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四肢手术的麻醉
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PPT精品医学课件

多普勒血流仪器检查吻合口血流
13
(2)麻醉选择 上肢(指头)再植术 — 臂丛/连续臂丛阻滞 断肢位置达上臂上1/3再植术 — C7~T1硬膜外阻滞 下肢断肢再植术 — 腰硬联合阻滞 伴多处创伤/休克的断肢再植术 — 全身麻醉
垂直进针
1%利多卡因或0.5%罗哌卡 因10ml
2、下肢手术的麻醉 下肢手术麻醉方法
椎管内麻醉优选 — 减少失血量 — 降低深静脉栓塞发生率 — 减低肺栓塞发生率 — 有利于实施PCEA
全身麻醉适合椎管内麻醉禁忌、肺功能障碍、全身多 处复合伤的病人
较少采用周围神经阻滞麻醉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
2
二、麻醉前病情评估与麻醉选择
病情评估 充分了解病人的手术/麻醉史,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老龄病人 充分调理 冠心病病人 了解其类型、严重程度、心功能情况 心肌梗塞需6个月后再行择期手术 高血压病人 不必一定降到正常水平 高血压药物可用至手术当日 骨关节畸形病人 ― 是否存在困难气道? ― 是否存在强迫体位?
18
脊髓功能监测 — SEP — MEP — 唤醒试验
控制出血 ➢ 控制性降压 ➢ 自体血回输(术前自体储血 术中自体血回输) ➢ 血液稀释 ➢ 合理应用止血药
警惕静脉气栓 ➢ 无法解释的低血压 ➢ PETCO2↑ ➢ 处理 — 立即用N.S覆盖 — 立即停用笑气 — 心肺复苏
19
四、脊柱手术的麻醉
麻醉特点 — 老年居多 80% — 术前低血容量 — 术前血液高凝
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 — 维持循环稳定 — 适当进行血液稀释 — 肺栓塞意外的处理
8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 麻醉特点 — 活动能力受限 — 常合并内科疾病 — 手术创伤大,失血多 — 常应用骨粘合剂如骨水泥 — 体位通常采用侧卧位 — 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强制性脊柱炎,可能增加气管 插管难度 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 — 椎管内穿刺可能困难 — 全身麻醉可能插管困难 — 防止侧卧位导致的神经压迫性损伤 — 防止骨水泥所致的心跳骤停 — 维持循环稳定 — 实施有创监测和血气分析
麻醉方法5种分类

麻醉方法5种分类麻醉是一种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使人体丧失感觉、意识和记忆的方法,常用于手术和其他医疗操作中。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
下面将对麻醉方法进行分类介绍。
1.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一种通过药物使患者失去意识和感觉的麻醉方法。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将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的方式给患者,使其迅速陷入昏迷状态。
全身麻醉适用于大部分手术,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疼痛感和焦虑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一种通过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神经,使局部区域失去感觉的麻醉方法。
常见的局部麻醉包括表面麻醉和浸润麻醉。
表面麻醉适用于皮肤和黏膜的手术,通过喷洒或涂抹麻醉药物使局部区域麻木。
而浸润麻醉则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局部组织中,使其失去感觉。
局部麻醉适用于不需要全身麻醉的小型手术,能够减少全身麻醉带来的风险和不适。
3. 脊髓麻醉。
脊髓麻醉是一种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射到脊髓腔内,使下半身失去感觉和运动功能的麻醉方法。
脊髓麻醉适用于下肢、盆腔和腹部手术,能够在手术过程中有效地控制疼痛感和减少术后恢复时间。
由于脊髓麻醉的作用范围较局部麻醉更广,因此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4. 静脉麻醉。
静脉麻醉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失去意识和感觉的麻醉方法。
与全身麻醉相比,静脉麻醉更加安全和精准,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节。
静脉麻醉适用于需要较长手术时间和对麻醉深度有要求的手术,如心脏手术和神经外科手术等。
5. 术中麻醉。
术中麻醉是一种在手术过程中持续给予麻醉药物,以维持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的麻醉方法。
术中麻醉通常由专业麻醉医生负责监控和调节,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安全和稳定的状态。
术中麻醉适用于需要较长手术时间和对麻醉深度有要求的手术,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感。
综上所述,不同的手术和患者需要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适用于大部分手术,能够使患者完全失去意识和感觉;局部麻醉适用于小型手术,能够减少全身麻醉带来的风险和不适;脊髓麻醉适用于下肢、盆腔和腹部手术,能够有效地控制疼痛感和减少术后恢复时间;静脉麻醉适用于需要较长手术时间和对麻醉深度有要求的手术;术中麻醉适用于需要较长手术时间和对麻醉深度有要求的手术。
