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
全纳式教育名词解释

全纳式教育名词解释一、概念全纳式教育 (Inclusive Education) 是一种注重包容、尊重差异和多元性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公平、公正和个性化的教育,而不受其种族、性别、文化背景、语言、智力、身体和心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全纳式教育倡导将所有学生纳入到同一个教育体系中,避免将特殊需要学生单独隔离的教育模式。
二、特点1. 尊重差异:全纳式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尊重学生的差异是实现全纳式教育的关键。
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兴趣和能力,以此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2. 融合性:全纳式教育强调将特殊需要学生与普通学生融合在一起,让他们在同一个教育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这种融合性有助于消除对特殊需要学生的歧视和偏见,同时也为普通学生提供了了解和尊重多元性的机会。
3. 参与性:全纳式教育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和学校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活动和学校决策等。
这种参与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同时也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4. 个性化:全纳式教育注重个性化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需求和方式。
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影响1. 对学生的影响:全纳式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和社区。
同时,全纳式教育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对教师的影响:全纳式教育对教师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全纳式教育,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提高其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全纳式教育也能够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成长,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挑战与应对策略1. 挑战:全纳式教育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育资源不足、教师专业素养不够、社会歧视和偏见等。
2. 应对策略: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教育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全纳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全纳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1. 引言1.1 全纳教育的概念全纳教育的概念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旨在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多样性、包容所有学生,并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实现每个学生的最佳发展。
在全纳教育中,学校和教育系统会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所有学生不论其身体、智力、情感或社会特点,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
全纳教育不仅包含着普及教育的概念,还强调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在全纳教育中,教育者会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这种教育模式通过促进所有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和和谐的教育环境。
全纳教育的概念强调了教育的包容性和个性化,旨在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和优质的教育机会。
通过全纳教育的实践,我们可以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多样性,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成功。
1.2 全纳教育的发展趋势全纳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
随着社会对教育公平与包容性的关注度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行全纳教育政策。
全纳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纳教育正在成为国际上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教育应该是包容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全纳教育政策,促进学校实现多样化、包容性。
全纳教育在技术和信息化的支持下得以更好地发展。
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纳教育得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辅助和支持学生的学习。
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全纳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全纳教育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中不断深化。
各国之间在全纳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践全纳教育,促进教育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通过分享经验和资源,全纳教育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好的推广和发展。
2. 正文2.1 全纳教育的原则与特点全纳教育的原则与特点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对所有学生实行平等对待、无差别对待的原则和特点。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展板doc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一、全纳教育的观点: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板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二、全纳教育的提出:全纳教育是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
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
全纳教育的定义全纳是一种理念(哲学思想):反对歧视与排斥全纳是一种过程:一种持续地完善教育体制的过程全纳是一种原则:为实践过程提供指导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原则1.全纳教育的人权观2.全纳教育的平等观3.全纳教育的民主观4.全纳教育的后现代哲学观5.全纳教育的“差异”观6.全纳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观三、全纳教育的范围:(1)所有学习者(2)但重点关注处境不利或已被边缘化而受排斥、歧视的儿童:(3)残疾儿童;少数民族儿童;难民或离乡、流浪儿童;爱滋病毒和爱滋病感染的儿童;冲突/灾难(贫困)儿童及儿童士;游牧家庭儿童等。
四、融合教育:全纳教育保证特殊儿童应尽可能使他们日常生活的类型和状态与成为社会主要潮流的生活模式相接近。
全纳教育让特殊儿童走进普通学校,既是让这一群体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也是消除歧视、满足特殊儿童权利需求的重要举措。
全纳教育的出现迎合了特殊教育领域内的融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它从一种更高的理念和层次为融合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目标。
