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分析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分析

二.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实证分
1样本 由于基于经验的样本分类方法带有明显的主观 、
究人 员所 采取 的判别 方法 主要 析
有 一 元 判别 模 型 ( iait) Unv r e 、 a 多 元 线 性 判 别 模 型 ( l pe 性和任意性 ,很难揭示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差别和联系 , Mut l i
Di rmia t A ay i, s i n n n ls MDA 、 所 以本文采用了多元统计分析 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我 国 c s )
多元逻辑模型 (oi 、 L gt 多元概率 房地产上市公司进行客观分类。 ) 比 (rb0回归模 型 、 工神 经 Po i 人 从分类结果我们可 以看到 , 无论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进
’— ●_ ■ ■■ ,
业——房地产业 , 进行财务 危机 能力 、 成长能力 以及现金状况五个方面 以及房地产企业 的
『一
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
自身所具备 的财务特征 , 初步选取 : 负债 /股东权益合计 ;
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指 出 , 总负债 /总资产等 3 6个指标 以待筛选 ,用 以建立我国房 对 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 , 主要通 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模 型。 过判别模型来完成 。近 年来 , 研
维普资讯
近年来 , 关于企业 财务危机 取得 20 年的财务数据作为预测样本。( At a ( 6) 04 3 l n1 8 ) m 9
预 警 系统 的研 究逐渐 成为 国 内 的研 究表明 , 超大 公司的破产概率极小 , 因此不适用于来
外学 界研究的焦点 。与 此同时 , 做普遍意义上的财务危机预测。所以在研究中本文将总资 我 国证 券市 场 与房产 市场 中暴 产在 3 0 0 00 0元以上 的样本予以剔除 。 0 ,0 ,0

公司财务预警分析报告(3篇)

公司财务预警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财务风险作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确保公司财务稳健,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本报告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为公司决策层提供有效的预警信息。

二、公司概况(一)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20XX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XXX、XXX等,广泛应用于XXX领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二)公司财务状况1. 营业收入: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2. 净利润:2019年公司净利润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3. 资产负债率:截至2019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XX%,处于合理水平。

4. 负债结构:公司负债结构合理,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比例适中。

5. 资金流动性: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三、财务预警分析(一)盈利能力预警1.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1)毛利率:近年来,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2019年达到XX%,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2)净利率:2019年公司净利率为XX%,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3)净资产收益率:2019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XX%,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2. 盈利能力预警(1)产品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公司产品面临的价格压力增大,毛利率可能进一步下降。

(2)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可能导致公司成本增加,进而影响盈利能力。

(二)偿债能力预警1. 偿债能力指标分析(1)流动比率:2019年公司流动比率为XX,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2)速动比率:2019年公司速动比率为XX,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3)资产负债率:如前文所述,公司资产负债率为XX%,处于合理水平。

2. 偿债能力预警(1)短期偿债压力:由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有所下降,公司短期偿债压力可能加大。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案例分析

因素 , 并运用 定性 评分 法模式 来判 断企 业发 生财 务危 机 的可 能性 ; 定量分 析 主要是 运 用一 元 判 定 模 型 、 多元 判 定模 型 等
的结论 来 判断企 业是 否处 于危 机状 态 。
要的经济研究价值 , 目前尚处在一种前沿性和创新性研究 但
阶段 。 ( ) 究背 景 一 研
( 财 务危 机 预警 系统 的内容 二)
2 世 纪 9 年代 末 , 洲经 济经 历 了 自二 战以 来最 剧 烈 O O 亚 的金融 经济 动荡 时期 。从宏 观角 度分析 , 场金 融 危机 主 要 这
表现为货币危机 ; 从微观角度分析, 主要表现为企业 的现金
流量和 现金 支付 能力 的危机 。这 些现象 的发 生 , 一次 警 示 再 我们 , 宏观 经济 还是微 观经 济都 应建立 预警 系统 。 无论 随着 中国股票 市场 的不 断发 展 , 国股 市趋 向于理 性 化 中 和规范化 , 国对 亏损 上 市公 司的监管 也越 来越 严 格 , 中 因此 , 企业 管 理者迫 切需 要建 立财 务危 机预警 系统 , 以帮 助企 业避
( 建 立财 务危 机 预警 系统 的原 则 一) 要 实现对企 业经 营 危 机 、 务 危 机 等 的检 测 , 财 财务 危 机 预警 系统 必须遵 循 一些 原 则 。这 些 原则 主 要 有 :1科 学 性 () 原则 ;2系 统性 原则 ;3 预测 性 原则 ;4 动 态性 原则 ;5 () () () () 直观 实用原 则 ;6成本 效益 原则 。 ()
西方经 济学 界 自 2 世纪 6 年代 以来 , 有许 多 学 者对 0 O 就 财务 危机 的预警 进行 了深 入 的探 索 。许 多 学 者 利 用现 代 统

