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与非典型症状

合集下载

糖尿病防治五驾马车

糖尿病防治五驾马车

主食
副食
第二驾马车——饮食疗法
2 三大产能营养素比例适当 碳水化合物:45%- 60%(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 脂肪:25%- 35% (1:1:1) 蛋白质:15%- 20% (优质蛋白)
粗粮
脂肪比例
优质蛋白质
第二驾马车——饮食干预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 维生素A:抗氧化
缺乏会导致胰岛细胞凋亡 维生素D:抑制胰腺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减少胰岛素抵抗 B族维生素:帮助减少糖尿病神经病变,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 矿物质 锌:影响胰岛素的合成、贮存、分泌及结构完整 铬:帮助改善糖耐量异常,降低胰岛素抵抗 ……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首要和基本的措施。饮食控制的内容包括 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三大产能营养素比例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 物质、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合理的三餐安排、少饮酒不吸烟。
第二驾马车——饮食疗法
1 控制总热量 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控制除对主食摄入的控制外,还包括对副食、特 别是肉类、脂肪类等含热量较高的食品的综合控制,使每天摄取的 热量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以控制血糖和体重。
糖尿病危害
糖尿病性白内障
冠心病
糖尿病足
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防治五驾马车
得了糖尿病该怎么办? 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甜蜜” 负担?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
第一驾马车—教育及心理治疗
教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使病人能够正确对待糖尿病(不可满不在乎、不可过度焦虑)
第二驾马车——饮食疗法
糖尿病防治的五驾马车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 性疾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 起的。 糖尿病:遗传因素(上膛子弹)和环境因素(扣扳机)共同作用的结果。

糖尿病症状全解析,助你早日发现端倪

糖尿病症状全解析,助你早日发现端倪

糖尿病症状全解析,助你早日发现端倪糖尿病,这一慢性代谢性疾病,正悄然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

由于其起病隐匿,许多患者在初期并未察觉,直到出现严重并发症才恍然大悟。

然而,糖尿病并非无迹可寻,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从身体的细微变化中发现端倪。

作为内分泌与代谢病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我将为您全面解析糖尿病的症状,助您早日发现并采取行动。

一、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与消瘦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常被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与消瘦。

由于血糖升高,身体会通过增加尿量来排出多余的糖分,从而导致多尿。

多尿又会引起体内水分的大量流失,使得患者感到口渴,进而多饮。

同时,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血糖来产生能量,导致患者感到饥饿,进而多食。

然而,尽管食量增加,但由于血糖无法被有效利用,身体反而会逐渐消瘦。

二、非典型症状:视力模糊、皮肤瘙痒与疲劳除了典型症状外,糖尿病还可能引发一系列非典型症状。

例如,高血糖可能导致视力模糊,这是因为血糖升高影响了眼睛的屈光状态。

此外,皮肤瘙痒也是糖尿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外阴部和四肢末梢的瘙痒更为显著。

这可能与高血糖导致的皮肤神经末梢受损有关。

另外,糖尿病患者还容易感到疲劳,这主要是因为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血糖来产生能量,导致体力下降。

三、并发症症状: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与感染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身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可能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糖尿病神经病变则可能导致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

此外,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降低,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如皮肤感染、尿路感染等,这些感染可能表现为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对于预防并发症和延长患者寿命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血糖检测。

