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诊》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问诊【优质PPT】
![中医诊断学-问诊【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8c012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b.png)
的 现病史:包括发病情况、病变过程、诊治情况
内 既往史:包括既往健康、患病情况
容 个人生活史:包括生活经历、饮食起居、精神情
志、婚育状况
家族史:包括患者直系亲属的健康与患病情况
2021/9/8
5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性别 妇女有月经、带下、胎妊、产育等方面的特殊疾病 男子有遗精、滑精、阳痿、早泄等特有病变
高原牧区
多见瘿瘤 疟疾的发病率较高 易患血吸虫病 易发肝包虫病
春季
季 夏季 节 秋季
冬季
易患麻疹、水痘等传染病 易患中暑、痢疾等 易患燥证 多感冒、咳喘等
2021/9/8
7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二、主诉
主诉——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持 续时间。
主诉—
症状 体征
部位 性质 程度 时间
2021/9/8
28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二、问汗 (一)无汗—表证无汗
表寒证—寒性收引,玄府闭塞 表证 无汗
寒湿束表证—寒湿袭表,腠理闭塞
2021/9/8
29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二、问汗 (一)无汗—里证无汗
里证 无汗
里实寒证—寒主收引,玄府闭塞 外感温热病—邪热耗伤营阴,汗出无源 里虚寒证—阳虚无力蒸化津液 阴血亏虚证—阴液亏虚,汗出无源
隐痛—痛势较缓,尚可忍耐,绵绵不休 空痛—疼痛带有空虚之感
虚证
2021/9/8
36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三、问疼痛 (二)问疼痛的部位—头痛
巅顶痛
—— 厥阴经
后脑痛连项背 头痛 两侧头痛
—— 太阳经 —— 少阳经
前额连眉棱骨痛—— 阳明经
2021/9/8
中医诊断学第二章-问诊 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第二章-问诊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e484d90c22590102029dfb.png)
冶游史:
有无不洁性交,有否患过淋病性尿道炎、尖锐湿疣、
下疳等。(爱滋病)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一 问寒热
寒热的含义: 寒 病人自觉 怕冷感觉 恶风:病人遇风则冷,避之可缓者 恶寒:病人有怕冷的感觉 ,虽缚加 衣被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 寒战:恶寒而战栗 畏寒 : 病人有寒冷的感觉 , 但缚加 衣 被 近 火 取 暖 能 解 其 寒 病人体温升高
通常临床医生根据就诊主要症状的类型作出几个 基础假定,接下来的问题是寻找支持或修订这些假 定的证据,然后评估该假定诊断。有经验的临床医 师可能要在假定诊断与评估间经历几个循环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出生地、婚姻、通 讯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 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若病史陈述者 不是本人,则应注明与患者的关系
环境要安静适宜、态度要严肃和蔼、不用医 学术语询问、避免资料片面失真、重视主诉的询 问。
重点问诊:是在已进行过全面系统问诊训练的基 础上,需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的问诊方法。他 要求对就诊的一个或几个重点问题作详尽的问诊。 重点问诊的模式常用假定诊断模型。 获取基 本信息 假定 诊断 获取诊 断信息 评估假 定诊断
但 寒 不 热
【概念】病人只感觉怕冷,不觉发热的症状。 病人经常自觉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 以缓解。 【形成机理】:
感受寒邪较 重,阳气被遏, 皮毛失煦(新病恶寒)
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 (久病畏寒) 里寒证
里实寒证
里虚寒证
根据发病的缓急和有关兼症,分为以下两型:
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的症状。因
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所致。
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主
中医诊断学问诊优质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问诊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77bd8d551810a6f52486e4.png)
长期低热
颧红, 五心烦热
时有低热
面白,头昏、 舌淡、脉细
长期微热 劳累则甚
面白气短, 神疲乏力
因情志不舒时 胸闷,
有微热
急躁易怒
小儿夏季气候炎 烦渴、
热时长期发热 至秋凉自愈
多尿、无汗
阴虚发热
血虚发热
气虚发热
气郁发热 (郁热)
小儿 夏季热