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的联系:1.都以追求教育公平、实现平等人权为哲学基础和价值观。
2.全纳教育是融合教育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3.全纳教育的实现需要特殊教育领域融合教育的实践。
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的区别:1.全纳教育已经远远超越了特殊教育领域内融合教育的范畴。
2.它不仅关注残疾学生,而且关注所有学生。
3.它不仅关注由残疾引起的排斥,而且关注由于其它原因引起的排斥。
4.它不仅会引发特殊教育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引起普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
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
它的内涵是指“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兴起的客观背景是社会民主化、教育全民化。
基本理念包括:教育是一种权利;主张民主平等;提倡合作参与等。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
随着各国对于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的追求,全纳教育的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许多国家开始把全纳教育的思想付诸实践。
全纳教育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了解之人不是很多。
在本文中,笔者将较为详细地介绍全纳教育兴起的客观背景、全纳教育的涵义及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以飨读者。
全纳教育兴起的客观背景每一种教育思潮的产生,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特定背景。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发表了《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全纳教育。
它的兴起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教育发展的趋势,符合社会民主化和教育全民化的要求,为接纳儿童弱势群体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积极的教育理念。
1.社会民主化。
全纳教育直接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民权运动(Civil Rights)。
更远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法国启蒙时期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
这些社会运动孕育了西方以个人自由、社会平等为价值目标的社会文化基础,也为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平等、尊严地参与社会生活以及新的特殊教育理念的诞生提供了动力。
社会民主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伴随着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等一系列的社会运动,全纳教育应运而生。
全纳教育倡导建设一个社会公平、平等和民主参与的全纳社会。
全纳社会是一个民主的社会,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社会。
巴腾认为,“全纳教育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全纳社会的手段。
”①全纳教育反对排斥、歧视,它体现并适应了社会民主化的要求,有助于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全纳教育观视野下的性别教育

全纳教育观视野下的性别教育全纳教育是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
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
一、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全纳教育”所倡导的几个基本理念是: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儿童,不应该由于身体、智力、社交、情绪、语言或其他状况的问题把部分儿童拒之于学校门外;无论是残疾儿童、流浪儿童、边远地区的游牧民族儿童、少数民族儿童,或是来自其他弱势群体或者社会边缘群体的儿童,都应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每个儿童各有其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因此,要真正实现受教育权利,教育体制的设计以及教育项目的执行,都应该考虑儿童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需要;克服歧视态度的最有效办法,是让普通学校逐步全纳化,营造一个宽容的社会氛围,建设一个全纳的社会环境,逐步实现全民教育,进而向多数儿童提供有效的教育,最终改善整个教育体制的投入效率。
全纳教育思想提出的初衷是为在身心方面有残疾的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教育,将残疾学生吸纳到普通教育体制中,使之接受与普通学生一样的教育,从而获得在未来社会主流群体——普通人群中共存的技能;而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在全纳教育体制中,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
但随着全纳教育的发展,其概念内涵也在发展和变化着。
首先从教育对象上看,全纳教育的对象从“残疾学生”到“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再到“所有学生”,教育对象的扩大体现了全纳教育更具人性化,更追求民主与平等。
其次从教育内涵上看,全纳教育的内涵从“残疾人教育”到“特殊需求教育”,再到“全纳教育”。
如用一句话概括,全纳教育就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取得的成就是毋庸质疑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
全纳教育学习计划

全纳教育学习计划第一部分:引言全纳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旨在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无论他们是否有残疾、学习困难或者其他特殊需求。
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并且应该得到相同的教育权利。
全纳教育倡导将所有学生纳入主流教育体系中,与其他学生一起学习、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将他们隔离或歧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纳教育在许多国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
它被认为是一种更加公正、包容和人道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社会技能和同理心。
然而,要真正实现全纳教育,需要综合的政策支持、专业的教育培训和资源的整合。
本文将探讨全纳教育的意义、实施方式、挑战和未来发展,并提出一套全纳教育学习计划,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全纳教育。
第二部分:全纳教育的意义1. 促进社会公正和包容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接受公平的教育。
通过将所有学生纳入主流教育体系中,可以减少特殊教育学校的存在,减少残障儿童和其他特殊需求孩子因为身体或智力的不同而受到的歧视和排斥的现象,从而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公正。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技能全纳教育鼓励学生与不同背景、不同能力的同学一起学习和生活,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信心、社会技能和同理心的培养。
这有助于打破种族、阶级和能力的隔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为未来的社会融合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适应不断多样化的学生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背景和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全纳教育可以更好地适应这种多样性,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就。