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精选全文完整版

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精选全文完整版
磺脲类
代表药:拜糖平服用方法: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副作用: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反应(需进食单糖类食物如蜂蜜葡萄糖方可缓解)、产气多
代表药:消渴丸服用方法:饭前用温开水送服副作用:低血糖反应
双胍类
副作用:低血糖反应
代表药:达美康服用方法:餐前半小时副作用:低血糖反应、消化道反应
中成药
胰岛素
“五驾马车”之药物
预防低血糖的方法:饮食定时定量按医护人员的指示服药定时测试血糖,及早察觉低血糖外出时,带上糖尿病卡,少量糖和食物如低血糖持续或频繁出现,应及早就医
感谢聆听,批评指导
注意事项
1、胰岛素的保存胰岛素稳定性易受各种因素,如温度、光照情况和振动等的影响。因此,必须时刻关注可能缩短胰岛素有效期或者降低药效的各种因素。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温度。在低于 0 ℃ 的条件下,胰岛素的活性会遭到破坏;一旦温度超过25 ℃ ,胰岛素的活性会降低。
未开封使用的胰岛素在2-8℃的冰箱冷藏室里储存
针头重复使用后会导致针头磨损、针头弯曲,严重时可能发生断针,断端残留在患者体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也易导致医患矛盾的发生;使用过的针管内会残留胰岛素,易形成结晶,导致针头堵塞,影响胰岛素的正常给药;相比新针头,重复使用的针头磨损、钝化、弯曲甚至形成倒刺(见图2),易导致注射疼痛感显著增加,注射的舒适度显著下降,易使患者对注射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重复使用针头的患者往往会将用过的针头留在注射笔上,使胰岛素药液与外界形成通路,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药液会经针头渗出,影响预混胰岛素配比的准确性,同时空气中和针尖上的病菌也可通过针管进入笔芯,污染整瓶药液;另外,重复使用后的针头本身也易有病原体附着,导致注射部位感染风险增加。
臀部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臀部的皮下层较厚无需捏起皮肤也无肌肉位间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注射部位的左右轮换可以使用两种方法进行,一种是按照左边一周,右边一周的方法进行注射部位的左右对称轮换。例如:这周手臂注射的部位是左手臂,那么下一周就轮换到右手臂,再下一周又轮换到左手臂。另一种方法是一次左边,一次右边的方法进行注射部位的左右对称轮换。大腿、臀部和腹部也都是这样进行轮换。同一注射区域内的轮换: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至少一厘米的距离进行注射。每次注射后,最好能在一幅人体图上记录下所注射的部位、日期。应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最新糖尿病的诊疗规范

最新糖尿病的诊疗规范

糖尿病的诊疗规范【病史采集】病史采集内容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缓急、程度、诊治经过及此次就诊原因。

1.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及非典型症状(头晕、乏力、外阴瘙痒、反复皮肤疖肿等)出现的时间、程度;2.急、慢性并发症出现的时间、程度及进展情况,如有急性并发症,注意询问可能的诱因,如摄入高糖、中断治疗、应激状态等;3.诊治经过:有关诊断的检查结果(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有关控制饮食及药物治疗情况,特别是降糖药的具体使用情况及其疗效;使用胰岛素者应注意询问首次使用胰岛素的原因,治疗中有无低血糖症状及体重的变化;4.既往有无高血压、肾病史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女性有无巨大胎儿分娩史及妊娠期糖尿病史;5.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除常规体检外,还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辅助检查】1.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4.糖化血红蛋白测定;5.免疫学指标: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6.有关糖尿病并发症的检验项目:血脂、肾功能、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7.心电图、胸片、胰腺B超、肌电图、B超测膀胱残余尿、眼底检查。

【诊断标准】1.无论有无糖尿病症状,均可根据血糖作出糖尿病诊断:(1)有糖尿病症状者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为糖尿病: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或一次随机血糖≥11.1mmol/L,或OGTT2h血糖≥11.1mmol/L;(2)无糖尿病症状者符合下列一项者可诊断为糖尿病:两次以上空腹血糖≥7.8mmol/L,或两次以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一次空腹血糖≥7.8mmo l/L及一次随机血糖≥11.1mmol/L,或两次以上OGTT2h血糖≥11.1mmol/L。

2.根据发病年龄、起病缓急、有无自发性酮症倾向、对胰岛素依赖与否及胰岛素、C肽水平、ICA、IAA、GAD免疫学指标等综合判定,予糖尿病分型。

糖尿病(西医)

糖尿病(西医)
病毒感染
β细胞产生自身免疫抗体
自身免疫反应
胰岛细胞功能破坏
3.免疫学异常:自身抗体阳性。胰岛细胞胞浆抗体(ICCA)、 胰岛细胞表面抗体(ICSA)、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等
4.进行性胰胰岛β细胞功能丧失:胰岛β细胞破坏。 5.进入临床糖尿病 6.最后致使胰岛β细胞完全破坏。
迟 胰岛素作用 胰岛素治疗
1型 <40岁 <10% 多消瘦 “三多一少 ”明显 常见 阳性 绝对低于正常
正常 必须
2型 >40岁 >90% 多超重或肥胖 症状不明显,表现多样
少见 阴性 空腹正常或稍高 ,释放延

