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二十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浦东
瑞丽 昆明 河口
贵阳
厦门
广州
东兴 北海
珠海
湛江
深圳
汕头
闽南三角区
海南
珠江三角洲
除了开放城市、开发区 之外,又出现了多种特 殊的开发区。这说明对 外开放的什么特点?
宽领域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四、对外开放的深化
1、中国为什么要加入WTO? 经济全球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 化的需要 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加快全球经济的发展。
珲春
沈阳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秦皇岛 天津 银川 西宁 兰州 西安 拉萨 成都 郑州 合肥 太原 大连
石家庄
济南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环渤海 长三角
南京南通 上海
武汉 重庆 岳阳 九江
长沙 南宁 南昌
芜湖
杭州 宁波 温州 福州
内陆省会城市 沿江城市 92年后沿边城市 85年沿海开放区 84年沿海开放城市 80年经济特区
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
1978年——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表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单位:亿美元
19500.00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2864.07 1.67 82.20 110.93 1050.49
1978
96.P.91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97.P.92 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 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98.P.92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99.P.92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1986年7月,中国正 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100.P.93 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要选择,也是 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 中国的开放。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探究:思考感悟
一、加1入、W抓T住O机为遇中,国迎的接改挑革战开;放和经济 建设营2造、一深个化有改利革的,国坚际持环开境放;; 二、有利3、于发加展快科国教内,产提业升结实构力调整,充分 利用国4际、资坚源持增科强学中发国展企观业,的实竞施争力; 三、提高中国的可国持际续地发位展,参与国际贸易 新规定的制定; 四、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 经济发展。
• 1948年,中国为关贸总协 定创始会员国之一
• 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 员列席总协定主持召开的 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 议;
• 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 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 缔约国地位;
• 2001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正式成员。
基础知识掌握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新阶段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
(1)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
东
部
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
中 西
部
推进步骤 点
线
面
开放范围 沿海
内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基础知识掌握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新阶段 历史再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④开发开放沿江港口城市(以上海浦东为龙头)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扩大
开放的浦东
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新区成为经济建设的 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形成的过程
①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20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其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 有3个在 A 福建省 B 海南省 C 广东省 D 浙江省 9、下列城市中既是现在的经济特区,又是《南京条约》 下列城市中既是现在的经济特区,又是《南京条约》 开放的口岸的是 ①深圳 ②汕头 ③厦门 ④广州 ⑤上海 A ②③ B ③④ C ③ D ③④⑤
给企业带来更 大的竞争压力 面临发达国家 的制约。 的制约。
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参与国际合作, 参与国际合作,在竞争中求发展 享受双边和多边贸易的各种好处 降低进口关税, 降低进口关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面临世贸游戏 规则的制约。 规则的制约。 面临被卷入经 济危机的风险
A.加快培养一批世贸组织专家, A.加快培养一批世贸组织专家,为我国外经 加快培养一批世贸组织专家 贸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B.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高发展中国 B.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高发展中国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家在世贸地位 C.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C.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发展多种经济 成分, 成分,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D.加快经济改革步伐 加快经济改革步伐, D.加快经济改革步伐,逐步扩大开放外资领 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业竞争力 E.加快我国外经贸法规体系与国外的 加快我国外经贸法规体系与国外的接轨 E.加快我国外经贸法规体系与国外的接轨 ……
1、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 1979年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 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这两省的特殊条件是 A.是革命老区 A.是革命老区 B.交通方便 交通方便、 B.交通方便、自然条件优越 C.物产丰富 物产丰富、 C.物产丰富、人均产值高 D.靠近港澳 靠近港澳、 D.靠近港澳、华侨众多 2、经济特区的特殊主要在于 A.政治制度不同 B.经济政策不同 A.政治制度不同 B.经济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同 C.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D.权力大于其他省区 C.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D.权力大于其他省区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开放的浦东
6)、2004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开 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它的开发 建设可以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环 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7)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格局: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 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从 内地到边疆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旧中国 新中国 背景 丧失独立自主, 被动开放 独立自主,主动开放 基础 屈辱、不平等 平等互利 结果 经济发展艰难, 国力削弱 促进经济发展, 国力增强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经济特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实行特殊的政治制度 (
D)
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管辖权的行政区域
③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方面,国家给予特殊政策 ④特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1979年4月,中共 中央工作会议期间, 邓小平对广东省委主 要负责人说:“划出 一块地方,叫做特区, 陕甘宁就是特区嘛, 中央没有钱,你们自 己搞,杀出一条血路 来。”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1、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的方针 2、过程: 1)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和窗口)
意义:有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 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情况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什么是世界贸易组织?其基本的组织 原则有哪些? 世贸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 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世界贸 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总部设于 日内瓦。它的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该组织有一个大家共同制定、共同遵守 的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家协定。 这一市场规则包括国民待遇原则、最惠 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待遇原则、互惠原 则和透明度原则等,若发生争端,按解 决机制处理。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1)建立五个经济特区(1980年起)
2)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4)对外开放的形式灵活多样(90年代以来) 5)重点开发上海浦东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1990年、1992年)
2)世贸组织的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待遇原则、互 惠原则、透明度原则
2、过程 1)1948年,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
2)1981年,首次派观察员列席
3)1986年,正式申请恢复 4)2001年11月11日,成为正式成员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影响
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符合我国的根本 长远利益 3)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和近代中国的被动开放有何不同?
