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土家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土家族节日:土家族的节俗(中国传统节日)
土家族节日:土家族的节俗(中国传统节日)土家族节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春节。
长阳岁时节日,一年之中,以时为序,首为农历正月的春节。
春节隆重的场面是团年和除夕。
家家离不了美酒佳肴,庆祝团聚。
除夕的夜晚,无论城乡,都兴守岁。
农村人家,户户都要在火垄里架起大火,烤的人面红耳赤。
火垄里燃烧的大树兜子叫“火主”,是事先在前几个月都准备好了的。
城镇人家则多烧白炭。
“红火”预示兴旺。
这个风俗大约是远古时的火崇拜的遗风。
一年之中最鲜亮最激动人心的活动,是从子时交庚时的“除夕”紧接新正开门的“出天行”祈福开始的。
接财神、迎喜神、祭祖先、逐疠疫都在这一时刻进行。
顿时,鞭炮声起,山鸣谷应。
长阳土家人特别重亲缘,重友谊,春节时期正是联络感情的大好时期。
拜年首先是男女依次拜长辈,长辈对晚辈特别是幼辈分别给“打发”,俗称“压岁钱”,故俗谚有“大人爱种田,伢们爱过年”之说。
趁时,人们走亲访友,相互拜贺,俗话又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之说。
2、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事实上是春节的延续。
同历史上元宵节一样,长阳的元宵节也以张灯和观灯为主要内容,气氛尤其热烈。
因长阳是山区的原因,受到条件的限制,花灯制作的种类并不多,不象《长阳南曲·数灯》那样,一下数了99种,那只能是民间艺人的夸张。
常见的是大红瓜灯、六角宫灯、莲花灯、兔儿灯、走马灯等。
城乡最热闹的游艺活动是舞龙灯、玩狮子、跑竹马、玩蚌壳精和划采莲船等。
龙灯制作分青、黄、赤、白、黑五色,节数有九、十一、十三之分。
表演花样有[二龙戏珠]、[云龙翻身]、[玉龙盘柱]、[金龙摆尾]、[四门穿花]等。
表演最热闹的是五龙俱出,互斗雌雄,至时,大鼓大锣响彻天外,鞭炮雷鸣声震屋宇,声势格外壮观。
据故老相传,县城龙舟坪时谣有“东门的青龙西关外的白,何家坪的‘黑臊牯’撩不得”之说。
乡间,也有玩“草把子龙”的,俗称“瘟灯”,用茅草扎成。
还有玩“板凳龙”的,即在板凳上装一龙头龙尾,一人手执凳脚而舞之,这些龙灯,小巧灵便,亦极富魅力。
土家族过春节的风俗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在过春节时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和习俗。
以下是土家族过春节的一些典型特点:
1. 走花灯:土家族在除夕夜会点亮花灯,整个村庄或家庭都会装饰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花灯,象征着新年的喜庆和繁荣。
2. 爆竹齐鸣:在除夕夜,土家族人会燃放爆竹、鞭炮,以驱赶邪气、迎接新年的到来。
3. 吃团圆饭:像其他华族人一样,土家族也会在除夕夜举行团圆饭,全家人聚在一起共进晚餐,象征着家庭团结和幸福。
4. 辞旧迎新:在除夕夜,土家族人会进行拜祖神、祭拜祖先的仪式,感谢祖先保佑并祈求新一年的平安和好运。
5. 舞龙舞狮:土家族也会在春节期间表演龙舞和狮舞,以求祛病辟邪、驱逐恶灵,同时也增添喜庆气氛。
6. 送祝福:过年期间,土家族人会互相拜年,走亲访友,给对方送上新春祝福和红包,传递幸福和吉祥之意。
7. 吃年糕:土家族过年时,吃年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食物之一。
年糕象征着新年连年高,寓意着步步高升、生活幸福。
8. 挂红灯笼:土家族会在春节期间挂红灯笼,灯笼上绘制各种图案和吉祥的寓意,用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土家族过春节的风俗不仅体现了对新年的欢庆和祈福,还传承了他们独特的文化和习俗,使得这个节日更加丰富多彩。
湖北省长阳县土家族风俗习惯
览鄂西民俗知长阳土家在鄂西南有一条美丽的长江支流,名为清江。
而在清江的下游则有一个富有民族特色与历史的地域——长阳。
“长阳历史代远年长。
古代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的文物,都雄辩地证明了从远古到当代,人类在清江流域的活动从未停止过。
旧石器时代中期,有距今18.5万年的“长阳人”穴居洞中,茹毛饮血,生息繁衍。
新石器时代晚期,又有巴人著名首领廪君披荆斩棘,开疆扩土,成为雄霸一方的部落联盟首领。
”作为巴人后代,亦是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生长于巴人故里——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土家族自治县,谈及名俗,亦如家珍一一细数。
其一、长阳文化。
歌舞。
“长阳文化灿烂,素有“歌舞之乡”之称,长阳山歌、长阳南曲、巴山舞被誉为“长阳文化三件宝”,奇石、盆景、根艺被誉为“长阳文化产业三件宝”。
长阳巴山舞曾获全国广场舞比赛“群星奖”金奖,大型土家婚俗歌舞剧《土里巴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06年,土家族“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2007年十四届全国广场舞蹈比赛中荣膺群星奖。
长阳山歌、南曲、长阳薅草锣鼓和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由我县“农民兄弟”王爱民、王爱华与苗族姑娘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在央视第13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唱法中荣获金奖。
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教育上十分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了解巴人历史,学习巴山舞。
自小学至高中,课间操时间锻炼内容除了国家广播体操外更有民族舞蹈——巴山舞。
于是,长阳人民无论老少,无一不会跳巴山舞,无一不知巴人文化者。
长阳文化另有一文化即茶艺文化:四道茶。
“四道茶具有独特的喻意。
一道茶——“罐罐茶”,用来招待日常来客。
其制作方式:先将铜壶置于明火上,斟水加热,另将小陶罐在微火边翻烤,待发烫时放入茶叶半两,不停颠簸烘烤,直至茶香时,入开水冲泡,两分钟后分敬客人。
二道茶——鸡蛋茶,是用来招待“嘎嘎客”的。
也就是家中添小孩后,整“祝米酒”时才上鸡蛋茶。
长阳土家族风俗作文
长阳土家族风俗作文
哟,伙计们!今天老艺来给你们说说长阳这边土家族的一些有趣风俗吧。
长阳地处湘西北,这里山清水秀,群峰耸立,是土家族世代扎根的地方。
他们勤劳淳朴,民风淳厚,保留了不少独特传统习俗。
比如说嫁娶,土家族的姑娘们从小就被教导"嫁出去的媳妇是泼出去的水"。
所以她们在婚后都会努力孝顺公婆,体现出女儿家的贤惠。
土家族对"蛋"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
他们相信蛋是生命的象征,因此在一些重要节日和婚丧嫁娶时,蛋都是不可或缺的"吉祥物"。
比如,新婚夫妇要在门前打破几枚红彤彤的鸡蛋,寓意"求子"。
而在祭祖时,全家人也会在先人灵位前摆上几枚鸡蛋,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说到有趣的风俗,土家族的"跳神"可是响当当的一绝。
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各个村落都会举行盛大的跳神仪式,用以纪念英雄人物、祈求新年吉祥。
表演者们头戴彩色绸缎,身穿绚丽盛装,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中翩翩起舞,场面极其壮观热闹。
作为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跳神独树一帜,妙趣横生,令人难忘啊!
