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工装管理程序(含表格)
工装、模具管理程序及全套表格记录

1、目的
规定工装/模具设计、选用、制造、验收、使用维护、更换等管理过程,确保工装/模具符合产品要求及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2、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本公司工装/模具的管理规则和使用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购、外协和自制的工装/模具。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工装/模具管理部门、技术部、品质部、生产部、采购部及相关部门。
3、定义
工装——用于装配和制造过程的夹具、检具、工具、刀具、辅具、盛具等的总称。
模具——专指用于注塑塑料制品的注塑模具和五金模具及泡棉模具。
外协工装/模具——是指自制工装/模具的部分加工工序委外加工或由我公司负责工装/模具设计,委外单位根据图纸资料制造,我方根据设计资料验收。
外购工装/模具——工装/模具设计和制造均委外,我方只负责验收符合产品要求的合格工装/模具。
4、职责
4.1 技术工程部——负责产品结构图纸相关资料和规格书提供,以及工装/模具的验收确认。
4.2 工装模具组——负责自制工装/模具的设计、选用、制作和自检,以及外协或外购工装/模具的总装和工艺验
收。
4.3 品质部——负责工装的尺寸检验,关键工装/模具的定期校检,并负责样品的外观、尺寸检测及功能试验。
4.4 采购部——负责工装/模具的采购或外协加工控制,并负责接受组织工装/模具验收过程的相关事宜。
4.5生产部——负责工装/模具的运行状况是否满足工艺和可操作性方面的验收工作和负责日常保养。
4.6工装/模具库房——统筹工装/模具的管理。
5 程序。
工装治具管理规范及流程控制

4.2 工程部: 4.2.1 依据使用部门提出的需求评估治(工)具数量; 4.2.2 治(工)具的设计制作及请购,并跟进交期; 4.2.3 申购之治(工)具/自动化设备的验收; 4.2.4 治(工)具/自动化设备的点检、维护、保养、维修和报废; 4.2.5 对作业员进行使用现场操作规则、安全注意事项和日常维护与保养等培训,并制作相 关的作业,使其操作使用标准化。
公司 LOGO
xxx 公司
工装治具管理规范及流程
文件编号 版次 页次 制订部门
3/5 工程部
5.2 治(工)具请购及制作 5.2.1 新产品导入打样或试产产品之治(工)具,在研发中心设计完成后,由研发中心填写 《请购单》请购; 5.2.2 量产产品之治(工)具请购由工程部填写《请购单》; 5.2.3 所有《请购单》均需总经办签字批准后,将设计图纸与《请购单》一并移交给采购部, 采购部对接供应商报价、议价; 5.2.4 对精度要求不高、制作工艺简单的治(工)具可由采购部购买原材料,工程部自行制 作或使用公司产品打印制作; 5.2.5 如制作高精度、制作工艺复杂的治(工)具需有采购部负责委外加工。
6.0 相关文件 无
7.0 相关表单 7.1 《治(工)具点检表》 7.2 《工装夹具制作申请单》 7.3 《请购单》 7.4 《工装、治具清单》
8.0 附件 8.1《治(工)具管理作业办法》流程图
公司 LOGO
工程部/品质 部/生产部
xxx 公司
工装治具管理规范及流程
文件编号 版次 页次 制订部门
5.5 治(工)具维修与报废 5.5.1 治(工)具的维修应由使用部门(生产部、品质部)向工程部提出申请,工程部安排 计划后进行; 5.5.2 治(工)具的一般维修由工程部负责; 5.5.3 大修应在治(工)具无法保证精度或故障频繁时才能进行,大修计划由工程部安排进 行; 5.5.4 客户提供的治(工)具需要维修时由工程部联系客户进行处理。 5.5.5 报废条件: 5.5.5.1 超过使用年限,无修理价值;
IATF_16949__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程序及表格

IATF_16949__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程序及表格1 目的为了使工厂布局科学、合理、有序,减少材料的不必要的流转和搬运,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以及使场地空间得到增值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工厂总体布局规划、产品制造工艺布局设计、设施、设备和过程策划有效性控制的工作程序和管理方法。
3 职责3.1 总工程师负责工厂总体布局的规划3.2 技术部、制造部负责组织工艺布局设计,提供工艺布局资料。
3.3 APQP小组负责设施、设备和过程策划有效性调查和会审工艺布局方案。
3.4 总经理负责设施、设备和过程策划和评估相关资料的核准。
4 定义4.1 工艺布局—以生产制造为主线,以物流顺畅为中心,以平衡生产节拍为目的,依据产品制造流程、场地总面积等各项参数,同时环保和安全等要求,对人员、设施、设备、工序、工位进行优化布置,确定相应的配套区域及面积。
4.2 工厂平面布局—是对工厂各种物资设施进行最合理的空间安排,使得各种资源高效组合。
5 程序5.1 工艺平面布局设计5.1.1技术部在APQP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应确定并实施对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制造可行性评估,评估应包括产能策划和评价对现有操作的提议更改。
如需进行工厂平面布局设计或在现有条件进行布局调整时,将工艺布局的内容进行方案策划,对各种设施、设备进行合理的空间安排,使各种资源得以高效率组合。
调整可考虑:a) 场地变更b) 生产能力变化c) 关键设备变更d) 工艺调整e) 优化改进5.1.2在进行工艺布局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对空间场地的增值利用、优化材料的流动(适当时,材料的同步流动)和搬运,以减少各种浪费。
5.1.3 在进行工艺布局设计中,还须考虑适当的防错技术和对不合格品的控制。
5.1.4 策划结果应完成“过程流程图”、“主要设备和工装清单”、“工厂平面布局图”。
5.2 工艺平面布局有效性评价5.2.1对以上设施、设备和过程策划的有效性评价在APQP阶段,由项目小组按“设施、设备和过程策划有效性检查清单”进行评价。
工装模具管理程序(含表格)

