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第八章
《传播学概论》第八章 传播效果的探索
1.1从迷思到科学1、传播效果:一般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者的思想(包括认知、态度、情感等)与行为造成的影响2、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过程: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2)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3)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3、大众社会的特征1)多元分散、彼此疏离2)缺乏紧密的社会联系3)人们的行为更多地依靠情感冲动而非理性4、对“魔弹论”的认识1)传媒把信息传送给大众社会的成员,每一个成员感知的信息几乎是一样的2)这样的信息刺激,会强烈影响个体的情感和情绪3)每一个个体对这种刺激的反应,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反应都是一样的4)每一个个体不受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诸如共同的习俗和传统的约束,因而大众传播的效果是强有力的、一致的、直接的5、佩恩基金会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主要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6、构成“有限效果论”的代表性成果由佩恩基金会有关电影对儿童影响的研究、霍夫兰等人的劝服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信息流程研究、罗杰斯的创新与扩散研究等7、“两级传播”是指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意见领袖,然后再由意见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这就是著名的“两级传播”模式/理论8、罗杰斯等人开展的“创新扩散”理论的五个阶段1)获知阶段2)关心阶段3)评价阶段4)试用阶段5)采用阶段9、“可信性效果”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10、“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对于这一现象,霍夫兰等人称为“休眠效果”11、“两面提示”包含了相反的观点,犹如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使人们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完整word版)传播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第一第一节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
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重点】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关键字】重点传播学概论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5.群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包含以下几个要点:(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传播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的。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1-9章)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一至九章)第一章导论学习指导:本章是《传播学概论》全书的引论,重点在于了解传播学的关键概念、学科概况及学科背景。
第一节根植于人类生活的传播现象一、概念:1.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二、问答: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答: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
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
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一、概念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
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
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3.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4.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传播学概论思政课程教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思政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1.1 课程背景和意义1.2 教学目标1.3 教学内容概述第二章传播学概述2.1 传播学的定义与起源2.2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2.3 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第三章传播学的基本概念3.1 信息与传播3.2 社会传播与公共传播3.3 媒介与传播技术3.4 受众与传播效果第四章媒介与传播4.1 印刷媒介与传播4.2 电影与传播4.3 广播与传播4.4 电视与传播4.5 互联网与传播第五章传播的过程与方法5.1 源-信息-受众模型5.2 传播的动力与障碍5.3 传播的途径和方式第六章传播伦理与价值观6.1 信息伦理与传播6.2 媒介伦理与传播6.3 公共价值观与传播第七章传播与社会变迁7.1 传播与社会发展7.2 传播与文化变迁7.3 传播与国家治理第八章传播学的研究方法8.1 文献研究方法8.2 实证研究方法8.3 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第九章传播学的应用领域9.1 传播与广告市场9.2 传播与公共关系9.3 传播与媒体管理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回顾10.2 未来发展方向这是一份《传播学概论思政课程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的传播意识和文化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分析和解决传播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传媒行业从业者和公众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介绍课程的背景和意义,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给学生提供课程的整体框架。