1.遗传学易感性:与HLA相关联,多基因遗传。 2.启动自身免疫反应:病毒感染是重要的环境因素。
糖作用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
降血脂
降血脂
格列美脲
3-5 4-7 24
适应证及服用方法
� 2型糖尿病,非肥胖者,首选 � 肥胖者双胍类药物控制不满意或副反应
不能耐受,可加用或改用磺脲类药
1型糖尿病
病理改变: � β细胞数量降低,仅为正常的10%, � 半数以上的伴有胰岛炎。
2型糖尿病
1.遗传易感性:多基因遗传,遗传背景不明确; 2.环境因素的促进作用:肥胖、老龄化、西方生
活方式 3.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血症 � 胰岛素抵抗: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
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 4.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 5.进入临床糖尿病 6.出现各种并发症
糖尿病
概念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及 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 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

糖尿病(消渴病)科普知识

糖尿病(消渴病)科普知识

糖尿病(消渴病)科普知识(一)了解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在中医中,属于“消渴病”范畴,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在我国最早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对消渴病(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预后转归及防治调护多有论述,为后世防治消渴病提供理论基础。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T1DM )、2型糖尿病(T2DM )、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性糖尿病,其中T2DM 最多见,约占90%-95%。

遗传因素慢性 环境因素 共同作用 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缺陷或二者同时存在 各种器官并发症 血糖升高 糖尿病 全身性 代谢疾病(二)糖尿病症状(1)典型表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的“三多一少”基本临床表现;(2)非典型表现:皮肤瘙痒、视力模糊、伤口不容易愈合、四肢出现麻木刺痛等典型表现:三多一少非典型表现:(三)病因病机传统中医学早在《皇帝内经》中就已提到五脏虚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与消渴病(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导致糖尿病的病因有以下几点:(1)五脏虚弱,素体阴虚。

这是糖尿病发病的内在因素,肺脾肾的亏虚在糖尿病发病中起决定作用;(2)饮食不节,如长期过时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精,发为消渴。

《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3)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4)劳欲过度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消渴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两者互为因果。

糖尿病诊疗常规

糖尿病诊疗常规

2型糖尿病诊疗常规一、诊断标准【临床表现】1.典型病症〔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及非典型病症〔头晕、乏力、外阴瘙痒、反复皮肤疖肿等〕出现的时间、程度;2.注意急、慢性并发症出现的时间、程度及进展情况,如有急性并发症,注意询问可能的诱因,如摄入高糖、中断医治、应激状态等;3.诊治经过:有关诊断的检查结果〔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有关操纵饮食及药物医治情况,特别是降糖药的具体使用情况及其疗效;使用胰岛素者应注意询问第—次使用胰岛素的原因,医治中有无低血糖病症及体重的变化;4.既往有无高血压、肾病史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女性有无庞大胎儿分娩史及妊娠期糖尿病史;5.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除常规体检外,还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辅助检查】1.急性并发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酮、尿酮、尿糖、血渗透压及肾功、电解质等。

2.慢性并发症:1)眼底检查:眼底镜检、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2)肾脏检查: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肾功能检查。

3)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

4)心脏检查:心电图、心脏B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

5)血管检查:ABI、双下肢血管B超、血管造影等。

【诊断标准】1.无论有无糖尿病病症,均可依据血糖作出糖尿病诊断:〔1〕有糖尿病病症者符合以下一项可诊断为糖尿病: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或一次随机血糖≥11.1mmol/L,或OGTT2h血糖≥11.1mmol/L;〔2〕无糖尿病病症者符合以下一项者可诊断为糖尿病:两次以上空腹血糖≥7.8mmol/L,或两次以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及一次随机血糖≥11.1mmol/L,或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及一次OGTT2h血糖≥11.1mmol/L,或两次以上OGTT2h血糖≥11.1mmol/L。

2.依据发病年龄、起病缓急、有无自发性酮症倾向、对胰岛素依赖与否及胰岛素、C肽水平、ICA、IAA、GAD免疫学指标等综合判定,予糖尿病分型。

糖尿病百度百科

糖尿病百度百科

糖尿病百度百科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代谢异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疾病。

