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和地区财政支出比率

合集下载

2020年全国及各省市经济财政债务分析报告

2020年全国及各省市经济财政债务分析报告

2020年全国及各省市经济财政债务分析报告摘要: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在一季度大幅收缩,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以及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全国经济运行情况逐季回升,全年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元,成为全球范围内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分区域看,2020年各省市经济总量排名与2019年相比差异不大,东部地区经济总量继续领先,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次之,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薄弱。

增速方面,受疫情影响,2020年绝大多数省市GDP增速大幅放缓,除西藏、贵州和云南之外,其他省市经济增速均在4%以下,各省市之间经济增速跨度不大;辽宁、内蒙古和湖北经济增速均不超过1%,排名末三位,其中湖北受疫情影响,以-5.0%的增速垫底,成为唯一负增长的省份。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全国近半数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下降,其中湖北和天津降幅均超过20%,其他绝大多数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在3%以下。

从总量及排名看,除湖北和天津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分别下降4位和5位之外,其他省市排名总体变化不大;东部地区财政收入总量及质量均优于中西部地区,财政自给程度呈现东、中、西的阶梯式分布。

2020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继续回落。

分地区看,2020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集中于东、中部地区以及西部经济体量较大的省份。

从增速来看,近年来各省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波动较大,2020年多数省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保持增长,仅8个省市出现回落;增幅超过20%的省市有吉林、广东、福建、宁夏、上海、甘肃、江苏和江西,降幅超过30%的省份为青海和天津。

从政府债务情况看,2020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省份,但四川、湖南、贵州等经济欠发达省份债务规模亦较为突出。

从债务压力看,东部省份债务总量虽大,但因财政实力强,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在全国仍处于中后水平,财政收入对政府债务的覆盖程度尚可,尤其上海、广东、北京、浙江和江苏政府债务压力相对较小;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和东北地区债务压力总体较为突出,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财政收入比率超过2倍的省份有12个,包括西部的青海、宁夏、内蒙古、贵州、新疆、云南、甘肃和广西,东北三省以及东部的天津,上述区域政府债务压力相对偏大。

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时间序列和模截面数据的分析

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时间序列和模截面数据的分析
【 摘 婪 】改革 开放 以 来 ,我 国财政 支 出规 模 呈 先 缩 小后 扩
私 人部 门生 产 率 的提 高 ,因而 财 政 投 资 支 出 比率
( 政 投 资 支 出 占 GDP 比 率 )显 著 正 相 关 [0 然 财 6 1 而 .有些 经 济 学 家 的分 析 结果 正 好 相 反 :以前 认 为 标 准 的 生 产 性 支 出 ,诸 如 资 本 、交 通 和 通 讯 、 保 健 和 教 育 等 支 出 , 与 经 济 增 长 负 相 关 或 相 关 性 不 显 著 。 目前 , 我 国 针 对 财 政 支 出 规 模 与 经 济 增 长 的 关 系 的 研 究 还 较 少 。 马 栓 友 ( 0 0)8 析 了 促 进 20 [ 分 经 济 增 长 的 最 优 财 政 规 模 。但 是 他 没 有 分 析 财 政
维普资讯
20 0 6年 1 2月 第2 8卷 第 6期
当 代 经 济 管 理
Co N TEM PO R AR Y ECo N oM Y & M A N AGEM EN T
DO .0o C2 6 VO.8 NO. I 6 2
■ 财政与税务
F n n e a d Ta a i i a c n x ton
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
— —
基于时问序列和模截面数据的分析
崔 兴红 , 吕冰洋
(. 1 工商银行 山东省 分行 ,山东 济南 20 0 ,2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 8 ) 501 . 00 4
需要 政 府 强 力推 动 ; ( 2)中央 财政 生产 性 支 出对 经 济 增 长 的推 动 力 量远 高 于地 方 财政 生产 性 支 出 , ( )国 家财政 的 3 非 生 产性 支 出规 模 过 大 , 不利 于经 济 增 长 。 【 键 词 】财政 支趋 势 ,但 是 财 政 生 产性 支 出 占财 政 总 支 出 的 比 重 却 不 断缩 小 。 本 文 从 政 府 支 出 的 公 共 品 模 型 和 拥 挤 模 型 出发 。 对 国 家财 政 、地 方 财政 总 支 出和 生 产 性 支 出规 模 的 经 济 效

