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第八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什么是媒介
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 或技术手段。 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 会组织。
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一、媒介技术
1、什么是媒介技术? 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是人类为驾驭 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 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 的总称。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 是制约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变量。
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地位稳固; 第二,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 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第三,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 控制者和使用者。
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新闻价值的九要素: 1. 及时性 2. 显著性 3. 明晰性 4. 文化接进性 5. 预期性 6. 出乎意料性 7. 连续性 8. 组合性 9. 社会文化价值 ……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 治
新闻价值八要素 1. 及时性 2. 冲击性、重要性 3. 所涉及名人的显赫性 4. 与读者和听众的接近性 5. 冲突性 6. 事件的不同寻常性 7. 当下性 8. 必要性 ……美国的梅尔文· 门彻
新闻30分(4月23日)
日本:化工厂发生两起爆炸 1死22伤 关注苏丹与南苏丹边境局势:边境冲突再起 双方说法不一 伊朗:军方称已破解并将仿制美无人机 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闭幕 关注法国大选:奥朗德和萨科齐首轮投票胜出 权威发布:主要教辅材料实行政府指导价 中蒙边境大火:扑灭两处 仍有火情逼近边境线 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参演官兵庆祝中国海军成立63年 中欧超级计算战略合作项目启动 中蒙边境大火:兴安盟边境放火隔离带全线闭合 李长春抵达波哥大开始访问哥伦比亚 温家宝会见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和施罗德 温家宝出席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温家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晤 简讯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 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 用。
但他的理论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 他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 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在他的理论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 能动性,人被媒介技术或工具主宰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体扩展了人的感官能力。
人类的三种延伸: •身体器官的延伸(轮子——脚;衣服——皮肤,住宅
——集体的皮肤)
•二、感官的延伸(口语——听觉,印刷文字——视觉
)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专指电力时代,包含了
广播、电报、电话、电视等新兴媒介。 )
(3)“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传递信息清晰明确,不需动用更 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 冷媒介:信息少而模糊,需要动用丰富的 想象力 麦克卢汉认为:书籍、报刊、广播、无声 电影、照片是热媒介;漫画、有声电影、 电视是冷媒介。
(一)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 (二)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 (三)公共性与公益性
三、传播者的“把关”行为
“把关” (1)卢因
1947《群体生活渠道》 “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 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 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 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现在,英国、加拿大、丹麦、澳大利亚、 新西兰、巴西、日本、意大利、墨西哥等 国家都于4月25日展开了“关闭电视周”的 宣传,形成了小规模的世界性群众运动。
美国家庭平均每天开着电视的时间为7小时40 分。 美国人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相当于在2 岁至65岁之间有10年时间在荧屏前度过。 6岁以下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约为2小时。 45%的家长表示,如果他们有事,就会让孩子 去看电视。 父母与孩子谈心的时间平均每周只有38.5分钟。 在校儿童平均每年看电视时间为1023小时, 超过每年在课堂上度过的时间(900小时)。 一个成长至18岁的青少年在电视上看到的暴力 打斗场面达20万次,其中谋杀场面达1.6万次。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指出,抹平 一切疆界及改写环球规则的主要动力,来 自传播科技和软件技术的先进发展。
电视被引入“不丹”
55岁的肯乔住在不丹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两年 前,电视进入了她的生活。有了电视,虽然肯乔 一家的生活比以前丰富了,但是她却陷入与丈夫 的争执之中。因为每天晚上,她的丈夫都会跟孩 子一起看电视,直到很晚才入睡。肯乔说:“我 的丈夫经常责备我,他说这个年纪的女人应该多 用些时间来祈祷。”她的丈夫甚至表示:“如果 我死了,不用为我举行宗教仪式,只要把我埋在 电视机旁边就行。”
把关过程的实质 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 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 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 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新闻与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 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 过程。
不丹卫生与教育大臣桑格· 乃杜表示,电视 让不丹的年轻一代和老一代之间产生了巨 大的沟壑,他说:“直到现在,我们这一 代连一只昆虫都不舍得下手,但是现在人 们会在电视上看到用枪击碎别人的头,难 道我们真的会为这种行为欢呼吗?”