工装/模具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1、范围1.1 为了在生产过程中正确使用、维护和保持工装/模具的良好状态,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1.2 本程序规定了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验收、维护和管理的职责、内容及要求。
1.3 本程序适用于本企业工装/模具的管理。
2、术语本程序引用IATF16949:2016标准中的有关定义。
3、职责3.1 生产科为本程序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工装/模具制造、使用维护、保养与管理。
3.2 技术科负责工装/模具设计。
3.3 质管科组织相关人员对工装/模具进行验收、验证。
3.4 工作流程4、程序内容4.1 工装/模具设计4.1.1 工装/模具设计必须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符合产品的质量要求。
4.1.2 由技术科进行工装/模具图纸设计,按《技术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2 工装/模具制造4.2.生产科根据工装/模具配备的技术要求,确定自制和委外制造任务。
4.2.2 凡本企业无能力制造时,由生产科委外供方制造,并要对供方能力进行评定和监控,具体执行《供方评价程序》。
4.3 工装/模具验收4.3.1 由质管科组织生产科、技术科、使用班组及相关人员对完成的工装/模具共同进行验收,并填写“工装/模具验收记录”,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4.3.2 验证合格的工装/模具图纸由技术科保管。
4.4 工装/模具的管理4.4.2 生产科负责对工装/模具进行统一管理,并制定工装/模具统一编号规定,建立工装/模具台帐,制定“工装/模具周检计划”。
4.4.2 各生产班组也应建立“工装/模具台帐”。
4.4.3 工装/模具图纸发放必须加盖“受控”印章,执行《技术文件管理程序》。
4.4.4 各类工装/模具要做好防护工作,使工装/模具处于良好状态。
4.4.5 专用工装/模具应有所属产品图纸的专用编号,存放地有状态标识,状态标识包括合格、待修、不合格等。
4.4.6 质管科组织按计划对工装/模具进行周检,检验员做好“工装/模具周检记录”。
工装治工具管理程序(含表格)

工装治工具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1.目的:规范治工具设计、制造(或外购)、验收、使用和维护保养、检修和报废等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治工具质量,从而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2.范围:适用产品开发及生产中所涉及的所有在工装治工具。
3.职责:3.1工业化部:负责治工具图面及尺寸规定的制定并发行,治工具导入使用前作尺寸检定,并记录于《治工具检验台帐》。
3.2动力设备科:负责生产过程中定位治具的设计检查。
3.3设备开发组:负责自治治工具设计及制作。
对于较复杂的(设备开发组设施条件及技术能力无法满足的)治工具,设备开发组可填报“治工具设备申请单”委托外加工制作.3.4物控部:负责外包、外加工治工具的采购。
3.5生产部:负责治工具使用时正常的检查及维护。
3.6治工具仓库:负责将治工具按编号规则编号、建立治工具台账、治工具保养。
4.定义:4.1 治工具:指产品在检验、生产过程中所用到有各类工装夹具。
4.2 外包治工具:指设计外包、制造外包。
4.3 外加工治工具:指内部设计,外部制造。
4.4 自制治工具:内部设计,内部制造。
5.流程图:6.内容:6.1由治工具需求部门填写《治工具设备申请单》,经需求部门主管审核后交工业化部。
6.2设计:6.2.1工业化部依据《治工具设备申请单》制定治工具开发计划。
设计人员在考虑成本、使用寿命、防误性、制造工艺、治工具体积、治工具标准化等因素后对其进行设计。
设计输出参数包括总装图、零件图,对于影响产品的特殊特性应在设计图中被体现,图纸中需注明治工具的编号及刻印位置。
设计完成经部门主管审核后交设备开发组。
6.2.2生产过程中的定位治工具,由设备开发组设计制作。
对于较复杂的(设备开发组设施条件及技术能力无法满足的)治工具,设备开发组可填报“治工具设备申请单”委托外加工制作.6.2.3对于自身资源不足的任务,可以申请治工具外包。
6.3制造6.3.1 外加工治工具由物控部负责采购,工业化部提供“治工具图纸”。
APS-TE-2002 B 生产工装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APS-TE-2002 版本:B生产工装管理程序1. 目的:为改善现状,加强管理,对公司在用及今后开发的、或客户移管的工治具和设备进行统一编号管理,确保所生产的产品完全满意客户要求。
2. 范围:适用于对APS 自主研发的工治具、模具和设备或客户移管的工治具、模具和设备管理。
2.1 定义:工治具:社内自主研发,辅助检测或安装制作的具有单一功能的工具。
设备:生产技术部自主研发,用于某一工程,且投入成本大于(或等于)人民币1万元的机器。
3. 职责权限:3.1 生产技术部负责量产前期工治具的设计和开发,需要的情况下协助采购部进行工治具的购买。
3.2 效率推进课负责量产开始后工治具的设计和开发,以及使用中的工治具的维护和确认。
3.3 技术课在填写《工、治具制作依赖书》将治具编号,生产技术部负责将其设计的工治具按编号建立台帐;效率推进课负责量产后由效率推进课设计的工治具的编号和建立台帐;技术课负责客户移管的工治具的编号和建立台帐。
3.4 冲压制造部负责对量产模具建立台帐,并进行维护保养。
4. 工治具的设计、加工和管理:4.1 新品导入:样品及PMP 生产前,若需工治具或设备,由技术担当填写《工、治具制作 依赖书》,并附上客户的相关资料,经课长审批,技术课文员编号后,交生产技术部,由设计员开发设计治具图。
4.2 工、治具编号方式: A1107 – G – 001 (–1/3) A功能:使用时的作用, 用1~2位字母表示铆 接M 组 立Z 检 测J 全 检Q 修 正X 攻 丝G变更次数 治具所在总数及顺序数,适用攻丝治具,可缺省, 流水号 功能该治具对应部品的管理号变更次数:治具最初版为A,以后每变更一次,由A至B至C依次类推。
流水号:同管理号同功能的治具的序号,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从01开始,依次类推。
治具所在总数及顺序数:适用于攻丝治具的编号,表示该套攻丝治具总治具数量及该治具在全套治具中所处的顺序号。
工装管理程序