企业财务预警分析实例报告

企业财务预警分析实例报告

企业财务预警分析实例报告1. 引言企业财务预警分析是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控,以预测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本报告将以某企业为例,对其财务情况进行分析和预警,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2. 企业概况该企业是一家制造业公司,主营业务为金属产品生产和销售。

公司规模较大,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点。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逐渐提升。

3. 财务数据分析3.1 资产状况通过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发现公司的资产总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公司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然而,同时也发现公司的负债总额也在增长,负债与资产之比逐年上升。

这可能暗示着公司在扩张过程中的借债压力逐渐增大,需要引起关注。

3.2 营收情况公司的营业收入近年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这表明公司的销售业绩良好。

但与此同时,公司的净利润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利润率逐年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公司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升、人工成本增加等问题,但也可能暗示着公司运营效率有待提升。

3.3 现金流量状况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近年来保持稳定,但投资活动现金流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这可能说明公司在进行新项目投资,但应注意其投资回报率是否达到预期。

此外,公司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出现明显波动,可能暗示着公司融资需求较大。

4. 预警分析综合以上财务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预警分析,并给出如下结论:1. 公司存在较高的债务风险,应谨慎控制借债规模和债务成本。

2. 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缓慢,需要关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

3. 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逐年增加,需注意投资回报率。

4. 公司的筹资活动现金流波动较大,需要谨慎管理融资需求和借款成本。

5. 建议和措施基于上述预警分析的结论,我们给出以下建议和措施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5.1 债务控制1. 优化融资结构,降低债务成本。

2. 控制借款规模,避免过度借贷。

3. 加强债务监控,及时调整还款计划。

企业财务预警分析报告(3篇)

企业财务预警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其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警措施和建议。

报告以某企业2023年度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运用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财务趋势分析等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报告指出,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流动性风险、偿债风险和盈利能力风险。

针对这些风险,报告提出了相应的预警措施和建议。

二、企业概况某企业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XX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截至2023年底,企业资产总额达到XX亿元,营业收入XX亿元,净利润XX亿元。

三、财务预警分析(一)流动性风险分析1. 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某企业2023年度财务报表,流动比率为2.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

这表明企业在短期内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

2. 速动比率分析速动比率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另一重要指标。

某企业2023年度速动比率为 1.8,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

这表明企业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的偿债压力。

3. 现金流量分析某企业2023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XX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XX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XX亿元。

从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能够满足日常经营需求,但投资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的消耗较大。

(二)偿债风险分析1. 资产负债率分析某企业2023年度资产负债率为6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0%。

这表明企业在长期偿债方面存在一定风险。

2. 产权比率分析某企业2023年度产权比率为1.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0。

这表明企业对债务的依赖程度较高,偿债压力较大。

(三)盈利能力风险分析1.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某企业2023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为1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

这表明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存在一定风险。

2. 营业收入增长率分析某企业2023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5%。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体系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体系实证分析

以 11的比例选 取 了财务 困境 和财务 正 常公 司共 1 0 : 4
家 ,选定 6个 财 务指标 ,应用 Fse 线 性 判定 分 析 、 i r h
多 元 线 性 回归分 析 和 L g t o ii s c回归 分 析 三 种 方 法 . 分 别建 立 三种预 测 财务 困境 的模 型 其研 究 结果 表 明相
近 十 几 年来 . 国房 地 产 业 发展 迅 速 . 带动 了 国 我 也 民经 济 的 高速 增 长 . 由于 种 种 原 因 , 但 房地 产 企 业 面
临一 大洗 牌 为 了在如 此激 烈 的市 场竞 争 中 。 预先 警
报 财 务危 机 .本文谨 以公 司是否 被 S T界定 其 是否 发
量 : 司 规 模 、 本 结 构 、 绩 和 当前 资 产 的 变 现 能 公 资 业
力。
生财 务 危 机 建公 司财 务 危 机 预警 模 型 . 进 行 其 构 并
实证 分析 和论 证

在 国内 . 年来 我 国逐步 开始 了企 业 财务 风 险评 近 估 和预 警 的研 究 。 世农 、 世忠 (9 6 ̄介 绍 了企 业 吴 黄 18) 破 产 的分析指 标 和预 测模 型 。 陈静 ( 9 9 曾发表 了一 19 ) 篇 以中 国上 市 公 司 为样 本 的实证 研 究 论 文 .她 使 用 2 7家 S T和 非 s T公 司为 对 比样 本 .分别 建 立 了单 变
表 明公 司 的财务 状况 良好 ,发 生 破产 的 可能性 较 小 ;
“ 财务 状 况异 常” 而被特 别处理 为界 定其是 否 陷入 财
务 危 机 的标 志 . 由 2 6家 S T公 司和 2 6家非 S T公 司