第二章:传播学概述本章重点介绍传播学的定义、起源以及研究对象和范畴,让学生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三章:传播学的基本概念本章主要介绍信息与传播、社会传播与公共传播、媒介与传播技术以及受众与传播效果等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传播学的核心概念的理解。
第四章:媒介与传播本章重点介绍印刷媒介、电影、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与传播的关系和影响,让学生了解不同媒介对传播的作用和特点。
第五章:传播的过程与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传播的过程和方法,包括源-信息-受众模型、传播的动力与障碍以及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进行传播分析和策划的能力。
28_新闻传播专业自考传播学概论第八章传播效果探索ppt课件
•三、有限效果论的研究视角和主要成果
•(二)劝服研究
•第二阶段
•进一步深化研究,进行了大量实验,关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诸多条件 •代表性成果
•1.信源可信度和休眠效应 •实验说明:
实验组 1
实验组 2
•信源可信度高,劝服效果好 •提出“可信性效果”概念 P226
信源 可信度高
信源 可信度低
的人,则很难被影响。
21
•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 • 1.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开创了实验控制研究的方法; • 2.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定早期的魔弹论
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 (三)有限效果论阶段的总结和终结 P227 • 1960年 约瑟夫·克拉伯 • 《大众传播的效果》 • 五项一般化定理 完整勾勒了有限效果论的基本框架 • 主要观点 P228 核心观点:传媒并非万能,而是在多重制约因素的互动关
再由意见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
• 强调:人际传播效力大于大众传播,信息流通过程中,人际网络影响大于媒介渠道
的作用。
14
• 三、有限效果论的研究视角和主要成果 • 2.两级传播模式的证实 P222
扩散速度 罗杰斯新事物S曲线理论
• 3.对两级传播模式的批判 P223
• 4.对两级传播模式的深化
人数
• 罗杰斯等人 的“创新扩散”理论, 补充两级传播理论 10% 70%
• 三、有限效果论的研究视角和主要成果 • (二)劝服研究 • 研究背景 •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 美国加入二战,12月8日正式向日本宣战 • 美国军事作战部开始前所未有地使用电影及其他大众传播形式进行宣传,
说服教育,鼓舞斗志,大量新兵入伍,激发作战意志和士气。 • 霍夫兰等人接受重任,开始传播史上著名的“劝服性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学概论》第八章
三、传播者的“把关”行为
“把关” (1)卢因
1947《群体生活渠道》 “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 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 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 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电视唤起和引发人们新的欲望,改变了人 们的价值观。
网络时代的网虫和网瘾症
四、当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及意义
(一)新媒介的主要领域 1.数字技术——传播资源丰富化 2.网络技术——海量信息和多向传播 3.多媒体技术——传播手段的融合 4.实时传播技术——传播速度快捷化和全球 化 (二)防止“电子乌托邦”思想
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新闻价值的九要素: 1. 及时性 2. 显著性 3. 明晰性 4. 文化接进性 5. 预期性 6. 出乎意料性 7. 连续性 8. 组合性 9. 社会文化价值 ……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 治
新闻价值八要素 1. 及时性 2. 冲击性、重要性 3. 所涉及名人的显赫性 4. 与读者和听众的接近性 5. 冲突性 6. 事件的不同寻常性 7. 当下性 8. 必要性 ……美国的梅尔文· 门彻
(2)怀特
1950《把关人:一个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
N1
N
N2
N3 N4
N2`
N3`
M
N1 N4
1950年,怀特,《把关人:一个新闻选 择的个案研究》: 对一家报纸的电讯编辑的工作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该报电讯编辑接收到的通讯 社(美联社、合众社、国际社)一周的 稿件选用情况大抵有如下特点:(1) 只有10%的要闻被选用;(2)电讯稿 在内容上比例失衡,国际性政治新闻、 全国性政治新闻和人情味、趣味性新闻 占总量的三分之二;(3)收进电讯稿 各类比率和实际采用的各类比率大致接 近。
传播学概论-第八章受众
本章重点:意见领袖 本章难点:受众的反馈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 教学课时:6
我们思考一下下面的几个代词:
他:个人层面的传播者(如郎永淳、红霞、赵普、张羽等)
他们:媒介组织(中央电视台等)
我
个体
受众
我们
群体(老师、记者、家长、行政官员、普通农民、灾民等)
由这些代词,我们可以看到,受众是一个很大的群体。
第二节 受众研究理论
一、个人差异论 霍夫兰提出(见 204 页) 二、社会类型论 赖利等提出(见 205 页) 三、社会关系论 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205 页) 四、满足需要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研究把受众成员看 成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 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这一理论认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 择自己所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 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因此,不是传播媒介在使用人, 而是人在使用媒介;而人使用媒介说到底只是为了满足其需要而已。 (一)、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研究 最早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形态进行考察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 H·赫 卓格。他对一个名为“专家知识竞赛”的广播节目的 11 位爱好者进行了详细的
3、自主性:对信息产品的选择、理解和判断。 4、自在性:是十分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思想的。 谁掌握了受众,谁就掌握了一切。
