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社区建设背景下居住区改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社区建设背景下居住区改造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诸多在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与问题都有待解决,如工人下岗、老龄化的加剧与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多等。居住区建设解决了城市化中硬件设施的建设需求,但是也在一定成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也增加了社会问题。居住区改造与社区建设的有机结合,塑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社区、社区建设、居住区改造
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老先生将社区概念引入中国,而我国比较明确的社区发展规划实践起于20世纪90年代。民政部于1991年首次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并于1993年与其它14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中央领导在1996年指出:“要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这样,社区建设被正式纳入民政部的工作范畴。
经过多年的探讨与实践,1998年6月,政府明确将“指导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赋予民政部。从此,基层政权司正式更名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直管社区建设。这样,社区建设成为政府基层建设的正规军。
1999年,通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考查,民政部在全国设立了26个实验社区。从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23号文件开始,我国社区建设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当然社区建设如此迅速的发展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早期,在
一些发达国家,面对城市失业、贫困和社会老龄化等问题时,政府和社会工作者提出用社区规划、社区发展的思路去应对。逐渐的社区建设成为摆脱贫困、克服人际关系疏离、发展社会共同体的运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社区建设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法。
同样的,我国的社区建设与发展也脱离不了我国的社会背景。
产生于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在二战之后的20年间,成为全球普适的城市建设模式,至今仍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主流。居住区建设也是如此,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在有着庞大人口的中国其住宅建设量惊人,平均每年建成住房6.8亿平方米。快速的建设速度,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做了很大贡献,解决了城市化人口的住房问题,然面在这些快速建成的住区中,却存在着种种不和谐现象。
淡漠的邻里关系,使人与人之间关系很不和谐。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道:“人之生也,不能无群。”良好的居住群体关系是达成居民邻里与共,守望相助的基础,也是形成融洽的社区氛围的载体,并有助于实现邻里教化的功能。曾几何时,中国传统居住模式下形成的老街坊邻里关系的积极意义曾被广泛认知和共识,而现代化的居住区忽视了住区的社会功能,邻里关系的淡化助长了住区犯罪的增加。
住区私家车的增长及规划的不合理,带来道路的活力丧失和安全性降低的问题,出现了人车矛盾。而随着居住的郊区化和住区大
盘开发的流行,出现了居民公交出行难问题,因公交不配套引发的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冲突屡屡出见。居民出行的安全与便捷得不到保障,使住区生活失去了活力。
住区治安事件频发,人们所倚重的智能化门禁系统并未奏效,反而过于封闭的门禁住区还给城市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阻断城市道路网,加大城市交通负荷,也给住区居民出行造成很大障碍;独占城市稀缺资源,使市民不能共享公共景观;住区内部的公建配套设施与城市隔离,不仅重复配置造成浪费,还因杜绝了外来客源使其遭遇生存危机。住区的治安问题解决不好,居民人人自危,给住区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些开发商为了达到增值目的,实现其经济利益,不顾自然条件、历史状况及地域文化的差异,对住区进行过度包装,乱打“文化牌”。先是对外来的“南洋风情、欧陆式、北美生活”等风格追捧效仿,近来“中式风”又呈渐起之势。大小开发商热衷于炒作居住区风格,而对于真正影响居住质量的住区整体环境营造则敷衍了事,最终形成了千篇一律的、遍布“可赏不可玩”的水景、雕塑等装饰小品的住区景观,住区特色缺失,居民难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形同虚设,公共设施的建设与运营不能同步,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还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
居住区改造中存在的弊端已经开始影响居民的生活。在居住区改造中非物质层面因素太少。在城市规划中,居住区改造虽然在原则上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个组成部分,但是从实际编制过程及成果来看,物质规划一直是居住区改造的核心。大部分的居住区改造成对非物质层面的因素考虑较少。
居住区建设与后续管理与运作担接不上。在居住区建设中,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有政府层面的工作,同时也有市场层面的工作,但是实际中两个层面都有各自的运行周期与方法,任何一方不到位,公共设施的管理都会出现问题,进而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开发商在居住区建设中追逐利益的本性影响着居住区改造的效果。
居住区改造在人文互动因素考虑不足。缺乏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关注社区中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区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居住区改造中,商品住宅开发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在这种情况下,社区规划愈来愈受到重视。
在1998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针对上海市社区建设中的配套设施建设指标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上海社区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在2000年,又开展了“上海城市社区规划理论和对策研究”。这些工作均在传统城市规划的概念中融入了社会学的观点,注重了社区规划中各种软、硬件的结合。
在2002年,同济大学和广州市规划局联合组成课题组,针对当
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居住区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广州市成片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式改革研究”的课题,课题组深入研究了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不同经济属性、产权性质、配置标准、建设主体以及供地方式等。在这个课题基础上,广州市规划局于2003年初发布了《关于试行居住区及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分类、分项控制指标的通知》,以求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居住社区的建设要求。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诸多在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与问题都有待解决,如工人下岗、老龄化的加剧与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多等。居住区建设解决了城市化中硬件设施的建设需求,但是也在一定成度上加剧了社会矛盾和增加了社会问题。如何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探索出适合中国居住区改造的路子,这就需要我们向社区建设学习成功经验,用社区建设指导居住区改造,两者相辅相承,打造出宜居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