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流程设计
小学五年级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
![小学五年级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e8052c2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3.png)
整本书阅读工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扩大阅读量、课外阅读课程化、读整本的书、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和趋势,整本书阅读也已经成为了语文课程的“正规军”,正式走上了课程化的道路。
正如于漪老师所言,整本书阅读是阅读教学本质的回归,培养学生语言核心素养,首先要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会读整本的书。
为此,我校以提升师生生命素养为根本目的,特制定“三个二”整本书阅读方案。
二、活动目标1.学生逐步养成爱阅读、会阅读的好习惯。
2.学生逐步学会自主积累优秀语言文字、有主动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3.师生共读经典童书,进一步渲染校园阅读氛围,助力学校书香校园建设。
三、实施对象二、五年级学生四、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组员:五、实施步骤(一)启动部署阶段(2021年1月)1.召开整本书阅读工作专题会,明确儿童阅读项目组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及二、五年级语文教师的主要推动作用。
2.确定教师阅读指导前的共读书目为《培养真正的阅读者》《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明确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共读书目为《稻草人》,五年级学生共读书目为《西游记》。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2月-2021年5月)1.教师假期共读共研(2021年2月)在儿童阅读项目组的核心带动引领下,全组二年级教师共读《稻草人》这一儿童经典,五年级教师共读《西游记》经典名著,与此同时共读共研该本的阅读指导三个阶段。
2.预读通读阶段(2021年3月-4月)教师带领学生运用猜读、预读、插图读、目录读、问题读等多种形式,用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挖掘文章精彩点、勾连生活连接点等阅读指导策略,开启《稻草人》和《西游记》的共读,二年级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统一开展整本书阅读课,五年级每周上两节整本书阅读课,鼓励学生每天学校共读和家庭自读相结合,整合学校的“阅读存折”进行阅读记录。
儿童阅读项目组教师,在此阶段做导读展示课,进行年级和全校规模的汇报和研讨。
3.精读研读阶段(2021年5月)选择重点章节和片段,进行师生研读,关注核心人物和核心情节,各班积极认真策划和实践校本课程——整本书阅读,开展整本书阅读的中期推进课的展示及观摩。
整本书阅读。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流程设计
![整本书阅读。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流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88e6e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3.png)
整本书阅读。
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流程设计
1.小组研讨:学生分组讨论书中某一主题或问题,分享不
同观点和思考,促进思维碰撞和深入探究。
2.个人笔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可以是文字、图表、思维导图等形式,有利于个性化思考和深度思考。
3.专题研究: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问题,进行深
入研究和探究,可以是文献阅读、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术能力。
深读环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让学生在深度思考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
四、共议:交流互动,开展合作
共议环节是整本书阅读的重要环节,通过交流互动和合作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共议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读书会、座谈会、辩论赛、展览等,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线上交流和互动。
共议的重点是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和知识共享,让学生在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
五、表达:创意展示,形式多样
表达环节是整本书阅读的收官环节,通过创意展示和形式多样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将阅读成果呈现出来,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表达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演讲、朗诵、写作、绘画、音乐、舞蹈等,也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多媒体创作和数字展示。
表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创意展示和形式多样的表达方式,将阅读成果呈现出来,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让学生在表达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
整本书阅读《和大人一起读》优质课教学设计全
![整本书阅读《和大人一起读》优质课教学设计全](https://img.taocdn.com/s3/m/1b54b30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8.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和大人一起读》导读课教学设计作品解读:《和大人一起读》是一年级上册8个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选编了儿歌、散文、重话、寓言、民间传说、儿童故事等多种题材的作品,分8个主题汇编成4册。
加注拼音供刚入学的低年级小学生阅读。
这些故事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陈先云担任主编,以享受阅读的乐趣为出发点,强调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的建构,引导儿童尽早爱上阅读,尽快从依赖式阅读过渡到自主性阅读。
“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大人”,指的是儿童的父母、其他家人邻居、高年级同学、老师等。
“和大人一起读”倡导在大人的陪件下,进行无压力的阅读。
它是一种阅读材料,是一种阅读环境,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阅读兴趣,是大人和孩子结伴走向阅读世界的总和,是让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的美妙路径。