三、受众的类型 1、积极选择型和随意旁观型 如股票的股民和电视剧的观众 2、纯粹受众和介质受众 纯粹受众又叫终极受众,是指只接受信息而不做“二传手”的人。 介质受众是指介于传播者和纯粹受众之间的一些人,如翻译、传话人、意见 领袖等。 3、预期受众、现实受众与潜在受众 4、俯视型受众、仰视型受众和平视型受众 如评委、追星族等。 四、受众的权利 1、选择权 2、传播权(the right to communication)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 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 3、知晓权(知情权 the right to know)受众享有知悉有关方面真实情况 的权利。 传播权和知晓权的思想起源于 17、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天赋人权”和 “主权在民”的学说,在现代社会已成了普遍的人权和民主原则。 4、媒体接近权(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即一般社会成员利 用传播媒介阐述自己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 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1967 年,美国学者 J·A·巴隆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了《接近媒 介——一项新的第一修正案权利》一文,第一次提出了“媒介接近权”的概念。 1973 年,又发表《为了谁的出版自由——论媒介接近权》,对这个权利概念进行 了系统的论述。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媒介必须向受众开放。它包括: (1)、表达权:也就是反馈(意见广告)以不同的方式接受受众刊登的意见。
传播学 第八章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关于传媒制度的规范理论归纳为以下六种: 1、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媒介规范理论;
2、自由主义( Libertarian )媒介规范理论; 3、社会责任( Social responsibility )媒介规范理
论; 4、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
5、苏联的共产主义( Soviet-totalitarian )媒介理
论; 6、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 7、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
传播制度的概念
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 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包括:
与政府的关系; 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 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
反映了一般民众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 垄断程度的加强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呼声。
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少地方自治体规 定,商业有线电视必须开设“开放频道”,允许受 众个人或团体可以按申请时间先后顺序播出自己制 作的节目。
返回
五、苏联的共产主义
( Soviet-totalitarian )媒介理论;
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 一句话,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
关系的复杂性。
返回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为了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 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例如英国和日本 的广播电视事业采用以公营为主、私营为辅的制度, 德国和部分欧洲国家采用公营和私营的“双轨制”, 意大利是公私合营制度,美国主要采用私有企业制 度,但规定实行特许制,社会主义国家是公有制。
《传播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广义上,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有学者将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主要关注人类的社会信息。
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纯粹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信息是按一定方式排列的信号序列,但仅此一点尚不足以构成一个定义,毋宁说,信息必须有一定的意义。
2.什么是传播,它的特点是什么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特点: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成立的前提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是一种行为;过程和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施拉姆说:传播一词和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就不会有传播。
所谓社区也就是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4.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所谓系统,即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从这个定义看,人类社会传播也具有普遍的系统性。
传播学通常将社会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五种传播类型,实际上也是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
传播系统也称为信息系统。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6.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双重偶然性是德国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传播学概论简答题
第一章——导论1.1动物之间有传播活动吗?这种传播活动和人类的传播活动有何区别?动物之间也有信息交流。
鸟鸣犬吠,群狼出没,蜜蜂、蚂蚁相呼自己的同伴共同劳作,都是借助信息的传播去维持生存和保护自己。
不过它们的信息传播都属于单纯的发射性的信息传递,而人类的传播是已经演进到更高阶段的有目的性的信息传递,也就更有研究的价值。
人类的传播具有社会性。
也就是说,人类能够运用描述或象征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的各种符号来沟通彼此的思想,调节各自象征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的各种符号来沟通彼此的思想,调节各自的行为,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去从事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
