫痫古称痫证,亦称“巅证”,古](https://img.taocdn.com/s3/m/fa53591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6e.png)
中医治疗癫痫的临床验方「仅供参考」癫痫古称痫证,亦称
“巅证”,古
中医治疗癫痫的临床验方『仅供参考』
癫痫古称痫证,亦称“巅证”,古代医家将本病定位“巅”,即头部。
《黄帝素问直解》高士宗注“巅,癫同”,中医理论中,“脑”涵盖的内容包括脑神、脑髓、脑络。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
李时珍在《锦囊秘录》一书中提到“脑为元神之府,主持五神,以调节脏腑阴阳、四肢百骸之用”。
清代名医王清任认为本病病位在脑,为“元气一时不能上传入脑髓”,在病机上提出“脑髓元气”的观点,即元气亏虚,血行无力,则瘀血阻滞脑络,元神失养,并提出充养脑髓的治疗原则。
赖氏认为,癫痫发病机制为清窍受阻,脑府失控,运用独创“通元法”,从元神论治,固元养神。
以上说明,癫痫发病总属脑府失养或受阻,以致神乱痫发。
组成:当归,川芎,酒白芍,淮牛膝,白术,砂仁,肉桂,炙甘草,吴茱萸,肉豆蔻,炮姜,炙黄芪,桂元肉,大枣,桔梗,党参,故子,生姜三片。
辨证加减:如虚寒过盛的可加大砂仁、炮姜量;
有凝血现象的可加:丹参。
每剂药与家养狗(颜色黑的更理想,大小均可,去内脏)同煎,将液分2~ 5天服完,然后再把此药重复煮一次,并适当加家酿糯米酒半两至一两一起服下。
服药期间禁忌:精神刺激、白酒、茄子、萝卜、大蒜。
羊肉、鹅肉永远不能吃。
个别患者服药后发作更频繁属正常。
脑病科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脑病科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2cd204c281e53a5802ff92.png)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颞叶癫痫的门诊患者。
一、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痫病(TCD 编码:BNX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颞叶癫痫(ICD-10编码:G4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7年《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痫病(颞叶癫痫)临床常见证候:痰气郁滞证痰火扰神证瘀阻脑络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痫病(颞叶癫痫)。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6个月。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痫病(颞叶癫痫)的患者。
2.接受正规抗癫痫西药治疗后发作仍不能控制的患者;或初次诊断为颞叶癫痫未服用任何药物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或者其他疾病的治疗并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3)心电图;(4)头颅影像学检查(MRI或CT);(5)视频脑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DSA或CT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超声心动图、凝血功能、D-二聚体、心理测评、智力测评等,有条件者可行相关血药浓度测定。
2012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2012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2d34250f90c69ec3d5bb7591.png)
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目录颤病(帕金森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3)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8)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3)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8)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22)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29)颤病(帕金森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颤病的诊断(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头部及肢体颤抖、摇动,不能自制,甚者颤动不止,四肢强急。
(2)常伴动作笨拙、活动减少、多汗流涎、语言缓慢不清、烦躁不寐、神识呆滞等症状。
(3)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一般呈隐袭起病,逐渐加重,不能自行缓解。
部分病人发病与情志有关,或继发于脑部病变。
2.西医诊断: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1)符合帕金森症的诊断1)运动减少:启动随意运动的速度缓慢。
疾病进展后,重复性动作的运动速度及幅度均降低。
2)至少存在下列1项特征:①肌肉僵直;②静止性震颤4~6Hz;③姿势不稳(非原发性视觉、前庭、小脑及本体感受功能障碍造成)。