儿童在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在无声的文字和有声的语音的作用下,对文字产生亲近感,对阅读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一个家庭若有固定的朗读时间,大人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经典,会丰富孩子的语言体验和精神世界。
所以,“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种强调亲子互动的课外阅读方式,目标是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非功利性、无压力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在宽松愉悦的亲密互动中,儿童的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得到发展。
在阅读过程中,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通过引导、对话、倾听、表演、讲述等不同方式,启发孩子对阅读的文本进行表达、想象和创作,引领儿童不知不觉中走上爱阅读的道路。
共读目标:1.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激发读书兴趣,感受亲子阅读的幸福和快乐。
2.通过读一读、演一演、讲一讲、聊一聊等形式,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感受阅读魅力。
3.通过和大人一起读,能对感兴趣的人物、事件和文字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乐于表达和交流。
同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增加阅读量。
共读流程:导读板块:一、儿歌导入,乐一乐1.出示《颠倒歌),视频音乐《颠倒歌》,一起打着拍子读儿歌。
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2126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5.png)
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关键内容。
因此,本文将从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教学设计的目标和策略、教学步骤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教师提升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质量。
二、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长时间的阅读习惯,并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整本书,学生能够全面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主题、人物性格等要素,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文学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整本书阅读不仅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还需要他们进行分析、评价和批判性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设计目标和策略教学设计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3. 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设计策略:1. 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课堂朗读、小组讨论、读书分享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找寻文本中的线索等方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文学作品。
3. 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高。
四、教学步骤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作者背景、作品主题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好奇心和兴趣。
2. 预测与猜想:让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预测和猜想,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能力。
3. 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性格、主题等要素,并进行相关的解读和讨论。
4. 反思和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进行反思和评价,对文学作品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判。
同读一本书活动方案
![同读一本书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de241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6a.png)
同读一本书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打造书香文化,助推和丰富“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成就美好的诗意童年。
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本学期,我校将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在学生中倡导“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的思想,激发学生做到“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二、组织机构:组长:XX副组长:XX XX XX组员:教导处、教研室、一至六年级语文老师及班主任三、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2.引导师生实现从“阅读”到“乐读”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步提升语文素养四、活动主题:“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五、活动要求1.活动安排在一至六年级的师生中开展,主要负责人是各班语文老师2.一至六年级语文老师要负责组织确定本班阅读的数目3.读书形式可以采用班级师生共读一本书4.读书的形式可以是:学生撰写读后感、学生介绍作品梗概、学生每日阅读笔记分享、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小组合作绘制全书思维导图、小组展示读书体会等等五、活动步骤第一阶段(2月21日-3月21日),根据班级实际各班定出共读书目各班语文老师定好阅读的书籍,并做好广泛的宣传(班级群),让学生准备好阅读书目(尽量让每一位孩子都准备一本),同时让家长配合督促按照时间节点完成阶段性阅读任务第二阶段(3月26日-4月26日)组织实施1.保证学生阅读时间师生每周利用综艺课堂或一节自习课(大约30分钟)师生一起诵读书中精彩部分等或是睡前一读:利用睡前时间,在家自读或是周末阅读:合理安排周末阅读2.明确学生阅读任务各语文老师要按照活动要求或自己安排更加新颖的方式,让孩子们带着任务进行阅读第三阶段(5月至6月)活动展示1.本季展示课由六年级选派两位优秀语文老师展示,地点在学校多媒体,届时教导处会诚聘有经验的语文骨干教师担任评委并设奖颁发。
2.未参加阅读分享展示的科组要做好科组相关阅读任务材料收集做成美篇交教导处存档。
师生阅读仪式活动方案策划
![师生阅读仪式活动方案策划](https://img.taocdn.com/s3/m/81d85e8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9.png)