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

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取 1 财务指标 , 2个 包括总资产报 酬率( 1 、 × )净资产 收益率 ( 2)盈 计算单项 功效系数 , X 、 最终 得 出样本 公司 的综合 功效 系数 , 所得 结果 余现金保障倍 数( 3)成本费用利润率( 4)销售增长率 ( 5)资本 如 表 3 × 、 X 、 × 、 : 积 累率( 6)总资产周转率( 7 、 X 、 X )存货周转率 ( 8)应收账款周转率 X 、 表 3 综 合 功 效 系数 ( 9)资产 负债 率( 1 )现金 流动 负债 率 ( 1 )速动 比率 ( 2 , X 、 × O、 X 1、 ×1 ) 来构建中小板 民营上市公 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2 中小 企 业 板 民 营 上 市公 司财 务 危 机 预 警 实 证 分 析 11 指 标 设定 . 21 实证 分 析 . 本文根据我 国中小板 民营上市公 司的实际情况 ,以 4 O家公司 根据 选择 的 1 2个财 务指标 , 运用德 尔菲法确 定各 个指标 的权 为研究样本 , 从盈利能力、 成长能力 、 营运能力、 偿债 能力四个 方面选 重 , 并参 照 2 1 0 0年 的《 企业绩 效评价 标准值 》 确定 指标 的标; , 隹值 1 中小 企 业 板 民营 上 市公 司 财 务危 机 预 警 模 型 的 构 建
12 模 型 构 建 . 功效系数法根据 多 目标规划原理 , 将选择的财务指标 进行 分类 , 并计 算单项 功效 系数 , 根据各项指标 的权重 , 到加权平均数 即为企 得 业的综合功效系数。 综 合 功 效 系 数 的计 算 公 式 为 : 综合 功效 系数评 分值 = 单项 功效 系数评 分值 X指标 权 重 ) ( ) ∑( 1
中小企业板 民营上市公 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实证研究
是通过某种理论判断财务危机是否发生, 财务指标的变化体现 出来 。因此, 然后 要准确测度 然是研究方法上 的重大创新 , 但实际效果却不 采取相应 的措施给予处理, 主要是对所得出结 企业财务状况和预测警情 , 从大量的财 务因子 很稳定。
果的一种判断; 定量分析方法是建立在财务危 中选好财务指标是关键。
我 国上市公 司财务危机 实证研 究
口文 / 王 敏
提要
获得能够有 从企业现实中的经营情况来 失或 者股价持续低于一定水平 的上市公司给 最小信息损失下转换为分类变量, 看,
效提高预测精度的多元线性判别方程 。 多元线 财务危机是由于企业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生 予特别处理或退市作为标准。 笔者认为, 证监会“ 财务状况异常” 基本体 性判别方 法又可细分为 : 贝叶斯判别、 型判 典 成. 有些问题, 开始时并不很严重, 但如果没有 主成分分析法、 距离判别法。 多元线性判别 及 时解 决, 逐渐积 累, 最终就会酿成 大祸 。 因 现了财务失败的内涵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 , 别 、 特别处理”s 公司) (T 界定为公 法虽然避 免了一元线性判别法 的缺点但会 受 此, 寻找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预 我们将公司被“ “ , 到统计假设 的约束。 多元逻辑回归判别法是用 防措施,将那些可能会危及企业获利能力、 甚 司发生 了 财务危机”其理 由为: l 特别处理” 、 “ 是一个客观发生的事件, 有 来分析选用的非配对样本在财务失败概率区 至生存的问题及早解决, 就成为包括企业管理
是通过大规模资产重组才摘掉 “ 特别处理” 据此判断观察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 帽 此 子的, 这说明特别处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 克
出公司陷入了财务 困境。 二、 定量分析法概述 服 了多元线性判别分析 法受统计假 设约束 的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应用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应用实证分析
第 1 7卷 第 1 期 201 0 年 2 月
湖南商学院学报 (双月刊) JOU R N A L OF HU NA N U NI VE RS I T Y OFCOM M ER CE
Vol.1 7 NO.1 F eb . 201 0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应用实证分析
唐 浩
(湖南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理委员会, 湖南 长沙 41 001 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市场开放度不断加大, 使得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出现新的问
收稿日作者简介: 唐浩 (1 97 5- ) , 男, 湖南长沙人,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理委员会会计师�
90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 0 年
量分析, 结果发 现资 产负债 率和流 动比 率在宣 布 S T 前 1 年的误判率最低�姜 秀华 ( 2000 ) 等人运用逻辑 回归模型预测上市公司属于"S T "板块或"非 S T"板 量,建立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对"S T"公司的判别 准确率为 95.4 5% �吴世农 等人( 2001 )运用条件 逻辑模 型,对 1 998- 2000 年间沪深两市的 1 4 0 家上 市公司进 行了判别分析,在同类研究中取得较好的判别效果� 但研 究 具体 上 市 公 司的 财 务 预警 应 用 却不 多 , 本文依据首华�杨济华等人提出的 F 模型和奥特曼的 Z 模型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 有限公司的财务预 警进行