我国财政支出状况

我国财政支出状况

2 0 05 2 0 04 2 0 03 2 0 02 2 0 01 2 0 00 1 9 99 1 9 98 1 9 97 1 9 96 1 9 95 1 9 94 1 9 93 1 9 92 1 9 91 1 9 90 1 9 89 1 9 88 1 9 87 1 9 86 1 9 85 1 9 84 1 9 83 1 9 82 1 9 81 1 9 76 - 19 8 0 1 9 71 - 19 7 5 1 9 66 - 19 7 0 1 9 63 - 19 6 5 1 9 58 - 19 6 2 1 9 53 - 19 5 7
对我国1953—2005年的财政支出数据可得图如下: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占GDP 的比率%
预算内支出比率 预算内外总支出比率
世纪80年代到 年代中期( (2)20世纪 年代到 年代中期(不断下降) ) 世纪 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不断下降) 公共支出比率不断下降的原因: 公共支出比率不断下降的原因: A 经济体制的变革。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企业制 经济体制的变革。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 度改革,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让位于市场机制,公共支出比率下降。 度改革,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让位于市场机制,公共支出比率下降。 B 税收限制。 这一时期我国税收制度典型地无弹性,税收收入增长跟不上经济增 税收限制。 这一时期我国税收制度典型地无弹性, 公共支出主融资渠道受阻。 长,公共支出主融资渠道受阻。
2 0 05 2 0 04 2 0 03 2 0 02 2 0 01 2 0 00 1 9 99 1 9 98 1 9 97 1 9 96 1 9 95 1 9 94 1 9 93 1 9 92 1 9 91 1 9 90 1 9 89 1 9 88 1 9 87 1 9 86 1 9 85 1 9 84 1 9 83 1 9 82 1 9 81 1 9 76 - 19 8 0 1 9 71 - 19 7 5 1 9 66 - 19 7 0 1 9 63 - 19 6 5 1 9 58 - 19 6 2 1 9 53 - 19 5 7

公共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公共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O
公共部门产出(10亿元)
R
私人部门产出 (10亿元)
S1 S2 S3 S4
A
B
C
D
部门间资源配置:最优点和非最优点
部门间资源配置:最优点和非最优点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3.部门间资源配置的变化
(1)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不变情况下现实配置变化。
(2)部门间现实配置和最优配置都变化。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第二章 政府经济作用:财政职能
*
*
第二章 政府经济作用:财政职能
*
第一节 市场体系及其经济效率
一、市场体系
二、市场机制有效的环境
*
第二章 政府经济作用:财政职能
*
一、市场体系
(一)家庭
(二)企业
(三)市场
*
第二章 政府经济作用:财政职能
*
(一)家庭
1.含义 (1)家庭作出两种基本决策,而这两种决策又与 家庭预算有关。 (2)家庭拥有能卖的东西。 (3)家庭有要努力实现的某种目标或目的。
*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
四、潜在补偿标准(卡尔多标准)
如果一项拟议中的政策变化使某些人的收益足以潜在地支付受损者,那么,如果这种补偿被实际支付了,就没有人会因这种政策变化而境况变坏。如果受益者的收益大于受损者的损失,这种政策变化就是帕累托改进。这种用来估价一项拟议中的政策变化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的方法,称作潜在补偿方法。
2.基本特征 (1)满足程度或效用水平最大化是单一目标。 (2)初始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数量 有限。 (3)自由出售其要素服务以获得收入。 (4)自由使用其收入以购买商品和服务或取得资产。

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的分析

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的分析
维普资讯
20 0 6年 8月
中共 长 春 市 委 党校 学报
o m a f t e at S h o o C o a  ̄ h n u l h P ry c o l f CP o f Ch n c u M u ii a nct l  ̄ Co dt e mn t e


引 言
对 财政 总 支 出 的 经济 效 果一 般分 成 两 大 部分 分 析 , 是 生产 性 支 出 , 是 消 费性 支 出 ( 生 产 性 支 一 二 非 出) 。一 般认 为 , 法 、 司 政务 活动 等 支出挤 占了经 济资 源, 因此消费性支 出的经济效果一般是负数 。 岐主 吩 要集 中在 对财政 生 产性 支 出的作 用评 价 上 , 种 观点 一 主要体现 在 内生增 长理论 中 , 为私 人分 散化 决策 导 认 致 储蓄和 经济增 长 处于 “ 优 ” 态 , 次 状 私人 投 资带来 边 际生产率 递减 , 而财 政参 与 经济 会提 供公 共产 品和 解 决经济“ 拥挤” 问题 , 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 第二种观点 认为私人分散化决策可使储蓄和经济增长达到帕累 托最优 , 毋需财 政参 与 。 在 实证 分析 中 , 关于 财政 的 生产性 支 出 的经 济效 果 分析 也有很 大 的差 异 , 的研 究 结果 说 明 了财 政 的 有 生产 性支 出( 如基 础 设 施服 务 的提 供 ) 仅 为经 济 诸 不 增长提 供了必 要环 境 , 而且 还 有助 于 私人部 门生产 率 的提 高 ,因 而财 政 投 资支 出 比率 ( 政 投 资 支 出 占 财 G DP比率 ) 与经 济增 长 显 著正 相关 。然 而 , 有些 经济 学家 的分析结 果 正好 相反 : 以前 认 为标 准 的生产 性支 出, 诸如 资本 、 通 和 通讯 、 交 保健 和教 育 等支 出 , 与经 济增长 负相关或 相关性 不 显著 。 目前 , 国针 对财 政支 出规 模 与经 济增 长 的关 系 我 的研究还较少。 马栓友分析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优财 政规 模 ,但 是他 没 有 分 析 财政 生 产 性 支 出 的作 用 效 果 , 且该 文是基 于时 间序 列 的分析 , 而 样本 较 少 , 易 容 产生较 大的统 计误 差 。[ 文既采 用 时问序 列数据 分 1 本 析 国家 财政 总支 出规 模 和 生产 性 支 出 规模 对 经 济增 长的影 响 , 也采 用将 时 间数据 和横 截 面数 据结 合在 一 起 的面 板数 据 (ae dt) 分 析地 方 财 政 总支 出规 Pnl a 来 a 模和生产性支 出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从而多角度 地分 析我 国财政支 出规 模对 经济 增长 的影 响 。

