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第八版ppt 创伤
合集下载
外科学颅脑损伤第八版
![外科学颅脑损伤第八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d1b477dd36a32d737581c1.png)
临床实际中可能多种损伤方式相继发生,也可 能单一方式发生。
精品PPT
加速性损伤
➢ 运动着的物体撞击于 静止状态的头部所发 生的脑损伤。
➢ 如棍棒或石块击伤。
精品PPT
减速性损伤
➢ 运动着的头部碰到 静止的物体而致伤。
➢ 除着力部位产生冲 击伤外,常在着力 的对侧形成对冲伤, 如坠落和跌伤。
精品PPT
骨 膜 下 血 肿 血肿不超过颅缝,张力高,大者有波动感,
常伴有颅骨骨折。处理原则同上相仿,但对 于合并颅骨骨折者不宜强力加压包扎,防止 血液经骨缝精流品P入PT颅内导致硬膜外血肿。
头皮裂伤(scalp laceration)
• 多由锐器伤所致,裂口较平直,创缘整齐,深浅不 一,可深达骨膜,颅骨常完整。
或在伤后24小时内意识恶化并 昏迷>6小时以上。
精品PPT
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计分)
睁眼反应 计 言语反应 计 运动反应 计
分
分
分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吩咐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不当 4 定位反应 5
刺痛睁眼 2 言语错乱 3 屈曲反应 4
不睁眼 1 言语难辨 2不能作转移皮瓣时,可取腹部或大 腿中厚皮瓣作游离植皮。颅骨外露者,局部筋膜转移 再植皮。
– 骨膜撕脱不能再植,可外板钻孔达板障,待肉芽生长
后再植皮。
精品PPT
头皮撕脱伤
精品PPT
精品PPT
颅骨骨折(fracture of the skull)
• 颅骨骨折是指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 变。
头皮血肿(scalp hematoma)
• 多因钝器伤所致。 • 血肿类型 • 皮下血肿(subcutaneous hematoma) • 帽状腱膜下血肿(subgaleal hematoma) • 骨膜下血肿(subperiosteal hematoma)
精品PPT
加速性损伤
➢ 运动着的物体撞击于 静止状态的头部所发 生的脑损伤。
➢ 如棍棒或石块击伤。
精品PPT
减速性损伤
➢ 运动着的头部碰到 静止的物体而致伤。
➢ 除着力部位产生冲 击伤外,常在着力 的对侧形成对冲伤, 如坠落和跌伤。
精品PPT
骨 膜 下 血 肿 血肿不超过颅缝,张力高,大者有波动感,
常伴有颅骨骨折。处理原则同上相仿,但对 于合并颅骨骨折者不宜强力加压包扎,防止 血液经骨缝精流品P入PT颅内导致硬膜外血肿。
头皮裂伤(scalp laceration)
• 多由锐器伤所致,裂口较平直,创缘整齐,深浅不 一,可深达骨膜,颅骨常完整。
或在伤后24小时内意识恶化并 昏迷>6小时以上。
精品PPT
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计分)
睁眼反应 计 言语反应 计 运动反应 计
分
分
分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吩咐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不当 4 定位反应 5
刺痛睁眼 2 言语错乱 3 屈曲反应 4
不睁眼 1 言语难辨 2不能作转移皮瓣时,可取腹部或大 腿中厚皮瓣作游离植皮。颅骨外露者,局部筋膜转移 再植皮。
– 骨膜撕脱不能再植,可外板钻孔达板障,待肉芽生长
后再植皮。
精品PPT
头皮撕脱伤
精品PPT
精品PPT
颅骨骨折(fracture of the skull)
• 颅骨骨折是指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 变。
头皮血肿(scalp hematoma)
• 多因钝器伤所致。 • 血肿类型 • 皮下血肿(subcutaneous hematoma) • 帽状腱膜下血肿(subgaleal hematoma) • 骨膜下血肿(subperiosteal hematoma)
创伤教学课件-PPT
![创伤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1a478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6.png)
创伤得修复
• 从本质上说就就是创伤得愈合过程 • 白细胞、吞噬细胞不断清除伤口内失
活组织、细菌与异物 • 创面上不断出现毛细血管肉芽、成纤
维细胞与胶原纤维蛋白、糖蛋白、粘 蛋白得增生透出,形成新鲜肉芽组织 • 伤后24小时就大量出现
影响因素
• 年龄小、组织分化程度低、机体营 养好以及血循环佳者再生愈合力强
诊断
• 详细了解受伤史 • 对多发伤得初步观察 • 对多发伤得早期检查 • 全身各系统得检查
CRASH PLAN
C=cardiac(心脏) A=abdomen(腹部) H=head(头颅) P=pelvis(骨盆) A=arteries(动脉)
R=respiratory(呼吸) S=spina(脊髓)
