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音乐多元化发展研究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及展望分析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及展望分析摘要: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
赫哲族的民族语言是赫哲语,但由于没有民族文字,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多是通过族人在生活中代代相传。
其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赫哲族音乐文化,不仅展现了赫哲族文化独特的魅力,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
关键词:赫哲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展望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独特的居住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赫哲族民族文化,其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
赫哲族人民以渔猎为生,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而通用汉文。
赫哲族音乐文化作为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北方内陆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特色,也是人们了解赫哲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既形成了历史传统,同时也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
赫哲族传统民歌历史悠久,流传至今,淳朴的民歌家喻户晓,朗朗上口的民间小调口口相传。
其内容大多是刻画勤劳勇敢,朴实真诚的赫哲族劳动人民形象、歌颂历史英雄、赞美真挚爱情等。
本文旨在分析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展望的同时,也呼吁社会能有更多的力量来保护并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1赫哲族音乐文化形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不仅是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历史发展和成长传承的重要见证。
赫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文化也代表了民族人民的情感夙愿。
赫哲族传统民歌的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演唱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一是伊玛堪,是赫哲族音乐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说唱民歌。
其主题大多是歌颂英雄事迹,崇尚纯洁善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演唱形式主要是单人独唱,旋律性强,节奏轻快,深受族人喜爱。
二是嫁令阔,是赫哲族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歌形式。
大多刻画了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故事,也描写了族人的朴素生活。
歌词通俗易懂,贴近日常生活,旋律简单易记。
三是天鹅歌舞调,是赫哲族音乐中常见的一种舞蹈音乐形式。
赫哲族伊玛堪的音乐艺术探讨
赫哲族伊玛堪的音乐艺术探讨赫哲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
赫哲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其中的音乐艺术更是引人注目。
赫哲族的音乐艺术中,伊玛堪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它承载了赫哲族人民的心声和情感,具有独特的魅力。
伊玛堪音乐是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一种,属于以口传心授方式流传于民间的音乐形式。
它常在集会、宴会或其他社交场合演唱,是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伊玛堪音乐在形式上分为男声和女声两种,男声伊玛堪曲调高亢豪放,女声伊玛堪曲调柔婉婀娜。
在传承和演绎上,伊玛堪通常由长者传授,通过口头转述和经验交流,使得音乐艺术得以代代相传。
伊玛堪音乐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曲调和歌词。
歌曲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赫哲族人的饮食、服饰、生活、劳作等各个方面。
歌词表现了赫哲族人的真实生活和情感,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对自然、家园和生活的热爱。
而音乐的旋律则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回荡着神秘而悠扬的人声,给人一种抒发情感的力量。
伊玛堪音乐在演唱时通常是由一位歌手带领,其他人则合唱。
合唱的方式非常有特色,男女声分担各自的部分,相互呼应,形成一种独特的和谐感。
歌手的情感表达和动作配合也是伊玛堪音乐演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身体语言和音乐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感受,增强了音乐表现的魅力。
伊玛堪音乐的乐器是其重要的伴奏。
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乐器丰富多彩,主要有牧羊笛、蒙古胡琴、小提琴、扁铛、大锣等。
这些乐器在伊玛堪音乐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歌曲增添了丰富的节奏和声韵,使音乐更加生动活泼。
伊玛堪音乐艺术在赫哲族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赫哲族人民的日常娱乐活动,更是他们传承历史文化、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在音乐中,赫哲族人表达了他们对家园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伊玛堪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仅是音乐艺术本身,更是赫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赫哲族的音乐艺术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赫哲族音乐的转型与多元化发展
赫哲族音乐的转型与多元化发展作者:邢容来源:《艺术教育》2012年第12期【内容摘要】文章指出,在民族文化不断繁荣的大背景下,赫哲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也打开了新的局面,演唱境地由原始环境向社会化发展;音乐表演形式、技巧和曲调由原始单调向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赫哲族音乐转型多元化在国家主流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的今天,赫哲族音乐由原始封闭、停滞、衰落变为传承发展,在歌曲创作、演唱境地、表演形式、演唱方法等方面不断转型,音乐的表现方式变得日益丰富,表演境地愈加宽阔。
