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文化功能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合集下载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教学

浅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关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张红玲认为:①语言和文化有很多相同的特点。

它们都是一个民族或群体区别于其他民族和群体的主要标志,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们都是后天通过社会交际习得的,通常是同时进行的,因此有着紧密的联系;②语言是一个符号意义系统,是反映和传播文化的途径,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③文化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团结社会成员的纽带,为他们的行为举止提供参考框架,是他们信仰和评价的基础。

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依赖于该语言群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授与传播必然借助于语言。

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

语言不仅有表情达意的交际功能,它还是感知和思维的表现系统,前者是语言的外显功能,以语言输入和输出为形式;后者是语言的潜在功能,属于认知心理活动。

两方面相辅相成,构成语言使用的全过程。

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将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渗透于外语教学当中,强调语言的文化载体功能。

总之,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理解文化必须理解语言。

离开文化因素,想全面地掌握一种语言是不可能的;离开语言因素,学习一种文化也是不全面的。

二、词汇和语言的关系首先,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和要素,是语言三要素之一,也是语言大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

词汇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没有词汇就不会有句子,更不会有语言,因此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首要内容。

其次,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

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译,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

英语学习由词而句,由句而篇,毋庸置疑,词汇量不足,对语句的理解记忆就会很困难,更不用说阅读和理解文章了。

再次,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的成败会直接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看隐喻在外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看隐喻在外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看隐喻在外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作者:徐光琦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8期摘要:人类文化的共同性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要求学习者必须重视隐喻在外语词汇学习中的地位。

然而,目前的外语词汇学习对隐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本研究从具有相同语言隐喻和具有不同语言隐喻的跨语言词汇学习两个层面,分别探讨了隐喻在外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发现隐喻的应用能帮助学习者准确理解和把握外语词汇的意思与用法,更系统、更彻底地掌握外语词汇,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理解困难和应用不当,从而产出地道的外语表达。

关键词:语言文化隐喻词汇学习1.引言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语言研究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赵贤州(1992)曾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形象地比作积淀于一个民族语言中生命力极强的染色体。

陈光磊(1992)指出每一种语言都是由其文化编制出来的,每一种语言的“体”与“用”都是每一种文化特色的体现。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启示学习者在学习一门外语的词汇时,必须要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

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相当密切,隐喻表达式在语言中占到了70%。

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Lakoff&Johnson 1980),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束定芳,1998)。

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不同,学习者在外语词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

学习者对二语词汇的掌握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与隐喻能力有关(陈海燕,汪立荣,2013),隐喻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外语词汇学习中克服由不同民族历史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困难。

2.隐喻研究概述根据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方法,西方对隐喻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古希腊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的始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始于语言学家Richards的语义学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的始于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的多学科研究(束定芳,2000)。

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了学 生 英 语 应 用 能 力 的 提 高 。 英 语 词 汇 在 一 起 “ 片 的 水 直 落 而 下 ” 体 会 出 瀑 布 文 的 表 达 方 式 以 及 东 西 方 不 同文 化 背 景 , 对 大 , 教 学 方 法 的 探 索 , 结 出 一 套 行 之 有 效 的 的 意 境 。 过 这 种形 象 而生 动 的 复 合 。 生 不 能 孤 立 地 进 行 词 汇 教 学 , 要 把 它 放 到 总 通 学 而 不 通 定 的 文 化 背 景 中 , 重 比 较 , 解 其 内 注 理 英语 词 汇 教 学方 法 , 实 施于 英 语 教学 中 , 会 感 到有 趣 , 经 意 间记 住 了三 个单 词 。 并

必 将 会 收 到 良好 效 果
过 构 词法 , 不仅 扩 大 了学 生 的 词 汇量 , 还使 涵 , 排 除 自身 文 化 的干 扰 , 断 纠 正 自 己 以 不 他 们 在 对 词 汇 的 识 别 、 音 、 解 、 忆 和 对词 汇理 解 和 运 用 上 的 偏 差 和错 误 。 发 理 记
垫! !
: !
Chla du aton nn va i n n E c i I o t o He al r d
科 教 研 究
如 何有 效 地 进行 大 学 英语 词பைடு நூலகம் 教 学
葛 翠 恩 ( 衡水学 院分院 河北衡 水
030 ) 5 0 0
摘 要: 词汇是语 言的建 筑材料 , 它通过语 法而赋予语 言以意义 内容 。 汇教 学的涉及 面非 常广, 词 但核心 同题是如何 更快 . 更有效地使 学 生 掌 疆 一 定 的 词 汇 量 并 把 它 们运 用 于 变 际 。 者 从 大 学英 语 词 汇 教 学 的重 要 性 入 手 , 据 课 堂教 学 实 践 , 出 了四 种 英 语 词 汇 教 学方 法 。 笔 根 提 关键词 : 词汇教 学 重要性 教 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 6 . G 3 4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3 5 2 1 ) 5 a一 0 0 0 1 —9 9 ( 0 O0 ( ) 0 4 — 1 7 7

关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阐述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改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目的是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和促进学生语言词汇能力。

关键词:词汇教学主要问题教学建议一、引言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它在语言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wilkins论述了词汇在交际中的重要性:“没有语法,能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都表达不了”。

