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最新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老年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

老年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
定期评估老年患者药物治疗方案,根 据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策略
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不 良反应。
处理策略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如对症治疗、更换药物等。
预防策略
加强老年患者用药教育,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药物不良 反应的认识和自我监测能力。
针对不同老年患者的共病特点,探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
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共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有效管 理这些患者是未来的重要挑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尽量采用单一药物治疗, 减少药物种类和数量,降 低治疗复杂度。
药物相互作用风险防范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
熟悉老年患者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 药和中药等,避免药物间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01
调整药物剂量
根据老年患者肝肾功能、药物代谢特点 等,调整药物剂量,确保安全有效。
02
03
定期评估与调整
心理疏导
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帮助老年人 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家庭关爱
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老年人的照护工作,给 予关爱和支持。
社会参与
组织老年人参加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等,增强社会归属感。
互补替代医学在共病管理中角色
中医药治疗
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对老年人进行辨证 施治,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郁等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社会影响
03
共病会增加老年患者的医疗支出和社会负担,对社会
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共病管理目标与原则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150/90 mmHg。
血糖控制目标值
空腹血糖
4.4 mmol/L ~7.0 mmol/L
非空腹血糖
<10.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7.0 mmol/L
——01. ——02. ——03.
血脂控制目标值
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低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 mmol/L,非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1 mmol/L,TG<1.7 mmol/L。
药物治疗
3)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临床上可选择的降脂药物大体可分为2大类,包括:
➢ 主要降胆固醇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PCSK9) 抑制剂及其他降脂药(胆酸螯合剂、普罗布考)。
➢ 主要降TG的药物,包括贝特类药物、高纯度ω-3脂肪酸和烟酸类药物。 多项大规模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在ASCVD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因此,为了降脂达标,临 床上应首选他汀类药物。一般推荐起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可降低LDL-C水平25%~50%),并根据个体的降脂疗效和耐 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LDL-C不能达标,建议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LDL-C仍不达标,应加用PCSK9抑制 剂。 对血清TG水平增高(≥1.7 mmol/L)的患者,首先应用非药物干预措施。TG≥2.3 mmol/L者可考虑在他汀治疗基础上加 用贝特类或高纯度ω-3脂肪酸。对于严重高TG血症患者(TG≥5.7 mmol/L),为降低急性胰腺炎风险,应首先考虑使用 主要降低TG的药物。
肾有益的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 ➢ 经足量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后HbA1c不能达标的患者,可开始口服药和注射降糖药(GLP-1RA或胰岛素)的联合

2023最新版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意见解读

2023最新版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意见解读

02
肠道准备的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外观
• 结肠是否充分扩张、黏膜是否清晰 、是否有粪水残留等。
清洁度
• 结肠内是否有残留的粪便、液体或 气体,是否有食物残渣等。
透明度
• 结肠黏膜是否清晰可见,是否有模 糊或浑浊的液体存在。
血液或分泌物
• 是否有血液或分泌物残留,是否需 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评价方法
• 良好的肠道准备可降低漏诊率,提高检出率,同时也可降低检查过程中发生穿孔等并发症的风 险。
共识的形成过程
• 本次专家共识的形成经过了严格的步骤和程序,包括文 献综述、专家讨论、实践调研等环节。
• 专家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 背景,经过充分讨论和反复修订,最终形成了针对肠道准 备的专家共识。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如老年人、孕妇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等)的肠道准备方法 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其适用性和安全性
• 探索新型肠道准备剂及其应用方案, 以提高肠道准备的疗效和耐受性。
• 进一步研究肠道微生物群落与肠道准 备效果之间的关系,为个性化肠道准备提 供依据。
• 加强多学科合作,将结肠镜检查肠道 准备与相关疾病管理相结合,以提升患者 整体健康水平。
荟萃分析
• 低纤维饮食在肠道准备中的效果优于高纤维饮食。
专家共识
• 建议在肠道准备前3-7天开始少渣饮食,并在检查前1天开始低纤维饮食。
药物准备建议
01
前瞻性对照研究
•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准备效果优于甘露醇和硫酸镁。
02
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 含有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等渗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肠道准备效果与含有
2023最新版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 意见解读