第三部分:全纳教育的实施方式1. 制定全面的政策要实现全纳教育,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全面支持和政策保障。
政府应该制定法律法规,明确全纳教育的目标和原则,并提供资源和经费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2. 提供专业的教育培训教育者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不同学生的特殊需求和教学技巧,以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全纳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旨在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无障碍和高质量的教育机会。
全纳教育的目标是确保所有学生无论其身体、智力、情感或社会发展状况如何,都能在学校环境中实现成功。
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尊重多样性和包容性,建立一个互相尊重和接纳的学习社区。
全纳教育的理念源于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每个人都有权力获得教育,并在学校中充分发展他们的潜力。
传统上,教育系统往往只关注典型发展的学生,而其他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则被排除在外。
全纳教育试图打破这种做法,鼓励学校为所有学生提供适用的教育和支持。
全纳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提供适应学生需求的支持和资源。
这包括教育师资培训、学习材料和课程设计的调整等方面。
学校还应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教育环境,以确保每个学生能够以其自身的能力参与学习活动和社交互动。
全纳教育强调不同学习风格和学生能力的差异。
教育者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这可能包括使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以更好地确保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全纳教育不仅关注学术领域,也关注学生的社交和情感发展。
学校应该创造一个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归属感和尊重。
这包括培养友谊、建立互助关系和传授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工作。
一个成功的全纳教育的关键是合作。
这需要学校、教育者、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教育计划。
所有参与者都应承担责任,确保教育环境的无障碍和包容性。
虽然全纳教育存在一些 challenges,但它为所有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和机会平等的教育。
它有助于根除对特殊需求学生的歧视,并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多元化。
全纳教育是一个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必要和重要的教育方法。
在实践中,全纳教育还面临许多挑战。
学校资源的不足、教育者对多样化需求的储备不足以及社会观念的固化等问题,都可能影响全纳教育的有效实施。
然而,通过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支持,各方可以努力克服这些挑战,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和无障碍的学习环境。
全纳教育理念及其在我国的实践反思

师资、设备以及相关服务等都不能 满足办学最基本的需要。相当一部 分学校, 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全纳学 校没有进行正常教学必需的教育场 所和教育设备, 只抓普及, 不讲提 高 , “随 班 就 混 ”或 “随 班 就 坐 ”的 现 象屡见不鲜, 学生辍学现象严重。随 班就读的实施, 只能以教育机会形 式上的均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均等, 其 实 质 仍 然 是 “换 汤 不 换 药 ”。
全纳教育理念及其在我国的
实践反思
World Educa tion Informa tion
文 / 冯永刚
[摘 要] 全纳教育是当前全球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潮, 也是国际教 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作为一种新的全球教育思潮, 我国对它的研究 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 了解全纳教育的来龙去脉, 把握其实质, 通过学术 梳理与实践反思, 重新审视当前我国全纳教育实施中的矛盾与困惑, 探求 对策与思路, 是我国全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题中要义。
的交流与沟通等。 针对隔离式教育的种种弊病,
20 世 纪 60 年 代 末 , 北 欧 国 家 提 出 了 对 特 殊 儿 童 进 行 “正 常 化 ”教 育 的 主 张 , 70 年 代 中期 始 于 美 国 的 “回 归主流”教育运动, 使人们普遍认识 到所有儿童特别是特殊儿童的个体 差 异 都 有 被 尊 重 的 需 要 。 “回 归 主 流”教育运动的基本要求是将特殊 学校的学生统合到普通学校来, 打 破 传 统 “隔 离 式 ”的 特 殊 教 育 的 篱 笆 和围墙, 让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一 起学习和生活, 以使特殊儿童接触 正常儿童, 将主流社会对他们的限 制 减 少 到 最 低 程 度 。1990 年 , 在 泰 国召开的全民世界教育大会上通过 的 《实施全民教育的行动纲领》, 强 调了对残疾人学习和平等教育机会 的 重 视 。1994 年 的 “世 界 特 殊 需 要 教 育 大 会 ”通 过 了 《特 殊 需 要 教 育 行 动 纲 领 》, 发 表 了 《萨 拉 曼 卡 宣 言 》, 不 仅 提 出 了 “全 纳 教 育 ”这 个 概 念 , 而且为建立全纳学校进行了总体规
全纳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全纳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1. 引言1.1 全纳教育的概念全纳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旨在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包容性和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每个学生都有权利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无论他们的能力水平、背景、文化和其他特征如何。
在全纳教育中,学校和教师致力于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教育,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学习并实现自己的潜力。
全纳教育强调尊重和关怀,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排斥。
它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尊重,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和自信心。
全纳教育涵盖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包括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计划、辅助技术和资源的提供,以及对教师和学校团队的专业发展和支持。
全纳教育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和关爱基础上的教育模式,旨在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通过实施全纳教育,学校和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成功。
1.2 全纳教育的重要性全纳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全纳教育是一种基于平等原则的教育理念,强调每个学生都有权利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无论其身体、智力、社会或情感上的特殊需求如何。
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全纳教育能够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通过不同能力和背景的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相互促进,激发更多创新和合作的可能性。