公用支出比率计算公式

公用支出比率计算公式

公用支出比率计算公式1 公用支出比率的定义和意义公用支出比率是指政府在总支出中用于公共事务和服务的比例。

公用支出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各种公共事务和服务的支出,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环境保护等公共事务支出。

公用支出比率是衡量政府在整个经济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国家的公用支出比率反映了政府在维护公共利益和满足人民基本需求方面的投入。

合理的公用支出比率可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

2 公用支出比率的计算方法公用支出比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公用支出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作为公用支出比率。

此处的公用支出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支出。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总额/GDP其中,公用支出总额是指政府投入到各种公共事务和服务中的资金总额,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支出。

GDP是指一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物质财富总值,包括消费、投资、净出口等各个方面。

3 公用支出比率的提高与优化合理的公用支出比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过高的公用支出比率会带来财政困难和经济萎缩,过低的公用支出比率会导致公共服务能力下降和社会不公。

为了实现公用支出比率的平衡和优化,应该进行以下方面的努力:1.加强财政管理,提高公共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效率,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使政府投资更能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2.改革行政机制,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3.落实公共服务责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满足人民基本需求。

4.鼓励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为公共服务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

4 公用支出比率的应用与意义公用支出比率可以用于衡量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公共服务投入方面的差异和水平。

通过对公用支出比率的比较和分析,可以了解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公共服务质量和政府治理能力等。

公用支出比率还可以用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调整。

高公用支出比率表示政府在实现公共服务和人民福祉方面有较高的投入,但会对财政、通货膨胀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需要适当的调整。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计划与市场!""!·#!"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王军表$、#、%分别显示了部分国家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比较情况,总体而言,我国政府支出中用于社会事业方面的支出比重还较低。

发达国家的教育支出比重普遍较低,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教育基础比较薄弱以及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使得这一比重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而我国对教育的支持和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在医疗卫生支出上,我国也处于政府支持程度较低的水平上。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对此一、中国财政支出职能结构的国际比较&一’经济建设支出的国际比较表(显示,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

这说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政府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尤其是生产性建设较多。

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政府参与的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即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却不足。

欧美国家已进入经济成熟期,需政府扶持的基础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因而这一比重较低;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同时,又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因此,国家干预还是较多地反映在政府的直接支出上,这对于弥补市场缺陷、调整资金投入、带动民间资本、缓解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对经济发展制约方面有其合理性。

&二’国防支出的国际比较表!显示,在九十年代国际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各国用于国防支出的比重均较低,可以看出,一般均在#)(#*之间。

我国的这一比重属中等水平。

但由于各国国内政策、地区性矛盾等因素的客观存在,有的国家这一比重仍然较高。

&三’行政管理支出的国际比较表+显示,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反映了我国政府机构不合理膨胀、效率低下、权力相互牵涉、关系复杂、服务质量不高和人员经费增长迅速等问题。

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_基于时间序列和模截面数据的分析

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_基于时间序列和模截面数据的分析
二、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考察 ( 一) 财政支出规模随经济增长而扩大是世 界趋势 20 世纪 初 以 来 , 世 界 各 国 财 政 支 出 规 模 ( 用 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率表示) 呈现上升趋势 , 如 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 1996 年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重分别比 1913 年提高 27.30, 46 和 23 个百分 点。对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膨胀趋势, 后人称为 “ 瓦 格 纳 法 则 ”。 它 可 表 述 为 : 随 着 人 均 收 入 的 提 高, 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简言之, 该法则认为, 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 要求, 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例如 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
每 增 长 一 个 百 分 点 , 就 会 使 得 经 济 增 长 率 降 低 0.
337 个 百 分 点 。 国 家 财 政 生 产 性 支 出 与 经 济 增 长
显著正相关, 国家财政生产性支出占国家财政总
支出的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就会提高经济增
长 率 0.328 个 百 分 点 。 这 一 方 面 说 明 财 政 生 产 性
崔兴红 1, 吕冰洋 2 ( 1.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 山东 济南 250001, 2.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4)
[摘 要]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我 国 财 政 支 出 规 模 呈 先 缩 小 后 扩
大的趋势, 但是财政生产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不
断缩小。本文从政府支出的公共品模型和拥挤模型出发,
D1=0, 当 t≠1989、1990 时。
D2 为 虚 拟 变 量 , D2 =1, 当 t =1984 时 ; 当
D2=0, 当 t≠1984 时。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投入产出指标综述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投入产出指标综述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投入产出指标综述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产出的指标主要分为国家和地区卫生系统效率研究中采用的指标、大型医院绩效评价采用的指标、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机构效率评价采用的指标、妇幼保健绩效评估采用的指标和特殊疾病治疗投入产出分析采用的指标五大类。