(2)支持诊断帕金森病必须具备下列3项或3项以上的特征1)单侧起病;2)静止性震颤;3)逐渐进展;4)发病后多为持续性的不对称性受累;5)对左旋多巴的治疗反应良好(70%~100%);6)左旋多巴导致的严重的异动症;7)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持续5年或5年以上;8)临床病程10年或10年以上。
(3)必须排除非帕金森病下述症状和体征不支持帕金森病,可能为帕金森叠加症或继发帕金森综合征。
1)反复的脑卒中发作史,伴帕金森病特征的阶梯状进展;2)反复的脑损伤史;— 3 —3)明确的脑炎史和(或)非药物所致动眼危象;4)在症状出现时,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和(或)多巴胺耗竭药;5)1个以上的亲属患病;6)CT扫描可见颅内肿瘤或交通性脑积水;7)接触已知的神经毒类;8)病情持续缓解或发展迅速;9)用大剂量左旋多巴治疗无效(除外吸收障碍);10)发病3年后,仍是严格的单侧受累;11)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垂直凝视麻痹、共济失调,早期即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受累,早期即有严重的痴呆,伴有记忆力、言语和执行功能障碍,锥体束征阳性等。
中医内科癫痫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癫痫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08392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f.png)
癫痫癫痫是一种反复突然发作的脑功能短暂异常的疾病,临床表现有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和局限性发作等类型。
大发作在中医学称为“痫证”,俗称“羊痫风:发病原因,一为先天遗传,一为情志刺激,或续发于其他疾病,如脑部疾病、一氧化碳中毒、心血管疾病等。
由于心、肾、肝、脾的脏气失调,导致一时性阴阳紊乱,气逆痰涌,火炎风动,蒙蔽清窍而突然发作。
【诊断】1询问既往有无同样发作病史,有无脑部疾病和其他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的原因,以区别是原发性疾病,还是因脑部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癫痫。
2 .癫痫的典型症状为大发作,即突然跌倒,意识丧失,口中发出异常叫声,头转向一旁,全身强直,抽搐咬牙,口吐白沫,咬破唇舌,瞳孔散大,两目上视,二便失禁,经数分钟后抽搐渐停,转入昏睡,约半小时以上逐渐清醒。
小发作者,突然表现痴呆,不能自主,一侧肢体或面部有麻木或抽搐,但为时短暂,并不跌倒。
另有表现为精神障碍的,如精神模糊,无意识动作,短暂的情绪或知觉改变和幻觉等为主,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经过时间亦很短暂。
3 .如癫痫连续发作,反复抽搐,间歇时间短,神志不清,终致昏迷,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者,为危重现象,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4 .注意与瘠病性抽搐、晕厥、脑动脉供血不足所致发作性跌倒及其他精神病相鉴别。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一般多属实证,但反复久发可致正虚。
治疗当以化痰熄风为主,兼以顺气、清火。
如久发正虚,当补益心肾,健脾化痰,标本同治。
1 .风痰壅阻发前常觉眩晕、头痛胸闷,旋即昏倒,不省人事,发出尖叫声,面色苍白,目瞪直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甚则二便失禁,发后头昏痛,神疲,身酸痛,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熄风,开窍定痫。
方药举例:定痫丸加减。
嫩钩藤12g,川贝母6g,陈胆星5g,竹沥半夏IOg,朱茯神12g,菖蒲5g,远志5g,全蝎5g,制僵蚕10g,珍珠母30g。
亦可服成药定痫丸,每次5g,1日2次。
加减:气郁胸闷甚者,加矶水炒郁金10g,制香附10g。
癫痫中医诊疗技术
![癫痫中医诊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22eff6f51e79b896902264b.png)
癫痫中医诊疗技术癫痫是一种由于脑功能异常所导致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惊厥。
发作是脑内神经元群过度放电而引起的阵发性脑功能障碍,因放电部位与范围不同而表现症状不同。
发作范围可为部分性或全身性;发作形式可为一过性意识障碍、运动性抽搐、感觉异常、自主神经紊乱或精神行为异常等。
小儿癫痫患病率约为3%~6%。
中医学称本病为“痫病”,俗称“羊痫风”。
辨证论治1.惊痫[证候] 起病前常有惊吓史,发作时惊叫,吐舌,急啼,面色时红时白,惊惕不安,如人将捕之状,发作时突然跌倒,双目上吊,摇头瘛疭,身背强直或角弓反张。
口噤不开或口开目张。
手足摇动,扯动不已。
舌苔薄白,脉象弦滑。
[治法]镇惊安神。
[方药] 镇惊丸加减。
主要药物:茯神、朱砂、僵蚕、枳壳、全蝎。
适用于惊惕不安的实证。
如胆虚惊悸不眠者,可用温胆汤。
如惊痫日久,发作无常,惊悸不寐,脉象无力者,此心虚血少,宜服养心汤。
若平时及愈后神疲乏力者,此正气虚弱,可用大补元煎或紫河车丸。
2.风痫[证候] 发作时神志不清,眼睛发青,两目上视或斜视,面色红赤,手指明显抽搐,屈伸如数物状,颈项强直。
脉象弦滑,舌苔白腻。
[治法] 息风定痫。
[方药] 定痫丸加减。
主要药物:天麻、菖蒲、全蝎、僵蚕、琥珀、辰砂、茯神、远志、川贝、胆南星、半夏、竹沥。
若抽搐频繁,可加用止痉散治之,以加强镇痉息风之力。
若痰盛喉鸣,加菖蒲、郁金、法半夏、化痰开窍。
3.痰痫[证候] 平素体胖多痰,发作时痰涎壅盛,喉间痰鸣,口角流涎,瞪目直视,神志模糊,犹如痴呆,失神,面色黄而不华,手足抽搐不甚明显。