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英尼斯在《帝国与传播》(1950)和《传播的偏倚》 (1951)中论述了传播媒介的偏倚性问题。 媒介的时间偏倚(timebias)和空间偏倚(spacebias) 。 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 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 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 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 因此,任何传播媒介若不具有长久保持的特性来控制 时间,便会具有便于运送的特点来控制空间,二者必 居其一。 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 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 步阶梯相协调。
鲁塞尔·纽曼的4C预言
Control——社会成员对传播过程的参与和控制程度 越来越高; convergence——单一媒体越来越融合成多功能媒体; Convenience——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接触和使 用传播媒介; Cost——媒介接触和使用的经济成本越来越低廉。
第二节 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偏倚时间的媒介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人的、 宗教的、商业的、特权媒介,强调传播 者对媒介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权威性、 等级性和神圣性,但是,它不利于权力 中心对边陲的控制。 例如,使用粘土和石头媒介的权力中心 就只能在小区域内行使权力,而无法对 广阔无垠的领土进行有效管理。
偏倚空间的媒介是一种大众的、政治的、文化的、 普通媒介,强调传播的世俗化、现代化和公平化。 因此,它有利于帝国扩张、强化政治统治,增强 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力,也有利于传播科学文 化知识。 例如,文字传播和公路系统,就在较长时间内帮 助罗马人维持了罗马这一大陆帝国的统治;印刷 媒介的兴起,则摧毁了教会对传播的垄断,引发 了宗教革命、文艺复兴和教育普及。
2、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
技术“善”论 技术“恶”论 技术“中性”论
20世纪的传媒技术发 展,使人类从以印刷 文字为中心的“读文 时代”转向以影像为 中心的“读图时代”, 其中电视图像已经成 为当代支配性的传媒 形式,它改变了社会 认知与人际交往的模 式,引发出深刻的文 化变迁。
尼尔· 波兹曼认为,电视将严肃的问题也与 娱乐的手法来表达,例如政治论述在电视 中出现时,就以影像为主,意念贫乏。电 视未出现时,美国文化由印刷媒体主导, 属于“揭露的世代”,当电视降临,美国 文化改变为“演艺的世代”。在印刷当道 的文化,公众论述讲求逻辑和秩序,但在 演艺世代,论述通过视像进行,文化变得 无关痛痒、不协调和无能为力。
波兹曼担忧“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 西”。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则可能成 为现实,文化将成为一场滑稽戏,等待我 们的可能是一个娱乐至死的“美丽新世 界”,在那里“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 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 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3、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技术决定论 社会决定论 技术与社会互动论
三、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电视人”和“容器人” 媒介的出现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 个性或人格。 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提出“电视人”:注重 感觉,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 责任感较弱。 中野收提出“容器人”:内心世界类似一 种“罐状”的容器。
“反电视运动”
美国一些组织和团体在1995年发起“反电 视运动”,他们把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定为 “关闭电视周”,呼吁美国人在这一周不 看或少看电视,形成一个不受电视影响的 社会环境,彻底摆脱电视的轰炸与蛊惑。 这一倡议得到了美国医学会、美国心脏学 会、美国教师联合会等组织的支持。
(2)怀特
1950《把关人:一个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
N1
N
N2
N3 N4
N2`
N3`
M
N1 N4
1950年,怀特,《把关人:一个新闻选 择的个案研究》: 对一家报纸的电讯编辑的工作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该报电讯编辑接收到的通讯 社(美联社、合众社、国际社)一周的 稿件选用情况大抵有如下特点:(1) 只有10%的要闻被选用;(2)电讯稿 在内容上比例失衡,国际性政治新闻、 全国性政治新闻和人情味、趣味性新闻 占总量的三分之二;(3)收进电讯稿 各类比率和实际采用的各类比率大致接 近。
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电视唤起和引发人们新的欲望,改变了人 们的价值观。
网络时代的网虫和网瘾症
四、当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及意义
(一)新媒介的主要领域 1.数字技术——传播资源丰富化 2.网络技术——海量信息和多向传播 3.多媒体技术——传播手段的融合 4.实时传播技术——传播速度快捷化和全球 化 (二)防止“电子乌托邦”思想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新闻 事件
新闻采集者 比如: 写作者 记者 当地编 辑
Leabharlann Baidu新闻 稿件
新闻加工者
比如: 编辑 改稿人 员 翻译
新闻成品
新闻联播(4月23日)
