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 言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 的提高 ,日见 频繁 的水体富营养化已对污水处理技术提出了 除氮 的要求 。在污水处理技术 中,最常用的除 氮技术为生物脱氮 。近年来 ,传统生物脱氮技 术 已发展 的比较成熟 ,但其弊端也 日 益显 现 , 而新的生物脱氮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污水中含有 的氮多为有机氮和氨态氮 ,对 其处理的生物脱氮工艺就是来源于这一转化过 程 :先通过氨化作用将有机氮转化成氨氮 ,这 过程很容易实现 ,在常规 的废水处理反应器 中即可实现 ;然后是 在亚硝 化菌 的作用下 将 N N氧化成 亚硝态 氮 ,这 一过程 需要氧 的 风一 参与 ;接着是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将亚硝态氮氧 化成硝态 氮 , 仍需氧的参与 ;最后是在反硝化 菌 的作用下将亚 硝态氮 和硝态 氮转化成氮气 , 这一过程需在厌氧环境中实 现,且需有机碳源 的投加。 传统硝化一反硝化为基础的生物脱 氮工艺 需设置多个反应器 ,以满足不同微生物对生境 的需求 , 且按功能的不同,分别需有氧 气、有 机碳源的投入 。这就必然带来工艺基建 、运行 费用高 , 理效率低等一 系列缺点 。新型生物 处 脱氮工艺正是 以此为切人点 ,探索寻找更便捷 的生物脱氮途径 ,从而克服传统工艺的不足之

曲 春先
科技论 坛 Il l
张 晓宁
新 型生物脱 氮工艺 的研究 现状及发展
( 瓦房店市规划设计院, 宁 大连 16 0 ) 辽 13 0
摘 要: 针对传统 生物脱氮工艺存在的不足之 处 , 绍了新型生物脱氮工 艺的类型 , 介 并分别叙 述了其原理、 特点及应 用情况。 关键词 : 生物脱 氮; 好氧反硝4 ;N ;HA O A A  ̄S DS R N;N MMO C O X;AN N S R N A A M X组 合 工艺是 指含 氨 A H O —N M O 若干报道。谢曙光等人对地表水处理 中的好氧 反硝化现象进行 了研究 ,发现在水力负荷较高 废 水先流经 S A O H R N反应 器 ,进行部 分亚硝 的情 况下 ,脱氮率可达 2%~O O 3%,且 在处理 酸化 ,控制出水 中 N4 与 N r 比例为 1 , I : O的 :1 过程 中不需 添加有机碳 , 成本较低 ,相 比于传 然 后进入 A A M X反应器 ,进行 厌氧氨 氧 NM O 统的脱氮方 式,好氧反硝化具有更高的应用价 化反应 ,生成氮气 , 达到生物脱氮的 目的。这 值 。当然 ,好氧反硝化工艺存在着二次污染等 样 ,在 S A O H R N反 应器 中只有一半 的氨 被氧 问题 ,仍需深入的研究来解决 。 化为 N O ,从而大大减 少 了 S A O H R N反应器 1 同时硝化一反硝化 (N )工艺 . 2 SD 的需氧量 ,从而降低运行费用 ;另一方 面 , 将 传统的生物脱氮原理认 为硝化反应是好氧 S A O H R N反应器 的 出水 作为 A A M X反应 NM O 的 ,反硝化反应是厌氧的 , 故二者不可能在同 的基质 ,为 A A M X反应 创造 了条件 ,同 NM O 条件下发生。而 同时硝化一反硝化机理则突 时还克服 了单独 的 S A O H R N反应 器出水 C D O 破这一观念 , 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解释 了同时 浓度高的缺点。 硝化一反硝化反应存在的合理性 。 S A O —N M O H R N A A M X组合 工艺可 以说是 这种工艺在 同一反应器 中实现硝化和反硝 对 A A M X工艺 的优化 ,与传 统硝化 一反 NM O 化 ,甚至还有除碳 的功 能,可通过生物转 盘 、 硝化工艺相 比,它具有氧消耗量小、无 需外加 SR B 、氧化 沟、C S 等反 应器实 现 ,分 为单 碳源 、节约 中和试剂 、C AT O 排放量少 、剩余污 级生物脱氮 工艺 、生物膜单级 生物脱氮工 艺 、 泥量少 、运行费用低等诸多优点 ,其工艺的可 固定化微生物单级生物脱氮工艺等类型。 目前 持续性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将为其带来广 阔的应 国 内的研究 多局限于纯种微生物培养及实验室 用前景 。 理论研究 , 很少有实际工程应用 ,国外则 已有 2 A O . C N N工艺 2 同步 硝化一反硝化脱 氮工艺 的污 水处 理在 运 C N N一体化 自养氨氧化生物脱氮工艺 , AO 行 ,但也有不足之处 , 以这一新型的污水处 是指在单个的反应器或者生物膜 内通过控制反 所 理工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 应所需环境条件,实现氨的亚硝酸化和厌 氧氨 1 短程硝化一 反硝化工艺 . 3 氧化 ,从而达到生物脱氮的 目的。 在传统硝化一反硝化过程 中可以看出 ,氨 可 以认 为 C N N工 艺 是 S A O A O H R N— 处。 被氧化为亚硝酸盐后可以继续被氧化为硝酸盐 A A M x组合工 艺在 同一反 应器 中 的一种 N M O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按其生化反应原 理可分 然后进行反硝化 ,也可以直接在亚硝态 就进行 实现方式。在微氧条件下 ,氨被亚硝酸菌部分 为两类基本技术 ,一类是基于硝化一反硝化生 反硝化 , 由亚硝态氮进行反硝化则可减少系 氧化为 N r O -剩余部分的 N 4 若 O ,N ;  ̄ H+ 进行厌氧 化过程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另一类为基 于厌 统对氧 的消耗 ,缩短反应 时问 ,降低 运行 费 氨 氧 化 反 应 , 生 成 氮 气 ,反 应 的 实 质 与 氧氨氧化反应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用 ,这即为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 脱氮的基本 S A O — N MM X组合 工艺 相同 ,反 应式 H RNAA O 1基 于硝化~反硝化生化过程的新 型生物 原理。 为 1 H O 5 2+ . 5 2O1N 3 . H+ N 4 . 0 — o 3N + . O 1 + 8 4 3 4 脱氮 工艺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 , 其基本原理是在 13 0。 .H2 基于硝化一反硝化原理的新 型生物脱氮工 较 高温度 下 , 在一个反应器内通过对 D O的控 由于 反 应是 在一 个 反 应 器 内进 行 , 艺研究较多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好 氧反硝化工 制 ,先将 氨氧化为 N O一 ,再 以有 机物 为 电子 C N N工 艺 除 了 具 有 S AR N- A AO H O AN MMO X 艺、同时硝化一反硝化工艺 、 短程硝化一反硝 供 体 ,对 N 2 行反硝化 ,生成 氮气 ,从而 组合 工艺需氧量少 、无需外加碳源 、 O- 进 运行 费用 化工艺等 。 达 到生 物脱 氮 的 目的 ,整 个 反 应 过程 中无 低等优点外 ,还具有 占地面积少 、基建费用低 11 .好氧反硝化工艺 NO 的生成 和还原 ,反应进程较传统 硝化—反 等优点 ,具有更好 的经济效益 。C N N工 艺 r AO 传统生物脱氮理论认为反硝化是一个严格 硝 化进程 短 。经 研究 ,S A O H R N工 艺具 有工 实现 的关键是很好地控制供氧量 ,创造出适宜 的厌氧过程 ,大多数反硝化菌为兼性 厌氧菌 , 艺流程简单、节省 中和试剂、水力停 留时 间短 好 氧亚硝化 菌和厌 氧氨 氧化菌 生长 的 良好生 能够利用氧、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为 电子受体 。 等 特点 ,且耗 氧量减 少 了 2 %左 右 ,大 大节 境 , 亚硝化菌能够将适量 的氨 氧化 为 N : 5 使 O一 , 当氧 和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共存时,反硝化菌优 省 了 动 力 消 耗 。 目前 , 已 有 生 产 规 模 的 而后与剩余部分的氨恰好反应 ,生成氮气 。 先使用氧呼吸 , 只有当氧浓度低时硝酸盐或 S R N工艺投入运行。 故 HA O 结束语

