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交际与高中英语教学.doc

合集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究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能够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和行为准则,建立和谐的跨文化关系的能力。

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重要的软实力,对于高中生而言,也是必备的能力之一。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元化教材和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材的选择可以涵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习俗和礼仪等,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别国的文化。

教师可以使用互动和合作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跨文化交流中来,例如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物,模拟跨文化交流的场景,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学校可以举办跨文化交流活动,提供学生实践交流的机会。

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生交流活动或者组队进行国际合作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学习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这样的活动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校可以开设跨文化交际的选修课程,让有兴趣的学生有机会深入学习跨文化交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跨文化沟通的基本原理和策略,不同文化的沟通方式和习俗,以及尊重和接受不同文化的观念等。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洞察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讨论文化差异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在语言和行为准则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文化偏见和刻板印象,并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其他文化的知识和经验,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洞察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浅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

浅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

己去处理调皮捣蛋的学生和突发事件,少给班主任添麻
烦 ,真正做到 “ 的课堂我做主 ” 我 。 ( )教师要遵循新课程标准 2 新课 标改变 了传统的课堂模式 ,为教师发挥 创造性 提 供了较大 的空间。在集体备课 、挖掘教材 的同时,我 们编撰 了系列 的英语学法资料、学习 目标 指导与检测等 , 既丰 富了教学资源 ,也提 高 了我们 的认 知水平 ,初 步做 到 了与新课标和学生同成长 。 1 )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有效的教法进行教学 《 新课 程标 准 》明确 指 出 : 提倡 “ 务 型 ”教学途 任 径 ,把综合语 言运用能力 的培 养落实在教学 过程 中,倡 导体验 、实践、参与 、交流和合 作的学 习方 式,实现任 务的 目标 ,感 受成功 ,强调学 生能用英语做 事情 ,在做 事情 的过程 中 ( erigb o g L a n ydi )发展语 言能力 、思维 n n 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的精髓在于 , 使 学生在教学过程 中 “ 就像在生活 中真实地使用语 言一 样 ,给学生们一个任务 ” ,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 的提升 。 2 )有效地组织开展学科教学,激发 学生学 习兴趣 研究 发现 ,从小学 到高中 ,学生在课 堂上主动 回答 问题 的积 极 性 越 来 越低 小学占 1 . 38 %,初 中生 占 57 . %, 高 中生 仅 占 29 特别是在普通 高中,这种情况尤为 突 . %; 出 专家们 认为 ,学生上课 不愿主动 回答 问题 ,是 因为 学生没得 到充分的参与机会 因此 ,教师 需要给学生提 供更多 的语 言学习 的机会 ,体验成功 ,增 强 自信 ,逐步
目 坚 真 的 身 习, 受 业 福 持 正 终 学 享 职 幸
“ 教师是个 幸福的职业 ” ,我们 每天都被充满 活力的 青少 年包 围着 ,每 天都在爱与被 爱中感动着 。这样 的爱

浅谈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摘要】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然后深入探讨了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

接着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进一步分析了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并强调了教师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重要性。

最后总结了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展望了未来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他们在国际交流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法、实践案例、关系、教师、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习俗习惯,从而增进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个体在跨越文化障碍时所需的一种能力,包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理解、尊重和沟通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还包括对不同文化价值观、信仰、习俗和传统的理解和尊重。

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能够适应不同文化环境,并且能够建立起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和合作关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社会,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增进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交流。

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在不同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中学英语教学摘要: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

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有意歧义和无意歧义。

无意歧义会造成交际活动的障碍,应被避免和消解、排除;而有意歧义的巧妙使用,又可以达到特殊的交际效果。

交际教学强调在语言使用中进行语言学习,交际活动中产生的大量语料又为歧义研究提供了活的研究素材。

将英语歧义研究与交际教学相联系,无疑牛津英语具有教学和语言学两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无意歧义;有意歧义;交际教学【中图分类号】 g6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124-02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一切的自然语言中。

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歧义。

其实,在英语语言运用中,我们也会发现在大于句子的语段和语篇中存在歧义现象。

针对此种现象,我主要从语言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有意歧义和无意歧义,并分别结合自己牛津英语语法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举例。

有意歧义是话语接受者充分理解对方话语意图的前提下故意引发的,会产生积极的语用效果;而无意性歧义则是话语接受者因某种局限对对方话语意图产生曲解,会起到消极的语用作用。