其特点是体内胰岛素分泌缺乏、作用障碍或同时存在,并伴有高血糖症。

一、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两种因素共同导致的。

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如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二、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的病因复杂,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1型糖尿病通常与自身免疫有关,导致胰岛β细胞受损,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

2型糖尿病则与遗传、肥胖、缺乏运动和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乏力等。

临床上通常通过测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方法来诊断糖尿病。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尿液中酮体和尿糖等指标来确认糖尿病的诊断。

四、糖尿病的并发症和防治措施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肾病等。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是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水平,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定期进行体检和随访。

五、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与脾胃失调、肝肾阴虚等有关,因此可采用中药治疗,如黄芪、苦瓜、茯苓等。

同时,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六、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适当的体重、健康饮食、规律的运动以及避免烟草和酒精的摄入都能有效预防糖尿病。

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早期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也至关重要。

总结: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加强对糖尿病的认识,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发展。

同时,中医的治疗方法也为糖尿病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辅助治疗方式。

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改善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型二型糖尿病判断标准

一型二型糖尿病判断标准

一型二型糖尿病判断标准
一型和二型糖尿病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年龄和体重:一型糖尿病通常发病年龄较早,从青少年开始,而二型糖尿病通常发病于中老年。

一型糖尿病患者体型消瘦,而二型糖尿病患者体型比较强壮,大部分属于超重或肥胖。

2. 并发症:一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的症状,而二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不明显。

如果出现脚疼、眼睛障碍等症状,可能是一型糖尿病。

3. 胰岛素功能: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衰竭,不会分泌胰岛素,而二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功能相对完好。

4. 血糖指标: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是血糖值。

当空腹血糖≥毫摩尔/升,
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毫摩尔/升时,即可确诊糖尿病。

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

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

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治疗。

糖尿病 13 个不典型症状,不容忽视!

糖尿病 13 个不典型症状,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但往往许多患者症状并不典型,那么糖尿病都有哪些“非典型症状”?事实上,具备典型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尚不足全部的一半,许多患者症状并不典型,所以更值得注意,临床常见的如下:1、餐前低血糖在糖尿病的初期,有些患者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是常常表现为餐前饥饿难忍及低血糖。

其原因是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延迟,与血糖的变化不同步,餐后血糖达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却没达峰值,到下一餐前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反而达到高峰,这样就造成了低血糖(反应性低血糖),引发餐前饥饿感。

2、异常排汗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时可出现汗液分泌异常,即便天气不热(尤其是吃饭时)也常常大汗淋漓,且以颜面、上身为主,下肢出汗较少。

3、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常可影响胃肠道功能,使胃肠道蠕动减慢,胃排空延迟,患者表现为腹胀、纳差或顽固性便秘。

此外,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通常不伴有腹痛及脓血便,而且使用抗生素无效。

4、排尿困难及尿潴留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影响膀胱的收缩与排空,患者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滴沥、尿失禁。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首先应考虑前列腺肥大,还应注意排除是否存在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原性膀胱”。

5、体位性低血压由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造成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当久坐、久卧后突然起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下降而引起一过性脑缺血,病人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

6、性功能障碍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神经及血管病变,从而引起男性性功能障碍,所以,以往性功能正常的中年男子,发生阳痿或勃起不坚时,应及时化验血糖,以排除糖尿病。

据调查,男性糖尿病患者合并阳痿者约占50%。

7、反复尿路感染女性尿道较短,本身就比男性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糖含量较高,尿道就成了各种病菌(细菌、霉菌等)的最佳滋生地,如果同时合并“神经源性膀胱”,导致尿潴留,将使尿道感染的机会进一步增加。

关于2型糖尿病你最该知道的五大科普知识

关于2型糖尿病你最该知道的五大科普知识

关于2型糖尿病你最该知道的五大科普知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有着日益增多的患者群体。

其中,2型糖尿病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

而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日常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

针对2型糖尿病,有一些科普知识十分重要,下面将为您介绍关于2型糖尿病你最该知道的五大科普知识。

一、2型糖尿病的概念与病因1. 什么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又称成人型糖尿病,是指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全导致的一种慢性高血糖病。

患者常常在成年后发病,因此得名成人型糖尿病。

2. 2型糖尿病的病因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遗传因素等。

过度的饮食、缺乏运动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二、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1. 非典型症状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常常比较隐匿,并且缺乏特异性,很容易被忽视。