(四)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邪正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表现,
中焦湿热郁蒸----汗出过多, +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苔黄腻者。
脾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
4、心胸汗
心胸汗是指心胸部易汗出或汗出过多。 多见于虚证。 神疲倦怠,纳呆食少,心悸失眠,
——心脾两虚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腰膝酸软,
——心肾不交
5、阴汗
外阴部及其周围汗出过多——下焦湿热。
⑤ 重视主诉的询问。
⑥ 对危急病人应扼要地询问,以便迅速抢救病 人,病情缓解再详细地询问。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问诊的内容: 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
询问之时,应根据就诊对象, 如:初诊或复诊、门诊或住院等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询问。
一、一般情况
包括 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 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2、半身汗出
指身体一半出汗,另一半无汗, 或见于左侧,或见于右侧, 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
无汗的半身是病变的部位, ——风痰、痰瘀、风湿阻滞经络,气血不周所致 多见于中风、痿证及汗出过多, +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脉细数;
阳明燥热内结,迫津外泄---手足心汗,连绵不断, +烦渴冷饮,尿赤便秘,脉洪数者;
中医诊断-问诊概述ppt
![中医诊断-问诊概述ppt](https://img.taocdn.com/s3/m/ce955ef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b.png)
肺与大肠辨证
肺主宣发肃降,大肠主传导糟粕。
脾与胃辨证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受纳、运化水谷。
其他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
根据六经传变规律,判断疾病 性质及治疗原则。
卫气营血辨证
根据卫气营血的变化,判断温病 的发展阶段及治疗原则。
三焦辨证
根据三焦传变规律,判断疾病性质 及治疗原则。
06
临床实际应用
中医问诊在临床上的应用
常见问题
怎样通过问诊准确 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何运用中医理论 进行辨证施治?
如何确定患者的体 质类型?
预期目标
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 法。
了解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思路 和技巧。
学习如何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 证施治,提高临床疗效。
02
中医问诊基本概念
什么是中医问诊
定义
中医问诊是指通过医生询问患者或陪诊者,获取患者的病情 、病史、生活史等信息,以便进行中医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治疗方案。
预防疾病
通过问诊,医生可以了解患者 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为患 者提供预防疾病和保健的建议
。
中医问诊的基础知识
01
02
03
问诊技巧
中医问诊需要具备一定的 问诊技巧,如耐心听取患 者陈述、关注患者细节、 善于发现问题等。
医学知识
中医问诊需要医生具备一 定的医学知识,包括中医 基础理论、中药学、针灸 推拿等方面的知识。
八纲辨证
寒热
辨别疾病的性质,分为寒证和热证。
表里
辨别疾病病位,分为表证和里证。
虚实
阴阳
辨别疾病的邪正关系,分为虚证和实证。
辨别疾病属性和类型,分为阴证和阳证。
脏腑辨证
肾与膀胱辨证
中医诊断问诊ppt课件
![中医诊断问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78d66265ce0508763213d2.png)
发无 定时 分 型
发有 定时
意义:见于里寒证 病机:外感病邪达半表半里阶段时, 邪正相争,相持不下,邪胜则恶寒, 正胜则发热,所以恶寒与发热 交替发作。
发有定时,每日发作一次,或二、三
日发作一次,并兼头痛剧烈、口渴、
多汗等症
意义:常见于疟疾
病机:由于疟 邪侵入人体,伏藏于半
表半里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
阴盛则寒 寒
阳虚则寒
恶寒 畏寒
阳盛则热 热
阴虚则热
发热
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胜衰的重要依据
完整版课件
13
一、问寒热
【概念】病人自觉寒冷同时伴体温升高
【意义】见于外感表证。
【形成机理】
卫阳被遏
恶 寒
外邪 侵袭 肌表 肌表失煦
腠理闭塞卫
发
阳不得宣泄
恶寒 发
热 正气
邪正抗争 热
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感寒)
4.婚姻生育
5.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职业及工作条件: 包括工种、劳动环境、对工业毒物的