脊髓麻醉的操作方法

脊髓麻醉的操作方法
脊髓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方法,通过将药物注射入腰椎下腔,使药物作用于脊髓和脊膜,达到麻醉的目的。
以下是脊髓麻醉的操作方法:
1. 术前准备:确认患者的手术适应症,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指标,确保患者适宜进行脊髓麻醉。
术前患者需禁食、禁饮。
2. 术中定位:通常患者采取侧卧位,将患者的背部暴露。
医生通过触诊找到脊柱的解剖标志物,如耻骨棘、棘突等,并清洗术区。
3. 局麻技术:医生进行皮肤消毒,并在相应的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
常用的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麻醉药物注射进入皮肤、皮下组织和棘突下韧带,逐渐向脊髓下腔推进。
4. 药物注射:通过一个特殊的脑脊液针或脊前导管,医生将麻醉药物缓慢注射入脊髓下腔。
注射时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局部反应,确保药物的效果和安全。
5. 术后观察:药物注射完成后,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局部的感觉和运动变化。
一般来说,脊髓麻醉的效果会在注射后10-20分钟内逐渐出现。
请注意,操作脊髓麻醉是一项需要经验和专业技巧的医疗操作,对患者的安全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只有经过相关培训和取得相应资质的医生才能进行该项麻醉技术。
因此,以上仅为一般的操作方法,具体操作应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和要求。
临床麻醉学(第4版) 第25章 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李金宝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重点难点
➢ 脊柱、四肢手术病人的麻醉特点 ➢ 脊柱、四肢手术病人麻醉前病情评估与麻醉选择 ➢ 四肢手术的麻醉方法 ➢ 脊柱手术的麻醉方法 ➢ 手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第一节 脊柱、四肢手术病人的麻醉特点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一、止血带问题
(一)止血带充气时的局部反应 (二)放止血带的全身反应 (三)血流动力学反应 (四)止血带疼痛 (五)神经损伤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二、脂肪栓塞
➢ 脂肪栓塞常发生于股骨和胫骨骨折术后 ➢ 胸片显示肺浸润者基本可诊断为脂肪栓塞 ➢ 病理生理特点是毛细管内皮细胞破坏导致毛细血管周围
的心理顾虑及精神状态并予以必要的解释和安慰 ➢ 了解手术的方式、手术体位及术者的特殊要求,以制定
完善的麻醉计划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一、麻醉前病情评估
(一)老龄病人 老龄病人(>65岁)的机体各器官已有不同程度变 化,脏器储备功能低下,并可能同时并存多种疾病 而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降低,故术前对病人的 生理和病理状态应作全面评估,对异常情况尽量予 以纠正,使其尽可能在最好生理状态下接受麻醉和 手术,这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二)冠心病病人
了解冠心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心脏代偿功能状态, 并应注重心脏功能状态,以往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详细情 况,还应了解药物治疗史,特别是近期用药史。心肌梗死 与手术间隔时间对心肌再梗死关系密切,最安全期还是6 个月以上,若6个月内手术应慎重权衡利弊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全脊髓麻醉名词解释

全脊髓麻醉名词解释全脊髓麻醉(TotalIntravenousAnesthesia),简称TIVA,是一种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手术期间的痛苦感及活动麻痹,同时减少安全性质药物摄入量,从而保证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较快的麻醉方式。
TIVA可以提供持续型的降低刺激性反应的麻醉,无需接受连续的局麻药,也无需局麻药深陷的持续麻醉准备,可以大大减少患者手术期间的痛苦感和不安感。
TIVA是一种可以提供持续麻醉的非常安全、有效的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给药泵控制药物的持续输注,实现持续麻醉。
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形式给予患者,从而达到最佳麻醉效果。
TIVA这种麻醉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手术期间的痛苦感和活动麻痹,同时也可以减少安全性质药物的摄入量,以及患者复苏的时间。
TIVA术中使用的典型药物有镇静剂、镇痛药、镇咳药物、镇醒药物、抗过敏药物和血液凝固药物等。
其中,镇静剂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主要有异丙咪嗪、芬太尼、罗库溴胺和甲氧芬酸等;镇痛药主要有异氟醚、舍曲林和吗啡等;镇咳药物主要有硝酸异丁基氨基乙醇和哌拉西林等;镇醒药物主要有羟氯喹和甲氨喋呤等;抗过敏药物主要有氯米芬和替硝唑等;停血药物主要有氯法令和氯安丁等。
TIVA的主要优势是可以实现快速复苏,患者术后往往比传统麻醉方法快速复苏。