例如,疲劳、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等。

2. 化验指标当我们怀疑自己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时,可以通过测量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来进行初步的判断。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有效地诊断疾病。

三、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1. 微血管病变长期高血糖状态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眼底、肾脏和神经系统等微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全身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合并心血管疾病、中风、下肢血管病变等全身性并发症,因此更需要加强对2型糖尿病的关注和预防。

四、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针对2型糖尿病,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

其中,口服药物可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注射则可以直接提供胰岛素。

2. 饮食控制和运动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控制血糖水平,而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五、2型糖尿病的预防措施1.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结构、多运动、养成规律作息习惯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我们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2024年内科学糖尿病教案教案

2024年内科学糖尿病教案教案

内科学糖尿病教案教案内科学糖尿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糖尿病的定义、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

(2)掌握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熟悉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评估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

(2)能够制定合理的糖尿病治疗方案,并进行个体化调整。

(3)能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糖尿病患者的关爱和责任感。

(2)增强学生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糖尿病概述(1)定义: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

(2)分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3)病因及发病机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胰岛素抵抗等。

2.糖尿病的临床表现(1)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2)非典型症状: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疲劳、反复感染等。

(3)并发症: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3.糖尿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血糖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等。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

(4)胰岛素释放试验。

(5)鉴别诊断:肾性糖尿病、肝性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等。

4.糖尿病的治疗原则(1)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戒烟限酒等。

(2)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等。

(3)并发症的防治: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治疗等。

(4)健康教育:糖尿病知识普及、自我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技术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糖尿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

2.案例分析法:分析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角色扮演法:模拟糖尿病患者就诊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

2型糖尿病诊疗常规

2型糖尿病诊疗常规

2型糖尿病诊疗常规一、诊断标准【临床表现】1.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及非典型症状(头晕、乏力、外阴瘙痒、反复皮肤疖肿等)出现的时间、程度;2.注意急、慢性并发症出现的时间、程度及进展情况,如有急性并发症,注意询问可能的诱因,如摄入高糖、中断治疗、应激状态等; 3.诊治经过:有关诊断的检查结果(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有关控制饮食及药物治疗情况,特别是降糖药的具体使用情况及其疗效;使用胰岛素者应注意询问首次使用胰岛素的原因,治疗中有无低血糖症状及体重的变化;4.既往有无高血压、肾病史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女性有无巨大胎儿分娩史及妊娠期糖尿病史;5.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除常规体检外,还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辅助检查】1.急性并发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酮、尿酮、尿糖、血渗透压及肾功、电解质等。

2.慢性并发症:1)眼底检查:眼底镜检、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2)肾脏检查: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肾功能检查。

3)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

4)心脏检查:心电图、心脏B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

5)血管检查:ABI、双下肢血管B超、血管造影等。

【诊断标准】1.无论有无糖尿病症状,均可根据血糖作出糖尿病诊断:(1)有糖尿病症状者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为糖尿病: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或一次随机血糖≥11.1mmol/L,或OGTT2h血糖≥11.1mmol/L;(2)无糖尿病症状者符合下列一项者可诊断为糖尿病:两次以上空腹血糖≥7.8mmol/L,或两次以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及一次随机血糖≥11.1mmol/L,或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及一次OGTT2h血糖≥11.1mmol/L,或两次以上OGTT2h血糖≥11.1mmol/L。

2.根据发病年龄、起病缓急、有无自发性酮症倾向、对胰岛素依赖与否及胰岛素、C肽水平、ICA、IAA、GAD免疫学指标等综合判定,予糖尿病分型。

糖尿病早期要怎么自我检测

糖尿病早期要怎么自我检测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对糖尿病并不陌生。

作为一种不治之症,糖尿病对人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损害,使人谈病色变。

很多人一直以“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然而90%的糖尿病患者早期都没有这些症状,仅出现疲劳、乏力,或出现视物模糊、伤口久治不愈等非典型症状。

陶世强主任表示:三多一少不是判断标准,教你认清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出现并发症才知患病一些无典型症状或无任何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大多在常规体检或因偶然检查血糖时得到诊断。