1.2简述传播是信息共享的含义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是指人们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的认知的共同性。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传播表面看起来是共享一组信息符号,但事实上是共享了符号的意义。
同时,信息的共享和商品的交换有着本质不同,在商品交换中,当甲方把物品转移到乙方手中时,甲方便不再持有原有的物品。
但甲方和乙方共享信息时,甲方决不会由于传递信息而使自己失去信息,而且信息还可以辗转相传,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
1.3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1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和传递信息。
2、大众传播锁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
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
4、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
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
6、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既包括传播机构对特定受众的选择,也包括受众对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时间的选择。
1.4简述自我传播的特点自我传播,即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传递。
它集中反映了人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
自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不同之处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是合为一体的,而且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
《传播学概论》课程笔记
《传播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传播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 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的概念: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的社会科学学科。
- 传播的本质:传播是信息的流动,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基础。
2.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信息的概念、特性、分类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
- 符号:符号的定义、功能、类型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 传播过程:传播的模型、要素(如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及其相互作用。
- 传播环境:社会、文化、技术等环境因素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二、传播学的发展历程1. 创立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 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等。
- 里程碑事件: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5W传播模式。
2.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理论发展:两级传播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等。
- 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等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
3. 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学科交叉:传播学与文化研究、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融合。
- 技术影响: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传播学理论的影响。
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 定量研究方法- 调查法:问卷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
- 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田野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内容分析法:编码、分类、量化内容特征。
2. 定性研究方法- 深度访谈法:访谈技巧、数据整理与分析。
- 观察法: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的应用。
- 案例分析法:案例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
3. 混合研究方法- 方法论: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原则。
- 实践应用:如何在实际研究中运用混合方法。
四、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 发展现状- 学科建设:传播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 研究成果:我国传播学者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探索。
