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几点做法
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遵守规则,幼儿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在社会中生活和学习中获得成功。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1.设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制定学习与生活中的规则,并与幼儿明确沟通。
规则应尽量简单明了,便于幼儿理解和遵守。
同时,讲解规则的背后原因和意义,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有这些规则,并激发他们的合作意愿。
2.以身作则:成年人应该成为幼儿学习规则的榜样。
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展示和遵守规则,以鼓励幼儿模仿。
同时,如果成年人有违反规则的行为,也应及时向幼儿道歉,强调合适的行为模式。
3.鼓励幼儿参与规则制定:鼓励幼儿参与讨论并制定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规则。
这样做可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他们也更愿意遵守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
4.奖励与赞赏:当幼儿遵守规则时,及时给予他们积极的奖励和赞赏,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对规则的认同感。
奖励可以是一些小礼物、表扬和赞美的话语、星星或徽章等,以便幼儿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
5.提供清晰明了的反馈:当幼儿违反规则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反馈应该重在引导和教育,而不是惩罚。
通过让幼儿反思和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违反规则的后果,并提供正确的行为模式。
6.培养自我控制和自制力:规则的遵守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制力。
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培养这些能力,例如模拟游戏、角色扮演和团队竞赛。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延迟满足的能力,提高自我控制和自制力。
7.规则的重复和强化:规则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重复和强化。
成年人应该持续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并给予相应的引导和指导。
同时,规则应该持续更新和调整,以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和能力。
8.通过故事和绘本培养规则意识:通过讲述适合幼儿的故事和绘本,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规则的意义和必要性。
故事可以通过展现角色的遵守和违反规则的行为,让幼儿从中学习和思考。
浅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幼儿期是孩子认识世界、形成自我意识、培养品德与规则意识的重要时期。
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儿童认识规则的意义、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儿童认识规则的意义1.培养积极的行为习惯:规则从小开始培养能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孩子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于日常生活的顺利进行。
2.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想法等。
通过习得规则的过程,孩子们能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社会适应性:遵守规则可以帮助孩子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社会是由各种规则组成的,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则可以使孩子顺利融入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二、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与方法1.以身作则:教师和家长在幼儿教育中应以身作则,成为孩子良好行为的榜样。
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他们会模仿身边成年人的行为。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当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和规则。
2.游戏与互动:通过游戏与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和体验规则的存在与意义。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规则的设定等方式进行培养,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温暖引导:在制定规则时,教师和家长可以采用温暖引导的方式,让幼儿明白规则的来由和目的,培养孩子内在的规则意识。
在规则制定时,可以通过亲情故事、让孩子参与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幼儿。
例如,可以通过讲述团队合作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合作规则的重要性。
4.及时反馈和正面激励:当孩子遵守规则时,教师和家长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正面激励,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同时,也要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指导,让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三、构建适合幼儿的规则体系1.精简明了:幼儿的智力发展还不完全成熟,他们往往对于复杂的规则无法理解和遵守。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3个方法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3个方法1.教师对规则教育要有意识、够重视幼儿教师在活动的开展中树立幼儿的规则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师在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中,应该提前了解游戏中的各项规则,在告诉幼儿游戏的开展和规则中,需要教师准确的表达清楚要点,保持讲述中的合理语速;为幼儿提供活动示范时,尽量做到亲自示范不走过长,另融入趣味性的语言加以示范会更加的使幼儿记忆犹新,并且不脱离示范的重点:使幼儿的游戏开展中遵守各项规则。
最后,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对有意违反游戏规则的孩子要及时予以帮助和纠正。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容易情绪化,教师在照顾到幼儿情绪化的过程中,不能随便性而是要发现问题并体现活动的严密性,指导幼儿去解决问题,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进行。
2.结合情境游戏来培养规则意识孩子们喜欢游戏,而且孩子们喜欢带情境的游戏。
因此,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如果能把规则蕴含在情境游戏中,则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规则的理解和掌握也轻而易举。
在开展体育游戏时,我们非常注重游戏情境的创设,通过游戏情境创设来渗透规则意识。
比如在老鹰捉小鸡这一游戏活动中,鸡妈妈领着可爱的鸡宝宝们到草地上捉虫吃,正在这时一只老鹰突然出现,鸡妈妈奋力保护自己的鸡宝宝们,可是还是被可恶的老鹰捉走了两只鸡宝宝。
鸡妈妈好伤心啊,她决定去救自己的鸡宝宝。
但是第一次当鸡妈妈去救鸡宝宝时,因其它鸡宝宝大声喊叫惊动了老鹰,营救失败了。
第二次鸡妈妈去救鸡宝宝时,因其它的鸡宝宝想帮助妈妈,差点被老鹰抓走,营救又失败了。
于是,教师就组织幼儿们讨论失败的原因,然后得出了以下游戏规则以保证安全:游戏时扮演鸡宝宝的人不能太多,要在空旷平坦的场地里游戏,这样能保证游戏时的安全性,进而让孩子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3.利用图示表达活动规则利用图示表达活动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例如马路上的斑马线、110标志的警示等,都是起到图示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方法及问题解析
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方法及问题解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
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顺利,还能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方法及问题解析。
