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
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教书育人润物无声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这句话一直是人们对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评价,它说明了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无声的,却又是深远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染人心的。
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教育的本质就在于给学生以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润物无声,则是在于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无需声张,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他们受益终身。
教书育人,首先是要有学识,有教养,有理想。
一个教育者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传授有效的知识,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有高尚的师德,做到慎言慎行,做学生的榜样。
更重要的是,一个教育者要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要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要有对学生的关爱和期许,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润物无声,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无需张扬,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有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言传身教中传递正能量,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教育工作者需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用真心和耐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的相处中受到积极的影响,用心灌溉学生的心田,让他们茁壮成长。
教书育人,润物无声,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履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更好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教育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还需要具备一颗平常心,做到每一天都能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用智慧和爱心来感染学生。
教书育人,润物无声,需要教育工作者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教育人,他们应该承担起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对学生成长的关心和帮助,用心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教育最经典十首诗句
教育最经典十首诗句
1.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就像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呀!比如在课堂上,老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可能让我们铭记一生呢!
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哎呀,这不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嘛!就像我们身边那些早早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多让人羡慕呀!
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不就是说知识要不断更新嘛!像我们每天都要获取新的信息,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啊!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可太对啦!看看那些作家,不就是因为读了好多书才能文思泉涌嘛!就像我们平时多读书,写作文的时候也会轻松很多呢!
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可不是嘛,光知道理论可不行呀!比如我们学骑自行车,看再多书也不如自己去骑一骑来得实在呀!
6.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哇,想想古人学习多刻苦呀!我们现在条件这么好,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7.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话多直白啊,我们可不能等到老了才后悔呀!就像那些小时候不学习,长大后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的人,多可悲呀!
教育真的太重要啦!这些诗句就是最好的证明,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好好学习,不断进步,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教育之道】陶行知: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
【教育之道】陶行知: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扔另一个男生,十分危险。
便将其制止,并叫他下午三点到校长办公室。
没到三点,男孩就到校长室门口等候,眼神迷离无光,情绪起伏不定,内心有能量在暗暗涌动。
没发泄完的愤怒、错误行为的自责、面对校长责问的恐惧、同学们即将看笑话的羞愧、还有可能找家长的担忧,这些能量包围着男孩,不停旋转,形成强大黑洞般的引力波。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情景堪比宇宙大爆炸!但是,这引力波发出的信号,被远隔千米的陶校长测量到了,他去小卖铺买了一包糖果,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即将发生。
陶校长准时回到办公室,发现男孩已经等在那里。
笑着掏出一颗糖说:“这颗糖是给你的,因为你很守信,没迟到还提前到。
”眼前的这颗糖像一颗炮弹把男孩打晕了,完全没明白啥回事。
接着校长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让你住手,你就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校长,尊重别人是最重要的品质啊。
”男孩被这第二颗糖彻底击晕了,随着那个卑微的自我的倒下,之前的那些情绪能量失去了中心点,四处飞散。
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拿砖头扔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
”这时,几股奇妙的新的能量开始围绕着男孩旋转,越来越靠近中心点,良知之光越来越亮。
男孩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在孩子开口前就收到了新的引力波信号,心花怒放的又掏出一颗糖:“你知错认错,实在难得,不得不再奖励你一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回去吧!”男孩手握四颗糖,眼神里充满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
这光芒,一直延伸,照耀到很远很远的宇宙边缘。
陶行知先生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巧妙激励,用四颗糖化解了孩子心中的愤怒、自责、恐惧和羞愧,如同一道光照亮了孩子。
这普普通通的四颗糖,在陶行知的手中似乎有了生命:第一颗糖:尊重和理解。
第二颗糖:信任和支持。
第三颗糖:赏识和鼓励。
润物细无声 教育
润物细无声教育
1.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
润物细无声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教育理念,它追求的是把教育变得轻松愉悦、有效高效。
润物细无声的核心理念在于教师不应该作为唯一的智慧来源,而是应该像潜水员一样潜入海底,不断寻找学生们的需求和想法,然后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2.如何实践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想法,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其次,教师应该开放心态,不断学习并尝试新的教育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最后,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不是单向的,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应该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并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润物细无声教育的益处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与传统的教育相比,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人性化和情感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会更自由地学习和成长。
