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整合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就业区位商(LQ)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状况,其公式为:LQ=(E ij/E j)/(E in/E n)。
其中,E ij指区域j里面产业i的就业人数,E j指j区域的总就业人数,E in指整个国家i产业的就业人数,而E n是指国家的总就业人数。
读2019年电子信息产业省际就业区位商示意图,完成1~2题。
1.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省(区、市)是( )A.广东省B.上海市C.北京市D.江苏省2.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该省(区、市)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是 ( ) A.毗邻港澳B.市场广袤C.环境美丽D.人才足够【答案】1.A 2.A3.(2019·广东七校联考)下图为湖南省2019~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改变趋势图。
结合图中信息,关于该省2019~2009年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失调B.速度变慢C.拉力减弱D.水平降低【答案】A(2019·安徽淮南模拟)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改变在肯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
下图表示某国1960~2019年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数及其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改变状况。
据此完成4~6题。
4.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改变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5.该国最可能是( )A.美国B.中国C.巴西D.日本6.该国20世纪80年头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 ) A.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动力导向型工业【答案】4.D 5.B 6.C我们这样定义城市化协调度β:设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M,工业化水平为N,则β=N/M。
当β=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
读世界某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指标统计表,完成7~9题。
7.依据表格资料可以推断出,该区域( )A.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发展、同步推动B.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C.工业化始终超前于城市化,城市经济良性发展D.工业化始终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很低8.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 )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B.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C.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D.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9.依据资料信息推断,该区域可能位于( )A.墨西哥B.英国C.中国D.坦桑尼亚【答案】7.B 8.D 9.C“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
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 :第十九章 第3讲 中国地理分区+课件(97张)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从地形、水文、气候方面分析运城盐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3)指出该区域主要生态问题, 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思维流程]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区域差异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南方地区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 南部沿海外向型工 工 业带;西南地区轻纺 业 工业和有色金属工 业发达;“珠三角” 工业基地
北方地区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 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 海工业带;山西能源基地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法体验] 考法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017· 高考全国卷Ⅲ)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 年 9 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 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 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 1~3 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青 藏 地 区
①青藏地区东南部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从东 南向西北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变化明显;东南部山 地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②青藏地区海拔高,适宜发展高寒畜牧业;在河谷地区, 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发展了河谷农业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法体验] 考法一 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源于浙江,浙江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
备考技巧
2.循环经济 (1)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措施及影响
措施 影响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开发利用沼气等新能源; 开展资源的综合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 收入;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 境
备考技巧
(2)清洁生产的具体措施及影响
措施 影响
优化产业结构;使用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 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工业三废”的 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延长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 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拉动基础设施建设
内对外开发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图4-2-9 长江经济带交通干线与城市群示意
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
长江经济带
长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存在问题
保护措施
上 游