说了这么多,你们是不是对这个古老质朴的民族有了更深的认识?嘿,我们一起祝愿这些独特而富有智慧的风俗能够永远传承下去,让闪耀千年的土家文化在新时代继续熠熠生辉!。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跟着小编来看吧。
语言文字: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
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
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居民:土家族爱群居,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
土家人采取倚山建房,一般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
建房要求背有靠山,面有向山。
一般是四列三间,居中的一间要设祖先神位。
正侧左右两房住人,多为两小间,叫住“小二间”。
小二间前设火铺,火铺中间置火炕,火炕用于取暖的煮饭,火炕上放着铁制三角架。
火炕上空吊有炕架,用以烘炕物品。
特别是春节之前,用以烘炕腊肉和香肠等物现在保留亦有。
服饰: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
“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
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
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习俗: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
有“哭嫁习惯”习惯。
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
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
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
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
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
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
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
长阳古墓群:另类的土家民俗画卷
长阳古墓群:另类的⼟家民俗画卷祖坟(家族墓地)曾是华夏⼤地⼀道独特风景,但时过迁境,今已难觅踪迹(1958年与1964年两次平坟运动及“⽂化⼤⾰命”时期破“四旧”⽽荡然⽆存),仅在偏远⼭区残存。
地处鄂西⼭区的长阳位于巫⼭与武陵⼭交结带,这⾥⼭岭纵横,平均海拔在1000⽶。
在偏远深⼭⽼林留存有近千座古墓(多为家族墓地),成为清江流域⼀道独特的风景。
长阳古⼈崇信“事死如事⽣”(死后也要和⽣前⼀样)的传统,因⽽古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活⽤品均应仿照世间,极尽奢华之能事。
除厚葬外,墓前⽴楼阁式碑,并采⽤“穿挑、⽯⽡式、仿⽊⽯建筑式”,雕梁画栋,异常精美。
虽历经沧桑,却容颜不改。
所遗存的⽯刻成为⼟家⽂化的瑰宝,对于研究⼟家族的民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家族先祖廪君陵位于长阳渔峡⼝镇西北千⽶处,海拔368⽶。
陵园占地25亩,其中先祖廪君墓占地8000平⽅⽶,墓⾼13⽶,直径90⽶。
环陵墓铺设有长320⽶、宽3⽶的青⽯板⼈⾏道,陵墓前建有占地⾯积100多平⽅⽶的祭祀亭。
陵墓后有⼟家族⼤姓“⽩虎垄堂”覃⽒宗祠。
陵园内建有题词碑林⾛廊,镌刻有⽯碑30余块。
廪君神道全长420⽶、宽3⽶,其中建有青⽯台阶360级直上廪君陵园。
廪君神道⽯牌坊矗⽴在420⽶长的神道最前沿,宽10⽶,⾼6⽶,四柱三门,正门上⽅横眉上刻有汪国新(画家)题写的“廪君神道”四字篆书,四柱上刻有两幅对联:“虎冲霄汉载雄魄,垄镇巴⼭乘⼤风”、“⾹炉⽯畔建夷城威振渝东黔北,⽩虎垄头护巴胄德被汉南湘西”和象征吉祥的⽩鹤祥云图案。
左右两门上⽅刻有精制花纹,四柱下⽅均有⽯⿎状的花纹抱柱10个,整个牌坊⾼⼤雄伟。
2.李发轫夫妇墓位于长阳渔峡⼝镇⾼峰村。
亦称极乐宫墓。
系民国时期墓葬,为李发轫、覃凤英夫妻合葬墓。
占地⾯积约105平⽅⽶,由封⼟、碑楼、⽯亭、⽯院四部分组成。
为湖北省⽂物保护单位。
3.⾃在宫墓位于长阳资丘镇杨家桥村。
⼜称“向廷植夫妇墓”。
始建于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占地⾯积96平⽅⽶,碑体为三层叠涩,深2.2⽶,宽1.7⽶,⾼3.75⽶,碑前有两根龙浮雕廊柱,⽀撑着刻有⼋掛图的太阳板,碑上刻有楷书对联和⼋仙过海等民间传说图案,墓周围为1×0.8⽶的画像⽯,⽯刻技法有阴刻、阳刻,⽯刻⼯艺精致。
有哪些长阳土家的风俗呢
有哪些长阳土家的风俗呢
碑是给死人的文学,是传统礼仪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礼仪文体,也是墓葬葬不可缺少的一环。
碑是一种传记文体,人物“××”的`内容可以包括记载一个人的姓名、籍贯、生死年月日时、一生行为、言论思想,并兼及家庭琐事、妻子儿女、父母兄弟等亲属,铭则是赞颂之辞。
古文作铭常采用脚韵,读之如诗韵,墓葬有所谓的“碑碣”的铭,采用作记录死者生平,刻于石上,成为死者长眠之地的坟墓建筑的组成部分。
这可以说是相当盛行的,附属于墓葬文化的礼仪文体,也是石刻传世的文学作品。
可是土家长阳有一怪事:给活人立碑,给活人做斋。
给活人立碑叫生寄碑。
生寄碑在长阳有以下几种形式,如:1、令牌碑;2、五厢碑;3、七厢碑;4、四柱三排碑;5、亭子碑;6、猪糟碑等。
可谓种类繁多,而且式样富丽堂皇,比活人住的房子花的钱还多,传说立了生寄碑的人会寿命更长,无灾无难,意即死过一回了。
生寄碑的立法与人死后立的碑程序内容一样,只是碑上没有人死时的年月日。
做生斋是给活人做斋,用以驱邪避灾。
通常要请道士八人,做斋七天,吹吹打打、念念唱唱,日夜不停,可谓轰轰烈烈,同样周围乡亲、亲戚朋友也要送礼来凑热闹帮忙。
长阳民俗
巫文化在长阳民族文化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其表现五花八门,大体可分为迷信端公巫婆,忌讳犯禁,迷信巫嫁(即用巫法嫁祸于人)。
在巫文化中,既有信鬼、畏鬼、敬鬼的恐惧心理,更有降鬼、驭鬼和辟鬼的精神力量。
长阳丧俗体现了土家人顺应自然、旷达生死的态度. 土家族撒叶儿嗬、坐丧各显其长,其中又以土家族撒叶儿嗬最具魅力,其舞姿以摹仿山中奔兽为其特点,形神兼具,透视出土家人豪迈奔放的性格和天人合一的生命理解县西渔峡口、资丘、大堰等地民间雕刻和都镇湾璞岭彩扎艺术炉火纯青,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同时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鸭子口乡刘坪村的农民画,画风淳朴,带有泥土的芬芳。
大堰乡石刻在继承民间传统绘画的艺术特点中,描绘鸟兽和各种石雕工艺品,不仅个性鲜明,而且活龙活现,栩栩如生。
都镇湾镇麻池璞岭艺人的纸扎、剪纸、传统绷鼓等技艺在当地称为“绝活”。
土家人过年腊月二十四是土家人过小年的日子, 称之“忙年”。