此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也更加容易满足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从而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
总之,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注重学生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它强调音乐与艺术,注重生活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非常适合于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培养具有创新和人道主义精神的青年人。
教师演讲稿润物细无声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既古老又永恒的话题——教育。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润物细无声”。
教育,是一首无声的诗,是一幅无画的画,更是一种默默的付出。
正如诗人所说:“春雨润无声,润物细无声。
”教育也需要这样的“无声”,它需要教师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在无声中启迪心灵,在细微处传递力量。
一、润物细无声,源于教师的爱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
教师的爱,不是挂在嘴边的空话,而是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中。
当一位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次关心,都能给予他无尽的温暖和力量。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用爱心去呵护他们,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我们要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我们要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
让我们用爱心去润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
二、润物细无声,源于教师的耐心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耐心。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纪律问题、心理问题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保持耐心,用爱心去化解,用智慧去引导。
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只要我们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一定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三、润物细无声,源于教师的智慧教育的智慧,体现在教师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对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位有智慧的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于《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关于《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1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可能是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关心的话题。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书的序言部分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心灵的教育。
所谓“无为”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的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接受教育,在获得亲身体验中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认识的飞跃的教育。
“无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并从教育的细节入手身体力行。
书中从四个部分: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关注教育的66个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有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做事与做人。
”其实,人的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
因为事是人做的,做事的实质也就是做人。
因此,书中的四个部分把做人篇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只有具备了做人的各项品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做事,也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交往。
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然后才是传授知识。
编者将教师最需关注的66个细节一一阐述,而在阐述的手法上也避免了枯燥的论述,在阐述一个品质细节前,编者都引用了两句名人名言来概括该品质的重要意义,紧接着运用一些鲜活的真人实例来具体论述,最后,编者提出培养这些良好品质的方法和建议,使这本理论性很强的书增加了不少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读者的兴趣。
师爱润物细无声
师爱润物细无声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者,传道授业之人也。
他们毕生致力于传授知识,引领学生走向未来。
然而,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人,更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人。
什么是“润物细无声”?它表明了老师的品质,就像墨水润物,无声却效果卓著。
老师的言传身教,铭刻在学生的心中,建立在一次次细致的关怀之上,渐渐地成为他们终身悠悠的财富。
首先,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好老师应该是好的引路人。
他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健康的环境,使他们得以成长发展。
把良好的品格展示给学生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同时,老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有榜样可循。
盖伊·袁曾说过:“要成为别人的楷模,先成为自己的楷模,也就是说,要先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要求严格。
”其次,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好老师应该是关怀教育者。
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同样是学生的启航人,负责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情感上的支持。
他们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需求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同时,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化的教学和活动环境,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最后,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好老师应该是有担当的教师。
他们要对学生付出最大的关心和关爱,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挺身而出,展现出自己的担当精神。
他们应该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对待教学过程和管理事务,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同时,老师要耐心地指导和教育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在学业和生活上都能取得成功。
总的来说,一个好的老师需要有良好的品格,以身作则;要具备关怀教育者的能力,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还要有担当精神,关注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够润物细无声,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
让我们一起为这样的老师点赞,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润物细无声:教师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润物细无声:教师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它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价值观,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影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1.榜样示范教师是学生最为重要的榜样之一。
