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学科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周翰(1915-1989)
杨 慧 林 ( ) 1954-
2、复兴的背景 (1)新时期再次出现西学东渐之 风。引进国外比较文学著作。 1984-1985年“新启蒙”思潮将西 学东渐之风推向高潮。出版“走向未来 丛书” ,创办《文化:中国与世界》 ( 1985 , 主 编 甘 阳 ) 、 《 新 启 蒙 》 (1988,主编王元化)。 国外比较文学理论与研究成果的译 介: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 颜保翻译基亚《比较文学》,干永昌等 编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等。
第二节 中国学科史
一、学科萌芽与背景 对中国学界而言,比较文学是舶来品。它萌芽 或兴起于1930-40年代,复兴或繁荣于1980年代。 萌芽期的学术中心是清华大学。 1、萌芽或兴起的标志 ①研究成果的问世。梁宗岱(留法)《诗与 真》(1934)、《诗与真二集》(1936);陈铨 (留美、德)《中德文学研究》(1936);朱光 潜(留法、英)《诗论》(1942);钱钟书(留 英)《谈艺录》(1948);周作人《圣书和中国 文学》(1922) 。
严绍璗(1940-)
孟 华
上 陈跃红 左 车槿山 右 戴锦华
曹顺庆
赵毅衡(1943-)
杨武能(1928-)
左上 徐新建 左下 刘亚丁 右 王晓路
孙景尧(1943-2012)
(3)成立国家级学会,参与国际学术 活动,创办专业刊物。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于1985年成立,杨 周翰任首届会长,第二届至今会长为乐黛 云(2011年增选第二会长杨慧林)。会刊 《 中 国 比 较 文 学 》 。 另 有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英文刊,四川大 学)等。 1982年,杨周翰等3位学者首次参加国 际比较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1985年第十 一届年会上杨周翰当选国际比较文学学会 副会长,后乐黛云当选该职。
章 锡 琛
傅东华
戴望舒
②本土资源的开启。古代中外学者翻译、阐 释与宣讲佛经的格义法。 格义法是中国佛教译者和学者翻译、阐释和 宣讲佛教义理时常用的方法,即用中国典籍中已 有的概念与说法来比附佛教经典中的名相,使信 徒易于理解和接受。它是中国学术同化佛教义理 的策略,是比较文学阐发研究的雏形。 《高僧传· 法雅传》记西晋法雅大师“以经中 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 (格:推究;义:含义)如用 “生死”译“轮 回”。后利玛窦援引《尚书· 召诰》“皇天上帝” 句将意大利语“Dieu”(God)译为“上帝”、 “天主”。
顾彬——“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不是我第一个 说的,是我多年前在汕头大学一次会议上听一位 中国学者说的……我只是第一个向公众提出来罢 了。” “中国当代散文、小说、话剧都比较困难, 余秋雨知道怎么写好散文,但还不够好。最好的 散文是北岛写的。小说呢?我觉得还是王蒙在 1980年代写得不错,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我还 没有去思考。那个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 他的作品都是我翻译介绍给欧洲的,但把他和其 他伟大作家相提并论就太可笑了,他差太多。” “中国作家的外语不太好,无法读原著,就 无法吸收其他语言以丰富自身的表达。”
甘阳(1952-),北大哲学硕士, 新时期中国思想界最有影响的人 物, “文化:中国与世界”编 委会包括刘小枫、陈来、阎步克、 陈平原、陈嘉映、李银河等
王元化(1920-2008), 文学理论家
(2)台港与海外华人研究成果的刺激。 1967年、1968年,淡江文理学院和台湾大学 开始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活动。创办专业刊物 《淡江评论》(1970)和《中外文学》。台湾比 较文学学会成立于1973年,同年加入国际比较文 学学会。学术中心是台湾大学。奠基人是朱立民、 颜元叔以及李达三、叶维廉等。 香港学术中心是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 两校分别于1964年、1974年开设比较文学课程。 名家有黄维梁。2004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17届 年会在香港召开。
严绍璗(1940-),北大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王晓路(1955-),四川大学教授,亚利桑那大学客座教授
刘东(1955-),清华大学教授,国学研究院副院长