分别对这五种类型的指标进行归类,并提出指标运用中存在的指标使用繁杂、指标表述不规范、指标混用、指标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标签:医疗卫生;投入产出;指标根据文献检索发现,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产出的指标主要分为国家和地区卫生系统效率研究中采用的指标、大型医院绩效评价采用的指标、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机构效率评价采用的指标、妇幼保健绩效评估采用的指标和特殊疾病治疗投入产出分析采用的指标五大类。

每一类都有其不同的指标特点,所以本文分别对这五个领域的指标进行归类总结。

1国家和地区卫生系统效率研究中的指标1.1投入产出二分法大部分的学者们都采用投入和产出两个一级指标对国家和地区的卫生系统效率进行研究。

同时投入指标中常常被分为人力、财力、物力三个二级指标。

人力指标包含每千人口专业卫生人员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医生(含医师)数等;财力指标包含人均卫生总费用(包括政府预算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卫生总费用占GNP的比例、人均卫生事业费、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例等;物力指标包含人均固定资产、每千人口床位数等。

产出指标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为产出数量指标和产出质量指标,另一种是产出利用指标和产出效果指标。

产出利用指标包含医疗、预防和保健三个方面。

医疗指标有居民年就诊人次、居民年住院人次;预防指标有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食品卫生监督监测覆盖率、卫生水平普及率、居民健康教育普及率;保健指标有公费、劳保和合作(含集资)医疗覆盖率、孕妇保健系统管理覆盖率、婴幼儿保健系统管理覆盖率。

产出效果指标包含疾病控制、死亡率和寿命,疾病控制指标包含计划免疫目标疾病报告发病率、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等,死亡率指标包含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病死率,寿命指标主要由人均期望寿命来表示。

中国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中国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03
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 途径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管理、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
05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
改革开放前的城乡收 入差距
在计划经济时期,城乡收入差距 相对较小,但改革开放后,城乡 收入差距开始扩大。
改革开放后的城乡收 入差距
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 波动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20世 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收入差 距迅速扩大。
绝对收入差距
指城乡居民实际获得的货币收入 之间的差距。
相对收入差距
指城乡居民获得的货币收入与各 自所在地区的平均收入之比。
城乡收入一体化
指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收入增 长速度、收入结构等方面逐步走 向均衡状态。
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
财政支农力度不足
中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小、比例低,且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城市偏向政策的影响
城市偏向政策导致城乡资 源分配不均
城市偏向政策使得城市获得更多的财政资源 ,而农村则相对较少,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 ,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城市偏向政策导致农村人 口外流
城市偏向政策使得城市人口增加,而农村人 口减少,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影响农民收
入增长。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影响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1 2
总量增长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在教育 、医疗、社保等领域投入增加。
结构变化
随着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支出结构也在发生 变化,民生领域支出逐渐增加。
3
地区差异
财政支出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中西部地 区财政支出水平相对较低。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经济建设支出
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占比较高,对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投入较多。

《中国最赚钱的十二大行业》

《中国最赚钱的十二大行业》

中国最赚钱的十二大行业第三章教育产业:最后一只“原始股”发达国家教育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为4%~7%,远高于房地产等行业。

一、教育: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中国惟一一个供不应求的行业就是教育,教育是目前少有的卖方市场。

大家对这一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寄予厚望。

1、产业勃兴虽然教育具有公益性与非营利性的特点,然而着并不意味着教育是无偿的。

教育不仅具有福利属性,同时还具有产业属性。

民办学校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实行“自筹资金、自主办学、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滚动发展”的运行机制,这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化管理机制。

教育既是产业又是市场,它和别的产业是一样的,也和房地产一样,周期比较长。

以产业的眼光看教育、办教育,教育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国家用同样的钱可以办更多、更好的学校。

中国每年有近10%的小学毕业生、50%的初中毕业生、75%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

对于一项产业来说,其普遍性的特征是生产性、服务性、经营性和效益性。

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收费性两大特点。

“谁收益,谁投入”的原则,政府可以采用成本分担或成本补偿的办法,从学生、家庭及其他可能的渠道,筹集一部分经费来保证学校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行。