赫哲族音乐由较为原始的单调状态向多元化发展。
一、赫哲族音乐演唱境地由原始环境向社会化发展(一)赫哲族音乐随着环境变化发展赫哲族音乐,从原始走向现代、走向世界,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发展环境有限。
赫哲族民歌产生于原始的偏僻环境中,几乎没有外来文化的渗透。
赫哲族人民居住地交通不便,与外界呈半隔绝状态,势必影响赫哲族民歌的流传和发展。
2.视野环境有限。
地理环境和渔猎生活决定了赫哲人目睹的多是天地、山水、树草和渔猎场,因此,很多民歌是对山水田园、渔猎生活的赞美,如《我的家乡多美好》等10余首歌都是唱“小环境”的。
3.演唱环境有限。
赫哲族音乐演唱环境多为家庭、部落之间,属自娱或相互倾诉的小环境。
“嫁令阔”多为妇女吟唱,或坐在油灯下缝针线、熟皮子的时候,或在山野采野菜、野果的时候。
①如男人进山时女人在家唱的“思恋调”“等阿哥”也是如此。
4.流传环境有限。
由于生活、生产方式落后,无文字,居住分散,日本侵略者摧残等原因,赫哲族民歌封闭在原始区域中,濒临灭绝。
随着新中国成立,赫哲族民歌也走出原始封闭环境,赫哲族人民视野变得开阔,民歌从个人、家庭、部落走出,流传领域得到扩展,情感的表达从个人走向群体,从小环境走进大环境。
从区域走向社会,是其发展转型的前提。
(二)赫哲族音乐随着人民心境变化发展赫哲族人唱歌是为了抒发内心情感;歌手唱的是心声、心情、心态、心境。
赫哲族伊玛堪的音乐艺术探讨
赫哲族伊玛堪的音乐艺术探讨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黑龙江和内蒙古两地的赫尔洪得、爱辉两个自治县。
赫哲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音乐艺术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赫哲族伊玛堪音乐是赫哲族特有的民族音乐形式,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和表达方式。
赫哲族伊玛堪音乐的特点之一是灵动婉转。
在伊玛堪音乐中,赫哲族人通过演奏独特的乐器和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伊玛堪音乐乐器主要包括马头琴、二胡、唢呐等,这些乐器的音色独特,能够很好地配合歌唱表达情感。
赫哲族人在演奏和歌唱时,往往以悠扬的旋律和柔和的节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人一种灵动婉转的感觉。
赫哲族伊玛堪音乐的另一个特点是民族色彩浓郁。
伊玛堪音乐中常常可以听到赫哲族民歌的影子,歌词内容通常是表达赫哲族人生活、情感和思想的歌词,这些歌词常常容易让人联想到赫哲族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通过伊玛堪音乐的演唱,赫哲族人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赫哲族。
赫哲族伊玛堪音乐在音乐形式上也有独特的特点。
伊玛堪音乐通常是由组成合唱或者独唱的方式来表达,合唱形式时常见的音乐演出形式。
赫哲族人在演唱时,常常会结合手舞和脚踏,使得音乐表演更加生动活泼。
伊玛堪音乐还融入了一些独特的演唱技巧,如颤音、滑音等,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赫哲族伊玛堪音乐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独树一帜,在保护和传承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赫尔洪得和爱辉两个自治县也常常举行伊玛堪音乐演出和比赛,为赫哲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平台。
赫哲族音乐也在一些文化交流活动中得到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赫哲族音乐。
赫哲族伊玛堪音乐作为赫哲族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和表达方式,通过音乐艺术的表演,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赫哲族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赫哲族的音乐艺术。
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赫哲族音乐的保护和研究,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摘要】赫哲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传统特点和历史演变。
本文从赫哲族传统音乐的特点出发,探讨了赫哲族音乐的演变和现状,并分析了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章还探讨了赫哲族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赫哲族音乐文化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民族音乐的历史背景和特色。
结合内容总结了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促进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对赫哲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关键词】赫哲族音乐文化、发展现状、传统音乐、演变、传承、发展、当代社会地位、未来发展方向、总结、未来展望1. 引言1.1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赫哲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赫哲族音乐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对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特点、演变和现状,传承与发展,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赫哲族音乐文化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这一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的内容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逐一展开讨论,希望可以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2. 正文2.1 赫哲族传统音乐的特点赫哲族传统音乐的特点包括多样的乐器和独特的音调。
赫哲族的传统音乐通常使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反映了他们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
在乐器方面,赫哲族常用的乐器包括马头琴、马弦琴、马铃、响鼓等。
这些乐器在演奏时能够产生独特的音色,给人一种原始而又神秘的感觉。
赫哲族传统音乐的音调也有其独特之处。
他们的音乐常常带有悠扬的旋律,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
这些音调通常反映了赫哲族人民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感悟,是一种对生活、自然的表达和赞美。