1.目的:保证工装在设计、制造、调试、验收、移交、使用、保养、维修和报废整个过程在程序规定的受控状态下进行,确保高效、优质、低成本生产。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凡在开发、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类工艺装备(包括模具、夹具、治具等)均属之。
3.相关文件及术语3.1工装: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模具、夹具、治具的总称。
4.职责:4.1工装的提出:4.1.1新产品开发由开发部负责工装任务下达、汇总使用部门对工装技术特殊要求,制定工装技术要求;4.1.2对于正常生产过程中需要补充或更换的工装由制造部门提出,由开发部下达任务并提供工装技术特殊要求,制定工装技术要求;4.2开发部模具组负责工装设计、调试、移交,并参与工装外包进度跟踪过程。
4.3开发部负责工装的验收(包含备品备件)4.4使用部门根据工装使用频次制定年度保养计划,制造部负责工装管理,备品备件的管理、日常保养及年度保养的执行,并作相应的记录。
4.5制造部采购负责工装及其零件的采购和外包事宜。
4.7质量部参与工装的验收,并对维修的工装进行合格验收。
4.8量产后工装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由制造部负责工装及其零件的采购和外包事宜。
5.流程图:(见下页)6.内容:6.1工装名称必须包含产品名称-工装类型,工装编号依下列编号方法执行:模具编号:XXX-(G)M-□□□□□□-□表示模号表示产品代码表示模具(当为顾客财产时,在前加G)表示XX智能安防有限公司其它工装编号:(G)Z-□□□□表示产品代码表示工装(当为顾客财产时,在前加G)6.2工装设计与制造:6.2.1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委托外包的模具公司完成,开发部进行确认;6.2.2夹具、治具由开发部设计并下达制造任务书,由制造部采购委托外发,开发部进行确认;6.3工装设计时充分考虑设计输入参数来满足工装提出部门的要求,设计好工装总装图后请工装提出部门会签。
6.4工装图纸须经校对、审核,通过资料室存档分发给各零件加工、外包、装配等职能部门。
工具工装管理程序及表格

工具工装管理程序编制:审核:日期:1、目的为了能稳定、可靠地保证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降低其制造成本,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内各公司所有产品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外购或外协来的通用工具工装和专用工具工装,及各生产工序中所自制的工具工装。
3、职责3.1 各公司制造生产部门负责本管理办法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3.2 各公司技术/工艺部门负责对专用的工艺工装的设计工作及验收。
3.3 各公司采购部门负责外协工装的外包管理。
3.3 各公司品质部门负责按设计图纸要求对所有量具类工装的鉴定及计量工作。
3.4 各公司内其他部门配合本管理程序的实施。
4、工作程序4.1工装的设计4.1.1 工装设计依据:任务书、工艺规程、产品图样和技术条件、标准、国内外典型工装图样和有关资料。
4.1.2 工装设计原则:满足工艺要求,结构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经济,合理,逐步形成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
4.1.3 设计流程(见附图)4.1.4各子公司技术工艺等部门,应跟所据所生产的产品设计合适的工装,并在设计工装时应该输出以下资料:a.完成的设计图样及制作标准;b.工装验收标准;c.工装的维护保养标准,必要时还要有工装使用指导书。
d.工装设计与使用中涉及到的各类记录表单。
简易工装由各公司制造部门的工艺科自行设计,并由各车间自行制作,经品质部门验收合格后领用。
4.2工具工装的制作与入库4.2.1各子公司制造部门接到工装设计图纸后,按图纸安排计划制作,并通知品质部门安排人员对工装制作过程进行检验。
4.2.2 如各子公司所设计工装不能自行制作的,优先在集团内部兄弟公司联系制作,集团内不能安排制作的,由各公司采购部门外协加工。
4.2.3 各公司外协加工工装时,按采购控制程序操作,如工装价值超过2000元以上的,必须进行立项。
4.2.4各公司外购的工装必须持有相应的制造厂家的合格证,各仓库按合格证通知技术部和品质部三方进行验收入库。
工装管理程序

6.3.7技术部督促制造单位按评审结果在要求的工期内完成整改再提交验收。
6.4工装使用与保养
6.4.1工装使用单位应编制本部门《工装台账》,做到帐、物、卡相符;编制《工装备件最低库存量标准》,配备足够安全库存量。当工装备件低于最低库存要求时,工装管理者应填写《生产物料请购单》经部门经理批准后提交采购部及时采购。
生产物料请购单
NO
A
YES
6.2工装的制造与采购
6.2.1自制工装由技术部负责工装设计,工装设计应根据产品要求、产品生产批量、设备及工艺要求等进行。
6.2.2.1工装设计应规定工装使用寿命、工装易损件品种及数量、工装验收要求(验收项目、技术要求、验收量具、周期鉴定要求)。
6.2.2.2开发新模具必须依据2D和3D来开模,如两种输入数据有差异时,技术部需识别所有差异点,并与顾客一起评审,按照评审结果实施(如3D个别区域不能倒圆角,而2D上有圆角要求时需按照2D为准)。
技术部/生产部
工装制造计划
工装制作进度计划工Leabharlann 流程工作内容说明责任
部门
相关文件与记录
6.2.5采购部按工装制作单位提交的《工装制作进度计划》进行跟踪,将实际完成情况进度记录于《工装制作进度计划》中,如供应商进度计划有需要更新的需得到工装需求提出部门批准。
6.2.6外购工装出厂前必须经过硬度,材料,尺寸等检测并有相应报告;以及必须经过试制验证,并提供相应的合格的样件,试制可以在供方也可以在需方进行,但需在采购合同中注明。
Q/RYP 7.2-2015《工程更改控制程序》
Q/RYP 7.7-2014《采购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和工装管理程序