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治法] 涤痰开窍。
[方药] 涤痰汤加减。
主要药物:半夏、陈皮、茯苓、甘草、胆南星、竹茹、枳实、菖蒲、人参。
另可加天麻、钩藤息风镇惊,达到化痰涤痰、息风开窍定痫之功。
若痰火壅实,大便秘结,可用竹沥达痰丸攻逐痰火。
抽搐频繁,合止痉散治之,以加强镇惊息风之力。
若食滞痰结见纳差、呃逆、腹胀、大便酸臭可加神曲、麦芽、莱菔子、连翘消积化痰。
癫痫的中医治疗方法(精)
![癫痫的中医治疗方法(精)](https://img.taocdn.com/s3/m/47c54e54f5335a8103d22019.png)
癫痫的中医治疗方法(一)口服中药中药药方较多。
其中以礞石滚痰散最为有名,效果较佳。
配伍:青礞石、海浮石、沉香、人参等服用方法:口服。
疗效:适合治疗外伤、脑伤、脑膜炎及儿童癫痫,局限性为对开颅手术引发的癫痫效果不佳。
评价:治疗176例各类癫痫,其中康复151例,康复标准为停药后3年未发作。
(二)体针①取穴主穴:大椎、腰奇、水沟、后溪。
配穴:百会、陶道、鸠尾、内关、神门、丰隆、筋缩、太冲。
②治法以主穴为主,据症情酌取配穴2~3穴,大椎穴以26号针,上斜30度角进针1.5寸左右,当病人有触电感,即退出几分留针。
腰奇亦须深刺、重刺(针深1.0~1.2寸)。
主穴留针15分钟,配穴一般不留针。
大椎、腰奇去针后可加拔火罐。
每日1次或隔日1次。
③疗效评价疗效标准:1、显效:针刺后半年以上未发作或发作明显减少(减少75%以上),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2、有效:针刺后发作减少(减少25%以上),发作持续时间缩短;3、无效:治疗前后变化不大,或一度好转,后又恢复至治疗前状态。
以上法治疗149例。
总有效率65%~88.9%[6,7]。
(三)穴位注射①取穴主穴:分2组。
1、间使、外关;2、神门、后溪。
配穴:分2组,与上对应。
1、鸠尾、百会、章门、本神、大陵;2、鱼际、阳溪、三阴交、足三里、丰隆。
②治法药液:05%普鲁卡因生理盐水溶液、维生素B1注射液(含量100毫克/2毫升),任取一种。
每次选一组穴(主穴均取,配穴取1~2穴)。
以5号齿科针头深刺得气或出现感传后,推入药液。
普鲁卡因每穴注入5毫升(间使、足三里须10毫升),维生素B1每穴0.3~0.5毫升。
每日一组,交替轮用,10次1疗程。
③疗效评价治疗145例,有效率为82.1%[8]。
(四)头针①取穴主穴:额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病灶相应区、癫痫区。
配穴:情感区、感觉区、胸腔区、枕上正中线。
病灶相应区位置:须依照脑电图表现,确定其病灶部位,在相应的头皮区域取穴,主额、顶、枕、颞等区。
痫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痫病的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665a19650e52ea5518982b.png)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痫病的诊断标准。
(1)全面性发作时突然晕倒,项背强直,四肢抽搐。
或仅双目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肢体无力。
(2)部分性发作时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晕倒,或幻视,或呕吐、多汗,或言语障碍,或无意识的动作等。
(3)起病急骤,醒后如常人,反复发作。
(4)有家族病史,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等诱发。
(5)发作前常有眩晕、胸闷等先兆。
(6)脑电图检查有阳性表现,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
(7)应注意与中风、厥证、痉病等鉴别。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7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具有典型颞叶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脑电图显示颞部导联癫痫样放电。
(1)内侧颞叶癫痫:①具有典型颞叶内侧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如上腹部感觉异常、恐惧等先兆,口咽及运动自动症等;②脑电图显示前或前中颞癫痫样放电;③MRI显示颞叶内侧病灶、海马硬化或正常。
(2)外侧颞叶癫痫:①具有典型颞叶外侧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如听觉、前庭或复杂视幻觉等先兆;②脑电图显示后或中后颞癫痫样放电;③MRI显示颞叶外侧病灶正常。
(二)证候诊断1、痰气郁滞证:发作时神情呆滞,目瞪如愚,或咂嘴、舔唇、咀嚼、吞咽,或寻衣捻物,或错语独行,或莫名伤悲,或妄见妄为,或鼻闻焦臭,或气上冲胸,恶心、胸闷、心慌等。
甚者继而昏仆,目晴上视,口吐白沫,手足搐溺,喉中痰鸣或口吐涎沫,移时苏醒,头晕如蒙,静而少言,或神情呆钝,智能减退,胸部闷塞,胁肋胀满;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玄滑。
2、痰火扰实证:发时或咀嚼、吞咽,寻衣捻物,或视物颠倒,或狂乱无知,狂言妄走,或猝然扑到,不省人事,四肢强痉拘挛,口中有声,口吐白沫,烦躁不安,气高息粗,痰鸣漉漉。
关于颞叶癫痫的治疗方法
![关于颞叶癫痫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5fdac8daef5ef7bb0d3c02.png)
颞叶癫痫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癫痫病药物治疗总的原则是:用药早、剂量足、服药准、时间长。
一旦癫痫病诊断确立后,立即服药,控制发作。