另外,TIVA也比传统麻醉技术在病人麻醉时间中更能减少药物,使其不易出现不良反应。
此外,TIVA可以调控药物的输注范围,优化麻醉效果,让患者更加舒适。
在TIVA技术应用过程中,护士需要经常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血压,并确保患者的麻醉效果持续良好,以保证安全性更高。
另外,护士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以保证患者的呼吸机制不受影响。
总的来说,TIVA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安全麻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手术期间的痛苦感及活动麻痹,减少安全性质药物的摄入量,提高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并且可以很好地调节麻醉药物的输注量,以满足患者不同的特点。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手术、耳鼻喉科、妇科、眼科等多种手术。
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讲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可见于任何年龄
失血量大,常需自体血回输
有时需监测脊髓功能
注意手术体位
应时刻注意防治严重并发症:脂肪栓塞、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及骨粘合剂反应
第2节麻醉前评估与麻醉选择(15min)
麻醉评估
患者全身状况评估:年龄、体重、脏器功能、实验室检查、既往麻醉史、药物过敏史
了解手术方式、体位、及其他特殊要求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
长期服用激素或其他药物,有可能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或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合并类风关或强直脊椎炎者,可增加麻醉穿刺或插管的困难。术中骨粘合剂的应用,可能引起低血压。
注意事项:多主张椎管内麻醉。对失血和麻醉耐受力差,易发生低血压,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对肺功能障碍或椎管麻醉禁忌者,选用全麻,必要时术后ICU机械通气。加强循环功能监测,常规ECG 、SPO2 、 NIBP、尿量,必要时直接动脉压,CVP、动脉血气。
创伤病人需紧急处理.由于疼痛和应用镇痛药,可导致胃排空延迟.麻醉处理视为饱胃病人.
高龄病人
冠心病患者
(1)并发心肌梗塞,择期手术应推迟;
(2)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者,建议术前作进一步
的检查和治疗;
(3)术中应用扩冠脉药和控制心率的药物
麻醉方法的选择:局部麻醉,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全麻。
第3节四肢手术的麻醉(20min)
3、脊柱手术的麻醉(25min)
一、脊髓外伤病人的麻醉
1 特点
约一半发生于颈椎水平,通过对受伤机制的了解和对病人检查,可初步判断损伤水平,CT,MRI等辅助检查可确定损伤类型及程度,尽快确诊。多出现呼吸肌或肋间肌麻痹,导致无力呼吸或通气减少,随时发生呼吸衰竭及死亡。早期血压可升高,但随即表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常合并有颌面,胸,腹部及气道损伤。
全脊髓麻醉的名词解释

全脊髓麻醉的名词解释全脊髓麻醉是一种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射到脊髓腔内来实现麻醉效果的麻醉技术。
它通过阻断神经冲动在脊髓传递的路径,从而实现全身各部位的麻醉和无痛感。
全脊髓麻醉也被称为脊髓阻滞或硬蛛鞘内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全脊髓麻醉是由麻醉医生使用麻醉针经腰骶部穿刺到达硬蛛鞘内,然后将麻醉药物注射进去。
这个过程一般在患者坐侧位或伏位时进行,以便医生更容易找到穿刺点。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会先用局部麻醉药在穿刺点处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然后,医生会用特制的针头穿刺皮肤和组织,最终达到硬蛛鞘内。
在脊髓麻醉的过程中,麻醉医生要非常小心,确保针头不碰到脊髓,同时避免引起感染或损伤。
全脊髓麻醉可以分为下行和升级两种类型。
下行麻醉是指从注射点向下分布的麻醉效果,它可以使下半身完全麻醉和无痛感。
而升级麻醉则是从注射点向上分布的麻醉效果,它可以实现从腰部到上半身的麻醉效果。
根据手术的需要,麻醉医生可以选择一种适当的全脊髓麻醉方法。
全脊髓麻醉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提供全身各部位的麻醉和无痛感,包括手术部位和周围区域。
其次,全脊髓麻醉的起效快,镇痛效果持久,患者通常在手术中感受到轻微的压力或刺激,但不会感到疼痛。
此外,全脊髓麻醉的并发症相对较少,如药物过敏或中毒,神经损伤等,尤其在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指导下进行。
然而,全脊髓麻醉也有一些风险和限制。
首先,由于它需要在腰椎部位穿刺,因此在穿刺点的周围可能出现局部疼痛和肿胀。
其次,由于麻醉药物可以通过脊髓鞘内液传播,所以有时会引起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此外,对于某些患者来说,全脊髓麻醉可能不适用,比如那些有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或出血倾向的患者等。
因此,在使用全脊髓麻醉前,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和了解。