全纳教育还有助于减少歧视和偏见,增强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同理心,培养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社会。
全纳教育的重要性在于推动教育公平和包容,提高学习效果和社会融合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2. 正文2.1 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开始推行全纳教育,旨在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同一所学校接受教育,不论他们是否有残疾。
在此之后,全纳教育逐渐在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得到推广。
在发达国家,全纳教育成为了主流教育模式,取代了传统的特殊教育模式。
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教育评价问题一、全纳教育的理念全纳教育(InclusiveEducation)的理念于1994年由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正式提出。
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由于现有的教育体制不能公正地对待所有群体并且难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全纳教育的概念最初成型于特殊教育领域,但其关注点不仅仅是残疾儿童,还包括:贫困地区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女童以及其他没有获得均等教育机会的儿童。
我国学者通过对全纳教育的研究,将其定义为:“全纳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它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形成全纳社会。
”“接纳(inclusion)主要表达了学校要接纳所有的人,而不论其社会经济背景、种族、文化、身体、智力等方面的原因。
”全纳教育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它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减少歧视和排斥、提高公民素质,通过全纳学校的建立促进全纳社区的形成从而达到全纳的社会。
这些也是符合和谐社会的内涵的。
不少学者都认为,全纳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
近来全纳教育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从教育改革的角度来说仍然处于初始阶段。
不少国家的教育情况已经由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并存转化为向全纳教育发展,这两种教育都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我国,“随班教学”是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取得均等教育机会的主要形式。
当然这种措施很难达到全纳教育的要求,可以将其视为由普通教育向全纳教育发展的中间桥梁。
全纳教育目前在实践上并未取得很大的进展,因为这需要体制上的相应调整以及相当资源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在理念上达成共识。
但是全纳教育作为一种理念,它对已有的教育制度、观念和实践形成挑战,其影响波及教育的方方面面。
二、全纳教育评价理念(一)全纳教育评价的理念全纳教育理念体系中,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这一概念是很重要的。
特殊教育需要学生(studentswithspecialeducationalneeds)是许多国家鉴定出来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这类学生不只针对残疾学生,其他的弱势群体、女童等都在此列。
谈“全纳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

谈“全纳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全纳教育是一种尊重和重视每个学生,不论他们的身体状况、智力水平、文化背景和社会经历的教育理念。
全纳教育的目标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公正、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并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潜力。
在全纳教育的背景下,班级管理的核心是要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支持和包容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参与和学习成果。
班级管理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全纳教育的理念强调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班级管理者应了解每个学生的背景信息,包括他们的智力水平、学习风格、特殊需求和兴趣爱好等。
在制定班级管理策略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设计不同的教学和评估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班级管理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全纳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尊重每个学生的权利和自主性。
班级管理者应鼓励学生参与决策和规划,使学生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为自己的行为和学习成果负责。
班级管理者应提供各种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学会互相支持、合作和分享。
班级管理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和发展。
全纳教育强调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
班级管理者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班级管理者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社交发展,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班级管理需要注重家校合作。
全纳教育的理念认识到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持系统。
班级管理者应积极与家长合作,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期望,并分享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需要。
班级管理者还应为家长提供有关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信息,以便他们在家中支持学生的学习。
全纳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关注他们的个体成长和发展,并强调家校合作。
班级管理者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和管理策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全纳教育的教育学研究

标题:全纳教育的教育学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包容和尊重的学习环境。
本文将从理论概述、现状分析、实践探索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对全纳教育的教育学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一、理论概述全纳教育是一种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接纳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
它主张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均衡、多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互相尊重、互助互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全纳教育强调学校应接纳所有学生,不论其种族、性别、社会经济背景、身体能力或学习风格。
这种教育理念旨在打破传统学校中的等级制度,消除歧视,促进社会公正和平等。
二、现状分析当前,全纳教育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许多学校仍过于注重学术成绩,导致部分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问题。