2、手术治疗:癫痫病手术治疗目的,是安全祛除引起癫痫病发作的脑组织,即致痫区(发作起始区),只有切除致痫区后才能达到术后无发作。
手术成功的前提,是术前致痫区的确定,这需要一个很专业的评估小组和神经外科小组来共同合作完成。
颞叶癫痫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呢?3、酮食治疗:癫痫病的酮食治疗,主要指生酮饮食疗法。
4、基因治疗:癫痫病与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控基因来达到治疗癫痫病的目的。
5、中医治疗:先以祛邪为主,可用开窍醒神,平熄肝风,清化痰热,活血通络,通腑泄热转气等治法。
6、病因治疗:癫痫病的病因很多,可根据其临床诊断,提出相应的病因治疗方案。
3、真真的心,想你;美美的意,恋你;暖暖的怀,抱你;甜甜的笑,给你;痴痴的眼,看你;深深的夜,梦你;满满的情,宠你;久久的我,爱你!4、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爱情来了,你还在犹豫么?5、美女,我注意你好久啦,就是不知道怎么表白。
我翻来覆去,思来想去,最终想到一个大胆的办法,我要俘虏你的心,让你爱上我。
爱上了吗?6、对你的爱意,早已飞过万水千山,飞到你眼前,请你睁开眼,仔细看认真听,我的眼睛为你明亮,我的嗓音为你歌唱,来吧,让我们一起舞动爱情之歌!7、爱你没商量,你的眼睛眨一下,我就死去,你的眼睛再眨一下,我就活过来,你的眼睛不停地眨来眨去,于是我便死去活来!8、因为深爱,找不到词汇诠释,因为深爱,找不到言语概括,因为深爱,只能发条短信,轻声说一声“我爱你”,这不是三个字,而是一辈子!9、我对你的心是鲜啤酒,清澈甘冽;我对你的情是葡萄酒,味美甘甜;我对你的爱是刀烧酒,热情浓烈;醉倒在怀,无限爱恋。
10、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
中医科痫病中医诊疗
![中医科痫病中医诊疗](https://img.taocdn.com/s3/m/3a60fac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6.png)
中医科痫病中医诊疗内容摘要:目的《素问·大奇论》曰:“二阴急为痫厥。
”首先提出痫之病名。
《千金要方》称之为“癫痫”:《证治汇补》称其为“痫病”。
痫病指因先天遗传,或大惊卒恐、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以及继发于脑部疾患、高热、中毒、头颅损伤等,使风痰、瘀血等蒙蔽清窍,扰乱神明。
以突然昏仆,口吐涎沫,肢体抽搐,移时自醒,反复发作为典型表现的脑神经疾病。
目的《素问·大奇论》曰:“二阴急为痫厥。
”首先提出痫之病名。
《千金要方》称之为“癫痫”:《证治汇补》称其为“痫病”。
痫病指因先天遗传,或大惊卒恐、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以及继发于脑部疾患、高热、中毒、头颅损伤等,使风痰、瘀血等蒙蔽清窍,扰乱神明。
以突然昏仆,口吐涎沫,肢体抽搐,移时自醒,反复发作为典型表现的脑神经疾病。
本病常见于西医学所说的原发性癫痫或继发性癫痫。
痫病中医辨证治疗(一)现代治疗西药抗癫痫药主要有苯妥因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癫健安等,根据病情可选择使用。
但疗程长,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应予注意。
(二)辨证治疗1.风痰闭阻证证候:发作时卒然昏仆,两目上视,抽搐吐涎,或有尖叫与二便失禁。
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涤痰开窍,熄风定痫。
方药:定痫丸加减。
茯苓12克,石菖蒲10克,远志9克,全蝎5克,僵蚕12克,琥珀末3克(冲服),天竺黄10克,天麻10克,胆南星10克,法半夏12克,地龙12克,陈皮6克。
加减:平素性情抑郁,气郁不舒者,加佛手片10克,制香附10克,合欢花6克。
喉间痰鸣者,加猴枣散,每次0.3~0.6克,每日2次。
备选方剂:祛痰定痫汤。
具有健脾化痰开窍之功效,适用于脾虚痰壅,正气已耗,每于感寒诱发之癫痫者。
2.痰火内盛证证候:性情急躁,心烦失眠,口干苦,大便秘结,发作时症状与风痰闭阻证相同。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龙胆草12克,栀子10克,黄芩12克,木通3克,法半夏12克,胆南星10克,石菖蒲9克,枳实12克,陈皮6克,天竺黄12克,地龙12克,郁金10克,钩藤15克,甘草3克。
(仅供参考)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仅供参考)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2f7d74fab069dc502201ca.png)
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目录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1)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8)痴呆(血管性痴呆)诊疗方案 (13)眩晕诊疗方案 (19)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方案 (23)头痛(偏头痛)诊疗方案 (28)假性延髓麻痹诊疗方案 (34)颤病(帕金森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39)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44)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49)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54)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58)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65)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69)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75)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中医诊疗方案 (82)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诊疗方案 (87)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中医治疗癫痫病处方