- 行业应用:传播学理论在新闻、广告、公关等领域的应用。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电子版-新祥旭教育.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电子版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电子版(仅有前11章)名:传播学概论作者: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翻译:李启,周立方目录序言第一章传播是怎样发展的------------------ (1) "传播"的含义------------------------- (2)传播的开端--------------------------- (5)语言的产生--------------------------- (7)文字的产生--------------------------- (10)大众媒介的产生----------------------- (14)第二章传播起什么作用-------------------- (20)人类传播--三位心理学家的看法--------- (25)传播的社会功能----------------------- (31)小结传播对人类的功能--------------- (38)第三章传播过程-------------------------- (40)信息的性质--------------------------- (41)传播关系----------------------------- (45)传播关系的双向性质------------------- (48)传播契约----------------------------- (49)传播行为----------------------------- (54)电路和行为--------------------------- (58)小结传播怎样起作用----------------- (62)第四章传播符号-------------------------- (65)符号的性质--------------------------- (67)非语言符号的性质--------------------- (74)第五章传播代码-------------------------- (86)语言符号和代码及沃夫--萨皮尔假设----- (89)语言的若干问题----------------------- (94)第六章传播途径:谁同谁谈话-------------- (104) 广角镜------------------------------- (106)传播途径的几种型式------------------- (108)为什么要这些途径--------------------- (111)有关选择的公式包会什么内容?--------- (116)第七章传播媒介:大众与个人的------------ (121) 渠道的朴素心理学--------------------- (123)两级传播论--------------------------- (130)麦克卢汉学说------------------------- (135)结论--------------------------------- (141)第八章大众媒介的深广度------------------ (143)大众媒介的结构与功能----------------- (146)媒介的财源--------------------------- (149)媒介的延伸:知识产业----------------- (155)第九章发送者、接收者与挑选过程---------- (160) 新闻的选择--------------------------- (161)大众传播的传播对象------------------- (166)生活中的特定方式--------------------- (166)趣味的表现形态----------------------- (171)教育与媒介的利用情况----------------- (174)第十章社会控制与大众传播---------------- (179) 有关控制的实际问题------------------- (189)社会控制的某些其他侧面--------------- (195)第十一章传播怎样产生效果(一)---------- (198) 第十二章传播怎样产生效果(二)--------- (219) 亚里斯多德模式。
传播学概论课后习题
传播学概论课后习题《传播学概论》课后练习第一章习题一、填空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实验法以及个案研究法。
3、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二、名词解释1、两级传播论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
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
两级传播论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
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2、施拉姆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美国传播学者,被称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并力图使之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
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编纂的第一本权威性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
他一生中著有《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览》等30余本著作,创立了衣阿华民意调查中心、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传播研究所等四所研究机构,培养了许多学生,是传播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三、简答1、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初的美国兴起?作为资本主义阵营中最为发达的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传播学诞生的摇篮,除了具备基本的社会、学科前提条件以外,还有其独特的社会、学科条件。
首先,在美国,传媒一直在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
美国的政治家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另外在战争时期, 政治家对传播媒介的依附更凸显出来。
其次,在经济上,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中唯一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强经济实力的国家。
传播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情况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1927年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44年拉斯韦尔《人民的选择》1949年施拉姆《大众传播学》经济背景1。
经济发展-拓展市场行销—调查企业对消费者—媒介对消费者2.大众传媒学-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3。
社会背景:科技发展推动传播业发展(刑、腥、性)第二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人类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传播思想、船舶技术、传播实践、传播与人与社会的关系2。
人类传播的形态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3。
人类传播的过程(结构)宏观:系统中,传播和社会、组织、经济、文化等互动关系微观:自身轨迹:包括传者、内容、媒介、受众效果分析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
定性人文科学研究法人类历史上人文科学始终研究的正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文本。