师生阅读仪式活动方案策划1. 活动概述师生阅读仪式活动是为了鼓励师生共同参与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通过举行阅读仪式,展示师生的阅读成果,鼓励师生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并且让师生共同感受到阅读的力量和乐趣。
2. 活动主题阅读畅游,智慧飞翔3. 活动目标- 提高师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增强师生互相借阅书籍的意识和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分享能力和表达能力;- 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4. 活动流程第一阶段:活动筹备- 负责人确定活动主题和目标,制定活动方案;- 教师组织学生形成读书小组,每个小组定期举行讨论会,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学校组织师生参观图书馆,了解馆内资源和借阅规则;- 学校组织师生共同选择一本书籍作为阅读仪式活动的共读书目。
第二阶段:活动启动- 活动启动仪式:由校长或主要领导进行活动启动仪式,宣布活动正式开始,并向全校师生介绍活动的意义和目标;- 师生共读:学校定期安排师生共同进行阅读活动,鼓励师生互相借阅书籍,并及时进行交流和讨论;- 启发式阅读:学校组织师生进行启发式阅读活动,通过观察、思考、质疑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培养思考和创新能力;- 写作比赛:学校组织写作比赛,要求学生以共读书目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或小说,展现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想象力;- 阅读分享会:学校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邀请学生作为主讲人,分享自己喜爱的书籍和阅读心得,鼓励师生交流和互动。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 活动总结仪式:由校长或主要领导进行活动总结仪式,宣布活动圆满结束,并表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 学生心得分享会:学校组织学生心得分享会,安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鼓励学生继续保持阅读习惯;- 教师经验总结会:由活动负责人组织教师经验总结会,教师们分享在活动中的教学方法、心得体会和困惑,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阅读活动的效果。
5. 活动实施方案5.1 活动启动仪式安排- 时间:活动开始前的一个月- 内容:校长或主要领导进行活动启动仪式,介绍活动的意义和目标,鼓励师生共同参与;- 形式:在学校操场或教室里举行,在活动主题装饰的背景下进行,学生代表读出活动宣言,师生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童年河》整本书共读设计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童年河》整本书共读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1eeb2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5.png)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童年河》整本书共读设计整本书共读:《童年河》阅读过程一、导读阶段1.新书见面会《小王子》一书中,小王子问狐狸:“仪式是什么?”小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阅读需要仪式感,这本书才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适当地设置悬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地阅读兴趣。
书到的那一天,不雨不晴,平平无奇。
因为《童年河》的到来,那一天就和其的日子不一样了。
我们利用学台的资源,了解了这本书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介绍作者,介绍这本书的获奖情况。
2.浏览目录每本书的目录,都浓缩着全书的精华。
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往往一拿到书,就迫不及待翻到正文开始阅读。
这一次,我们一起慢下来,细读目录,并根据自己的期待值,在一旁打上若干五角星。
经过小组交流分享后,再打开正文开始阅读。
对现在的这些不缺书籍的孩子来说,适当地提高阅读期待值,能让他们更珍惜手中之书。
3.家长寄语拿到书的那天晚上,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在扉页写上寄语。
看着孩子稚嫩的文字和家长充满爱的文字,我的心也变得柔软了。
相信这一趟共同探索童年奥秘之旅,会给他们留下独特的家庭印记。
二、推进阶段1.亲子共读,纸笔传情不动笔,不阅读。
经过长期的引导,孩子们已经养成了圈画批注的习惯。
这一次,我们邀请家长一起参与。
一方面,因为家长工作忙,无法保证和孩子同步阅读;另一方面,每个人对文字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最是纸笔能传情,通过文字,亲子之间更加了解彼此,这或许是亲子共读最大的魅力。
2.借助学习通阅读平台,开展主题交流:主题一:爱与善一个感受到爱与善的人,必定会在心里埋下一颗善的种子。
雪弟在不断感受到爱与善的同时,也在不断践行爱与善。
为了安慰失去芦花的亲婆,雪弟画了一幅芦花的画挂在了亲婆的床头;看见有人溺水,雪弟勇敢跳河相救,最后他还成功帮助流浪兄弟上学。
爱与善是雪弟童年的光,那么在你的身边有这样给予你爱与善的人吗?那些爱给了你怎样的影响?主题二:百态生活——人生的困苦与不幸牛嘎糖是雪弟的邻居,看起来活泼乐观的牛嘎糖却有着不幸的家庭,原文这样写道:“楼下牛噶糖的爸爸,以前就是推老虎车的,前两年,他在推车途中被一辆卡车撞了一下,车翻人倒,两条腿被撞成了粉碎性骨折,在床上躺了很久,一直没有恢复正常。
小学五年级师生共读实施方案(最新)
![小学五年级师生共读实施方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142644f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4.png)
小学五年级师生共读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德国著名作家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形成良好语感,发展孩子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情谊,特制定此方案。
二、学生情况:进入五年级的学习,孩子们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善于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孩子们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喜爱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这时候的孩子是读课外书的最佳时机,他们有兴趣、有能力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所以我将绘本、童话、古诗、诗歌、故事、名人故事穿插在一起读,同时让学生写绘。
三、读书目标:1、通过指导孩子阅读课外书,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知识面,积累写作素材。
3、通过阅读课外书,培养孩子的理解力、思考力和表达力。
4、通过阅读课外书,让孩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向往和追求美好的感情。
