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本体”在教学中的贯穿运用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课回归“音乐本体”教学初探

初中音乐课回归“音乐本体”教学初探

初中音乐课回归“音乐本体”教学初探在《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广大教师纷纷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音乐课程改革的方法,课堂上出现了探究式、小组合作式、活动式等灵活多样的自主学习形式,使音乐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在课改中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忽略了音乐教学最重要的实质主题——音乐本体价值和功能。

这就使得我们有必要回头审视一下,音乐教师如何走出授课误区,让音乐课回归“音乐本体”教学,使学生真正学到音乐呢?那么如何做到音乐课堂回归“音乐为本”教学?一、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准确把握重点。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直指音乐本身,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注意以音乐为本,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表面效果,或者片面追求课堂教学形式变化而舍本求末。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一个大的方向,时刻围绕“音乐”进行课堂教学和内容拓展。

吴斌老师曾说:“音乐教学的重点在于揭示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不应该把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知识重点转移向音乐之外。

”在执教《永远的莫扎特》一课时,如果以通俗歌曲《不想长大》作导入,引出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然后带领学生用画图谱、做律动、讨论两首作品之间的关系等方法。

促使学生认识到:如此耳熟能详的通俗歌曲,竟然源自一首精美锦纶的古典音乐,进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

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再引导学生整体地聆听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并在演唱四个音乐主题时,细致地分析了乐曲的旋律特点、结构形式、乐器音色、音乐情绪等,促使学生发现音乐作品的形式美,认识理解其句法对称、结构严谨的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风格。

应该说,学生是在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的活动中接受审美教育的。

这种成功的教学实践,源自于教师为音乐艺术的本质内容而教,源自教师忠实地贯彻了“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

如果音乐教师忽略了音乐本体,过于注重其他学科的知识渗透,或者片面强调课堂的趣味性,这就走入了音乐教育的误区。

小学课教学方法总结音乐与的结合

小学课教学方法总结音乐与的结合

小学课教学方法总结音乐与的结合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地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

本文将总结小学课堂教学中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音乐与语文的结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诗歌、儿歌等文学作品。

比如,在学习古代诗歌时,可以选取适合的音乐进行配合,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诗句。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音乐创作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比赛,让他们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从而提升写作的能力。

二、音乐与数学的结合学习数学常常被学生认为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而通过音乐与数学的结合,可以将学习数学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编写一首有趣的歌曲,通过歌唱的方式教授乘法口诀,帮助学生轻松记忆。

此外,在学习节拍和节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打击乐器和身体动作来感受节拍的分割和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节奏感的理解。

三、音乐与英语的结合在英语教学中,音乐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英语歌曲,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发音、单词和句型。

在学习新单词时,可以选择带有韵律的歌曲,通过反复听歌和跟唱,帮助学生记忆新单词。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音乐游戏来进行英语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四、音乐与科学的结合音乐与科学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组织科学实验时配上音乐,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例如,在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时,可以选择具有流动感的音乐,辅以实地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规律。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音乐创作来表达对科学的理解和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音乐与综合艺术的结合音乐与综合艺术的结合是小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通过舞蹈、美术、戏剧等形式,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音乐教学目标设计的三个“注重”

音乐教学目标设计的三个“注重”

音乐教学目标设计的三个“注重”(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音乐教学目标设计的三个“注重”《音乐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教学建议中,新增加了“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条目,具体如下表述:“应重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并紧密围绕目标来展开音乐教学活动。

小学音乐情感教学中音乐要素的渗透途径

小学音乐情感教学中音乐要素的渗透途径

小学音乐情感教学中音乐要素的渗透途径一、旋律的渗透旋律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通过一定的音高和音符排列,表达出各种情感和情绪。

在小学音乐情感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将旋律渗透到学生的情感中。

1.选取具有鲜明情感特点的旋律进行教学。

小学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更容易通过简单易记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情感。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明快、温馨、悲伤等鲜明情感特点的旋律,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奏中体验和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

2.通过旋律的表现方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旋律的表现方式,比如快速的音符排列代表快乐、慢速的音符排列代表悲伤。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旋律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组织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练习。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练习,比如让学生自由地演奏某个旋律,然后根据教师的提示或引导,让他们表达出对这个旋律的感受和情感。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旋律所表达的情感。