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方法1.通过游戏方式教育幼儿喜欢玩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教育幼儿遵守规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比如,在游戏中教育幼儿排队、按顺序做事情、不抢玩具等等,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2.通过比较方式教育幼儿时期是非常好奇的,他们会不断地探索和学习。
在教育幼儿遵守规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较方式来教育他们。
比如,教育幼儿为什么要按时吃饭、睡觉,可以通过和迟到的危害相比较,让幼儿对规则的遵守有更深刻的认识。
3.通过实例教育通过实例教育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
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通过故事、影视作品等方式来教育幼儿学习遵守规则,并从中得到启示。
例如,可以通过故事来教育幼儿不要欺负弱小,不要说谎等等。
二、问题解析在教育幼儿遵守规则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1. 幼儿不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幼儿时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可能无法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需要通过幼儿易于理解的方式来教育他们遵守规则。
2. 规则的变化在幼儿园教育中,规则的变化是常见的。
例如,有些规则在幼儿园内部有所变化,但在家庭中却没有变化。
这时,教育者需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规则的变化,并告诉他们变化规则的原因。
3. 规则执行的不一致在幼儿园教育中,不同的教育者会有不同的规则执行方式,这会给幼儿带来困惑。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需要在幼儿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让他们明确规则的执行方式。
总之,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游戏方式教育、比较方式教育、实例教育等方式,可以让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顺利,并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
大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策略
大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策略幼儿期是培养孩子遵守规则和纪律的关键阶段。
在幼儿园中,大班幼儿通常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一些简单的规则,但他们的自制力和纪律意识还不够稳定。
因此,为了帮助大班幼儿进一步发展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培养策略。
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明确的规则:制定一套明确的规则,例如:互相尊重、听从老师指示等。
规则应该简单明了,能够让幼儿容易理解。
2.积极参与:老师在幼儿园生活中的积极参与对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师可以通过模仿和引导的方式,示范给孩子们如何遵守规则。
3.奖励制度: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幼儿积极遵守规则和表现良好。
奖励可以是小礼物、表扬或其他激励措施。
这种正向激励会增强幼儿的积极性和愿意遵守规则的动力。
4.规则讲解:幼儿在遵守规则之前需要理解规则的意义和作用。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规则、讨论和演示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幸福。
5.反馈机制:针对孩子们违反规则的行为,及时给予反馈和适当的惩罚。
惩罚应该根据违规行为的严重性来决定,但要确保惩罚是公平且合理的,不会引起幼儿的抵触情绪。
6.游戏和角色扮演:利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规则和遵守规则。
例如,进行“规则守则”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通过遵守规则来完成游戏任务。
7.家园合作:与家长建立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家长可以在家中对孩子进行规则训练,并与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表现和进步。
总而言之,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以上提到的策略可以帮助大班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但需要耐心和时间。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幼儿适当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逐步成长为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有效培养幼儿遵守规则意识和行为的方法
有效培养幼儿遵守规则意识和行为的方法幼儿遵守规则意识和行为的培养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社交能力的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有效培养幼儿遵守规则意识和行为的方法:1.明确规则和期望:在幼儿园或家庭中,让幼儿明确地知道什么是规则,为什么需要遵守规则,并制定简单明确的规则。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建立他们遵守规则的动机。
2.以身作则: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遵守规则并且从小事做起。
孩子们往往通过观察父母和老师来学习行为模式,如果他们看到成年人不遵守规则,那么他们也很难理解和接受规则。
3.正确引导:当幼儿违反规则时,教师和家长应该及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纠正。
可以使用正面的语言来解释规则的重要性,并告诉幼儿违反规则的后果。
同时,可以帮助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改正错误。
4.赞扬和奖励:对于遵守规则和展现良好行为的幼儿,要给予及时的赞扬和奖励,让他们明白正确的行为会得到肯定和奖励,从而增强他们遵守规则的动力和意识。
5.游戏和角色扮演: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在有趣的环境中学习遵守规则。
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积极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6.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是遵守规则的基础。
通过让幼儿参与能够培养自控能力的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7.心理循环教育:及时进行心理循环教育,让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分析违反规则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幼儿形成自我约束的意识和习惯。
8.合理安排活动和环境:提供有益于规范行为培养的活动和环境,例如,设置学习区域、游戏区域和休息区域,并且布置明显的提示标语或图表,让幼儿在各个区域内遵守相应的规则。
9.与家长的密切沟通: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持者。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告诉他们幼儿在学校中遵守规则的情况,并与家长协商共同的教育方法。
浅谈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
浅谈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幼儿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孩子日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幼儿期,孩子接受着各种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这个过程对孩子的品德养成、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需要引起家长和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今天,我们将从规则意识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培养方式等几个方面来谈论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
一、规则意识的培养规则是社会运行的基石,懂得遵守规则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尤为重要。