四、实施步骤:(一)推荐优秀读物1、绘本(1)《蓝石头》2、童话(1)《香草女巫》(瑞)艾弗琳娜哈斯勒(2)《苹果树上的外婆》米拉洛贝(3)《小飞侠彼得潘》[英]詹姆斯巴里(4)《一百条裙子》埃莉诺埃斯特斯(5)《逃家小兔》玛格丽特、怀兹(6)《蚯蚓的日记》(美)克罗宁(7)《夏洛的网》EB怀特(8)《人鸦》施莱伯尔(9)《时代广场的蟋蟀》乔治、赛尔登(10)《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德)维里费尔曼(11)《飞翔的鸟拒绝忧伤》(英)伍德尔(12)《爸爸树》刘海栖(13)《小王子》圣埃克絮佩里(14)《秘密花园》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15)、《王尔德童话》(英)王尔德著(16)《秘密花园》(英)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17)《汤姆、索耶历险记》(美)马克吐温(18)《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德)米切尔恩德3、古诗(1)《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3)《山亭夏日》唐高骈(4)《采莲曲》唐王昌龄(5)《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7)《三衢道中》宋曾几(8)《客中初夏》宋司马光(9)《喜晴》宋范成大(10)《约客》南宋赵师秀(1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1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4、诗歌(1)《飞鸟集》《新月集》(印度)泰戈尔(2)《小花的信念》顾城(3)《给孩子的诗》北岛(4)《中国当代儿童诗歌选》张继楼,彭斯远5、寓言(1)《伊索寓言》(古希腊)伊索著6、故事(1)《希腊神话故事》聂作平7、小说(1)《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2)《女儿的故事》梅子涵(二)确定读写时间1、晨诵XX镇中心小学XX班晨诵安排月份周次周三(诗歌)周五(古诗)九月第二周《飞鸟集》《四时田园杂兴》第三周《飞鸟集》《四时田园杂兴》第四周《新月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五周《新月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十月第六周《小花的信念》《山亭夏日》第七周《小花的信念》《山亭夏日》第八周《小花的信念》《采莲曲》第九周《小花的信念》《采莲曲》第十周《小花的信念》《饮湖上初晴后雨》十一月第十一周《给孩子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第十二周《给孩子的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第十三周《给孩子的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第十四周《给孩子的诗》《三衢道中》十二月第十五周《中国当代儿童诗歌选》《三衢道中》第十六周《中国当代儿童诗歌选》《客中初夏》第十七周《中国当代儿童诗歌选》《喜晴》第十八周《中国当代儿童诗歌选》《喜晴》2、午读:每天中午1:00——1:30为午读时间,师生共同阅读绘本、童话、故事和小说并写绘。
《小王子》整本书共读导读课教学设计2023-8-23
![《小王子》整本书共读导读课教学设计2023-8-23](https://img.taocdn.com/s3/m/42dfb0a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3.png)
《小王子》整本书共读导读课教学设计2023-8-2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封面、介绍前言,了解《小王子》这本书的人物、大致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通过诵读《小王子》经典语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激情导入今天老师和大家共读一本书,在共读之前请同学们来猜一猜,你们觉得这幅图像什么?生1:帽子师:你猜测的跟老师看到这幅画猜测的是一样的,像帽子。
生2:像骆驼。
师:有想象力。
生3:像一座山。
生4:像蛇吞了一头大象。
师:我觉得你肯定是看过这本书。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原来它是这个样子的。
(出示蛇吞象)师:原来啊,本质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
这幅图是谁画的呢?就是今天老师和大家共读的书中的,小王子。
它里面的叙述者从小非常喜欢画画,可惜他画的画大人们都看不懂,他非常伤心,后来就不画画了。
改做飞行,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出示《小王子》阅读指导课为什么老师要上《小王子》这本书呢?据说他是世界上仅次于《圣经》,阅读率排世界第二的一本书,被誉为:“不仅写给孩子,也写给大人”的童话。
感动了几十亿人,是一本治愈心灵的奇书,一本永不过时的经典。
他被翻译成了260多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字,光是中国版本就有上百种。
同学们想知道作者是谁吗?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法国作家,飞行员。
他出生在法国里昂,是法国最早的一代飞行员之一、1940年流亡美国,侨居纽约,埋头文学创作。
1943年参加盟军在北非的抗战;1944年他在执行第八次飞行侦察任务时在地中海上空失踪。
其作品主要描述飞行员生活,代表作有小说《夜航》,散文集《空军飞行员》,童话《小王子》。
安东尼,圣埃克苏佩里。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飞行员。
老师特别喜欢这个飞行员,因为他是非常有爱国情怀的作家,飞行员。
他生于1900年,1939年的时候,德国法西斯入侵了法国,入侵了他自己的国家,他就报名去应征入伍,当了一名飞行员。
二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二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88ea9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6.png)
二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3. 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以《小狗和大象》为主题进行,该故事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有关动物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对动物的好奇心,并提出一些问题,如“你最喜欢哪种动物?”等。
步骤二:预习(1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小狗和大象》的书籍,并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回答几个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步骤三:共读(15分钟)教师逐段地读故事,然后指导学生一起读。
期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并进行讲解。
步骤四:理解(15分钟)教师出示几个针对故事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写下答案。
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并互相检查答案。
步骤五:拓展(20分钟)选取故事中的一段,并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一个扩展故事。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故事进行延伸。
步骤六: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他们的阅读情况,根据各个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同时,让学生分享他们扩展故事的成果。
步骤七:巩固(15分钟)教师出示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编写简短的对话,从而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步骤八: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阅读教学,鼓励学生继续保持阅读习惯,并提出下一次阅读的任务。