教师的言传身教、行为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积极向上、勤奋好学、有责任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
2.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通过情感交流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关注,从而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
3.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轻易评价和批评学生,而是通过引导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
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4.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实验操作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开展竞赛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5.培养自信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自信心状况,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或者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6.引导探索探索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或者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学科领域和实践经验。
7.培养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充分交流思想,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重要前提。
为了到达这个目的,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工作方法。
具体如下:、用感恩带动感恩的教学艺术感恩型的教师,坚信感恩,让这个世界更美丽。
这种类型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很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力图让学生和自己一样享受到感恩所带来的快乐。
在我国的文化星河里,到处都有感恩的故事与思想,如郭居敬的《二十四孝图》。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桃梨”,“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饮水思源”等经典名句,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报恩的认同和崇尚。
可是近年来却不断有各种因不知感恩,而发生了血腥案件见诸报纸、网络、杂志。
鉴于此,我们不得不深究一番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根源。
1.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土壤。
2.家庭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3.学校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感恩教育的具体方法有:1.讲故事法如“上书救父”,“彩衣娱亲”,“哭竹生笋”,“打虎救父”“笼负母归”“鹿乳奉亲”等等。
老师可以将这些故事讲给学生听,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感恩故事大赛, 让他们在故事中耳濡目染地接受感恩教育。
2.办感恩报老师可以让学生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感恩故事、感恩格言以及新闻信息制作成手抄报、剪贴报等,然后再举办感恩报展览,评选最正确办报能手。
3.调查汇报法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调查任务。
比方调查父母们为自己的成长,做了些什么调查,老师为了讲一节课要做多少准备,调查一天之中,自己大约会得到多少人的帮助,引导学生理解父母,感谢教师。
4.阅读作文法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阅读父母教育子女成功的事迹。
在阅读感恩故事之后,可组织学生讨论,并且写出心得、随笔。
5.作业法老师可以在元旦、教师节前,布置“亲手做贺卡送老师”的任务,妇女节前, 布置做“家庭小主妇,让妈妈休息一天”的任务。
甚至还可以和家长们一起合作, 把感恩教育日常化,生活化。
幼儿教师演讲稿:润物细无声
幼儿教师演讲稿:润物细无声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教育的心得。
作为一名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教师,我深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就让我用最真挚的语言,为大家讲述这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故事。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刚刚走进教室,就看到一个小男孩独自坐在角落里,眼里含着泪水。
我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关切地问他:“小朋友,你怎么了?”他抬起头,泪水滑落下来,小声地说:“老师,我今天忘记带水杯了,妈妈没告诉我。
”听到这里,我心中一紧,立刻拿出自己的水杯,递给他:“没关系,老师的水杯借给你用,你先喝水,等会儿我再帮你妈妈送一个过来。
”那一刻,我看到小男孩眼中的感激,仿佛一道光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
这件小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
比如,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有些孩子顽皮捣蛋,让老师们头疼不已。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耐心和智慧,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有一次,我班上的一个小女孩,她总是独自一人玩耍,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我注意到她很喜欢画画,于是,我就在课堂上特意为她准备了画笔和颜料,鼓励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画画。
渐渐地,她开始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记得有一次,我班上的一个小男孩,他总是随地乱扔垃圾。
我并没有立刻批评他,而是耐心地告诉他:“小朋友,我们应该保护环境,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在我的引导下,他逐渐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亲爱的同事们,让我们一起携手,用“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去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让他们在充满爱与关怀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一个个有爱心、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润物细无声——家庭教育的点滴感悟
润物细无声——家庭教育的点滴感悟
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母亲,我深刻地意识到,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长期坚持,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去教育孩子。
首先,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孩子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从孩子自身的兴趣出发,引导他们去学习新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比如,如果孩子喜欢画画,家长可以鼓励他们去参加美术课程,或者给他们提供一些绘画素材,同时也可以鼓励他们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去发掘生活中的美好。
其次,润物细无声地传递家庭价值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例如如何看待爱心、友谊、诚实等,来传递家庭的价值观。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些价值观念,从而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润物细无声地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不但要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支持,还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
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从而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
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去教育孩子,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传递家庭的价值观念,并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