3、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1)建立五个经济特区(1980年起)
含义: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实行
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目的: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原因: 地理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 运港口。 区位优势:是著名侨乡,离港、澳、台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 密切交往。
①全方位中有重点。即对所有的国家开放,但重点是西方发达国家。
②多层次中有先后,多方面中有选择。对外开放不仅是经济方面的
而是有比较、有选择地开放。
开放,而且是多方面的开放。但多方面不等于来者不拒,全盘接受,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共24张PPT)
自 主 学 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其次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将提出严重挑战: 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外国先进的产品 自 和服务将大量涌人中国,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 主 面临严峻的考验。 学 习 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国会有许 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被挤垮。 中国的失业人口也有上升的可能。
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 自 主 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学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 习 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原因:①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问 中国为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做出了哪些努力?中国加 题 情 入世界贸易组织说明了什么问题? 境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努力:①对经济体制加以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②加快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 自 主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说明世界大市场对中国开 学 放,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中国加入世界贸 习 易组织,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中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对外开放的格局
请同学们一一找出14个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在地图上
问 (1)这些开放城市和开放区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题 (2)中央决定开发浦东的目的是什么?开发浦东有哪些有利 情 条件?取得了什么成就? 境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
一、 对外开放的原因、目的 二、 对外开放的过程
(一)经济特区——点 (二)沿海开放城市——线 (三)沿海经济开发区——面 (四)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五)内陆省会城市
D
2、之所以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
其原因不包括( A.交通便利 C.经济基础好
C)
B.是著名的侨乡
D.历史上与海外交往密切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 区之一,其优势在于( ) (1)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位置 (2)作为侨乡,更有利于吸引外资 (3)工业基础比内地更雄厚 (4)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A.(1)(2)(3) B.(1)(3)(4) C.(2)(3)(4) D.(1)(2)(4)
三、 对外开放格局的格局 四、 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开放的浦东
• 1992年,开发上 海浦东新区成为 经济建设的重点,
成为中国进一 步对外开放的 标志。
【牛刀小试】
1.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A.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为经济特区( )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开放沿海14座港口城市
④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看我们如何应对。
挑战:给国内部分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一、 对外开放的原因、目的 二、 对外开放的过程
(一)经济特区——点 (二)沿海开放城市——线 (三)沿海经济开发区——面 (四)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五)内陆省会城市
三、 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四、 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引进来)
1.背景:
(1)建国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 (2)中国在左倾 思想影响下闭关自守 (3)中国与西方 国家经济水平存在较 大差距 (4)十一届三中 全会决定对外开放
2.经济特区设立
(1)概念: 在一个地区内,划出 一定的区域范围,这些 区域范围的对外经济活 动中,采取特殊政策。
(2)目的: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 境,鼓励和吸引外商兴 办企业和其他事业,以 促进本国或地区的经济 发展。
(3)经济特区特点:
①是经济特区而不是政治特区,以 一定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去吸引 外资的一种特殊形式 ②我国创办的特区是兼营工、商、 农、牧、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 综合性特区,而不是单一的出口加 工区(多种经营) 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
拉萨
环渤海地区 呼和浩特 秦皇岛 银川 大连 天津 西宁 青岛 烟台 连云港 长 南通 上海 三 万县 宜昌 武汉 角 宁波 重庆 九江 温州 长沙 福州 贵阳 厦门 昆明 瑞丽 广州 汕头 闽三角 东兴 珠海 深圳 河口 北海 湛江 海南 珠三角
7.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形成及特点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已经形成
2005年中国外贸顺差 突破千亿美元
③对中国经济产生新的挑战 Ⅰ.我国一些劣势行业处于不利境地
(如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企业及金融、 商业、服务业),加大金融市场的风险。 Ⅱ.短期加剧国企的经营困难——国有 企业亏损面扩大、破产企业增多、下岗或 失业人员增加。
(2)对世界:
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1)对中国: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 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 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开放。 ②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外开放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3.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优势与挑战;4.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对外开放的概念和意义–对外开放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对外开放对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的意义。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演变;–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我国对外开放的优势与挑战–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优势和特点;–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4.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国际事务和全球化趋势;–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简要介绍当前国际形势和全球化趋势,引发学生对对外开放的思考和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对外开放的概念和意义,包括对外开放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以及对国家经济、科技和文化的意义。
3.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包括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演变,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4.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就我国对外开放的优势与挑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5. 知识总结总结对外开放的优势与挑战,并复习本课所学知识点。
6. 拓展延伸探讨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和思考。
7. 提问检查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梳理重点和难点。
四、学习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和影响。