①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 等自然害频繁,生态破坏; ②水能开发程度低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 ③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
一轮专题复习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第三十二讲
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 专题地图等资料,说明其地理背景。 2.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2、海洋发展战略 3、可持续发展战略
01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经典真题·江苏卷)下图是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海底地形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①处海域属 于________。该处海底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是 ____________。海上航行、海底隧道和港口 建设均利用的海洋资源类型是____________。
(经典)2019-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练(12)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含解析)新
课练12 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双基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大巴山南麓某城市生活用水取水点的位置变化示意图,图中①~④点分别表示现在、2003年、1993年、1983年四个时期的取水点位置。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区域的地理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势大致西北高,东南低B.该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C.河流是影响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D.取水点分布在河流右岸2.生活用水取水点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 )A.该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泥沙含量变大B.河流地貌的自然变化导致河流水质发生变化C.城区向河流上游扩展,河流水质发生变化D.该城市的功能分区及地域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答案:1.B 2.C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流经城市的河流受污染的程度会日益增加,取水点应不断地向河流上游布局,故可知该区域地势大致西北高、东南低;该河流位于大巴山南麓,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较大;由该市城区大体沿河流布局可知,河流影响了城市的形态;该河流大体上自北向南流,故取水点分布在河流右岸。
第2题,由于城区不断向河流上游扩展,导致河流水质发生变化,取水点位置不断向上游扩展可获得相对优质的生活用水。
中国传统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读中国传统村落在八大地区的空间分布图,回答3~4题。
3.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是( )A.北多南少 B.东多西少C.西南地区最多 D.西北地区最少4.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A.离海远近 B.地形地貌C.文化习俗 D.农耕文明答案:3.C 4.A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聚落的分布特征。
从图中可以看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多东少、南多北少,西南地区最多,东北地区最少。
综上所述,C项正确。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评新人教版含答案
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高频考点练(八) 考查范围:人口与城市建议时间 / 45分钟一、选择题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
图G8-1为上海市崇明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据此回答1~2题。
图G8-11.2000年到2012年,崇明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崇明区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指出,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下表为我国人口变化数据表(含预测)。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符合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的是( )A.出生人口性别比例趋于平衡B.劳动力人口趋于年轻化C.人均寿命增长,死亡率降低D. 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4.根据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推测其对我国农村的影响为( )①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②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变小③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④农村学校儿童上学平均距离缩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又表现为不同功能用地的相互转换,是城市功能集聚与扩展的空间反映。
我国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从2003年的237平方千米增加至2012年的330平方千米。
图G8-2为2003—2012年该城市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图G8-25.图示符合该城市中心城区主要的城市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的情况,该功能用地有可能为 ( )A.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B.居住用地C.商业服务设施用地D.工业用地6.2003—2012年,该城市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 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B. 城市空间形态变化不大C. 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D. 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荷兰兰斯塔德地区中心是被称为“绿心”的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周围,城镇之间设置有不可侵占的绿地。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十讲 高考大题命题探源6 工业生产练习 新人教版
第三十讲高考大题命题探源6 工业生产1.(2018·郑州模拟)钢铁工业需要大量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也需要较多劳动力和大量的水。
澳大利亚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优越,但钢铁工业的规模不大。
图1为澳大利亚的主要资源、铁路与主要钢铁工业中心分布图,图2为每生产1吨钢需要的资源与排放物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澳大利亚的钢铁工业中心分布有何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结合图中信息及澳大利亚的国情分析,澳大利亚钢铁工业规模偏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有人建议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解析:(1)可根据图中煤矿、铁矿资源的分布,结合交通、科技等方面来分析。