二、节奏的渗透三、和声的渗透1.选取渗透力强的和声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强烈和动听的和声进行教学,比如清唱曲、合唱曲等,让学生在演唱中感受和理解和声所带来的情感冲击和体验。

3.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合奏的练习。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合奏的练习,让他们在集体演唱和演奏中感受和表达和声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音色的渗透音乐要素的渗透是小学音乐情感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具有鲜明情感特点的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希望本文所述方法对小学音乐情感教学有所帮助。

把握音乐性,激活音乐课堂

把握音乐性,激活音乐课堂

把握音乐性,激活音乐课堂新的课改让以前单一的音乐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小学音乐课堂更贴近大众的音乐教育而区别了专业音乐教育。

形式多样的“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研讨课”层出不穷,使音乐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但这种充斥着各种知识的课堂却常常使音乐课堂变得杂而不纯,减弱了音乐本身的无穷魅力。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水之源”。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用音乐点亮了孩子的思维,激发了求知的兴趣,把音乐的美植入了孩子的心灵,把课堂变得丰富而有趣,让孩子们享受音乐,享受快乐”。

试想,如果音乐课教学使孩子们获取的是某种技能的提高,那音乐课自会彰显其魅力;如果音乐课教学使孩子们获取的是音乐经验,那音乐课也将使孩子们终身受益;如果一个五音不全、天资平庸的孩子在音乐的雨露下变得鲜活起来,在爱的呵护下信心十足,你能不说这是教育的成功?如果你的教学使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兴趣浓厚了、能力提高了、心灵与音乐贴近了,你能不说音乐课已走近了孩子们的心中?所以,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音乐的美,就要把握好音乐性,激活音乐课堂。

一、感受音乐之美,让孩子们更爱听、愿听著名的音乐家艾伦·科普兰曾经说过:“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在任何一种音乐活动中,都不可能没有听觉的参与,也可以说听觉是音乐艺术的“专利”这是其他任何艺术门类所无法比拟的。

“听”的对象即是声音,声音又是大千世界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声即不成世界。

如果学生们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其所感受,音乐本身的魅力也会黯淡。

当人与人交流时,我们关注最多的肯定是对方谈话的内容,也就是语言的魅力。

同理可证,当我们倾听音乐的时候,被吸引的其实也就是其旋律、音色、节奏等音乐的语言。

那么怎样引导孩子们倾听音乐语言呢?那就是要抓住音乐较突出的语言特征,结合孩子们的认知、体验、欣赏能力,帮助孩子逐步听懂音乐的语言。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将音乐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将音乐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幼儿园大班是幼儿阶段教育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幼儿园大班的音乐教育更是影响孩子多年的一个环节,因此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的编制与实施非常重要。

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它是幼儿认知、语言、情感、社交等方面的自然潜能的最好表现形式之一。

音乐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帮助幼儿提高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如何将音乐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将音乐教育融入课堂教学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1.制定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计划,根据幼儿的情感、认知、语言、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培养方案。

2.提供多种表现形式:除了教学计划的制定之外,教师也要考虑到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尽可能地提供多种形式的音乐听感、合唱、表演、创作、游戏等音乐活动。

3.注重参与性和互动性:运用幼儿视线、语言、触觉等多个感官刺激幼儿的感官,在尽量保护幼儿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全面参与音乐教育的课程中。

同时,注重互动,让幼儿养成互相学习、合作的好习惯。

优秀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示例为了使音乐教育更加生动和有趣,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了以下教案:一、课程内容1.名称:音乐会2.时间:60分钟3.目标:通过维尔伯开场音乐的听觉刺激,引导幼儿进入音乐世界。

通过唱歌、舞蹈、音乐游戏等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好和乐趣。

二、教学过程1.开场:播放维尔伯著名的《新世界田园曲》。

让幼儿通过听觉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2.唱歌:给孩子播放《小星星》的钢琴版,让孩子自己跟着唱,并辅以手势动作。

3.舞蹈:播放中国风舞曲《北京欢迎你》,让幼儿学习简单舞步,并进行舞蹈训练。

4.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接力比赛的方式,让孩子们进行竞赛,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5.结束: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堂。