老年人多重用药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老年人多重用药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强调老年人用药的 安全性、有效性及合规性,为多重用药评估 与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药品监管政策优化
针对老年人常用药物,加强药品质量监管,确保药 品安全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医保政策倾斜
医保政策逐步向老年人倾斜,提高老年人用 药的医保报销比例,减轻经济负担。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趋势
案例二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处理。介绍一位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 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原因并给出处理建议,强调 监测与及时干预的重要性。
案例三
老年人合理用药教育。通过一位老年患者成功掌握合理用 药知识的案例,说明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 方法。
实践经验总结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
组建由医生、药师、护士等组成的团队,共同负责老年患者的多重用药管理,确保用药安 全。
提高诊疗水平。
跨学科合作
鼓励医学、药学、护理等多学科合 作,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 性化的用药指导。
健康教育普及
通过各类健康讲座、宣传活动等形 式,向老年人普及合理用药知识,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未来发展方向预测
智能化用药管理系统
研发智能化用药管理系统,实现老年人用药付费
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推行按病种付费方 式,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
医保智能监控
借助信息化手段,对老年人用药进行实时监控, 防止滥用药物、不合理用药等行为。
医保与医药联动
加强医保与医药行业的联动,优化药品采购与配 送流程,确保老年人及时获得所需药物。
专业技术培训推广计划
医学专业培训
针对医务工作者,开展老年人多 重用药评估与管理的专业培训,
推动行业发展
通过国内外相关指南的比较与借鉴,本共识有望推动我国老年人 多重用药评估与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2023年最新版《组合式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专科护理操作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2023年最新版《组合式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专科护理操作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共识解读总结
综合治疗方法
共识强调组合式血液灌流联合血 液透析治疗的重要性,该治疗方 法综合了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的 优势,更有效地清除患者血液中
的毒素和废物。
护理操作规范
共识对专科护理人员在组合式血 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 的操作规范进行了明确,包括设 备准备、患者评估、治疗操作、
治疗优势
组合式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全面清除血液中 的毒素和废物,提高治疗效果。
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
与单一血液灌流治疗比较
联合治疗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减轻患者症状 。
与单一血液透析治疗比较
联合治疗方法对于难以通过透析清除的毒素具有更好的清除效果, 提高治疗效率。
目的
明确该治疗方法的护理操作规范 ,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安全 。
共识的更新内容和亮点
更新内容
01
• 增加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 预防和处理方法。
03
• 强调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05
02
• 对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的护理操作进行了 更为详细的界定。
04 亮点
发热反应
由于体外循环、致热原反应或感染 等原因,患者可能在治疗中或治疗 后出现发热。
心血管并发症
如心律失常,多由于患者电解质紊 乱或原有心脏病引发。
并发症的预防策略
01
02
03
04
严格掌握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
确保透析器和灌流器的充分预 冲,减少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

2023年最新版《组合式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专科护理操作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2023年最新版《组合式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专科护理操作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连接紧密、无渗漏。
血管通路建立
为患者建立稳定、通畅的血管 通路,保证血液在灌流器和透 析器之间的流动顺畅。
抗凝剂使用
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合理使 用抗凝剂,防止血液在设备中 凝固,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监测与调整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设 备运行参数,根据实际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操作后的评估与记录
数据分析
持续改进
收集、分析护理质量相关数 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为护理工作的改进提供科
学依据。
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 措施并持续跟进,不断完善 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和
患者满意度。
06 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
组合式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前景展望
技术革新带来更好疗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组合式血 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将有望通过 技术革新,提升治疗效果,进一步改 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灌流器与透析器配合问题
选择合适的灌流器与透析器,确保两者在血流量、透析液 流量等方面匹配良好,避免治疗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
治疗过程中参数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的参数 ,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患者不适。
护理操作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感染防控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设备、管 路等进行充分消毒。护士需佩戴 无菌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降
低交叉感染风险。
抗凝剂使用安全
合理使用抗凝剂,避免患者出现出 血、凝血等并发症。护士需密切观 察患者出血情况,及时调整抗凝剂 用量。
设备运行安全
定期检查设备性能,确保设备稳定 运行。护士需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 程,遇到故障及时报告并处理。
特殊情况下的护理操作建议
高龄患者

《“三高”共管规范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修订版

《“三高”共管规范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修订版
41(24–54)
非致死性心梗
14741
1.82(1.64–2.03)
37(19–51)
卒中亚型
缺血性卒中
3799
2.27(1.95–2.65)
1(0–20)
出血性卒中
1183
1.56(1.19–2.05)
0(0–26)
未分类的卒中
4973
1.84(1.59–2.13)
33(12–48)
其他血管死亡
3826
1.73(1.51–1.98)
0(0–26)
高血压一旦合并糖尿病,即为心血管风险高危/很高危人群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 019(001):1-44.
RF=危险因素;TOD=靶器官损害;CKD(mmHg)
健康中国行动
厚德 博爱 敬业 尚廉
“三高”患病率及危害
logo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患病人群基数庞大
糖尿病: 患病率持续上升,估计目前我国 大陆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达
高血压: 患病率持续上升,估计我国 ≥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为啊
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
2/3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高
且亚洲人群血压升高对心血管风险的增加更明显
Chobanian AV et al. JAMA. 2003;289:2560-2572.心脑血管病治.2019,19(1) 1-44
血压每升高20/10mmHg,心血管死亡风险加倍
收缩压每升高10mmHg亚洲人群心脑血管风险增加更明显
I-IGT,单纯性糖耐量受损;IFG,空腹血糖受损;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T2DM,2型糖尿病;CVD,心血管疾病