一类伤员(可在伤后3-6h内手术:不伴有腹部内脏伤; 四肢动脉伤已上止血带;臀部深部创伤;大面积 软组织伤;眼部伤伴眼内异物;严重烧伤)
二类伤员(可在伤后6-12h内手术:闭合性胸部伤;四 肢烧伤;开放性骨折;关节伤;不伴动脉出血得肌 肉损伤;颌面伤)
三类伤员(可在伤后12h以后手术:未感染得软组织 伤;某些穿透伤;闭合性骨折;不伴有大面积软组 织伤得四肢伤;局限性烧伤)
创伤教学课件
概述
由于物理、化学、生物或其她 因素对人体皮肤粘膜及其被覆 下得组织器官得损伤,造成局 部或全身功能障碍
创伤分类
按部位分类
颅脑、颌面部、颈部、胸 部、腹部、脊柱、骨盆、 四肢与泌尿系统
按性质分类
•开 放 性 、 闭 合 性 、 挤 压 伤 、 爆震伤、冲击伤、烧伤、 冻伤等 •派 生 出 混 合 伤 、 复 合 伤 、 多处伤与多发伤
• B-呼吸频率(次/分):2024为4分 ,2535为3分, 35为2分,10为1分,0为0分
外科创伤PPT课件
![外科创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9656475fbfc77da269b1fc.png)
10
第二节 创伤的诊断
诊断创伤主要是明确损伤的部位、性质、程度、全身性变化及并发症, 特别是原发损伤部位相邻或远处内脏器官是否损伤及其程度。因此,需 要详细地了解受伤史,仔细地全身检查,并借助辅助诊断措施等才能得 出全面、正确的诊断。创伤的评估和诊断通常包括现场急救中的初次评 估和院内救治的二次评估,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多次评估,以确保不忽视 新出现的症状体征,并查看先前发现的症状体征是否恶化,以防止漏诊。
• 创伤的分类是为了尽快对伤员作出正确的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便 使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救治工作的有效性 和时效性,同时也有利于日后的资料分析、经验总结 和科学研究。
3
常用的分类方法
1. 按致伤机制分
类可分为
A 挫伤 B 刺伤 C 切割伤 D 擦伤 E 挤压伤 F 撞击伤及火器伤
4
2.按受伤部位分类 一般分为头部伤、颌面部伤、颈部
外科创伤
临床医学
1
目录
CONTENTS
1 创伤概论 概念、分类和病理生理
2 创伤诊断与治疗 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
3
战伤的救治
在战场上的救治方法与原则
2
第一节 创伤的概念
• 狭义的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 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 广义上讲,物理、化学、心理等因素对人体造成的伤 害也可称为创伤。
6
4.按伤情轻重分类
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伤。组织器官结构轻度损害或部分功能障碍无生命危险,预后良好者为 轻度伤;组织器官结构损害较重或有较严重的功能障碍,有一定生命危险顶后对健康有一定伤害者为中 度伤;组织器官结构严重损伤和功能障得,通常危险生命,预后对健康有较大伤害者为重度伤。例術评 分是一种相对量化的分米方法、是以计分的形武估计例的严重程度。一般用最
《外科学》第八章第一节损伤概述护理课件
![《外科学》第八章第一节损伤概述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169a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b.png)
作业许可制度
实行作业许可制度,确保高风险作 业得到审批和监督。
现场安全监管
加强现场安全监管,确保各项安全 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作业环境安全
确保作业场所符合安全卫 生标准,消除环境中的不 安全因素。
安全设施配备
根据需要配备齐全的安全 设施,如防护罩、安全阀、 报警器等。
设备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 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和安全性能。
高风险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风险评估与控制
对高风险作业进行风险评估,制 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分类
根据损伤的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 和闭合性损伤;根据损伤的部位,可 分为颅脑损伤、脊柱损伤、四肢损伤等。
损伤的病理生理
应激反应
机体受到损伤后,会引发 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儿 茶酚胺、糖皮质激素等分 泌增加,导致机体代谢和
生理功能发生变化。
炎症反应
损伤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发 生,炎症细胞和介质在受 损部位聚集,对受损组织
