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化改新的意义

合集下载

《日本的大化改新》教学课件

《日本的大化改新》教学课件

1.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 这一特色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 C.奴隶制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 2.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的大化改新,其实是仿照( A.中国秦朝制度 C.中国隋唐制度 B.中国汉朝制度 D.中国明清制度

3.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 ①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 ②建立县制 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农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日本的大化改新
分析日本自然特征
日本的自然特征:
它是个岛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然
灾害频发,国土有
限,资源溃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日本人常有对国家 和民族的忧患意识 和危机感。
大化改新
3、大化改新的性质和意义
性质:自上而下的封建主义性质 的改革
意义: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 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 建社会。
名仁天皇
美智子皇后
版权所有-
1.将信息表中的序号填入相应位置
大 化 ④ 改 ⑤ 新
背景
时间
过程、内容
影响、意义 ①

② ⑥

①成为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②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③646年,大化改新 ④社会矛盾尖锐 ⑤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学习中国的先进制度 ⑥编订了第一部律令法典 ⑦土地收归国有

“大化改新”使日本 特有的民族精神从原 来的“神道”向“武 士道”演变
版权所有-
三、中日文化交流
版权所有-
鉴 真 东 渡
空海 774~835 804年到唐朝学习佛法,806 年归国 版权所有-
鉴真 693~775 唐朝僧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

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考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作用和启示1.大化改新的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2.日本大化改新的作用与启示:作用:大化改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易错微析对大化改新标志性意义的理解易错。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例题1 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大化改新主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进行②大化改新仿照了中国的隋唐制度③大化改新后,日本进入封建社会④大化改新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主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进行,故①②说法正确。

大化改新后,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它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故③正确,④错误,此题选A。

例题2 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化改新后,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天皇成为政治中心B.大化改新把日本推向奴隶社会的顶锋C.大化改新使有才能的人有机会入朝为官D.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答案:B解析:大化改新后,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天皇成为日本的政治中心。

大化改新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故B项说法错误,答案选B。

1.“大化改新”是日本效仿中国唐朝先进制度进行的一次改革。

这从侧面突出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哪一特点()A.凶恶残暴B.善于学习C.忧患意识D.记忆力差2.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A.天皇掌握了实权B.引进了中国的先进制度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D.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3. 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

第三课 日本的大化改新

第三课 日本的大化改新
第三课 日本的大化改新
一、日本建国
古代中日
交流
①②③④
二、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
• ① • ② • ③
三、加强中央政权
• 苏我氏贵族 • 孝德天皇
四、大化改新
• 时间: • 人物: • 内容:
①②③
• • • •
• 意义:
a.b
646年 孝德天皇 ①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 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 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 ③701年,日本参照中国的律令制度,编订了 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 • a.改革后,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 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 • b.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 革后,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 制中央集权国家。
五、日本的庄园与武士阶层的形成
• • • • • • 1、日本的庄园 ①建立原因 ②发展情况 2、武士阶层的形成 ①原因 ②形成
日本大化改新后对中国文化的 学习汲取
唐招提寺
鉴真
日本文字
这反映了日本民族的什么特点?
• 反映了日本民族善于学习、长于模仿外来 文化,同时又善于将其改造为自己的东西 的特点。
平城京与长安城在城市布局方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 格局像围棋,宫城都位于城的中轴线

大化改新历史意义

大化改新历史意义

大化改新历史意义意义一: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

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田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入取赋税。

意义二: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

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了解日本的封建制,首先要了解的是大化改新。

关于大化改新之前日本的情况,此前我们已经有过很多介绍。

六、七世纪之交,建立在部民基础上的日本面临着需要进行一场深刻变革的非常时期,随着大陆文化的流行以及生产低水平的提高,个别家族脱离部民组织福利生产的趋势日益强烈,这使得政府和贵族失去了对部民的控制,不仅减少了财政收入,而且动摇了部民制度,动摇了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海的对岸,中国重新实现统一,隋、唐相继崛起。

唐朝完备了自北朝以来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法制完备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高度发达的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和东亚世界产生强烈的影响。

在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改革政治体制,加强集权,日益强盛的新罗不仅驱逐了日本在朝鲜的侵略势力,并且威胁着日本的盟国百济。