四、关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1、问题的提出 港台学者古添洪、陈慧桦《比较文学垦拓在 台湾· 序》(1976)及其美籍导师李达三《比较文 学中国学派》(1977)最早提出。 季 羡 林《比 较文学 译文集 · 》 ( 1982) : 序 “只要我们肯努力学习,认真钻研,比较文学中 国学派必然能建立起来而且日益发扬光大。”孙 景尧《为中国学派一辩》(1991)。曹顺庆《比 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 探》(1995)。
吴宓,与陈寅 恪、汤用彤并 称“哈佛三 杰”。清华国 学院主任,学 衡派成员
陈寅恪,中国现代历史学家、 古典文学专家、语言学家。 先后到柏林大学、苏黎世大 学、哈佛大学学习,精通梵、 英、法、德等8钟语言
清华国学院(1925年立)四大导师(右一为吴宓)
2、兴起的背景 ①西学东渐之风盛行。引进西方比较文学著 作。19世纪末知识界始行西学东渐之风,陈独秀、 胡适等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推向颠峰。 出现严复、林纾等翻译名家,王国维(18771927) 、鲁迅(1881-1936)等比较文学先驱。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1904)为阐发研究 之始;鲁迅《摩罗诗力说》(1908)提倡比较意 识:“比较既周,爰生自觉”。
季羡林(1911-2009); 右为哥廷根大学博士 学位照
(2)大学课程的恢复。 1978年,施蛰存在华东师大中文系开设比较 文学讲座,随即北京大学开设比较文学课程。北 京大学1981成立大陆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所。四 川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于1998年设立比较文学系。 2001年,四川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比较文学学科被 定 为 国 家 级 重 点 学 科 ( 2007 年 增 加 上 海 师 范 大 学)。三校学术带头人分别是乐黛云、曹顺庆与 孙景尧。 大陆第一本比较文学教材是卢康华、孙景尧 合著的《比较文学导论》(1984)。
宇文所安(1946-) 与妻子田晓菲
顾彬(1945-)
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序 言》:“四十年来,我把自己全部的爱 奉献给了中国文学。”1967年首次接 触李白诗歌后感慨:“在第一位德国 诗人出现之前,中国的诗人们已经进 行了2000多年的诗歌创作,只在若干 世纪之后,一位德国诗人才终于能够 与一位中国诗人相提并论。”“如果 我放弃了,在德国也就没有第二个人 研究中国文学了”。
影响研究成果——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 论 文 集 》 ( 1982 ) , 赵 毅 衡 《 远 游 的 诗 神 》 ( 1983 ) , 严 绍 璗 《 中 日 古 代 文 学 关 系 史 稿 》 (1987),乐黛云《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1987)等。 平行研究成果——杨周翰《攻玉集》 (1983),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1985)等。 张隆溪、温儒敏编选《比较文学论文集》 (1985)。1980年代末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北 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北大学术讲演丛 书》,影响巨大。
三、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 1、以阐发研究为最大特色。 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鹏翔) 《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 序》(1976) 明确提出:“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 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之研 究”。后被大陆学者称为“单向阐发”。 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1988) 提出“双向阐发”的主张。
台港地区的科研成果:古添洪、陈慧桦(鹏 翔)合编《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1976), 李达三《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1977),郑 树森、周英雄、袁鹤翔合编《中西比较文学论集》 (1980),叶维廉《比较诗学》(1983),等。 海外华人学者的科研成果:斯坦福大学刘若 愚(1926-1986)《中国文学理论》(1973),张 隆溪(1947-)《道与逻各斯》(1992),等。