那些从不体检,也没有因为偶然就诊被随机发现的极端病例,这些人往往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症状就诊而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

“三多一少”不是判断标准据了解,患糖尿病是病人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影响正常的机体糖代谢,产生高血糖。

当血糖超过了肾糖阈时,葡萄糖从尿中大量排出,增高了尿液渗透压,肾小管吸收到的水分减少,大量液体被带走,导致排尿次数增加及尿量增多,每日排尿总量达2至10升。

由于多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体液渗透压升高,口渴中枢会达到兴奋,产生口渴进而过多饮水。

体内热能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多尿可造成葡萄糖大量丢失,为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需要,补充尿中丢失的糖分,就需要多进食物。

但由于病人体内缺乏糖代谢所必需的足量胰岛素,葡萄糖不能被利用,机体需要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来补充热能,从而造成体内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最终引起消瘦乏力及体重减轻。

然而,对于最多的糖尿病类型:2型糖尿病病人来说,如果日尿糖量不超过20克的话,一般不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

因为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其病理变化为胰岛素抵抗伴有胰岛素相对不足,而非胰岛素绝对缺乏,病人体型大多肥胖,长期无任何明显不适或仅感轻度乏力等。

所以,只要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就需要坚持接受治疗,定期去医院检查,当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时很可能已经是糖尿病晚期了。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有哪些症状来源:非常关怀网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机体不能有效地利用胰岛素分解代谢葡萄糖。

妊娠期糖尿病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

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可以自愈。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其病理机制都可以归结为机体的葡萄糖代谢出现紊乱,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利用,而在血液中过剩堆积,进而表现出一些列症状。

糖尿病典型症状糖尿病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

然而,由于病情轻重或发病方式的不同,并不是每个病人都具有这些症状。

(l)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

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

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

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

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

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4)消瘦: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

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糖尿病”的表现和治疗

“糖尿病”的表现和治疗

“糖尿病”的表现和治疗【摘要】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病因复杂,表现不一,并发症广泛,治疗难彻底。

表现以口渴、多尿、多饮、多食、疲倦、体重下降等,即“三多一少”为主;并发症分急慢性两种;治疗上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

【关键词】糖尿病的表现;并发症;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终身疾病,其病因复杂,并发症多,很难根治的疾病,下面介绍一些糖尿病的常见表现和简单的治疗方法。

一、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因自身不能分泌胰岛素或者体内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时,就会影响血糖进入肌肉和脂肪组织,从而血糖升高。

当血糖高达10毫摩/升时,超过肾脏再吸收糖的极限,过多糖的一部分便会从尿中排出,即糖尿。

另由于糖本身的渗透压高,在糖分从尿中排出时,会伴随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从而使组织细胞脱水,所以患者会出现口渴、多尿、多饮、多食、疲倦、体重下降等,即“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

其他症状还包括手脚麻木、视觉模糊、皮肤伤口不易愈合、女性会阴瘙痒等属于非典型症状。

但是也有些人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其中“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多见于ⅰ型糖尿病的患者,而非典型症状多见于ⅱ型糖尿病的人,但这些症状也会在其他疾病中出现,所以很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二、糖尿病的并发症并发症大致可分为两类:急性和慢性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糖尿病人如血糖升得非常高或者降得非常低,都会发生急性并发症。

ⅰ型糖尿病患者如停止胰岛素注射,血糖很快就会上升,病人会觉得虚弱和饥饿,也会有多尿的现象,这时因为身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当做能量来源,身体就消耗自身的脂肪和蛋白质,这些物质代谢的结果会产生酮体,如体内蓄积过多的酮体就会产生酮症酸中毒。

如酮症酸中毒不立即治疗可导致昏迷或死亡。

2.慢性并发症:(1)肾脏病:对成年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疾病是生命的最大威胁。

糖尿病肾脏病是两个肾脏都受到损害,严重者到后期就必须靠透析或换肾来维持生命了。

(2)心脏病:糖尿病病人得心脏病的机会是一般人的两倍。

糖尿病知识(一)

糖尿病知识(一)