《小干扰RNA降脂药物药学专家共识2024》解读

《小干扰RNA降脂药物药学专家共识2024》解读
《小干扰RNA降脂药 物药学专家共识2024 》解读
这份专家共识报告全面阐述了小干扰RNA降脂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 指南。了解其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这一创新疗法在降低胆固醇水平和预 防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
by
引言
专家共识
本共识由一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
小干扰RNA
小干扰RNA是一类新型的治疗药物,正在被广泛研究应用于降脂治疗。
温度 光照 pH值 溶剂
小干扰RNA药物对温度具有较高稳 定性,可在2-8°C下保存长期。但长时 间暴露于高温会导致分子结构的部 分降解。
小干扰RNA药物容易受到光照的影 响,需要避光保存。且应避免在阳光 直射下长时间存放。
小干扰RNA药物在中性pH条件下最 稳定,显酸性或碱性环境都会加速其 降解。
安全性管理
分析了小干扰RNA降脂药物的潜在不 良反应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发展趋势展望
对小干扰RNA降脂药物的未来发展方 向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和预测。
结论
《小干扰RNA降脂药物药学专家共识2024》全面总结了小干扰RNA降脂药物的 发展历程、作用机理、药动学特点、给药途径和剂型、质量控制等关键方面。 它为实现这类创新药物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了重要指引。
免疫反应
小干扰RNA作为外源性核酸,可能 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出现 发热、乏力等症状。
血脂异常
在降低LDL胆固醇的同时,小干扰 RNA药物也可能会对其他血脂指 标产生不利影响。
小干扰RNA降脂药物的临床应用
靶向降低LDL-C
小干扰RNA药物能有效靶向调控LDL受体表达,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
稳定性研究
开展全面的稳定性研究,评估小干扰RNA药 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贮存稳定性。

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更新(2023版)解读PPT课件

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更新(2023版)解读PPT课件
自20世纪60年代起,CPR技术逐渐 发展并普及,成为拯救心脏骤停患者 的重要手段。
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 CPR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包括提高 按压质量、优化通气策略、加强团队 协作等方面的改进。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心脏骤停、呼吸骤停或濒临骤停的患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跳呼吸停止,如心肌梗死、脑卒中、严重创伤等 。
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 共识更新(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02
目录
• 引言 • 成人体外心肺复苏概述 • 2023版共识更新内容解读 • 实际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培训、考核与持续改进计划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02
03
提高复苏成功率
通过更新共识,推广最新 科学知识和技术,提高成 人体外心肺复苏(CPR) 的成功率。