程序文件文件名称:基础设施和工装管理程序文件编号:YJ-QP-06-A/01生效日期:2024.4.30序号版本号修订内容修订人日期01 A/00 首版02 A/01 优化工作流程及附件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文件名称:基础设施和工装管理程序日期:2024.3.26 制定部门:质量部1目的确定提供和管理为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控制的设施和工作环境。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设备、设施、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3职责3.1生产部是基础设施和过程工作环境的归口管理部门。
3.2各有关部门合理正确使用并维护设备和设施,保持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
3.3研发部:负责产品结构图纸相关资料和规格书提供,自制工装/模具的设计、选用、以及工装/模具的验收确认。
3.4质量部:负责工装的尺寸检验,关键工装/模具的定期校检4名词解释4.1基础设施:公司范围内的产线,设备,设施,工装,夹具等4.2报废:工装、设备、机器等不能继续使用或不合格而作废4.3工装/模具:用于制造过程的夹具、检具、工具、刀具、辅具、盛具等的总称。
5工作程序5.1流程图文件名称:基础设施和工装管理程序日期:2024.3.26制定部门:质量部过程流程图过程描述流程图责任部门责任人文件表单51234开始生产需求申请核准自制外购验收编号入册投入使用日常维护申请报废核准报废结束流程驳回生产部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申请相关设备采购计划,并通过总经理审批根据设备类型,选择请购设备是自制还是外购按照设备使用说明,对设备进行验收,并编制内部编号验收后的设备,可正常使用,并按照要求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维修设备老化,损坏无法使用或者功能不能满足当前需求,生产部申请报废,经总经理审批后,决定最终处理结果,并记录在设备台账生产部总经办生产经理总经理生产部生产经理生产部工艺工程师生产部工艺工程师生产部生产经理总经理设备申请表设备申请表设备验收单设备台账设备点检记录设备保养/维修记录设备台账设备报废申请单设备台账设备保养/维修记录不同意同意文件名称:基础设施和工装管理程序日期:2024.3.26 制定部门:质量部5.2基础设施5.2.1基础设施的识别企业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所需的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和工具(包括工、卡、器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生产使用的工装夹具等等。
生产工装夹具模具管理程序(含表格)

生产工装/夹具/模具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为对生产工装/夹具/模具的制造、验证、维护、保养、修复、报废进行有效管理控制,以确保工装/夹具/模具完好,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事业部工装/夹具/模具的管理和控制。
3.0职责:3.1工艺装备部负责工装/夹具/模具的制造、修复。
3.2、品管部负责工装的质量验收和周期鉴定。
3.3、各车间负责建立工装分台帐及工装目录、编号等管理和周检计划中工装送检、定置定位、日常维护保养、报废工装处置等工作。
3.4、工艺装备部负责工装/夹具/模具的策划、建帐、易损工装更换计划的拟订及维护保养监督检查。
3.5、工艺人员按每个车间的分管权限建立工装台账档案电子档,并按照季度对电子台账进行资料室纸质及电子归档,并对车间建立的分台账进行核查检查,并进行季度检查通报。
4.0方法及要求:4.1.工装的设计、制作4.1.1工艺装备部负责产品工装/夹具/模具的设计,及后续使用工装/夹具/模具的改进,包括各类特定工艺要求的工装/夹具/模具。
4.1.2制造部、工艺装备部负责工装/夹具/模具加工的有关事宜,跟进加工进度,若有异常,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4.1.3所有工装的设计、制作都需要有唯一的工装编号,并用合适的字体刻于工装上(采用钢印或者其他)。
4.2、工装/夹具/模具的制作申请及实施4.2.1根据产品要求形成的工装/夹具/模具清单及其制造计划(计划中应注明是否需要委外制造或自制),由制造部、工艺装备部组织实施制造;或由使用部门根据现生产过程的需要(如更新工装等)填写《工装/夹具/模具制作(修理)申请单》,报工艺装备部审核,经批准后,由制造部、工艺装备部组织制造。
4.2.2、外协制作及工装模具费用小于2000元的由制造部主管、工艺装备部主管批准制作、超过2000元由分管副总批准、超过10000元由总经理批准。
4.2.3、批准后制作过程由申请部门人员负责跟踪。
17生产工装管理程序