按照这样的分类在牛津英语教学中区别对待,无疑会得到扬其利避其弊、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概念“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语境因素。

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

正因为如此,本人想谈谈对这一主题的粗浅认识。

胡文仲教授认为: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

谈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谈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谈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有句话为:“to be bilingual,one must be bicultural.”意为:“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得掌握两种文化。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正因为如此,笔者就“颜色”和“动物”名词在教学活动中的处理,浅析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

一、对“颜色”名词的理解老人教版高一教材下册unit 13的speaking part中,有这么一句话:was the peach ripe or green?句中的“green”作“没有成熟的”解,而非“绿色的”之意。

教师往往忽略利用各种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知识讲授。

笔者用颜色的形容词作引申,学生在宽松、好奇的情况下主动地接受了一次跨文化交际之旅。

如:红茶非“red tea”,“greenhouse”也不是绿房子。

如果学生望文生义,就会闹很多笑话。

再如:笔者在一次教学生唱西城男孩《seasons in the sun》这首英文歌曲时,学生就问“i wa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这句歌词怎么理解。

抓住此次难得的契机,首先我让学生们结合上下文猜一猜“black sheep”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结果很多人都没猜对。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下进行了一次不出国门的文化体验活动。

对学生来说,要翻译确实有点难度。

按其字面意思,把它翻译为黑绵羊,就会出现交际失败。

正因为如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交际双方取得共同的心理认知环境,交际才能获得成功。

但由于缺乏对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的了解,外语学习者很可能会在交际过程中,不自觉地采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和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而犯一些文化性错误。

作为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外广泛涉猎有关文化的各类书籍,以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

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

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摘要]文章论述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教育的意义,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多种渠道引入西方文化知识。

[关键词]牛津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一、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

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的进行。

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的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比较注重语言形式及意义的讲解,而较少涉及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更是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

这样使得学生尽管掌握了一些语言基础知识,但在具体语境中进行交际时,却常常因为不了解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而词不达意,甚至造成歧义和误解。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目前许多高中的英语教师在英语课中仍旧采用的是以语言知识教学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单独列出作为课程目标的一部分。

该《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

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与渗透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与渗透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与渗透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要求我们克服文化差异,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也明显的体现了这方面的要求,充分发挥教学文化渗透,走出语言教学的误区,提倡在阅读、口语、词汇、语法等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增强学习者中西文化差异的意识,使更好地实现并提高有效的交际。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众所周知,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已经成为各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国际交往的顺利实现,除了要求我们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这些外语技能,还要求我们必须要对渗透在外语中的外国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作为当前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线教师,要想让今天的受教育者在将来能够顺利完成其交际活动,就必须增强文化思维的观念,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有机结合起来,否则就必然造成日后交际上的重大失误。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已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高中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

《标准》指出,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所以教师要在课内外着重上述文化内容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已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高中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