家庭是孩子规则意识形成的第一现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创造有规则的家庭环境。
不让孩子任意捣乱家里的东西,不让孩子在家里随意大声喧哗等。
这些都是孩子规则意识培养的一部分。
除了家庭规则,幼儿园和学校也是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场所。
老师们需要通过教育活动、游戏等形式,让孩子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他们养成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用语言和行为来示范规则的重要性,让孩子懂得规则不仅是为了让自己安全,也是为了让周围的人更加愉快。
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规则意识形成的基础上,孩子还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比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和礼仪习惯等。
饮食方面,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哪些食物营养丰富,哪些食物应该少吃,并且培养孩子有规律的进餐习惯。
卫生习惯包括自己的卫生习惯和环境的卫生习惯,家长教育孩子要勤洗手、爱干净,不随地乱扔垃圾等。
礼仪习惯则是教育孩子要尊敬长辈、尊重他人、有礼貌、待人友善。
在幼儿园和学校,老师们也需要加强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组织孩子的晨间操、有组织的进行集体活动等,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纪律性。
在学校里,老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是参与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培养方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行为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指南
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指南《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指南》嗨,新手朋友!想要在大班幼儿规则意识养成方面做好,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呢,不过别怕,我会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一、基本注意事项首先一点,要了解大班幼儿的特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精力也旺盛。
我一开始就觉得,只要跟他们说清楚规则,他们就会遵守,实际可没那么简单。
大班幼儿还是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规则的制定不能太复杂,一定要简单明了。
比如说,像“在教室里要慢慢走”这样的规则,简单又好记。
千万不要制定像“在教室中行走时,步速需介于每秒米至1米之间,且步伐跨度应保持在25厘米左右”这种复杂得大人都头大的规则。
二、实用建议1. 规则的展示很重要。
你可以画一些简单的小图标,比如在想要孩子们安静的区域画一个手指放在嘴边的图标,来表示“要安静”。
我当时就是这么做的,效果非常好。
把这些图标贴在教室里显眼的地方,孩子们看几次就能记住。
2. 要和游戏结合。
大班孩子最喜欢游戏了。
我曾经试过将班级整理玩具的规则编成一个小比赛游戏。
谁在规定时间内整理得又快又好,就能得到一个小贴纸。
孩子们为了小贴纸都很积极地去遵守规则。
3. 以身作则也必不可少。
孩子们都是看着老师学的。
你想要他们轻声说话,那你自己就得轻声说话。
4. 积极正面的引导非常关键。
如果有孩子遵守了规则,一定要及时表扬。
记得某次一个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后,我立马夸奖他,他特别开心,并且之后每天都会很自觉地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周围的孩子看到了也跟着学。
三、容易忽视的点可不能忽视环境对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影响。
教室的布局应该合理有序。
要是玩具乱放、书本到处都是,即使你制定再多规则也是没用的。
我之前就没注意到这点,结果虽然孩子们知道应该好好整理,可是看到杂乱的环境就不想遵守规则了。
四、特殊情况有时会有个别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就是不想遵守规则。
这个时候你可不能急,也不要在其他孩子面前严厉批评他。
我记得有个孩子总是在午睡时说话,我单独把他叫到一边,跟他用很温和的方式说道,如果他好好午睡,下午就可以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项目。
浅析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浅析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指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意识到并遵守规则的能力。
良好的规则意识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促进社交能力的发展,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积极地去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行为规范,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建立明确的规则意识幼儿阶段是孩子们形成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幼儿建立明确的规则意识,教师和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规则意识教育在幼儿园或家庭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故事、游戏、歌曲等形式,向幼儿传授各种规则,帮助他们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
还可以通过模仿、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规则对生活的影响,从而潜移默化地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2. 规则榜样示范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幼儿的规则榜样,他们的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教师和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守规矩的好榜样,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3. 规则引导和奖惩措施在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和家长应当及时引导幼儿遵守规则,对于遵守规则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让他们自觉遵守规则。
二、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习惯。
1. 游戏中的规则约定在幼儿园或家庭中,可以通过各种游戏让幼儿学习遵守规则。
通过玩“红灯绿灯”游戏,让幼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通过模拟超市游戏,让幼儿学习购物礼仪和排队等规则。
通过这些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遵守规则,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
2. 生活中的规则引导在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引导幼儿遵守规则。
区域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分析
区域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分析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区域游戏中,大班幼儿要学会遵守规则,这对于他们日后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成为了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策略分析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一、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应该简单清晰,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并且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和特点。
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制定规则:在游戏中要尊重他人,不能打闹和推搡,不能说粗话,不能将游戏道具随意丢弃等。
这样的规则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遵守。
二、引导幼儿参与规则制定除了教师制定游戏规则,还可以引导幼儿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