三、教学方法1.学前准备:准备好音乐设备、麦克风、活动用具等教学物品。

小学音乐情感教学中音乐要素的渗透途径

小学音乐情感教学中音乐要素的渗透途径

小学音乐情感教学中音乐要素的渗透途径在小学音乐情感教学中,音乐要素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音乐要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节拍、音色、音量、音高等多个方面,它们的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优美的音乐作品,对于学生的音乐欣赏、审美能力和个人品味的培养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音乐情感教学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各个音乐要素的真实含义并加以应用呢?下面我们就从教学方法和途径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教学方法1、音乐寓教于乐法在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歌曲、音乐表演、电影配乐等不同方式,将乐曲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音乐要素。

例如,在教授节奏感的时候,老师可以放一些节奏感明显的现代流行歌曲或儿歌,让学生边听边敲打节奏、跳舞等互动活动,从而感受节奏的把握和运用,进而理解和欣赏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

2、音乐情感教学法音乐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方式,它既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幸福的情感,又可以表现出悲伤、失落等情感。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歌曲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元素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各个音乐要素的含义和应用。

例如,在教授旋律的时候,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古典音乐,让学生逐渐理解旋律的构成和变化,再通过讲述作曲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旋律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3、现场演示和体验法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现场演示和体验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要素的含义和应用。

例如,在教授和声的时候,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旋律和和声,然后现场演示如何垫和声,并带领学生一起体验和声的美妙之处。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深入理解和掌握音乐要素的运用。

二、渗透途径在小学音乐情感教学中,音乐要素的渗透途径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一些途径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各个音乐要素的含义,并通过实践运用来促进情感教育。

1、课堂音乐活动在课堂音乐活动中,老师可以设置各种情景,让学生通过跟随节拍,听辨旋律等方式来感受和理解音乐要素的运用。

关注音乐本体提高课堂实效--以《牧歌》音乐课堂教学为例

关注音乐本体提高课堂实效--以《牧歌》音乐课堂教学为例

唱 1
6 . 教师运用手 势和 身势动作指导 学生演唱 。 教学 要求 : 演 唱蓝天 白云 时声音 高亢 ,演 唱绿 草羊群时声音平 稳 ,要 唱出草原深远 的意境 ,呼吸深 长 ,声
音 连贯 。
师 :同学们唱得 太棒 了!真 不愧 是 学校合 唱 比赛 获得一 等 奖的班 级 ,
老师真 想把 你们的歌声保 留下来 ,你 们愿意把你们 的歌声作 为毕业礼物送
给我吗?
三、 学 习歌 曲, 体 验音 乐 形象 的歌 声录制下 来并保 存在计算机 指定
7 . 指导 刚才 的学 习, 同学们 对 位 置 。 8 . 各小组试听 ,推荐 一名 优秀 同 内 蒙 古 这 个 民族 有 了进 一 步 的 了解 。 学的演唱作品展示 。学生互评 。 这 美丽的大草原 不禁让我想起 了一首 师 :×X X同学唱得好 吗? 让我 著名 的蒙古族 民歌 ,我 们一起 来听一 们 用热 烈 的 掌声对 她表 示鼓励 ! 也 感 听。 谢 同学们送给我的珍贵 的礼 物。 1 . 聆 听歌 曲 《 牧歌 》 ,感 受音 乐 【 评析 】 形象 。 “ 音 乐本 体 ”即 音乐 自身 ,它 包 师: 这 首 歌 曲是 一 首 著 名 的 蒙 古 如力度 、速 族 长调 民歌 牧歌 》 ,在 刚才的 自 含 音乐作品 的基 本要素 ( 度 、音 色 、节 奏 、节拍 、旋 律 、调 学中我 们 已经知道 ,蒙古族长调 民歌 ,也指 构成 音 乐作品 表 是被世界教 科文组 织宣布的 “ 人类口 式 、和 声等 ) 现 特点 的内在规 律 。教师在这 个环节 头和非 物质 遗产代 表 作” ,是 我 国 宝 贵 的文化财 富,它虽然 曲调 简单 ,但 的教学活动 中抓住音乐基本要 素这个 是 节奏舒 展 ,旋律 优 美,气 势宽广 , 支点 ,通过听 辨 、模仿 、比较 、范唱 深 受蒙古族人 民的喜 爱 。今天 ,我 们 和练唱相结合 的方 法 ,层层推 进歌曲 就一起 来 学习这 首歌 曲 。 ( 请 学生点击 的学 习。让学 生通过歌词观察 曲线图 来感受歌 曲旋律 线的走 向 ,没有枯燥 “ 学一 学” , 出示歌 曲谱例 。 )