赫哲族传统音乐也有着丰富的歌词内容,歌词多以史诗、神话、爱情等为主题,抒发情感、表达心情。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摘要】赫哲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传统特点。
在现代社会,赫哲族音乐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同时在数字化时代也得到了应用。
赫哲族音乐产业仍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加强教育与推广。
未来,赫哲族音乐文化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但保护与传承仍是至关重要的。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需要认真分析,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赫哲族音乐文化、传统特点、现代社会、数字化时代、音乐产业、教育、推广、发展挑战、未来趋势、保护、传承。
1. 引言1.1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赫哲族音乐文化自古以来便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和文化传统,是赫哲族人民的艺术瑰宝。
通过音乐,赫哲族人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着他们对世界的独特感悟和情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赫哲族音乐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当今现代社会,赫哲族音乐的传统特点仍然保留着,如其独特的节奏和旋律,传统的乐器运用等。
在现代社会中,赫哲族音乐也在传承与发展中融入了新的元素和技术,使其更具有现代化的韵味。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
赫哲族音乐产业在当下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为赫哲族音乐文化的推广和传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表演和活动,赫哲族音乐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教育与推广方面,也需要加大力度,提高人们对赫哲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只有在保护和传承的赫哲族音乐文化才能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保护和传承赫哲族音乐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对这一独特文化的尊重和珍视。
2. 正文2.1 赫哲族音乐的传统特点赫哲族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其传统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形式多样:赫哲族音乐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歌谣、舞蹈、器乐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风格。
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摘要】赫哲族民间音乐作为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本文通过对赫哲族民间音乐的历史渊源、特点、传承方式、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的探讨,揭示了其在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和对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有助于维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根脉,更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丰富和提升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赫哲族、民间音乐、传承、发展、历史、特点、传承方式、现状、未来展望、重要性、文化传统、地位、民族文化、意义。
1. 引言1.1 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赫哲族民间音乐作为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赫哲族民间音乐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逐渐呈现出新的面貌。
本文将围绕赫哲族民间音乐的历史渊源、特点、传承方式、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展开探讨,旨在探讨赫哲族民间音乐在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和对民族文化的意义。
通过对赫哲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赫哲族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为传承和发展赫哲族民间音乐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乎赫哲族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可以更好地珍惜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构建多元文化社会作出贡献。
2. 正文2.1 赫哲族民间音乐的历史渊源赫哲族的民间音乐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影响,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他们的音乐常常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每首曲子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赫哲族音乐中使用的乐器主要有马头琴、马铃、木鱼等,这些乐器在表达情感和意境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赫哲族民间音乐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现代赫哲族音乐不仅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还吸收了外来音乐元素,使得赫哲族音乐更具活力和魅力。
赫哲族伊玛堪的音乐艺术探讨
赫哲族伊玛堪的音乐艺术探讨赫哲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
他们传承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传统,其中音乐艺术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伊玛堪则是赫哲族的传统音乐形式之一,是赫哲族人民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寄托。
本文将从伊玛堪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艺术特点以及现代传承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赫哲族伊玛堪音乐艺术。