![中医治疗癫痫病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d6e8dc1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c.png)
中医治疗癫痫病处方老中医治疗癫痫病。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短暂脑功能异常,如意识障碍、肢体抽动、感觉异常、特殊感觉现象或行动碍碍,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癫痫的临床表现,根据发作情况主要可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
大多具有间歇性、短时性和刻板性的共同特点。
(1)大发作,又称全身性发作,半数有先兆(称先兆期);如头昏、精神错乱、上腹部不适、视听和嗅觉障碍。
发作时(痉挛发作期),有些病人先发出尖锐叫声,后即有意识丧失而跌倒,有全身肌肉强直(强直期)、呼吸停顿,头眼可偏向一侧,数秒钟后有阵发性抽搐(阵孪期),抽搐逐渐加重,历时数十秒钟,阵孪期呼吸恢复,口吐白沫(如舌被咬破出现血沫)。
部分病人有大小便失禁、抽搐后全身松弛或进入昏睡(昏迷期),此后意识逐渐恢复。
(2)小发作,可出现短暂(2一15秒)意识障碍或丧失,而无全身痉挛现象。
每日可有多次发作,有时可有节律性眨眼、低头、两眼直视、上肢抽动等。
(3)精神运动性发作,可表现为发作突然,意识模糊,有不规则及不协调动作(如吮吸、咀嚼、寻找、叫喊、奔跑、挣扎等)。
病人的举动无动机、无目标,盲目而有冲动性,发作持续数小时,有时长达数天。
病人对发作经过毫无记忆。
(4)局限性发作,一般见于大脑皮层有器质性损害的病人。
表现为一侧口角、手指或足趾的发作性抽动或感觉异常,可扩散至身体一侧。
当发作累及身体两侧,则可表现为大发作。
癫痫的病因可有器质性与功能性两类,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强烈的情绪刺激、发热、饥饿、疲劳、闪光、响声等因素可以诱发本病发作。
癫痫的诊断,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并无困难。
但更为重要的是病因诊断,即找出诱致癫痫表现的原发疾病,根据病史和检查所见以及颅脑摄片、超声波、脑电图、脑CT、气脑或脑血管造影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现代医学对癫痫的治疗,一般使用抗癫痫药物,必要时也可用手术治疗。
本病在中医学中又称“羊痫风”,其临床特征为发作性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到,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猪羊叫声,移时苏醒。
脑病科痫病(癫痫)中医护理方案
![脑病科痫病(癫痫)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1ceea0a0116c175f0e48f6.png)
痫病(癫痫)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风痰闭阻证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
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示,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舌质红,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
2、痰火扰神证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病情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3、瘀阻脑络证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
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或先天脑发育不全。
4、心脾两虚证反复发作,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弱。
5、心肾亏虚证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心悸,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两目干涩,面色晦暗,耳轮焦枯不泽,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脉沉细而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意识障碍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呼吸、汗出等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人多惊扰。