办年货. 小年”,也有很多特定的风俗。
传说这天是磨的生日,必须休息不能用。
夜晚,还给灶上的司命老爷点一盏灯,既是对灶神的尊重,有能让灶神一年四季正常工作而不出差错。
过小年也不能在井里挑水,否则惊动了青蛙井,它就会经常跑到水井来,水就不干净了。
相传小年这天清晨,老鼠嫁姑娘,而且从中堂的梁树上经过,如果不采取措施,第二年老鼠就会翻天。
因而孩子们天刚亮就起床,派一人守在堂屋梁树下,其余的人各自拖着一只破草鞋,楼上楼下,屋里屋外不停地喊道:“拖啊拖,一拖拖到老鼠窝,一年十二窝,窝窝都拖梭。
”小年这天,媳妇们会回到娘家团聚,看望父母,称之为“辞年”。
二十五要打糍粑二十六要磕汤圆粉二十七就要打豆腐二十八“打扬尘”(即清洁大扫除)。
二十九准备团年饭, 烧一个猪头,一个“带尾巴的”猪“坐凳儿”(猪臀),象征着一年有头有尾。
团年饭: 菜上桌之后, 要举行“叫饭”仪式,即请亡人回家过年,表示土家人不忘祖。
吃了团年饭之后要“送亮”,也叫上坟。
土家族“撒叶儿嗬”
土家族“撒叶儿嗬”作者:田建平来源:《新课程·中学》2015年第01期一、主题源自地方文化特点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撒叶儿嗬”原生态文化,不仅走出了资丘镇,走出了长阳县,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从“焦点访谈”中我们看到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在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中,土家族“撒叶儿嗬”被列入其中。
“撒叶儿嗬”是一种独特的土家族祭祀歌舞,土家人用它来庆祝生死。
这种舞蹈表达着土家人豁达的生死观,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原汁原味的“撒叶儿嗬”就在我们的故乡——资丘镇。
谁家的老人去世,全村的男女老少聚在一起,跳“撒叶儿嗬”为死去的老人送终。
为了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在资丘成立了全国首个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和中国土家族“撒叶儿嗬”传习基地。
资丘镇文化馆还定期举办“民间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进课堂”的活动,让在校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传统的民间文化,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学校将此课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地将“撒叶儿嗬”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二、预设活动目标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此研究活动使学生对“撒叶儿嗬”的起源、技法、唱词、发展等进行一些深入了解。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实践体验、上网等亲历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的能力,形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生的亲历活动和成果展示,使学生了解、喜爱“撒叶儿嗬”,同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本次活动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提炼子课题,成立小组这个主题内容学生都非常熟悉,怎样才使我们的研究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目标呢?我们分列出子课题分组研究,通过我的引导和同学们的积极讨论,提出了许多相关的子课题,我们归纳和整理我们确定了四个子课题:“撒叶儿嗬”的起源、“撒叶儿嗬”的歌词、“撒叶儿嗬”的跳法唱法、“撒叶儿嗬”的传承与保护。
长阳-家乡介绍
长阳文化
巴山舞
• 巴山舞是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群众自娱性 的集体舞蹈。是由长阳覃发池等民间舞蹈工作 者将土家人喜闻乐见的民间古老的“跳丧”活 动中的舞蹈收集整理、改革创新而发展起来的 一种集体民族舞。它一经问世便深受青睐。老 世人奉为瑰宝,青年人视为爱物。它象一阵风 从土家山寨吹进县城,甚至涉足到现代舞厅, 大有与外来“迪斯科”“摇摆舞”一争高下之 势。《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当众多 的进口娱乐性舞蹈风靡一时之际,重山叠峰中 的巴山舞却占据了那么多朴实的心灵,这种文 化景观,带给人们许多思考,至少,它开拓、 展示了一片独特的审美领域。”
浓载:“……水 色清照十丈,分沙砾。蜀人见其澄清, 因名清江。” 清江是土家人的母亲河, 洋洋洒洒八百里,宛如一条蓝色飘带, 穿山越峡,自利川市齐跃山发源逶迤西 去 ,横贯鄂西南10多个县市。随着隔河 岩、高坝洲、水布垭三级水利枢纽工程 的相继建成,长阳占据地理位 置上的优 势,在其境内形成了“一坝(隔河岩大 坝)两库(隔河岩库区、高坝洲库区)” 的独特旅游资源
注释: 蜀: [shǔ] - 四川简称
• 特产介绍 • 长阳的橘子——椪柑
椪柑介绍
• 椪柑又名芦柑,皮薄易剥,色泽鲜美, 果肉橙红色,汁多、组织紧密、浓甜脆 嫩,化渣爽口、籽少,且有药用功效。 适合南方各省生长。
长阳风景介绍
推荐地点:盐池温泉,丹水漂流,五
爪观、兰草谷冲浪、武落钟离山、天柱 山道教圣地及渡假山庄、长阳广场、民 俗文化村
介绍一下长阳清江画廊
• 廊美景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 廊在长阳”。清江是一首抒情的诗、是 一曲优美的歌 、更是一幅迷人的画。三 百里的清江画廊,境内峰峦叠嶂zhàng, 数百翡翠般的岛屿星罗棋布,灿若绿珠。 犹如黛江水烟波浩渺。
关于长阳家乡的风俗作文
关于长阳家乡的风俗作文English Answer:Title: Customs of Changyang HometownIntroduction:Changyang, my hometown, is a small village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China. It is known for it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unique customs. In this article, I will explore some of the fascinating customs that make Changyang a special place.1. Dragon Boat Festival: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s in Changyang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ich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On this