接触情况及时间。
冶游史: 有无不洁性交,有否患过淋病性尿道炎、尖锐湿疣、
下疳等。(爱滋病)
5、家族史
完整版课件
9
第二节 问现在症状
完整版课件
10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填片语告小儿,天花麻疹全占验
胸胁脘腹或四 肢关节疼痛
多因寒湿、湿热阻滞,胸胁脘腹四肢
或热壅血瘀
关节
筋脉失养或阻滞不通 多与肝病有关
(二)疼痛的部位
完整版课件
26
《中医学基础问诊》课件
![《中医学基础问诊》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0a31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6.png)
在问诊过程中,应注意引导患者描述症状,避免遗漏重要信 息;同时要善于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发现患者未提及的症状 和细节。
问诊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尊重患者隐私
在问诊过程中,应尊重患 者的隐私,避免泄露患者 个人信息和病情。
避免诱导式提问
问诊时应避免使用诱导式 提问,以免影响患者描述 症状的客观性。
注意语言表述
问诊技巧的掌握
问诊需要掌握一定的技 巧,如问话方式、问话 重点、问话顺序等,以 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年龄 、性别、职业等因素进 行有针对性的问诊。
问诊内容的规范
为了提高问诊的准确性 和规范性,中医界制定 了一些问诊规范和指南 ,如《中医问诊规范》 、《中医问诊量表》等 ,这些规范和指南为临 床医生提供了指导和参 考。
当前用药情况
了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包 括病情的变化、加重和缓解的因素等 。
了解患者当前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 药、非处方药、草药等,有助于避免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诊疗经过
询问患者是否曾经接受过诊疗,包括 就诊时间、诊断结果、治疗方法和效 果等,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 方案。
患者既往史
在询问患者时,应注意语 言的清晰、简洁和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难以 理解的术语。
02
中医学基础问诊的内容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
询问患者的全名,以便 记录和称呼。
年龄
了解患者的年龄,有助 于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
方案。
性别
了解患者的性别,对于 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 治疗方法有一定影响。
出生日期
有助于推算患者的生理 周期和生长发育情况。
询问其他并发症
是否有肺炎、心脏疾病等并发症,以及是否与其 他疾病同时存在。
问诊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尊重患者隐私
在问诊过程中,应尊重患 者的隐私,避免泄露患者 个人信息和病情。
避免诱导式提问
问诊时应避免使用诱导式 提问,以免影响患者描述 症状的客观性。
注意语言表述
问诊技巧的掌握
问诊需要掌握一定的技 巧,如问话方式、问话 重点、问话顺序等,以 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年龄 、性别、职业等因素进 行有针对性的问诊。
问诊内容的规范
为了提高问诊的准确性 和规范性,中医界制定 了一些问诊规范和指南 ,如《中医问诊规范》 、《中医问诊量表》等 ,这些规范和指南为临 床医生提供了指导和参 考。
当前用药情况
了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包 括病情的变化、加重和缓解的因素等 。
了解患者当前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 药、非处方药、草药等,有助于避免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诊疗经过
询问患者是否曾经接受过诊疗,包括 就诊时间、诊断结果、治疗方法和效 果等,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 方案。
患者既往史
在询问患者时,应注意语 言的清晰、简洁和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难以 理解的术语。
02
中医学基础问诊的内容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
询问患者的全名,以便 记录和称呼。
年龄
了解患者的年龄,有助 于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
方案。
性别
了解患者的性别,对于 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 治疗方法有一定影响。
出生日期
有助于推算患者的生理 周期和生长发育情况。
询问其他并发症
是否有肺炎、心脏疾病等并发症,以及是否与其 他疾病同时存在。
《中医问诊》课件
![《中医问诊》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65c55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6.png)
和性质。
3
针对哪些常见病需要中医问诊?