词汇教学非常重要。

如何使大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掌握课本要求的词汇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并正确理解其在语段或语篇中的意思,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词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任何一种语言技能的形成,都必须以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基础,而积累语言材料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掌握该语言词汇。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中也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打牢语言基础上。

语言基础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知识指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语言应用能力指综合应用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等的语言活动的能力。

学者lewis认为,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中心任务,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技能没有哪一项能脱离对词汇的依赖。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学习者在写作上犯得错误最多的是词汇 (主要是拼写错误和用词不当);在听力上感觉最困难的也是词汇;在会话中如果学习者掌握的词汇不足,就会造成词不达意的尴尬;我们阅读文章时,由于不认识文章中的关键词往往影响理解的准确性;翻译时因为不知道或不记得表达对应的词汇而无从下笔等,所以每个学语言的人都深刻地感到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二、对词汇教学现状的反思鉴于词汇教学及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在课上会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词汇,学生在课下学英语主要精力都花在了背单词上。

可以说是师生双方在词汇学习方面都付出了很多,但结果却还有很多学生仍然看不做,听不明白,写不出来,学生学的仍然是聋哑英语。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与中西方文化对比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与中西方文化对比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与中西方文化对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不仅为全球人们的沟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工具,也成为了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础,不仅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特征的重要体现。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词汇的文化解读和对比研究,有助于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增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

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探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一、西方文化词汇特点2.民主自由西方国家注重民主自由,推崇个人权利和自由主义,因此相关词汇较多。

例如,“democracy”(民主),“freedom”(自由),“equality”(平等),“rights”(权利)等词汇,都是西方文化中常见的词汇。

3.商业文化西方国家发达的商业活动也反映在词汇中。

例如,“market”(市场),“commerce”(商业),“consumer”(消费者),“brand”(品牌)等词汇,展现了西方文化的商业特征。

1.礼仪习俗中西方礼仪习俗大相径庭,所以在有关礼貌和社交方面的词汇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bow”在西方文化中是低头示意,而在中国文化中是鞠躬致意;“handshake”在西方文化中是正式的问候方式,而在中国文化中一般是用于交友;“kowtow”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崇拜和表示敬意的礼仪,而在西方文化中似乎并没有对应的词汇。

2.家庭观念中西方家庭观念的不同也反映在词汇中。

例如,“filial piety”(孝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价值观,而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同样的词汇。

相反,“nuclear family”(核心家庭)和“extended family”(大家庭)是西方文化中常见的家庭形态概念,而在中国文化中则很少听到这些词汇。

3.职业观念中西方职业观念的差异体现在职业名称和描述方面。

例如,“doctor”(医生)在西方文化中非常醒目,而在中国文化中“中医师”、“西医师”等更具体的职业名称更为常见;“teacher”(教师)在西方文化中则代表一种高贵、神圣的职业,而在中国文化中更强调教师的实践性和教育效果。

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意识培养

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意识培养

Wi i (9 2曾说 :没 有语 法不能很好 地表 达 , l n 17 ) ks ” 而没有 词汇则
什 么也 不 能 表 达 。 “作 为 语 言 这 个 大 厦 中最 重要 的建 筑 材料 。 教
师 要 根 据 学 生 已有 的历 史 知 识 对 1 纪 与 2 世 纪之 交 的 美 国 9世 O 西 部 大 开 发 做 以 简单 回顾 和 介 绍 .并 引 导 学 生分 析 这 场 西 进 运 动 带 来 的 负 面影 响 。同时 在 介 绍美 国文 化 象 征传 授英 语 词 汇 的 文 化 背 景 的 同 时 , 以 适 当 导 人 中 国文 化 象 征 。 如 如 何 用 英 语 可 例
第 9 第 3期 卷
Vo. No3 t9 .
读 与
写 杂 志
2 1 年 3月 02
M arh 2 2 c 01
Re da dW rt e idia a n i P ro c l e
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意识培养
白艳凤
( 阳理 工 大 学 沈 辽宁 沈 阳 10 6 ) 11 8 摘 要 : 汇作 为语 言 的三 大要 素 ( 音 、 法 、 汇 ) 一 , 不仅 是 一种 语 言符 号 , 具有 更 为 复 杂 的 多重 化 意 义 。 汇 常 常 最敏 感 词 语 语 词 之 它 还 词
地反 映了社会 生活和思想的变化。 本文试从英语词汇教学的角度在课 堂中培养学生的词汇意识 即文化意识 , 培养 学生学会用英语向
外 国人 介 绍 中 国文 化 . 弘扬 民族 文化 从 而更 好 的进 行跨 文化 交 际 , 实现 双 边 文化 交流 。 关键 词 : 语 词 汇教 学 中西 方 文化 导 入 英