03
损伤的急救护理
止血
直接压迫止血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伤口,达到 止血目的。
抬高受伤部位
利用重力作用,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少 出血。
止血带止血
在伤口近心端使用止血带,阻止血流通过 伤口。
压迫动脉止血
通过压迫出血动脉的近端,阻断血流,达 到止血效果。
包扎
清洁伤口
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擦拭伤 口周围的皮肤。
《外科学》第八章第一节损伤 概述护理课件
CONTENTS
• 损伤概述 • 损伤的护理评估 • 损伤的急救护理 • 损伤的康复护理 • 损伤的预防与控制
外科学PPT课件 创伤
![外科学PPT课件 创伤](https://img.taocdn.com/s3/m/cf179292376baf1ffd4fad80.png)
二期愈合 以纤维组织修复为主,影响结构和功能恢复 程度重、范围大、坏死组织多、常伴有感染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局部
全身
局部因素
伤口感染 损伤范围大、坏死组织多,异物存留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措施不当
全身因素
营养不良 大量使用细胞增生抑制剂 免疫功能低下 全身性严重并发症
并发症
感染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应激性溃疡 凝血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障碍
③第三类:潜在性创伤,性质尚未明确,有可能需要手术治 疗,应继续密切观察,并作进一步检查
进一步救治
2. 呼吸支持
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张力性气胸穿刺排气或闭式引流 开放性气胸封闭伤口后行闭式引流 如有多根肋骨骨折引起反常呼吸时,先用加垫包扎或肋骨牵引限制部分 胸廓浮动,再行肋骨固定
诊断
部位 性质 程度 全身变化 并发症
受伤史
受伤情况 伤后表现及其演变过程 伤前情况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
全身情况 神志、呼吸、脉搏、血压、体温
专科检查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穿刺和导管检查 影像学检查 功能监护仪器
创伤的处理
急救 进一步救治
First Aid
ABC Airway Breathing Circulation
病理
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同时存在,维持机体自身内环境的稳定 轻微的局部软组织损伤以局部反应为主,全身反应较轻或持续时 间短 严重的局部损伤,局部组织损伤较重,全身反应也较明显且持续 时间也长 早期正确处理有利于全身反应的减轻,并可促进局部反应的消退 过度的反应往往可对机体造成损害
病理
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
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清洁伤口可以直接缝合 污染伤口可行清创术,直接缝合或者延期缝合 感染伤口先要引流,然后再作其他处理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局部
全身
局部因素
伤口感染 损伤范围大、坏死组织多,异物存留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措施不当
全身因素
营养不良 大量使用细胞增生抑制剂 免疫功能低下 全身性严重并发症
并发症
感染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应激性溃疡 凝血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障碍
③第三类:潜在性创伤,性质尚未明确,有可能需要手术治 疗,应继续密切观察,并作进一步检查
进一步救治
2. 呼吸支持
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张力性气胸穿刺排气或闭式引流 开放性气胸封闭伤口后行闭式引流 如有多根肋骨骨折引起反常呼吸时,先用加垫包扎或肋骨牵引限制部分 胸廓浮动,再行肋骨固定
诊断
部位 性质 程度 全身变化 并发症
受伤史
受伤情况 伤后表现及其演变过程 伤前情况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
全身情况 神志、呼吸、脉搏、血压、体温
专科检查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穿刺和导管检查 影像学检查 功能监护仪器
创伤的处理
急救 进一步救治
First Aid
ABC Airway Breathing Circulation
病理