(2)钢铁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可据图中信息归纳得出,分布原因可从人口分布、交通、市场、资源、气候等方面分析。
(3)结合澳大利亚的国情,从钢铁工业对劳动力、水资源、运输的需求情况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方面来分析。
(4)可从交通、工业用地多少及地价、煤矿或铁矿资源、水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等要素对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或不利影响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澳大利亚四面临海,沿海又有铁路相通,对外交通便利;铁矿储量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煤炭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属于发达国家,资金雄厚,科技力量强。
(2)特点: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的铁路沿线地区,靠近煤矿产区。
原因:东南部沿海地区气候湿润,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工业发达,市场广阔;煤炭资源丰富,能源充足;淡水资源丰富,工业用水充足;有铁路经过,多海港,交通便利,利于钢铁工业的发展。
(3)钢铁工业需要的劳动力较多,但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劳动力短缺;干旱地区广,水资源贫乏,不利于钢铁工业大规模发展;消耗钢铁较多的工业部门规模小,钢铁需求量小;钢铁工业污染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大;煤炭和铁矿的分布区不一致,发展钢铁工业的交通运输量较大等。
(4)赞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中国地理 1 中国自然地理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
中国自然地理能力1 分析中国的地形与气候的关系(2019·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某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
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解析】第(1)题,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结合等高线信息可以判断山高谷深,地势起伏较大。
由于多山地,因此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和山间小盆地,数量较少。
第(2)题,干热气候主要与干热河谷有关,即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水汽不易凝结,降水少。
答案:(1)地形特点:山高谷深。
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2)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A.我国区域气候特征(1) 突破2B.我国区域河流特征C.我国区域地形特征D.我国区域资源特征(2) 突破1 A.我国区域地形对交通的影响B.我国区域地形对农业的影响C.我国区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D.我国区域地形对河流的影响答案:(1)CD (2)C突破1 我国的地形地势及其对气候等的影响地形地势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有利①便于发展多种经营;②森林、矿产、动植物、旅游资源丰富;③山区急流可以发电①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②大河西源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联系;③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不利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③坡度大,不宜耕种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城市的建设,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突破2 我国重要地形区判断的方法(1)根据经纬度判断:根据各大地形区的经纬度判断地形区,就要熟悉各地形区大致的经纬度位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1 经纬网和地图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考点1 经纬网和地图(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读阿拉斯加某冰川示意图,回答1~2题。
1.[考向距离的计算]图中冰川南北端的直线距离最接近( )A.2 km B.4 km C.6 km D.8 km答案 C解析纬度相差1°经线长约111 km。
读图可知,图示冰川南北跨约3′。
其南北两端的直线距离约(3/60)×111=5.555 km,最接近6 km,故选C项。
2.[考向方向的判断]图中P处冰川移动的方向大致为(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答案 A解析根据等高线,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是河谷地形。
图示冰川主要分布在谷地;图中P 处冰川大致与等高线垂直,向海拔较低处移动,P处等高线向东北方向突出,根据所给经纬网确定是向西南方向滑动,故选A项。
“马拉巴尔”2018年度军事演习于6月7日至16日在关岛海域举行。
关岛是美国的海外领土,首府阿加尼亚。
下图为关岛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考向计算距离]关岛南北长约( )A.40千米 B.48千米C.55千米 D.60千米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关岛南北跨约25′即0.42°。
纬度相差1°,经线长约111千米,因而关岛南北长约47千米,选项中最接近的是48千米,故B项正确。
4.[考向地理位置的判断]关于该岛地理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西太平洋②低纬度③南半球④东九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读图,根据经度可知,关岛位于西太平洋,地处东十区;据纬度可知,关岛位于低纬度,地处北半球。
故A项正确。
5.[考向判断方向]阿加尼亚位于华盛顿(39°N,77°W)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阿加尼亚的地理坐标约为(13°N,145°E)。
两地同在北半球,阿加尼亚纬度数值小,位置偏南;两地分属东西经,经度之和大于180°,故关岛位置偏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章 第5讲 生态环境保护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第5讲生态环境保护课标要求考情展示命题规律2019·全国Ⅱ卷,442019·全国Ⅲ卷,432019·某某卷,30D(2)(3) 2019·某某卷,24题2018·全国Ⅱ卷,442018·全国Ⅲ卷,44 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以某种资源的利用保护的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4.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一、森林及其保护(1)自然原因:气候变迁等。
(2)人为原因:原始社会表现为刀耕火种和游耕制度;农业社会表现为无计划垦殖和大量使用薪柴;而工业时代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是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
(1)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2)过滤尘埃,吸收噪声。
(3)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4)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5)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