大学实用翻译教程(英汉双向)第二章 语言、文化与翻译

大学实用翻译教程(英汉双向)第二章 语言、文化与翻译

三、英汉句子对比
1、主谓句与主题句
英语是主语显著(subjectprominent)的语言,英语句子中, 主谓结构必不可少,地位突出, 成为英语句子中的普遍形式。表 达复杂思想时,往往开门见山, 然后借助英语特有词汇关系代词 进行空间搭架,把各个子句有机 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串葡萄似的 句子。
相反,汉语是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的语言,汉语句子可 由几个短句组成,它们之间只有 意义上的联系,无需形式上的粘 连。
……不要有了新亲.把旧亲忘个 干净!这种没良心的人我见得多 了。
…Once you have new relatives, don't forget the old ones.I have
seen too many such ungrateful people.
2、 英语句子中,名词介词占优势, 而汉语中则是动词占优势
3、英汉句子重心比较
在复合句子中,英语的主句为主 要部分,一般放在句首,即重心 在前。而汉语则一般按照逻辑和 时间顺序,将主要部分放在句尾, 形成后重心。
另外,由于英语句子结构紧凑, 往往句子重心单一,焦点集中, 而汉语句子则焦点分散
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文化赖以传播的物质表达形式。 语言和文化共生、共存,是文化 本质的部分反映。语言和文化密 不可分,文化的差异可以通过语 言反映出来,为我们提供对比研 究的具体依据。
由于英语句子中主要采用主谓结构, 谓语动词是句子的核心,谓语动词又 受形态变化的约束,这样表达时就要 借用大量名词,而名词与名词之间要 靠介词来连接,因而英语中名词与介 词占优势。
在汉语中,由于动词没有什么形态变 化,使用方便,而且注重动态描写, 所以汉语动词使用频繁。在表达复杂 思想时,往往借助动词,按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层层铺开,句子结构有如 竹节一般。并且有很多特殊的复合句, 由整句与零句混合交错,组成了流水 句。

浅议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教学

浅议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词汇教学


引 言
语言 是 文 化 的 载 体 . 词 汇是 文化 信 息 的浓 缩 , 是 语 言 的重 要组成部分 . 它既反映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 又直 接 反 映 文化 的 差 异 。语 言 与 文 化 之 间 有 着 密 切 的联 系 , 中, 西 方 国 家 在社 会 生活 , 价值观念 、 思维方式 、 文化教育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 所 以 对 于 长期 接 受 巾 国文 化 教 育 的学 生 来 说 . 了解 不 同 的 文 化 背 景知 识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这 不 仅 可 以 帮 助 学生 了解 西 方 文 化 . 更 有 助 于 学 生 了解 词 汇 文 化 内涵 和外 延 ,加 深 对 句子 和 文 章 的理 解 。 学 语 吉 的 目的是 交 流 。 显 然 词 汇 教 学 就 是 为 交 流 服 务 的。 学 习 发音 、 词汇 、 语法等语言知识时 , 必 须 同 时 了 解 这种 语 肓 的 文化 背 景 ,否 则 往 往 会 由 于缺 乏 对 该 语 言文 化背 景 的 了 解 而不 能正 确 地 使 用 语 言 。 词 汇 是 语 言 的 基础 。 英 语 词 汇量 的 多 少 直接 关 系到 学 生 学 习英 语 的水 平 的 高低 。没 有 足够 的词 汇量 , 学生英语学 习的听 、 说 、 读、 写、 译 五 个 方 面 的 能 力 的 提 高. 将会成为空谈。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 就 必 须 使 学 生将 词 汇 活学 、 活用 。 二、 英 语 词 汇 教 学 中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分 。另 外 , 对 学 生 所 掌 握 词 汇 的考 核 只停 留在 要 求 学 生 会 读 、 会写和会运用单词简单造句上 . 对于文化知识 , 要么是由于 自 身 缺 少 了解 。知 识 面 不 够 广 .要 么 是 认 为 文 化 知 识 对 学 习语 言、 提 高考 试 成 绩 无 多 大 关 系 。 因此 往 往 一 带 而 过 , 甚 至 干 脆 忽略不讲 , 这 种 做 法 的 弊 端 是 显 而易 见 的 。 诸如把“ 力大如牛” 译成 “ a s s t r o n g a s c o w” , 产生交 际方面 的一系列错 误 , 其 正 确

将文化导入溶入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将文化导入溶入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将文化导入溶入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探索(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3)摘要:本文论述了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原则和内容,提出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以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英语词语,避免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用现象,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无误地使用目的语词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文化导入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随着我国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对英语教学也提出的新的要求。

大学英语的教学结构也做出了很大的调整,其中对于词汇的要求也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从四级考试的改革中就可以看出,四级考试把考察词汇蕴含在深度阅读这样富于变化、形式灵活、语境多变的新题型当中。

这就对英语教师对于词汇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怎样使学生可以准确的理解词汇的含义,把词汇准确的运用在恰当的语境当中是新要求的核心所在,文化在词汇教学中的导入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一、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文化导入的内容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表达同一概念的词,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该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内涵意义。

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的差异正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可概括为以下几类:1.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或截然不同的词汇;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概念意义同,内涵意义相异的词语比比皆是。

例如,黄色在中国古代是皇帝专用的颜色,象征着王权的高贵和尊严。

像“以黄为贵”、“黄袍”及“黄榜”。

而英语中黄色和妒忌懦怯、败坏、背叛、邪恶、卑鄙、病态、忧郁有关联。

在基督教艺术作品中,出卖耶稣的犹大总是穿黄色的衣服,所以黄色便有背叛和邪恶的联想。

“yellow dog”是卑劣的家伙,“you are yellow”指你真是个懦夫,“he has a yellow streak in him.”指他天生怯懦。

[文化内涵,英语,词汇]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文化内涵,英语,词汇]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引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语言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具有文化载蓄的功能语言记录并储存人类一切文化成果。

人类的语言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向导,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很大,从词汇、语法到语境无不受文化的制约。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义上,可以说一种语言即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方言即代表了亚文化)。