综上所述,全脊髓麻醉是一种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射到脊髓腔内来实现麻醉效果的麻醉技术。
它可以提供全身各部位的麻醉和无痛感,起效快、持久,并且风险相对较低。
全脊髓麻醉的名词解释

全脊髓麻醉的名词解释全脊髓麻醉是一种通过药物作用于脊髓神经细胞,达到全身麻醉效果的技术。
其主要靶点是脊髓神经细胞上存在的水合离子通道或受体。
下面是对全脊髓麻醉相关名词的解释:1. 脊髓:脊髓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脊柱内,由一系列神经元组成,负责传递感觉、运动等信息。
2. 麻醉:麻醉是一种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抑制人体的感觉、意识及痛觉等反应的状态。
全脊髓麻醉即通过作用于脊髓神经细胞,实现全身麻醉效果。
3. 水合离子通道:水合离子通道是存在于脊髓神经细胞上的一类通道蛋白,参与离子在细胞内外的传输,从而调节细胞内外环境平衡。
4. 受体:受体是一种特定的蛋白质结构,位于神经细胞表面,能够与特定的物质结合,从而传递信号或产生效应。
5. 药物:全脊髓麻醉使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局麻药、镇痛药等。
局麻药能够通过作用于脊髓神经细胞上的水合离子通道,产生麻醉效果。
镇痛药则主要是通过作用于脊髓上的受体,减轻或抑制疼痛感。
6. 穿刺:全脊髓麻醉需要通过腰椎穿刺进入脊髓空腔,将麻醉药物注入,这个过程被称为穿刺。
穿刺需要技术熟练,并且需注意避免造成感染等并发症。
7. 腰麻:腰麻是一种全脊髓麻醉的具体方式,是通过腰椎穿刺将麻醉药物注入造成的麻醉效果。
腰麻主要用于下肢、盆腔和腹部手术等。
8. 进一步延长:全脊髓麻醉的效果通常能够延长手术时间,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再感觉疼痛,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肌肉松弛、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9. 神经监测:全脊髓麻醉时,通常需要进行神经监测,以确保药物的效果适当。
神经监测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监测脊髓反射等方式进行。
10.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全脊髓麻醉的本质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实现麻醉效果。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可能导致意识丧失、运动功能障碍等。
总结:全脊髓麻醉是一种通过药物作用于脊髓神经细胞,达到全身麻醉效果的技术。
旨在通过作用于脊髓神经细胞上的水合离子通道或受体,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实现麻醉效果。
全脊髓麻醉_ppt课件

全脊髓麻醉与硬膜外广泛阻滞比较
麻
醉
后患者稍感烦躁fidget ,但神志清楚 予Midazolam:2mg ivgtt Fentanyl:0.05mg ivgtt 监测呼吸Monitoring of respiration ,予面 罩手控呼吸 加快液体输注,间断予间羟胺aramine静脉 滴注,血压blood pressure 、心率heart rate维持平稳
问题
术中为何出现烦躁? 此时加用Midazolam 及Fentanyl是否安全?
烦躁可能原因
椎管内麻醉辅助用药
• 目的:缓解患者焦虑anxiou和恐惧fear等不 适,使其处于镇静composed 、遗忘 oblivion的状态,减少对手术的不良记忆 • 不良反应untoward effect 呼吸抑制Respiratory depression 烦躁不安anxiou 镇痛镇静过度 腹肌僵硬
问
麻醉中其他不足之处?
题
小结
• 椎管内麻醉操作轻柔缓慢,给药反复仔细 回抽 • 硬膜外麻醉试探量常规加用肾上腺素 • 注入局麻药前反复回抽,给药后密切观察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积极处理,重点在
于维护患者循环稳定,保证良 好通气,合理适当使用辅助药 物。
麻
醉
• 取右侧卧位,选择L2---3为穿刺部位 • 常规消毒铺巾,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过 程顺利,有突破感后,玻璃注射器阻力感 消失,回吸无血液,无液体吸出,向上置 管4cm,置管顺利。 • 固定后,患者取平卧位。
麻
醉
• 常规心电监护,开通静脉输液通道intravenous dripping of fluid. • 反复回吸无血,无液体吸出后予2%Lidocaine4ml 硬膜外管Epidural catheter注入 • 两分钟后测平面:T4----S
25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人民医院

2、注意事项 1> 腰椎手术可选用椎管内阻滞,但对于 年老体衰或体胖者,难以耐受俯卧位对生 理的影响,宜选用全麻. 2> 颈胸椎手术可选用全麻.头部活动受 限者可行清醒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 插管,以免加重脊髓或脊神经损伤.术中要 求麻醉平稳,维持头部稳定.
一、麻醉方法的选择
1、上肢手术 个别在神经阻滞下完成如尺神经,桡神 经,正中神经等。对于手术时间长,双 上肢同时手术或双上肢显微外科手术,可 选高位连硬外阻滞,操作要稳,用药浓 度宜低,量宜小,避免发生严重的呼吸 或循环的抑制。
2、下肢及腰椎手术 腰麻: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善.肌松良好的优 点.但麻醉维持时间短。 连硬外,具有镇痛完善,减少失血量,降低深 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的优点.但不 能解决止血带引起的缺血不适感.