一、历史渊源随着时间的变迁,伊玛堪逐渐成为赫哲族生活的一部分,不仅在日常民间活动中得到传承发展,还成为一种特色文化艺术形式,成为赫哲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表演形式伊玛堪是一种集歌唱、舞蹈和器乐于一体的表演形式,富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在表演形式上,伊玛堪常常以合唱的形式进行,由一群赫哲族人员组成的合唱队,配以鼓、锣等乐器的伴奏,进行表演。
伴随着合唱和乐器的声音,表演者们还会进行舞蹈表演,舞姿轻盈、舒展大方,配合着歌声和乐器声,形成一种独特的视听艺术享受。
整个表演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赫哲族人民的热情和独特的文化情感。
三、艺术特点伊玛堪音乐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民族特色浓郁。
伊玛堪音乐艺术深受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熏陶,表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歌词内容多为赞美大自然、祈求丰收以及赞美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情和生活情感。
2. 舞蹈形式多样。
伊玛堪表演中的舞蹈形式多样,既有单人独舞,也有合唱团体舞,舞蹈动作轻盈灵动,展现出赫哲族人民的勇敢豪迈和热情奔放。
3. 乐器伴奏丰富。
伊玛堪表演中常常伴有鼓、锣等乐器的伴奏,乐器声音悦耳动听,为整个表演增添了节奏感和动感,使整个表演更加精彩生动。
伊玛堪音乐艺术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是赫哲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赫哲族人民的精神风貌,也展示了赫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现代传承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伊玛堪音乐艺术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不少赫哲族青年人积极参与伊玛堪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了伊玛堪艺术的现代化发展。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赫哲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
赫哲族音乐文化作为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并在当今社会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本文将从赫哲族音乐的起源、特点、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对赫哲族音乐文化进行详细分析。
赫哲族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游牧民族文化。
赫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赫哲族音乐注重自然与环境的融合,旋律多以模仿动物鸣叫和自然声音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此外,赫哲族音乐还广泛采用弦乐、口弦、扔弦等传统乐器,为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随着社会的发展,赫哲族音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传承和发展。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赫哲族音乐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力度,鼓励赫哲族音乐人才的培育和创作。
很多赫哲族音乐家陆续涌现出来,他们不仅传承和发扬了赫哲族音乐的精髓,还进行了创新和改革,推动了赫哲族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目前,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赫哲族音乐传承得到了加强。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赫哲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许多年轻的赫哲族人开始学习和传承自己的音乐文化,使得赫哲族音乐得以延续。
2.赫哲族音乐创作活动日益活跃。
越来越多的赫哲族音乐家开始进行原创作品的创作,他们将传统的赫哲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些具有赫哲族民族特色的现代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传统音乐的独特性,又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3.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大。
政府和相关机构重视对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宣传,通过音乐会、展览、艺术节等形式向公众推广赫哲族音乐文化,提高了赫哲族音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为赫哲族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使得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欣赏赫哲族音乐。
4.赫哲族音乐在国际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赫哲族音乐舞蹈多元化发展研究
・187・艺术研究赫哲族音乐舞蹈多元化发展研究刘国峰(佳木斯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摘 要:本文以赫哲族的音乐文化为入手点,对其民族地位和生活的特殊性做出了肯定,重点研究了它的发展方式、特征和现象,这样可以让我国的民族文化艺术更加丰富。
关键词:赫哲族音乐;多元化;发展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抚远、同江、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的赫哲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还有一部分分布于桦川、佳木斯、依兰、富锦等县城,人口大致在4000人,他们主要的生活方式就是渔猎,不太重视耕种,信仰过萨满教。
善于歌唱并且勤劳勇敢的赫哲族人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的形势发展的一种用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各种民间音乐和说唱文学是他们通过实践和智慧创造出来的产物,这种艺术形式丰富了我国的艺术宝库,赫哲族的说唱艺术、舞蹈音乐、民间小调、宗教音乐等都是比较著名的形式,然后逐渐形成了如:“嫁令阔”、“伊玛堪”、宗教音乐和舞蹈音乐等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音乐的内容、体裁、题材等都有了进步,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系统,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性。