因此,学习英语语言必须了解其所在的语言环境及其含义,这有助于更有效地运用语言和更深刻地理解语言。

从本质上讲,词汇所承载的信息是在一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是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

在外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强调社会文化的作用是必要的,我们只有对词的社会文化的含义进行分析理解,才能比较顺畅地进行表达和交流。

一、词汇意义及其文化内涵词汇意义大致可分为:外延意义(denotation)和内涵意义(connotation)。

外延意义是词汇的所指意义(designative meaning)或词汇意义(lexical meaning)。

外延意义是词汇的字面意义和基础意义。

内涵意义比外延意义包含更广,是一个词汇所引发的联想意义。

考虑到词汇的内涵意义,意义完全相同的词汇是不存在的,在不同的语言中没有完全对等的两个词汇。

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时刻注意词汇的文化内涵。

在词汇学习中仅仅了解词汇的语言学特性是不完整的,还要注意到这些词汇的文化和社会内涵,这一点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因为语言在某种意义上就表现了某种社会与文化,学习英语也就意味着必须学习这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词汇必定具有其语言学意义和其文化意义。

词汇的运用必然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transfer),这是学习第二语言必定发生的过程,它包括语言形态转换、语义转换及语法转换(MacWinney,1978,1982),这是语言学方面的问题,同时它包括社会语言学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转换(Ervin-Tripp,1968)。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探究——以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为例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探究——以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为例
21 年 1 01 1月 第 3 第1 0卷 1期
黑龙江教 育学院学报 Ju a o eo g agCl g f dct n or l f inj n o eeo uai n H l i l E o
No . 01 v2 1
Vo . 0 N . 1 13 o 1
di1 .99 ji n 10 7 3 .0 1 1. 6 o:0 36 /. s.0 1— 8 6 2 1 . 10 8 s
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一些老师 还仍然运 用局 限于教材的传
统教学方法 , 当前盛行 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置若 罔闻。 对 () 2 缺乏语 境的教学。教师在解 释英语单词时 , 只是从
教师如何在词汇教学 过程 中通过 对 比中西方文 化不 同 的内 涵意义 ,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 解单 词并 在不 同语境 中正确 理
的意义 , 么其语言交 流不可 能有 意义。 因此词 汇学 习 , 那 ” 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2 英语词汇教 学现状
() 1 缺乏新 的教学 理念 和有效的教学 方法。近年来 , 高 院迅速扩大招生规模 , 师资力量 又没有完 全跟上 , 乎每位 几 老师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 这让他们根本无力去学习新 ‘
地运用词汇。
单词表中对应 其中文意思 , 并没有 将单词 置于真实语境 中。
这种将单词与语境 分离 的教 学过程让学生觉得十分无聊 , 对
1 重视词汇学 习的原 因
词 汇是语 言 的基 本要 求 。外 语 学 习离 不开 词 汇学 习。 “ 词汇问题常常和交 际联 系在一 起 ; 当人们 不能使用恰 当的 词 汇时 , 交际就失 败 了。 …第 二语 言学 习者普 遍认 为 阻碍 ” 他们用 目的语进行交 际的是词 汇 , 不是语 法 , 而 因为词 汇载 有他们需要理解和表 达 的基本信 息 。“ 没有语 法 , 能表 达的 内容甚少 ; 没有词汇 , 则什 么内容也 表达不 了”2。“ 果你 如 J 花大量 的时 间学 习语 法 , 的英语 并不 会有太 大进 步 , 如 你 但 果你学 习词汇和表达法 , 你会发 现 自己进步很大 。因为你用

科研课题论文:功能对等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科研课题论文:功能对等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学科教育论文功能对等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Enlightenment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on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ZHOU Jingdan〔Wuhan Donghu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12〕Abstract Translation capability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integrated use of language ability. For a long time, it has been a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eak link. Most of the traditional emphasis on language translation method form rather than language content, focusing on language knowledge and light cultural awareness training. This is resulting in one of the main students' English comprehensive use of low capacity. Therefore,the introduc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to translation teaching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o explore the famous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problems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translation teaching;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countermeasures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浅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技 干 术 部 学 学 院 院

学在 大学英语教 学 中的地位 非常重要 , 它决定 了学生通过 学习能否流 畅恰 当地进行 跨文化 交际。 因此要



从 大 学英语 词汇教 学的 角度 出发 了解文化教 学的意义和 重要性 。 以及 词; r - 教 学中涵盖文化 背景的 内容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5 6 4 6 ( 2 0 1 3 ) 0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1 2 1 — 0 2


文化 教学 的重要性
祥、 真龙天子 、 望子 成龙 、 乘龙快婿 ” 等褒 义的表达法 。而
西方 人却 认 为 “ d r a g o n ” 是 恶魔 的象征 , 认 为龙 是 凶恶 之 极、 嘴里 喷火 的怪 兽 , 应该 消灭 。 因此 , 在课 堂词 汇教 学
里 ,教师应 当做 的不仅是通过 恰当 的教 学活动使学生 熟
练掌握单词的词典意义,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有关 {
文化的背景知识 , 深刻领悟其联想意义, 以做到得体地运
用所学词 汇 。 ( 二) 词汇 中的文化差异