在进行区域游戏前,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什么是游戏规则,为什么需要规则,他们希望游戏中有哪些规则等。
通过讨论,孩子们会对规则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会感受到自己的参与和决定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愿意主动遵守游戏规则。
三、及时引导和纠正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幼儿的行为。
当有幼儿不遵守规则时,教师可以及时制止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
当有幼儿在游戏中推搡其他小朋友时,教师可以及时制止并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尊重他人,并且可以引导他们进行道歉和友好相处。
通过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幼儿会逐渐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并且形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四、奖惩结合,激励遵守规则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奖惩结合的方式,激励幼儿遵守规则。
对于遵守规则的幼儿,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比如可以给他们“规则之星”或“游戏小能手”等称号,让他们感受到遵守规则的快乐和成就感;对于不遵守规则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惩罚,比如让他们站在“规则之岛”上反思自己的行为,或者让他们在游戏中扮演一些“丧失游戏者”的角色。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他们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肩负着引导孩子们建立良好规则意识的重要责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规则榜样。
孩子们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观察教师的行为并进行模仿。
因此,教师在日常与孩子们的相处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严格遵守各种规则。
比如,在教室里要轻声说话,不乱扔垃圾,按时作息等等。
当孩子们看到教师始终如一的遵守规则,他们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从而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规则意识。
其次,通过游戏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游戏中,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规则性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理解和遵守规则。
例如,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时,孩子们需要明确听到“老狼”说“天黑了”才能开始跑,这就是一种简单的规则。
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们不仅能够获得快乐,还能逐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再者,教师要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规则。
由于孩子们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复杂的规则可能不太容易明白。
这就需要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的情境,向孩子们解释规则的内容和意义。
比如,在排队洗手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孩子们:“如果大家都不排队,就会挤在一起,谁也洗不了手,还可能会受伤。
所以我们要一个接一个地排队,这样很快就能轮到自己洗手啦。
”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讲解,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另外,建立明确的班级规则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制定出大家都认可的班级规则。
比如,不能在教室里大声喧哗,要爱护玩具等等。
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参与进来,能够增强他们对规则的认同感和遵守的自觉性。
同时,规则制定出来后,要张贴在教室里显眼的位置,以便孩子们随时能够看到,提醒自己遵守规则。
当孩子们遵守规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七个方法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七个方法1.设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为幼儿设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是培养规则意识的第一步。
规则和期望应该简明扼要,并且能够和幼儿的发展和年龄相适应。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片来帮助幼儿理解规则,例如,在卧室里安静播放音乐。
2.重复和强调规则:幼儿需要反复听到和看到规则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它们。
教师和家长应该经常重复规则,并用具体的例子和情景来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和适用性。
例如,在游戏时,告诉幼儿不要抢夺他人的玩具。
3.提供正面激励和奖励:积极的鼓励和奖励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遵守规则和行为准则的动机。
赞扬幼儿的努力,表扬他们遵守规则的行为,并提供小奖励,如奖章或贴纸,以激发他们的积极行为。
4.以身作则:教师和家长是幼儿最重要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教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自己遵守规则和行为准则,展示良好的行为模范。
例如,教师和家长应该自觉排队、按时完成工作等。
5.使用情景练习:通过情景练习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应用规则。
教师和家长可以创造一些情景,让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根据规则来行动,模拟各种社交和行为情景,例如,和朋友分享玩具、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等。
6.合理互动:幼儿学会遵守规则需要与他人进行合理的互动。
教师和家长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与其他孩子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幼儿理解“规则公平”的概念,如轮流发言、分享玩具等。
7.创造规则参与机会:让幼儿参与规则制定过程可以提高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程度。
教师和家长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参与制定一些规则,如游戏规则、教室规则等。
通过这样的参与,幼儿将会更加理解规则的意义和目的,并更有动力去遵守。
通过上述的七个方法,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规则意识。
为幼儿提供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并反复强调和重复规则,同时给予正面的激励和奖励,以身作则,使用情景练习,合理互动,并给予规则参与的机会,这样使幼儿能够逐渐理解和遵守规则,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浅议大班幼儿社会规则意识培养的好方法
浅议大班幼儿社会规则意识培养的好方法哈喽,大家好!作为一名资深幼儿工作者,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大班幼儿社会规则意识的培养。
都知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社会规则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大班幼儿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我们要让幼儿明白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这就需要我们从生活中找到一些生动的例子,让孩子们认识到遵守规则的好处。
比如,在幼儿园里,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遵守规则带来的便利和快乐。
同时,也可以通过故事、动画片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到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2.明确规则。
我们要将规则具体化、形象化,让孩子们容易理解。