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

试论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加拉大瀑稚的磅 礴气势 、 五大湖的旖旎风光。多种感官的调动使学生在不知 阔学生的视野 , 提高学生在英语 学习中的理解力和感知力。 但 在实际的教学中, 受应试教育 的影响 , 许多英语教师把大部分教学时 不觉甚至轻松愉悦 中超越 文化隔界 ,以开明 的态度接受和理解 异国语言背 褥例如 网络技术. 这种 已然被现代青少年J 泛使用的传媒技 间和精力放在对 词汇的讲解和语法的训练上 , 在这种大 思路 的引导下 , 成 后 的异 国文化 。 造 了很多学生英 语考试 成绩突 出, 语音语 调准确 , 语法运 用正确 , 但在 实际的
生互动、 师生互动式的学习结构中,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加强文化对 比观念 的渗透 , 词汇内涵、 对 语用习惯等文化 差异 出现的主 的赞美 是不谦虚 的表现 。 不断对 比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 中西文化的差 其 次, 语言丰富的文化 内涵成为一大障碍 。同样的词, 在不同的文化 中 要方面重点进行中西 比较 。 并且贯穿于语言学 习的始终, 想要使 学生从根本上排除文化障碍, 真 内涵有差异, 甚至褒贬截然相反。 最好 的例子 , 莫过于“ ” 龙 这个词了。 龙在中 异大 , 国 文化 中 是 民族 的图 腾 , 征着 吉祥 、 圣 、 利 。而 在 英 美 文 化 中 , 可 是 正理解英语文化的内涵和 实质 , 象 神 权 龙 只能通过不断地文化差异对比。对 比教学 , 邪 恶 的动 物 , 表 凶险 和 罪 恶 , 所有 西 方童 话 故事 中王 子 诛 杀 的 对 缘 。 代 是 可以把 重点放在几 个出现文 化差异 的主要 点上来进行, 包括称呼、 致谢 、 告 别 、 问等 用 语 ; 庭成 员 同 事 朋 友 、 下 级 之 间 的关 系 等 社会 知识 : 询 家 上 宗教 观 二 、 养 高 中 学生 跨 文 化 交流 能 力 的意 义 培 念、 德准则、 道 人生观 、 界观等价值观 念; 世 西方人所强调 的独立意识 、 个人 l 实现英语教学的最终 目标 、 实现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根 本 目的。我 国在教育体系 中开设英语 教学 , 是为了使 受教育者掌握英语这 门国际语言 , 就 适应时代 发展 的要求。 交流是我们开设英语教育的初衷, 也是最终 目标 。 隐私等思维习惯。事实上, 语言交际对 比强调的更 多的是英语词汇中特定 的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者们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一些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通过展示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传统节日、饮食习惯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拓宽他们的视野。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模拟跨文化交际的场景,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如英语演讲比赛、国际交流营等,让学生有机会与外国学生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积极拓展教材内容,引入一些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素材,如影视剧、文学作品等,激发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兴趣,促进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和认识。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组织国际交流活动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校可以邀请外国教师或学者来校授课,开设有关跨文化交际的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文化交际机会。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如夏令营、文化交流游学等,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学以致用,提高他们实际应对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除了学校的努力,家庭和社会也可以为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帮助。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读一些有关外国文化的书籍,和他们一起观看一些有关外国文化的影视作品,促进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社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文化交际平台,如国际青年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接触不同文化,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浅谈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技能。

在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便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仅仅掌握语言知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加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来适应这样的环境。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作为学生接触英语语言和文化的重要阶段,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文化背景的引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素质。

而在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是任重道远。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不再是唯一的标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通过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增强自己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为未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研究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教学策略和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效的路径和参考。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日益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社会环境。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和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它正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在中国,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也引起人们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一、中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现状目前,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对交际教学法、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其一是认为中学阶段英语教学主要目的应当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语法的扩充、语法与句型知识等);其二是认为目前中学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文化教学无法进行。

这种模糊认识已经对中学生的日常交际产生了不良影响。

例如:在外教与学生们自由交流时,某男生问该年轻女外教“are you married?”。

这一问题令这个女外教十分尴尬,不得不含糊其辞。

又有一次,学生问一位年长的外教“how old are you?”那位被问的美国人微笑着摇摇头说“ah,it’s a secret.”学生对此不理解,美国人为何不愿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其实出现上述交际障碍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所致。

二、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出发,将外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个环节则更加恰当一些。

近年来,中学外语教学逐渐由以前的结构主义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向交际性教学原则和方法。

与此密切相关的原则就是交际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交际能力与文化教学的关系如何呢?美国外语教学协会在其提出的外语能力学习中已把文化教学列入交际能力的内容,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掌握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

高中英语新课改下跨文化教育

高中英语新课改下跨文化教育

浅谈高中英语新课改下跨文化教育摘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文化内涵,在课内、课外进行文化的渗透,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文化课堂教学文化渗透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外语教学是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事实上,语言习得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

由 j.schumann 创立的文化移入模式( acculturation model )是现代外语学习的主要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移入( acculturation )。

schumann 在阐述其文化移入模式时指出:“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just one aspect of acculturation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a learner acculturates to the target language will control the degree to which he acquires the second language.”(schumann,1978)(外语习得是文化移入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移入将决定他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化中学语言,将外语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是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面积提高高中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高中英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途径现行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功能大纲”编写的,每个单元一个话题及一个交际功能项目。

浅析跨文化交际与高中英语教学

浅析跨文化交际与高中英语教学
文 教 研 究
文艺 生活 L I T ER AT UR E L I F E
2 0 1 3 - 0 6
浅析跨文化 交际与高 中英语教学
柯桂芬
( 黑龙 江省大庆市第五 十六 中学, 黑龙 江 大庆 1 6 3 0 0 0 )
摘 要: 在 高中英语教 学中, 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语言形式 , 还要 向他们传授 文化上 的差异 , 逐 步培养学生的跨 文