版本Rev. H文件修改记录版本日期制订单位制订人更改内容更改页码A 04/5/17 新制新制B/0 05/4/28 见B/0版见B/0版5.1.7/5.4/5.5/5.7.2 3/4/5页B/1 05/5/27 见B/0版见B/1版第5、6页C 05/10/8 见B/1版见C版全部D 06/9/11 铸造部、加工部杨平见D版,版本变更/E 07/8/1铸造部、加工部杨平、布保华编号更改/F 08/5/15 铸造部/加工部李永刚/布保华编号更改/增加过程流程图/G 09/09/23 铸造部/加工部李永刚/布保华第4页H 12/10/16 石金峰王细才模具维修周期第4页电子档路径:网上邻居/邻近计算机/P-wg-1/公司级文件共享/CMS体系文件/质量体系版本Rev. H 一、目的:为充分掌握工装之状况,保证使用单位生产作业时所用工装正确完好,并确保产品品质能满足客户之需要。
二、范围:客户提供或自制及外包完成之模具、刀具、夹治具等,入厂后检验、维护及入库管理皆属之。
三、职责:3.1生技单位:负责此标准的制订与修改。
3.2相关单位:按此标准执行,制定标准类文件。
四、定义:4.1产品质量策划小组:由业务、生技、品保、生产单位、生管、模具、采购等相关单位人员组成。
4.2工装包含:客户提供或自制及外包完成之模具、刀具、夹治具等。
五、内容:5.1模具开发(含砂芯盒):5.1.1生技单位接到“开发通知单”后,召开产品质量策划小组会议,提出开发进度计划,完成后呈本单位主管核准确认(需要时提交客户确认批准)。
生技单位依据计划和进度要求制成排版图交文管中心下发至各相关单位,模具单位依据图纸制作模具。
5.1.2模具的制作由模具单位根据模具复杂程度确定内外制,外制模具的发包依《采购过程控制程序》办理。
模具负责人负责技术跟踪及进度的监控,如有问题立即上报主管解决。
5.1.3模具制作完成后,模具单位依据模具图面或客户图面对模具进行检验,填入“模具进厂检验记录”交开发,由生技主管综合判定合格后签字,转交方案进行流路设计及安装;若综合判定不合格时,则将检验报告连同模具转回模具单位重新处理。
IATF16949设备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设备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确定、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生产设备,有效控制其购置引进、调试验收、移交使用、维护保养等工作,保证生产设备技术状态完好,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合格的需要。
2.0范围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生产设备,也包括相关设施。
3.0职责3.1 生产部负责组织实施生产设备的规划选购、安装调试、维护维修、事故处理、报废等综合管理工作。
3.2 生产部车间负责正确操作使用和日常保养设备。
4.0作业内容4.1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4.2 其他管理要求4.2.1 关键设备指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设备:关键或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设备;单台生产设备;价值昂贵或体积庞大的设备。
对关键设备,生产部负责在《设备管理台帐》上或现场予以标识,并重点管理。
4.2.2 根据精益生产的原则,生产部组织对产品制造设备设施布局应进行策划,识别、确定及评估现场设备布局、人员安排的合理性。
具体执行《产品质量策划管理程序》。
4.2.3 为满足顾客要求,在紧急情况下,如关键设备故障等,生产部及相关部门应采用的适当措施和处置办法,作出要求,制定并实施适宜的反应计划。
具体执行《生产管理程序》。
4.2.4 对公司的储气罐、叉车、行车等与使用安全有关的特种设备设施,生产部应及时与当地安检部门沟通,由他们进行安检,并确保结果合格,并保存安检证明,以满足国家法规和安全生产要求。
4.2.5 公司除设备外的其它设施的管理可以参考本程序。
4.2.6 公司工装的管理执行《工装管理程序》。
5.0相关文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产品质量策划管理程序》《生产管理程序》《数据分析管理程序》《持续改进管理程序》《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工装管理程序》《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设备验收单》设备验收单(4).d oc《设备管理台帐》设备管理台帐.d oc《关键设备履历卡》设备管理履历卡.doc《设备日常点检表》设备日常点检表格式.d oc《设备保养/检修计划》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xl s《设备维修单》设备维修记录单.doc《设备备件明细》关键设备备件清单.d oc《设备事故报告单》设备事故报告单.xls《设备报废申请单》设备报废申请单(3).d oc《设备预见性保养计划》设备预见性保养计划范例.d oc。
设备工装管理程序(含表格)

设备工装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了确保对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使其完好、能力充足、保证产品在过程中的生产和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对设备的配置、采购、验收、使用、维护保养、改造更新及验证等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活动的管理做出规定。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设备、工装的管理、控制。
3.0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对本程序各项规定实施控制。
3.2 各生产车间负责正确使用设备并进行在用设备、工装的维护保养、管理工作。
4.0术语
4.1 关键设备(A类):指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生产中断;或对公司生产(数量和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
4.2 一般设备(B类):一般常用,易购易修的设备。
4.3 基础设施:组织在过程中使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过程设备与支持性服务。
4.4 预防性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计划的生产中断而策划的措施,作为制造过程设计的一项输出。
4.5 预测性维护: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以避免维护性问
题的活动。
5.0工作程序
工装管理。
设备模具工装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管理程序(含表格)