day, the villagers gather at the riverbank to watch dragon boat races and participate in various traditional activities. The festival is also famous for its delicious sticky rice dumplings, known as zongzi, which are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and steamed. It is believed that eating zongzi during this festival can bring good luck and protect against evil spirits.2. Ancestor Worship:In Changyang, ancestor worship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local culture. Every year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omb-Sweeping Day, families visit the graves of their ancestors to pay respect and honor their memory. They clean the tombstones, offer food, burn incense, and perform rituals to show their gratitude and love for their departed loved ones.3. Lantern Festival:The Lantern Festival is another grand celebration in Changyang. It takes place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and marks the end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festivities. Colorful lanterns are hung everywhere, and people gather to watch lion and dragon dances, lantern parades, and fireworks displays. It is a joyful occasion filled with laughter and excitement.4. Tea Culture:Tea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aily life of Changyang villagers. Tea ceremonies are often held to showcase the art of tea-making and to promote social bonding. The villagers take pride in their tea cultivation and are known for producing high-quality teas. Drinking tea is not only a way to quench thirst but also a way to relax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nature.Conclusion:The customs of Changyang reflect the deep-rooted traditions and values of its people.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ncestor worship, Lantern Festival, and tea culture are just a few examples of the vibrant customs that make Changyang unique. These customs not only preserve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village but also bring the community together in celebration and unity.中文回答:标题:长阳家乡的风俗介绍:长阳,我的家乡,是一个位于中国中部的小村庄。
土家族的风俗有哪些
土家族的风俗有哪些土家族的风俗有哪些生活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为、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等。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因此也拥有着它独特的风俗习惯,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土家族的风俗吧!土家族的风俗有哪些 11、语言文字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也有人认为归入缅彝语支,是藏缅语族内一种十分古老独特的语言。
绝大多数人通汉语,如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没有本民族文字,现时使用1984年创制的拉丁文字,通用汉文。
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2、歌舞文化a、傩堂戏:土家族的一种祭祖活动,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响,有着比较明显的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笃信巫术的文化痕迹。
b、摆手舞: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
c、茅古斯舞:茅古斯,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意即“祖先的故事”。
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或毛猎舞。
属土家族流传至今的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且传统的毛古斯是不允许女性参与表演。
主要于每年岁首参与土家族摆手舞中作穿插性表演,也有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
3、宗教信仰土家族处于原始宗教崇拜阶段。
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
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
过去有巫师驱鬼。
有的地方信道教。
4、饮食习惯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
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
茶也是土家族人生活必需品,喜喝熬茶。