糖尿病知识(一)西区医院刘运河目录1、什么是糖尿病?2、糖尿病的病因3、糖尿病的表现4、糖尿病的分型5、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胰岛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7、糖尿病患者就诊时要查尿常规8、怎样早期发现糖尿病?9、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血糖水平10、糖尿病会传染吗?11、糖尿病的发病情况1、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DM, Diabetes Mellitus)一词是描述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随着糖尿病得病时间的延长,身体内的代谢紊乱如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可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和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以致最终发生失明、下肢坏疽、尿毒症、脑中风或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2、糖尿病的病因到目前为止,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只是找到了一些与糖尿病有关的发病因素,但是确切机理尚未阐明,目前知道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完全不同的。

⑴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

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

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

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

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糖尿病基础知识

糖尿病基础知识

糖尿病诊断标准
发现异常血糖值后最好再复查一遍,以免误差,尤其是血 糖值在边界附近 某些可能影响糖耐量的因素:如卧床、急性感染、服利尿 剂、避孕药、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等尽量避免 如果已经确诊某种血糖异常,一般不再进行第二次糖耐量 检查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 药物治疗 血糖监测 糖尿病教育
妊娠糖尿病
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 发病时间在怀孕后第24-28周 大部分患者分娩后可恢复正常 部分患者5-10年以后可发展为2型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指某些内分泌疾病、化学物品、感染、其它少见的免疫综 合征以及遗传基因突变等所致的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指标
1999年WHO推荐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 体重下降)加
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的分类: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胰岛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易出现“三多一少”症状 发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 起病急、血糖高、病情起伏波动大且不易控制 须终身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 占糖尿病患者的大多数,多发于成年人 多数起病缓慢,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由健康普查发现 此型患者初始治疗以运动和饮食控制为主或加用药物
运动消耗脂肪,肥胖患者体重会有所下降,可增加胰岛素 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患者并发血脂增高,血管硬化及胆结石症的机会要 比一般人高。适当运动可以通过改善脂代谢,减轻这些并 发症的发展。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暂时不宜运动的对象:
自身胰岛素严重分泌不足的1型糖尿病患者; 血糖极不稳定的脆性糖尿病患者; 患者的收缩压大干24kPa(180mmHg)者; 血糖过高,大于14mmol/L的患者; 有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 经常有脑供血不足的患者; 有肾脏并发症的患者; 急性感染的糖尿病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与非典型症状
发表者:袁敏琴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
了解糖尿病的人都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

其实,除了“三多一少”的症状外,出现以下似乎与糖尿病毫不沾边的症状时,你也应该提高警惕哦!
1,餐前低血糖:在糖尿病的初期,有些患者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是常常表现为餐前饥饿难忍及低血糖。

其原因是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延迟,与血糖的变化不同步,餐后血糖达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却没达峰,到下一餐前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反而达到高峰,这样就造成了低血糖(反应性低血糖),引发餐前饥饿感。

2,异常排汗: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时可出现汗液分泌异常,即便天气不热(尤其是吃饭时)也常常大汗淋漓,且以颜面、上身为主,下肢出汗较少。

3,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常可影响胃肠道功能,使胃肠道蠕动减慢,胃排空延迟,患者表现为腹胀、纳差或顽固性便秘。

此外,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通常不伴有腹痛及脓血便,而且使用抗生素无效。

4,排尿困难及尿潴留: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影响膀胱的收缩与排空,患者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滴沥、尿失禁。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首先应考虑前列腺肥大,还应注意排除是否存在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原性膀胱”。

5,体位性低血压:由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造成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当久坐、久卧后突然起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下降而引起一过性脑缺血,病人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

6,视力减退: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从而影响视力,发病率随着病程与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视力影响最严重,常常因视网膜出血而造成视力突然下降。

7,手脚麻木: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表现为对称性的手足麻木、疼痛、灼热、感觉减退或消失,也有患者会产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觉。

8,嗜睡及昏迷:有些老年人身患糖尿病自己却浑然不知,在某些诱因(如严重脱水、感染等)作用下,可引起高渗性昏迷或酮症酸中毒昏迷,临床表现酷似脑血管病。

9,伤口久不愈合: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外周血管病变,影响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加之,糖尿病人营养丢失严重,从而导致伤口愈合困难。

10,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利用障碍,如此一来,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只能靠分解体内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从而导致患者体重下降。

凡是具备上述症状之一者,即使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化验血糖和尿糖,以免糖尿病被漏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