团队协作
重视急救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确保每个步骤的无缝衔接。
持续监测
在复苏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 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按压深度与频率调整
按压深度
根据最新研究,调整按压深度范围, 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反馈机制
引入按压深度与频率的实时反馈机制 ,提高复苏质量。
按压频率
保持稳定的按压频率,确保有效的心 肺复苏。
强调除颤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
04
实际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胸外按压技巧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按压位置
胸骨下半部分,两乳头连线中 点处。
按压深度
至少5cm,不超过6cm,以 避免胸骨骨折。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特殊人群血脂管理策略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要点
综合考虑风险与获益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多重慢性疾病,血脂管理需综合考虑药物 治疗的获益与风险。
生活方式干预
强调饮食调整与适量运动对血脂控制的重要性,针对老年患者特 点制定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方案。
药物选择
在药物选择上,需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及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下降 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03
血脂管理目标与原则
血脂管理目标设定依据
指南推荐
依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及国内外相关临床证据,结合 糖尿病患者实际情况,设定明确的血脂管理目标。
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程度,进 行综合风险评估,以制定个体化的血脂管理目标。
目标值设定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设定不同的血脂管理目标值,包括总胆固醇、甘 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具体指标。
部分临床医生在糖尿病治疗中过于关注血糖控制,而忽视了对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 合管理。
共识制定目的与意义
规范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
01
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的规范化指导
,以提高血脂控制达标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弥补现有指南不足
02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本共识对现有指南
血脂管理与整体治疗策略
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关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整药物剂量或更 换药物,以确保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兼顾血脂控制与其他慢性疾病的治疗。
定期随访与监测
加强患者随访与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 药物不良反应及慢性疾病进展情况。
07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精选全文完整版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精选全文完整版
医路有你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本共识更新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我国国情界定我国肺癌高危人群筛査年龄; (2)提出难定性肺结节定义以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3)对AI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评估肺结节以科学评价, 并提出人机MDT以避免AI的局限性; (4)将肺结节评估分为常规和个体化评估,便于不同 人群采纳,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对于不同类型和大小 肺结节管理细则给予了推荐,形成18条推荐意见指 导肺结节暨肺癌早期诊治临床实践,以规范和提高我 国肺结节暨早期肺癌的诊治水平,提高肺瘤5年生存 率改善患者预后。
医路有你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肺癌高危人群定义和常规影像学筛查
如何定位中国的肺癌筛查人群,需因地制宜考虑。中 国肺瘤5年生存率(2012-2015)为19.7%虽然较 2003-2005年16.1%有所提升,但仍低于20年前美 国(20%)和日本(21%)的水平;提示简单地照搬国外 的肺癌筛查经验未必能使中国人群受益,必须另辟蹊 径加强中国肺癌二级预防的“早发现”特别是界定 肺癌筛查的最佳年龄。与美国和欧洲相比,我国吸烟 及被动吸烟人群比例较高,且有证据表明我国肺癌发 病趋于年轻化,如复日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从20142019这6年期间,共做肺结节手术1.64万例,病理诊断 和分期提示早期肺癌0.998万例,占比60.8%。
(2)结构:支气管截断伴局部管壁增厚,或截断的支气管管腔不规则,则恶性可能性大。为了更加准确的评估结 节病灶内及周边与血管的关系,可通过CT增强扫描,将≤1mm层厚的CT扫描图像经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分 析、重建,结节血管征的出现有助于结节的定性。
医路有你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影像学评估

认知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认知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临床实践与经验总结
认知数字疗法与药物治疗的结合
在临床实践中,认知数字疗法与药物治疗相互配合,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跨学科合作
认知数字疗法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神经病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共同推进数字化 认知疗法的发展。
实践经验总结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完善的操作规范和治疗流程,为认知数 字疗法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数字疗法需要选择可靠的平台和软件,保证 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6
未来展望与建议
数字疗法在认知障碍中的未来发展
1
数字疗法在认知障碍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 将不断拓展数字疗法在认知障碍中的应用范围 ,以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
2
数字疗法将不断优化干预手段和治疗过程,提 高干预效果和可及性。
3
数字疗法将与生物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 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拓展认知障碍的干预范 围和深度。
问题。如何在保护患者隐私和权益的同时,推进数字化认知疗法的发
展,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05
认知数字疗法的技术、评估及安全性
数字疗法的技术要素
数字疗法是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等心理治疗流派的基本 理论和技术,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认知行为疗法的评估、干 预和监控过程。
数字疗法包括认知训练、认知重构、认知行为疗法、暴露 疗法、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疗法等。
THANKS
01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包括医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学 科领域的专家,共同推进数字疗法在认知障碍中的应用和发展。
02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流,促进数字疗法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提高认知障碍治疗的水平和效果。
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F vs. 环磷酰胺 用于 IV LN的对照研究
Chan et al, NEJM 2000; 343:1156-1162 42 例病人治疗 12 月 口服环磷酰胺 (CYC) vs. MMF 结论: MMF 的有效性和毒性与CYC相当
Hu et al, Chin Med J 2002; 115:705-709 46 例病例治疗6月 静脉用CYC vs. MMF 结论: MMF 比 IV CYC有效 • 蛋白尿,尿红细胞数,抗-DNA滴度,肾脏病理都有更好的改善 • 副作用更少 (胃肠道症状, 感染)
* Tak Mao Chan, et al.NEJM.2000; 343(16): 1156-62
香港试验-副作用
副作用
感染 发生起数 呼吸道感染* 结核 泌尿道感染 带状疱疹
其他 白细胞减少症 脱发 闭经# 腹泻
死亡
治疗组(N=21)
NO. %(95%CI)
4
19(5-42)
6
4
67
0
0
2
33
0
0
0
1
5
0
对照组(N=21)
P值
NO.
%(95%CI)
7
33(15-57) 0.29
10
0.45
5
50
0.63
1
10
1.00
2
20
0.50
2
20
0.60
2
10
0.49
4
19
0.11
3
23
0.09
0
1.00
Hale Waihona Puke 2100.49
* 除感染发生的次数和类型外,表内数值均指病人数目。 † 治疗组和对照组能够提供资料的患者人数分别为6人和10人。 ‡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5人和13人处于绝经前状态。
1.0
0.5
0.0
病人数 0 治疗组 21 对照组 21
治疗组(21) MMF+pred
对照组(21)
CTX与pred 随后改为 Aza+pred