东亚政治形势的变化给日本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朝鲜的失败,日本不仅丧失了一向赖以输入大陆先进文化通道,在经济方面造成重大损失,而且政治威信大大降低,引而进一步加剧了大和国日益深化的社会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自推古朝(593-628)以来,以圣德太子为首的政治家试图改革政治体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示范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示范课件

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部民,权势很大。中央贵族
之间争权夺势,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部民不堪
遭受压迫,反抗不断。
六七世纪时, 日本社会发生了 什么变化?
同时期中国 的情况
政局动荡
繁荣稳定
公元627—650年,中国正值唐太宗李 世民在位,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 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二、大化改新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成功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的启示:
1、开放的学习心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2、重视教育发展,注重人才培养 3、锐意改革,改革是社会经济前进的动力 4、改革要立足国情,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三、幕府统治(武士与武士集团)
1、武士
•背景:① ②
容之一是( )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B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C 4、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大和统一 B.幕府统治建立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A 5、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
材料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 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 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由于政治清明,文 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假设你是当时大和国遣唐使,面对当时两国 的社会状况,归国后你会怎么办?
B.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历史世界史问答题[整理]

历史世界史问答题[整理]

初中历史世界史问答题1、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背景、内容、意义、这次改革有什么启示?(课本第49-50页)答:646年孝德天皇实行“大化改新”。

背景:7世纪时,古代日本的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646年孝德天皇实行“大化改新”。

主要内容:A土地属于国家,国家每六年按人口把田地分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受田者死后归还国家;B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意义: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次改革的启示?答: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改革获得成功,说明隋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很大;还说明了日本善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使国家得到发展和进步2、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成就、背景、条件以及意义(影响)[课本第59--63页]答:1)1487─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的好望角;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到达印度,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但他自己认为到达了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2)开辟新航路的背景、条件和意义(影响):背景:①14—15世纪,欧洲各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商品经济逐渐发展起来;②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③随着商业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大,西欧国家对财富的渴望更加强烈,《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的流传,激起了西欧人对东方的神往④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条件:A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已有很大进步,很多人相信地球是圆的,无论是向东向西,一直向前均能到达东方;B当时的航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为远洋航行提供了条件。

影响(意义)①开辟新舯是继郑和远航之后人类航行史上的又一壮举。

它密切了世界各大陆之间的联系,把世界逐渐结为一体,对欧洲以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背景)指导思想、实质答: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背景):14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思想领域展开反封建斗争,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大化改新的意义是什么

大化改新的意义是什么

大化改新的意义是什么大化改新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大化改新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大化改新的意义公元646年,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日本开始了著名的大化改新。

日本社会从此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提高,国家制度也得到了完善,那么大化改新的意义主要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化改新的主要历史意义。

大化改新的改革措施都是模仿当时国力强大的唐朝设立的,当然也参照了当时日本国内的具体情况。

大化改新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当时比较先进的管理体制,对于稳定社会环境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对于天皇权威有了很大加强,巩固了统治阶级的根基。

第二,大化改新实行了严格的土地和公民制度,人民都分得了田地,从而抑制了之前的土地兼并,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稳定了统治基础。

第三,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经历得到长足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局面奠定了基础。

第四,大化改新完善了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为日本社会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日本结束了奴隶主统治的社会,并且迈入了封建社会的大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第五,大化改新成功的经验为其他各国提供了借鉴,也启示我们需要坚持对外开放,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

以上就是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意义。

大化改新的原因公元646年对于日本来说绝对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年由日本天皇发起了著名的社会改革运动: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不仅改变了当时日本社会的现状,而且为日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非常重大非常深远的意义。

那么日本天皇为什么要掀起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呢,换句话说,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要了解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首先必须了解一下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因为有改革,就说明当时社会是存在严重问题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可以得出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了。