胡锦涛会见朝鲜劳动党代表团 温家宝出席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温家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晤 温家宝会见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和施罗德 贾庆林会见泰国国王御代表诗琳通公主 贾庆林会见泰国国会主席兼下议长和国会副主席兼上议长 李长春抵达波哥大开始访问哥伦比亚 贺国强强调 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在北京举行 【医改进行时】我国妇幼保健水平明显提高 国家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 国内联播快讯 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束 联合国监督团先遣队考察叙热点地区 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闭幕 国际联播快讯
“电视对我们的国家非常不利,它控制了我们的思想, 让我们变得疯狂。现在敌人已经通过电视和我们走在 了一起,甚至就在我们的家里。人们就像演员一样行 事,她们开始变得骄躁、贪婪和虚伪。” “电视上形形色色的广告刺激了不丹人的欲望,他们 开始不满足于现有的经济和生活状况了。很多腐败和 暴力案件都是由于人们不满于自己的经济情况而发生 的。” 一个评论员还说:“我们第一次在国家看到了家庭的 分裂、学校出现逃课生、社会上频现青少年犯罪者。 我们的国民也开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开始学 会了欺骗、行窃、抢劫和吸毒。”不丹通讯部及通讯 大臣列确· 多吉表示政府正在思考电视给不丹社会带来 的变化,他说:“我们想知道,电视使我们更加快乐 还是不快乐。它提高了人们的期望值,可能使人们更 加不快乐。”
三、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1)媒介即讯息 媒介不仅是传播内容的载体,其本身也创 造出新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形态。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媒介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
部落社会——脱部落社会——重回部落 (地球村) 和谐的集体——孤立的个体——重回集体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什么是媒介
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 或技术手段。 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 会组织。
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一、媒介技术
1、什么是媒介技术? 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是人类为驾驭 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 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 的总称。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 是制约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变量。
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地位稳固; 第二,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 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第三,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 控制者和使用者。
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新闻价值的九要素: 1. 及时性 2. 显著性 3. 明晰性 4. 文化接进性 5. 预期性 6. 出乎意料性 7. 连续性 8. 组合性 9. 社会文化价值 ……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 治
新闻价值八要素 1. 及时性 2. 冲击性、重要性 3. 所涉及名人的显赫性 4. 与读者和听众的接近性 5. 冲突性 6. 事件的不同寻常性 7. 当下性 8. 必要性 ……美国的梅尔文· 门彻
新闻30分(4月23日)
日本:化工厂发生两起爆炸 1死22伤 关注苏丹与南苏丹边境局势:边境冲突再起 双方说法不一 伊朗:军方称已破解并将仿制美无人机 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闭幕 关注法国大选:奥朗德和萨科齐首轮投票胜出 权威发布:主要教辅材料实行政府指导价 中蒙边境大火:扑灭两处 仍有火情逼近边境线 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参演官兵庆祝中国海军成立63年 中欧超级计算战略合作项目启动 中蒙边境大火:兴安盟边境放火隔离带全线闭合 李长春抵达波哥大开始访问哥伦比亚 温家宝会见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和施罗德 温家宝出席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温家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晤 简讯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 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 用。
但他的理论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 他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 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在他的理论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 能动性,人被媒介技术或工具主宰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体扩展了人的感官能力。