浅析音乐本位原则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浅析音乐本位原则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浅析音乐本位原则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作者:黄沙来源:《艺术评鉴》2021年第20期摘要:随着国家对美育的重视,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也逐渐提高。

为符合美育培养人审美能力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不断运用在音乐课堂中,丰富了音乐教学。

与此同时,也出现音乐课堂华而不实、缺乏音乐性的现象。

音乐本位原则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以及学科自身价值的凸显都尤为重要。

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音乐性,避免形式化倾向,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奠定坚实的音乐素养基础。

关键词:音乐本位原则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0-0124-03音乐本位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音乐本体为出发点,突出音乐学科自身特点,并自始至终将音乐置于音乐教育的本来位置或其职能位置①。

该原则强调了音乐性在音乐课堂中的主线作用,是针对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非音乐性现象和问题而提出的,它指导着音乐教师以音乐本身的规律与特点以及价值来展开和实施音乐教学,因此,音乐本位原则是音乐教学原则中的主导性教学原则。

一、音乐教学脱离音乐本位的主要现象(一)感性体验重于理性认知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要始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诚然,音乐与人的情感息息相关,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亦是不可或缺的。

但随着新课标理念在音乐课堂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存在大量关于理念的浅显认知所导致的教学行为。

例如无论是在唱歌课还是欣赏课,教师都会针对作品的感性体验、情绪等问题让学生做出思考,学生凭着自己的主观印象回答或悲伤或欢乐或优雅,而后对于作品的其他解析一笔带过。

但对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探究却少之又少,未能深入,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学生仅仅知道作品是快乐的亦或是悲伤的,卻忽略了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情绪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甚至忽视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这样的音乐教育是浮于表面的,无法真正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中穿插音乐元素,让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教学中穿插音乐元素,让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往往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辅助讲解。

其中,穿插音乐元素来加深内容印象,在学术研究和实践教学过程中被证明非常有效。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教学中穿插音乐元素的优势,并给出一些实际教学操作建议,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音乐元素,让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一、理论分析1.音乐与认知音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具有情感、情绪、记忆和注意力等多种认知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音乐能够启迪人类认知、抗压、提高注意力、改善记忆等方面做出贡献。

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穿插音乐元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使内容更加深入人心。

2.音乐与情感音乐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体验,包括悲伤、愉悦、兴奋、宁静等多种情感。

这些情感与音乐元素的节奏、调性、音色等有密切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音乐来与之搭配,让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动人、激励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音乐与记忆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一种记忆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复杂的知识点整理归纳,并加以记忆。

而穿插音乐元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尤其是长期记忆。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记忆形成的区域非常广泛,包括皮层、丘脑、脑干等多个脑部区域,其中,杏仁核是情感记忆的关键区域。

在教学中,加入恰当的音乐元素和情感表现,能够刺激学生大脑中的杏仁核,使学生更容易形成情感记忆,从而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

二、实践建议在实践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音乐元素呢?这里,我们从如下方面进行探讨。

1.结合教学主题选择合适音乐在选择音乐时,首先要考虑教学主题和内容。

如果是讲述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可以选择流行歌曲、电影主题曲、民族音乐等与知识相关的音乐;如果是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则可以选择电子音乐、轻音乐、环境音效等具有科学特性的音乐。

2.加强教学情感表现音乐元素能够很好地表达情感,结合音乐适时运用替换教材内容中枯燥的语言片段,通过恰当的表演技巧,让内容通过情感的体现获得更好的表达。

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摘要】新课程改革使音乐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音乐教学不再是传统教学,而是以双基教学为主,因此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音乐对现代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潜能的广阔空间,一个更有意义的教学领域。

让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尽早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把音乐新课程改革切实有效地开展好。

【关键词】新课改歌唱教学有效性新课程改革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探索和思考。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样的身心特点使音乐教师在采取教学法时有别于高年级学生,不仅要注重多种教学法的综合运用,还要关注各教学法之间的整合优化,不断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内容单一,形式枯燥的音乐教学。