教育的有效经营可以产生利润,有了利润就可以吸引投资。

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产业特征愈来愈清晰,相继出现教育投资收益率超过物质资本投入收益率的现象。

教育能为受教育者及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是毫无疑问的。

90年代,发达国家居民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是12.3%,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指标更是高大23%。

2、美味的原始股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谁投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教育产业,意味着谁拥有了21世纪第一只,同时也是设计经济遗留下的最后一只原始股。

拒专家预测,教育将成为21世纪最热门的三大投资领域(教育、旅游、休闲)之一。

教育产业在国外被称为21世纪最大产业。

多年来,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把教育看作一种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产业。

财政集中率名词解释

财政集中率名词解释

财政集中率名词解释财政集中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政府掌握的预算资金的比重。

也可称为财政集中程度,简称财政集中率。

通常认为,财政集中率越高,就意味着该国政府的调控能力越强,宏观调控手段越丰富。

财政集中率是指国家财政机关支配使用的财力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财政集中率的大小体现了财政调控能力的强弱,反映了一国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政集中率的基本计算公式为:财政集中率=本年各级财政上交的支出额/上年财政支出额×100%。

它表明某一时期内一国各级财政的财政集中程度,可反映其总体的财政状况。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财政集中率的测算方法: 1、计算分部门财政集中率,即计算分部门财政总支出与该部门所属各单位支出的比率; 2、将各分部门全部财政支出按一定方法划分为不同性质的经常性支出和非经常性支出,然后根据经常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计算财政集中率。

财政集中率的特点: 1、财政集中率是国家行政区划内各级政府集中掌握的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不仅包括财政集中程度,还应包括收入集中程度。

它们共同构成财政调节社会供求的基础。

2、财政集中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职能和特征。

政府在保证社会公共需要的前提下,应运用多种手段,从事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活动,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

国家财政通过分配,加强宏观调控,调节社会供求关系,实现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目标。

3、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将各分部门全部财政支出按一定方法划分为不同性质的经常性支出和非经常性支出,然后根据经常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计算财政集中率。

3、以各部门年度经常性支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的相对数为分子,以各部门年度经常性支出总额为分母,相除而得到的百分数即为各部门财政集中率。

4、财政集中率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客观因素无法改变,故通常以平均值或比较值作为计算值。

赤字依存度

赤字依存度

赤字依存度
赤字依存度是一个经济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财政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

赤字依存度通常指政府支出中依赖债务融资的比例,也可以理解为政府财政赤字与GDP之间的比率。

这个指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政府财政的稳健程度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赤字依存度的计算公式一般为:赤字依存度 = (政府财政赤字 / 国内生产总值(GDP))× 100%。

其中,政府财政赤字指的是政府支出超过政府收入的差额,而国内生产总值(GDP)则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赤字依存度的高低对于经济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赤字依存度过高,意味着政府过度依赖债务来维持其支出,这可能会导致财政不稳定、债务危机,甚至影响国家的信用评级。

高赤字依存度还可能挤压出对私人部门的投资,抑制经济增长和创新。

然而,适度的赤字依存度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必要的。

例如,在经济衰退期间,政府可能需要增加支出以刺激经济,这可能会导致赤字依存度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权衡短期刺激和长期财政稳健之间的关系。

为了降低赤字依存度,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高税收、削减非必要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

此外,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升级等也是降低赤字依存度的根本途径。

总之,赤字依存度是衡量政府财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

通过合理的财政政策和经济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赤字依存度,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各项财政支出共53页文档

我国各项财政支出共53页文档

• 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支出 占GDP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 平越高,比重也越大。2019年公共教育经 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为5.2%,发达国 家为5.5%,发展中国家为4.6%,最不发达 国家达到3.6%,而我国仅为2.41%,不仅
17.91
22.4
3.99
18.42
24.66
3.74
20.92
2000-2019年我国财政支出情况折线图
500000 450000 400000 350000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GDP
99214.6 109655.2 120332.7 135822.8 159878.3 184937.4 216314.4 265810.3 314045.4 340902.8 401202 441761.1
全国
15886.5 18902.58 22053.15 24649.95 28486.89 33930.28 40422.73 49781.35 62592.66 76299.93 89874.16 108930
行政支出
与外国的比较
• 2019年国家财政收入3.9万亿,占GDP的 19.5%,虽然只比美国联邦财政收入占GDP 的16%高出3个百分点,但美国政府财政开 支的73%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 文化等公共产品,行政开支只占10%,而 中国政府开支只有25.5%用于公共产品提供, 行政开支却占38%。
• b 2019年我国两会召开以后,在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草案中指出:我国教育支出在 GDP中比例首次突破4%,说明我国越来越 重视教育。