3
6
9
12
20
20
20
17
20
20
17
16
两组病人治疗后的血清C3和Scr水平动态变化图
* Tak Mao Chan, et al. New Engl J Med 2000.343(16):1156-62
代表性、大组临床试验
– 香港试验(随机、对照、开放)及其扩展试验
– 美国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活动性LN诱导试验
– 迈阿密试验(单中心、随机、开放LN维持治疗研究)
– 国内多中心研究(黎磊石、王海燕、林善锬等)
LN的MMF 诱导治疗
Chan TM, et al. N Engl J Med 2000;343:1156 Hu WS, et al. Chin Med J (English) 2002;115:705 Ginzler EM, et al. Arthritis Rheum 2003;49:S64 Li LS, Wang HY, Hu WX,et al. Chin J Inter Med, 2002;41 :476 Li LS, et al: J Am Soc Nephrol 1999;10:172 Ginzler, et al: N Engl J Med 2005;353:2219
MMF的临床应用
90 年代后期 MMF 逐渐推广至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由免疫介导 的疾病的治疗中: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SLE、类风湿关节炎、鳞屑病、天疱疮、系统性血管炎、自身溶 血性贫血、肌无力、 Crohn’s 病等
❖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MMF的临床应用
❖ 肾脏疾病
❖ 狼疮性肾炎(最早应用、报道最多) ❖ 系统性血管炎肾脏损害 ❖ 紫癜性肾炎 ❖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等
Tak Mao Chan, et al. NEJM. 2000; 343 (16): 1156-62
香港试验—LN IV
血清白蛋白 (g/dl)
尿蛋白 (g/24hr)
5.0 4.0 3.0 2.0 1.0 0.0
12 10
8 6 4 2 0
0 病人数 第一组 21 第二组 21
3
6
9
20
20
20
20
20
17
治疗组(21) MMF+pred
对照组(21)
CTX与pred 随后改为 Aza+pred
香港试验-治疗结果
治疗组(N=21) NO. %(95% CI)
对照组(N=21) NO. %(95% CI)
组间差异† P值 %(95% CI)
CR
17
PR 治疗失败
3 1
复发‡
3
治疗中断 1
死亡
0
81(58to95) 14
5 15
5
16 76(53to92)
3
14
2
10
2
11
1
5
2
10
5(-20to30) 1.00 0(-21to21) 1.00 -5(-21to11) 1.00 4(-16to25) 1.00 0(-13to13) 1.00 -10(-22to3) 0.49
吗替麦考酚酯(骁悉)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最新专家共识/2006年3月修订)
内容
MMF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循证医学资料) 专家共识(2006年3月最后修订)
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MMF对肾移植临床试验, 以后逐步发展至肝移植、骨髓移植、胰肾联合移植等, 大量数据表明移植患者应用MMF可以预防急性排斥 和治疗难治性移植物排斥,安全性高,并能显著改善 移植物的长期存活。
循证医学资料
❖ 骁悉治疗狼疮性肾炎 ❖ 骁悉治疗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 ❖ 骁悉治疗肾病综合征 ❖ 骁悉治疗IgA肾病
狼疮性肾炎治疗原则
诱导缓解治疗
维持缓解治疗
治疗 目标
尽快控制炎症 争取完全缓解
长期保护肾功能 减少复发
减少副作用
骁悉治疗狼疮性肾炎
查询临床文献
约 52 篇
其中临床试验文献
14 篇
12m 17 16
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尿蛋白排泄量的动态变化图
* Tak Mao Chan, et al. Engl J Med 2000.343(16):1156-62
香港试验----LN IV
血清C3 (mg/dl)
血肌酐 (mg/dl)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5
诊断后的周数
周(95% CI)
达到CR所需的时间
17±11
22±11
-5(-13to2)
0.15
达到PR所需的时间
16±14
14±3
2(-28to32)
0.81
复发时间§
37,42,42
36,42
1.3(-8.5to11.2)
0.70
† 组间差异用治疗组数值减去对照组表示;‡ 两组能够提供资料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人和19人 § 针对具体患者列出了数据。组间差异以平均值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