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同时存在,维持机体自身内环境的稳定 轻微的局部软组织损伤以局部反应为主,全身反应较轻或持续时 间短 严重的局部损伤,局部组织损伤较重,全身反应也较明显且持续 时间也长 早期正确处理有利于全身反应的减轻,并可促进局部反应的消退 过度的反应往往可对机体造成损害
病理
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
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清洁伤口可以直接缝合 污染伤口可行清创术,直接缝合或者延期缝合 感染伤口先要引流,然后再作其他处理
创伤 外科学第八版
![创伤 外科学第八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45653d31126edb6f1a1059.png)
3、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组织修复的方式:全完修复与不完 全修复。 、组织修复的过程:局部炎症反应阶 段;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生成阶段;组 织塑形阶段。 、创伤愈合的类型:
一期愈合-清洁伤口的愈合
二期愈合-感染伤口的愈合
一期愈合伤口(疤痕组织少, 二期愈合伤口(特点是 疤痕组织多,多见于感 多见于清洁伤口愈合) 染伤口愈合)
提 颏 法 通 气
托 下 颌 法 通 气
口咽通气管通气
、环甲膜穿刺或切开
环甲膜穿刺通气
环甲膜切开通气
④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
喉罩通气
⑤、气管切开
3 、止 血 、指 压止血 法(用 于动脉 出血的 临时止 血)
、加压包扎法
填塞法 ④止血带止血法
绞 棒 止 血 法
注意事项: 不宜扎或绞得过紧,以能止血为度。 应标记、注明启用时间 每1 时小松1 -2 分钟,使用时间不宜超过4 小 松解止血带时应补血容量、准备好止血器材 止血时间过长,已经发生坏死时,应行截肢术。
第十二章 创 伤
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肖典明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创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各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处 理原则、方法; 3.掌握开放性损伤的伤口处理原则和清 创方法; 4.熟悉创伤的分类和创伤后人体的病理 生理变化特点及修复过程;
5.了解战伤的特点及救治原则。
第一节
创伤概论
脉搏
呼吸 意识状态 其它
51~119
正常 正常
≥120
浅或费力 模糊或烦燥 合并穿透伤 <10或须插管 言语不能理解
创伤PPT演示课件
![创伤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6c221ebcd126fff6050b1a.png)
22
23
复合伤
定义:人体同时或相继受到两种以上致伤因素 而发生的损伤。
特点:以一伤为主 伤情被掩盖 多有复合效应
类型:放射复合伤 烧伤复合伤 化学复合伤
24
复合伤的急救护理
危及生命的创伤首先处理
抗感染、抗休克、防出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烧伤复合伤) 抗辐射处理(放射复合伤) 清除毒物(化学性复合伤)
予人工呼吸机支持呼吸 抗休克 合并血气胸时,应立即放置胸腔引流管
54
张力性气胸
活瓣状伤口(胸壁软组织或肺及支气管裂伤) 与胸膜腔相通
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膜腔 呼气时活瓣闭合气体不能排出
胸膜腔内气体有增无减,形成张力且不断增高
55
张力性气胸
烦躁不安,发绀,极度呼吸困难,出现呼吸 三凹症,血压下降
创伤
1
学习目标
掌握:创伤概念 多发伤的病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2
学习目标
了解:创伤分类、主要病理及病生变化
熟悉:创伤评分法 复合伤的特点、类型及急救护理 颅脑创伤、胸腹部创伤 骨关节损伤的伤情评估与急救护理
3
创伤
概述 多发伤、复合伤 颅脑创伤 胸部创伤 腹部创伤 骨关节损伤
4
62
护理要点
6.对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病人,做好引流管的护理 7.协助做好床边胸片等各项检查 8.疼痛剧烈者可服用止痛片或肌注镇痛剂,如吗啡
5-10mg,但对有呼吸困难、低血压者禁用或慎用 9.使用呼吸机者应做好气道管理,防止呼吸道感染 10.神志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11.需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
止血带应用 解除呼吸困难 开放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反常呼吸
17
现场救护
原则: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 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23