人类的三种延伸: •身体器官的延伸(轮子——脚;衣服——皮肤,住宅
——集体的皮肤)
•二、感官的延伸(口语——听觉,印刷文字——视觉
)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专指电力时代,包含了
广播、电报、电话、电视等新兴媒介。 )
(3)“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传递信息清晰明确,不需动用更 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 冷媒介:信息少而模糊,需要动用丰富的 想象力 麦克卢汉认为:书籍、报刊、广播、无声 电影、照片是热媒介;漫画、有声电影、 电视是冷媒介。
(一)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 (二)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 (三)公共性与公益性
三、传播者的“把关”行为
“把关” (1)卢因
1947《群体生活渠道》 “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 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 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 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现在,英国、加拿大、丹麦、澳大利亚、 新西兰、巴西、日本、意大利、墨西哥等 国家都于4月25日展开了“关闭电视周”的 宣传,形成了小规模的世界性群众运动。
美国家庭平均每天开着电视的时间为7小时40 分。 美国人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相当于在2 岁至65岁之间有10年时间在荧屏前度过。 6岁以下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约为2小时。 45%的家长表示,如果他们有事,就会让孩子 去看电视。 父母与孩子谈心的时间平均每周只有38.5分钟。 在校儿童平均每年看电视时间为1023小时, 超过每年在课堂上度过的时间(900小时)。 一个成长至18岁的青少年在电视上看到的暴力 打斗场面达20万次,其中谋杀场面达1.6万次。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指出,抹平 一切疆界及改写环球规则的主要动力,来 自传播科技和软件技术的先进发展。
电视被引入“不丹”
55岁的肯乔住在不丹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两年 前,电视进入了她的生活。有了电视,虽然肯乔 一家的生活比以前丰富了,但是她却陷入与丈夫 的争执之中。因为每天晚上,她的丈夫都会跟孩 子一起看电视,直到很晚才入睡。肯乔说:“我 的丈夫经常责备我,他说这个年纪的女人应该多 用些时间来祈祷。”她的丈夫甚至表示:“如果 我死了,不用为我举行宗教仪式,只要把我埋在 电视机旁边就行。”
把关过程的实质 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 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 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 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新闻与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 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 过程。
不丹卫生与教育大臣桑格· 乃杜表示,电视 让不丹的年轻一代和老一代之间产生了巨 大的沟壑,他说:“直到现在,我们这一 代连一只昆虫都不舍得下手,但是现在人 们会在电视上看到用枪击碎别人的头,难 道我们真的会为这种行为欢呼吗?”
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英尼斯在《帝国与传播》(1950)和《传播的偏倚》 (1951)中论述了传播媒介的偏倚性问题。 媒介的时间偏倚(timebias)和空间偏倚(spacebias) 。 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 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 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 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 因此,任何传播媒介若不具有长久保持的特性来控制 时间,便会具有便于运送的特点来控制空间,二者必 居其一。 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 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 步阶梯相协调。
鲁塞尔·纽曼的4C预言
Control——社会成员对传播过程的参与和控制程度 越来越高; convergence——单一媒体越来越融合成多功能媒体; Convenience——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接触和使 用传播媒介; Cost——媒介接触和使用的经济成本越来越低廉。
第二节 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偏倚时间的媒介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人的、 宗教的、商业的、特权媒介,强调传播 者对媒介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权威性、 等级性和神圣性,但是,它不利于权力 中心对边陲的控制。 例如,使用粘土和石头媒介的权力中心 就只能在小区域内行使权力,而无法对 广阔无垠的领土进行有效管理。
偏倚空间的媒介是一种大众的、政治的、文化的、 普通媒介,强调传播的世俗化、现代化和公平化。 因此,它有利于帝国扩张、强化政治统治,增强 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力,也有利于传播科学文 化知识。 例如,文字传播和公路系统,就在较长时间内帮 助罗马人维持了罗马这一大陆帝国的统治;印刷 媒介的兴起,则摧毁了教会对传播的垄断,引发 了宗教革命、文艺复兴和教育普及。
2、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