设备、模具、工装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以保障生产正常运行为基础,为降低采购成本和节约储备资金,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整体经营绩效,防止浪费并加强设备、工装\模具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管理。
2.0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模具\工装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管理及要求。
3.0术语3.1备品备件:在设备、工装\模具维修工作中,为缩短维修间隔期,根据设备、工装/模具的磨损规律和零件使用寿命,将设备、工装/模具中容易磨损的各种零、部件,事先加工、采购和储备好,这些事前按一定数量储备的零、部件,统称为备品备件,主要包含并不局限于以下类别:1、设备说明书、图纸、工装/模具图纸所列出的易损件;2、各种配套件,如:轴承、皮带、油封等;3、传递主要负载而自身又较薄弱的零件,如:联轴器、齿轮等;4、经常摩擦而损耗较大的零件,如:轴套、摩擦片等;5、受冲击负荷或反复载荷的零件;6、因设计结构不良而故障频率较高的零件;7、在高温、高压及腐蚀性环境下工作,易造成变形、腐蚀、破裂、疲劳的零件;8、须整体备用的电机、泵类等。
3.2焊接消耗品:焊接生产过程中容易消耗的辅助材料及工业品,如:焊丝、焊条、电极盖、定位销等。
4.0管理职责4.1保障部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4.1.1保障部负责设备、工装/模具备品备件清单及焊接消耗品清单的编制及定期更新;4.1.2保障部负责组织制订备品备件及消耗品储备定额标准;4.1.3保障部负责监督、考核库房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储备备库情况;4.1.4保障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入库验收;4.1.5保障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使用情况的技术统计分析;4.1.6保障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选型及换型的技术确认;4.1.7保障部维修人员做好备品备件维修更换记录;4.2物流部4.2.1物流部负责按照《搬运、储存、防护管理程序》做好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仓储、防护等物资管理工作;4.2.2物流部负责向PMC计划中心提供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低储及高储预警;4.2.3物流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入库报检;4.2.4物流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定期盘点工作;4.3PMC计划中心4.3.1PMC计划中心负责编制需求计划及到货计划,并在K3系统中提出采购申请;4.3.2PMC计划中心负责跟踪、监督、考核需求计划及到货计划执行情况;4.4采购部4.4.1采购部负责安装需求计划及到货计划实施采购4.5生产部4.5.1生产部负责报修申请及做好相关记录4.6质保部4.6.1质保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更换后的产品质量跟踪及4M变化点管理工作;4.6.2质保部参与焊接消耗品的选型及换型;5.0参考文件无6.0工作流程内容6.1备库阶段6.1.1清单编制:1) 保障部设备管理员根据设备图纸、设备说明书、维修记录技术统计分析结果编制设备备件清单并制订高、低储备定额;2) 工装管理员根据工装/模具图纸、易损件清单、维修记录技术统计分析结果编制工装/模具备件清单并制订高、低储备定额;3) 焊接工艺员根据控制计划、技术消耗定额、更换记录技术统计分析结果编制焊接消耗品清单并制订高、低储备定额;4) 当工艺更改或其他原因导致备件清单变更,变更后清单需下发至PMC、库房,保障部管理员对更改后的物料进行评审处理,保证更改切换时间点为原备件库存为零。
设备工装管理程序

使用部门
行政部
工程部
机电
设备管理委员会
1.工程部编写设备(工 装)操作规范、指引性文件。操作文件应简单易懂,以利操作员理解。
2.设备(工装)操作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操作和防护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发放上岗证后方可操作相关设备(工 装),具体依《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1.跨部门异动的,调入单位与调出单位须事先达成协议后,填写【设备异动通知单】经设备管理委员会审核及共同的上级部门审批。
3.行政部根据公司实际需要统一调整或调拨设施设备。
4.异动后的设备(工装)须安装调试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设备异
动通知单】
使用部门
行政部
设备管理委员会
1.因使用状况发生变化,经设备管理委员会评估及部门经理批准后停用。停用后的设备(工 装)由使用部门标识“停用”字样放置原处或统一退回仓库存放。须并作好防潮、防锈处理。
8.7【设备定期保养计划表】 FP027-07 保存单位:使用部门 保存期限:最新
8.8【设备清单】 FP027-08 保存单位:行政部 保存期限:最新
8.9【设备履历表】 FP027-09 保存单位:行政部 保存期限:设备报废后2年
8.10【设备异动通知单】 FP027-10 保存单位:行政部 保存期限:6年
8.11【设备报废报告单】 FP027-11 保存单位:行政部 保存期限:6年
8.12【设备管理委员会架构图】(供参考) NA 保存单位:行政部 保存期限:最新
2.定期维护与保养
2.1根据设备(工装)的使用性质及频率编制保养项目与周期。
2.2专业人员(技术员、设备管理员)进行保养并记录。
设备和工装管理程序

设备和工装管理程序1.目的对设备和工装进行管理,并建立有效的、有计划的全面预防性维护系统,以保持持续的过程能力,稳定地生产合格的产品。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设备和工装的管理,预防、维护、目标的建立,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展、预防性维修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3.职责3.1工程部负责设备和工装的管理,组织实施设备和工装的预防性维护工作。
4.2生产车间负责实施设备和工装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5.3技术部负责工装的设计,参与设备和工装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建立。
6.4工程部负责工装的委外加工。
7.5模具室负责模具的维护以及简单模具的加工。
8.工作程序8.1.1设备的购置、选型、验收、移交和存档的控制4.1.1.生产管理部根据产品符合要求特性要求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技术性能、精密度及可靠性、可维修性等要求,确定新购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及标准,填写《购置物品(设备)申请单》,经主管副总、财务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采购。
4.1.2.设备到货后,生产车间和相关部门配合设备供应商安装、调试,设备验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件应齐全,一般包括:图纸、使用手册、操作规程等;2)设备应完好、有必要的备件;3)试运行正常,加工产品满足要求。
4.1.3.验收后生产车间填写《设备验收记录》。
验收合格,生产车间将其登记在《设备一览表》中(《设备一览表》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验收合格日期、随设备的附件、设备使用部门、维护保养周期,并对关键设备进行标识等)。
如验收不合格,生产管理部负责联系供应商解决处理有关事宜。
4.1.4.生产车间对购置设备上的温度(包括一次传感器)、压力、时间仪表等需鉴定的仪器、仪表应列出明细表,在设备移交前通知实验室,实验室编制周期检定计划并及时送检。
4.1.5.产车间对关键过程/特殊特性过程以及大型单一设备标识为“关键设备”。
8.1.2的预防性维护保养4.2.1生产车间根据设备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设备的磨损、正常运行时间的优化考虑、过程能力的要求等做出设备保养周期规定,并做《年度设备保养计划》,在实施保养后,填写《设备保养完工单》。
设备工装程序文件