比如,我们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们:“排队是一种规则,我们要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来。
”3.反复练习。
孩子们的习惯养成需要反复练习,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规则意识。
4.鼓励与表扬。
当孩子们遵守规则时,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遵守规则的成就感。
我们要关注幼儿在遵守规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大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在遵守规则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这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批评。
我们还要关注幼儿之间的互动。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是培养社会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鼓励孩子们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遵守规则。
同时,我们还要教会孩子们如何处理冲突,让他们学会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与他人和谐相处。
我们要注重家园合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我们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环境中都能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
哈喽,说起来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规则意识,其实这事儿并不简单,但也不是啥难题。
咱们都知道,孩子们就像是小树苗,需要我们用心去修剪、去引导,这样才能长成笔直的树木。
下面就来聊聊,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方法,还能怎么让这些小家伙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社会规则。
浅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浅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1.建立清晰的规则:幼儿需要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
教师可以通过明确的语言和图示来传达规则,例如使用简单的图片展示正确的行为方式。
2.设立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奖励和惩罚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有效手段。
合理的奖励可以增强幼儿遵守规则的动力,而适度的惩罚则可以让幼儿意识到违反规则的后果。
3.规则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到的规则应该保持一致,这样幼儿才能够理解并且习惯遵守规则。
幼儿园和家庭应该保持沟通,并且在规则上达成一致。
4.示范与引导: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来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教师可以模拟正确的行为,或者通过角色扮演来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方式。
5.提供适当的解释和理解:当幼儿违反规则时,教师应该及时提供解释和理解。
教师可以耐心地和幼儿进行沟通,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违反规则是不被接受的。
6.提供机会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幼儿应该有机会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教师可以在每天结束时,让幼儿回顾自己的行为,并且讨论他们认为哪些是符合规则的行为,哪些是不符合规则的行为。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规则和自我监控。
7.培养合作意识:规则意识也包括尊重他人的规则和合作。
幼儿应该被教育在集体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的规则,并且学会合作。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协商和解决冲突,这将有助于他们在社会中更好地适应。
总之,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建立清晰的规则、设立奖励和惩罚机制、示范与引导、提供解释和理解、提供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机会以及培养合作意识,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家园同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幼儿园是儿童接受规则意识的环境之一,但影响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并不只是在幼儿园的教育,家庭也是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特别是在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影响甚至超过幼儿园。
我在幼教一线的工作岗位上已坚持了十三个年头,通过我多年来的观察经验,我发现大部分孩子的生活规则意识能力发展水平都还有待提高。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它是促进孩子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而建立的。
因此,在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上,我们必须和家长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教育原则上就需要家园同步。
首先,家园同步创设有利于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成长环境。
教师、家长为幼儿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关爱、接纳、融洽的集体生活氛围和家庭生活氛围。
尊重孩子,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
在家中,孩子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做力所能及的事。
他可以和成人商讨家中的事,适当安排自己的活动;在幼儿园,他是班级中的一员,可以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做班级中名副其实的小主人,教师也应该时常充满爱心和耐心地去对待每一个孩子。
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班级教室里的评比栏,用来表扬孩子掌握行为规范、学会遵守规则的重要方式。
在家长来园时,将当前科学育儿的经验及方法、书籍、杂志推荐给家长,丰富家长的见识,又给家长提供了一个再学习的机会。
其次,运用榜样的力量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使其理解遵守规则给自己、家庭、社会带来的好处,建立初步的社会角色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图书、电视中的形象为榜样来对照自己,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还可以树立生活中的榜样,生动的榜样、活的范例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及时引导幼儿向他们学习。
另外,教师、家长掌握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有关规则,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如:不乱丢乱扔等。
在过程中,教师、家长要以理服人,应当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浅谈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浅谈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内容提要】随着幼儿园互动性环境教育活动的持续深入、探索和实践,我们发现来自于幼儿兴趣而生成的主题活动拓展了课程的领域,是一种成功的、有利于幼儿水平发展和素质提升的教学活动,在这种主题背景下教育形式才真正表达了孩子们学习的主体性。
大班幼儿已经有很强的辨别、分析、思考、探索水平,幼儿生活在班级的集体中,个人行为与集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为了保证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能有序、安全,使幼儿的互督、自律的守规行为有明显的提升,所以在激发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同时,培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已十分有意义。