中医问诊适用于各种常见病,包括感 冒、消化不良、失眠等。它可以帮助 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问诊在治疗常见病中的应 用
中医问诊在治疗常见病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和病 情,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结论
中医问诊在现代医学中 的地位
中医问诊作为一种传统医学方 法,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为治疗疾病提供 了宝贵经验和思路。
中医问诊对现代医学的 借鉴
现代医学可以借鉴中医问诊的 观察、听闻、询问和切诊的方 法,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中医问诊在未来的应用 前景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 医问诊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也很 广阔,将继续为人们的健康提 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中医问诊》PPT课件
# 中医问诊 PPT课件
介绍中医问诊
1 什么是中医问诊?
中医问诊是一种传统医
2 中医问诊的特点和
优势
3 中医问诊的分类
中医问诊可以分为四种
学的方法,通过观察、
中医问诊注重综合分析,
方法:视诊、闻诊、问
听闻、询问和切诊,综
强调个体化治疗。它能
诊和切诊。这些方法结
合分析病情与个体体质,
中医问诊讲解案例
气虚血瘀证
该证型主要表现为气血不足, 引起疲乏、面色晦暗、舌淡 苔滑等症状。中医问诊可以 观察舌苔、判断脉象以确定 诊断。
肝胆湿热证
该证型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 口苦、烦躁等症状。中医问 诊可以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 观察舌象等,以确定诊断。
脾胃湿热证
该证型主要表现为腹胀、食 欲不振、口干等症状。中医 问诊可以观察患者的舌象和 询问症状,以确定诊断。
3
针对哪些常见病需要中医问诊?
中医问诊适用于各种常见病,包括感 冒、消化不良、失眠等。它可以帮助 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问诊在治疗常见病中的应 用
中医问诊在治疗常见病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和病 情,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结论
中医问诊在现代医学中 的地位
中医问诊作为一种传统医学方 法,在现代医学中仍然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为治疗疾病提供 了宝贵经验和思路。
中医问诊对现代医学的 借鉴
现代医学可以借鉴中医问诊的 观察、听闻、询问和切诊的方 法,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中医问诊在未来的应用 前景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 医问诊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也很 广阔,将继续为人们的健康提 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中医问诊》PPT课件
# 中医问诊 PPT课件
介绍中医问诊
1 什么是中医问诊?
中医问诊是一种传统医
2 中医问诊的特点和
优势
3 中医问诊的分类
中医问诊可以分为四种
学的方法,通过观察、
中医问诊注重综合分析,
方法:视诊、闻诊、问
听闻、询问和切诊,综
强调个体化治疗。它能
诊和切诊。这些方法结
合分析病情与个体体质,
中医问诊讲解案例
气虚血瘀证
该证型主要表现为气血不足, 引起疲乏、面色晦暗、舌淡 苔滑等症状。中医问诊可以 观察舌苔、判断脉象以确定 诊断。
肝胆湿热证
该证型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 口苦、烦躁等症状。中医问 诊可以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 观察舌象等,以确定诊断。
脾胃湿热证
该证型主要表现为腹胀、食 欲不振、口干等症状。中医 问诊可以观察患者的舌象和 询问症状,以确定诊断。
中医知识 问诊 ppt课件
![中医知识 问诊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b79bd5f78a6529657d532e.png)
9
二、主诉
• 含义:主诉即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 及持续时间。如胃脘隐痛三天。
• 注意事项: – 要善于归纳分析、抓住主要矛盾。 – 主诉所包含的症状只能是1-3个不能过多。 – 记录主诉,文字要求准确、简洁。
2020/12/2
10
三、现病史
• 含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
5、对危急病人应扼要询问,及时抢救,待病情稳定后 再详细问诊。
2020/12/2
8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 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 意义: (1)便于联系和随访,对病人诊治负责。 (2)使医生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为诊断治
疗提供一定依据。