复合伤
定义:人体同时或相继受到两种以上致伤因素 而发生的损伤。
特点:以一伤为主 伤情被掩盖 多有复合效应
类型:放射复合伤 烧伤复合伤 化学复合伤
24
复合伤的急救护理
危及生命的创伤首先处理
抗感染、抗休克、防出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烧伤复合伤) 抗辐射处理(放射复合伤) 清除毒物(化学性复合伤)
予人工呼吸机支持呼吸 抗休克 合并血气胸时,应立即放置胸腔引流管
54
张力性气胸
活瓣状伤口(胸壁软组织或肺及支气管裂伤) 与胸膜腔相通
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膜腔 呼气时活瓣闭合气体不能排出
胸膜腔内气体有增无减,形成张力且不断增高
55
张力性气胸
烦躁不安,发绀,极度呼吸困难,出现呼吸 三凹症,血压下降
创伤
1
学习目标
掌握:创伤概念 多发伤的病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2
学习目标
了解:创伤分类、主要病理及病生变化
熟悉:创伤评分法 复合伤的特点、类型及急救护理 颅脑创伤、胸腹部创伤 骨关节损伤的伤情评估与急救护理
3
创伤
概述 多发伤、复合伤 颅脑创伤 胸部创伤 腹部创伤 骨关节损伤
4
62
护理要点
6.对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病人,做好引流管的护理 7.协助做好床边胸片等各项检查 8.疼痛剧烈者可服用止痛片或肌注镇痛剂,如吗啡
5-10mg,但对有呼吸困难、低血压者禁用或慎用 9.使用呼吸机者应做好气道管理,防止呼吸道感染 10.神志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11.需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
止血带应用 解除呼吸困难 开放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反常呼吸
17
现场救护
原则: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 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外科学总论--创伤ppt
![外科学总论--创伤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8e8a1152ea551810a687b5.png)
2. 创伤愈合类型 分为: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
一期愈合(healing by first intention) 组织修复以原来的细胞为主,仅含少量纤 维组织,局部无感染﹑血肿或坏死组织, 再生修复过程迅速,结构和功能修复良好. a 创口小 ,不感染,组织破坏少; b 经缝合,创缘对合,炎症反应轻; c 表皮再生,少量肉芽组织; d 瘢痕少。
伤后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垂体前叶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
血糖升高;脂肪分解产生能量;
减轻炎症损害
下丘脑-垂体后叶轴反应:
创伤后低血容量
ADH分泌增加 肾远曲管和集合管 对水的吸收增加 维持循环血量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肾素-醛固酮(renin-aldosterone) 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 血管紧张素Ⅰ(angiotonin Ⅰ)
创 伤
trauma
第一节 创伤概论
一、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广义:指机械、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 素造成的机体损伤。 狭义: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 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称 为创伤(trauma)。
(二)创伤的分类(classification)
1. 按致伤原因: 擦伤 撕裂伤 刺伤 切割伤 挫伤 火器伤 爆震伤 冲击伤等. 2. 按受伤部位、组织器官区分: 颅脑伤、颌面部伤、颈部伤、胸(背)部伤、腹 (腰)部伤、脊柱脊髓伤和四肢伤等。
(四)创伤并发症
1. 2. 3. 4. 5. 6. 感染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症 应激性溃疡 凝血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障碍
三、创伤的临床表现
1 局部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 创伤
