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国公共外交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中国公共外交的认识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的主体逐渐由单一的政府变成了“政府——公众”和“公众——公众”的二元模式,这使得公共外交的内容更加丰富也使得公共外交的工作更加复杂。中国的公共外交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印迹,并一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成立。在现阶段,中国更加注重公共外交在塑造中国国际形象的重大作用。积极争取举行和参与各种国际重大活动,向外界展示中国。在现阶段,中国的公共外交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中国在发展公共外交时首要的工作还应该是积极拓展中国公共外交的平台。在发展中国公共外交时,要注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发挥中国深厚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同时,应该避免公共外交“万能”的倾向,清醒认识“硬实力”的根本性作用。

【关键词】公共外交历史与现状公共外交平台协调合作硬实力

一、关于公共外交概念的界定

对公共外交概念、内容的界定,学术界已经有了诸多详尽的介绍和分析,而且似乎有了基本统一的结论。美国学者埃蒙德·格里恩在1965年首次使用“公共外交”一词时,将其定义为:“公共外交旨在处理公众态度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它包括超越传统外交的国际关系领域:政府对其他国家舆论的开发、一国私人集团与他国的互动、外交使者与国外记者的联络等。公共外交的中心是信息和观点的流通。”美国国务院编的《国际关系术语词典》中认为,公共外交是指“由一国政府支持的主要通过出版物、电影、文化交流、广播和电视告知、影响他国公众舆论的项目”。我国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基本没有大的分歧。百度百科对公共外交所下定义比较有代表性:“公共外交”是一种面对外国公众,以文化传播为主要方式,说明本国国情和本国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活动。它对政府的外交工作有相辅相成的支持性意义。一般认为公共外交有两大基

本特征。一是行为对象是另一国的公众。公共外交的对象应当针对外国的公众舆论,通过影响外国的公众舆论,进而影响外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二是行为主体是一国政府。如果仅仅是民间的交流和社团之间的交往,不能看作是公共外交的内容。从美国方面最早给公共外交下的定义看,公共外交还有一大特性,那就是公共外交是通过媒体手段实现的。因为“公共外交的中心是信息和观点的流通”。

但是,随着公共外交实践的展开,公共外交的某些特征显然在发生着悄然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的外交部门,而是遍及政府的其他任何一个可能的部门;不再局限于政府,而是遍及民间;不再局限于集体和组织,而是遍及个人。从事这一工作的资深官员赵启正认为公共外交涵盖“政府对政府外交”以外的各种对话方式,包括双方或多方的“官方——民间”或“民间——民间”的各种直接交流。这其中民间力量所扮演的角色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理解和解释,而是公共外交的现实。随着公共外交实践活动的深入,公共外交有了新解,那就是除了政府对本国民众和外国民众开展的外交活动之外,民众与民众之间的“外交活动”也被囊括进公共外交的范畴。换句话说,政府与政府之间的“政府外交”之外的外交活动都可以看作是公共外交的范畴。

二、中国公共外交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外交中虽然没有公共外交思想的系统表述,但公共外交的实践由来已久,主要表现为对外宣传、国际交流和传播活动。从思想渊源看,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公共外交思想的萌芽。历史上的许多古训至今广为称颂,比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得传,或“传道”尔后方能获助;所谓战争获胜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师出有名”,以及“名正而言顺”、“言顺而事达”等等,其中包涵了丰富的公共外交思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国共对峙时期,国民党政府已懂得对外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重大意义。而中国共产党也明白国外媒体的强大力量,在尚未取得国家政权之时便已经开始进行相应的对外事务活动。例如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邀请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对中国的土地革命进行报道以及随后其在华见闻《西行漫记》在海外出版,就带有一定的公共

外交色彩。《西行漫记》在对国外民众宣传中国革命以及党的政策主张、让世人认识中国共产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大纠正了之前美国国内对于中国革命的错误认识,使得更多的美国民众对中国革命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和友善的同情。1949年以后,新中国政府长期邀请一些记者、学者访问中国,带回对新诞生的共和国最直接的感触并撰写相关的文章。政府还很快创办了英、法、西、日等语言的刊物,向国外民众报道中国的发展情况,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甚至文革期间,《北京周报》、《人民画报》等报纸刊物也能在政府的支持下到达国外读者手中。通过一系列公共外交举动,中国期望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反对霸权、爱好和平,是一个生机勃勃、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国外失实宣传和敌对举动的受害者,应得到外国民众同情和理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公共外交活动。中国的国际认知度以及国际地位显著上升,对世界各国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这一时期,中国的公共外交的任务更加紧迫,并由相对单一的“树立有利的国家形象”逐渐扩大、复杂。按照荷兰学者Ingrid d’Hooghe的说法,“中国政府开始加快步伐,通过增进与外国读者、观众的接触来影响国际舆论”。总而言之,“公共外交”这一外交术语虽未被中国的外交工作者正式提及,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史上,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中国都试图运用这一手段,为创建良好形象及有利的国际声誉、国际环境而努力。但是,此时的公共外交仍然停留在进行意识形态、国家形象宣传的层面,并且手段单一,效果十分有限。此外,公共外交的形式虽然被采用,却仍只是政府间外交活动的一个附属品,没有真正形成气候。

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公共外交仍然担负着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任务,但其重心已经发生转移。吸引国外投资、为中国和平发展制造有利的国际舆论成为当今中国公共外交的核心任务。目前,中国公共外交的主要目标是要让国际社会认识到:

首先,中国在国际社会寻求对其政治体制、内外政策的理解。中国是一个正处在深刻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对于这一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不可能立即给出完美的答案。而在此期间,国际社会也不希望中国在政治、经济改革中采取过激的办法而造成社会动荡、人民困苦。

其次,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国际社会对此无需恐慌。中国领导人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