● 0
是无 法避免 的 。 英语 教学是语 言教学 。 应该 在其 中融入文 化教 学 。 另一方 面 。 英语 教学还 承担着培养 学生语 言交际 能力 和应用 能力 的任 务 , 由此可见 , 英语教 学不仅要 教会 学生 掌握语 言的形式 ,更重要 的是 让学生 了解第二 外语 的文 化知识 ,并具备 实际使用语 言 的能力 。实现语 言运 用 能力和交 际能力 , 这必然 离不开文化 教学 。 ( 二) 文化教 学的重要性 人生活在 社会文化 环境 中 ,一 切行为不 可避免地 受 到社会 文化模 式的制 约和影响 , 语言交 际行为也 不例外 , 外语 教学也不 能脱离所 学语言 国家 的文化 。如果 只讲 语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与英语词汇教学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与英语词汇教学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与英语词汇教学引言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非常广泛的语言之一,其词汇量丰富且多样。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除了学习词汇的拼写和发音,还需要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巨大,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往往和汉语不同。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该重视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词汇。

一、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1. 礼貌与尊重在英语中,礼貌用语和尊称的表达较为丰富。

有时候需要使用Mr.、Mrs.、Miss等称呼对方,以示尊重。

而在汉语中,称呼对方多为直呼其名,不需要特别使用尊称。

这体现了英语文化中对于尊重和礼貌的重视,这一点与汉语文化有所不同。

2. 时间观念英语中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表达方式,比如on time、in time、at the moment等等。

这些表达方式都体现了英语文化中对于时间观念的重视。

而在汉语中,对于时间的表达相对简单,不会像英语那样强调时间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在时间观念上的不同。

3. 家庭观念在英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和关系非常丰富。

有爸爸(father)、妈妈(mother)、哥哥(brother)、姐姐(sister)、姑妈(aunt)等等。

这些称呼不仅仅是亲属关系的表达,更多地是家庭观念和亲情的体现。

而在汉语中,对家庭成员的称呼相对简单,不会像英语那样强调家庭观念和亲情的表达。

这反映了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在家庭观念上的不同。

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对比1. 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不仅仅要教授词汇的拼写和发音,还应该注重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

教授词汇时,可以适当地介绍词汇的文化背景和用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汇。

特别是一些涉及到礼貌、家庭、时间等方面的词汇,更应该进行文化对比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还应该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方法的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方法的探讨

的 能 力 显得 至 关 重 要 。 本 文从 大 学英 语 词 汇教 学 的 重要 性 入 手 , 合 我 国 大 学英 语 词 汇教 学的 现 状提 出 了相 应 的 策略 。 结
关 键 词 : 汇教 学 大 学 英语 方 法 科 学 引 导 词 中 图分 类 号 : 4 .1 G6 2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2 8 8 ( 0 8 1 一 1 4 O 1 7 — 1 1 2 O )O 0 3 一 1
s m me : u ls e u r s nga s s
引导 。 真 正 意 义 上 帮 助学 习者 成 为 独 立 高 效 的 词 汇 学 习 者 , 从 提
高 英 语 综合 应 用 能 力 。
2 大学 词 汇 教 学 中现存 的 问题
这 样 的词 汇教 学方 法 ,往 往 可 以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效果 , 立 起 他们 准确 记 忆 大 量 单 词 的 信 心 。 树
34 重视 学 生 的词 汇 附 带 习 得 .

pa ver译 为 “ 耳 朵 ” 应 为 “ 时候 看 着 办 ” 1 b a” v 玩 , 到 。因此 , 教 学 在
中, 师 应 介 绍 词 汇 的 文 化 背 景 , 其 是 中英 词 义 差 异 , 免 学 教 尤 避 生望 文 生 义 造 成 误 用 , 以提 高 学 生 的词 汇 应 用 能 力 。
虽 然 教 师 和 学 生 对 词 汇 能 力 的 重 要 性 达 成 了共 识 ,但 是 对 于 什 么 是 词 汇 能 力 . 何 促 进 词 汇 习得 、 高 词 汇 能 力 这 样 根 本 如 提
性 的 问 题 却 没 有 系 统 的 理 论 知 识 作 指 导 。这 势 必 使 得 学 生 们 也 误 以为 词 汇 学 习毫 无方 法 可 言 , 能 靠 自 己死 记硬 背 , 且 把 词 只 并