过去在人文科学对文学作品和其他主要文化形式研究中,大部分支队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传统、意境、时代精神和意识形态提出解读和注释,而没有从文化角度对文本中出现的概念、词汇进行分析,而这些和词汇本身的变化且具有相当丰富的意义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法社会科学定性研究发是以长期的,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过程。
2.定量定量研究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法.它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的观点. 实地调查法步骤①提出研究假设、②按照研究假设的需要,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数③确定抽样方案④设计调查问卷3。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就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容实验法来自实验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控制实验法和自然是研发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四传播学与奠基人1)拉斯韦尔:政治传播第一人—提出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提出传播的社会功能。
1监视环境2联系社会3传递意义2)卢因:场论3)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论》民众——舆论领袖—-媒体4)施拉姆《大众传播学》小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了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三根基柱。
传播学概论第八讲传播媒介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概论第八讲传播媒介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4 大题,46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谁提出了传播的偏向理论?A.麦克卢汉B.波斯曼C.英尼斯D.梅洛维茨2.下面有关媒介产品是公共品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A.媒介产品具有共享性,可以分享。
B.按照一般商品的要求来生产。
C.对它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它的消费。
D.不能仅仅为私人或者某个社会群体生产。
3.下列哪位学者被称为传播学中的“先知”()。
A.施拉姆B.麦克卢汉C.弗洛伊德D.拉斯韦尔4.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中,哪种传播类型克服弃取的能力最强?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5.以1933年美国()的创办为标志,报纸从政党报刊走向大众媒介。
A.《纽约太阳报》B.《邸报》C.《小报》D.《世界报》6.哪位传播学者首次提出了媒介情景论()。
A.戈夫曼B.戈尔丁C.梅罗维茨D.英尼斯7.《童年的消逝》作者是()。
A.麦克卢汉B.英尼斯C.梅洛维茨D.波斯曼8.以下有关报纸的媒介风格,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A.报纸是流动的,因为受众的视线会在文字和图片之间流动B.报纸是静止的,因为文字符号是静止的C.报纸是抽象的,因为文字符号是抽象的D.报纸传达的内容是有深度的,对受众的文化水准、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9.以下哪类媒介的反馈性最强()。
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10.()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渠道,它虽然本身不构成传播内容,但却是传播内容得以扩散的重要工具。
A.传播效果B.传播媒介C.传播受众D.传播内容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1.英尼斯认为大量使用偏向时间的媒介的社会会形成什么样的社会结构?A.树立权威B.等级森严C.有助于传统和宗教的稳定D.有助于帝国的扩张12.广电总局出台“限娱令”的目的是什么?A.防止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B.让电视节目为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服务C.控制黄金时段娱乐节目整体播出的数量D.播出更多受众喜爱的电视剧13.英尼斯认为,以下哪些媒介是偏向时间的媒介?A.石板B.粘土C.羊皮纸D.蔡伦纸14.哪两位学者提出了“媒介事件”这一概念()。
《传播学概论》第八章
3、文本分析的类型: (1)符号分析: 源于索绪尔及结构主义 符号的内部结构:能指、所指 符号的外部结构:纵向聚合、横向组合 如:床前明月光
(2)再现分析: 不同人群如何在媒介中得以再现?背后体现何 种意识形态? 李普曼:“刻板印象”
(3)叙事分析: 基本思路源于结构主义 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进行叙事分析,指出 叙事的基本结构是二元对立
(2)怎么说 1、不同的大众媒体所制作的传播内容产品有 自己的样式和风格。这是由传播制度、传播者 的观念意图和传播理念、传播媒介渠道、媒介 组织的定位经营、目标受众的需要所决定的。
2、大众传播内容的制作也有一些普遍规律。 ①一面说与两面说 ②防疫论 ③信息来源的重要性、休眠效应 ④诉诸感情与诉诸理智 ⑤重复律
2,低级趣味内容 德弗勒:低级趣味内容即那些不断触怒批评家, 广泛传布并拥有广大受众的内容,例如强调暴 力的犯罪电视剧,有线电视,录像带和电影中 公开的色情、日间电视剧、供认隐私的杂志、 犯罪漫画、挑逗性音乐,或其他被广泛认为起 到降低情趣、败坏道德或刺激社会所不容许的 行为的作用的内容。
“低级趣味内容”是美国大众传播系统的核心, 能维持系统的稳定 吸引大量受众,增加视听率,实现经济利润 “从系统的观点看,理想的内容应能够获取受 众成员的注意力,说服他们购买货物,同时又 保持在道德准则和趣味标准范围之内,以便不 引起管制机构的反对行动”——德弗勒
2、人情味公式 人情味分数=3.365 × 每百字中的人称词数目+0.314 ×每百句中的人称词数目
人情味分数 0-10 10-20 20-40 40-60 60-100 风格 枯燥的 较有趣的 有趣的 非常有趣的 生动的
易读性测量应用的领域: 对新闻等大众传播内容进行测量; 对教科书、宣传小册子进行测量; 对合同书、公文写作进行测量等。
传播学概论08
戈夫曼“戏剧论”的社会角色理 论