本文从大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方法、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协助大班幼儿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关键词】大班;幼儿;规则意识中国有句古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是人类社会性发展中一个重要内容。
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准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合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掌握和遵守一些社会规范,如:道德、习俗、纪律、法律等,才能适合社会的需要,被社会所接纳。
较长时间以来,幼儿园较偏重对守规行为的培养,无视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其实,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规则意识决定守规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当幼儿规则意识建立后,自不过然幼儿自我管理的水平也就发展了。
所以从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发展幼儿的自我管理水平是新《纲要》社会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前我们为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常常以规则的利他性来裁判幼儿行为,而忽略了让幼儿自己去体验规则的公正和互惠,使幼儿以为规则总是利于别人的,于是他最终学会的总是用规则来要求别人,没有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实际上,不从内在动机出发,不让幼儿体验到内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幼儿则会长久地停留在他律的水平上。
要激发幼儿内在动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制力、专注性、良好的秩序、合作的精神必须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要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从孩子兴趣和需要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幼儿才会逐步产生主体意识。
浅谈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浅谈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摘要】幼儿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意志是幼儿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它是儿童学习和生活基础与保证。
幼儿园大班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因此,为成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经常和幼儿玩带有规则的游戏;结合教学活动;利用实际生活情况和家园配合等等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并学会自主自觉遵守规则。
【关键词】大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规则意识是遵守这些制度和章程的良好态度和习惯。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生活的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 《纲要》中也明确地确定了制定“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的子目标。
同时,幼儿园大班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是大班幼儿的重要任务。
幼儿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属于幼儿五大领域中社会领域的内容。
《指南》社会领域中社会适应的学习与发展目标要求5-6岁(即大班)的幼儿要能理解规则的意识,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规则。
可是在现实中大多数老师采用说教、强制手段或防范手段让幼儿遵守规则,没有让幼儿规则意识内化,学会自觉遵守规则。
因此结合《指南》的精神,以及我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一、教师以身作则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成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幼儿,在幼儿的心中老师是他们的偶像。
因此,老师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做正面示范。
比如,在一次手工活动结束后,幼儿在排队洗手,我整理完幼儿的作品后也跟在孩子排队洗手。
这时,我排的这一队,前面有5个孩子,我的后面还有3个孩子。
我听到后面的孩子说:“老师,你很忙,你插到前面先洗吧!”当时我听了心里一暖,真是个体贴老师的孩子呀!但是我又马上意识到这可是错误的示范啊!于是我先跟这位小朋友说了声谢谢,又马上跟所有的孩子说:“谢谢你们愿意让老师插队,可是如果老师因为忙而插队,那以后别的小朋友也找各种借口插队的话,会怎么样呢?”这时,有的孩子马上说:“那可不行,我们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要是故意撒谎呢?那不是都会乱插队了吗?”我接着说:“如果遇到个别特殊情况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打破规则,可是如果因为小事而破坏规则,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会乱套了呢?再说了,洗手排队的时间并不长,老师也要按规则来排队的,你们说是不是呢?”从那次以后,凡是碰到需要排队的情况,孩子们都会很自觉地遵守规则了。
大班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大班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一、引言大班规则意识的培养是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大班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本文将探讨几种培养大班规则意识的策略。
二、建立积极的班级氛围一个积极的班级氛围对于培养大班规则意识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建立积极的班级氛围:1. 正面积极的教学态度:教师应以身作则,展现出积极、乐观的教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鼓励学生互助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 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认可: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认可,激励他们遵守班级规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明确班级规则明确的班级规则对于培养大班规则意识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明确班级规则:1. 与学生共同制定规则: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则,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他们对规则的认同感。
2. 明确规则的具体内容:规则应该具体明确,避免模糊不清。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规则的具体要求。
3. 与学生讨论规则的必要性: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规则的必要性,引导他们思考规则对于班级管理和学习的重要性。
四、制定行为奖惩机制制定行为奖惩机制是培养大班规则意识的关键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制定行为奖惩机制:1. 建立奖励机制:教师可以设立奖励机制,例如班级荣誉榜、表扬信等,激励学生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设立惩罚措施:教师可以设立一些惩罚措施,例如罚站、扣分等,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惩罚,让学生意识到违反规则的后果。
五、及时反馈和调整及时的反馈和调整对于培养大班规则意识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反馈和调整:1. 及时表扬:教师应及时表扬遵守规则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积极行为的肯定和鼓励。
2. 及时纠正: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教师应及时纠正,并指导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