•讨论与互动:通过组织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和思考,拓宽对对外开放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师可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书面作业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价。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不仅仅是加入一个国际组织, 而是希望通过这个进程促进国内改革,促进国内开放。 因为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进程实际上是国内对开放问题统 促进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 一思想的过程,也是对产业和国人教育的过程,教育我 们开放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 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 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 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入 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东西部 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国有企 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等。 对我国的弱势产业带来严峻的挑战,收入差 距会进一步扩大,失业问题会严重。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 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拨乱反正。 开放的可能性!
材料五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 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后, 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 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 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发展不起来。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如何开放的?
(二)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入世” 2、中国为什么要“入世”?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 世界需要中国 巨大的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 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世贸组织几任总干 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同的意愿:WTO亟 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中国加入WTO究竟有利还是不利?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世界还没有被完全 认可
三、如何看待对外开放?
第20课_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 一市场。凡是经过批准手续、 领取了“营业执照”的世界贸 易组织成员,都可以进入这个 大市场。
3、 中国为何要“入世”?
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参加世界经济,那 不遵守世界规则也可以,就像 担着菜篮卖
小菜的那种小贩,尽管市场就在那里, 你也可以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守工 商部门的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 了就赶快跑。但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
东 部
推进步骤 点 线
中 西 部
开放范围 沿海
面
内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探究:知识链接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
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 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 系。 多层次 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 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 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 局。 宽领域 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 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第一次是鸦片战争战败后,在 第一次使中华民族走向灾难,但 《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 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第二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 第二次推动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D C B
A
闭关自守落后挨打, 改革开放是富强之道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
(1)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
3、 对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D) A:中国由此进入了对外开放的一个新阶段 B.中国是世贸组织前身“关贸总协会”的 创始国之一 C.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 发展 D.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而言,机遇和挑 战并存,因此,多数人反对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
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对外开放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2.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创办经济特区:为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1980年起,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设立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包括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4)进一步对外开放①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②从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
(5)对外开放新格局: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6)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性质:世贸组织是各国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2)标志: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3)意义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和实现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契机。
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2016·海南高考·25)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
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2.(2016·海南高考·24)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河口 北海 湛江 珠三角
海南
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经济特区
沿海 开放城市
全方位 多层次
沿海经济 开放区
内地
宽领域
对世界上所有类 型的国家开放
由东到西、由点到 线、由线到面、由
沿海到内地推进
不仅是经济领域, 也在科学、教育、 文化等领域开放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走出去)
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前身: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80年开始,5个经济特区 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 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2年,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两 引进来 大 决 策 走出去
开放沿江、沿边、省会城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富国之路
(3)建立:
天时: 地利: 人和: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对外开放的决策。
临近港澳台,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海路通道。
是著名的侨乡
海南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深
珠
圳
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2、沿海开放城市
大秦天烟青连南 上宁温福广湛北
天津 秦皇岛
青岛连云港 广州 北海大源自 烟台 南通 上海宁波 温州
湛江
福州
3、沿海经济开放区(51个县市)
塔城
黑河 满洲里
伊宁
长春 珲春
乌鲁木齐
西宁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拉萨
呼和浩特
银川
秦皇岛 大连 天津 烟台 环渤海地区
青岛
连云港 南通
长三角
沿边开放城市
万县 宜昌 武汉
上海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海开放区 瑞丽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四篇章 春的畅想
——开放之中国印象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 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 国。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 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 推向前进。 神舟七号 —— 十七大报告
1、全面理解世界贸易组织
(1)成立:1995年1月1日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2)前身:1948年1月日生效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3)性质: 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 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4)入世条件:必须经过批准手续,领取 “营业执照”,方可进入这个大市场。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
D
C
D