文献综述
多元 线性 判别 模型 来研 究公 司的 破产 问题 �欧 尔 森 ( Oh ls on,1 980 )以 1 97 0 年至 1 97 6 年间 1 05 家失 败 公
Fi pa r ri ck ( 1 932) 以 1 � 9 家 公司作为样本 � ,运用单 司为 样本 ,运用 了条 件逻 辑模 型( Condi i ona l Log i 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划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组,开展的 � � M odel)来建立财务预警模型�A i a ni ( 2000) 运用 3 个 不 单变 量破 产预 警研 究�威 廉 � 比弗 ( W i lli a m .Bea er) 在 1 968 年 发表在 � 会计 评论 � 上的 一篇 论文 中, 通过 对 1 954 1 964年 期间 的 7 9 个失 败企 业和 相对应 ( 同 行业,等规模)的 7 9 家成功企业 的比较研究 �研究表 明,债务 保障率 能够最 好地 判定企 业的财 务状 况( 误 判率最低,在公司破产的前一年成功地判别了 90% 的 破产公 司),其次 是资产 收益 率和资 产负债 率, 并且 离经营失败日越近,误判率越低,预 见性越强�美国 爱德华 � 奥特曼 ( Ed a r dAlm a n)于 1 968 年 首先使 用了 同的方法建立了破产预测模型�各种方法分别打造 了 破产前 一年�破产 前二年 �破产前 三年的 预测模型 , 因此,成 功地形成了 9 个 模型�20 世纪 90 年代神 经 网络分析在财务预警模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分 析 模型可以定期更新推理知识,从而实现对企业危机 的 动态预警� 在我国 ,陈静 ( 1 999 ) 使用 27家 S T 和 非 S T 公 司作为 对比样本, 选取资 产负债率 �净资 产收益率 � 总资产收益率及流动比率 4 个财务比率,进行了单 变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竞争激烈、市场不稳定等各种风险和挑战。

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都需要了解和预测公司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危机风险,开展有效的预警和防范工作,保障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

同时,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财务危机预警是加强监管、促进市场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焦点。

本研究将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为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证方法,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具体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现状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2.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和财务危机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利用财务指标进行预警?3.如何通过财务危机预警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监管效能?4.如何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回顾国内外学者对于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实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需求和意义。

2.利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通过多元回归等实证分析方法,建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分析各个指标的预警能力及其在预测财务危机中的重要性。

3.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规定和实施进行分析,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4.结合案例分析和国际经验,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完善方向,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主要使用多元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建立和评估。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收集和整理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并进行数据筛选和清洗,得出可用于分析的样本数据。

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来自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来自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此变量的系数 并不显著 。 这一结果表 明, 公开信息假说和成交量假说
都不成立 , 因为如果成交量假说成立 , 那么在模型 () 每笔交 易平 2 中, 均价格变化将仅与每笔交易平均成交量有关 ,估 计出的每笔交易平 均成交量的系数应该是所有系数中唯一一个显著的变量 。
因 此 本 文 可 以 得 出 结 论 :在 股 市 从 熊 市 转 为 牛 市 的 起 步 阶
融 学季刊》 3卷 第 1 第 期。
B r ly aca ,M.… Lte b re n . r e. “ r ae ifr t n J R i n e g r a d JWa r z n P v t nomai , i o
ta ig ou a d tc rt r v r n e Re iw o Fn n il rdn v lme n so k eun a a c ” i ve f ia ca
Sude ,9 0323 — 5 t is1a n r tat rdn n oaii : ihta e r ly MJ a dJ W r e. e l ta iga dv lt t wh c d s S h ly r mo ep c ' o r a fFn n il o o c,1 9 ,428 — 0 . v r e ”J u n l i . ? o ia ca n mis 9 33 , 1 3 5 Ec
来 越 多 的 学 者 发 现 仅 仅 基 于 财 务 指 标 的 预 警 模 型 难 以 给 出 财 务
公 司 治理等 非 财务 指标 对财 务危 机预 警模 型 的影 响越 来越 得 到 学者 的关 注 , 分行 业是 今后 的研 究趋 势 , 息技 术 企 业是属 于 且 信
高技 术 、 风 险 企 业 , 门 采 集 我 国 沪 深 两 市 A 股 中 的 信 息 技 术 高 专 上 市 公 司 的 数 据 , 入 公 司 治 理 变 量 , 立 适 合 信 息 技 术 企 业 的 引 建 更 有 效 的 预 警 模 型 对 于 防 范 信 息 技 术 类 公 司 财 务 危 机 具 有 重 要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及Altman模型的实证分析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及Altman模型的实证分析
础, 通 过各 种方法来分析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化 , 从而发现企 业可 能的经营风险 。 L 7 并将这些风 险报告与经营者 或有关利 益相 关者 , 促使经营者警惕或及 时采取策 略以避免 的由财务
危机 而走 向破产危机的一种财务活动 。 财务预警 系统的重要职能包括监测信息 , 警示危机 , 控