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常年不离,是土家人火炕中的“不倒翁”。
熬茶多用藤藤茶、老茶叶或茶果等,俗称长寿藤、神茶,学名茅岩莓。
5、风俗节庆a、牛王节:每年的四月十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节。
这天各地都要举办牛王节歌会,搭起歌台,将牛头像悬挂在歌台中央,以歌颂牛的功德。
长阳的风俗作文
长阳的风俗作文The customs of Changyang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local culture and reflect the lifestyle and beliefs of the people.长阳的风俗是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
The customs in Changyang are deeply rooted in tradition and are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contributing to the unique identity of the region.长阳的风俗根深蒂固,代代相传,对于这个地区的独特身份作出了重要贡献。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ustoms in Changyang is the celebration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such as the Spring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Mid-Autumn Festival.长阳最重要的风俗之一是庆祝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During these festivals, people engage in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dragon boat races, lantern making, and the sharing of traditional foods, which bring the community together and create a sense of unity and belonging.在这些节日里,人们参与各种活动,比如龙舟比赛,做灯笼,分享传统美食,这些活动团结了社区,创造了一种团结和归属感。
湖北长阳土家族结婚风俗
湖北长阳土家族结婚风俗湖北长阳土家族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俗。
土家族的结婚风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土家族人民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家庭的承诺。
在湖北长阳土家族,结婚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涉及到许多仪式和习俗。
首先,婚姻的起始是通过媒人来牵线搭桥。
媒人在土家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要了解双方家庭的背景和情况,确保双方家庭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
在结婚前,土家族人民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他们要为新娘和新郎准备婚礼服饰,这些服饰通常都是由土家族的手工艺人织制而成,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其次,他们要准备婚礼的场地,通常在村庄的广场或者是户外的空地上举行。
在婚礼当天,新郎和新娘会分别从各自的家中出发,由亲友和乐队伴奏下前往婚礼现场。
在路上,亲友们会放鞭炮和燃放烟花,以示喜庆。
到达婚礼现场后,新郎和新娘会分别进入自己的伴房,进行一系列的仪式。
在土家族的婚礼中,最重要的仪式是“抢娶”和“抢亲”。
在“抢娶”仪式中,新郎的家人会带着丰盛的礼品和彩钱前往新娘家,然后通过一场“抢亲”的游戏,来取得新娘的“认可”。
这场游戏通常是由新娘的亲友和新郎的朋友共同策划的,他们会设置各种障碍和考验,考验新郎是否真心爱新娘。
只有通过了这场考验,新郎才能成功娶到新娘。
在婚礼进行过程中,还会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如敬茶、交杯酒、献花篮等。
这些仪式都有着特定的意义,象征着新郎和新娘对彼此的爱和承诺。
同时,婚礼上还会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如歌舞、杂技、魔术等,以增加婚礼的喜庆气氛。
在土家族的婚礼中,亲朋好友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会以各种方式祝福新婚夫妇,如赠送礼品、写祝福语等。
同时,婚礼上还会有丰盛的宴席,供宾客们享用。
土家族人民以热情好客著称,他们会尽全力让宾客们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友爱。
总的来说,湖北长阳土家族的结婚风俗丰富多彩,充满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通过这些仪式和习俗,土家族人民表达了他们对婚姻和家庭的珍视和承诺。
长阳土家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长阳土家族的独特民俗风情我生在,长在,工作在,但作为巴人土家族的后代,对我的老家——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土家这个民族自然有些好奇。
从儿时起,只要有机会回到老家,都会对土家这个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做一番探究。
发祥佷山的民族一定有“奇”八百里清江横穿长阳,人类在清江流域的活动从未停止。
据史料记载,在旧石器时代,大约在18.5万年的“长阳人”洞穴中,茹毛饮血,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巴人著名首领廪君披荆斩棘,开疆扩土,成为一方部落首领,这就是土家族的祖先。
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西南约30公里,距清江隔河岩水电站25公里有一座山,名为武落钟离山,又称佷山。
相传,武落钟离山是巴人祖先廪君诞生及掷剑称王的地方。
整个山体若浮湖面,山下四面环水,碧波荡漾,岛上五峰错落,巉岩磷立,巴人遗迹犹存。
《后汉书》中关于巴人祖先廪君是这样记载的:"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
“巴氏、樊氏、瞫氏、相氏、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
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
"巴人首领廪君就是从这里率领他的部落走向四方的。