院前指数(PHI)评定方法 0 SBP 脉搏 呼吸 意识状态 其它 >100 51~119 正常 正常 1 86~100 2 75~85 3 0~74 ≥120 浅或费力 模糊或烦燥 合并穿透伤 <10或须插管 言语不能理解 4 5
总分 0~20分;0~3分,轻伤;4~20分,重伤
创伤指数(TI)评定方法 1 受伤部位 四肢 3 背部 5 胸部 6 头、颈、腹
(注意:头、手、面和会阴部伤口可行一期缝合)
第9章 创伤
第三节 战伤救治原则
第9章 创伤
• 战伤救治的特点 大批伤员 野战环境(气候,地形,常需转移) 资源有限(人员,物资缺乏) 分级救治(伤员需多次转运)
第9章 创伤
• 火器伤处理原则 组织损伤分区
伤道
第9章 创伤
• 火器伤处理原则 全面了解伤情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 积极抗休克 早期抗感染 伤口处理:早期清创,延期缝合
三角巾上肢悬吊包扎法
第9章 创伤
绷带回返包扎法
绷带螺旋反折包扎法
第9章 创伤
脑组织及腹腔脏器脱出包扎法
第9章 创伤
固定
卷式可塑性夹板固定方法 (该方法一般作为现场临时 固定,到达医院后应改用制 式固定)
第9章 创伤
前臂夹板固定法
上臂夹板固定法ຫໍສະໝຸດ 下腿固定于健肢小腿夹 板固定
第9章 创伤
股骨骨折夹板固定法
第9章 创伤
一期愈合伤口 (疤痕组织少,多见于清洁 伤口愈合)
二期愈合伤口 (特点是疤痕组织多, 多见于感染伤口愈合)
第9章 创伤 • 创伤并发症 感染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应激性溃疡 凝血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障碍
第9章 创伤
第二节 创伤的诊断与治疗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诊断
• 受伤史 受伤情况: 致伤原因 受伤的时间和地点 受伤时的体位 伤后表现及其演变过程 伤前情况
创伤分类
注:烧伤有 时也可由化 学作用引起, 如酸、碱烧 伤
物理作用
化学作用 多因素作用
第9章 创伤
• 按受伤部位: 颅脑伤 颌面部伤 颈部伤 胸(背)部伤 腹(腰)部伤 骨盆伤 脊柱脊髓伤 四肢伤 一:头部;二:颈部;三:脊柱;四:胸背部; 五:腹腰部;六:骨盆部;七:上肢;八:下肢 多发伤
颅脑、颌面、颈部也通常合并为头颈部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诊断
•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电解质检查 穿刺和导管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MRI,CT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诊断
• 创伤检查的注意事项 ①首先抢救危重情况(窒息、大出血、心搏骤停等) ②检查步骤尽量简捷,勿因检查而加重损伤 ③重视症状明显的部位 ④接收批量伤员时,不可忽视异常安静的患者 ⑤密切观察,争取尽早确诊
第9章 创伤
病例分析
某多发伤伤员,存在窒息、腹腔内脏脱出、股 骨开放性骨折,伤员血压低、脉弱而快。急救时应 如何实施。 1. 先抢救窒息,因其可危及伤员生命 2. 积极抗休克(如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等) 3. 处理股骨骨折,如临时固定(注意:如果股骨骨 折仍有明显出血,可先用止血带止血,再行抗休 克处理) 4. 最后处理腹腔内脏脱出,给予保护性包扎
骨盆骨折简易固定法
第9章 创伤
指 指 手 腕 前臂 肘 上臂 肩关节 胸、脊柱 骨盆 髋 大腿 膝 小腿 踝 足 趾 手 腕 前 臂 肘 关 节 上 臂 肩 躯 干 腹 骨 盆 髋 关 节 大 腿 膝 关 节 小 腿 踝 足 趾
固定范围示意图
(圆点代表伤处,条形部位代表应固定的范围)
第9章 创伤
固定(视频)
请移至网络增值服务平台观看此视频 本视频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战伤自救互救》
第9章 创伤 搬运
单人搬运
第9章 创伤
单人搬运
第9章 创伤
双人搬运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 进一步救治 判断伤情: ①致命性创伤,手术治疗 ②平稳伤员,观察或复苏,作好手术准备 ③潜在性创伤,密切观察,进一步检查 呼吸支持: 胸腔穿刺排气或闭式引流;供氧 循环支持: 积极抗休克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诊断
• 体格检查 初步检查:呼吸、脉搏、血压、体温、意识状态、 面容、体位姿势等 详细检查:CRASHPLAN检诊程序 心脏(A)、呼吸(R)、腹部(A)、脊柱(S)、 头部(H)、骨盆(P)、肢体(L)、动脉(A)、 神经(N) 伤口检查:伤口形状、大小、边缘、深度及污染情 况、出血的性状、外露组织、异物存留 伤道位置,入口和出口,
第9章 创伤
口对口人工呼吸
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
第9章 创伤 通气 呼吸道阻塞原因 ①异物阻塞:多见于颌面部及颈部伤 ②血肿压迫:多见于颈部血管伤 ③气管受损:多见于颈部伤 ④伤员昏迷:多见于颅脑伤 ⑤喉及气道黏膜水肿:多见于吸入性烧伤 ⑥肺出血或支气管损伤:多见于肺爆震伤