1 “嫁令阔”善于歌唱的赫哲族人们大多数时候都是靠感觉进行歌曲创作, 这些优美的歌曲流传出来就成了民歌,这样的歌曲与生活密切相关,被他们称为“嫁令阔”。
“嫁令阔”是赫哲族民歌的总称,有小调的意思,包含很多体裁如小调、号子、儿歌。
这样的民歌大多是即兴填词的,他们的节奏和旋律基本相似,结构也非常简单,采用赋比兴的艺术形式有一到两个乐段,少数民族歌曲的人物生动、明快简单、形象鲜明的特征由此凸现出来。
歌曲可以自由创作,对于演唱时间和演唱地点都没有明确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可以随意发挥,看到什么就唱什么,内容和曲调也不是固定的,演奏时使用的乐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也可以看见什么用什么,表演时情感十分的投入,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想情郎》《思恋调》等;宫、徵、商、羽调是主要的调式,五声音阶组成了曲调;两句和四句是乐句最多出现的形式;“赫尼娜”“哦呐呐”“牡丹初”“百本初”“也林初”“匡库尔嗒”等词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连接词,与汉族民歌中的“哎嘿呦”“依个呀尔呦”等作用相同。
新时期赫哲族民族文化及音乐研究
·39·基金课题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级面上项目“赫哲族文化保护与民族特色旅游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3Sh201551新时期赫哲族民族文化及音乐研究刘 颖(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摘 要: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古有“鱼皮部”或“使犬部”的称号。
赫哲族以渔猎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和形成的,并与赫哲族的形成与发展同步展开,相互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本文从介绍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的形成和演变出发,阐述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和音乐生活的现状,探索了在发展中保护赫哲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道路,为健康、持续发展赫哲族传统而独特的音乐文化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文化;音乐;保护;传统;研究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赫哲族人口只有4640人。
赫哲族是生活在我国东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区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饶河县四排乡、八岔乡、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
赫哲族人民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中,积累创造的民间音乐艺术丰富多彩,极为宝贵。
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赫哲族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渔猎民族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赫哲族在自身经济文化发生变迁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外来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赫哲族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些来自赫哲族内部及外部的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冲击,使原本相对保存较好的赫哲族原生态民间音乐失去了讲唱的土壤,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变异。
赫哲人可以即兴演唱出许多优美、动听的曲子,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民俗馆就有赫哲族民族鱼皮衣、鱼皮画、赫哲族图腾等,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做讲解的赫哲族传人,现场演唱了赫哲族民歌,曲调优美、回味无穷。
赫哲族音乐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综述研究
赫哲族音乐文化现状及其发展综述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当今文化价值相对论日益受到学者关注,包括音乐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现状和产业逐渐受到推崇和重视的今天,世居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岸的广袤地域,既沿江居住的以渔猎生产为主体生活方式的赫哲族,其勤劳勇敢的民族品质,历史悠久的文化,与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开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历史,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学者们热衷的研究方向。
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少民族之一,在其生存背景下孕育了其风格特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
研究其音乐文化发展程度的现状,进而了解其现今生存生活情况,就成为未来能够更好对其音乐文化进行保护的重要依据。
一、赫哲音乐文化保护迫在眉睫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赫哲族这个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各少数民族中具有典型特征的民族,却也不可挽回的面临人口稀少,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濒临被强势民族同化的命运。
随着改革开放后赫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动着赫哲人的生活方式逐步趋近于向城市化,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
在研究赫哲族音乐的实地调查中,笔者就深有感触:原本的民族性已完全汉化。
曾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的尤玉镯老人焦虑的表示:带有民族特色的伊玛堪说唱艺术已经濒临灭绝。
目前,掌握“依玛堪”传统说唱艺术的只有一位老人,且已重病缠身。
如今,人们已经开始把赫哲族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这是保护和宣传赫哲族文化的大好时机。
但是赫哲人本身对自己的文化却没有足够的重视,赫哲人的语言、风俗和信仰等这些真正代表一个民族的东西正在消失,现今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二、赫哲音乐文化现状自1985年后,赫哲音乐文化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可以说乌日贡大会是促进赫哲族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促因。