2020/12/2
何时何因症状好转或加重; 何时出现新病情,有无诱因。
2020/12/2
11
• 诊治经过:为当前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 初诊在何处就医? – 作过何种检查? – 结果如何? – 诊断为何病? – 作何治疗?结果如何? – 用药情况:药名、用量、用法、时间、效果、
副作用等。
• 现在症状:内容较多,专章讨论。
• 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够缓解者, 谓之畏寒。
热,即发热,体温高于正常,或体温正常而全身或局部 有热的感觉,都称为发热。
•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故寒热是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 盛衰有重要依据。
• 常见寒热症状有四个类型,即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
• 问现在症,是指询问患者就诊时的全部症状, 以及与其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进行详细询问。 它是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辨证诊断的主要依据。 问现在症的内容涉及很广,可用张景岳的十问 歌加以概括。但问诊顺序应灵活掌握。
第一章中医问诊ppt课件
![第一章中医问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10722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a.png)
- 疾病转折点 无汗:身无汗出 - 阳虚 津亏
28
2 表证辨汗: 表证有汗 - 外感风邪
表证无汗 - 外感寒邪
3 局部辨汗
头汗:汗出仅见头部
——虚阳上越、湿热、热邪
半身汗:汗出仅见身之上、下、左、右一侧
——邪气阻络
心胸汗:心胸部汗出过多
——心肾不交、心脾两虚
手足心汗:汗出仅见手足心
——阴经郁热
阳明热盛
如:
恶寒发热头痛三天,伴咳嗽痰黄一天 反复胃脘隐痛一年,加重伴呕血、黑便两天
6
三、 现病史
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
发生、发展及治疗经过。
1 发病情况
2 病变过程
3 诊治经过
4 现在症状
四、既往史
是病人既往健康情况和曾患过的主要疾 病,可作为诊断现有疾病的参考。
如素体肝阳上亢者,易患中风病。 如患有癫狂病者,常因受到精神刺激而
6 腰痛 —— 肾虚、瘀血、寒湿 7 四肢痛——行痹 -- 风 邪偏胜
着痹 -- 湿 邪偏胜 痛痹 -- 寒 邪偏胜 热痹 -- 热 邪偏胜 8 周身疼痛 根据病程 —— 新病 --感受外邪
久病 -- 气血亏虚 39
(四)问疼痛的鉴别要点
寒
虚 热
实
40
四、问头身胸胁脘腹
(一) 头晕:自觉旋转,重者感受自身或
复发。 问明既往史,对诊断当前病证很有帮助。
五、个人生活史
包括病人的生活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 居等。了解这些问题,对诊断疾病具有重 要意义。
在生活经历方面,劳动性质(体力或脑 力)、经济状况等对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 影响。
如心情愉快,则气血调和,多为健康无病
经历曲折,心情苦闷则多患肝郁气滞等病
28
2 表证辨汗: 表证有汗 - 外感风邪
表证无汗 - 外感寒邪
3 局部辨汗
头汗:汗出仅见头部
——虚阳上越、湿热、热邪
半身汗:汗出仅见身之上、下、左、右一侧
——邪气阻络
心胸汗:心胸部汗出过多
——心肾不交、心脾两虚
手足心汗:汗出仅见手足心
——阴经郁热
阳明热盛
如:
恶寒发热头痛三天,伴咳嗽痰黄一天 反复胃脘隐痛一年,加重伴呕血、黑便两天
6
三、 现病史
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
发生、发展及治疗经过。
1 发病情况
2 病变过程
3 诊治经过
4 现在症状
四、既往史
是病人既往健康情况和曾患过的主要疾 病,可作为诊断现有疾病的参考。
如素体肝阳上亢者,易患中风病。 如患有癫狂病者,常因受到精神刺激而
6 腰痛 —— 肾虚、瘀血、寒湿 7 四肢痛——行痹 -- 风 邪偏胜
着痹 -- 湿 邪偏胜 痛痹 -- 寒 邪偏胜 热痹 -- 热 邪偏胜 8 周身疼痛 根据病程 —— 新病 --感受外邪
久病 -- 气血亏虚 39
(四)问疼痛的鉴别要点
寒
虚 热
实
40
四、问头身胸胁脘腹
(一) 头晕:自觉旋转,重者感受自身或
复发。 问明既往史,对诊断当前病证很有帮助。
五、个人生活史
包括病人的生活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 居等。了解这些问题,对诊断疾病具有重 要意义。
在生活经历方面,劳动性质(体力或脑 力)、经济状况等对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 影响。
如心情愉快,则气血调和,多为健康无病
经历曲折,心情苦闷则多患肝郁气滞等病
中医问诊ppt课件
![中医问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47f79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e.png)
案例四:失眠的中医问诊与治疗
总结词:心火亢盛
详细描述:患者因心火亢盛而出现失 眠、心烦等症状,中医问诊需了解患 者失眠的原因、程度等,判断是否为 心火亢盛,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
案例五:胃痛的中医问诊与治疗
总结词:脾胃湿热
详细描述:患者因脾胃湿热而出现胃痛、恶心等症状,中医 问诊需了解患者胃痛的性质、程度等,判断是否为脾胃湿热 ,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