是符号互动理论的流派之一,它将人们的社会互动、 社会生活同表演戏剧进行类比,认为人人都在不同的 社会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社会角色。担任某一社会 角色的人,要使自己的行为举止适合这一角色所代表 的某一类型人的角色规范,一般需要有合适的社会环 境和观众。 在特定的情境中的任何个人的行为,都可归于两大范 畴:“后台区域”或后台行为,以及“前台区域”或 “舞台表演区行为”。在前台区域,表演者是作为某 一特定的角色出现在“观众”面前,他们扮演相对理 想化概念的社会角色;而在后台区域,角色扮演者以 及他们的“队友”则放松自己,进行排练,指定进一 步表演的策略,并就他们在前台区域的行为开玩笑。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媒介和权力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相互决定”的关系。口头社会倾 向于一种复杂而不易转移的文字载体(石头),而与圣经有关(即与 书面文字有关)的社会倾向于一种简单易行的文字载体(纸莎草纸)。 石头是向时间倾斜的媒介,纸莎草纸是向空间倾斜的媒介。 传播技术形态决定了社会的组织形式。通过传播技术对知识的垄 断,支配了社会群体之间政治权力的分配。权力是一个人类对时 间和空间的控制事务。之所以传播系统锻造了社会的组织形式, 是因为传播系统结构了人类社会对时间或对空间的关系。 传统传播以口语来进行,现代传播则以书面语言来进行;在社交 特征上,前者与人际交往相联系,关注对方情感,后者与人际交 往不相联系,不关注对方情感;在思想特征上,传统传播是辩论 式的,以非标准化为特征,较易发现真理,现代传播则是僵化的, 以标准化为特征,较易传播真理;在数量特征上,前者以“万事 不可过量”为特征,后者则以“万事无不可过量”为特征。 英尼斯认为,当代的西方社会正处于大众传播压倒传统传播的不 均衡中。一味地向时间倾斜或向空间倾斜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一个稳定的社会离不开维护时间倾向和空间倾斜间平衡的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新闻价值的九要素: 1. 及时性 2. 显著性 3. 明晰性 4. 文化接进性 5. 预期性 6. 出乎意料性 7. 连续性 8. 组合性 9. 社会文化价值 ……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 治
新闻价值八要素 1. 及时性 2. 冲击性、重要性 3. 所涉及名人的显赫性 4. 与读者和听众的接近性 5. 冲突性 6. 事件的不同寻常性 7. 当下性 8. 必要性 ……美国的梅尔文· 门彻
新闻30分(4月23日)
日本:化工厂发生两起爆炸 1死22伤 关注苏丹与南苏丹边境局势:边境冲突再起 双方说法不一 伊朗:军方称已破解并将仿制美无人机 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闭幕 关注法国大选:奥朗德和萨科齐首轮投票胜出 权威发布:主要教辅材料实行政府指导价 中蒙边境大火:扑灭两处 仍有火情逼近边境线 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参演官兵庆祝中国海军成立63年 中欧超级计算战略合作项目启动 中蒙边境大火:兴安盟边境放火隔离带全线闭合 李长春抵达波哥大开始访问哥伦比亚 温家宝会见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和施罗德 温家宝出席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温家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晤 简讯
“电视对我们的国家非常不利,它控制了我们的思想, 让我们变得疯狂。现在敌人已经通过电视和我们走在 了一起,甚至就在我们的家里。人们就像演员一样行 事,她们开始变得骄躁、贪婪和虚伪。” “电视上形形色色的广告刺激了不丹人的欲望,他们 开始不满足于现有的经济和生活状况了。很多腐败和 暴力案件都是由于人们不满于自己的经济情况而发生 的。” 一个评论员还说:“我们第一次在国家看到了家庭的 分裂、学校出现逃课生、社会上频现青少年犯罪者。 我们的国民也开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开始学 会了欺骗、行窃、抢劫和吸毒。”不丹通讯部及通讯 大臣列确· 多吉表示政府正在思考电视给不丹社会带来 的变化,他说:“我们想知道,电视使我们更加快乐 还是不快乐。它提高了人们的期望值,可能使人们更 加不快乐。”
现在,英国、加拿大、丹麦、澳大利亚、 新西兰、巴西、日本、意大利、墨西哥等 国家都于4月25日展开了“关闭电视周”的 宣传,形成了小规模的世界性群众运动。
美国家庭平均每天开着电视的时间为7小时40 分。 美国人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相当于在2 岁至65岁之间有10年时间在荧屏前度过。 6岁以下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约为2小时。 45%的家长表示,如果他们有事,就会让孩子 去看电视。 父母与孩子谈心的时间平均每周只有38.5分钟。 在校儿童平均每年看电视时间为1023小时, 超过每年在课堂上度过的时间(900小时)。 一个成长至18岁的青少年在电视上看到的暴力 打斗场面达20万次,其中谋杀场面达1.6万次。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 是制约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变量。
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地位稳固; 第二,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 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第三,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 控制者和使用者。
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新闻 事件
新闻采集者 比如: 写作者 记者 当地编 辑
新闻 稿件
新闻加工者
比如: 编辑 改稿人 员 翻译
新闻成品
新闻联播(4月23日)
胡锦涛会见朝鲜劳动党代表团 温家宝出席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温家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晤 温家宝会见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和施罗德 贾庆林会见泰国国王御代表诗琳通公主 贾庆林会见泰国国会主席兼下议长和国会副主席兼上议长 李长春抵达波哥大开始访问哥伦比亚 贺国强强调 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在北京举行 【医改进行时】我国妇幼保健水平明显提高 国家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 国内联播快讯 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束 联合国监督团先遣队考察叙热点地区 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闭幕 国际联播快讯
偏倚时间的媒介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人的、 宗教的、商业的、特权媒介,强调传播 者对媒介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权威性、 等级性和神圣性,但是,它不利于权力 中心对边陲的控制。 例如,使用粘土和石头媒介的权力中心 就只能在小区域内行使权力,而无法对 广阔无垠的领土进行有效管理。
偏倚空间的媒介是一种大众的、政治的、文化的、 普通媒介,强调传播的世俗化、现代化和公平化。 因此,它有利于帝国扩张、强化政治统治,增强 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力,也有利于传播科学文 化知识。 例如,文字传播和公路系统,就在较长时间内帮 助罗马人维持了罗马这一大陆帝国的统治;印刷 媒介的兴起,则摧毁了教会对传播的垄断,引发 了宗教革命、文艺复兴和教育普及。