一直以来,武落钟离山被视为湘、鄂、川、黔等地土家族人寻根祭祖的圣山,朝拜者络绎不绝。
土家人的独特,表现在民族的性格上,他旷达又哀怨,他野性也贤淑,他粗犷还细腻,他理性并感性,他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本民族的文字。
三峡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田华在《从土家人的性格看土家文化性格》中写道:“土家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容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
其从性格表现出来的外显,笔者认为有如下容:旷达与哀怨,野性与贤淑,粗犷与细腻,理性与感性。
”土家姑娘出嫁一定要“哭”长阳土家族民俗民风多种多样,有哭嫁、跳丧舞(打丧鼓)、摆手舞、吹打乐、花鼓子、南曲等等,其中哭嫁可谓是中式咏叹调。
在土家族,姑娘出嫁是一定要哭的,而且是一门传统艺术,有着渊远的历史。
而今土家族也和其他民族一样,婚恋自由,传统的哭嫁现象逐步表现并发展成为一种容丰富的文化现象。
土家族传统节日
土家族传统节日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节日。
在土家族的日历中,有许多重要的节日,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庆祝活动。
本文将介绍土家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带您一起了解土家族的传统文化。
1. "苗年"——土家族的新年"苗年"是土家族的传统新年,它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开始,为期五天。
在这个节日里,土家族人民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例如,他们会在家里摆放神灵图腾,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拜神祈福,以及出门走亲访友。
此外,苗年期间还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唢呐、锣鼓等,这些都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2. "龙船节"——庆祝丰收的节日"龙船节"是土家族人民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这一天,人们会制作彩龙船,并将其放在水中,舞动龙船,以图祈求来年的丰收。
龙船上会装饰着五彩缤纷的旗帜和花朵,船上的人们会载歌载舞,共同庆祝。
同时,还有一些传统的娱乐活动,如手拉手赛龙船和歌舞表演等,可以让游客们感受到土家族的独特魅力。
3. "米酒节"——品味土家族文化的盛会"米酒节"是土家族人们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通常在农历十月初十庆祝。
这个节日是土家族人民表达丰收喜悦的方式之一,也是展示土家族饮食文化的重要场合。
在米酒节上,人们会亲手制作米酒,并与亲友一起欢庆,品味酒的醇香。
此外,节日期间还会有各种传统的娱乐活动,如歌舞表演、竹竿舞和火把舞等,使游客们更好地了解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4. "刀杆节"——土家族勇士的纪念日"刀杆节"是土家族人民纪念勇士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二月初二举行。
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刀杆舞表演,舞者手持刀杆,翩翩起舞,展示土家族人民的勇武精神。
同时,还会有传统的射箭比赛和刀杆斗技比赛,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山舞的社会价值与保护研究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山舞的社会价值与保
护研究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探讨了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山舞的社会价值与保护问题。
一、巴山舞的社会价值
1. 传承文化:巴山舞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形式向后代传承土家族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维系着整个民族的文化连续性。
2. 促进交流:巴山舞在土家族聚集的场所中演出,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族群的舞蹈交流,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3. 发展经济:巴山舞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重要旅游资源,可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4. 增强身体素质:巴山舞是一种较为激烈的体力活动,通过舞蹈可以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二、巴山舞的保护措施
1. 设立保护规章:长阳自治县文化馆通过制定《长阳土家族巴山舞保护规章》,规范了巴山舞的演出和传承,明确了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2. 加强传承:长阳自治县设立了巴山舞传承班,邀请老一辈的舞者传授技艺,培养年轻一代传承巴山舞。
3. 加强宣传:在巴山舞节等活动中,通过展演、推介等方式,宣传巴山舞的文化内涵和保护意义,提高人们对巴山舞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 建立保护基金:通过设立巴山舞保护基金,为巴山舞的保护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结论:巴山舞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民俗论文 —撒叶儿嗬
土家族撒叶儿嗬——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摘要:在清江长阳土家族一带有着这样的一群土家人,他们的丧礼没有悲怆号哭的祭祀,而是以灵柩前的动人心魄之舞,向死亡舞蹈出热烈的生命之情,这种奇异的丧礼使得土家族张扬了自己具有显著民族个性的死亡哲学,执着于生,超越于死。
土家族撒叶儿嗬历史悠久,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哪些问题,又该如传承与保护呢?关键词:土家族撒叶儿嗬面临问题保护与传承“土家族”这三个字,引发了多少人无尽的思绪。
在中国56个民族中,它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民族。
它古老,源于古代的巴人:它年轻,是因为知道1956年才得以得到国家正名。