优秀的下一代,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润物细无声演讲稿
教师润物细无声演讲稿教师润物细无声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你们好!我是__,我的演讲题目是“让爱之花在教育中盛开”!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曾这样比喻过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
”说的是教师在教育中的那种无私奉献、令人钦佩的精神。
是的,做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以能拥有这份神圣的职业而感到无比的骄傲、无比的自豪。
当我们看见自己的学生在经过自己的教育后不仅学习好,生活好,他们的品德也变得更加优秀时,心中也会感到无比澎湃与无比欣慰!学生之所以能成为祖国的栋梁,都是源于教师的谆谆教诲,因此,我觉得教师的教育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而能让爱之花在教育中盛开,那将会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向往啊!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要牢记赋予这份职业的光荣使命!要完成这项使命,首先就得建立良好的师德,因为师德是教学的基础!不得不说,教师是学校的代言人,也是学生心中学习的标榜,因此,教师的师德可以说将直接关系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与学生的素质培养。
所以,我们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将自己无私的奉献给这份伟大的事业中。
但教师的职业固然神圣,可是教师依旧是一个社会个体,因此我们首先要忠诚于这份教育人民,塑造灵魂的事业,要“志存高远,目光远大,心中有爱,不断向前!”对待工作更是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要有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无私博爱。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直以来就是作为人民教师的天职,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遵循教育规律,努力将素质教育实施到教学中去。
学生就像是一座金矿,本是一座荒山,但被发掘后却会爆发无限的能量;学生也像一块玉石,本一块山石,但待教师精心雕刻之后却会价值连城。
所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而教师的教育则是学生成才的根本,也是他们未来发展中最坚强的后盾。
我们都知道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追求,更会不惜一切去追逐它,努力让它实现,因此我觉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习好,不会甘于人后,他们潜力也都是无限的,需要教师去开发、挖掘。
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我不是个话多的人,即使面对孩子,我也不会喋喋不休,唠唠叨叨。
我喜欢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
我之所以推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因为我认为身教重于言传,家长的榜样力量最能影响孩子的未来。
而唠叨、说教是一种刻意地、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没有人会喜欢整天被提溜着数落和讲道理,所以这种方式不但没有好的作用,甚至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它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向孩子传递知识和价值观,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这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育方式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实现。
例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行为、言语、情绪等来影响孩子,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的习惯和品格。
同时,父母也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同时也需要父母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和知识。
在教育过程中,父母要尽量避免过度批评和责备孩子,而是要通过引导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
同时,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
总之,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它需要父母用心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点滴小事来影响和引导孩子。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影响,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
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铁路学校韩萍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
因此,教育更需要学生的被动性变主动性,如何转化这种局势呢?这个问题也是教育同仁倍加关注的学术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提倡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这正道出了“无痕教育”的真谛。
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提高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掌握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本领。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让学生记生字,背词语解释,背诗句意思,经常硬性的去要求他们去死记硬背一些书上的东西,却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语文素养的养成。
而语文素养的养成,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潜移默化的去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
语文教学中的无痕教育,应该从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意,创设语境,从各个方面去着手。
记得一次一次公开课《秋天的雨》,我让学生们把前一天准备的秋天的朋友带到课堂上了,(手绘贴画)强调孩子自由随意地把自己的朋友张贴到黑板上,孩子很兴奋这种方式,当孩子坐定的那一刻,老师提问:刚刚你们都跑到讲台前来,拥挤吗?有没有碰到其他的同学呀?可以用我们本节课的一个词语来代替吗?孩子异口同声的说出“你挤我碰”。
那么孩子们你们在回头看看黑板,你们的粘贴的图片,你们能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来描述一下吗?“五彩缤纷”孩子们的回答,给了我最好的诠释,心灵的慰藉!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就理解了词意,也正是我所要的课堂效果,我此刻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幸福感!杜甫吟诵春雨,说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也想歌咏这“无声”“无痕”的教育方式,它该是一种教育境界,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快乐的最高境界。
我祈愿这教育的雨季早点来临,让教育真正成为一片乐土。
虽然雨季来临的乡间小路,充满着泥泞,但雨后的清新的空气和泥土的芳香也是令人寻味的!。
家庭教育精彩句段摘抄
家庭教育精彩句段摘抄01.最好的教育事润物细无声的。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不希望自己“被他人教育”。
最好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
亲爱的父母,即使你们的教育是正确的、合理的,也尽可能不要用强制的、灌输的方法,不要居高临下、我说你听、我打你挨,而要用朋友式的口吻,在讨论和交流、游戏和活动中进行。
02.孩子有尊严,成长更健康。
在人的内心世界中,自尊心的确是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这里一旦受到创伤,即便伤口愈合仍会有疤痕。
尊重孩子的隐私,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尊严,孩子就能够健康地成长。
03.问题越打越多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让孩子承受皮肉之苦永远解决不了心灵的问题。
体罚是父母的无能。
棍棒让孩子失去尊严、让孩子产生恐惧,让孩子模仿暴力,让孩子产生对立,让孩子失去自信。
问题越打越多:做人的自尊心一旦被摧毁,孩子将很难真正地站立起来。
千万不要让棍棒打掉孩子的自尊与自信。
04.用心了解才是开始孩子本身就像是内心敏感的心理学家。
他们能细致入微地观察到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能够感觉到你是真诚用心还是虚情假意。
所以对待孩子不仅要真诚,更要用心,要学会观察孩子最细微的内心活动,了解孩子最根本的心理需要。
走进才会尊敬,同心才能了解,了解才会理解。