在课堂教学 中逐 步让学生 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
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 逐 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1 、 充分利用现代化 的教学手段 ( 电影 、 动画 、 互联 网等 ) 来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积 极 性 。

( 一) 文 化 背景 不 同 , 导 致 词 语 内涵及 感 情 色彩 方 面 的 差

综 上所述 ,在英语教学 中只注重语法和词汇而不注重文 化背景知识 的讲授 , 犹如 只让学生抓住 了外表 , 而没有领会其
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 的跨文化 交际能力方面起着关键 的作用 。 在高考“ 指挥棒” 的指引下 , 高 中英语教学 比较注重语

现代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有效 的提 高和促进学生学 习英语
语 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 并对 文化起着重要作 用 , 同样 , 语
言又受 文化 的影响 , 反映文化。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 中一定要 注意特定文化 内涵的词组 。例如英语 中“ a d u l t b o o k ” 不是“ 成 年人用书” , 从文化 内涵上讲 , 是“ 色情书籍” 的代名 词 ; 懂点儿
2 、 在进行 阅读教学 中适 当地融人文 化差异 的教学 , 帮助 学生理解课文 内容 , 提高阅读 英语文章 的能力。

浅谈高中英语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浅谈高中英语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浅谈高中英语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摘要:文化素养是语言得体运用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跨国交流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了。

关键词:高中英语跨文化策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吸收,对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言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

然而现阶段,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在考试、升学大棒的指挥下,老师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应试技巧、答题方法的讲授上,忽视了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

当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教育短缺、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高已经成为一大问题。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几点思考: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作用跨文化交际是指国际间文化进行交流,使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由于国家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有属于自己的交流方式,这样对文化的交流就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障碍。

例如: 英语中的“please”,在汉语中是“请”的意思,但是在英语语言中这个单词不能用于任何一个语境当中。

汉语中“请”是可以用于任何一个语境的,像是请吃饭、请喝酒等等。

通过这个例子来看,高中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还要对英语语言中的文化进行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高中英语教育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1.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当前大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较传统,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将语法和词汇的学习作为教学重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句式的解析、短语的搭配、词汇的释义等,使高中英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实用性不强。

高中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浅析

高中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浅析

高中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浅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基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基础,中学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文化的浸染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英语课程和英语学习的要求。

一、教材中增加跨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热身和听说部分是新教材最大的突破,这些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没有体现的。

它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开放思考。

教师应引入新的文化背景,鼓励学生思考主题。

如模块4unit1great women and their achievements。

在热身部分,它给出了很多伟大女性的图片:有的是学生熟悉的,如宋庆龄、居里夫人;有的学生不了解,如特丽莎修女。

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以下问题:1.这些女性为什么伟大?2.有没有你认识的女性激励着你?3.对于女性来说,成为伟人或伟大成就比男性要困难吗?为什么?在学生讨论之后,让他们发表意见。

教师对于这些意见要持积极的态度,同时要对学生不熟悉的人物加以介绍。

听说部分也包含很多跨文化元素。

二、创设多种情景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者应平衡发展的四个关键。

由于2011年高考听力已计入总分,因此,各校在备战高考时也自然将听力作为学生练习的重要部分。

以往的听力练习,由于受课时限制,大部分教师往往遵循“放音一听音一对答案一再放音”这样一种模式,而忽略了材料中的跨文化知识。

如,听力中有句话叫“love me,love my dog.”学生听到这儿就容易想到爱护动物的方向。

但是,在西方,外国人视狗为最忠实的朋友,它们和家庭成员处于同样的地位。

这样,“爱屋及乌”的解释就非常合理了。

实践证明一个人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越能增强其听音的主观能动性,越容易形成“听感”,从而加速听力理解过程。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高中英语课程也对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成为当前英语教学最主要的目标。

如今,经济全球化成为主要趋势,各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交流密切,因此,高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利用英文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本文就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性;培养方法英文是如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各个国家的人们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沟通和交流时的桥梁。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行跨国交流的机会和场合也不断增加,教育部门对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其中,高中的英语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

然而,大部分高中教师在进行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对英语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方面更为重视,并没有着重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忽略了英语的实际运用,导致大部分学生表面上学会了相关知识,却不能利用英文进行实际交流。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加重视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实现沟通的有效性我们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的终极目标,就是利用它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加强沟通的有效性。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实现交际的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通常来说,无论在政治制度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社会文化方面还是生活观念方面,我国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这种社会和观念上的差异,也就造成了我国和外国人们在语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基本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