巴人之谜,或许是无数历史学家面前一道不解的难题之一,然而巴人的文化却是极大地丰富了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其中在长阳这个钟灵毓秀的地方,有这样一群土家人依靠着清江水孕育了无数优秀的长阳人,创造了无数的史上文明。
千百年来,长阳人积累了深厚的巴文化底蕴,有“歌舞之乡”之美誉。
域内民风淳朴,习俗奇特,以歌舞祭奠亡灵的跳丧舞(撒叶儿嗬)、哭泣庆贺婚嫁的哭嫁歌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独具魅力。
有高亢激昂的山歌,典雅隽秀的南曲,欢快炽热的吹打乐,婀娜秀美的花鼓子。
长阳山歌、南曲、巴山舞被誉为土家文化“三件宝”。
1998 年,长阳被授予“全国民族文化先进县”称号。
最具有代表特色就是长阳土家族的跳丧舞——撒叶儿嗬,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丧葬形式。
长阳土家族撒叶儿嗬曾获全国第十届广场舞蹈群星奖金将并率先进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土家族撒叶儿嗬基本简介撒叶儿嗬亦称打丧鼓,它起源于清江中游地区的土家族,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
湖北长阳土家族"撒叶儿嗬",是湖北清江流域中游地区土家的一种祭祀歌舞。
"撒叶儿嗬"即跳丧或"跳丧鼓"。
每有老人去世,停灵柩于堂前,亲属邻里前往吊唁。
入夜,众人"打鼓踏歌",通宵达旦,以增热烈气氛,谓为亡人解寂,慰亲属节哀。
长阳土家族薅草锣鼓舞台化的得失
爱 ,集 诙谐 、调 笑 、节劳 与知识传授 于
一
体 。别具艺术 性与观赏性 ,例 如 ,一
积淀 的土家族 自治县 ,境 内流传 的艺术
形式 丰富多样 ,其 中长 阳山歌作 为积淀
首 “ 五句子”情歌 : “ 桃子没得李子甜 ,
郎 口没 得 姐 口甜 。 去 年 六 月 亲 个 嘴 ,今
“
一
于长 阳土家族 自治县贺家坪镇李家槽村 。 王 家是村里有 名 的山歌世 家 ,父 亲王纯
成 是一个普 通的农 民 ,但 由于他 有着高 亢 明亮 的嗓 音 和丰 富的 山歌演 唱技 巧 ,
锣鼓 为例 ,简述长 阳山歌在 舞台化过 程
中 的变 异 和 得 失 。
深受 乡邻们喜 爱 。王爱 民 自幼受 父亲 的
■王爱 民和薅草锣鼓
作 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王爱 民是薅草锣鼓舞 台化的代表人物 。 王爱 民 ,湖 北长 阳土家族人 氏,生
薅 草锣鼓 。薅草锣鼓 常用 “ 高腔 ” ( 假 声 )唱法 ,传得很远 ;曲调 大多节奏 自
由 ,腔 幅宽长 ,变化 灵活 ;编唱十分 自 由 ,内容表现也十分流畅。 在所有长 阳 山歌种 类 当中 ,长 阳薅 草 锣鼓 歌 内容最 丰 富 、风格也 最 风趣 、 最热烈 ,其歌声腔高亢 ,可谓响彻云霄 , 这 使薅 草锣鼓成 了长 阳山歌 中最 有影 响 的一个 歌种 。 长 阳薅 草 锣鼓历 史 久远 , 传统 唱词很 多 ,有较 高的艺术性 ,传 统 曲牌也很丰富 ,基本曲调各 地都不一样 , 有 “ 九 板十 三腔 ” ( 贺 家坪等 地 ) ,有
着数千 年土家文 化信息 的代 表文 本一直 被传 唱至今 。在 漫长 的历史 演进 中 ,长 阳山歌也和其他很多 民间艺术形式一样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阳土家族的独特民俗风情
我生在,长在,工作在,但作为巴人土家族的后代,对我的老家——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土家这个民族自然有些好奇。
从儿时起,只要有机会回到老家,都会对土家这个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做一番探究。
发祥佷山的民族一定有“奇”
八百里清江横穿长阳,人类在清江流域的活动从未停止。
据史料记载,在旧石器时代,大约在18.5万年的“长阳人”洞穴中,茹毛饮血,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巴人著名首领廪君披荆斩棘,开疆扩土,成为一方部落首领,这就是土家族的祖先。
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西南约30公里,距清江隔河岩水电站25公里有一座山,名为武落钟离山,又称佷山。
相传,武落钟离山是巴人祖先廪君诞生及掷剑称王的地方。
整个山体若浮湖面,山下四面环水,碧波荡漾,岛上五峰错落,巉岩磷立,巴人遗迹犹存。
《后汉书》中关于巴人祖先廪君是这样记载的:"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
“巴氏、樊氏、瞫氏、相氏、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
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
"
巴人首领廪君就是从这里率领他的部落走向四方的。
一直以来,武落钟离山被视为湘、鄂、川、黔等地土家族人寻根祭祖的圣山,朝拜者络绎不绝。
土家人的独特,表现在民族的性格上,他旷达又哀怨,他野性也
贤淑,他粗犷还细腻,他理性并感性,他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本民族的文字。
三峡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田华在《从土家人的性格看土家文化性格》中写道:“土家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容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
其从性格表现出来的外显,笔者认为有如下容:旷达与哀怨,野性与贤淑,粗犷与细腻,理性与感性。
”
土家姑娘出嫁一定要“哭”
长阳土家族民俗民风多种多样,有哭嫁、跳丧舞(打丧鼓)、摆手舞、吹打乐、花鼓子、南曲等等,其中哭嫁可谓是中式咏叹调。
在土家族,姑娘出嫁是一定要哭的,而且是一门传统艺术,有着渊远的历史。
而今土家族也和其他民族一样,婚恋自由,传统的哭嫁现象逐步表现并发展成为一种容丰富的文化现象。
哭嫁是土家人婚礼的序曲。
亲朋好友前来送别,新娘要哭;娘家人为新娘置办了嫁妆新娘也要哭;新娘出嫁的当日更要哭。
因为,哭是一种友好,哭是一种礼貌,哭是一种难舍难分的情感倾述。
哭的形式可以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歌词有传统模式的,也有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的。
会哭的姑娘一个月不哭词不带重复,哭祖先、哭爹妈、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哭过去、哭现在、哭未来。
哭嫁的高潮当属新娘出嫁的日子,新娘会邀请几位要好的未婚女伴,陪着新娘哭,哭的容主要是叙述姐妹友情,也有相互鼓励、劝慰的话语。
哭嫁歌听其音是哭,究其谱却是唱,土家姑娘是用“哭”这样一种形式在倾诉心中的情感,琢其蕴则意蕴丰富。
由国家一级导演友龄执导,郭凯敏、马以、倪青、雷婷等知名演
员主演的《哭嫁》,是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背景,由一个家庭哭嫁引出,讲述土家儿女舍生冒死营救汉族红军女战士、展现土汉儿女团结一心、为革命赴汤蹈火的感人故事,这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哭嫁”首次以影视剧作的形式登上大银幕。