其主要作用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摘要】赫哲族民间音乐是赫哲族人民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他们的历史、民俗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赫哲族民间音乐的起源与特点,传承方式,现状与挑战,以及创新与发展路径。
赫哲族民间音乐传承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但也面临着现代化和娱乐化的挑战。
创新和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结论部分将探讨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意义,以及未来展望。
通过对赫哲族民间音乐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赫哲族人民的文化和生活,同时也为该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赫哲族、民间音乐、传承、发展、起源、特点、传承方式、现状、挑战、创新、发展路径、意义、展望。
1. 引言1.1 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赫哲族民间音乐是赫哲族人民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族人们的情感、记忆和生活体验。
作为赫哲族同胞的精神支柱,民间音乐传承了族人们对自然、家园和生活的热爱和理解,反映了他们与世界的交流与沟通。
赫哲族民间音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等问题,但也逐渐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在当代社会中,赫哲族民间音乐正以全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寻找创新与发展的路径。
本文将就赫哲族民间音乐的起源与特点、传承方式、现状与挑战以及创新与发展路径进行探讨,旨在探寻赫哲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意义,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正文2.1 赫哲族民间音乐的起源与特点赫哲族民间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赫哲族祖先的生活和文化。
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额尔古纳市和图里河地区。
他们的民间音乐具有浓厚的草原民俗风情,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歌曲传统而闻名。
赫哲族的民间音乐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音乐形式的多样性。
赫哲族民间音乐包括歌曲、舞蹈、器乐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其次是歌曲的主题广泛。
赫哲族歌曲的主题涵盖了生活、爱情、家乡、祖国等各个方面,反映了赫哲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文化传统。
赫哲族伊玛堪的音乐艺术探讨
赫哲族伊玛堪的音乐艺术探讨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和牡丹江市一带较为集中。
赫哲族的音乐艺术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类文化的独特性。
本文将围绕赫哲族伊玛堪的音乐艺术进行探讨。
伊玛堪是赫哲族传统音乐组织的一种,是赫哲族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
伊玛堪通常由一组由男女子各数人组成的合唱队演唱,唱词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习俗、自然景观和民族历史传说等。
伊玛堪的演唱方式独特,主唱者先引子,由其领唱,而其余队员则随之和唱,呈现出一种齐声合唱的多声部效果。
伊玛堪的旋律受到当地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其表现出一种神秘、哀怨、欢快和欣慰等不同情感。
例如,山歌《水仙花儿开》、《菜花儿开》等表现出自然景观的美丽,歌词中提到了当地种植的花草,以及它们的芳香和色彩;而祭歌《敬奶妈》、《猎鹰歌》等则表现出对祖先和自然生态的崇敬和感激,歌词中表述了当地狩猎和采集的习俗和技巧。
伊玛堪不仅是一种传统音乐形式,而且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伊玛堪中的歌词多取材于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社会生活,从而反映出赫哲族的习俗、信仰和价值观。
伊玛堪同时也是赫哲族语言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赫哲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近年来,赫哲族的音乐艺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伊玛堪也开始走向现代化和多样化的道路,融合了越来越多的新元素和文化。
总之,赫哲族伊玛堪的音乐艺术是赫哲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歌词内容和情感表达,展示了赫哲族的民俗文化和精神内涵。
伊玛堪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促进赫哲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保护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有益探索。
赫哲族音乐转型与其多元化发展之走向
赫哲族音乐转型与其多元化发展之走向
邢容
【期刊名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赫哲族音乐由原生态环境向社会化发展。
其传统表演形式、演出技巧和
淳朴曲调通过与社会文化融汇,由原来单调清唱向有伴奏发展;音域和旋律的简单、局限性向复杂发展;由随意的原生态向规范发展;由简朴、淡雅的风格向审美、多元化、多织体化发展。
【总页数】2页(P120-121)
【作者】邢容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24;J607“225”
【相关文献】
1.赫哲族音乐转型类别与多元化发展原因
2.乌日贡——传承赫哲族音乐文化的舞台——简介吴福常对赫哲族音乐文化的贡献
3.赫哲族音乐文化现状及其发展与走
向4.赫哲族音乐舞蹈多元化发展研究5.歌剧音乐创作的“民族化”与多元化发展
走向——“一九九六年全国歌观摩演出”观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赫哲族音乐多元化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赫哲族音乐文化的研究,肯定了赫哲族的民族地位和渔猎生活的特殊性,分析了其多元化发展的形式、现象及特征,以丰富我国多民族文化艺术宝库。
【关键词】赫哲族音乐多元化发展
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同江、抚远、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也有部分居住在佳木斯、富锦、桦川、依兰等县,现在人口有4000多人。