如果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双方,对于对方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没有一定的了解,就很容易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产生歧义和误解,让对方无法了解你的真正想法和含义,甚至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最终使沟通以失败告终。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1. 引言1.1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In today's globalized society,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across culture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As high school students, develop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English classes is crucial for navigating the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 world.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跨文化意识是指学生能够接触、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和事物,习惯性地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中适应和交流。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价值观、传统,学生可以更加理性地对待他人,避免产生偏见和歧视,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和包容的文化交流氛围。

跨文化意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跨文化环境。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国际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学生只有具备了跨文化意识才能更好地融入这样的环境,更好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2.2 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因为语言是沟通的桥梁。

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提倡多听多说。

跨文化交际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跨文化交际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03跨文化交际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张柳眉跨文化交际是有文化背景和语言差异的不同语种者之间的交际.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跨文化交际学。

这是一门多学科渗透的边缘学科,探索文化和交际之间的关系。

胡文仲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学习文化的一个过程。

学生在英语运用方面的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宗旨,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各种技能,但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会了跨越不同文化造成的语言差异,真正学会正确地使用一门外语。

1.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1跨文化交际在语用教学中的运用跨文化的语用问题是不同文化的人使用同样一种语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应了解不同语言中语用规则,否则就会出现将不同语言的语用规则混用的语用失误,失去了跨文化交际目的。

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都属于语用失误。

语言失误是二语习者把汉语词语的语用意义用在英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

如问题Have you brought the book?回答Yes,I have brought it.这样的回答虽然在语法没有问题,但是英语使用者会觉得这是不耐烦的回答,会引起沟通的不愉快。

因文化背景差异而引起的语用错误就是社交语用失误,它与人们对人际关系、权力和义务等观念有关。

如在传统的文化中,学生和教师对话要用尊敬的口吻,但这种方式不适合用在和英国教师的交流。

又如在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时,中国学者会说一些表示谦虚的话语,这不仅得不得好感反而让人信以为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重视跨文化的语用问题,对比不同的语言使用规则使学生准确地使用语言知识。

1.2跨文化交际在篇章结构的教学应用语篇是语言整体,由连续的句子或语段构成,包含书面语和口语。

中、西方人思维的模式不同,对篇章的结构的认识有很大差别。

中国人的思维带有直觉性和整体性,常用的问候语会让我们感的友好、亲切,如:你去哪里、吃饭了吗、去做什么。

浅析跨文化交际与高中英语教学

浅析跨文化交际与高中英语教学
中西方饮 食文化 的差 异 。目前 , “ 麦当劳 ” “ 肯德基 ”这些 快餐 放在 语法和词 汇教 学上 。 只有 这样 , 才能全面把握 英语文化 知 在我 国一 些地 方 比较盛 行 , 教 师可 以讲一 下 f a s O C o o d, 如 汉堡 识教 育过程 中的度与量 ; 其次 , 教师应利 用一切有 利因素来调 包( h a m b u r g e r ) 是 蘸芝 麻的小 圆面 包对 剖 , 夹上 一个压 扁 的牛 动 学生学 习英 语的积极性 。 只要学生拥有 了学习的热情 , 在教
首先 , 加深学 生对英语 内涵的理 解 。 语 言是文化 的外 在形 希腊神 话 中, 这种鸟在生活一 段时 间后 。 便会用香料 筑成一个
式, 是文化 的物质载体 。英 语语言受西方 的社 会历史 、 风俗 习 巢 ,把 自己烧成 灰烬 ,从 灰烬 中飞 出一 只新 的 凤凰 ,因此 惯、 哲 学政治 等 因素的影 响 , 而产生 与东方 相异 的文化 内涵 。 p h o e n i 象征意义

积极性 。
有关 的背景知识 , 以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 , 还可 以扩大 自己的知
识面 。
2 跨文化在 英语教学 中的策略
2 . 1 依据教 材文本 , 帮助学 生了解西方 风俗 习惯 。教师 应该 3 高中英语跨文化教学 过程 中的体会
将 教材 中的有关 目的语的文化知识融 入教材分 析 中,让 学生 首先 ,教师应该不 断加强学 习 ,提高 自身的综合 文化素 对 相关 的文 化背景有 一个了解 。 比如 , 高一课本 中有 一个 单元 养。教师要在课堂教 学 中有意识地培 养学 生的跨文化 交 际能 是关于健 康饮食方面 的 ,教师就 可以适时地给 学生 讲解 一下 力 , 不要 只是为了在高考 中取得较好 的成绩 , 而把教 学的重 点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妊娠糖尿病孕妇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的价值研究【摘要】目的:评价妊娠糖尿病孕妇行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的应用价值。