英汉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对策

英汉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对策
典 型 词 汇 内涵 方 面 的 不 同至 为 明显 。 因之 在 大 学 英 语 词 汇教 学 中应 融入 文 化 差 异 分 析 , 重 英 汉 语 言 文 化 知 识 的 积 累 , 强课 外 阅读 , 高 注 加 提
词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交际能力。 【 关键词 】 中文 ; 英语; 文化差异; 汇教 学; 词 对策
群体中的文化习俗、 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汉语和英语是东西方 民族不 英语中还有许多含有丰富文化内容的词汇 , 它们来 自寓 言故事、 历 同的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 系统。汉英民族在认识观 史 事件 、 文学作品 、 神话传说等。如 C dr l 灰 姑娘 , i el n ea 喻未 得到应 有注
意的人或事情 、hl k Sy c 夏洛克 , o 指不择手段 的守财奴 、 r a o e To nhr 木马 j s 计, 内部颠覆者、a uk跛鸭 , l dc me 即将 下台 的政界人物 、 ht eehn aw i l at e p 词汇的字面意义 就是基 本的或 明显的意义 , 汇的含义 是词 的隐 无用而累赘的东西、 ad r’ o 词 Pn oa Sbx潘多拉 的盒子 , 灾祸 的根源 、k lo see n t 含或附加意义。对于外语学 习者来说 , 不仅要 掌握 词汇的字面意 义 , 而 i t p or 家丑 , n h c ba eu d 家庭 的隐私 、 a e o E e G r n f dn伊甸园 , d 指无忧无 虑、
二 、 汇 在 语 言 学 习中 的 重 要 ・ 词 l 生
3 典 型 词 汇 的文 化 内涵 、
险、 紧张 ,e lr空袭报警 , e de tr s r rda t e ardavnue ty一个 令人紧张 的冒险 o 故事 , e a ardfg危险信号旗 。至于红色的褒义 , ard—ltr a l 如 e ee y喜庆 t d 的日子 , erdcre t e apt隆重 的接待等 , h 但是否所有的汉语 中的“ ” 红 都可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与英语词汇教学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与英语词汇教学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与英语词汇教学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掌握词汇的文化内涵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词汇至关重要。

英汉词
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正确运用词汇。

下面将讨论英汉词汇的文化
内涵对比与英语词汇教学之间的关系。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汇的多义性。

英汉文化有着独特
的历史、传统和社会习俗,这些文化差异会反映在词汇中。

英语中的“tea”和汉语中的“茶”在形式上相似,但在文化意义上存在差异。

在英语中,“tea”既可以指茶叶,也
可以指茶饮料,而在中国文化中,“茶”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与社交礼仪和中国人的
生活方式紧密相关。

通过对比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词汇的多义性,提高词汇运用的准确性。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英语是一
种全球性的语言,许多英语词汇源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通过比较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
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观念。

这有助于学生开阔思维,增强跨文化沟
通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词汇时,也可以更加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提高
跨文化交际的素养。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比较词汇的文化
差异,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词汇的多义性、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并且更好地运
用词汇于不同的语境中。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词汇文化对比的活动,培养
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

从习语教学管窥大学英语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从习语教学管窥大学英语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从习语教学管窥大学英语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摘要: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为了进行正确、有效、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应重视文化教育。

英语习语是英美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何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正确恰当地使用英语习语已经成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碰到的一个大难题。

学生可以通过英语习语的学习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体系,增强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重视英语习语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其文化转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切入点。

关键词:习语与文化;习语教学;文化教育;跨文化交际当前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者通过语言学习增强跨文化素养,并获得认识世界的方式。

大学英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输出,也不意味着学生必须通过各种等级考试或者把英语学习看做是获得学位和求职的工具。

换句话说,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学生通过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找到与其他民族交流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有效和得体的跨文化交际。

如何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已经成为当前外语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习语教学是渗透英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有效途径。

英语习语大体上相当于汉语的成语,有时泛指成语、俗语、谚语、典故和动词短语等。

英语习语结构固定,其意义并非是各个组成部分简单的总和,而是一个独立的、受制于所使用语境的语言单位,其隐含意义往往与英语民族的线性思维方式有关,具有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能折射出英语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1]一、习语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语言是文化和历史的一面镜子,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各种文化信息。

文化支配了我们在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特征和价值观念。

语言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字。

语言学习者最先接触的是词汇;在四种因素中,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也是词汇。

习语就是一种特殊的词汇或词汇组合。

它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历史文化传承的有效因子。

论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文化词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论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文化词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i p lm h t n l t s f rbe sta f al k e o v u eo o i yma syug e p, gt gy t” i e a r ,ec ,这 是 中 n
文化 差 异 会 带来 理 解 上 的 困难 ,由于 两种 语 言 的不 同文 化特 性 ,各 自的联 想 意义 或 感 情 色彩 就 存在 差 异 ,人们 通 常 忽略 词 汇 负载 的文化 意义 。 如 ,h epaes nw t pon le t e 例 Sa ser iko n sh heio ir u . k a e x f t a r 学生们 通 常将 p onx 为凤 凰 。而 中国文 化 中的 “ h e i译 凤凰 ”与 西方 文化 的 “he i” 的 负载含 义并 不 相 同。凤凰 在 中国文 化 中 p onx
们 对 于 外语 教 学 中 文化 因素 的重 视 不 断地 使 文化 信 息 的传 递 在教 学 活动 中所 占 的 比重 日渐 增 长 。


进 行 文 化 词 汇 教 学 的必 要 性
L r a o  ̄ 与 R cad EP r r ar A S m v y ihr .o e 在其 著作 《 o m nct n t Cm u i i ao B tenCl rs e e uue》中指 出 :“n r t uC1nnctns h ru w t It c ul O / i i e i m— e u r D u ao it c c l
2 年 1 ・期 0 ・课程文化词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白 丽 娟 ( 津师 范大 学津 沽 学院 天 天津 30 7 0 0 3)

要 :大 学 英 语教 育要 满足 社 会 对 于跨 文 化 交 际人 才 的要 求 。 本 文立 足 于文 化 词 汇教 学 ,对 于在 跨 文 化 环 境 下 大 学 英语 精读 课 程