3.毁林后果: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
(1)世界: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就森林保护问题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X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1984年我国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某某国森林法》,2002年又公布了《中华人民某某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草地退化及其防治(1)载畜量: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承载)牲畜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2)过载原因:由于人口的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增大。
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引起牧场退化。
(3)表现: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4)危害:牧场退化严重的地区,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1)草场退化的本质:是社会经济问题。
只有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才能有效解决。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符合2019~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是( )①煤炭不占重要地位②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③石油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④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消费比重几乎没有变更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下列能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③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④结合国情增加煤炭消费比重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答案】1.D 2.A“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
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
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A.缓解西安的用水惊慌状况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难D.增加关中平原浇灌面积4.“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①断裂下陷②地壳抬升③流水积累④流水侵蚀⑤风力积累⑥风力侵蚀A.①③B.①⑤C.②④D.②⑥5.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答案】3.C 4.A 5.D读我国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图,回答6~7题。
6.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对我国的影响有( )A.彻底变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B.与交会的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C.提高管道沿线的环境平安系数D.提高我国能源平安保障系数7.与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中缅油气通道( )A.油源相对不足B.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小C.运输连续性较差D.可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答案】6.D 7.C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乌审旗后进入靖边、延安北、韩城北,经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湖北襄阳、荆门、荆州,湖南岳阳后止于江西吉安,全长约1 860千米。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一、选择题在距离地球约4.2光年的某恒星(比邻星)的宜居带内运行的一颗行星(比邻星b)可能拥有广阔的海洋,这增加了其支持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下表为地球与比邻星b相关信息比较表。
据此完成1~2题。
质量与中心恒星距离温度、光照空气、水公转周期中心恒星表面温度地球 1 1.5亿千米适宜可观365天6 000K左右比邻星b 1.3 700万千米适宜可观11.2天小于3 000K1.下列关于比邻星b支持生命存在条件的推测,最全面的是( )A.适当的质量,离中心恒星适中的距离B.适中的公转周期,中心恒星适当的表面温度C.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液态水D.适当的质量,适中的公转周期2.下列关于比邻星的描述,合理的是( )A.比邻星正在不断地进行核聚变反应B.比邻星的最主要成分是氦C.比邻星是一颗较大的行星D.比邻星的主体辐射波长比太阳短解析:第1题,行星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四个:一是安全的宇宙环境,二是行星表面适宜的温度,三是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四是液态水。
故选C。
第2题,稳定的恒星最主要的成分为氢,氢核聚变是恒星的主要能量来源,A正确、B错误;材料信息已经表明比邻星为恒星,C错误;物体的主体辐射波长与物体的温度呈负相关,由材料信息可知比邻星的表面温度比太阳的表面温度低,所以主体辐射波长应比太阳长,D错误。
答案:1.C 2.A(2021·济南高三模拟)内蒙古西部草原居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太阳能和风能相结合的形式提供家庭能源。
下图为内蒙古西部风能和太阳能各月统计图及当地某居民家庭能源利用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该家庭能源利用方式能源供应最紧张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在冬季当地太阳能热水器基本停用的原因有( )①白昼时间较短②热水需求少③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弱④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易冻裂⑤多暴风雪,晴天少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解析:第3题,内蒙古西部草原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冬季采暖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且冬季太阳能不足,其他季节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量之和都大于冬季,所以能源供应最紧张的季节是冬季,D正确。
2019版高中地理《金版教程》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讲解)课件:第1章 行星地球 1-1-2(63张PPT)
第 1章 行星地球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 响、地球的圈层结构
板块一 基础全面梳理 主干扫描 自主导学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特点 (1)物质性——由各种天体组成。 (2)运动性——天体相互吸引、相互 系统。 2.天体系统:填图掌握天体系统的层级
4.是不是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观察到 极光?
不是。极光是一种大气发光现象,主要出现在高纬度 地区的夜晚, 当地出现极夜现象时是观测极光的最佳时机。
5.地壳厚度是均匀的吗?