案例二:咳嗽的中医问诊与治疗
总结词:风热犯肺
详细描述:患者因外感风热邪气,内犯于肺而出现咳嗽、痰黄稠等症状,中医问诊需了解患者咳嗽的时间、性质、音色等, 判断是否为风热犯肺,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
案例三:头痛的中医问诊与治疗
总结词:肝阳上亢
详细描述:患者因肝阳上亢而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中医问诊需了解患者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等,判断是否为肝阳上亢,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
1 2 3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中医问诊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智能化辅助诊断
开发智能化辅助诊断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 中医问诊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提高诊断效 率。
远程医疗与互联网+
借助远程医疗和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中医问 诊服务,扩大医疗服务覆盖范围,提高医疗服务 的可及性。
中医问诊的国际化发展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中医问诊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可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 中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国际标准的制定
积极参与制定中医问诊的国际标准,提高中医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 影响力。
跨国合作与临床研究
加强与国际医学界的合作,共同开展临床研究,推动中医问诊的国 际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课件Βιβλιοθήκη 15一、问寒热问寒热是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寒与热是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是辨 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是问诊的重点内容。
寒是指病人主观的怕冷感,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分为三种,鉴别如下:
医学课件
16
分类 恶寒
恶风
畏寒
临床特征
形成机理
无风自冷,得温寒冷 阳气被郁
不缓解
医学课件
7
(二)、要求:
1、抓住主诉。主诉包括单主诉(病人只有一个痛苦)、及复合主诉(病人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痛苦)。
2、提炼主诉,突出主诉的四要素(症状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前三者可 合并,时间必须单列出)。
3、文字精炼,不写病变过程,不写病名。
医学课件
8
(三)、意义:
1、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一般只有一、两个症,即是主症。 2、 可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势的轻重缓急。 3、 是进一步调查、认识、分析、处理疾病的重要线索。
医学课件
9
三、现病史
现病史是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 发展和变化,以及诊治经过。现病史应注意从以下 几个方面进行询问。
1、起病情况——起病时间,发病原因,最初症状及 性质、部位等。
2、病情演变——按时间顺序,询问病情演变的主要 情况。
3、诊治经过——曾作过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医学课件
问现在症的内容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张景岳在总 结前人问诊经验的基础上写成《十问歌》,十问 内容言简意赅,目前仍有指导意义,但在实际运 用时,也要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灵活而有主次 地进行询问,不能千篇一律的机械套问。
医学课件
14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第四章 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地询问, 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 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医学课件
1
【教学要求】
1.掌握问诊的内容,常见现在症的内容。 2.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常见现在症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问诊的意义。
医学课件
10
四、既往史