财务 危机 定义 与特 征
关联 的伙 伴企 业突然宣布破产 , 这种关联企业与本企业极有 可能 存在着 巨大的往来款项 。 往来款项的不能及时 回收 , 企 业陷入困境是必然 。( 3 )可预见性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 管理 者可以通 过一些现象来判断 , 本企业是否会发 生财务危 机, 比如生产规模是否过度扩张 , 是否长期 以来银行贷款 生 存, 存货是否 异常波动 等 , 对于这 些现象 的分析 ,就可 以通 过财 务预警 系统来完成 。_ j
出现 。
致生产成本增加 , 造成亏损等 , 由于众多原 因的共 同作用最
终导致企 业的资金链 断裂 ,导 致现金流 入量小于现 金流 出 量。这将是企业破产 的先兆 。( 2 )突发性 ,财务危机 由于受 许多客观或主观 因素的影响 ,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因素 中有部分是意外 的, 或爆发的 , 比如有可能是本企业 的经营 良好 , 但有一个长期
出对 模型 的修正 。论 文利用 了两家上司公 司的数据 进行模型分析来验证该模型 的适 用性 。
关键词 :财务危机 ;财务预 警;财务预警体 系;Al t ma n模型
中图 分 类 号 :F 8 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1 6 7 3 — 2 2 1 9( 2 0 1 4 )0 2 — 0 1 2 3 - 0 3
和管理的发展方 向。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建构及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建构及实证分析
业 利 润 增 长 率 X7 流 动 比率 X8 速 动 比 、 、
分析模 型、 ai(9 2 的多元线 性概 率 Dekn1 7 )
模 型 和 Di n (9 6的 范 式 确 认 模 型 等 mo d 17 ) 等 。 自2 0世 纪 7 0年 代 以 来 , 以 O l n hs o

(9 0 为 代 表 的 一 些 研 究 者 采 用 了 1 8)
L gsc回 归 模 型 构 建 财 务 困 境 预 警 系 o ii t 统 。2 纪 9 代 以 后 , 经 网 络 法 和 0世 0年 神
灰色关 联分析法 等开 始应用 于企业财 务
困境预警系统研究。 ( ) 我 国 的研 究现 状 二 、 我 国对 财 务 危 机 预 警 系 统 的 研 究 与 西 方 相 比 较 晚 。 早 期 的 文 献 如 吴 世 农 等 (9 6 的 《 18 ) 企业 破 产 的分 析 指 标 和 预 警 模 型》 周 首 华 (9 6 的 《 财 务 危 机 的 预 和 19 ) 论 警 分 析— — F分 数 模 型》 大 都 是 介 绍 国 等 外 的 一 些 研 究 成 果 。 自陈 静 (9 9 用“ 19 ) 单 变 量 判 定 模 型 ” “ i e” 类 线 性 判 别 和 Fs r 二 h 模 型 ” 我 国上 市 公 司财 务 困境 预 测 进 行 对 研 究 后 , 关 的研 究 成 果 也 多 了起 来 . 张 相
算机应用服务业 。 本 文 选 取 2 0- 20 0 4 0 7年 沪 深 股 市
学术界 尚没有形成一致 的观点 。 确定公司
财务 危 机 公 认 的通 常 有 两 种 方 法 : 是法 一 律对 企 业 破 产 的定 义 。 是 以 证 券 交 易 所 二 对 持 续 亏 损 、 重 大潜 在损 失或 者股 价 持 有 续低 于 一 定 水 平 的上 市 公 司 给 予 特 别 处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能力的实证分析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能力的实证分析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能力的实证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使得中国的企业同样需要面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虽然,企业的财务信息建立在“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之上,但是,企业的消亡却是避无可避。

美国壳牌石油公司研究:美国《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评价寿命为40-50岁。

其中,美国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为40-42岁,1000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

英国工商部调查,将近50%的英国企业的寿命不超过3年。

另外,在北京中关村注册的6000家企业,寿命超过8年的不到3%,平均寿命仅为3.9年。

更令人震惊的事,2011年01月11日举行的“中国企业金融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足三年!企业同样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难测的市场经济环境随时会让企业感受到消亡的威胁。

即使是今天还站在行业的龙头位置,明天也很可能被市场无情的抛弃。

企业的破产危机不是企业内部缺乏管理,而是在于很多企业不能对危机风险保持高度的警惕。

作为企业资金运动的中枢——财务系统,如何在日常的资金活动中,发现企业潜在的问题,对可能产生的财务危机做好预警工作,避免财务危机爆发给企业日后带来巨大的损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经营者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企业经营,预防失败;投资者在发现企业的财务危机后及时处理现有投资,避免更大损失;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这种预测,作出贷款决策并进行贷款控制;相关企业可以在这种信号的帮助下作出信用决策并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管理;注册会计师也可利用这种预警信息确定其审计程序,判断该企业的前景。

因此,构建一个有效适用的财务预警系统,对财务运营做出预测预报,无论从哪个立场分析都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研究主要依据爱德华?阿尔曼1968年提出的“z计分模型”,是能够使用多个变量组成的鉴别函数来预测企业财务失败的模型。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上市公司,首先从上市公司所发布的财务报表中选取计算所需要的数据,得出一组反映资产规模、获利能力、变现能力、财务结构、运营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