其次,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单一,缺乏多元文化、科技等多元化内容的引入,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此外,一些教师对全纳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难以在实际教学中做到真正接纳所有学生。
三、实践探索为了更好地实施全纳教育,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首先,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全纳教育意识,让他们真正理解并接纳所有学生。
其次,学校应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引入多元文化、科技等多元化内容,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此外,学校还应建立学生支持体系,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实现全面发展。
四、未来展望随着全纳教育的深入实施,未来全纳教育将会带来更多的变化和进步。
首先,全纳教育将会带来更多的公平和平等,打破传统学校中的等级制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获得成长的机会。
其次,全纳教育将会培养出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将更加具有竞争力。
同时,全纳教育的推广和应用也会带动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使教育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包容和尊重的学习环境。
关于全纳教育的几点认识

全纳教育立足于互融。不再把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隔离与分开教育,而实行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互融互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有利于撕下标签,因为过去的分离教育往往给孩子们贴上标签,从而形成了一种高期望效应(班有天才)与低期望效应(班有弱智),而全纳教育主张减少或者改变这种现状,实现一种充满人性、充满人文、充满温馨的康复教育。
总之,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它虽然源于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又远远的超越了特殊教育的传统观念而形成对整个教育界的挑战。
四、全纳教育与素质教育
面对应试教育,我国提出了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倡导已经十多年了,现在又要提倡全纳教育,是不是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呢?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倡导教育应注重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以德育为导向,以创新为突破。创新必须要有一种适于创新的氛围和条件。创新的氛围是建立在一种自由、团结、和谐、合作的基础之上的。在一种受压制的、排斥人的、不和谐的、不合作的氛围中是很难有创新作为的。实际上,创新的氛围就是人们要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和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创新的条件就是具有开放的视野、出众的能力和坚韧的毅力。
2011年5月,我随我县教学能手到市上参加教学比赛,参赛选手在教学答辩中曾被问及什么是全纳教育,这使我对全纳教育有了浓厚的兴趣,回来以后,我抓紧时间学习,努力补课。现将我对全纳教育的初步认识和老师们分是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主张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思想。从此这一理念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并超出特殊教育的范围,成为普通教育和全民教育的重要思想。2008年11月25日,在《联合国人权宣言》60周年之际,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全纳教育:未来之路”为主题隆重召开,我国领导人刘延东在第一次全会上做了《全面推进全纳教育 促进和谐世界建设》的发言,这次会议使我国教育界进一步关注全纳教育,开始进行全纳教育的广泛研讨。近几年,我国全纳教育研究和实践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度全国全纳教育交流研讨会也于9月15日在北京全纳教育礼堂隆重召开。
全纳教育课程教学的活动原则

全纳教育课程教学的活动原则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它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律性的认识,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原则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总调节器,它在一定程度上具体决定着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
(一)兼顾性原则全纳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为所有儿童提供均等的参与教学过程的权利,平等享受各种教育形式、公平接受各种教育服务和教学辅导的机会,使他们与其年龄相仿的儿童一起在班级中愉快的生活、学习。
教育目的的相同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要求课堂教学在面向全体的前提下,照顾差异,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1.创设适合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发展的班级学习环境。
2.正视差异、照顾差异。
3.要求教师具备整体调控班级教学的能力。
4.给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5.避免过分保护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二)个别化原则个别化原则是在班级授课制形式下为满足儿童个体不同的学习特点和特殊教育需要而采取的适应个别差异、发展个性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素包括:1.深入细致地研究儿童的个性特点,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
2.为每个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编写个别化教育计划。
3.对残疾儿童加强针对性辅导。
4.理清个别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区别。
(三)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和具体的知识,使概念的形成过程以事实、实物和形象为基础。
这一点对于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如视力缺陷儿童、听力缺陷儿童和智力缺陷儿童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1.恰当选择及合理运用直观手段。
2.重视语言直观的作用。
3.注意保护残疾儿童的残存器官。
4.强调直观和抽象的统一。
(四)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全纳教育环境下,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儿童认识发展的顺序循序渐进,使儿童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学科本身特点和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反映。
解读“全纳教育”

解读“全纳教育”作者:王玉美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第06期[摘要]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
它的内涵是指“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兴起的客观背景是社会民主化、教育全民化。
基本理念包括:教育是一种权利;主张民主平等;提倡合作参与等。
[关键词]全纳教育理念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
随着各国对于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的追求,全纳教育的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许多国家开始把全纳教育的思想付诸实践。
