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数学提问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初中数学提问技巧
发表时间:2016-01-22T12:03:32.04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34期供稿作者:汪彤
[导读]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五中这种提问一是为了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知识,二是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五中汪彤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但作为掌握知识的主体——学生,对你传授的知识是否愿意接受;对你提出的问题,是否愿意热情参与研究,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有句名言说得好:“不要把年轻人当成等你灌充的空瓶,而应该把他看成等你点燃的蜡烛”。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问题的引发上下功夫,以便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产生学好数学的冲动。
随着学生需求和思考的不断变化,怎样的提问才合理恰当、效果最好呢?下面我就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1.课前的复习提问(要标新立异)
这种提问一是为了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知识,二是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为调动课堂气氛作好铺垫。在这种提问中,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提出。切入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就大不一样,这就要求提问者对提出的问题要新颖、有创意。如在检查数学定义、定理的掌握提问中,“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的判定定理是什么?”这种提问仅采用了一般化、概念化的套路,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若采用这样的方式:“有一个四边形,他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你能说出它叫什么四边形吗?若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相等呢?你还可以根据这个四边形的什么条件说它是平行四边形?”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新课的引入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这种提问主要是为引入新概念、新定理而设计的。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特别是对那些缺乏独创精神的学生,可刺激他们进行创造性地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及老师的引导,学生在脑海中迅速地检索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对这些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新的结论。在这种提问中,我们应切记:
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从简单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这样,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使学生投入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如讲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案例】师:现在我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有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驶,你能根据表格中所给的时间t(小时),完成表格吗?即:求出相应的路程s(千米)(出示表格,生完成)。
生:(略)。
师: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反映了一个概念——函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看上面的问题中哪些量在变化,哪些量没有变?变的量有几个?s随着谁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t能随便取值吗?当t在允许取值的范围内的每一个值,s有几个值和它对应?这时s就叫t的函数,t就叫自变量。
下面老师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说出函数的概念,并让学生举例加以说明。
二要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初中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大多都比较好动,思维比较活跃,因此你引出问题时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善于“诱”,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变学为思,以诱达思。特别是在几何定理的引入上,如果只以习题的形式引入,对有些学生来说,很难找到解题思路。若以诱导的方式提出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3.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问(要善于设疑)
这类提问一般用于某个新的概念或原理的讲解之后,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而在教学中常有一些内容,学生似乎一看就懂了,自觉无疑,而实质上只是一知半解。这时,教师应该在浅处设问,于无疑处设疑,引导学生讨论教材。
【案例】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时,记住一般式是很重要的,为了理解记忆,不妨从为什么要求“a≠0”这里设疑。学生产生了疑点,必定进行深入思考,从而真正理解相关的知识。
4.运用知识的提问(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合理分配、人人参与)
这类提问一般都是在掌握知识之后进行的,教师首先建立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回忆过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对于这一阶段的提问,教师事先要精心设计,仔细推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⑴不但要考虑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为,对某一问题教师认为是简明、清晰的,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受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也许会难以理解,无从下手。因此,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连贯的、逐步的设计问题。
⑵不但要考虑概念是否准确,还要考虑问题的措词是否恰当。
⑶在提问时,不但要掌握好适当的时机,还要注意必要的语速和停顿,使学生做好接受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思想准备。
⑷提问后,教师要会控制学生的回答。为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配。首先要仔细观察谁愿意参与活动,谁对参与活动不感兴趣;其次,对于不善于表达思想的学生要给予锻炼的机会;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给他们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最后要关注坐在教室后面和两边的学生,不要忽略这些区域的学生。
⑸对提出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及时地给予诱导,不要出现僵持的状态。
5.小结的提问(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并善于诱导启发)
这种提问经常应用于一节课的结尾,是对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梳理、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进行这方面提问时,必须要有一定指向性,不要太片面或太过笼统地提问。太片面了,不利于把知识系统化;太过笼统,学生又不知从何说起。
如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一节课小结时,首先提出: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谁知道哪些条件可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答略)然后诱导他们分析定理的证明过程,从而得出:在研究四边形的问题中往往通过作辅助线把它转化成三角形来研究,即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来研究。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而且也输灌了数学思想方法。
查尔斯狄嘉默说:“提问是最能够表现教学精致艺术的方法。通过提问可以使想法更清晰生动、迅速激发想象、刺激思维、诱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