1.目的本程序旨在通过对设备、工装、工具的综合管理和有效监控,使设备、工装管理过程缝合规定的要求;确保设备、工装、工具的运转状态满足产品生产要求。
2.适用范围2.1本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设备、工装、工具的设计选型、购置(租赁或加工)、安装、验收、维护与保养、维修、封存、报废及其备件的管理控制。
2.2本程序所指生产设备、工装、工具的范围描述如下:2.2.1设备包括:(a)直接用于生产的焊装、涂装、总装等设备。
(b)实验设备、检测设备以及其他用于测量和监控的仪表器具等。
(c)间接用于生产的水、电、气等动力供应设备。
(d)用于设备维修的备件。
(e)用于物料装卸和周转的叉车等场内运输车辆。
2.2.2工装包括(a)用于生产过程的夹具、模具。
(b)用于生产或检验过程的检具。
(c)用于生产物料周转的运输料架和存储料架。
(d)用于生产线的辅助作业用的工作台等工位器具。
2.2.3工具包括(a)所有用于生产作业过程的通用工具。
如通用的喷气用喷枪、胶枪,拧紧用的扳手、气扳机、电动扳机、榔头等。
(b)专用工具。
3.职责3.1发展计划部是设备工装工具等资产管理的归口部门。
3.2采购中心负责设备工装工具的购置。
3.3工艺工程部是设备工装工具技术要求和方案的设计归口管理部门,所有涉及设备工装工具技术要求的方案都应有工艺工程部的确认后才能实施。
3.4制造中心生产部动力设备科是生产设备工装工具的综合管理归口部门。
3.5制造中心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生产部、质量部分别是本部门使用设备工装工具的实物管理部门。
4.图示流程无5.工作程序和要求5.1设备的管理按照《设备管理办法》实施。
5.1.1制造中心生产部动力设备科是生产设备的管理部门,按照设备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对设备的使用、运行检查进行监督检查。
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的安装运行状态。
5.1.2制造中心生产部动力设备科对各部门设备的点检、保养、维修计划进行监控,确保设备按照计划得到有效地维护。
工装管理程序

工装管理程序1.0 目的对工装的设计、制造、验收、使用、维护等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工装精度及工装的使用稳定及寿命,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需求。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使用工装的管理。
3.0 职责3.1 技术开发部——负责工装计划的制定、相关图纸资料的设计及提供,对工装制作成本的评审,配合工装的验收。
3.2 设备管理室——工装的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工装制作验收、试模及使用、维护保养。
3.3 质管部——负责工装制品件的检测、验证,作好质量记录,并对工装使用进行监督。
4.0 定义无5.0 工作程序5.1 工装的需求计划5.1.1新产品工装需求计划由APQP小组组织编制,经小组评审后报总经理批准。
5.1.2制造5.2 对满足设计要求,但在实践验证中达不到产品质量及使用要求的工装,分析原因后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3 工装设计记录按技术部《技术文件管理办法》执行。
5.4 工装的制作计划5.4.1 新产品工装制作计划由技术部组织编制,经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
5.4.2 制造部根据生产计划、使用状况、质量状况编制在用工装制作计划,由技术部审核经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
5.6 工装的标识(由设备管理室负责执行)技术部负责提出关于工装的编号、制造日期及色标的设计要求,由制造部实施管理。
5.7 工装外协制作管理5.7.1 外协厂商的选择由制造部外协人员在接到外协制造计划后,负责初步选择设备能力与制造能力较强、质量及制造进度有充分保障、价格与售后服务有明显优势的外协厂商。
5.7.2 协议或合同的签定a、选择的外协厂商经总经理同意后,外协人员商谈意向性合同(含价格了解)。
b、意向性了解后,外协人员汇总外协厂商报价及相关资料交技术部。
c、技术部对外协厂商报价及相关资料评审并交总经理审核。
d、技术部根据已审核情况交相关人员负责签定技术协议及合同,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5.7.3 外协制作质量、进度跟踪a、制造部工装外协人员采用电话、传真、去外协单位现场等方式对工装制作进度和质量跟踪,并作好协调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技术部汇报。
IATF16949工装管理控制程序(含附属表单)