4(07 广东 单 科)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 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 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 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 新秩序已经建立 5我国对外开放的最主要目的是( D ) A、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B、引进外资,加快发 展步伐C、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 D、进一步发展 社会生产力 6、江泽民杂香港“2001· 《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说: “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 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中国政府体现上述 精神最主要的行动是( ) D A开放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D加入 世贸组织
(1)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 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 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 (3)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
推进步骤 点 线
中 西 部
开放范围 沿海
面
内地
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知识链接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
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 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 系。 多层次 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 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 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 局。 宽领域 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 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 11月10日18时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 1948年,中国为关贸总协 定创始会员国之一 • 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 员列席总协定主持召开的 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 议; • 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 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 缔约国地位; • 2001年11月成为世界贸易 组织正式成员。
【探究1】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 实行对外开放?
国 内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吸取建国以来的教训
国 际
适应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吸收新加坡等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
国际
一、对外开放的原因 国内 (一)实验探索 二、对外开放的四大篇章
(一)实验探索——经济特区的设立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 2、设立: 3、含义: 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 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4、目的: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2018版 第4单元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材整理1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2.过程(1)经济特区①概况: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②原因a.地理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
b.区位优势:是著名侨乡,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2)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沿海经济开发区:把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4)开发浦东: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5)开发天津滨海新区:从2004年以来逐渐引起世人关注。
3.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4.意义(1)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2)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误区警示]经济特区并未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其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但经济特区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教材整理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世贸组织的性质: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2.过程(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
(2)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关贸总协定主持召开的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议。
(3)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4)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3.影响(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3)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误区警示]中国“复关”和“入世”是不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民党当局窃踞等历史原因,中止了在关贸总协定的活动。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前预习案】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过程1.创办经济特区:(1)含义: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和的地区。
“特”在实行特殊的和。
(2)目的: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创办: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建立,1988年设立经济特区。
(4)原因:中国南方是对外交通的或重要,是著名,离、、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密切交往。
(5)地位和影响: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的作用。
2.开放沿海城市:年,进一步开放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1985年以后将、、、环渤海沿岸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
4.进一步对外开放:①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年,开发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②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2004年以来,这一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③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12月11日,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特点:1.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由东部到中西部逐步推进。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体系。
(三)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二、加入世贸组织1.过程: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了关贸总协定召开的谈判会议;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中的缔约国地位;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2.世贸组织性质:实际上是世界各国之间从事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3.意义:是中国融入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特”:特殊的经济政 性质:前者是社会主义中国境内的经济 上的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的地区,后者是 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高度自治的地方政 权;二者均隶属于中央政府。
12
秦皇岛
大连
天津 青岛 烟台
连云港
南通 上海 温州 宁波
福州
广州 北海 湛江
沿 海 开 放 市 的 港 口 城
13
大 秦 天 烟 青 连 南 上 宁 温 福 广 北 湛
二、开放格局的特点 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再到内陆省 会、沿江等城市,从东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三、作用: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逐渐适应全球化趋势 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 2001年12月11日,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2、含义: 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3、过程:中国是创始国之一,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会议, 1986年中国正式申请恢复缔约国地位,2001年12月,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4、影响: 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必然选择,是接轨的契机,标志世界大市场对中 国开放,符合我国根本利益。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临近港澳台,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海路通道。
厦门
珠海
海南汕头 深圳8来自深 圳珠 海汕头
厦门
9
经济特区
海南经济特区 (1988年)
10
昔日的边陲小 镇——老深圳 (1982年)
深圳 一夜崛起的城市
11
请思考:
经济特区“特”在 外国人认为,深圳和香港都是特 哪里?它与特别行政 区,它们的“特别之处”是相同的, 区有何区别? 你如何向他(她)说明真实的情况?