大化改新的意义

大化改新的意义
大化改新的意义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大化改新的背景及原因
日本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政治状况:日本古代社会实行封建制, 各地贵族割据,中央集权薄弱
经济状况:日本古代经 济以农业为主,商业和
手工业不发达
• 天皇地位崇高,但实际权力有限 • 贵族势力强大,各自拥有军队和 土地 • 政治动荡,战乱频发
政治意义:日本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日本国家的统一
• 废除贵族世袭制,实行官位制,加强中央集权 • 削弱贵族势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大化改新使日本政治稳定,社会秩序良好
• 推行律令制度,规范政治行为 • 建立完善的官僚体制,保证国家政务的有效运行
经济意义: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与商业的发展
• 大化改新是日本古代社会的一次重要改革,对世界历史 产生了深远影响 • 大化改新为其他国家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大化改新在东亚地区的传播
• 大化改新对日本周边国家如朝鲜、越南等国家的改革产 生了影响 • 大化改新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改革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大化改新对现代改革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大化改新对现代改革的启示
大化改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商业发展,增强了国家财力
• 平安时代,农业生产停滞,商业和手工业发展滞后
大化改新普及佛教,推动了日本文化的转型
• 平安时代,佛教与日本本土宗教神道融合,形成日本特色的宗教文化
大化改新与江户时代的改革对比
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日本国家的统一
• 江户时代,实行幕藩体制,中央集权程度较低
文化制度改革:佛教的普及与教育制度的改革

初中教案大化改新

初中教案大化改新

初中教案大化改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掌握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形成历史概念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大化改新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的历史意识。

教学重点:1. 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2. 大化改新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

教学难点:1. 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其意义。

2.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大化改新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准备:1. 教材《日本历史》。

2. 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让学生简单介绍日本古代的历史。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日本历史上的大化改新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大化改新。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大化改新的背景:政治混乱、社会矛盾加剧、人民生活困苦等。

2. 讲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废除私地、私民,实行“班田收授法”,改革租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等。

3. 讲解大化改新的意义:促进了日本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使日本逐渐走向封建社会。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大化改新对日本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请学生总结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2. 让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大化改新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化改新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提醒学生关注大化改新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提高历史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形成历史概念。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大化改新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大化改新是怎么回事

大化改新是怎么回事

大化改新是怎么回事大化改新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你知道大化改新是怎么回事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大化改新的详细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大化改新,又作大化革新,是645年6月发生的古代日本政变。

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隋唐政治经济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

给日本历史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等大贵族控制政权,天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

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后成为天智天皇)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当时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其父苏我虾夷自杀,皇室夺取政权。

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

646年元旦,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政治改革。

此后日本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

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1)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

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

(2)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

(3)造户籍、记账(赋税簿帐),施行班田收授法。

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10段为町。

(4)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日本孝德天皇参照起源于日本本土的政治经济制度又吸收了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大化革新”。

孝德天皇于公元645年即位,改年号为大化。

大化二年(公元646年)元旦,发布《改新之诏》,实施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史称大化改新。

同明治维新并称为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要变革。

大化革新将日本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明治维新将封建社会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大化改新的经济在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

“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

”废除了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

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

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

大化改新的历史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之一,对于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标志着日本从古代的历史进步到中世纪,并且对日本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以下是对大化改新历史意义的详细阐述。

首先,大化改新改变了日本的风俗礼仪和统治制度。

在此之前,日本的统治者主要是以氏族和家族为基础的。

然而,随着大化改新的到来,日本开始了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尝试,推行了世袭贵族制度,使政治权力逐渐集中于天皇手中。

同时,大化改新倡导以天皇作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打破了一些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政府的威胁,统一了整个国家。

这种中央集权的制度安排为日本后来的幕末维新和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

其次,大化改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重组和发展。

大化改新时期,日本社会经济状况较为落后,周边国家如中国、朝鲜等都相对发展得更好。

为了缩小与周边国家的差距,大化改新引进了大量的外国文化和物质,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快速更新和现代化进程。

例如,大化改新给日本带来了中国的文化、技术和制度,如汉字、佛教、儒教等。

这些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大化改新为日本的教育和知识产权奠定了基础。

大化改新时期,日本开始兴建学校,培养自己的人才,以满足国家的需要。

学校教育帮助日本人民提高了文化素质,加强了日本人民的综合实力。

此外,大化改新在法律制度上也保护了知识产权,通过对学问和艺术的保护,鼓励创新和创造力的发展。

这为日本后来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四,大化改新加速了日本的农业和经济发展。

在大化改新之前,日本的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民经济困难。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大化改新推行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现代化政策,通过改变土地制度和耕地分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这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同时,大化改新也对日本的商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催生了许多商人和商业区的兴起,进一步促进了日本的经济繁荣。