浅谈文化差异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浅谈文化差异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发展 。 词 汇 教学 不 仅 仅 是 要 教 授 学生 词 音 、 词意 、 词组 , 单一的仅就 教词汇而教词汇 ,
2 文化差异 与词汇教学之 间的关系
任 何 一 个 词 汇 都 具 有 字 面 意 义 与 深 层 涵意 , 也 就 是 隐 含或 附 加意 义 两 个 方面 。 词
词汇 维系着语 言的语 音 、 语法 、 语篇 ,
交 流 工具 来 运 用 和 学 习 , 重 规 U , 轻文化 ,
教单 词都 是 遵 循三 原 则——音 、 形、 义。 在 英
构成了语 言的基本单位 , 成 为 语 言 的 建 筑 语 语 言 教 与 学 的 系 统 之 中文 化 因 素 常 备 忽 就 成 了 “ 我 今 天 是 蓝色 。 ” 因此, 在 词 汇 教学 基石 。 D a v i d Wi l k i n s ( 语 言学家 ) 认 为词汇学 略 , 对 词 汇 的理 解 只 能 停 留在 肤 浅 的 字 面 中必 须 从 根 本 上 改 变 传 统 的 先 教 单 词 、 短 习具 有重 要 地 位 , 指出“ 没有 语 法 就 只能 传 意义上, 直 接 导 致语 言 与文 化的 分 离 。 大 部 语 , 再 讲授 课 文 和 做 练 习 的 教 学 观 念 和 方 递有 限的信息 , 没 有 词 汇 则 什 么也 传 达 不 分 学 生 了 解和 掌 握 了 一 些 词 汇 的音 、 形 及 法 , 注 重 社会 和 文 化 内 涵 的输 入 , 使学 习者
CU l 0
.0
Ch i n a Ed uc at 1 on { nn o va tl on He r al d
语 言 学研 究
浅 谈 文化 差 异 对 英语 词 汇 教 学的 影 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No.6,2012General.No.1302012年第6期(总第130期)Journ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0引言词汇之于语言就像建筑材料之于建筑物,没有必须的建筑材料,再高明的建筑师也难将设计蓝图变成现实;同样了,没有词汇,再高明的语言学家也不能组建成文明社会人类交流所必须的句子,人们之间的交流只能像原始社会人类那样借助语言之外的各种叫声、动作及外界事物来简单进行,而不能表达更为复杂的现代社会所创造出来的各种文明。

然而,由于人类发展历史不尽相同,各文化也就有了不同的积累,形成了迥异的如人文、历史、思维、宗教、政治等文化现象。

不同的文化现象最终都通过语言来加以表现,也因此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表达习惯。

不同的文化可能使用相同、相似或相异的形式表示同一或不同事物,不同的表达形式本身对于跨文化交流就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他们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对跨文化交流的阻力就更大,细微的区别就可能导致巨大的理解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则往往是交际失败的源泉,甚至是某两个文化集团之间战争的导火索。

因此,跨文化交际必须要解决文化差异问题,而文化差异的解决取决于语言的通达与否,语言的通达则取决于交际双方是否恰当的理解对方语言所携带的文化信息,语言中文化信息携带的基本单位就是词汇,所以,学习不同的文化就必须学习该文化的语言,学习该语言则应该从掌握该语言的词汇入手,把握词汇所携带的文化信息。

1语言的文化功能胡壮麟[1]认为语言有七大功能:信息功能、人际功能、施为功能、感情功能、交感性功能、娱乐性功能和元语言功能。

邢福义和吴振国[2]则认为语言主要具有三大功: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心理功能。

并且语言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就在于语言具有文化功能,而语言的文化功能又包含两个方面:“语言具有文化镜像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

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但同时,语言又是反映其他文化面貌的镜子,是文化传播和继承的工具”。

在他们看来,语言的文化镜像功能主要体现在:一、“语言对文化的反映首先表现在言语作品的内容上”;二、“语言系统本身也记录和反映着人类文化的面貌”;三、通过语言,人们“还可以揭示没有被语言作品记录下来的文化”。

而语言的文化传承功能是因为在人类发展史上,语言都是文化最主要的记录和传播工具。

2我国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词汇是语言习得的基础,所以基本上所有外语学习者都把词汇习得放在重要的位置。

但词汇习得的方法有许多,其受用人群和效果则因人而异。

当前,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有部分学生坚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英语单词,且效果不错,但也有部分学生采用了现代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收稿日期:2012-10-05作者简介:段友国(1978———),男,湖北省恩施人,长江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语言的文化功能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段友国(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摘要:从语言的文化功能出发,谈论了语言的文化功能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因素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尤其文化因素对外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带来的干扰所带来的问题,如语用失误等,论证了合理利用语言的文化功能有效学习英语词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文化功能;镜像功能;传承功能;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958(2012)06-0113-02On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Cultural Functions on CET Vocabulary Ins tructionDUANYou-guo(YangtzeUniversity,JingzhouHubei434000,China)Abstract:Basedontheculturalfunctionsoflanguages,thepaperdiscussesthesignificancethattheculturalfunctionshaveoncollegeEnglishvocabularyteachingandlearning.Inthemeanwhile,thepositiveandnegativeinfluences(e.g.pragmaticfailures)thatculturalfactorshaveoncollegeEnglishvocabularyteachingandlearningarealsoinvolvedinit.Byarguingsuchaspects,thepaperverifiesthesignificanceandpracticabilityofefficientvocabularylearningthattheculturalfunctionshaveinEFLteaching.Keywords:culturalfunction;mirrorfunction;transmissionfunction;Englishteachingandlearning113——□编辑/兰虹部分成果来通过谐音、隐喻、语义场理论、图式理论等方式习得英语词汇,尽管学习者都有相同的目的,其结果却因为个体差异而有所区别。