05.陪伴比“供养”更重要如果父母只是简单地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的需要,那是其他动物也会做的事情。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要记住:陪伴永远比“供养”更重要。
06.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教育者首先需要受教育。
教育别人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在教育自己。
07.成为怎样的父母是可选择的每个人作为父亲与母亲爱的结晶,都是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的。
我们学无法选择自己诞生在怎样的家庭,拥有怎样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成为怎样的父亲或者母亲,选择为孩子做出何种榜样,选择如何伴随孩子成长。
08.用美好唤醒美好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善良只能以善良来培育,而美丽也只能靠美丽来润泽。
09.教育是一种慢艺术教育是慢的艺术,是需要成人陪伴、需要时间润泽、需要从容安排、需要足够耐心的活动。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干扰、打扰,通过微小而坚定的引导,让学生在无形中完成学习目标。
这种教育方式旨在让学生更自主、更负责任地学习和生活。
本文将从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的特点、优势和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的特点1、注重引导,不加强制。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不会采取命令式教育方式,而是通过言传身教、举例说明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做事方法和道德品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习惯。
2、评价标准明确。
虽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不会像传统教育方式那样强调成绩排名,但是它依然有相应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通常是学校或者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的,旨在给学生提供参照和目标。
3、注重个性化。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格和天赋特长,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的优势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不会强行灌输知识,而是采用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发的学习欲望和动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通过悄悄的引导与协助,让学生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逐渐习得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习效率。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通常会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上都进行个性化设计,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况,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和有效。
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的实践方法1、建立尊重、信任和合作的师生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建立同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尊重、信任和合作关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分享、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产生共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风格。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教学环境中发挥出更大的学习效益。
润物细无声 思政
润物细无声思政润物细无声,思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它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塑造和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在一个社会中,润物细无声思政的力量是强大而持久的。
通过无声的行动和细微的影响,可以达到引导人们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目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什么是润物细无声思政,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润物细无声思政的内涵和特点润物细无声,是一种温和而不张扬的教育方式。
它不是通过强制或命令来进行的,而是通过点滴的感染和潜移默化来实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往往忽略了一些微小的事物或细节,但正是这些微小的事物和细节,汇聚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的思想和观念。
思政则是指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和影响人们的思想,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润物细无声思政的特点在于其隐蔽性和持久性。
它并不像一些宣传和宣扬那样表面的强调,而是通过种种微妙而隐蔽的方式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悄悄发挥作用。
这种悄无声息的思政方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他们自觉地接受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塑造健康的人格和道德。
二、润物细无声思政的实践和意义在现代社会中,润物细无声思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比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在社会治理中,领导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带动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润物细无声思政在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个法制化、社会化的现代社会中,法律虽然是约束人们行为的最基本方式,但是法律只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不能彻底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润物细无声思政则是通过内在的道德和伦理规范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使之自觉地遵守法律和规范,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如何发挥润物细无声思政的作用要发挥润物细无声思政的作用,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
泰戈尔说:“使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
这句话常常让我深思,它让我想到了踏雪轻无痕,船过水无痕;让我想到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让鹅卵石臻于圆滑美丽的是柔弱的河水,让品行人格臻于温润美好的是温和而博大的力量。
这道出了“润物细无声”无痕教育理念。
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如水且歌且舞的,温柔、舒适而不流露痕迹。
真正的教育是师生之间的交流;真正的教育是无语的师生感动;真正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
杜甫吟诵春雨,说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也想歌咏这“无声”“无痕”的教育方式,它该是一种教育境界,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快乐的最高境界。
虽然雨季来临的乡间小路,充满着泥泞,但雨后的清新的空气和泥土的芳香也是令人寻味的!只有这“无声”“无痕”的教育方式,我们才能对学生少一点苛刻,少一点责备,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爱。
然而,我们可能只看到更多时候班主任教育的水无痕,使学生一天比一天完美,而没有意识到,来自学生心灵的泉水也涤荡滋润着我们班主任的灵魂,使我们的事业日臻完美。
前苏联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需要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
教育者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感觉,必须热爱美、创造美、维护美。
”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育虽无痕,却有着惊人的力量;润物虽无声,但能“于无声处听惊雷”。
“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教师与学生就如水与鹅卵石,且歌且舞,一起成长,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