全纳教育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了解之人不是很多。
在本文中,笔者将较为详细地介绍全纳教育兴起的客观背景、全纳教育的涵义及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以飨读者。
全纳教育兴起的客观背景每一种教育思潮的产生,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特定背景。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发表了《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全纳教育。
它的兴起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教育发展的趋势,符合社会民主化和教育全民化的要求,为接纳儿童弱势群体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积极的教育理念。
1.社会民主化。
全纳教育直接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民权运动(Civil Rights)。
更远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法国启蒙时期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
这些社会运动孕育了西方以个人自由、社会平等为价值目标的社会文化基础,也为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平等、尊严地参与社会生活以及新的特殊教育理念的诞生提供了动力。
社会民主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伴随着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等一系列的社会运动,全纳教育应运而生。
全纳教育倡导建设一个社会公平、平等和民主参与的全纳社会。
全纳社会是一个民主的社会,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社会。
怎样全面理解全纳教育的意义

怎样全面理解全纳教育的意义
1、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即不仅要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而且要能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全纳教育强调的平等观,并不是要追求一种绝对平等,而是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要只关注一部分学生,而歧视或排斥另一部分学生。
2、全纳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歧视和排斥,正是因为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确实还存在着歧视和排斥这种不平等的现象。
在我们的教育基本上仍然还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前提下,学校中出现歧视和排斥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3、全
延伸阅读
世界教育王国是哪国
称为教育王国的国家是以色列。
以色列有着中东地区以及西亚最高的平均受教育年数,与日本并列为整个亚洲平均受教育年数最高的国家,而在全世界上则排名22名。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以色列也有中东地区最高的识字率。
远程教育文凭有用吗
远程教育文凭是有用的,远程教育文凭是成人教育的一种,这也属于国民系列教育。
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的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
六年义务教育什么时候开始的
六年义务教育暂无这个决定,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_____义务教育法》。
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幼儿园的全纳化的名词解释

幼儿园的全纳化的名词解释幼儿园的全纳化——营造包容的成长环境全纳化,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创造一个包容、接纳并关怀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
它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多样性,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公平的学习机会和支持,不论其潜力、背景、文化或能力差异如何。
本文将对幼儿园的全纳化进行深入的探讨。
首先,全纳化的目标是帮助每个孩子实现个人发展。
在全纳化的幼儿园中,教育者致力于满足每个孩子的独立需求,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和技能,并真正关心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全纳化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具备灵活性和敏感性,能够采取个性化的方法,通过细致观察和理解,提供适合每个孩子需求的支持和指导。
其次,全纳化的实施需要建立积极的家园合作关系。
幼儿园的全纳化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通过和家长密切合作,交流孩子的发展情况、兴趣爱好以及特殊需求,幼儿园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个性,制定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计划。
同时,家长也可以从专业教师那里获得关于教育的知识和技巧,以便更好地支持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和成长。
在实施全纳化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还需要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
全纳化的幼儿园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设施,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
这包括丰富多样的教育玩具、图书、艺术品、科学实验设备等等。
此外,幼儿园也应当为孩子提供适当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的教师、心理辅导员以及特殊教育教师,以便有效地支持每个孩子的发展和学习需求。
全纳化的幼儿园还应该注重社交和情感培养。
通过鼓励孩子之间的合作、分享和互动,幼儿园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社交技能和情感智慧。
此外,去除成绩排名和竞争导向,让每个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节奏发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全纳化的幼儿园应该提供一个开放、宽容和友善的环境,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并形成良好的个人身份认同。
最后,全纳化的幼儿园也需要持续地进行评估和反思。
评估是对全纳化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的过程。
什么是全纳教育

关于全纳教育的认识讲座人:郭晶时间:2009年2月27日一、什么是全纳教育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板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关键术语:一体化一体化的特殊教育回归主流二、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全纳教育的人权观¡ª¡ª每个儿童在人格和人权上都是平等的。
即使有某种发展障碍的儿童,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是正常的;¡ª¡ª被尊重和有选择权;¡ª¡ª全纳教育思想提倡普通学校要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容纳所有的学生。
二、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全纳教育的平等观¡ª¡ª所有儿童都能学习;¡ª¡ª不仅要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而且要能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并不是要追求一种绝对平等,而是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要只关注一部分学生,而歧视或排斥另一部分学生。