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主要包括病人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以及 过去曾患疾病的情况。既往史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询问。
1、既往健康状况
可能与现患病有关,故可作为分析判断病情的依据。
2、既往患病情况
(1)、 病人过去曾患过何种其他疾病,如麻疹、痢疾、
疟疾、白喉等传染病,“肝病”、痹病等。是否接受过预防接
恶寒发热是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多见于外感表证。其机理为外邪侵袭 肌表,卫阳失温则恶寒,卫阳郁遏则发热。所以,恶寒与发热并见是诊断表证的 重要依据,但无论是否发热,恶寒为必有之症,故中医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 分表证”之说。
由于感受外邪的性质不同,则恶寒症状又有轻重之别,可分为三类: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5
一、一般情况
内容: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意义: ① 便于与病人或家属进行联系和随访,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负责。 ② 可使医生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为诊断治疗提供一定依据。年龄、性别、职业等
不同,则有不同的多发病。
医学课件
6
二、主诉
(一)、含义: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主要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例如: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一个月。 发热、咳嗽三天。 反复腹泻2年,加重1天。 反复水肿3年余,加重伴心悸1周。
失其温煦
遇风觉冷,避风寒冷 可缓解
经常怕冷,得温寒冷 阳气亏虚
可缓解
失其温煦
医学课件
17
热即发热除指体温(37c)高于正常外,尚包括
全身、局部的发热感觉。寒与热的产生,主要 取决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的阴阳盛衰。 临床常 见的寒热症状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 寒、寒热往来四类。
医学课件
18
(一)、恶寒发热
种,有无药物或其他过敏史,作过何种手术治疗等,都应加以 询问。
(2)、 病人既往所患病,可能与现患病证密切相关。
医学课件
11
五、个人生活史
个人生活史是指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有 关情况。因为社会因素、生活习惯、劳动条件等, 对某些疾病的发生、病理变化,可能都有一定的关 系。
个人生活史的询问包括 生活经历——出生地、居住地、经历地。 精神情志——性格特征、精神状况。 饮食起居——饮食嗜好,起居习惯。 婚姻生育——是否结婚,结婚年龄,生育子女情况。
医学课件
12
六、家族史
家族史的询问双亲与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与疾病情况,特别应询问是否 与患者同样的疾病,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白 化病、精神病等。对已死亡的直系亲属要问清死因与年龄。
医学课件
13
第三节:问现在症
问现在症是指对病人就诊时所感到的痛苦和不适, 以及与其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进行详细询问。
3
二、问诊的方法
① 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② 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③ 避免暗示性的提问。 ④ 避免重复提问。 ⑤ 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⑥ 注意及时核实患者陈述中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医学课件
4
第二节:问诊的内容
问诊的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 等。询问之时,应根据就诊对象,如:初诊或复诊、门诊或住院等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询问。
2
第一节: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一、问诊的意义 1、较全面的掌握疾病有关的第一手资料,为医生分
析病情、辨证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为有目的地进行理化仪器检查提供线索。 3、为其他诊法检查提供基础、线索。 4、此外,通过问诊还可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以便
及时进行开导,也有助于开展心理治疗。
医学课件
19
恶寒重发热轻:为表寒证,是外感寒邪所致。因寒为阴邪,束表伤阳,故恶寒明显。 发热重,恶寒轻:由于风热为阳邪,阳邪致病则阳盛,阳盛则热,所以发热较重;
又因风热袭表,使腠理开泄,所以同时有轻微恶寒。 发热轻,恶风自汗:为太阳中风症。风性开泄腠理疏松,阳气郁遏不甚,故发热恶
风皆轻。
医学课件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