全流通条件下上市公司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

全流通条件下上市公司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

全流通条件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课题研究人:张宪、郝力平、涂春辉、王法力、洪明、刘年财选送单位:航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内容提要本文选择了在2006年1月至2006年6月期间,在2005年年报公布后,因财务状况异常而首次被ST 的53家上市公司,同时选取同行业(按证监会行业代码分类)、同规模的53家非ST公司作为配对样本。

本文从财务指标的角度出发,在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难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各财务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困难的预警作用。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采用了最新的公司财务数据,改进了数据处理的方式,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建立了财务困难的预警模型,该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现有的研究结论。

同时,本文还针对全流通之后新的市场环境,将“股票总市值/负债总额”指标引入模型讨论。

本文得到的结论如下。

(1)从统计描述的角度,ST公司与非ST公司在已获利息倍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帐款周转、现金流动负债比等指标上有明显差异,而在速动比率、流动比率、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比重等指标上差距不大,且有交叉现象。

(2)从单变量分析的角度,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售现金比率、现金债务总额比、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等指标,能在α=0.05的较小显著性水平下与公司的财务困难情况显著相关。

(3)从多元回归的角度,通过因子分析处理原始数据,然后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建立了财务困难的预警模型1,对现有数据的判断准确率为94.62%。

考虑到全流通之后的市场现实,本文认为股票市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不容忽视,“股票总市值/负债总额”这一指标引入预测模型。

同样是通过因子分析处理原始数据,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建立了财务困难的预警模型2,对现有数据的判断准确率为94.57%。

这两个模型的预测效果都超过90%,准确率基本一致,优于目前的研究结论。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然而,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普遍面临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的挑战。

其中,财务危机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还会对整个市场、投资者以及经济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如何及时发现和预警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有效性,寻找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和方法,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降低财务危机对市场和经济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1、回顾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现状。

2、探究财务危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3、选取适当的财务指标,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4、结合案例,分析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警情况。

(二)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深入了解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前沿和趋势。

2、理论建模法:使用统计学方法和财务分析理论,选取适当的财务指标,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3、案例研究法:针对某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情况,探讨其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和风险预警的作用,为财务危机预警提供实证分析依据。

四、预期成果及创新点本研究计划探索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警方法和技术,预期取得如下成果:1、深入了解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

2、构建并测试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3、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特点和预警情况,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创新点:1、本研究采用了针对性较强的财务指标和方法,增强了预警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结合实际案例,更加深入地探讨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发生原因和影响,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财务危机。

3、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为实现财务监管和市场稳定做出一定的贡献。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
如 何 挖 掘 在 漫 长 的 潜 伏 期 中 各 种 可
其 中 :x 速 动 比率 .x 资 产 净 是 是
是 是 ( )财 务危 机 预 警模 型 的 设 利 率 .x。 总 资 产 周转 率 ,x 净 利 润 一
计及检验
增长率 ,xs 是营运资金 占用率 ,x 是每 e
这 里 所 构 建 的财 务危 机 预 警模 型 股 经 营 性 现 金 流 量 .x 是 现 金 流 动 负 债 能 会 导 致 财 务 危 机 的 因素 和 特 征 通 过 是 基于传 统z 评分 模型 的改进 其 指 比 ,b至b为 系数 。 值 选 用 5 家 破 产  ̄ 5 家 非 破 产 企 业 的 0 [o 1 有效 的财务危机预 警分析 .进 行风 险防 标 的选 取 较 以 往 的 模 型 相 比 ,除 继 续 保
型 ,从 而实现对企业 的财务危机预 警 ,
模 增长 率指标 。如 表 1 示 .展示 的是 财 件 可 以 计 算 出 z 型 的 临 界 值 下 限 为 所

37 73 上 限 为 1 5 5 6 即 当 企 业 29 2 3 7 。 国 内外 学 者 早 已 进 行 了 研 究 。但 是 ,在 务 危 机 预 警 模 型 的 指 标 构 成 。通 过 所 选 0 的Z 处在0 7 93 值 3 2 7 ≤z≤ 1 2 3 7 区 .5 5 6 是 否存在 财务 危机 的z 范 围确认 上 , 值 取 的 这 7 指 标 ,从 企 业 的 偿 债 能 力 、 个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
■ 王 满 李坤榕
2 0 年 一 场 席 卷 全 球 的 金 融 风 暴 务 状 况 为 原 则 ,并 能 够 充 分 考 虑 来 自企 08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财务状况的健康程度对投资者、监管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不断增加,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当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引发市场恐慌甚至引爆金融危机等灾难性后果,所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形势进行预警和管理是保护资本市场和保证投资者权益的关键。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旨在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指标体系和预测模型,及时识别潜在的财务困境和风险,提高市场和投资者的预警能力和减轻财务危机的影响,进而提升资本市场的稳健性和公正性,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1. 研究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概念、种类、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等;2. 系统阐述财务危机预警的概念、意义、方法及其实现过程;3. 探究上市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等对财务危机的预警敏感性和权重;4. 建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和分析框架,综合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公司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因素,识别出财务困境和危机的预警信号;5. 实际案例分析,验证预警模型的准确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关键指标、预警方法等,为项目的后续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2. 问卷调查——开展针对金融业相关从业人员、投资者及行业专家的问卷调查,了解市场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需求和主要关注点。