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近代史1.“如今有一个趋势,人们怀念他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伯利克里改革,使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日本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性质:封建制改革;改革者:孝德天皇;仿效制度:中国隋唐制度;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日本明治维新——日本历史上的转折点。

改革者:明治天皇;学习欧美列强;改革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意义: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和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4.文艺复兴——人类最伟大、最进步的变革,是产生巨人的时代:(1)时间:14-16世纪;(2)实质(性质):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3)核心、指导思想:人文主义;(4)代表人物:但丁(意、诗人、率先批判教会)——《神曲》;达·芬奇(意,画家)——《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英,诗人、剧作家)——《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5)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6)意义(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5.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候充分表达出来。

”——意思: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准确的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6.思想启蒙运动:时间:18世纪;代表人物:伏尔泰(法)——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批评教会。

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性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7.新航路开辟:(1)向西航行: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美洲的古巴、海地”,误以为到达亚洲印度,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旅行家)穿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旅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2)向东航行:1487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3)目的:掠夺财富(黄金);(4)性质:殖民扩张活动。

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A.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B.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D. 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解析:C。

大化改新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这一举措从政治体制上对日本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在政治方面的重要体现。

A选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B选项是土地分配制度,也是经济方面;D选项收取赋税同样属于经济范畴。

2.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A. 耶稣B. 穆罕默德C. 释迦牟尼D. 安拉解析:B。

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他在阿拉伯半岛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耶稣是基督教的核心人物;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安拉是伊斯兰教所信仰创造宇宙万物的独一主宰的名称。

3.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A. 阿拉伯人B. 古印度人C. 古巴比伦人D. 古埃及人解析:B。

古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后来经过阿拉伯人的传播,这种数字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所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人起到了传播者的作用,而非发明者;古巴比伦人在数学方面有楔形文字记数法等贡献;古埃及人在数学上也有自己的成就,但不是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

4.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实行的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A. 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B. 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C.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D. 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解析:C。

查理•马特改革的主要影响是在西欧形成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改革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等,从而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封建主。

A选项日耳曼民族入侵在查理•马特改革之前;B选项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与此次改革无直接因果关系;D选项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与查理•马特改革没有关联。

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

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

4、内容
政治方面:废除职官世袭制,建立以天
1
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
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方面: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
2
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给公民,六年一颁,不能终
身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等。Fra bibliotek比较日本大
化改新与中国隋 唐政治经济制度 有哪些相似的地 方?
欣赏这几幅图片后,同学 们猜一猜它们与哪个国家 有关?
日本
富士山、樱花
•学习目标:
• 1、认识大化改新和幕府时代,初步了解日本 古代社会。
• 2、通过剖析大化改新的历史原因,把握内外 因素综合分析历史事件起因的能力,以及史料 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 3、大化改新是日本有识之士推行的一场自上 而下的政治改革,它推动了日本古代社会经济 和文化的发展,为后人留下了改革求新的历史 启示。
日本“大化改新”
1、背景(原因)
(1)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
(2)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 (催化因素)
2、时 间: 646年
3、人物: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诏书规定:
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 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 第四,效法隋唐的科举制,以才选官。
中国隋唐
大化改新后的日本
中央集权,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
政 三省六部制, 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
治 地方设道、 郡、里三级,由中央派
州、县
官治理。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
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
经 实行均田制、 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

日本史上的二次革命 1

日本史上的二次革命  1

一、日本史上的二次革命 1.大化改新①背景: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实力强大,政局混乱②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经济上:把多贵族土地收国归有,部分转为公民。

③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2.明治维新①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

②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日本史上的二次革命的启示:善于学习,善于改革,善于创新。

二、美国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1.美国独立战争 1783年美国独立,获胜原因:华盛顿领导美军采取灵活的战术,在人民支持下,与英军斗争。

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美国南北战争①导火索:奴隶制的废存问题②内容;由于准备不足和缺乏优秀将领,北方军队虽然士气高昂,作战勇敢,在战争初期一再失利。