二、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全纳教育的民主观¡ª¡ª全纳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教育策略或仅解决一个安置问题;¡ª¡ª全纳教育提倡的是“积极参与”(学会生存?)¡ª¡ª全纳是要做到归属于一个团体,一群朋友,一个学校或者社区。
二、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全纳教育的合作观¡ª¡ª倡导集体合作观是全纳教育主导的价值观之一;¡ª¡ª全纳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们走向一种全纳的社会,在这种全纳的社会集体中,人人参与,大家合作。
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人人都受欢迎;——全纳是接纳和珍视人类的多样性,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全纳教育的立足点是集体,解决的方法是合作。
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范例

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范例关键词全纳教育社会文化本土化分类号G7601 前言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全球特殊教育领域讨论最热烈的议题,并引导特殊教育实践的方向。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会议上各国达成的《萨拉曼卡宣言》中确定了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原则: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有特殊教育需要者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实施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型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这些全纳教育的论断充满了绝对主义的语言,用“每一个”、“必须”、“都有”等完美主义的陈述表达极端平等主义的道德诉求。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想不仅彻底改变了特殊教育的观念与发展模式,而且赋予普通教育以崭新的内容,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全纳教育不仅仅是特殊教育的事情,它要求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以应对所有学生多元的学习特征与需求,是面向所有学生的。
全纳教育与全民教育的思想相合,公平与多元是其核心价值,参与和合作是其基本原则,它反对传统的牺牲大多数能力一般或较差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注重极少数优秀学生发展的精英主义教育模式。
全纳教育也远远超出残疾的范围。
它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即通过全纳教育建构一个全纳的社会。
全纳教育因此不是一些人的事情,而是与社会上所有的公民相关的事情,是挑战不公正与歧视的利器,与各国社会文明发展水平、人权保护、以及社会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
它需要全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机构与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教育机构与体制;社会中现存的与隔绝、歧视相关的价值观、政策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2 全纳教育理论的社会文化特性特殊教育理论是建立在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当其中一社会对“残疾”、平等等观念发生变化时,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教育形式也会随之变化。
全纳教育思潮

第四节 全纳教育思潮的作 用与影响
三、提供优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
全纳教育思潮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国际教育 发展的趋势,而且也指明了具体策略,即 我们的教育必须提供优质的、多样化和个 性化的服务。
目录
1
全纳教育思潮产生的背景
2
全纳教育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3
全纳教育思潮的基本理念和主要观点
第一节
全纳教育思潮产生的背景
种族问题 社会背景 妇女问题 残疾人问题
背 景
教育背景
第一节
全纳教育思潮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全纳教育思想的渊源与西方国家争取民主平等、维护人 权尊严等社会运动有深刻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 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一股巨大潮流就是争取民主 平等和维护人权尊严。 具体表现为: 1 2 3
5、残疾人研究批判模式 残疾人研究批评模式经常是站在教育之外来对传统的 医学-------心理学模式造成的排除性影响进行公开的政 治上的反对。这些围绕在教育之外的全纳所发表的观点 具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了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第三节 全纳教育思潮的基本理 念和主要观点
一、全纳教育的定义 全纳教育是这样的一种持续的教育过 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 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 满足不同需求。
第二节
全纳教育思潮的 兴起与发展
一、全纳教育的提出
1994年6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 曼卡召开“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发表了 《萨拉曼卡宣言》,从此就拉开了全纳教育的 序幕。时至今日,全纳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国 际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和一个新的研究 领域。
第二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可以看到,用暴力和冷漠去惩罚一个人, 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到将一个人视 为绝对弱者,对他刻意纵容一味忍耐,是什么结果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使一个人被视为不可救药 令人绝望,在他能够被温柔对待的时候,他的心灵 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柴静
学校学习的权利,除非存在“被排斥的原因”而 提供替代服务。 2.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2006): 全纳教育包括根据残障儿童的个体需求,提供“ 合理的解决方案”。
全纳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可以归纳为 以下12条:
全纳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1.获得教育:
2006年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24条:
“残疾人可以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内,在与其 他人平等的基础上,获得包容性的优质免 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767所。 • 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4.13万人。 • 全国特殊教育在校生39.87万人,其中随班就读和 附设特教班的在校生为22.5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 的56.49%。 • /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moe_633/201208/141305.html
“除非残疾人被纳入主流发展,否则到2015 年贫困人口比例减半或让每一个儿童享有初等教 育——180多个国家领导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 一致通过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 詹姆斯.沃尔芬森(世界银行前总裁)
什么是全纳教育?