3> 俯卧位时应确保呼吸道畅通,防止导管 扭折,脱出或漏入.体位变更前后应检查导 管位置. 4> 头高位时,血压不宜过低,以免发生脑供 血不足,防止空气栓塞. 5> 合并神经肌肉疾病及截瘫病人,避免 用琥珀胆碱,有引起高血钾危险
五、四肢显微外科手术的麻醉
1、特点 1>手术时间长,操作精细,要求麻醉平稳,镇 痛完善. 2>断指、肢再植者多为创伤病人,常合并多 处伤,因而应注意对全身的检查和处理. 3> 术中常用抗凝药 4〉由于创伤刺激和防御反应及寒冷,可发 生血管痉挛
三、脊椎侧凸畸型矫正术的麻醉
第25章 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

第25章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一、选择题A型题1.有关四肢神经阻滞,以下哪项叙述错误()A.凡在手指.足趾等末端局麻时,避免加用肾上腺素B.经锁骨上途径行臂丛神经阻滞,可行上臂内侧手术C.经腋路行臂丛神经阻滞,桡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效果较差D.臂丛神经由颈5~8和胸1脊神经前支组成E.小腿内侧手术,仅行骶丛阻滞常阻滞不全2.下列哪种情况最容易发生肺栓塞()A.下肢挤压伤B.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C.伤寒D.糖尿病E.动脉功能不全3.骨盆骨折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骨盆腔内出血B.膀胱破裂C.尿道断裂D.骶丛神经损伤E.直肠损伤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伴外踝及足背外侧感觉减退.踝反射消失,最可能的突出部位在()A.腰1~2B.腰2~3C.腰3~4D.腰4~5E.腰5~骶15.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脂肪栓塞的诊断()A.胸部X线照片B.血化验C.尿化验D.皮肤检查E.视网膜检查6.有关下肢手术时应用硬膜外麻醉时注意事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下肢神经分布主要包括腰.骶两大神经丛B.如果骶神经阻滞不全,则大腿后侧和会阴部仍有感觉C.若在止血带下手术,自胸10 ~骶部都须麻醉效果满意D.足部手术出现的腰5~骶1阻滞不全常见于老年人E.老年人或高血压病人的局麻药用量要减少7.有关脊柱侧弯畸形矫正术的麻醉特点,哪项错误()A.虽脊柱侧弯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小儿B.气管内全麻为首选麻醉方法C.为防止术中脊髓损伤,有时需做术中唤醒试验D.术中出血较少E.手术有损伤胸膜造成气胸的危险8.有关脊柱肿瘤摘除术的麻醉,以下哪项不正确()A.手术创伤大,失血多,尤其是骶骨肿瘤切除B.病人常呈低血容量.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等C.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完成手术D.控制失血和防止失血性休克时麻醉管理的重点E.骶神经刺激可造成反射性血压下降9.在四肢显微血管手术麻醉处理中,为防止吻合血管的痉挛和堵塞,以下哪些措施不必要()A.全麻维持平稳,阻滞麻醉止痛要完善B.避免疼痛.寒冷和滥用血管收缩药C.及时补充失血和失液,防止低血压D.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E.全身应用适量肝素10.应用止血带的合并症不包括()A.压力不合适可造成手术野出血增多B.压力过大.时间过久或麻醉作用不全时,可出现严重的止血带疼痛C.可诱发和增加骨科手术中肺栓塞的发生D.放松止血带后可出现止血带休克E.充气压力过大和应用时间过长可造成止血带麻痹11.上肢前臂或手出血,应用止血带时应缚在()A.上臂上1/3B.上臂中上1/3C.上臂中1/3D.上臂中下1/3E.上臂下1/3X型题1.下列哪些疾病可合并血钙升高()A.骨髓癌B.骨癌C.畸形性骨炎(Paget病)D.脊柱结核E.长期卧床的截瘫病人2.在施行上肢手术的类风湿性强直性关节炎患者,如果因脊柱间与脊肋关节的固定使胸廓活动受限,肺活量明显降低,就先用下述那些麻醉方法,以避免膈肌麻醉()A.颈部硬膜外麻醉B.腋路臂丛神经阻滞C.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D.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E.全身麻醉3.关于四肢手术止血带的应用,以下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止血带放置的部位:下肢应在大腿上方近腹股沟部,上肢在上臂中上1/3部B.使用前应对止血带作仔细检查,以防接触平面不平或漏气C.充气前应先抬高患肢进行彻底驱血,包括感染.肿瘤和心功能不全患者D.充气压力:上肢高于收缩压30~50mmHg,下肢高于收缩压50~70 mmHg E.止血带维持时间:上肢1.5h,下肢2h为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B 2.A 3.A 4.E 5.A 6.D 7.D 8.C 9.E 10.C11.AX型题1.ABC 2.BE 3.ABD。
普鲁卡因用法

普鲁卡因用法普鲁卡因,又称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质香。
它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和医疗操作中以麻醉和减轻疼痛。
普鲁卡因可以通过阻断神经的传导来实现麻醉作用,因此被广泛用于眼科、牙科、外科和产科等领域。