赫哲族以渔猎为生,也耕种少量土地,曾信仰萨满教。
在长期的渔猎生产中,勤劳勇敢、善于歌唱的赫哲人,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形成发展起来,是人民群众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一种歌唱艺术形式。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创造了各种民间音乐和说唱文学,丰富了祖国的文化艺术宝库,其中,最著名的赫哲族音乐有民间小调、说唱艺术、宗教音乐和舞蹈音乐等多种,后来又发展出许多合唱形式的作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嫁令阔”“伊玛堪”、宗教音乐和舞蹈音乐。
那时没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没有形成语言系统,随着时代的进步,音乐的内容、题材和体裁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一、“嫁令阔”
赫哲族人民喜爱音乐,尤其善于歌唱,很多歌曲都是歌手们有感而发。
而优美的曲调一旦在民间流传,就成为民歌。
民歌和赫哲族人民的生活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
这些歌曲赫哲族人就叫“嫁
令阔”。
“嫁令阔”是赫哲族民歌的总称,意即小调、小曲的意思,涉及号子、儿歌、小调等多种体裁。
曲调旋律和节奏变化不大,这些民歌大多即兴填词,曲式结构非常简单,大多是一至二个乐段,手法多用赋、比、兴,体现出了少数民族民歌形象鲜明、人物生动、语言明快等特征。
有些歌曲需要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合演唱,也有些歌曲可以自由创作,表演时不但随意性较大,而且没有时间或场合限制,现编现唱,见什么唱什么,且民歌的内容和曲调都是现场随意发挥,表演者可随意用身边的任何工具或用具做伴奏的乐器,表演时十分陶醉,如常见的《想情郎》《思恋调》等;乐句多为两句、四句构成;调式以宫、徵、商、羽调为主,曲调以五声音阶组成;演唱中经常以“赫尼娜”“哦呐呐”“牡丹初”“百本初”“也林初”“匡库尔嗒”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衬词相衔接,作用相当于汉族民歌中的“哎嘿呦”“依个呀尔呦”等。
二、“伊玛堪”
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黑龙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区。
据现有资料,它最迟在清末民初就已经形成。
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进行“徒口”叙述,大体上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没有乐器伴奏。
它与大鼓书差不多,说一段唱一段,说唱形式较自由。
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
“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乌日贡大会上,赫哲族的民间说唱文学“伊玛堪”
最受群众喜爱。
“伊玛堪”是赫哲族口传的叙事长诗,现有50多部典籍,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
它讲唱部落战争、民族兴衰、维护民族尊严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赞颂纯真的爱情,还讲述萨满求神及风俗民情,有时一唱就连续好几天。
赫哲族人喜爱音乐,善于唱歌,流传着许多民间歌曲,歌曲优美舒展,旋律奔放,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品类和一种娱乐审美的方式,它同时还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价值独特、意义重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黑龙江成立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研究中心,将启动伊玛堪数字化工程,将民族工作者多年采录的伊玛堪音像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搜集整理国内外伊玛堪研究资料,建立完备的伊玛堪数据库。
三、宗教音乐
赫哲族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赫哲先民认为,日月山川都有神灵主宰,因而崇拜自然。
按照赫哲人的信仰,人与鬼神不能直接相通,只有人神之间的使者萨满才能代人向神说话。
在祭祀时,萨满戴神帽,穿神衣、神裙、神鞋,系腰铃,用椭圆形或圆形鼓(就是民间所称的“跳大神”),“大神”手里拿着圆形鼓边唱边舞,“巴哈恩都力民都爱机哈特布衣尼……”曲调常采用民族五声调式,没有固定的节拍,没有平稳的旋律线,说和唱结合,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创作发展,将萨满舞搬上舞台,成为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舞,是独具北方民族特色的舞蹈。
如今,随着赫哲人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已经很少有人找萨满跳神,就连
萨满也几乎找不到,但萨满舞作为赫哲族民间艺术流传至今,其蕴含着深刻的民族价值、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著名词曲作家和音乐爱好者多次到赫哲族居住的地方(同江、抚远、饶河、桦川等)采风、搜集和整理民间音乐,并改编、创作了不少反映新生活的歌曲。
如据吴连贵用箫吹奏的民歌曲调整理发展而成的《乌苏里船歌》(郭颂、胡小石词,汪云才、郭颂曲)流行全国,成为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
还有许多优秀的创作歌曲,如《“伊玛堪”唱给毛主席》,袁风词、汪云才曲,《赫哲人永远跟党走》,晓寒词(赫哲族)、张志权曲,还有现代的《我的家乡多美好》,填词:杨倩,编曲:钱琦等。
根据赫哲族民歌改编的领唱、合唱《赫哲族走向美好的明天》、混声合唱《乌苏里船歌》等。
赫哲族民歌的演唱形式大多为独唱,偶尔有对唱,合唱多是后来根据民歌改编的。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赫哲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在不断上升,如同江的赫哲人积极参加音乐培训班,民族特征在不断突出,文化艺术人才不断涌现出来,通过送出去、走进来学习交流相结合,形成了非常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
街津口赫哲族乡还投入上千万元,建起了占地18万平方米的赫哲族民俗文化村,赫哲滩、狩猎场、赫哲族博物等14个独具民族风情的景区,形成多元化经济发展格局。
赫哲新村有自己的文工团、博物馆,同江有赫哲族艺术学校,他们非常重视传承传统技艺。
他们演出的传统技艺《萨满舞》出访亚洲各国,受到各国朋友的关注,
全力打造的文化品牌带动了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更加促进了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注:本文参加省级科研立项,课题名称:《赫哲族音乐的转型与多元化发展研究》,编号:12b095,批准项目时间:2012年7月;本文参与佳木斯大学科研立项,课题名称:《赫哲族音乐的多元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w2011—023)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