当前,我国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繁多,研究人员也提出来各种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和理论,且很多研究人员将相关词汇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加以检验和论证,参与者大都对该方法持肯定态度,且实验结果都肯定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3语言的文化功能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一般认为,语言是随着人类与外界接触的增多之后逐步产生的。

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语言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和提高,随之产生的是越来越多的词汇和越来越复杂的语言表达。

但是人类逐渐意识到词汇的无限增加可能会增大造词和记忆难度并注意到新旧事物之间的某些联系时,人类开始利用这些联系,通过借用某些已有词汇来描述新兴事物,使造词和记忆词汇的难度得以减轻。

无论过程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否认的事实是:词汇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积累,这一积累不仅是词汇数量的积累,也不仅是词汇意义的积累,更是人类历史的积累,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的积累,因此,当前学习者学习语言就不可能仅仅学习词汇本身,也要学习词汇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的文化信息和意义。

3.1文化功能的体现上文说过,词汇在其积累过程中有数量、意义的积累,也有文化的积累。

因此可以说“词汇体现了一定的文化”。

如姓名、动物等各方面的词汇由于特定民族有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传统习俗、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政治体制都体现出各自的特色。

如姓名不仅仅体现命名人对被命名人的某种期盼,也无意中携带了某种文化信息,英语中Joe常为男子名,有“强壮”之意,而如果某女生名为Joe则给人一种英气感。

而dog和狗,dragon和龙,sheep和羊等动物在中英文化中都有很大不同的文化意义。

因此可以认为,很多词汇本身在造词的同时就携带着大量的文化信息。

同时,词义的扩展也反映人类认知的发展,因而也携带着人类意识和认知发展方面的信息,因此不管是词义扩展的过程还是扩展的结果都包含着文化。

如根据“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认知原则,人类在认知外界的过程中首先认识的是周围的事物,然后逐步扩展到较远及更远范围,而在利用事物的相似性和相关性了解事物时首先利用的肯定是自己最熟悉的相关事物,而只有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未能找到相似性时才考虑利用其他事物。

head的词义扩展正是这样。

作为身体的一部分,人类对head的了解非常详尽,因此,在认知其他事物时如果要对该事物的最上面部分进行精确描述的话,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该部分与人自身身体最上面部分在空间上所存在的相似性进行联想,也就有了类似于“headofthetree”等第一批扩展。

后来,人类又注意到不仅仅是这些实际存在的事物有最上面部分,某些虚拟的东西也有最上面部分,也就因此有了后续的扩展,如”headofthecountry”等等表达。

由此可知,在词汇意义的发展中,词汇所携带的文化意义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也体现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发展,在对人类发展过程的体现中,词汇不仅如实记载了发展过程本身,还将这些文化信息通过口头和文字等多种方式传承下来。

这种对文化的体现和传承就是语言的文化镜像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

3.2文化功能对词汇教学的影响词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

但是,鉴于不同词汇在使用中的频率和意义以及英语词汇巨大的数量,教学双方都不可能记住所有词汇,更不需要掌握所有词汇的所有文化意义。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都应该对不同作用和使用频率的词汇施以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这有助于词汇的掌握和使用,也有助于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依据不同标准,英语词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可以分为四六级词汇、托福词汇、雅思词汇等;也分为体育词汇、艺术词汇、文学词汇;还可以分为基本词汇、较高要求词汇等。

所有分类都依据了一定的标准。

对不同类别的词汇,教学中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基本词汇的教学由于其使用范围广和使用频率高,教学双方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教学双方不仅要掌握其基本意义和用法,还需掌握他们的派生意义以及其携带的文化信息。

如颜色词green。

由于这个词在英汉文化中有相似的基本意义,都可以指一种颜色,有的学习者也就有可能只把它当做颜色词来简单记忆和使用,这就为将来的某种可能发生的误用埋下了伏笔。

与基本词汇教学相对应的是某些习语、谚语及典故的教学。

由于习语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其中饱含了人类智慧的结晶,也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因此,习语的习得会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变得比较有难度。

这种难度不仅是针对学习者而言,有的时候更是针对教育者而言,如“第72条军规”、“ostrichpolicy”、“Acaseofthefoxandthegrapes”、“Ajackofalltradesisamasterofnone”[3]等。

这些表述所蕴含的意义可能有些教育者自身都不能说彻底了解,对学习者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对习语、谚语及典故的教学不能按照普通词汇的模式来进行,更不能简单将该表达直接翻译过来了事,对这些表达的教学要使学习者不仅知其然,更要使他们知其所以然,因此要让学习者知道他们背后发生的故事。

因此,在进行习语、谚语及典故等具有一定难度的表达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有必要概述给学习者这些表达背后的故事。

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这些表达不再难以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学过程更有意思,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4结论文化包罗万象,与自然相对,即任何非自然的东西都可以称为文化。

语言是人类创造和改进的,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语言不仅反映文化、记载文化,更传承和传播文化,是人类文化最直接和最主要的记载、传承、传播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