2基于厌氧氨氧化的新 型生物脱氮工艺 目前 ,A A M X污水处 理 技术 大致 有 NM O 两种 工艺 ,即以 S A O — N M O H R N A A M X组合工 艺为代表的两段式工艺和 以 C N N工艺为代 AO 表的一段式工艺 。
21 H O A A . S AR N— N MMO X组 合 工 艺

l一 2

随着研究 的深入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的研 究 已经取得 了很多成果 ,甚至上述许多工艺都 已建成生产规模 的应用反应器 ,为污水处理及 环保事业提供 了很好的支持。但仍有很多需要 进一步研究 和解决 的问题存在 ,如厌氧氨氧化 的实际应用 等,有待更深的探索 。
SA O H R N工 艺具有 工艺 流 程简单 、水 力 停 留时间短、需氧量少等特点 ,但运行时需对 温度 、P H值进行很好 的控 制 ,且反硝化 需一 定量的有机碳源 ,导致出生 C D浓度较高 。 O


亚 硝酸盐才能取代 氧作 为电子受体 , 反硝 实现 化作用 。然而 , 好氧反硝化 的发现却打破 了这 认识局限 。 好氧反硝化的实现依赖 于好氧反硝化菌的 存在 ,这是一类好氧异养硝化菌 ,能在好氧条 件下直接将氨转化成气态产 物,从而比传统工 艺节省了大量能源消耗。 目 ,好氧反硝化的 前 生物机理还在深入的讨论 中,但在好氧反硝化 微生物的性质及筛选方面的研究已经较多 ,利 用好氧反硝化菌实现生物脱氮的应用研究 也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