本文将对普鲁卡因的用法作出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一、普鲁卡因的使用方式普鲁卡因一般是以药液的形式使用,可以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脊髓麻醉、硬膜外麻醉等多种方式。
不同的使用方式会影响到使用的剂量和浓度,因此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
1. 局部浸润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是普鲁卡因最常见的使用方式之一,用于手术切口周围组织的麻醉。
医师会将适量的普鲁卡因注射到患者的皮下组织中,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
2. 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是通过将普鲁卡因注射到神经周围的方式来实现麻醉作用,常用于四肢手术、外周神经疾病治疗等。
3. 脊髓麻醉:脊髓麻醉是将普鲁卡因注射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从而达到下半身麻醉的效果,常用于剖宫产手术等。
4. 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是将普鲁卡因注射到硬膜外腔,从而达到下半身麻醉的效果,常用于骨盆、下肢手术等。
二、普鲁卡因的剂量及浓度普鲁卡因的剂量和浓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手术部位以及手术的性质等。
在使用普鲁卡因时必须遵循医嘱,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 局部浸润麻醉,常用的剂量为每次30-50毫升。
2. 神经阻滞,常用的剂量为每次10-20毫升。
3. 脊髓麻醉,常用的剂量为每次1.5-3毫升。
4. 硬膜外麻醉,常用的剂量为每次10-20毫升。
不同浓度的普鲁卡因也会对麻醉效果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普鲁卡因的浓度为0.5%-2%,根据具体的麻醉部位和性质进行选择。
三、普鲁卡因的注意事项1. 对普鲁卡因过敏者禁用,避免使用者对普鲁卡因过敏的情况。
2. 注意普鲁卡因的剂量和浓度,切勿过量使用或者使用浓度过高,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 在使用普鲁卡因时,需要保持清洁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脊柱、四肢手术的麻醉

麻醉选择
脊柱、四肢手术可以在区域阻滞或全麻下完 成。对于有区域阻滞禁忌证或不愿行区域阻 滞的病人可选择全身麻醉。许多脊柱、四肢 手术均可以在区域阻滞麻醉下完成,区域阻 滞麻醉可以提供无痛和肌松弛,给予静脉辅 助用药可提供术中轻度镇静和遗忘。
Preanesthetic evaluation and anaesthesia choice
Limbs anesthesia 四肢手术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是上肢手术理想的麻醉选择。 周围神经阻滞除可提供手术麻醉外,还可用 于治疗和防止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综合征。 应用连续置管法可提供术后镇痛、使肢体术 后早期活动。手术前应检查是否存在神经功 能受损,选择恰当的区域阻滞方法和局麻药, 小心摆放病人体位;局麻药的选择依据手术 时间长短、感觉和(或)运动神经所需阻滞 的程度而定。
Preanesthetic evaluation and anaesthesia choice
2.冠心病病人 此类病人当并发心肌梗死 时,选择性手术虽不一定要推迟至心梗6个月 后进行,但也应根据心功能情况选择恰当时 机,以降低再发生心梗的危险。对不稳定性 心绞痛病人术前应进行适当检查,了解冠脉 病变部位、范围及治疗措施,抗心纹痛药应 持续用至手术前,术中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改 善冠脉灌流,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
Preanesthetic evaluation and anaesthesia choice
4.脊柱、四肢创伤病人需紧急处理。由于疼
痛和应用吗啡类镇痛药可导致胃排空延迟,
麻醉处理时应视为饱胃病人。对于不稳定性
颈椎损伤病人,处理时需格外小心,控制好
气道,防止加重损伤。该类病人如合并多处
伤、大量失血,则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
局部麻醉的4种操作方法

局部麻醉的4种操作方法
局部麻醉是一种在手术过程中仅麻醉手术部位而不使患者完全失去知觉的麻醉方法。
下面是四种常用的局部麻醉操作方法:
1. 局部浸润麻醉:通过直接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手术部位附近的皮下组织,使局部神经末梢麻痹,达到麻醉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手术和表浅组织的手术,如皮肤切口缝合等。
2. 神经阻滞麻醉: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特定神经或神经束附近,阻断传入和传出的神经冲动,从而达到麻醉效果。
常用的神经阻滞麻醉方法有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股神经阻滞麻醉等,适用于大部分四肢手术和局部麻醉需要较长时间的手术。
3. 椎管内麻醉: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入脊髓腔,使下半身产生麻木和无痛感,从而达到麻醉效果。