3.取适宜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定时更换体位,保持四肢良肢位,予温水擦浴2次/日,保持局部气血运行,预防压疮发生。
5.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或涂金霉素眼膏;遵医嘱取金银花、煎煮后做口腔护理。
6.遵医嘱留置导尿,做好尿管护理2次/日。
(二)抽搐(1)癫痫发作时,使患者平卧,头侧向一边,立即松开衣领、裤带、上下齿之间置放牙垫以保护舌头。
牙关紧闭时,使用开口器,勿强行撬开牙齿。
(2)及时清除口腔痰涎,必要时使用吸引器吸出,以利呼吸。
(3)缺氧明显者,立即给氧。
(4)设专人守护,以防碰伤,不可强行约束患者,以防造成意外损伤。
(5)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及强光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痫病的诊断标准。
(1)全面性发作时突然昏倒,项背强直,四肢抽搐。
或仅两目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肢体无力。
(2)部分性发作时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或幻视,或呕吐、多汗,或言语障碍,或无意识的动作等。
(3)起病急骤,醒后如常人,反复发作。
(4)多有家族史,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等诱发。
(5)发作前常有眩晕、胸闷等先兆。
(6)脑电图检查有阳性表现,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
(7)应注意与中风、厥证、痉病等鉴别。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7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具有典型颞叶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脑电图显示颞部导联癫痫样放电。
(1)内侧颞叶癫痫:
①具有典型颞叶内侧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如上腹部感觉异常、恐惧等先兆,口咽及运动自动症等;
②脑电图显示前或前中颞癫痫样放电;
③MRI显示颞叶内侧病灶、海马硬化或正常。
(2)外侧颞叶癫痫:
①具有典型颞叶外侧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如听觉、前庭或复杂视幻觉等先兆;
②脑电图显示后或中后颞癫痫样放电;
③MRI显示颞叶外侧病灶或正常。
(二)证候诊断
1.痰气郁滞证:发时神情呆滞,目瞪如愚,或咂嘴、舔唇、咀嚼、吞咽,或寻衣捻物,或错语独行,或莫名伤悲,或妄见妄闻,或鼻闻焦臭,或气上冲胸,恶心、胸闷、心慌等。
甚者继而昏仆,目晴上视,口吐白沫,手足搐搦,喉中痰鸣或口吐涎沫,移时苏醒,头昏如蒙。
平素情志抑郁,静而少言,或神情呆钝,
智能减退,胸部闷塞,胁肋胀满;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2.痰火扰神证:发时或咀嚼、吞咽,或寻衣捻物,或视物颠倒,或狂乱无知,狂言妄走,或卒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强痉拘挛,口中有声,口吐白沫,烦躁不安,气高息粗,痰鸣漉漉。
平素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头痛失眠,口臭口苦,溲赤便干,或咯痰粘稠,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3.瘀阻脑络证:可有跌仆损伤史,发时或咀嚼、吞咽,或寻衣捻物,或口角、眼角、肢体抽搐,颜面口唇青紫,或卒然昏仆,肢体抽搐,缓解期兼见头部或胸胁刺痛,肢体麻木,精神恍惚,健忘、心悸、寐多恶梦。
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4.气血两虚证:痫病久发不愈,发则神情恍惚,或咀嚼、吞咽,或寻衣捻物,口眼瞤动,或颈软头垂,或手足蠕动,或卒然仆倒,抽搐无力,或两目瞪视,或口吐白沫,口噤目闭,二便自遗。
平素可见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眩晕时作,食欲不佳,大便溏薄。
舌质淡,苔白或少苔,脉细弱。
5.肝肾阴虚证:发则神思恍惚,或咀嚼、吞咽,或寻衣捻物,或言语謇涩,或耳鸣如蝉,或妄见妄闻,手指蠕动,甚则卒然昏仆,肢搐,平素面色潮红,健忘失眠,五心烦热,腰膝酸软。
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风、痰的病理因素贯穿痫病病程的始终,故化痰、熄风之法用于本病治疗的全过程。
1.痰气郁滞证
治法:理气化痰,熄风开窍。
推荐方药: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浙贝母、生牡蛎、天麻、半夏、石菖蒲、地龙等。
2.痰火扰神证
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龙胆草、炒黄芩、栀子、泽泻、姜半夏、胆南星、天麻、陈皮、茯苓、石菖蒲、当归、柴胡、甘草等。
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
3.瘀阻脑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熄风通络。
推荐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麝香、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川牛膝、生牡蛎、全蝎、僵蚕、地龙、老葱等。
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口服液)、血塞通软胶囊等。