土家遇亡人一定要“跳”
跳丧舞,又称打丧鼓,土家族语为“撒叶儿嗬”。
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主要流行于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地区。
这种舞蹈源远流长,滥觞于晋南北朝的“歌丧”。
隋唐时期,土家族先民有“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之俗。
至今,土家族死了老人以后,附近乡亲皆来跳丧。
少则百人,多达几百人上千人观看和参与跳丧。
其表现形式是一人(掌鼓者)执鼓领唱,其他人合唱,边歌边舞。
这种祭祀歌舞,在古代巴人后裔土家族的聚居区世代沿袭,千古不绝。
村中某家老人过世,闻讯的乡民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路前来打丧鼓,通宵达旦,这叫“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
“半夜听到丧鼓响,不知南方或北方,你是南方我也走,你是北方我也行,我也走,我也行,打一夜丧鼓陪亡人”。
在表达“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族团结的同时,更显现出“家有亡人一定要跳”这种亦歌亦舞悼念亡者的独特方式,它是土家族先民巴人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独特习俗,世代相传,保持着浓厚的巴人遗风。
跳丧舞虽哀而不悲,往往以欢快之歌舞表现,这就是土家族“打丧鼓”民族性格的表现。
在长阳,跳丧舞这种古老的丧葬仪式,已发展成一种特有的土家文化艺术。
在城关长阳广场上,每到傍晚都可以看到少者几百人多着上千人同台而舞,人随鼓动,鼓随人响,时而悲悲切切,意长悠扬,时而火暴劲舞,粗犷豪放,歌声鼓声脚步融为一体,脚跟鼓点鼓跟脚,气势磅礴。
杀年猪格子肉一定要“蒸”
土家族农村冬至前后,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有请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吃“年猪饭”的习俗,又称“吃血蕻子”、“吃蒸肉”或“抬格子”。
每当杀年猪时,男人们在门前杀猪刮毛,剁肉洗肠;女人们在房烧火做菜,招待客人;孩子们嬉戏打闹,好不热闹。
年猪饭主菜是格子蒸肉,由五花肉、瘦肉和排骨组成,下面垫着老南瓜或土豆。
一旁点缀着炒猪血、蒸干鱼、炸土豆片、大骨汤四盘特色菜,以及豆瓣酱、豆腐乳、辣椒酱、泡菜四碟凉菜,令人垂涎欲滴。
在过去,土家村民一年才杀一次猪,也没有农贸市场,腊月杀猪后,要保持在一年家中有肉,烟熏腊肉就成了农家传统。
“屠宰年猪九九天,松枝柏叶燃香烟。
夜熏日烤凝山味,腊肉味超鲜肉鲜。
”烟熏腊肉久藏不腐,腊香味美,煮熟切片,瘦肉棕红有泽,肥肉油而不腻,上席佐餐均宜,是土家人的最爱。
盛宴“十碗八扣”一定要“吹”
“十碗八扣”是长阳土家族的传统盛宴,凡有红白喜事、款待贵宾“十碗八扣”都会出现,并配以响匠(土家人特有的吹打乐队俗称
响匠)伴奏,吹鼓手先是吹出长号,而后唢呐吹出欢快的《菜调子》,好不热闹,这就是“十碗八扣一定要吹”。
所谓“十碗八扣”,是指十碗菜中,除第一碗的头子和最后一碗汤以外,其余八碗都属于“蒸菜”,上菜前将菜碗反扣装盘。
这十碗菜分别是头子、笋子、鸡子、鱼、蒸肉、羊肉、丸子、肚子、正肉和汤。
头子即肉糕,垫之粉条、黄花和木耳之类;笋子有海参、鱿鱼,以笋子垫底;鱼的垫菜是莲米或花生;蒸肉的垫菜为洋芋或南瓜;羊肉的垫菜为豆腐;丸子多以瘦肉加豆腐做成;肚子的垫菜为豆芽或黄瓜;正肉(类似扣肉)的垫菜为豆豉;汤则由虾子或肉丝做成。
第一碗是最好的一道菜,以肉糕、粉丝、肉丝、黄花、木耳等做成,故第一道上席。
而最后一碗汤又叫“醒酒汤”,用于酒醉饭饱之后醒酒,所以放在最后。
在土家,隆重的宴席才上十碗八扣,上莱时按顺序一碗一碗地上。
上第一碗时,大盘手(类似跑堂的)高喊一声“大炮手……”,长长的拖腔直到席前,随之鸣炮,三通炮响,长号齐鸣,响匠吹起欢快的《菜调子》(每道菜都有一个固定的《菜调子》),主人开始敬酒。
出第二碗菜时,大盘手高喊“顺……”第二个《菜调子》又吹起。
直到上完十碗菜,大盘手一声“齐……”后,响匠吹《下席调》,此席毕。
客人坐席的席位上下左右,各分大小。
十碗菜在桌上放也有规矩,或摆“四角扳爪”或摆“三元及第”。
除十碗菜以外,上下还要配腌菜碟二个,为客人解酒解腻。
民族小吃一定会“精”
“民以食为天”,长阳土家小吃、菜肴可谓花样百出,令人目不暇接。
每每回到家乡,餐桌上的每道菜,哪怕是家家常吃的炕洋芋或是下饭小菜都是那么精挑细作,香气扑鼻,回味无穷。
“刮皮洋芋煮均匀,文火慢煎翻复勤。
漆籽油香酥爽口,巴乡以外哪乡寻?”可见长阳土家抗洋芋的特别。
“炕”是长阳土家的方言,是煎炒焖炸之外的一种烹调方式。
“洋芋”就是土豆。
在长阳有句俗话,“高山的洋芋低山的苕。
”长阳是山区,高山的洋芋低山的红薯特别好吃。
长阳是山歌之乡,那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情歌,“情哥来得稀,没得么之吃,炒一盘包儿菜(包菜),炕一碗香洋芋”。
在的街头,经常也可以看到炕洋芋的小摊贩,但吃起来就是找不到家乡炕洋芋的那种感觉,其原因就是长阳炕洋芋来源精挑细作。
所谓精挑,就是要选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山出产的洋芋,以火烧坪、黄柏山出产的最优,要选个头小且大小均匀的;炕洋芋的油一定要漆油(漆树果实炸出来的一种植物油),其次是菜籽油。
所谓细作,洋芋刮皮,要放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再放在锅里煮,煮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半生不熟为最好,生了不易炕的香酥,熟了在炕的过程中容易碎。
柴火锅里摸上漆油,将煮好的土豆倒进锅里,文火,翻来复去炕上20分钟左右,待表皮炕得焦黄,再放进盐,香葱,拌匀即可。
也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其它佐料,如胡椒、孜然等。
炕洋芋要有耐心不能着急,火要小,慢慢炕,时间越长越香酥,味越长。
若村里有一家在炕洋芋,整个村子都可闻到洋芋的香味。
一般人在土家是吃不到炕洋芋的,除非主人没把你当外人。
因为土家炕洋芋是不能上正席的,客人要吃到炕洋芋,除非主动提出要求,一旦客人有要求,东主必定乐意做,并保管你吃得满意。
长期以来,土家族人与其他民族杂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文化的融合,加速了土家人在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上的“汉化”,很多民族民俗古风逐渐淡出,如典雅的长阳南曲、婀娜多姿的花鼓子等许多民族文化艺术后继乏人。
但欣慰的是,近年来,长阳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开放活县、富民稳县”的战略,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经济社会保持了稳步提升、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我相信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好,民族民俗古风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