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规则意识不仅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为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第一步,就是从他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养成一些基本的生活习惯,比如保持房间整洁、按时就寝、不随意浪费食物等。
通过不断的Reinforcement和引导,幼儿会渐渐认识到这些生活规则的重要性,并主动遵守。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我们要着重营造一个和谐、有规可循的家庭环境。
父母要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家庭规则,同时也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鼓励家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很重要,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主动接受和遵守家规。
结合游戏进行培养幼儿时期,游戏是他们主要的活动和学习方式。
因此,在培养规则意识时,可以巧妙地将规则融入游戏之中。
例如,在玩游戏时设置一些基本规则,引导幼儿遵守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通过重复玩游戏,幼儿会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耐心引导,循序渐进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引导。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耐心地引导他们理解规则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地强求。
也要注意适当地奖励和表扬,激发幼儿主动遵守规则的积极性。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性格、兴趣和接受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培养规则意识时,需要因材施教,充分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
对于不同类型的幼儿,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遵守规则的内在动力。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结合游戏进行引导,循序渐进地培养。
要充分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采取适合的方式,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有效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规则意识
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有效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规则意识大班幼儿处于幼儿时期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交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社会规则意识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有效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规则意识呢?一、身教胜于言传幼儿模仿能力强,教师和父母的行为举止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和父母要身体力行,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排队等候、礼让他人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都能影响到幼儿。
当幼儿看到教师和父母遵守规则,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学习并模仿这种行为。
二、游戏教学中融入社会规则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社会规则。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领悟到规则的重要性。
例如,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商店、拼图等,这些游戏都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社会规则。
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体验规则幼儿对社会规则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的情境。
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规则的意义。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课堂规则,如举手发言、按时完成任务等,并引导幼儿遵守这些规则。
通过实际体验,幼儿会明白规则对课堂秩序的重要性。
四、积极鼓励,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培养幼儿的社会规则意识需要时间和耐心。
教师和父母要积极鼓励幼儿,培养他们自控能力。
当幼儿遵守规则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遵守规则的喜悦。
当幼儿违反规则时,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理解规则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批评和惩罚。
五、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社会规则意识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园合作对培养幼儿的社会规则意识至关重要。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规则要求,并在家庭中予以配合。
同时,家长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的行为,引导他们遵守家庭规则,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局面。
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大班幼儿的社会规则意识需要教师、父母和家园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几点做法摘要: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它是儿童学习、生活的基础与保证。
本文通过对大班幼儿现状的简单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目标,重点探索了培养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教育措施:制定、理解规则,让幼儿成为规则的主人;实践规则,形成良好的习惯性行为;赋予权利,制约违规行为;让幼儿体验后果,学会控制;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材料,享受遵守规则的乐趣;细心观察,针对性指导;家园一致,共同教育。
关键词:大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一、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这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过的一句话。
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三十余年的新时期,笔者认为正是特指我们所处的此阶段的教育工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文明的社会,离不开各种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什么是规则呢?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
在“儿童社会化”这一概念中,我们知道此阶段“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掌握和遵守一些社会规范,如道德、习俗、纪律、法律等,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被社会所接纳。
但较长时间以来,幼儿园较偏重对幼儿守规行为的培养,忽视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其实,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规则意识决定守规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幼儿园社会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那大班幼儿规则意识又该如何从娃娃抓起呢?二、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具体做法:(一)、引导幼儿参与制定规则幼儿生活在班级的集体中,为了保证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有序、安全,有许多需要遵守的规则,如日常生活中,睡觉是鞋子放在小椅子底下,起床后被子摆放整齐;上课时认真听讲,发言要举手;在游戏中遵守秩序,人多的时候要排队,不争不抢等。