以上是一个二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设计,通过此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并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同时,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通过持续的阅读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小学书香校园师生读书活动方案
![小学书香校园师生读书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61f92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8.png)
小学书香校园师生读书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小学书香校园师生读书活动旨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师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全校师生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时间
本活动将于每学期进行一次,持续一个月。
每周安排一个专门的阅读时间,师生可自行选择参与。
三、活动内容
1. 个人阅读:师生每周读一本与个人兴趣相关的书籍,鼓励师生多样化的阅读;
2. 朗读分享:每周在晨读、午休或者晚自习时段,由学生自愿参与朗读活动,分享自己喜欢的文章或诗歌;
3. 亲子共读:每周末组织亲子共读活动,营造家庭读书的氛围;
4. 读书心得:鼓励师生将阅读心得写成读书笔记或读后感,进行交流分享;
5. 读书讲座:邀请学校老师或者外部专家开展读书讲座,引导师生深入阅读。
四、活动形式
1. 个人自主阅读:师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籍进行阅读;
2. 小组活动:学生可以自发组建读书小组,互相推荐书目、分享心得;
3. 班级活动:每个班级可以安排专门的阅读时间,老师引导学生共
同阅读一本书,并进行相关讨论。
五、活动目标
1. 提高师生阅读能力,增强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拓展知识面;
3.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思想碰撞,丰富学校文化氛围;
4. 提升学校整体的文化底蕴,倡导全员阅读。
六、活动评选
每次读书活动结束后,学校将评选出最佳读者、最有品味读者、最
佳读书笔记等奖项,激励师生积极参与读书活动。
七、活动总结
学校将对每次读书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根据反馈意见和效果,不断
改进活动方案,营造更好的读书氛围,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整班共读实施方案
![整班共读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88196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e.png)
整班共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整班共读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整班共读,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整班共读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2.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步骤。
1. 选材,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选择适合整班共读的文学作品。
作品可以是经典名著、优秀童话、散文随笔等,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言优美。
2. 分段阅读,老师将选定的文学作品按照章节进行分段,每次课上,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一段,然后进行讨论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课堂互动,老师在整班共读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课后延伸,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文学作品相关的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施要求。
1. 整班共读的文学作品应选择经典名著或优秀作品,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2. 整班共读的过程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整班共读的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阅读体会,老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4. 整班共读的过程中,老师应注重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实施效果评估。
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情况。
2.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情况。
3.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形成情况。
《小狗的小房子》整本书阅读活动方案
![《小狗的小房子》整本书阅读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a1b7d2d4d8d15abe234ef0.png)
《小狗的小房子》整本书阅读活动方案二(11)班一、活动背景大力提倡阅读,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增长,理解能力的增强。
但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让孩子很难静下心来系统的开展阅读,教师的引导与协助能让学生的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更深入。
因此,特制定本次整本书阅读活动方案。
二、书本简介《小狗的小房子》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中所推荐的书目。
市面上《小狗的小房子》不同的出版社所包含的内容也大不相同。
本次二年级组阅读的是由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本书由多篇童话故事组成,包括《小狗的小房子》、《冰小鸭的春天》、《小老虎粗尾巴》、《怪雨伞》等篇目。
三、阅读活动安排本次阅读《小狗的小房子》整本书主要分为以下步骤:导读激趣、自读与共读、分享与交流、拓展延伸。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导读,时间安排为9月上旬。
导读课与语文课本相结合,在教授快乐读书吧中向学生介绍《小狗的小房子》这本书,包括作者简介,目录结构,书的题材等知识。
通过呈现《小狗的小房子》一文中的片段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第二阶段自读与共读,时间定为9月中旬到10月。
9月份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书本中的故事,教师对阅读时间进行规划,利用中午、课外活动或回家时间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