那么,怎样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上好低年级音乐课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一、创新教学手段,感受音乐魅力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而强化审美体验的重要手段是运用,运用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本体(如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和声、调式、配乐等)去教育感染学生,这才是最积极有效的方法。

人们常说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

为此,在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中,牢牢把握音乐学科的音乐性这一原则是强化学生审美体验的本源性建设。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是通过声响、节奏、旋律来表现艺术形象的一座桥梁。

人们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达到审美的目的。

而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教师可采取“模像情境法”帮助学生想象。

如教学中经常会运用的歌词创作,如果能突破一般的传统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们像编故事一样地创作下去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小蜜蜂呀嗡嗡叫,飞到西来飞到东,微风吹来花儿笑,采来花蜜香又甜,突然一片乌云来,狂风大作小鸟惊,蜜蜂纷纷回家去,等到天晴再出来。

自然流畅的教学过程设计——浅谈“音乐本体”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贯穿运用

自然流畅的教学过程设计——浅谈“音乐本体”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贯穿运用


感受 音乐
的演 唱形 式 有感 情地 领 唱 、 齐唱、 轮唱, 歌 曲 层次 在有序 的展开 ,最 后讨 论在哪 一段 落加 入 打鼓 的环 节 比较好 , 各 抒 己见 , 说 出理 由 。 这样 或唱 、 或跳 、 或打鼓 。通过游戏表 演 , 让不 敢 唱的孩子 唱起来 , 让 不敢奏 的孩 子奏起 来 , 让不 敢跳 的孩子跳起 来 ,学 生在感 受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乐美 感 的同时 , 表现音乐 的快 乐 。
三、 关 注音 乐美 感 , 突 出作 者本 意 。 培 养 鉴 赏品 质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 表 现审 美 活动 , 使学 生 充分 体验 蕴涵 于 音乐 音 响形 式 中的美 和 丰富 的情 感 。 以利 于 学生 养 成健 康 、 高 尚的 审美情 趣 和积 极 乐观 的生 活 态度 。我认 为 , 个 别 学生 由于 生 活环 境使 然 也许 听到 了“ 鸡 打架 ” , 但 是如 果 全班 同学 都 认 为是 “ 鸡 打架 ” , 那 么审 美教 育 如何 进行 下去? 一 定是 教 师的 问题 了。突 出学生 的主 体 地位 并 不是 排 除教师 必 要 的讲解 、 恰 当 的 引导 。 教 师应有 的主导 教学行 为也 不会 阻碍 学生主体性发展。我们不应该将二者对立。 而应该 将 二者 完美 的结 合 。在 教学 过程 中 , 教师要 给 学生 留下 发挥 个 性 的空 间 : 能 让学 生说 的 , 教师不说 , 能 让 学 生做 的 , 教 师不 做 。但 绝 对不 能什 么也不 说什 么也 不做 。 总之 ,好的音乐课就像是一场音乐会 , 让人感 觉 不 出教学 过程 设 计 的痕迹 , 非常 自 然流 畅 。 重 视“ 音 乐本体 ” 在 教学 中的 贯穿 运 用 ,引导 学生 在课 堂上 感 受 到音乐 的美 , 去 除过 多 的修饰 和 花 哨的教 学 手段 , 让音 乐课 回归 音乐 本性 ,让 学 生在 音乐 中学 习音 乐 、 在音 乐 中享受 美好 和快 乐 。 【 作者单位 : 徐 州市星光小学 江苏】

音乐课回归“音乐本体”三策略

音乐课回归“音乐本体”三策略

音乐课回归“音乐本体”三策略《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到,音乐教育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很多教师都在探索并尝试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课堂越来越热闹。

但在新课改的今天,音乐课堂教学又出现了舍本逐末的现象,教师只为追求形式而改革,放弃了教学中的根本,忽略了音乐教学的本体价值,丢了音乐审美体验这一教育的核心,从传统的过于重知识传授的误区走向了另一个只重形式不重本质的误区。

那么,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该如何走出这一误区,使音乐教学重归本体,实现有效教学呢?一、要设计科学化的教学流程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任务,课堂教学一定要围绕目标、教材展开,课堂教学设计要明确目标,教学要直指音乐本体,明确要往那里去,教学形式应该为完成目标而服务,促进目标的有效实现。

离开了音乐这个“本”,一切的形式都是镜花水月,教学设计自然也就是不科学的。

如我在上《永远的莫扎特》一课时,先通过同学们喜欢的流行歌曲《不想长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导出《第四十交响曲》。