方法:入选本院2022年1月至12月40例已确诊妊娠糖尿病孕妇建立研究组,同期纳入40例到院接受健康体检正常孕妇建立正常组。

两组孕妇均接受空腹血糖、糖耐量、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

比较两组孕妇各指标检验结果并评价不同筛查方法的诊断效果。

结果:研究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相比正常组孕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孕妇糖耐量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比正常组孕妇显著更高(P<0.05);即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妊娠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度与准确性相比空腹血糖、糖耐量检测结果更高(P<0.05)。

结论:针对妊娠期孕妇进行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可有效诊断妊娠糖尿病,该检验方法操作便捷、准确性高,可作为妊娠糖尿病临床筛查的方法进行临床推广实施。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孕妇;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诊断价值Study on the value of immediate detection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pregnant women with diabetesLv Tingfang(Chenghua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Sichuan, Chengdu, 610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immediate detection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pregnant women with diabetes. Methods: 40 pregnant women with confirmed gestational diabete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2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to establish a research group, and 40 pregnant women who received normal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included in the same period toestablish a normal group. Both groups of pregnant women underwentfasting blood glucose, glucose tolerance, and immediate glycated hemoglobin testing. Compare the test results of various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regnant women and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screening methods. Resul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between thestudy group and the normal group (P>0.05); The glucose toleranc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s of pregnant wome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rmal group (P<0.05);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real-tim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glucose tolerance test(P<0.05). Conclusion: The instant test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for pregnant women during pregnancy can effectively diagnose gestational diabetes. This test method is convenient and 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as a clinical screening method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for clinical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pregnant woman; Immediate inspection; Glycated hemoglobin; diagnostic value妊娠糖尿病主要指发生于妊娠期间孕妇的糖尿病,其属于当前临床常见的一类妊娠期合并症状[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跨文化交际与高中英语教学-“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高中英语教学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语言形式,还要向他们传授文化上的差异,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对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跨文化’,实质上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不具备目标语社会集团成员所具备的那些知识的情况下需要突破自己的知识网络,向目标语社会集团成员学习新知识。

”【1】不同的语言代表不同的文化,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常常会因为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而产生误解。

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文化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课堂教学中逐步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1.文化背景不同,导致词语内涵及感情色彩方面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同样,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特定文化内涵的词组。

例如英语中“adult book”不是“成年人用书”,从文化内涵上讲,是“色情书籍”的代名词;懂点儿英语的中国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用“lover”一词,外国人对此颇为惊讶,因为“lover”表示“情人”;在美国,总统夫人和州长夫人常被称为“First Lady”【2】(“第一夫人”),有人认为外国人比中国人开放,竟然有“第一夫人”,说明还有“第二、三夫人”。

实际上,这样的误解都是由不同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总之,文化背景不同会导致词语内涵及感情色彩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2.思维习惯上的不同,导致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文化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

如在地名排列顺序上,汉语是由大到小,而英语是由小到大,“中国北京”译成英语是“Beijing China”。

汉语中姓名的表达方式是姓在前,名在后,而英语则相反。

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归纳、思辨型的;而西方是演绎、逻辑型的。

3.传统习惯的不同,导致价值观上的差异。

西方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强调的是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无贬义。

而中国人心中的“个人主义”是指自私自利,与集体利益对立,含贬义。

所以教师应逐步让学生从点滴的文化渗透来感知东西方价值观上的差异,避免英语交际上的错误。

4.社会礼仪的不同,导致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文化背景不同,导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礼仪,以下简单介绍高中英语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中西风俗习惯上的差异:①问候:英美人见面互相问候“Lovely weather,isn t it?” “Hi,how are you doing?”,而中国人见面喜欢说“你吃了吗?”“你去哪儿?”假如用中国人的问候方式去和西方人打招呼,会被误认为你要请对方吃饭或干涉他人隐私。

中国人第一次见面,为了表示友好,往往会询问对方的职业、年龄,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西方人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②打电话:中西方在打电话时也存在一些习惯用语上的差异。