10月份开展师生共读,利用每天早晨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整本书。
同时注意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提倡亲子共读。
第三阶段分享与交流,时间安排为11月份。
学生在熟读书本的基础上进行分享与交流。
分享自己的读书方法或者学习心得等等。
第四阶段拓展延伸,时间定为11-12月份。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结束后,开展童话书籍推荐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向其他同学推荐童话故事书籍。
四、活动总结教师根据本次阅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并对开展阅读活动的资料进行总结分类,装订成册,保存资料。
(完整版)六年级六班整本书共读计划
![(完整版)六年级六班整本书共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1c6a670524de518964b7daa.png)
整本书阅读工作计划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六班吴景杰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日六年级六班整本书共读计划一、指导思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读书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可以使我们变的有修养.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
二、阅读目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期,要努力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广博的阅读内容,尽量少限制,多引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读书趣味,有选择性地读,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不盲目跟风和追随时尚,形成基本的阅读判断力和鉴赏力,提高阅读品位。
三、阅读策略(一)给予学生固定的阅读时间。
定于每周让学生进行阅读,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静下心来阅读,不做其他作业。
(二)通过每周的师生共读课,师生共读整本书,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让学生获得阅读体验,并将这种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之中。
(三)写读后感。
光阅读对学生来说印象不够深,而写读后感能让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能够让学生将读书时的想法写下来,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同时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四)开读书交流会。
写了读后感之后,还只是个人的想法、见解。
通过开读书交流会,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交流,思维得到碰撞。
可以集大家的智慧,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四、阅读书目本学期师生共读计划阅读两本书,一本是《鲁滨逊漂流记》,一本是《汤姆索亚历险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世界文学名著。
讲的是一位航海商人独自一人漂流到一座荒岛。
读整本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读整本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ee26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5.png)
读整本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群文阅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阅读方式,逐渐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许多学校开始引入整本书的群文阅读教学。
本文将就如何设计整本书群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设定整本书群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感知经验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红楼梦》为例,我们可以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意义;2.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式;3.理解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4.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策略选择针对整本书群文阅读教学,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加深对书籍的理解。
1.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阅读和讨论,相互促进理解和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2.问题导向教学:设计问题以引导学生阅读,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与《红楼梦》相关的影片、音乐和图片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
4.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小说中的角色,通过角色的视角来理解和思考故事情节、背景和内涵。
四、教学过程设计在整本书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唤起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引入《红楼梦》的主题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整本书共读:结合课堂讲解和朗读,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
3.细节剖析:针对小说中的关键章节和重要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
4.群体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
5.展示分享:学生可以通过展示自己对小说的理解、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全班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
6.反思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成果,提出问题和展望未来的阅读。
共读一本好书教学设计
![共读一本好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20427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6.png)
共读一本好书教学设计引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不爱读书、阅读兴趣不高的问题。
而共读一本好书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读书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共读一本好书教学的设计,以帮助教师创设一个有趣、有效的学习环境。