接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方式,从旋律、节奏、乐谱等角度比较两个作品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感受《第四十交响曲》的美,从而产生对古典优秀音乐的兴趣。

最后,在学生形成一定的欣赏能力的基础上,老师指导同学们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初步学会从旋律、节奏、器乐、情绪等角度,赏析古典音乐,掌握一定的音乐审美方法。

可见,同学们是从直观感知、问题探究等方法获得音乐审美能力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方式以提高学生兴趣,但更要忠实于教学目标,只有以音乐教学目标为根本,注重于学科知识的落实,才能获得教学效率的提高,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要落实音乐要素的本质《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的知识目标是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

让音乐之美贯穿于整个音乐课堂教学之中浅谈

让音乐之美贯穿于整个音乐课堂教学之中浅谈

让音乐之美贯穿于整个音乐课堂教学之中浅谈音乐课堂如果仅仅流于理论的传授,肯定会使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应该挖掘音乐的美,以此来感染和熏陶学生。

学生一旦感受到了音乐之美,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唱,引出学习目标;还可以激发学生敢于自唱,让他们认知和感受音乐美。

课堂形式可以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造美。

教师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变,使音乐课堂变得妙趣横生。

标签:音乐之美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成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要达成这一目的,开设一些非应试科目势在必行。

比如音乐课,虽然对学生来说有点陌生,也会有点难度。

但音乐确实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的教师的重视。

近几年来,我们在不断探索的实践当中,构建了“主动创作、唱演交流”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

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实现发展性的真正美育教学目标。

一、引唱导唱趣,激活欣赏美引唱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好比是早餐中孩子的蛋糕加牛奶,更像丰盛宴席期盼的第一道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引唱可分为:原声模仿、教师笵唱引领和师生互相赠歌等形式。

无论哪种引唱的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我经常采用“师生互相赠歌”的方式进行引唱教学。

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唱在幼儿园里学过的歌曲;中、高年级同学可以唱课本上的歌曲或者课外习得的歌曲。

即使有同学唱相同的歌曲,也可以因为对歌曲情感不同的处理,不同的表現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丰富自己的欣赏水平。

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也积极参与,范唱新歌,引出新歌的学习目标。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音乐记忆库不断接收新的内容,丰富他们的音乐阅历,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而且温习了学习过的歌曲,加深了印象;师生互相赠歌又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新歌的欲望,同时也建立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为课堂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起点年级教材(或课标)修订要点

起点年级教材(或课标)修订要点
(1)牢牢把握“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理念和课程宗旨,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2)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3)重视“音乐本体”在教学中的贯穿运用。
(4)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穿承。
(5)重视唱歌(及合唱)教学。
二、对“音乐审美”的解释:是指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三、课标具体改内容:有63处作了修改。如,“即兴创造”改为“即兴创编”、“音乐鉴赏”改“音乐欣赏”等等。强调视谱、合唱;京剧学习要求降低了,1-2年级没做要求,京剧只学片段等。
四、教材修订、评价及教师科的合格教师(或中级职称教师),请具体列出所教学科起点年级教材(或课标)修订要点。
起点年级教材(或课标)修订要点
执教年段
初中(是)小学(否)
执教学科
音乐
起点年级教材(或课标)修订要点
一、向音乐本体回归。母语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强调;视谱学习、合唱学习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强调;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强调。

如何贯彻执行音乐课程标准(胡改)

如何贯彻执行音乐课程标准(胡改)