• 关于全纳教育的重要国际协议: 1.萨拉曼卡宣言(1994):残障儿童享有进入普通
8. 学校必须使用合适的交流方式
•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24条: 政府应当确保“以最适合个人情况的 语言及交流方式和手段,在最有利于发 展学习和社交能力的环境中,向盲、聋 或聋盲人,特别是盲、聋或聋盲儿童提 供教育”。
9. 全纳的学校必须提供无障碍的学习环境
• “看看我们周围的高楼大厦和环境,你 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对学校的外观产生 了影响?是无障碍的环境吗?”(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包容多元化, 2005年, 第54页)
12. 全纳教育是永无止境的进程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纳指南,2005年, 第13页: “全纳被视为一个倡导并回应所有学习者 多样化的需求,通过他们越来越积极的参 与学习、文化和交流,在教育领域内外减 少排斥。”
/documentary/society/201304/79d3d5c9-d81c-4792-8d4b035b11a62087.shtml
4. 学校和社会应该承担全纳教育的责任 • 全纳教育意味着作为教师,应当找到并 教育所有的儿童。 • 我们有责任寻求所有潜在的支持(学校 管理层、社区、家庭、儿童、教育机构 、医疗服务机构、社区管理人员等等)
5. 提供个体化的支持
•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24条: “在最有利于发展学习和社交能力的环 境中,提供适合个人情况的有效支持措 施”
全纳教育理念 初 解
李泽慧 教授 南京特教学院全纳教育研究中心
李晓庆 老师 南京特教学院全纳教育研究中心
欧阳新梅 老师 南京特教学院全纳教育研究中心
W我们都一样,我们不一样
我国残疾儿童的教育现状
我国残疾儿童的教育现状: 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 1.0-14岁的残疾人口为387万; 2.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 3.学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为63.19%,即155万, 还有91万残疾儿童尚未入学。 4.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不识字或 识字很少的人)为3591万人,文盲率为 43.29%。
10. 学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序言: “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应获得必要的保 护和援助,使家庭能够为残疾人充分 和平等地享有其权利作出贡献”。
11. 教师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
•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24条: “为了帮助确保实现这项权利,缔约国应当采 取适当措施,聘用有资格以手语和(或)盲 文教学的教师,包括残疾教师,并对各级教 育的专业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这种培 训应当包括对残疾的了解和学习使用适当的 辅助和替代性交流方式、手段和模式、教育 技巧和材料以协助残疾人。”
6. 提供合适的资源
•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26条: 政府“应当促进提供为残疾人设计的 辅助用具和技术,以及对这些用具和 技术的了解和使用。”
7. 残障学生应当学习重要技能
•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24条: 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为学习盲文, 替代文字,辅助和替代性交流方式、 手段和模式,定向和行动技能提供便 利,并为残疾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指 导提供便利”。
2. 全纳教育是优质的教育
2006年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24条: “最充分地发展残疾人的个性、才华 和创造力以及智能和体能。 ”
3.进行教育改革让所有学生受益
• 全纳是指我们所能带动的一系列实用的改 变,这些改变能让广泛的不同背景和不同 能力的学生以及所有的其他学生都能够在 我们的教室和学校里得到成功的学习。 • 这些改变不单会让我们认为的有特殊需求 的儿童受益,而且所有的儿童及其父母、 所有的教师和学校管理层,以及所有为学 校工作的人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