3. 实证分析——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案例为样本,采用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方法,验证预警模型的准确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讨论和提出建议,为研究结论的输出和实践应用提供支持。

三、预期研究结果1. 系统阐述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概念、种类、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为理解预警体系打下基础。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

克服了线性方程受统计假设约束 的局限性 , 理能力指标 主要有 :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 周转率:流 需要严格 的假设条件 . 动资产 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 且具有了较其他模型更广泛 的适用范。 () 4 偿债能力指标
( ) 标 筛选 结果 3指
要有 :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保守速动 比率 资产负债率 产权比 二 、企业财务预 警系统的构建 在上述基础指标体系中的2 个指标 . 6 并不是所有指标都能反
取 得 了 突飞 猛 进 的 发展 。 今 , 迄 沪深 两 市 共 有近 10 家 上 市公 司 。 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 已获利息倍数。 0 5
筛选指标 ,并采用主成 分分析法进一 步提 炼财务指标 。最后运 用神经 网络模型,建立起上市公司财 务危机前 1 年的预 擎 系统 , 且进行
了预 测 。
[ 键词 ]财 务危机 关
相 关 分析
逻 辑 回归
主成 分 分析
神 经 网络 模 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我国的证券市场一路经历考验和改革 . 然而 .由于管理和操作 的原因 许多公司都遭遇 了财务困境 .甚 至 因为财务风险而变成 s T或 P T公司 严重影响了公 司的信誉和
( ) 关 分析 方法 1相
获得利润是企业生产 经营 的目的 , 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 。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有 : 每股收益 (P )全面摊薄 )销售 ES ( ; 产收益率 (O )全面摊薄 ) R E( 。
( ) 长 能 力指 标 2成
净利率; 销售毛 利率; 资产 净利率 (O )主营业务利润率 净资 弱。 R A: 在建立企业财务预警 系统时 , 我们需要将2 个基础指标精简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实证分析于忠泊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陕西 西安 710049摘要:本文以沪、深两市2003-2006年度A股市场上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30个具有代表意义的财务比率为研究变量,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在预测财务危机方面的有用性。

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且三年平均数据的预测能力高于单年度数据;在判别模型的选择上,Fisher线性判别优于广义距离判别;在判别变量方面,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指标具有很强的判别能力,研究中没有发现现金流量能力的显著作用。

本文最后给出了由12个变量组成的判别函数(Z得分值),以判别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关键词: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判别分析Abstract:Based on the 2003-2006 annual reports of all A-share companie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this paper studys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ratios to predict the financial crisis by checking 30 representatives financial ratio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financial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has a strong ability to forecast, and the forecast is more precise to use the three-year average data than that of using the annual da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riminated model, the Fisher Linear is superior to the Generalized Distance Discriminant Analysis; As to the issue of identifying variables, the indicators representing the company's capacity of profi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to discriminate financial situ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Finally, this paper extracts a discriminant (Z scores value) containing 12 finicial ratios to distinguish the financial position of listed companies.Keywords: Finicial Crisis Early Warning Model Discriminant Analysis1引言近年来,上市公司因财务危机导致经营陷入困境的例子屡见不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上市公司经营者决策失误,管理失控,外部环境恶化等。

但任何财务危机都有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

因此,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实时预警系统研究的科学意义在于,将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过程进行系统思考,探讨财务危机实时预警的前提和基础,分析财务危机发生的成因,构建实时预警系统,实时预报财务危机状况。

本文是实时预警系统的部分实证研究。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其财务比率为研究变量,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是否具有预测能力,即能否用来预测上市公司成为财务危机公司的概率。

具体来说实证步骤分为以下几步:首先,采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选择出判别能力最强的财务指标;第二步,采用单变量和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检验所选财务指标在两组之间是否真实存在显著差异;第三步,在正态假设下采用贝叶斯判别法(广义距离判别)从训练样本中训练出判别函数,并应用于测试样本进行检验;采用典型判别方法检验所选变量的判别能力,给出线性判别函数。

第四步,在以上的基础上,寻找最优的判别函数。

研究表明:1.从总体上说,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能够预测其未来财务危机的概率,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判断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是有效的,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2.所设计出的财务评价指数对投资者、投资银行及监管机构判断上市公司具有较为有效的指导价值。

3.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总体上有逐年转好的趋势。

这一方面说明了监管层加强管理,逐步提高了IPO及增发等方式募集资金的门槛是有效的。

2 财务危机模型研究回顾2.1国外发展与研究动态国外从事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相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菲茨.帕特里克(Fitz Patrick,1932)以19家公司作为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划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组,他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比率。