财政支出结构比较

财政支出结构比较

趋势 ↓ ↑ ↑ ↓ ↑
经济建设支出/公共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 公共支出 64.08% 26.56% . . 行政管理支出/公共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 公共支出 社会文教支出/公共支出 社会文教支出 公共支出 国防支出/公共支出 国防支出 公共支出 其他支出/公共支出 其他支出 公共支出 4.71% . 13.1% . 14.96% . 3.16% . 18.73% . 26.83% . 7.37% . 20.51% .
30个国家经济活动服务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30个国家经济活动服务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比 例 国 家 5% 以 下 5% -10% 10% -15% 15% -20% 25% -30% 30% -35% 35% -40% 法国 巴基斯坦、埃及、 巴西、西班牙、澳大利亚、 英 国 、 意 大 利 (1980)、 加 拿 大 、 德 国 、 美 国 肯 尼 亚 、 智 利 、 新 加 坡 、 比 利 时 (1980) 印度、加纳、土耳 其、马来西亚、韩国、瑞典 印度尼西亚、菲律 宾、泰国 赞 比 亚 (1980)、 墨 西 哥 (1980)、 中国
1978-2008年我国财政支出占 年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年我国财政支出来看,公共支出结构会随着不同时期政府 从纵向来看, 职能的变化与政策目标的调整而有所不同。 职能的变化与政策目标的调整而有所不同。 美国 国防支出/公共支出 国防支出 公共支出 1945年 年 2000年 年 趋势 ↓ ↑ ↑ ↑
结构 15.65 14.39 10.87 9.95 7.26 6.72 6.68 6.49 4.40 3.76 3.40 2.32 100.00
比重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比重 (%) 中央 比重 (%) 地方

“政府规模”定律与政府合理规模(1)解读

“政府规模”定律与政府合理规模(1)解读

“政府规模”定律与政府合理规模(1)内容提要:参照国际通用标准,从我国实际出发,不宜以“官民比”为主要尺度来说明我国政府规模。

政府规模是否合理,可以借鉴世界主要国家政府规模演变所形成的“政府规模定律”来进行判断。

判断我国政府规模是否合理,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我国政府规模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二,是否与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第三,政府支出结构及构成增减速度是否合理?第四,政府就业人员增速及结构是否合理?近年来,见诸于报端的争论不少,不过很少有象“官民比”之争那样“混乱”的——“官民比”本质上是一个以数据支撑观点的“实证研究”,但争论者之间竟然没能就“事实是什么”这一简单问题达成共识。

仅2005年3月“两会”以来,“官民比”先后就出现了三种说法:1:26;1:198;1:18。

数据之间如此巨大的差异,显然不是“误差”可以解释的。

从学术规范出发,我们主张摒弃“官民比”这一提法,改用“政府规模”概念,进而分析政府规模的合理性。

由此,有关“官民比”的一些问题才能得到澄清。

不宜以“官民比”说明我国政府规模以“1:198”说明我国政府“官少民多”,拿“1:18”说明“官多民少”,其实质都在于测量“政府规模”。

不过,无论是参照国际通用标准,还是从我国实际出发,都不适宜于用“官民比”为主要尺度来说明我国政府规模的“大”或“小”。

首先,政府规模测量的国际通用指标是政府财政支出比率。

测量政府实际规模的指标有很多,包括政府就业、财政支出、财政收入以及政府管制程度等。

政府就业,如政府就业占总人口的比重(“官民比”)或政府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是常用的指标之一,但并不是最“好”的。

正如英国公共经济学家吉麦尔所指出的:以政府雇员数量测量政府的规模“限定了研究问题的范围”,“人们在把解释政府雇员数量的变化解释为公共部门的变化时,必须十分谨慎,因为政府雇员数量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工作效率的改进或恶化、投入的替代或人员素质的变化引起的”。

我国财政收支结构研究

我国财政收支结构研究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我国财政收支结构研究Graduation Design(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revenue and expenditureUndergraduate: Wang huanqiangSupervisor: Prof. Wen zhengweiMaj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School of public affairsChongqing UniversityJune 2013摘要我国财政收支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本文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近些年来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特点。

结果显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税收,税收中增值税占了最大的份额,我国中央财政所占的比重较低。

我国财政支出经济建设费用居多,而公共开支较少,社会保障费用不足。

就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国,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支出结构ABSTRACTChina's fiscal structure has changed great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is paper adopted the method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our country’s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in recent year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source of income of our country’s finance is tax, and value-added tax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share, the proportion of central finance is low. Expenditure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ccounted for most of finance, public spending is less, lack of social security costs. With these questions,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Key words:china, structure of revenue, structure of expenditure目录中文摘要 (Ⅰ)ABSTRACT (Ⅱ)1引言 (1)2国内外研究文献 (2)2.1关于我国财政收入结构的文献 (2)2.2关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文献 (2)2.3关于我国财政收支关系的文献 (3)3我国财政收入结构 (4)3.1我国财政收入总额及其占GDP的比重 (4)3.2我国财政收入结构 (6)3.3我国财政收入的中央与地方的结构现状 (8)4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10)4.1我国财政支出总额及其占GDP的比重 (10)4.2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13)5 我国财政收支结构存在的问题 (16)5.1我国财政收入结构存在的问题 (16)5.2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16)6 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17)6.1我国财政收入结构调整的政策性建议 (17)6.2我国财政支出机构调整的政策性建议 (17)参考文献 (19)1引言财政收入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在国家经济调整中具有前导性的特点。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措施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措施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措施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然一直存在,但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其风险也越来越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债务风险防控力度,推出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

