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励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的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是从事特殊职业、责任重大的特殊群体。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受护理人员的心理、技能、工作积极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影响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工资待遇低、自身发展机会少、夜班和节假日值班、不参与决策、工作环境差等。护理管理就是要在分析影响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各种原因的基础上,坚持人本管理,采取恰当的激励方法,包括强化激励、感情激励、机会激励、参与激励、环境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护理管理效能,使患者满意、医院满意。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即调动人的积极性,焕发人的内在动力,努力使其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前进[1]。激励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就是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实际、工作环境、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运用恰当的方法,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发挥护理工作的最佳效能。
1 影响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1.1 工资待遇低影响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发挥的主要物质原因包括工资和奖金。护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在各类医院中处于较低水平,而从事护理工作本身又很辛苦,他们的付出与得到的报酬并不成比例,这是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发挥的主要原因。
1.2 夜班、节假日值班辛苦夜班、节假日上班,是医院的需要,每个护理人员都必须面对。但由于上夜班和节假日值班给护理人员的生活、家庭带来许多不便,有的护理人员还因为上夜班,使身体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夜班和节假日值班就成了护理人员严重的心理负担。工作的特殊性使护理人员面临着工作和生活、家庭之间的冲突。
1.3 自身发展机会少由于工作需要,医院中临床护理人员较多,提升和外出进修的机会相对较少,一定程度地限制了部分积极要求进步的护理人员自身的发展。
1.4 不参与决策在日常护理管理中,一般护理人员难以参与决策与管理,处于被动应对、执行,也是护理人员工作热情受到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1.5 工作环境差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对其身心健康有着极为严重的职业危害。例如噪音危害—患者的呻吟、探视陪护人员的对话、各种治疗仪器的声音;化学药物和消毒剂的侵蚀、患者体液接触等,可能会造成护理人员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病毒感染等。
1.6 缺乏长远目标引导很多护理人员没有真正意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长远人生规划,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缺乏进取心,导致工作消极。
1.7 缺乏竞争机制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各类医院中竞争气氛还不浓郁,没有完全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也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 在护理管理中有针对性地采用激励方法
2.1 强化激励在护理管理中,充分给予按要求高质量完成任务的护理人员以经济和物质奖励,提高其工资和奖金,安排其休假,张榜公布其事迹,使其得
到实惠,解决他们对物质待遇的起码要求的同时,感到自己被尊重;同时对因责任心差、工作失职造成不良后果的护理人员,按制度实施必要的惩罚。
2.2 感情、尊重激励护理管理运用感情、尊重激励法,可以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平衡,保持他们持续的工作热情。尤其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护士长一定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像家人一样关心帮助他们,多鼓励他们,和他们建立感情,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尽可能帮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叮嘱他们在上夜班时要好好休息;节假日值班时多和家人沟通,尽量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夜班。
2.3 机会激励医院护理部要尽量向医院争取更多的经费,轮流让各科室大多数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培训、进修,不断更新知识,提升业务水平。
2.4 参与激励一般护理人员适当参与决策与管理,既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护理部又能从中获取日常工作的反馈意见,使护理工作朝着预期目标稳步推进;另外,护理人员从参与决策过程中感受到了自身价值的实现,感到自己是医院大家庭的一员,尤其是他们的意见被采纳时,心里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得到了极大提高;还有医院的民主气氛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强,护理人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大提高。
2.5 环境激励努力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噪音;建立科学合理的探视制度,严格遵守探视时间;在各种临床护理操作中,要戴好防护用具,规范操作,尽量减少各种职业危害。为护理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安心工作、愉快工作。
2.6 目标激励目标,是人们通过努力所要达到的满足需要的预期结果。人的心理活动通常遵循一种规律:发现需要—产生动机—引起行为—设定目标—满足需要。通过设置一定的目标作“诱因”,刺激人们未满足的需要,激发起实现目标的欲望,这是激励的基本过程[2]。因此,在护理管理中,通过设置目标激励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引导护理人员的行为方向。在运用目标激励时,要注意设定的目标要具体明确且要有一定的价值,难度适中。合适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方向。因此,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的实际,反复论证,制定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基础及专科护理质量和以提高护理科研水平等作为护理工作中的总目标。在总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争当优秀护士、争当文明科室的个人和单位的奋斗目标,推动护理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
2.7 竞争激励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竞争,有竞争,才能有改进和提高。竞争,就意味着能者上,庸者下。在护理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能打破庸者长期占据领导岗位而影响工作的不利局面,能有效地调动护理人员的进取心,能把真正优秀人才提拔到管理岗位,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医院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在护理管理中,要正确引入竞争机制,公平竞争、择优选用。通过竞聘,一批工作责任心强、业务娴熟的业务骨干,走上了管理岗位;部分责任心不强,又不加强学习的护士长下来了,成为一般护理人员;少数表现差的护理人员,被调离出护理队伍。这样“上上下下”,盘活了护理队伍,激发了护理人员积极进取的朝气。
总之,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是有不同层次的,有各种需要,从物质到精神,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五种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当人们处于不同的需求层次时,激励措施所发挥的有效性是有明显不同的[4]。因此对护理人员要根据其年龄、个人经历、工作年限、工作的具体环境、家庭情况、职称情况、心理承受能力,认真分析他们的心理需求,因人而异,运用有效的激励方法,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