技术“善”论 技术“恶”论 技术“中性”论
20世纪的传媒技术发 展,使人类从以印刷 文字为中心的“读文 时代”转向以影像为 中心的“读图时代”, 其中电视图像已经成 为当代支配性的传媒 形式,它改变了社会 认知与人际交往的模 式,引发出深刻的文 化变迁。
尼尔· 波兹曼认为,电视将严肃的问题也与 娱乐的手法来表达,例如政治论述在电视 中出现时,就以影像为主,意念贫乏。电 视未出现时,美国文化由印刷媒体主导, 属于“揭露的世代”,当电视降临,美国 文化改变为“演艺的世代”。在印刷当道 的文化,公众论述讲求逻辑和秩序,但在 演艺世代,论述通过视像进行,文化变得 无关痛痒、不协调和无能为力。
波兹曼担忧“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 西”。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则可能成 为现实,文化将成为一场滑稽戏,等待我 们的可能是一个娱乐至死的“美丽新世 界”,在那里“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 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 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3、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技术决定论 社会决定论 技术与社会互动论
三、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电视人”和“容器人” 媒介的出现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 个性或人格。 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提出“电视人”:注重 感觉,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 责任感较弱。 中野收提出“容器人”:内心世界类似一 种“罐状”的容器。
“反电视运动”
美国一些组织和团体在1995年发起“反电 视运动”,他们把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定为 “关闭电视周”,呼吁美国人在这一周不 看或少看电视,形成一个不受电视影响的 社会环境,彻底摆脱电视的轰炸与蛊惑。 这一倡议得到了美国医学会、美国心脏学 会、美国教师联合会等组织的支持。
(2)怀特
1950《把关人:一个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
N1
N
N2
N3 N4
N2`
N3`
M
N1 N4
1950年,怀特,《把关人:一个新闻选 择的个案研究》: 对一家报纸的电讯编辑的工作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该报电讯编辑接收到的通讯 社(美联社、合众社、国际社)一周的 稿件选用情况大抵有如下特点:(1) 只有10%的要闻被选用;(2)电讯稿 在内容上比例失衡,国际性政治新闻、 全国性政治新闻和人情味、趣味性新闻 占总量的三分之二;(3)收进电讯稿 各类比率和实际采用的各类比率大致接 近。
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电视唤起和引发人们新的欲望,改变了人 们的价值观。
网络时代的网虫和网瘾症
四、当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及意义
(一)新媒介的主要领域 1.数字技术——传播资源丰富化 2.网络技术——海量信息和多向传播 3.多媒体技术——传播手段的融合 4.实时传播技术——传播速度快捷化和全球 化 (二)防止“电子乌托邦”思想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新闻 事件
新闻采集者 比如: 写作者 记者 当地编 辑
Leabharlann Baidu新闻 稿件
新闻加工者
比如: 编辑 改稿人 员 翻译
新闻成品
新闻联播(4月23日)
胡锦涛会见朝鲜劳动党代表团 温家宝出席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温家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晤 温家宝会见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和施罗德 贾庆林会见泰国国王御代表诗琳通公主 贾庆林会见泰国国会主席兼下议长和国会副主席兼上议长 李长春抵达波哥大开始访问哥伦比亚 贺国强强调 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在北京举行 【医改进行时】我国妇幼保健水平明显提高 国家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 国内联播快讯 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束 联合国监督团先遣队考察叙热点地区 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闭幕 国际联播快讯
“电视对我们的国家非常不利,它控制了我们的思想, 让我们变得疯狂。现在敌人已经通过电视和我们走在 了一起,甚至就在我们的家里。人们就像演员一样行 事,她们开始变得骄躁、贪婪和虚伪。” “电视上形形色色的广告刺激了不丹人的欲望,他们 开始不满足于现有的经济和生活状况了。很多腐败和 暴力案件都是由于人们不满于自己的经济情况而发生 的。” 一个评论员还说:“我们第一次在国家看到了家庭的 分裂、学校出现逃课生、社会上频现青少年犯罪者。 我们的国民也开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开始学 会了欺骗、行窃、抢劫和吸毒。”不丹通讯部及通讯 大臣列确· 多吉表示政府正在思考电视给不丹社会带来 的变化,他说:“我们想知道,电视使我们更加快乐 还是不快乐。它提高了人们的期望值,可能使人们更 加不快乐。”
三、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1)媒介即讯息 媒介不仅是传播内容的载体,其本身也创 造出新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形态。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媒介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
部落社会——脱部落社会——重回部落 (地球村) 和谐的集体——孤立的个体——重回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