本文将从评估和预警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探讨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挑战以及防范措施。

一、风险评估评估是风险防范的前提。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二是风险评估指标的确定。

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的核心。

当前,国内外学者和专家普遍采用贝叶斯网络、模糊综合评判、Logistic回归等模型进行评估。

在此基础上,根据风险评估指标的确定进行分析。

国内外学者和专家普遍认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主要考虑三个层面:一是债务收入比,二是债务支出比,三是债务覆盖率。

债务收入比是指当地政府财政债务占当地财政收入的比例;债务支出比是指当地政府财政债务占当地财政支出的比例;债务覆盖率是指政府债务利息支出与当地财政可支配收入的比率。

二、预警措施预警是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警标准的确定,二是预警机制的建立。

预警标准的确定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的核心。

当前,我国在预警标准的确定上,主要采用累计债务率、债务增长率两种方法。

累计债务率是指当地政府留存债务占当地财政收入的比例;债务增长率是指当地政府留存债务增长速度和当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比率。

预警机制的建立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的基础。

当前,我国在预警机制的建立上,主要采用集中监管、信息公开、动态评估、预警发布等方式,少数地区参照市场机制实行债务评级和信用风险监测。

三、总结在评估和预警的基础上,我国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主要包括以下措施:一是加强财政管理,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控,确保财政拨款安全;二是优化债务结构,注重有效利用政府性基金、企业化债务等手段,优化债务结构和融资渠道;三是开展综合融资和投资运营,探索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等方式,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合作。

财政支出的适度规模研究

财政支出的适度规模研究

财政支出的适度规模研究在现代化社会中,财政支出的规模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政策选项。

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财政状况,同时也会影响到经济的整体运作。

如果财政支出过大,会导致政府举债过多,甚至造成经济危机。

而财政支出过少,则会导致政府无力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影响到人民的生活。

因此,对于财政支出的适度规模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定义财政支出规模的定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二是财政支出的绝对数值。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是指财政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

这个比例直接反映了政府财政的活跃程度,同时也是衡量经济政策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财政支出比例是不同的,有些国家的财政支出很高,如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也有些国家的财政支出很低,如新加坡、香港等亚洲四小龙。

财政支出的绝对数值是指政府在某一时期内实际花费的金额。

这个数值可以反映出政府的实际财政状况,同时也可以用来比较各个时期的财政支出情况。

财政支出的绝对数值包括了政府的各种支出,如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不仅会影响到政府的财政状况和经济的整体运作,同时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第一,国家的发展阶段。

在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财政支出规模的适度程度也会不同。

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来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因此财政支出比例通常较高。

而在一个发达国家,政府需要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其他领域,如科学研究、文化建设、环保等,因此财政支出比例通常较低。

第二,政府的财政收入。

政府的财政收入直接关系到财政支出的大小,如果财政收入比较充足,政府可以适当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但是如果财政收入不足,政府就需要控制财政支出,以免造成财政赤字。

第三,宏观经济形势。

经济的发展水平、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

如果经济形势较好,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支出以推动经济发展,但是如果经济形势不好,政府就需要控制财政支出,以稳定经济运行。

衡量财政支出的动态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的动态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的动态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的动态指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财政支出增长率:该指标衡量财政支出在一定时间内的增长速度,可以用来评估财政支出的扩张或紧缩程度。

2.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该指标衡量财政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反映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和资源配置情况。

3. 政府财政赤字率:该指标衡量政府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比率,反映政府的开支能力和财政健康状况。

4. 公共投资比重:该指标衡量财政支出中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比例,反映政府对公共领域的重视程度和经济发展潜力。