如:不能说“Who are you?”(你是谁?),而应用“ Who is calling (speaking),please?”等。

③彼此的称呼语:西方人经常在被称呼者的前面加上称谓语(title),如Mr.(用于男子),Miss(未婚女子),另外还可以直呼某人的职称或头衔,如Professor(教授)等。

但有些中国学生经常错误地称呼“Teacher Wang”等,实际上,teacher(教师)是一种职业名称。

在外国人眼中这样的称呼是不礼貌的,应称为“Sir×(先生)”等。

④对长辈的称呼:中国人对长辈的称呼很具体,如:爷爷(father s father)、外婆(mother s mother)等;而西方人比较简单,仅用grandpa代表爷爷和外公、grandma代表奶奶和外婆、uncle(男)和aunt(女)代表和爸爸妈妈平辈的长辈。

⑤社交礼仪:在学习了《英语必修4》Unit 4 Body language 的课文后,不难理解,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交礼仪不同,从而导致相互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误会。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当中国人向朋友赠送礼物时,喜欢说“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而西方人喜欢说“This is my best gift for you. I hope you can love it.”(这是我给你最好的礼物,希望你会喜欢);在告别时,中国人喜欢说“很抱歉占用你这么多时间”,而英美人却说“Thank you for a lovely afternoon.”(感谢你使我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如此谦虚,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2012浅谈跨文化交际与高中英语教学第11期⑥餐饮习俗:在中国,宴席只有一种形式,筵席要用圆桌,大家团团围坐,相互敬酒,相互让菜,主人为了表达自己的热情,会用筷子往客人碗里夹菜;而在西方,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隐私,绝不会坚持劝客人喝酒或往客人碗里夹菜。

西方流行自助餐,他们将所有食物都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可以随意走动,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⑦时间观念: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在生活中他们往往对时间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

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经商定后方可进行。

而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⑧禁忌: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社会现象,民族不同,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不同。

如英美等西方国家禁忌的数字是13,宾馆里没有13号房间,重要的活动避开13日;而中国人则认为6代表“顺”,8代表“发”,4是不吉利的数字,与“死”谐音。

⑨宗教信仰:大多数西方人信奉的是基督教,他们中很多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每周都要去教堂做礼拜。

而许多中国人信奉的是佛教,寺庙的身影随处可见,供人们烧香拜佛,祈求平安。

这些都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

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尽量避免中西方文化交际冲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1.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高中英语教学比较注重语法、词汇等讲解和训练,形成了“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的局面。

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从跨文化教学入手,通过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慢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师应挖掘教材,精心备课,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逐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了有效平衡“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笔者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了跨文化教育:①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动画、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和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

比如在教学《英语必修3》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原声电影“百万英镑”,潜移默化地传递西方文化,增加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节选的影片对话,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②在进行阅读教学中适当地融入文化差异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英语文章的能力。

比如在进行《英语必修3》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课文教学时,教师给学生分组布置作业,让他们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不同的西方节日,第二天进行3分钟的全班总结交流,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对西方节日的了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③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交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比如在进行《英语必修3》Unit 2 Healthy eating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吃过“麦当劳”“肯德基”的学生告诉大家他心目中的“fast food”;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以“中西美食文化节”为主题的Party,让学生自己动手制做中西方传统食物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很自然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是指除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主要通过体态语,诸如手势、面部表情、视线接触等来实现。

”【3】多数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只有35%左右是语言传递信息,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

【4】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代表着“冷静”和“深思”,而西方人对此颇感不适应;他们在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此来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4.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进行跨文化知识教学。

互联网上有许多以英语为载体的信息,教师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如在进行《英语必修1》Unit 3 Travel journal、《英语必修3》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的教学时,使用多媒体视频来简介西方国家的地理概况,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方国家的基本情况。

5.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等媒体广泛地接触西方文化资料。

21世纪是信息网络时代,教师要鼓励或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原版电影、录像等音像资料。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许多与英语文化有关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规则、交际模式。

学生对文化差异了解得越多,越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6.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外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逐步达到“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5】的要求。

7.逐步提高学生母语(汉语)的基本功。

“汉语的基本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逐步增强学生汉语语言的功底,培养他们多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6】有了这样广博的汉语文化背景知识,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比较顺利地进行跨文化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

三、高中英语跨文化教学过程中的体会1.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要只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而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过程中的度与量。

2.教师应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