不是。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其厚度不均。 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在陆地上,一般高原、山地地 壳厚,平原、盆地地壳薄。
板块二 考点深度研析 高频探究 知能演练
考点 1 生命存在的条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①“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中, 大小行星 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 亿万年以来, 太阳光 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1) 旅行者 1 号目前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 ( ) A.A B.B C.C D.D
解析 天体系统的范围由小到大是: D 地球或月球构成 C 地月系,C 和其他行星等构成 B 太阳系,比太阳系高一 级的是 A 银河系,A 项正确。
(2)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关于生 命存在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4.我国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及原因
新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1讲 课时28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1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程标准] 1.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2.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体系架构]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素养考查] 1.综合思维:结合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析某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征。
2.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地貌景观的差异。
3.地理实践力: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结合当地地貌类型和特征,分析其成因。
课时28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2)表现形式①地壳运动: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②岩浆活动: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的过程。
③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3)对地表的影响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准确理解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1)同时存在,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结果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
(2)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
(3)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2.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①风化作用②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的过程。
③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
④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的过程。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类型沉积岩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而成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非金属矿物 变质岩 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理构造;富含金属矿物(2)岩石转化①岩浆―――――――――→侵入作用、喷出作用岩浆岩。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8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20讲 城市化课下达标训练 新人教版
第20讲城市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郑州模拟)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D.各国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个国家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有(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上涨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始终高于美国,A、B项错误;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且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C项正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D 项错误。
第2题,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土地价格上涨;随着城市化的高水平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大,相应地,第一、二产业比重不断减小;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质量得以改善。
答案:1.C 2.C(2018·武汉一模)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据表回答3~4题。
3.1985-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4.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1985-2011年,我国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一直高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因此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
第4题,由材料可知1985年以来我国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均逐年递增,居住用地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最主要形式,城市新增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减少,故A、B项错;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乡村人口迁入城市,以机械增长为主,故C 项错;城市用地逐年递增导致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故D项正确。
新人教版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作业(含答案解析)
第七章人口的变化课时作业(十六) 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时间 /30分钟一、选择题我国台湾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
台湾许多男女的传宗欲望是避开“虎宝宝”,偏爱“兔宝宝”,更期待“龙宝宝”。
图K16-1示意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
据此回答1~2题。
图K16-11.推测台湾地区下一轮人口出生高峰期与低谷期可能分别出现在( )A.2023年、2022年B.2024年、2025年C.2026年、2025年D.2024年、2022年2.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波动大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
图K16-2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图K16-23.读图可知,该国2010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数量萎缩B. 人口老龄化C. 人口平均年龄下降D. 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4.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是( )A. 电子装配业B. 汽车制造业C. 金融服务业D. 文化创意产业读下表,回答5~6题。
省级行政区面积(104km2)总人口数(104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北京市 1.64 2115 8.93 4.41天津市 1.19 1472 8.28 2.28吉林省18.74 2751 5.36 0.32湖南省21.18 6691 13.50 6.54广西壮族自治区23.67 4719 14.28 7.935.依据表中信息可判断( )A. 天津市年净增人口数最低B. 吉林省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 湖南省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D.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密度最高6.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 )A. 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 首要的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C. 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 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20~39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重的变化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2019-2020年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第二课时讲义新人教版本
3.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地图上箭头所指为正北,据此确定其他方向
时针法
表示自转或公转时,北半球逆时针方向为东;南半球顺时针 方向为东
右手法
拇指指向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自西向东;拇指指向南 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自东向西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3.能理解等高线的主要特点,能够正确判