中心组织使用车间对工装底图审核后下发。
自制工装的制造 与外购工装的订 购
技术中心
生产制造部组织生产。若新增工装需外购, 由生产副总、总经理逐级批准后采购部负责 采购。 5.2 自制工装的设计 5.2.1 技术中心根据产品设计和开发控制程 序、技术改进项目或持续改进项目,编制工
模具设计 说明卡
装清单,进行工装的设计(包括检验项目),
工装检验记录表;工装发放记录
表;工装周期检定记录;工装封
存、启封申请单;工装报废记录
等;
工装管理过程绩效趋势分析结 果。
MP2 监视、测 量、分析和评价 (质控部)
使用的关键准则是什么?(测量/评估) 1、工装周期检定计划完成率; 2、工装周检故障率。
5 工作流程和内容
工作流程
责任部门
工作内容说明
5.3.1.2 工装设计人员负责工装制造过程中
的技术服务工作,记录制造过程中的设计修
改,对设计图样进行更改,在工装验收后对
工 装 设 计 底图做出相应的修改。
人员
5.3.2 外购工装的订购
5.3.2.1 需要外购的工装经总经理批准后,审
计部和多功能小组(采购、技术、质量、使
用部门)结合以往的使用业绩共同确定工装
模、浇铸用的金属模具、压铸用的模具等由
技术中心模具组设计,经部门负责人审批;
使用部门 板材冲压模具由技术中心工艺部设计,部门
技术中心 负责人审批。
5.2.3 刃具由技术中心刀具工程师选型/设计
编制刀具清单经部门负责人批准,需自制的
转制造部,需外购的转采购部。具体流程详
见《刀具管理办法》。
5.3 自制工装的制造与外购工装的订购
如何做?(作业指导书/方法/程序/技术) 1、工装管理控制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工装管理程序
(IATF16949/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了确保对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使其完好能力充足、保证产品在过程中的生产和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对设备的配置、采购、验收、使用、维护保养、改造更新及验证等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活动的管理做出规定。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设备、工装的管理、控制。
3.0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对本程序各项规定实施控制。
3.2 各生产部门负责正确使用设备并进行在用设备、工装的维护保养、管理工作。
4.0术语
4.1关键设备(A类):指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生产中断;或对公司生产(数量和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
4.2一般设备(B类):一般常用,易购易修的设备。
4.3基础设施:组织在过程中使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过程设备与支持性服务。
4.4预防性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计划的生产中断而策划的措施,作为制造过程设计的一项输出。
4.5预测性维护: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以避免维护性问
题的活动。
5.0工作程序
责任人输入过程活动活动要点输出
各部门设备需求5.1设备需求申请
各部门根据生产,技术革新,工艺试验,
新产品开发及厂房设施等的需要,提出设
备需求,需要时至研发中心确定功能和要
求,填写设备申请报告。
设备采购申
请/评审表
供应部设备采购申
请/评审表
5.3投标/报价
a)需求报告经批准后,供应部寻找合适的设
备厂家(或供应商及外协单位),寻求两家
以上为佳。
b)联络设备厂家报价投标。
c)需要时,供应部对设备厂家投标进行审
核后报总经理审批,决定是否进行招标
设备供应商
情况
报价单及相
关资料
供应部
报价信息
设备采购申
请/评审表
5.4采购
供应部负责与供应商签定《设备采购合
同》,明确技术条件,验收标准、价格及交
货时间,违约责任等。
设备采购合
同
供应部相关部门设备采购合
同
送货单
5.5设备验收
新设备到货后,供应部通知设备部门,生
产部组织使用部门、供应部、研发中心现场
进行验收,设备验收内容包括:档案接收、
开箱检查、设备安装调试验收三部分,设备
在验收过程中,生产部负责记录填写《设备
安装移交验收单》。
具体执行《设备采购、安装、验收管理制度》。
设备验收报
告
生产部设备使用说
明书
5.6设备建档、标识
上述验收项目无误后,进入正常的设备管
理过程。
a)生产部负责将公司所有的生产设备及设
施,建立《设备台账》,明确:设备编
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家、
使用日期、设备类别、进厂日期、使用
日期、使用部门。
b)设备分类:根据设备价值及对生产和质量
的影响程度确定。
将设备分类为:
A—关键设备
B—一般设备
c)建立设备档案,包括:
—设备履历卡,包括设备生产工时记录;
—设备验收资料,设备安装、调试验收记
录、设备使用说明书等;
—设备日常保养记录、设备检验评定记录、
设备大、中修记录、设备故障统计、关
键设备能力评定记录。
d)建立设备标识,内容:设备名称、规格/
型号、设备编号、设备维修保养责任人。
设备档案
设备台帐
设备履历表
生产部设备使用说
明书
5.7制订操作规程
生产部制定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点检表
等。
设备操作规
程
设备点检表投标/报价/审核
设备需求申请
采购
设备建档、标识
制订操作规程
开箱验收
生产部设备履历表
安全状况
质量状况
5.8编制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每年年初,生产部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
使用频次维修数据、质量状况、安全状况、
结合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编制每年的年
度维护保养/检修计划。
明确设备保养项
目,保养周期。
设备维护保
养计划
操作者生产部设备操作规
程
5.9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
a)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由操作者负责,每日
按照《设备日点检表》进行设备检查,维
护和保养。
填写《设备日点检记录》并妥
善保存。
b)生产部每日不定时,但每月至少一次巡查
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填写《设备完好情况
检查表》,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c)在设备点检和工作过程中若发现设备有
异常情况与故障,应及时通知生产部及时
派人进行维修。
设备日点检
记录
生产部设备操作规
程
5.10设备一级、二级维护保养
a)设备一级、二级保养周期按设备年度维护
保养计划执行,保养项目内容按年度维护
保养规程执行。
b)一级保养主要以操作者为主,对设备进
行清洁、润滑和检查,并对设备进行部分
调整,在正常情况下,保养周期为设备运
转六个月(单班生产)。
c)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为主,操作者配合,
对设备进行内部清洁、润滑,局部解体和
调整,保养周期为设备运转十二个月(单
班生产)。
设备检修记
录
生产部设备维护保
养计划
5.11设备检修
a)生产部按设备维护保养修计划,对设备
进行检修,设备检修与设备二级保养可
同时进行。
b)设备检修应填写检修记录,并在《设备
履历表》中作好维修记录。
必要时进行
能力评定,以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和稳
定的过程能力。
c)本公司无能力修理的设备,应委托外部
检修或请设备生产厂帮助检修,必要时,
要求设备生产厂来厂维护保养。
d)对于新的、经过大修的、停机一年以上、
搬迁后的关键设备,必须对其进行设备能
力指数调查,当CMK≥1.67时才能给予认
可。
生产部负责设备维修,消除异常情况,
排除故障。
设备检修记
录
设备履历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
设备一、二级维护保养
设备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