4、研究热点是海外华文文学与海外汉学。 海外华文文学属流散文学。流散研究源于后 殖民批评,兴盛于全球化加剧的新移民潮。赛义 德论文集《流亡的反思及其他论文》。 暨南大学饶芃子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度 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海外华文文学代表:美国的汤婷婷(《女勇 士》)、谭恩美(《喜福会》)、哈金(《等 待》、《南京安魂曲》)、严歌苓(《小姨多 鹤》、《陆犯焉识》) ;英国的潘翎(《炎黄子 孙》);加拿大的张翎(《金山》、《余震》), 等。
叶维廉(1937-), 台大外文系毕业, 普林斯顿大学比 较文学博士,加 州大学比较文学 系主任
黄维梁 (1947-), 曾任香港 中文大学 教授
张隆溪,世界级华 裔学术大师。瑞典皇 家学院唯一健在的华 裔院士,美国哈佛大 学、耶鲁大学讲座教 授。1978年考入北京大 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师从杨周翰。 1983年赴 美,1989年获哈佛大学 比较文学博士,任加 州大学河滨校区比较 文学教授。1998年任香 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 与翻译系讲座教授。
梁宗岱(1903-1983),瓦雷里研究专家
陈铨 (1903-1969), 与钱钟书、张 荫麟、李长之 并称“清华四 才子”。战国 策派核心人物, 中国现代尼采 研究专家、中 德文学关系研 究专家
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文 艺理论家、翻译家
钱钟书(1910-1998)
周作人(1885-1967)
左 古添洪 右 陈慧桦
陈 惇
刘象愚(1942-)
2、研究对象以中西文学、文论 比较为主,强调跨文化比较。 旨在推动中国文学为国际主流学 术界接轨。乐黛云等提倡“合而不同” 的文化多元主义。 3、研究成果以比较诗学最为突 出。 支持佛克玛的“理论化”主张; 中国古代文论为世界三大文论体系之 一。朱光潜、钱钟书、曹顺庆是中国 比较诗学的突出代表。
饶 芃 子 ( 1935-

汤婷婷(1940-)
谭恩美(1952-)
哈金(1956-)
严歌苓(1957-)
海外汉学(或海外中国学)以法国、美国与 日 本 的 成 就 最 高 。 名 家 : 宇 文 所 安 ( Stephen Owen,1946-),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代表 作《中国文学思想读本》(1992,中译《中国文 论:英译与评论》)。顾彬(1945-),德国波恩 大学汉学系主任,代表作《论杜牧的抒情诗》 (博士论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德译 《鲁迅选集》(6卷)。 中国的海外汉学研究名家:严绍璗(古代中 日文学关系)、王晓路(英语国家中国古代文论 研究) 、刘东(海外汉学翻译) 。
左 利玛窦(15521610) 右 利玛窦与徐光启
二、学科复兴与背景 19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比较文学在大陆 成为“显学”。学术中心在北京大学。 1、复兴的标志 ①科研成果的诞生。 钱钟书《管锥编》(1979)的出版是复兴的 重要标志。初版4册,1986年第二版增订为5册。 围绕《周易》、《毛诗》等10种古籍,引用800多 位外国学者1000多种著作,涉及中外作家3000余 人,以诗话形式阐发读书心得;观点:“艺之为 术,理以一贯,艺之为事,分有万殊”,力求发 现“隐于针锋粟颗,放而成山河大地”的“造艺 之本原”。
左 胡 适(1891-1962) 右 陈独秀(1879-1942)
“严天演”严复(Baidu Nhomakorabea854-1921)
“译界之王”林纾 (1852-1924)
左 鲁迅 右 王国维
翻译比较文学著作的名家—— 章锡琛(1889-1969)1920年翻译日本学者本 间久雄《新文学概论》(内有介绍波斯奈特《比 较文学》和法国洛里哀《比较文学史》的章节) 傅东华(1898-1971)1931年翻译洛里哀《比 较文学史》。 戴望舒(1905-1950) 1937年翻译梵· 第根《比 较文学论》。
②大学课程的开设。清华大学最早 开设。三教授—— 瑞恰兹(剑桥大学文学系主任) 1929年应邀到西洋文学系开设比较文学 课程,为国内大学最早以“比较文学” 命名的课程。 吴宓(1894-1977),哈佛大学比较 文学硕士,师从白璧德,1926年在东南 大学开设中西诗之比较课程,后加盟清 华,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陈寅恪(1890-1969),国学研究院 导师,研究中印文学文化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