5. 效益评估:除了关注财政支出的规模和比例,还应对财政支出的效果进行评估。

例如,衡量教育支出的指标可以包括教育水平提高率、学生/教师比例等;衡量医疗支出的指标可以包括健康指标、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财政支出动态指标,实际的衡量指标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不变情况下现实配置变化。 (2)部门间现实配置和最优配置都变化。
2020/3/9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15
(1)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不变情况下现实 配置变化
➢社会可能从最优的现实配置点移动到非最优配置点。 ➢社会可能从非最优的现实配置点移动到最优配置点。 ➢社会可能改变非最优配置的程度。 ➢社会可能改变非最优配置的方向。 ➢社会可能从最优稳定点移动到非最优稳定点。
我们身边的政府经济活动
从早到晚:水、电、煤气、公共汽车 ……
从生到死:医院、幼儿园、学校、失业与 再就业、社会保障 ……
2020/3/9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1
财政是政府经济活动的基础
政府依靠税收来支付向社会提供物品和 服务;政府的收入、支出活动及其管理就是 财政;财政活动构成了政府经济活动的基础。
17
第二节 政府经济活动的目标
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标准 二、功利主义标准 三、帕累托标准
四、潜在补偿标准 五、社会福利函数标准
2020/3/9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18
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标准
由英国学者杰里米•边沁提出, 他认为:为最大多数人产生最大 利益的政策会促进公共利益。
2020/3/9
2020/3/9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6
二、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
(一)政府微观经济活动的类型与最优干预程度 (二)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间的资源配置
2020/3/9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7
(一)政府微观经济活动的类型
与最优干预程度
政府从事微观经济活动的类型主要有三个方面:
(1)管制:政府通过立法以调节支配商品和服务交换的 产权制度。
(1)帕累托最优: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 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身境 况得到改善的状态。
(2)帕累托改进:如果一种政策变化至 少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会使其 它人的境况变坏,那么这种政策变 化将提高社会福利。这种政策变化 称为帕累托改进。
2020/3/9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8
政府干预与净经济收益
C
干预指数
2020/3/9
B
A F
V' T'
G
T
S' S
V
H D
OR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干预的净收益
9
(二)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间的资源配置
1.最优配置和非最优配置 2.最优配置的无差异分析 3.部门间资源配置的变化
2020/3/9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19
二、功利主义标准
1.主要思想:以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为代表的一些功利主 义者认为:一个人从消费物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或效 用的数量,至少在理论上上说是可以衡量的。衡量这种 公共利益的一种方法是把社会中的所有个人的总效用相 加,增加社会总效用的政策,都会促进公共利益。
2.缺陷:(1)找不到一种可以用来比较个人间效用或满 足程度的有效方法。(2)按照功利主义的逻辑结果, 有些社会安排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
3.当代功利主义者认为:在现实世界,作出政策建议的惟 一方法是以一种公正的方式,对某些人获得的利益和其 他人遭受的损失进行估量权衡。
2020/3/9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20
三、帕累托标准
1.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 2.埃奇沃斯框图 3.缺陷
2020/3/9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21
1.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





a b
y'
d
y
c
o
2020/3/9
w
w'
x' x
整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私人部门产出总量
12
社会无差异曲线
公 共 部z 门 产 z' 出 总 量
y
y'
S1 S2 S3 S4
a b
c d
2020/3/9
w w'
x x'
私人部门产出总量
社会无差异曲线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13
部门间资源配置:最优点和非最优点
公 共1000 R 部 门 产 出 750 (
亿 500 元 )
250
S1 S2 S3 S4
B D
A
10
2020/3/9
C
O
250
500
750 1000 私人部门产出
(10亿元)
部门间资源配置:最优点和非最优点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14
3.部门间资源配置的变化
(2)定价:政府通过征税或补贴改变交换的价格,以减 少产生负外部性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增加产生正外部 性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
(3)生产:政府通过自身生产产品和服务来直接配置资 源。
因此,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程度,不能仅用税收比率和 支出比率来估价,还需要用很多管制政策来衡量。
2020/3/9
2020/3/9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2
第一节 政府活动的界限
一、什么是政府 二、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
2020/3/9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3
一、什么是政府
(一)政府的基本特征 (二)政府与国家
2020/3/9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4
(一)政府的基本特征
1.政府拥有强制权力。 2.政府部门的主要决策者是民选的。 3.政府追求的不是利润。 4.政府有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
2020/3/9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16
(2)部门间现实配置和最优配置都变化
➢社会生产潜能发生变化。
➢社会无差异曲线改变位置和斜率。
➢ R曲线和S曲线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很可能会形成 一个新的部门间最优配置点。
➢随着最优配置点的变化,现实配置点可能在不同 的程度和方向上发生变化。
2020/3/9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政府与国家
国家(state)从广义上讲,是指拥有法律强制 手段的一套机构。国家在其领土之内享有制定 法规的垄断权,通过有组织的政府来实现。
政府(government)这一术语在不同的场合有 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指管理的过程,指权力的 行使;也可以指该过程的存在,指“有秩序的 法规”的状况;还可能指机构的结构和安排及 其如何与被管理者发生联系。我们在日常生活 中经常将国家和政府这两个概念交替使用,本 书也是如此。
10
1. 最优配置和非最优配置
( 公 100
占共
国部
民 门 75
产产
出出
比 50
例 )
y1 y
25
y2
B A C
2020/3/9
0
25 50 75 100 私人部门产出
x1 x x2
(占国民产出比例)
部门间资源配置:最优和非最优点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11
2.最优配置的无差异分析
公 共
zR
部 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