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之“通假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 也。”
11.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 臣乃敢上璧。”
12.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 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13.材:同“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 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 天不能使之吉。”
6.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 行吟泽畔,”
7.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 俾倪.”
3.形近字替代。
例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被”通“披”
1.(2016课标Ⅱ)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
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通“屎”
译文: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 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2013·江西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14.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 而跃。”
15.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 采。”
16.仓:同“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 鹰击于殿上。”
17.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 悲哀。”
18.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 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常见通假字
1.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 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 盛为之。”
4.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 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 霜露,” 忠义暴于朝廷。”
3.去掉偏旁,找出本字。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本身与形声字 通假的现象,我们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去掉,从而找出本 字。如“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句中的“庭”字,去掉 “广”就找到了本字。
• 4.《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5.《秋水》:泾流之大、不辩牛马
• 6.《过秦论》:合从缔交、 外连衡而斗诸侯、 倔起阡陌之中、赢粮而景从:
• 7.《鸿门宴》: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距关,毋内诸侯 • 置之坐上 • 8.《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 • 9.《归去来兮辞》:曷不委心任去留 • 10《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11.《氓》:于嗟鸠兮、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19.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20.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
下已定,“ 21.鉏:同“锄”;锄头。名词。“鉏櫌棘矜,非铦于
钩戟长铩也。” 22.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屈平既绌” 23.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
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
20.《赤壁赋》举酒属客、如冯虚御风 21.《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御六气之辩、此小 大之辩也、而征一国者、北冥有鱼
22.《滕王阁序》俨骖騑于上路、所赖君子见机 23.《蜀道难》所守或匪亲 24.《将进酒》径须沽取对君酌
25.《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禾生陇亩无东西 26.《庄暴见庄子》今王田猎于此 27.《孟子见梁襄王》卒然问曰、则苗浡然兴之矣 28.《齐人有一妻一妾》施从良人之所之 29.《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拜送书于 庭、召有司案图、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3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 32.《曹刿论战》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33.《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
与为一。” 24.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
金,使工以药淬之。” 25.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风雨之不
时,怪星之党见”
26.当:通“挡”抵挡,抵偿。动词。“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 者。”
当:通“挡”;遮挡。动词。“坦墙周庭,以当南 日,”
8.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 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 已。”
9.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 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 州疲弊。”
“尊”通“樽”, 指“酒杯” 。 ②.“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指“才能”。
③.同声旁形声字替代。 例如: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2.近音字替代。
例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距关,毋内诸侯。
“要”通“邀”,邀请; “蚤”通“早”,早点; “内” 通“纳”
方法点拨:着眼偏旁,辨识通假
1.增加偏旁,找出本字。例如“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 翁》)中的“直”,在句中按字面理解不通,给“直”增加 偏旁“亻”,这样就找出了“直”的本字“值”,意义是 “价值”。
2.更换偏旁,找出本字。根据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替代, 形成通假的情况,我们可以给通假字更换偏旁,从而找出 本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我们 把这个字的形旁“讠”换成“忄”,就找到了这个通假 字的本字“悦”,按本字的意思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就 很明确了。
隰则有泮
• 12.《孔雀东南飞》: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蒲苇纫如丝
• 13.《梦游天姥吟留别》:列缺霹雳 • 14.《琵琶行》:钿头银篦击节碎
15.《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16.《六国论》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7.《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父 18.《陈情表》夙遭闵凶、常在床蓐 19.《祭十二郎文》皆不幸早世、远具时羞之奠、 敛不凭其棺
27.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 之,。
28.得:通“德”;恩惠。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29.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 别离。”
30.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
31.队:通“坠;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32.堕:通“隳”;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 日矣!”
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 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 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被替代的那个字叫 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 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 本字的音。
掌握通假规律
1.同音字替代
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指“海”。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D.昏礼宜昏
昏:结婚。
〖试题解析〗联系上文可以知道,这里的“昏礼”其实
就是“婚礼”,前一个“昏”同“婚”,解释为“结
婚”,正确。
教材பைடு நூலகம்言文通假字
• 1.《烛之武退秦师》:共其乏困、秦伯说、失其 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鼓瑟希、莫春 者
• 3.《寡人之于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 邻国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