椎管内麻醉通常需在患者腰骶部进行穿刺,适用于下半身手术和产科手术。
4. 局部喷雾麻醉:通过将麻醉药物以喷雾形式直接喷洒在手术部位上,使局部神经末梢麻痹,达到麻醉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口腔、喉部和气道手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局部麻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医生的经验和技巧来确定,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患者的舒适。
具体的操作
方法应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
全脊髓麻醉一例PPT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全脊髓麻醉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
全脊髓麻醉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 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需要加强术 后护理和观察,及时处理。
03
全脊髓麻醉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详细描述
小儿手术中,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较弱,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 方法至关重要。全脊髓麻醉在小儿手术中应用广泛,如腹股沟疝修补、先天性巨结肠根 治等。由于其麻醉效果可靠、安全性高,且操作简便,患儿依从性好,因此在小儿手术
中具有重要地位。
06
全脊髓麻醉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 向
头痛
总结词
全脊髓麻醉后头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与脑脊液压力升高或外渗有关。
详细描述
头痛的处理方法包括补液、卧床休息和使用镇痛药。严重头痛可能需要腰椎穿刺 或引流来降低脑脊液压力。
05
全脊髓麻醉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全脊髓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结词
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详细描述
全脊髓麻醉在妇科手术中应用广泛,如子宫切除、卵巢囊肿剔除等。由于其麻醉效果迅速、可靠,能 够满足手术需求,同时操作简便,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小,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 法。
在手术室中,医生将麻醉药物通过穿刺针 注入脊髓腔内,根据手术需要和病人情况 调整用药量和麻醉深度。
麻醉监测
麻醉恢复
在麻醉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病人的生 命体征、呼吸、循环等指标,确保病人安 全。
手术结束后,医生会根据病人情况逐渐减 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待病人恢复自主呼吸 和意识后将其送回病房。
术后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术后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在医疗领域中,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患者的疼痛,麻醉方法成为了必要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术后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全麻、局麻和脊麻,并探讨它们的使用场景及优缺点。
1. 全麻全麻是一种将患者完全陷入睡眠状态的麻醉方法。
术前,患者会被输注药物,使其意识丧失,并通过呼吸机维持呼吸。
全麻适用于大多数手术,尤其是需要肌肉松弛的复杂手术。
全麻的优点是它可以完全消除疼痛感,确保手术过程稳定安全。
然而,全麻对心脏和肺功能较弱的患者可能带来风险。
2. 局麻局麻是一种仅麻醉手术部位的麻醉方法,患者保持清醒。
局麻常用于一些较小的手术,如皮肤切割和拔牙。
局麻的主要形式包括表面麻醉和局部麻醉。
表面麻醉适用于较小的手术,如皮肤注射或置入导管。
局部麻醉则是通过注射药物使特定部位失去感觉,适用于四肢或关节手术。
局麻的优点是患者可以保持清醒,避免全麻带来的潜在风险。
然而,局麻可能无法提供全身疼痛缓解,无法适用于需要肌肉松弛的手术。
3. 脊麻脊麻是通过在腰椎上方脊髓膜内注射药物,使身体以下区域失去感觉的麻醉方法。
脊麻常用于下肢和腹部手术,如剖宫产和关节置换手术。
脊麻的优点是对身体以下区域的疼痛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并且患者保持清醒。
然而,脊麻可能导致低血压和头痛等副作用。
总结起来,术后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全麻、局麻和脊麻。
全麻适用于大多数手术,能够提供全身范围内的疼痛缓解,但对心肺功能有一定的要求。
局麻适用于较小的手术,能够保持患者清醒,但无法提供全身疼痛缓解。
脊麻适用于下肢和腹部手术,能够提供局部疼痛缓解,但可能导致副作用。