波兹曼担忧“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 西”。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则可能成 为现实,文化将成为一场滑稽戏,等待我 们的可能是一个娱乐至死的“美丽新世 界”,在那里“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 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 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3、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技术决定论 社会决定论 技术与社会互动论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 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 用。
但他的理论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 他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 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在他的理论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 能动性,人被媒介技术或工具主宰
(一)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 (二)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 (三)公共性与公益性
三、传播者的“把关”行为
“把关” (1)卢因
1947《群体生活渠道》 “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 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 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 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传播科技和软件技术的先进发展。
电视被引入“不丹”
55岁的肯乔住在不丹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两年 前,电视进入了她的生活。有了电视,虽然肯乔 一家的生活比以前丰富了,但是她却陷入与丈夫 的争执之中。因为每天晚上,她的丈夫都会跟孩 子一起看电视,直到很晚才入睡。肯乔说:“我 的丈夫经常责备我,他说这个年纪的女人应该多 用些时间来祈祷。”她的丈夫甚至表示:“如果 我死了,不用为我举行宗教仪式,只要把我埋在 电视机旁边就行。”
2、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
技术“善”论 技术“恶”论 技术“中性”论
20世纪的传媒技术发 展,使人类从以印刷 文字为中心的“读文 时代”转向以影像为 中心的“读图时代”, 其中电视图像已经成 为当代支配性的传媒 形式,它改变了社会 认知与人际交往的模 式,引发出深刻的文 化变迁。
尼尔· 波兹曼认为,电视将严肃的问题也与 娱乐的手法来表达,例如政治论述在电视 中出现时,就以影像为主,意念贫乏。电 视未出现时,美国文化由印刷媒体主导, 属于“揭露的世代”,当电视降临,美国 文化改变为“演艺的世代”。在印刷当道 的文化,公众论述讲求逻辑和秩序,但在 演艺世代,论述通过视像进行,文化变得 无关痛痒、不协调和无能为力。
不丹卫生与教育大臣桑格· 乃杜表示,电视 让不丹的年轻一代和老一代之间产生了巨 大的沟壑,他说:“直到现在,我们这一 代连一只昆虫都不舍得下手,但是现在人 们会在电视上看到用枪击碎别人的头,难 道我们真的会为这种行为欢呼吗?”
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英尼斯在《帝国与传播》(1950)和《传播的偏倚》 (1951)中论述了传播媒介的偏倚性问题。 媒介的时间偏倚(timebias)和空间偏倚(spacebias) 。 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 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 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 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 因此,任何传播媒介若不具有长久保持的特性来控制 时间,便会具有便于运送的特点来控制空间,二者必 居其一。 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 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 步阶梯相协调。
把关过程的实质 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 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 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 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新闻与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 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 过程。
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什么是媒介
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 或技术手段。 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 会组织。
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一、媒介技术
1、什么是媒介技术? 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是人类为驾驭 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 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 的总称。
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电视唤起和引发人们新的欲望,改变了人 们的价值观。
网络时代的网虫和网瘾症
四、当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及意义
(一)新媒介的主要领域 1.数字技术——传播资源丰富化 2.网络技术——海量信息和多向传播 3.多媒体技术——传播手段的融合 4.实时传播技术——传播速度快捷化和全球 化 (二)防止“电子乌托邦”思想
三、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1)媒介即讯息 媒介不仅是传播内容的载体,其本身也创 造出新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形态。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媒介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
部落社会——脱部落社会——重回部落 (地球村) 和谐的集体——孤立的个体——重回集体
(2)怀特
1950《把关人:一个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