一、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 选择一本适合年龄和水平的好书作为共读书籍;2.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活动材料;3. 安排合适的教学环境,如舒适的阅读角落或图书馆;4. 设计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和讨论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在开展共读活动之前,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言或者视频来导入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分组共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章节或故事片段进行共读。
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和分析,并准备好相关的问题。
3.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共读成果,并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并给予反馈。
4. 整体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的阅读成果和讨论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让全班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文本,还能促进全班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拓展阅读在共读活动的基础上,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或资料,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同时,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或者作家进行讲座或问答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总结和评价在共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
聚焦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
四、教学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共读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包括主动发言、提问和参与讨论的意愿等。
2. 阅读理解评估: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评估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本书阅读| 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流程设计
整本书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阅读指导更具情境性。
几年来,我
和学生共读《孩子,你慢慢来》《草房子》《海鸥乔纳森》《渴望生
活:梵高传》等书,反复探索阅读过程的自主性和阅读指导的合理性,
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流程提炼为“自读——初探——深读——共议—
—表达”五个步骤。
一、自读:设疑激趣,制订计划
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逐步学会“在阅读中学习”,
从而成长为自觉、独立、热诚、快乐的终身阅读者。
学生是阅读的主
体,学生的“自主性”是整本书阅读始终遵从的原则。
“自读”是阅
读活动的起点。
如何让学生的“自读”行为变得更主动呢?实践证明,“激趣导入”,规划设计全班的“共读时段”是较为合理的策略。
导
入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巧拟谜题;故设悬念;展示本书的影响力;借
助与本书相关的影视作品引起学生关注;引导学生读序阅跋,了解概
貌;带领学生浏览目录,提取要点……兴趣的维持需要有合理的计划支
持。
我用制定阅读计划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常先
引导学生浏览目录,“透视一本书”,感知全书概貌,分解长难作品
的阅读任务。
课标要求初中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这是拟定阅读任务清单的重要依据。
二、初探:整体感知,分享初感
“初探”环节就是通过组织“初期班级读书会”来交流“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维持阅读热情。
“阶段任务”即基于整本书章
节内容设计的言语实践活动。
比如,阅读《草房子》第二章《纸月》
时,我拟定的阶段任务是:“请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为纸月写一则自
传。
”此任务借读写转换训练学生梳理人物命运、概括情节变化的能
力;在《呼兰河传》第三、四章的阅读中,我拟定的“阶段任务”是:
“请你将感兴趣的选段改写成小诗,并尝试配乐朗诵。
”此任务将抽
象概括转化为形象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小说语言的诗化魅力。
“阶段
任务”可根据书册章节特点灵活设计,拟小标题、人物形象分析、故
事情节概括、书签制作、据文绘画、情节补白、微电影创作、串词撰
写等都是可采用的形式。
学生完成阶段任务后,教师既可以采用“诵
诗文”“述情节”“讲故事”“演短剧”“说评书”等丰富多彩的方
式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初感受;也可以采用朴素安静的“交流阅读批注”的形式有效推进阅读。
三、深读:思维碰撞,专题探究
深读引领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推荐阅读名家解读文献,丰富学生认知,形成独特思考。
2.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读出书籍的精华。
3.教师抛出问题,借助自身阅读经验,提升学生的认识。
四、共议:合作探究,深度交流
“深读”“共议”是两个紧密结合的过程:“深读”,是教师提
供资源,指出方向,学生开展静悄悄的阅读,在阅读笔记中记录自己
的思考;“共议”,是就“深读”阶段研读的问题进行课堂上集中的
交流与分享。
这是阅读流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借助“班级
读书会”设计思维层次清晰的交流活动,回顾、梳理、提升学生精读
原作后的认识,借助深度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新的阅读体验,梳理新的
阅读经验。
这不同于初读阶段分章节的交流分享,我采用的主要形式
是召开“后期班级读书会”,引导学生咀嚼书的精华。
在《海鸥乔纳
森》班级读书会中,我借助彩色“罗盘式”人物谱系图梳理全书的人
物关系,并通过不同译本之间关键句的不同译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全
书主旨。
五、表达:落笔沉淀,成果共享
经过“后期读书交流会”的分享,学生对书籍的认知得到深化,
教师还要积极帮助梳理学生阅读成果。
这一阶段,教师可自己示范,
引导学生用规范的体式记录阅读成果——撰写书评、文评、读后感、
研究论文等。
教师可将学生的作品集结成册,或向报刊投稿,或发表
于班级博客,或展示于班级家长QQ群空间……阅读结果的多元化使学生的阅读充满个性色彩,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教师还可以就整
本书阅读组织学生与父母的交流,“这种阅读活动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但也会是一种真正的阅读,学生会在阅读中成长,家长会在阅读中对
子女的教育产生全新的思考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