学习水平与常用的行为动词
学习水平 常用的行为动词 说出、描述、例举、选出等
了解
理解 应用
解释、说明、区别、比较、 判断、收集等 使用、设计、解决、总结、 计划、评价等
学习水平与常用的行为动词
学习水平 常用的行为动词 经历、参与、讨论、交流、合作等 愿意、欣赏、喜欢、关注、关心、 重视、尊重等
感受 反应
对教师教学的具体建议
建议一:牢牢把握“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理念和课程 宗旨,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 认知的关系。 建议二: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音乐素养 ”包括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以及 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即是 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过程。“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 密不可分。
• 修订版: 1. 音乐基础知识 2. 音乐基本技能 3. 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
将原来的4个目标合并为3 个目标,“创作” 内 容并入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部分。
知识与技能目标
[新增内容]
• 音乐基础知识部分增加: “节拍” “调式” “风格流派” “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等内容。
• 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部分增加: “有代表性的音乐家”。
• 7 ~ 9年级 要适当减少唱歌的数量要求
内容标准结构框架
两处重要修改 • “感受与鉴赏”修改为 “感受与欣赏” • “即兴创造”修改为 “即兴编创”
“内容标准”表述中的行为动词 调整
• 对实验版课标中关于学习水平的表述(如 “了解”“掌握”“能够”“学会”“熟 悉”“熟练” 等),重新进行了推敲和斟 酌,使内容标 准更为明晰,便于实施。 • 例:了解(知道)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 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以京剧 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了 解)其不同的风格。

初中音乐教学贯穿学生音乐生活(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贯穿学生音乐生活(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贯穿学生音乐生活音乐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情感以及创造力。

初中音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肩负着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塑造美好心灵的重任。

音乐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音乐生活的构建,使音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一、音乐教学与学生音乐生活的关系音乐教学与学生音乐生活密切相关。

音乐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而音乐生活则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音乐的需求、欣赏、创作等活动。

音乐教学为学生音乐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更好地体验音乐的魅力。

二、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1.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感。

2.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音乐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音乐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各种美好的情感,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音乐创作具有极大的自由度,音乐教学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初中音乐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兴趣:音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富有时代特色、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实践教学:音乐教学应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3.个性化教学:音乐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融入情感教育:音乐教学应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5.跨学科教学:音乐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语文、历史、美术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构建学生音乐生活1.组织音乐活动:学校应定期组织音乐会、合唱比赛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2.创设音乐环境:学校应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如音乐角、音乐教室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音乐的存在。

幼儿园音乐教案贯穿课程思想

幼儿园音乐教案贯穿课程思想

幼儿园音乐教案贯穿课程思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幼儿园音乐教育也在逐步改变,越来越重视营造音乐活动氛围,发挥音乐教育在儿童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对于许多幼儿园教师来说,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音乐课程仍然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音乐教案如何贯穿课程思想,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一、立足课程理念,设计合理的教案幼儿园音乐教案设计应该立足于课程思想。

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教师应该先明确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和教学要求等方面。

尤其是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幼儿音乐兴趣、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力。

同时,还应注重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语言发展,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音乐学习体验。

二、整合资源,创建音乐氛围有了教案之后,就要考虑如何在课堂上创造恰当的音乐氛围。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需要整合资源的,教师可以利用各种音乐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和音响设备营造音乐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参加各种音乐表演活动,培养幼儿表现和表达自我的能力。

此外,幼儿园音乐教育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和资源共享,丰富音乐课程内容,形成全面的课程体系。

三、注重幼儿个性发展由于幼儿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因此幼儿园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乐器或音乐活动。

同时,也应尊重幼儿的不同学习节奏和风格,并且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

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还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四、以评价促进发展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评价对于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注重对幼儿的音乐表现和发展进行科学评价,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教师也应该营造积极的评价氛围,让幼儿在得到正面评价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表现和能力。

幼儿园音乐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应注重贯穿课程思想,整合资源,创造音乐氛围,注重幼儿个性化发展,以及以评价促进发展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音乐本体”在教学中的贯穿运用
2012年9月,我在重庆师范大学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小学音乐班)培训,有幸听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义务教育音乐课标研制、修订组的专家王安国的讲座。

他阐述了10年以来音乐课改中实验稿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产生的影响、评价,修订后音乐课标的变化,还有依据这些变化,对教材修订、评价及教师的教学都作了具体建议。

由于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目前我们音乐教学可能更多地会关注形式上东西,而缺少对音乐学科本质内容的关注。

不要忘了我们是音乐老师,音乐课上要体现音乐特点,拓展之后必须回归,目的应在于对音乐的进一步的深刻体验和理解,要根据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音乐对人的素质的培养,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它的前提是通过音乐学科自身的艺术特点来发展人可塑造的各种能力,不能背离音乐本身的特性,不能离开音乐独特的教育作用来谈音乐课程的实施和改革。