温故知新
简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意义
举措: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 业;在城市进行从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到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确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 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 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开始标志
2、沿海开放城市 、 1、特区 、 二、进程 4、各种形式全面开放 、 3、沿海开放区 、
三、特点和影响 四、加入WTO(进一步开放的标志) 加入WTO(进一步开放的标志) WTO
1年 1、WTO含义 含义: 1948年1月1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48、WTO含义: 2、中国复关的过程 、 1995年1月1日 1995、加入时间 ,世界贸易组织 年 3、 4、影响与挑战 、 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 一市场
入世前后几年数据对比
1996年 2001年 年 年 GDP(亿元人民币 亿元人民币) 亿元人民币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人民币 元人民币) 配收入 元人民币 出口额(亿美元 出口额 亿美元) 亿美元 进口额(亿美元 亿美元) 进口额 亿美元 外汇储备(亿美元 亿美元) 外汇储备 亿美元 67795 109655 2005年 年 182321
挑战
随着关税降低和保护性政策的丧失, 随着关税降低和保护性政策的丧失,国外先进的 关税降低和保护性政策的丧失 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 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 ,这将使中国落后 的企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严峻的考验。 的企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清末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有哪些区别? 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清末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有哪些区别? 合作探究 旧中国 为何开放 开放后与 他国地位 比较 影响 性质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目标是什么?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目标是什么?
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增强企业活力,
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逐步确立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逐步确立的? 76年经济建设的成就和挫折 5、列举1956 列举1956——76年经济建设的成就和挫折 1956 76 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大秦天烟青连南 上宁温福广北湛 闽长株三角、 闽长株三角、环渤海
沿边、 沿边、内地省会等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贸易区
三、特点和影响
对外开放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对外开放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满洲里 塔城 伊宁 长春 乌鲁木齐 银川 西宁 呼和浩特 秦皇岛 天津 黑河
复习提问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怎样的决策?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怎样的决策?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怎样的决策
确立改革开放, 确立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
1)实行家承责任制;2)调整结构,发展乡镇企业 )实行家承责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经这样妙喻中国入世: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经这样妙喻中国入世: 要想进一步对外开放, 要想进一步对外开放, 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参加世界经济,增强本国国 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世界规则 也可以,就像担着菜篮卖小菜的那种小贩 担着菜篮卖小菜的那种小贩, 也可以,就像担着菜篮卖小菜的那种小贩,尽管市场就 力,就必须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和资 在那里,你也可以不进入市场, 在那里,你也可以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守工商部门的 源,要想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就必须 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了就赶快跑。 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了就赶快跑。但如果要进入 世界经济的主流,想把生意做大,你就要进入市场, 世界经济的主流,想把生意做大,你就要进入市场,要 加入WTO! 加入 ! 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得在市场里建一个铺面 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 ,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甚至还得与工商部门建立好的 关系。而且这个时候你不按照市场规则办事也不行, 关系。而且这个时候你不按照市场规则办事也不行,跑 也跑不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也跑不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特点: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 特点: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 逐渐形成一个全方位 多层次的新格局 全方位、 的新格局。 逐渐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影响:它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影响:它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 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1.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可以利用国内 1.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 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 国际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国际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全面参与国 际竞争,提升综合国力。 际竞争,提升综合国力。 2.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利于维 2.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有利于维 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 国际贸易中的权利。 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0课