和幼儿共同制订班级规则,可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变被动的“不能这样”为主动的“我该怎样‘,效果比被动地接受老师哦对要求要好的多了。
有些幼儿在课间常大声喧哗,教师得通过大声制止或拍手才能静下来,不利于幼儿将自己的行为与集体的利益联系起来,且影响其他小朋友,我们发现有几位小朋友常用捂耳朵的方式表示抗议,于是,就是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先请这几位小朋友谈谈为什么捂耳朵,使其他孩子意识到一个人吵嚷会影响大家,老师讲话小朋友听不到。
最后我们共同制订了一条规则: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老师不坐在中间的大椅子上,当老师坐在中间的大椅子上时就是有话要对大家说,就不能讲话了,看谁先发现。
此外,还和小朋友们共同制订了分配角色的规则,如先自选,有冲突时用“石头、剪子、布“的方法解决;晨间锻炼选项目时必须先玩规定项目,完成任务后再自选等等。
由于是大家共同制订的规则,幼儿的规则意识增强,能自觉地遵守,且幼儿之间互相提醒。
(二)、帮助幼儿理解规则的意义,内化规则的要求1、强化规则意识,使幼儿对规则产生积极的情感。
只有使幼儿认识到规则协调了自己与同伴的关系,使生活更有序,使活动更顺序,与人与己都有力,才能有被动变为主动,规则才具有实际意义。
我们主要应用两种手段:A 、专题性教育。
以有趣的故事、表演等形式,在来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的活动中渗透规则意识的培养,通过讨论为什么不好,该怎样做才行,帮助幼儿理解规则的意义。
如在活动中我们是进行了《猴子过河》的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讨论拥挤的后果,指出应该怎样才行,在他们的主动和建议下,小朋友扮猴子走一个独木桥,不需任何人提醒,幼儿都自觉地排队。
我们还通过讲《多嘴的八哥鸟》、《好孩子》故事,看图讲述《一个小宝两个样》等活动,鼓励幼儿向好孩子学习,自觉地遵守规则。
B、渗透性教育。
规则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在日常教育中发现问题并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很重要。
有一次,将孩子们的吵嚷声悄悄录下,再放给大家听,一开始觉得很有趣,过了一会就有人说“吵死了!”。
于是就请大家谈谈感想,许多小朋友认为大声吵闹会影响其他人做事,不应该这样做,大声喧哗的小朋友感到不好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如鞋子放在小椅子底下,地上纸屑捡起来,观察自然角时,不随便抓捏等,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2、明确本班规则的具体要求。
只有幼儿明确规则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才能使幼儿真正内化规则意识。
幼儿升入大班后,活动场地变大了,学习用具增多了,离操场远了等等,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的情况。
在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新的坏境过程中,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三块活动场地的活动动能固定下来,室外活动场地用来体育锻炼、种植、劳动、饲养等,以劳动为主;教室以静为主,画画、看书、拼图、手工等在这里进行;活动室的区角里为幼儿提高了丰富的活动材料,这里属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场所。
我们划分了活动区域,合理利用了场地,使幼儿的活动互不影响,有条不紊。
与此同时,我们帮助幼儿理解了划分活动场地的意义,让幼儿知道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到合适的场地选择活动内容等具体要求。
此外,还根据增加的情况,使幼儿为什么要物归原处;为什么修改了到操场的规则,应该怎样到操场等。
3、循序渐进地深化规则内容,强化规则意识幼儿规则意识通过幼儿守规行为得以体现,而巩固练习幼儿的守规行为,又强化了幼儿的规则意识。
大班创造性游戏中,角色的关系比较复杂,还存在角色转换问题,我班的角色游戏中有理发店,秦淮人家等内容,如理发师也能到秦淮人家做顾客,超市的服务员也要理发等,开学时我们新开的游戏秦淮人家就暂不进行角色转换,等幼儿基本掌握了秦淮人家的游戏规则后,再在秦淮人家内部进行角色转换,如迎宾小姐和服务员交换角色,经理与大师傅交换等;第三部在幼儿适应了秦淮人家内部的角色转换的基础上,再与别的游戏结合,使孩子逐步掌握游戏中角色转换的规则。
在由简单规则到复杂规则的过程中,规则意识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不断深化。
三、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制订规则时要事先计划、明确目标。
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有一个理解、练习、深化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孩子先入为主,作法一旦形成,更改时要花更多的精力,因此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制订班级规则之前,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一旦让幼儿执行,就不要随便更改,且坚持不懈。
如在早操排队问题上,由于受场地限制,以前是排四队,不便于管理,在确定新的队形之前,我们没有将幼儿搬来搬去地试,而是几位老师一起筹划、探讨、待队形确定后,以介绍新队形的方法,给幼儿重新分组、排队、幼儿很快就适应了八队的排法,同时八队与四队成了幼儿学习的两种队形,幼儿不易混淆,在以后的早操活动中,只要你用手一做四和八,很快就按要求排好队,取得较好的效果。
教师事先周密计划避免了幼儿在反复过程中的迷茫,幼儿规则意识增强,使规则的实施更快更稳。
(二)、培养规则意识的同时,保证幼儿的自主行为。
一张一弛是生活之道,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也应如此。
幼儿是活泼的,制订规则并不是将他们管死,而是在大的规则下,给幼儿充分的选择和自由创造的机会。
我们在幼儿的许多活动中都给幼儿自由交谈、游戏的时间,如:每天饭前饭后的时间,我们的规则是不大声喧闹,不与别人打闹就可以,幼儿可以自有地与同伴讲话,说笑,可以玩挑花线、折纸、看书、搭积木。
可以玩“你拍一,我拍一”的儿歌游戏。
如我班到操场是很近的,每天孩子能自由地拍好队,有秩序的到操场。
幼儿虽然生活在规则下但仍充满自由,有张有弛,他们并不觉得受到拘束。
(三)、以身作则,作幼儿的榜样。
教师是很多幼儿心中的偶像,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全班幼儿,要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师应落到实处,要求幼儿做到,教师必须做到,同时要注意主、配班教师的要求应一致。
如我班的活动教,内容多,不易记住其固定的位置,我们将区域分清,并告诉幼儿。
开始时有几位幼儿会把物品随手放到别处,下次活动时找不到,给大家带来不便,教师在活动之前,提醒幼儿玩过后要把东西放回原处,等收拾玩具时,再次提醒,同时不能忘记检查,忘记一下,下次幼儿就会记错位置,一错再错。
在老师反复的提醒下幼儿逐渐记住了物归原处的规则,而老师本身的行为也给幼儿做了表率。
4、注意做到一致性、一贯性。
(1)全体保教人员的一致性要求很重要。
只有要求一致才能使更加明确目标,无论孩子在谁的面前,都能按照规则要求去做,深化规则意识。
(2)幼儿园和家长要求的一致性、一贯性有利于巩固幼儿的规则意识,在幼儿园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要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才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并使幼儿在将来也能受益。
四、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培养的效果分析(一)、有助于形成幼儿良好的守规行为:原来走到操场的队伍拖拖拉拉,现在很轻松地跟着老师来到操场,做操有精神,动作到位。
王凯奕以前上课时总讲话,可站起来发言就没词,现在积极举手,认真发言。
物品随意乱丢的黄毅现在也能把东西放回原处了。
通过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培养,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守规行,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的社会适应性做好了准备。
(二)、有利于提高集体教学效率:幼儿有了规则意识,在集体生活中,能够自觉地按规则要求做,使教学效率提高了。
美术课上蜡笔、水彩笔放的整整齐齐,减少了找笔放纸的时间。
不随便讲话,使绘画的质量和速度大大提高;数学课,很快将学具收拾整齐,有序地进入下一活动。
(三)、促进家庭成员的规则意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能够渗透到家庭,有的幼儿不但自己遵守规则,还督促家长也要遵守规则,如回家提醒爸爸妈妈将自己衣服放整齐。
带着家长来看我们黑板上的分配表,让家长也了解在幼儿园的活动,还向家长解释火柴棒人的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家长们也感到孩子规则意识增强了,进步很大。
总而言之,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在短期时间内能完成并见效的,它需要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做有心人,点点滴滴、随机渗透、日积月累这样才能巩固效果,使我们的孩子逐步养成规则意识,并且由这种意识生成行为,直接方面可以与小学生活更好的衔接,长远来看,更能够成为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前提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