4.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健脾养心。
推荐方药:归脾汤加减。
人参、黄芪、白术、茯神、陈皮、姜半夏、当归、酸枣仁、远志、五味子、生龙骨、生牡蛎、炙甘草等。
中成药:归脾合剂(丸)。
5.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肝肾,熄风安神。
推荐方药:大定风珠加减。
熟地、山茱萸、枸杞子、当归、杜仲、山药、党参、鹿角胶、牡蛎、全蝎等。
中成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
(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痰火扰神证:可选用清开灵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
瘀阻脑络证:可选用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等具有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三)针灸治疗
1.痰气郁滞证
取穴:百会、人中、太冲、丰隆、膻中。
操作:毫针刺,针用泻法,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痰火扰神证
取穴以任、督两脉和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主穴: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丰隆、行间、足三里、通里;
配穴:发作时加水沟、颊车、素髎、神门、涌泉、内关强刺激不留针。
夜间发作加照海,白昼发作加申脉。
操作:毫针刺,针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3.瘀阻脑络证
取穴以督脉穴为主。
主穴:水沟、上星、太阳、风池、阳陵泉、筋缩、血海、膈俞、内关。
配穴:头痛者,在其局部以梅花针叩刺微出血。
操作:毫针刺,针用泻法,或点刺出血,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4.气血两虚证
取穴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中脘、足三里、心俞、脾俞、内关、阳陵泉、通里。
配穴:发作持续昏迷不醒者,可针补涌泉,灸气海、关元。
操作:毫针刺,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5.肝肾阴虚证
取穴以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主穴: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通里、鸠尾、阳陵泉、筋缩。
配穴:神疲面白、久而不复者,为阴精气血俱虚之象,加气海、足三里、百会。
操作:毫针刺,针用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四)内科基础治疗
维持患者就诊前的西药治疗方案不变。
(五)护理调摄
1.对患者进行癫痫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使患者全面了解癫痫的基本知识,消除对癫痫的不正确观点和认识,解除心理上的负担,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刺激,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精神负担。
应积极寻找诱发因素,并尽量避免,防止诱发本病的发作,要坚持正规、长期、合理用药,防止本病进一步发展为厥证、脱证、痴呆等病证。
2.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睡眠。
3.饮食宜清淡有节,结构合理,忌食辛辣刺激及油腻肥甘之品,可常服山药、苡米、赤豆、绿豆、小米煮粥。
戒烟酒,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入。
4.患者应注意不宜从事高空、驾驶及水上工作,亦应注意远离火源、水源、电源。
避免意外;外出时以二人同行为宜,以免突然发病时发生危险。
5.适度锻炼身体,如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气功等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正气恢复,以增强抵抗力,减少发作。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发作频率减少≥75%且<100%。
(2)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且<75%。
(3)无效:发作频率减少<50%。
(4)恶化:发作频率增加。
2.中医证候学评价标准:通过《痫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动态观察中医证候的改变。
采用计算公式:[(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评价:通过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通过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Cramer 1998年)评价患者
生活质量。
采用计算公式:[(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二)评价方法
在患者不同门诊就诊时间:第一次就诊、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时分别选用疗效判定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