所以,重视“音乐本体”在教学中的贯穿运用是很有必要的,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正确认识学科综合,以音乐为本,贯穿于教学中
音乐中的学科综合性学习,是基于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的音乐教师对综合的内涵没有真正理解,以为综合室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相加而成,因此在教学中总想把所有的学科知识都塞给学生,还有的教师为了实现学科综合,撇开了音乐学科的特点,把音乐课上成了语文
课、历史课和地理课,严重脱离了音乐之本,在音乐课中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应根据学习目标做到适可而止。

有这样一堂音乐课:要教唱歌曲《茉莉花》,老师在教室里摆放了一盆茉莉花,先请学生闻花香,然后叫学生把课前搜集的关于茉莉花是什么科、有什么特性等具体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接下来又说说古人赞美茉莉花的诗句,最后,所剩时间不多了,把歌曲唱了一遍就下课了。

试问这节音乐课是成功的吗?对茉莉花从嗅觉、知识等解释尽管非常清楚,但忘了这是一堂音乐课,而不是一堂生物课,学生能从这节课中学到多少音乐知识呢?学生能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吗?那么,再看另外一节同样是教唱《茉莉花》的音乐课,由于设计的角度不同,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不同,最后的效果也不同。

教师先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收集民歌《茉莉花》的不同演唱版本,教学重点为比较不同版本的表演风格及音乐表现形式。

通过欣赏古筝与萨克斯的演奏,来对比不同乐器的音色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通过欣赏黑鸭子演唱组的演唱与歌剧《图兰朵》中的选段,对比演唱方式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通过欣赏以方言演唱与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用普通话演唱,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合、不同语言、不同伴奏、不同地域下产生的不同效果,使学生感受到不同音乐形式下的《茉莉花》所散发的不同风格特点的芬芳。

学生始终在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为中华民族能拥有这样优秀的文化遗产而自豪。

这样的音乐课始终围绕“音乐”在拓展,综合有“度”,把握住合理综合的契机点进行课堂设计,使学生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并增强了学生
的爱国热情,更进一步体现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关注音乐技能和要素,强化以音乐为本,贯穿于教学中
1、优化唱歌、视谱教学。

音乐课的识谱教学最容易产生同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唱影视歌曲、流行歌曲,不喜欢唱教材中的学唱歌曲,这类问题的产生,其原因大部分在识谱视唱教学中。

不少教师把一堂音乐课的大多时间用于识谱视唱,忽视歌曲艺术性的挖掘,把本应是生动活泼又有趣的音乐课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课、技能训练课。

这样,使学生对这些优秀的歌曲毫无兴趣,对音乐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也就更谈不上音乐审美的感受。

从这个角度看,唱歌、识谱教学过程需要优化整合。

例如:“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能有效地缓解以上问题的产生。

2、音乐欣赏中要以音乐为本。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所以,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在欣赏教学时首先要精讲多听。

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作繁琐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以音乐为本,通过师生间的讨论、欣
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而,倾听自然是欣赏音乐的主要方式。

欣赏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初听、有目的地分段听、有分析评论地听等,都以听为本。

音乐艺术及欣赏教学的本质归律决定了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倾听。

3、音乐实践与创造活动中要以音乐为本。

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和谐互动。

但是,作为一线的老师,应注意不要过分地追求以音乐兴趣为动力,要重视音乐实践这些原则。

有些老师的课仅仅是凸现音乐的趣味性、娱乐性,把辅助的东西拿来做正餐,但却忽视了音乐的“魂”这一音乐中最基本的东西。

三、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强化音乐本体,贯穿于教学中。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运用,也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它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精彩纷呈的音乐世界。

它能够把文本、图形、动画、叙事、音乐结合起来,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实践、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

我们经常在音乐公开课上见到这样类似的情况:即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做成动画,甚至歌曲题目、课堂提问等一读就懂、一点即通的东西也不例外,不管其是否实效、科学、合理。

而这种牵强附会的使用课件,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有时还适得其反—不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

一节课下来,看似热热闹闹,可坐下仔细想想,学生却没有多大的收获,因为多媒体的喧宾夺主严重忽视了音乐本体、虚化了音乐教学。

因此,我们在制作和应用多媒体课件时,应做到准确定位,使用有度,优势互补。

只有明确了这个原则,才能真正从音乐学科的教育特点、每节课的重难点出发,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必须要重视以“音乐本体”的贯穿与运用,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与音乐情感联系起来,才能体现音乐审美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