尽管Fitz Patrick研究的结果很不错,但时隔三十多年后,才有人沿着他的思路继续研究破产预测问题。

美国芝加歌大学教授比弗(Beaver,W.H.,1966)提出了单变量判定模型。

他首先使用了5个财务比率作为变量,对79家财务危机的公司和79家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进行了一元判定预测,发现现金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率能够最好地判定公司的财务状况(误判率最低);其次是资产负债率,并且离经营失败日越近,误判率越低,预见性越强。

接着,另一美国学者奥特曼(Altman,1968)提出了多元Z值判定模型。

他从最初22个变量中,选择了5个能够提供最有效判定模型的变量。

将这些变量合并入一个函数方程,用Z值进行判定,从而克服了单变量模型出现的对于同一公司,不同比率预测出不同结果的现象。

其实证结果表明,在破产前一年的预测准确性较比弗有较大提高,但在破产前5年进行预测,其准确性却不如比弗的模型。

此类预测模型还包括迪肯(Deakin,1972)的概率模型,埃德米斯特(Edmisterd,1972)的小企业研究模型,达艾蒙德(Dimond,1976)范式确认模型等。

但是这些线性模型均存在着假设上的局限性。

因此以欧尔森(Ohlsn,1980)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采用了条件概率模型,主要有对数成败比率模型(LOGIT)和概率单位模型(PROBIT)两种统计方法。

它们都是建立在累积概率函数的基础上,一般运用最大似然估计,而不需要满足自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和两组间协方差相等的条件。

欧尔森的模型使用了9个自变量。

企业规模是其中的一个变量,用总资产与GNP价格指数的对数值来计算,其目的是消除“时间价值”的影响。

Olhson所采用的破产样本是从1970年到1976年间破产企业中选择的,而且在破产之前至少在证券交易所上市3年;配对样本是2058家非破产的企业。

欧尔森估计了三个模型,第一个模型预测一年内破产的企业,第二个模型预测第一年未破产而在第二年内破产的企业,第三个模型预测一年到二年内破产的企业。

欧尔森分析了样本公司在破产概率区间上的分布以及两类判别错误和分割点的关系。

他发现至少有4类显著影响公司破产概率的变量: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资产的变现能力。

与此同时,在西方掀起了企业财务危机预测的研究热潮。

如回归分析、数学规划、模糊分析、K邻近判别法和专家系统等方法在财务危机预测中广泛使用。

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的企业界和理论界对上述线性方法提出了质疑,因为他们的有效性依赖于严格的假设条件,如变量的多元正态分布,独立性及等协方差矩阵。

只有当这些假设条件得到满足,这些方法才有满意的效果。

近几年对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表明,由于它的非线性、非参数(non-parameter)、自适应学习等特征,可作为模式判别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人工神经网络已成功解决了许多金融、财务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财务危机预测方面的研究,如Lecher,Sharda,Wislon,Tam和Kiang等,分别运用了不同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财务危机进行了预测,并与传统的线性方法作了比较,表明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强于传统的线性方法。

2.2国内发展与研究动态我国的相关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

在国内的研究中,吴世农和黄世忠(1986)曾介绍过企业的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2]。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余廉教授(1993,1999)先后主持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逆境管理——管理失误成因分析与企业滑坡对策研究”和“企业危机的预警原理与方法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系列成果。

其中对财务风险预警原理做了深入研究。

陈静(1999)以27对同行业同规模的ST公司与非ST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单变量判别分析和多变量判别分析,在宣布日前一年总的准确率分别为100%和85%[3]。

张玲(2000)以120家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其中60家公司的财务数据估计二类线性判别模型,并使用另外60家公司进行检验,发现模型具有超前4年的预测结果[4]。

清华大学陈晓教授等(2000)从我国“ST”公司的角度来研究公司财务危机问题,是比较成功的一篇。

他们通过实验1260种变量组合,发现负债/权益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利润/总资产比率、留存收益/总资产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有着显著的预示效应,他们的最优模型能够从上年ROE公告小于5%的上市公司中预测出73.68%下一年会进入ST板块,总体判别正确率为78.24%[5]。

上海财经大学孙铮教授(2000年)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在分析13个变量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给出了判别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一个模型。

这一模型包括四个变量:毛利率、其它应收款与总资产的比率、短期借款与总资产的比率、股权集中系数。

其中,股权集中系数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直接表征,也是该模型异于其他预测模型的主要区别。

该模型的回判准确率为84.52%,而对2000年新增加的“ST”公司的判别准确率则达到了95.45%[6]。

吴世农、卢贤义(2001)选取了70家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和70家财务正常的公司为样本,首先应用剖面分析和单变量判定分析,研究财务困境出现前各年这类公司21个财务指标的差异,最后选定6个为预测指标,应用Fisher线性判定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三种方法,分别建立三种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研究结果发现三种模型均能在财务困境发生前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