一、开始标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
1、特区 、 2、沿海开放城市 、 3、沿海开放区 、 4、各种形式的全面开放 、
二、进程
三、特点和影响 四、加入WTO(进一步开放的标志) 加入WTO(进一步开放的标志) WTO
1、WTO含义: 、 含义: 含义 2、中国复关的过程 、 3、加入时间 、 4、影响与挑战 、
卡塔尔多哈时间 2001年 11月 10 日 18 时 34分,随着卡 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 卡迈尔槌子的落下,中国 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 成员。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一、开始标志
2、沿海开放城市 、 1、特区 、 二、进程 4、各种形式全面开放 、 3、沿海开放区 、
珲春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拉萨
沿边开放城市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面 点
沿海开放区 瑞丽
线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青岛 连云港 长三角 南通 上海 万县 宜昌 武汉 重庆 九江 宁波 温州 长沙 厦门 福州 贵阳 昆明 深圳 东兴珠海 广州 汕头 闽东南 河口 北海 湛江 珠三角 海南
大连 烟台 环渤海地区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对外开放的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对外开放的方针 一、开始标志: 开始标志: ①②③④⑤ 1、特区 、 设立原因:区位优势、 ① 设立原因:区位优势、历史渊源 特区含义: ② 特区含义: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影响:带动出口, ③ 影响:带动出口,推动经济发展
探究思考: 探究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实际分析加入世贸 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中,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成为狼。 在经济全球化中,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成为狼。否 你把自己摆在羊的位置上,结果是只有被狼吃掉。 则,你把自己摆在羊的位置上,结果是只有被狼吃掉。如果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 把自己变成狼,还可以拚搏一番……而要成为狼,就必须熟 而要成为狼, 把自己变成狼,还可以拚搏一番 而要成为狼 国的弱势产业带来压 悉国际竞争的规则,按照国际惯例来竞争。如果你不去, 悉国际竞争的规则,按照国际惯例来竞争。如果你不去,也 力和严峻的挑战。 力和严峻的挑战。 不敢去了解国际竞争规则,你就永远没有成为狼的可能! 不敢去了解国际竞争规则,你就永远没有成为狼的可能! ——海尔总裁 张瑞敏 海尔总裁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 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 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 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入世和 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东西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 差距的扩大问题、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等。 差距的扩大问题、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等。 分析上述两段材料,说说加入世贸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挑战? 分析上述两段材料,说说加入世贸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挑战?
民众收入增加,进 民众收入增加, 出口贸易迅速发展, 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外 4839 6860 10493 汇储备快速增长。 汇储备快速增长。
1511 1388 1050 2661 2436 2122 7620 6601 8189
分析此表反映加入世贸对我 国经济有哪些影响? 国经济有哪些影响?
——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中国融入世界 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 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
二、进程
年 2、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 、 3、沿海开放区 1985年 、 年 4、各种形式 、 全面开放
大秦天烟青连南 上宁温福广北湛 闽长株三角、 闽长株三角、环渤海
沿边、 沿边、内地省会等 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贸易区
特点:全方位、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 三、特点和影响 影响:推动经济发展, 影响:推动经济发展,适应全球化趋势
材料一:对普通百姓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后, 材料一:对普通百姓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 利于人民生活 步下降,一些进口商品的限制也会逐步取消, 步下降,一些进口商品的限制也会逐步取消,部分耐用消费品和 水平的提高 服务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 服务的价格会进一步降低,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人们可以买 到更多、更便宜的进口商品。同时, 到更多、更便宜的进口商品。同时,我国部分行业的垄断也将会 被打破,消费者也同样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实惠。 被打破,消费者也同样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实惠。 材料二: 作为WTO的一员,也应充分享受权利。过去别人制定 的一员, 材料二 作为 的一员 也应充分享受权利。 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国 规则我们遵守,现在我们获得了平等制定规则的权利, 规则我们遵守,现在我们获得了平等制定规则的权利,这对维护 际贸易中的权利 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非常重要。我们已经开始根据WTO 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非常重要。我们已经开始根据 规则和规定,处理中外经贸纠纷,维护了我国的合法权益。 规则和规定,处理中外经贸纠纷,维护了我国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