读等高线地图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1
读图夯基
2
精讲点拨
3
跟踪演练
4
课时作业
读图夯基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 度。 (2)公式:比例尺=__图__上__距__离__/_实__地__距__离____。 (3)表现方式 a : __线__段____ 式 , b : ___数__字___ 式 , c : ___文__字___式。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例如,P点海拔为110米;Q点海拔为120米。 (2)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例如,P、Q点的相对高度 为10米。 2.等高线 (1)概念:在地图上,___海__拔___相同的点的连线。例如,图中L线。 (2)特点:①同线等高:图中L线上的各点的__海__拔____均为100米。②同图等 距:图中的等高距均为____1_0_米____。③是闭合的曲线。④一般不相交,若重叠 则为___陡__崖___。⑤疏缓密陡:图中N处等高线___稀__疏___,坡度较缓,M处等高线 __密__集____,坡度较陡。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计算比例尺,能正确理解比例尺大小与图 示内容详略的关系。第(1)题,比例尺的选取要充分考虑图幅的大小,由比例尺 计算公式可得2150080-00400=25010004000,B 项最接近。第(2)题,由比例尺计算公式可 得:4÷2501000=1000000cm,即为 10 千米。第(3)题,由于该比例尺是 1 厘米代 表实际距离的 2.5 千米,而要绘制的是长 250 千米,宽 180 千米的地图,最适 合某省地图。
【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整合练习4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四)一、地球运动(2018·杭州高三10月绿色联盟联考)2017年8月21日,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亲眼见证了“超级日全食”。
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该次日全食照片。
完成1~2题。
1.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所指的外部圈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是( )A.日冕层、太阳风B.色球层、耀斑C.光球层、黑子D.色球层、太阳风2.照片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外部圈层所产生的太阳活动可能导致( )A.北方地区卫星通信受到干扰B.全球降水异常增加C.浙江境内夜空出现绚丽极光D.流星现象异常增多答案 3.C 4.A解析第3题,日常用肉眼观测到的太阳是一个明亮的光盘,这是太阳的光球层,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上。
第4题,图中为日全食,此时被遮住的部分是太阳光球层,未被遮住的部分是太阳色球层,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有耀斑,它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2017·浙江台州适应性考试)有机宝石琥珀是裸子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后形成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内部含有动植物的包裹体。
据此完成1~2题。
1.琥珀存在于哪类岩石中( )A.变质岩B.喷出岩C.侵入岩D.沉积岩2.与琥珀相伴而生的能源资源最有可能是( )A.地热能B.石油C.煤D.水能答案 2.D 3.C解析第2题,琥珀属于生物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
侵入岩、喷出岩属于岩浆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这些岩层中不可能出现化石。
第3题,琥珀是内部含有动植物的包裹体,是由裸子植物的树脂形成的一种有机化合物,树脂是植物体产生的,煤是古代植物在一定条件下深埋地下转化形成的,所以与琥珀相伴而生的能源资源最有可能是煤。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2017·浙江杭州统测)如果其他条件相同,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的原因是( )①白天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比晴天弱②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晴天少③夜晚大气逆辐射比晴天强④夜晚地面辐射比晴天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解析阴天云量大,大气吸收、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比晴天强,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晴天少,故①错,②对;夜晚大气中水汽含量大,大气逆辐射比晴天强,③对;由于阴天白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夜晚地面辐射比晴天弱,④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
一、地球运动
(2018·4月浙江选考)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
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
完成(1)~(2)题。
(1)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2)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1)C (2)A
解析(1)流星发亮是因为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地球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
(2)从北极上空看,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从地球上看是自西向东,结合图示可知,此时土星位于地球的东南方向,火星和木星相对土星更靠西。
故A正确。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
(2018·4月浙江选考)某中学背山面河。
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
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2块岩石标本。
下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
完成(1)~(2)题。
(1)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 )
A.岩浆侵入
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
C.岩浆喷出
D.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
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①岩石具有层理构造,而且颗粒较细,属于页岩;③岩石的组成颗粒较大,属于砂砾岩;②岩石为致密的块状构造,应该为石灰岩;④岩石应该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故选D。
第(2)题,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棱角较为明显,应该对应①和③,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和③属于页岩和砂砾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是由于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而来,故选D。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2018·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
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强
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
答案 B
解析雾的形成是由于气温低,水汽凝结。
晴天大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
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地质、地形是土壤形成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大气、生物和水文是土壤形成较为活跃的影响因素。
第(2)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
山坡上因易被侵蚀搬运,土壤厚度较薄。
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植被提供的是有机质。
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
五、人口与城市
(2017·11月浙江选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图)。
完成(1)~(2)题。
(1)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③人口死亡率升高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④育龄妇女比重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图示人口政策的调整是在逐步放开人口的生育,这会导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我国放开人口生育的原因是我国人口走向了老龄化,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第(2)题,平均初婚年龄降低和育龄妇女比重提高会使人口出生率上升、人口增长加快,故①④错误。
六、区域产业活动
(2018·4月浙江选考)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
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
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乳畜业
B.混合型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 C
解析甲地位于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其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七、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8·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
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 )
①提高土壤肥力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减少产品种类④缩短生产工艺流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相比传统生产工艺,此生产过程中原先的废弃物糟液和玉米胚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此外,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作为有机肥回田,可提高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