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努力宣言》1865年,南北战争一北方胜利告终。

历史意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三、英国史上的两次革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①《权利法案》的颁布,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2.英国的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①大幅度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两大新兴阶---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消极影响:①无产阶级遭到压迫。

四、人类历史上的两次科技改革。

2.3 日本的大化改新3 (共42张PPT)精品课件

2.3 日本的大化改新3 (共42张PPT)精品课件

武士刀\唐刀
提起日本武士大家很自然就能像想起他们手中 所持的武士刀,其实日本的武士刀最初是由唐 代的唐刀改良而成 的。因此日本的武士刀其 实正是源于中国。
探究: 材料一: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 称为“唐风时代”。日本文人以读唐诗做汉诗为荣, 书法和绘画也多取法唐代。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 家经典为主。 材料二: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 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 指一姓王朝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另一姓王朝建立新王朝)的 思想。
1.每组选出记录员和报告员。(记录员负责记录小 组每个成员发言的要点;报告员负责将小组讨论成 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
2.每个成员先独立用两分钟快速看书本和手头资料
3.然后小组各成员积极发表自己观点,请记录员做
好记录,讨论完毕后请报告员展示组员的劳动成果
哦。
相信你们都是最棒
的!加油!
材料一:
隋唐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我家的
苏我入鹿灭掉了主张改革的山背大兄
王一家。
斩杀豪族
发动政变
645年6月,中大兄 皇子(天智天皇) 、 中臣镰足(藤原镰 足)等人在皇极天 皇接见高句丽、百 济、新罗使节时, 于朝中杀死苏我入 鹿,其父苏我虾夷 自杀。皇室夺取政 权。中大兄皇子等 拥立孝德天皇。
C.租庸调制
D. 改革统治机构
再见
除了以上方面日本还学习了中国的哪 些方面呢? 鉴真六次东渡
➢在日本传播
佛教等
鉴真东渡示意图
建筑
中国:岳阳楼
日本:京都平安神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大化改新的意义
大化改新不仅改变了当时日本社会的现状,而且为日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下面是由为你提供的日本大化改新的意义,希望能帮助到你。

日本大化改新的意义公元646年,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日本开始了著名的大化改新。

日本社会从此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提高,国家制度也得到了完善,那么大化改新的意义主要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化改新的主要历史意义。

大化改新的改革措施都是模仿当时国力强大的唐朝设立的,当然也参照了当时日本国内的具体情况。

大化改新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
点:
八、、•
首先,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当时比较先进的管理体制,对于稳定社会环境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圭寸建国家体制,对于天皇权威有了很大加强,巩固了统治阶级的根基。

第二,大化改新实行了严格的土地和公民制度,人民都分得了田地,从而抑制了之前的土地兼并,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稳定了统治基础。

第三,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经历得到长足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局面奠定了基础。

第四,大化改新完善了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为日本社会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日本结束了奴隶主统治的社会,并且迈入了封建
社会的大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第五,大化改新成功的经验为其他各国提供了借鉴,也启示我们需要坚持对外开放,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

以上就是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意义。

日本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公元646年对于日本来说绝对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年由日本天皇发起了著名的社会改革运动: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不仅改变了当时日本社会的现状,而且为日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非常重大非常深远的意义。

那么日本天皇为什么要掀起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呢,换句话说,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了解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首先必须了解一下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因为有改革,就说明当时社会是存在严重问题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可以得出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了。

大化改新之前,日本社会还是处于奴隶主贵族统治时期,是典型的奴隶制国家。

氏姓贵族掌握着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对土地的兼并
是非常严重的,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困苦不堪。

因此阶级矛盾非常
其次,在贵族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矛盾,他们为了争夺利益,彼此之间攻伐不断,因此当时日本国内政局十分动荡,而且在各大贵族交战的时候,也会引起政权的不断更替。

贵族与平民,贵族与贵族矛盾都非常严重,因此日本社会的生产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这些国内矛盾个日本造成了非常深重的社会危机,所以日本必须要有一场改革运动来整顿当时的现状,缓解社会危机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化改新便出现了。

所以大化改新是必然会出现的,归根到底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就是:当时日本国内的落后的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