第9章 创伤
提 颏 法 通 气 托 下 颌 法 通 气
第9章 创伤
② 沿原伤口切除创缘皮肤1~2mm,必要时可扩大 注意:肢体部位应沿纵轴切开 经关节的切口应作S形切开
第9章 创伤
④ 切开深筋膜
⑤切除失活组织, 清除血 肿、凝血块和异物,对 损伤的肌腱和神经可酌 情进行修复或仅用周围 组织掩盖
第9章 创伤
⑥ 取出游离污染的碎骨片 注意:与骨膜相连的大骨片应保留
创伤分类
第9章 创伤
创伤分类
• 按伤后皮肤完整性: 闭合伤-挫伤、挤压伤、扭伤、震荡伤、 关节脱位和半脱位、闭合性骨折、 闭合性内脏伤等。 开放伤-擦伤、撕裂伤、切割伤、砍伤、刺伤 • 按伤情轻重:轻、中、重伤
第9章 创伤
根据伤口(伤道)情况可分为: 切线伤:体表切线方向沟槽伤道 贯通伤:有入口和出口 盲管伤:有入口无出口(也称穿透伤) 反跳伤:入口和出口集中于一点
第9章 创伤
思考题
1. 2. 3. 4. 5. 6. 简述创伤的分类 创伤急救的技术有哪些 简述清创步骤 平时创伤清创与战伤伤口清创的区别 创伤急救程序如何 大批伤员救治时应注意什么
口咽通气管通气
第9章 创伤
喉罩通气
环甲膜穿刺通气
第9章 创伤
环甲膜切开通气
第9章 创伤
本视频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战伤自救互救》
第9章 创伤
止血
指压止血法 (用于动脉 出血的临时 止血)
第9章 创伤
橡 皮 止 血 带 止 血 法
注意: 止血带须置伤口近心端 止血带下应垫以衬垫 以止住出血为度,不宜扎或绞得过紧 应注明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不宜超过5小时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 镇静止痛:哌替啶75~100mg 或 盐酸吗啡5~10mg • 防治感染:破伤风抗毒素, 抗生素 • 密切观察:监测和进一步检查 • 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营养支持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 急救程序
迅速评估伤情 有无威胁生命的紧急情况
有 无
通气、心肺复苏、止血等
第9章 创伤
• 急救 复苏:用于心跳、呼吸骤停时
胸外心脏按压 一手掌根部置于伤员胸骨中、下 1/3交界处,另一手掌呈直角交叉 压于其上;前臂与伤员胸部垂直, 以上身前倾的力量向脊柱方向按 压。速度为每分钟100次,按压/ 松开时间1:1,每按压30次,行 人工呼吸2次。 必要时行电击除颤。
创伤的处理
损伤类型
循环状态 心 率 呼吸状态
撕裂伤
外出血 胸痛
挫伤
BP 60~97 100~140 呼吸困难
刺伤
BP <60 >140 发绀
钝器伤、子弹伤
BP测不到 <50 无呼吸
意识状态
嗜睡
恍惚
半昏迷
深昏迷
<9分,轻或中度伤;10~16分,重伤;>17分,极重伤
第9章 创伤
创伤病理
• 局部反应:炎症反应 • 全身反应:非特异性应激反应 • 伤口愈合: 一期愈合-清洁伤口的愈合 二期愈合-感染伤口的愈合
了解受伤史,分析受伤 情况,仔细体格检查
实施各种诊断性穿刺或必要的辅助检查
确定性治疗
第9章 创伤
批 量 伤 员 的 救 治
轻度伤 伤员分类 中、重度伤
归队
必要的紧急救治,稳定伤情 后 送
进一步分类
急救或确定性治疗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 软组织闭合性创伤的治疗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触痛,或有皮肤发红 继而转为皮下青紫瘀斑 治疗:常用物理疗法(初期局部冷敷,后期热敷或理疗) 挫伤后有血肿形成时,可加压包扎 强大暴力所致挫伤,检查深部组织器官有无损伤 闭合性骨折和脱位应予以复位后固定制动 重要部位闭合性创伤,须仔细检查诊断、治疗
外科学
创 伤
肖 南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第9章 创伤
知识要点和重点
• 创伤分类 • 创伤诊断 伤情判断,初步检查,进一步检查 • 创伤处理 急救技术,救治程序,开放伤处理,清创术 • 火器伤处理原则
第9章 创伤
第一节 创伤概论
第9章 创伤
• 按致伤因素: 烧伤 (热力作用) 冷伤 (冷作用) 挤压伤 (机械压迫) 刃器伤 (机械作用) 火器伤 (火器作用) 冲击伤 (冲击波作用) 核放射伤(射线作用) 毒剂伤 (化学作用) 复合伤 (多因素作用)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 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清洁伤口: 无菌手术切口,可以直接缝合 污染伤口: 细菌污染但尚未构成感染 清创后一期缝合或二期缝合 感染伤口:伤口已发生感染 先引流,再作其他处理
第9章 创伤
创伤的处理
• 清创术 时机:伤后6~8小时内 越早越好 步骤: ①先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 清洗周围皮肤,取出明显可 见的异物、血块及脱落的组 织碎片,常规消毒铺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