在选择麻醉方法时,医生会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个人需求进行评估,并综合考虑麻醉方法的优缺点,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1547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easthesia of spinal column and extremities
-
1
第一节 脊柱、四肢 手术病人的麻醉特点
患者年龄极其广泛、手术种类众多、 手术范围广泛、手术时间和难度不一。
(1) 麻醉方法 (2)对麻醉医生的要求 (3)特殊麻醉技术的掌握 (4)麻醉一般和特殊管理
主要是为发现并存的心肺疾患和病变程 度,同时对气管插管困难程度进行评估。
(4)麻醉方法: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5)术中监测:①血流动力学监测:DBP+ CVP,特殊病人可放置Swan-Ganz导管监测 PCWP和CO。②血气分析。③脊髓功能监测: SEP和MEP,但唤醒试验仍是常用的方法。④ 尿量监测。⑤体温监测。⑥Hb监测。
-
14
(6)术中注意事项 主要包括体位、减少出血、保温、防治
静脉气栓及保护凝血功能等措施。
三、退行性脊柱疾患
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椎管内麻醉或全 麻,但以后者为主。
注意气管插管困难程度,选择安全的插 管方式和适宜的拔管时机。
-
15
四、脊柱再次手术的推管内麻醉
脊柱手术后解剖发生变异,椎管内麻醉 时穿刺和置管相对困难,且硬膜外隙的粘连 或消失可影响局麻药的扩散,易产生阻滞不 完善或“斑块样”阻滞。
-
5
二、下肢手术的麻醉
根据手术时间、患者不同情况,椎管内 麻醉和全身麻醉均可使用,但以前者为主。
术中注意观察出血量、特殊体位对患者 循环和呼吸的影响、测血压袖带不同放置部 位对测量值的影响、警惕脂肪及骨水泥栓塞 的发生、假体置入对循环的影响等。
-6Biblioteka 三、断肢(指)再植术的麻醉
该类手术时间长,操作精细,麻醉必须 镇痛完善、过程平稳。
注意椎体损伤时合并的其它复合伤。 注意脊髓损伤后对患者血液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的影响。 (二)麻醉管理 1、气管插管方式的选择 2、体位变动时对患者的保护
-
11
3、特殊体位的呼吸管理 4、维持稳定的循环功能 5、特殊的术中监测和技术:直接动脉压监 测、CVP监测、脊髓功能监测、术中唤醒技 术、控制性降压技术等。 6、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机
-
4
第三节 四肢手术的麻醉
一、肩部和上肢手术的麻醉
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 ,必要时辅助颈丛 神经阻滞。如需要控制气道者则选用全麻或 全麻联合臂丛阻滞。
(1)肩部手术的麻醉:需采用肌间沟臂丛神 经阻滞,必要时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由于不 能使用止血带,应注意监测和处理。
(2)上肢手术的麻醉:采用臂丛神经阻滞 或桡神经阻滞、尺神经阻滞。
-
12
二、脊 柱 侧 凸
(1)呼吸功能
主要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低氧 血症。随年龄增长,可出现二氧化碳分压升 高,肺血管收缩,导致肺血管不可逆性改变 和肺动脉高压。
(2)心血管功能
长期通气不足和低氧血症可导致不可逆 性肺血管收缩和肺动脉高压。这类病人还可 伴有先天性心脏疾患。
-
13
(3)术前评估
-
9
第四节 脊柱手术的麻醉
除低位腰椎间盘脱出、腰椎管狭窄可考 虑椎管内麻醉外,其它绝大部分脊柱手术均 需作全麻。
一、脊 髓 外 伤
(一)患者特点
脊髓外伤约一半发生于颈椎水平,第5 颈椎以上受损,可伴有部分隔肌麻痹和肋间 肌麻痹,甚可危及生命,需行呼吸支持。
-
10
急性脊髓损伤早期血压可升高,但随即 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律失常。
麻醉选择以臂丛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 和全身麻醉为主,对手术时间短者可考虑局 部神经阻滞麻醉。
-
7
四、关于提醒
(一)四肢手术应用止血带问题
1、抬高肢体和驱血时可导致回心血量突 然增加。
2、注意止血带的压力、时间及并发症: 上肢的压力高于收缩压40mmHg,持续时间1 小时,下肢的压力高于收缩压60mmHg,持续 时间1.5小时。时间过长,可出现肢体坏死 、血栓形成,并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脊柱融合术或移植骨对椎管麻醉穿刺径 路也产生障碍,因而穿刺只能选择未融合节 段。
但该类病人选择脊麻作用仍很可靠。
临床上以选择全身麻醉为主。
-
16
-
17
-
2
第二节 麻醉前 病情评估与麻醉选择
麻醉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尤其对合 并重要脏器疾患者,以制定完善麻醉计划。
一、麻醉前病情评估
1、高龄、高血压、冠心病 2、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激素治疗 3、颈椎病患者:清醒插管? 4、颈椎损伤患者:多清醒插管
-
3
二、麻醉方法选择
根据不同手术种类和部位、手术时间、 患者年龄和其它不同情况,可供选择的麻醉 方法有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 醉、全身麻醉和复合麻醉。
-
8
3、保证足够完善的麻醉平面和效果。
4、松止血带时肢体会出现广泛的血管扩 张,易出现低血压及栓子脱落。
(二)骨粘剂(骨水泥 acrylic cement)的 应用问题
骨粘剂为高分子聚合物,与液态单体混 合后会释放大量热量和单体挥发。单体本身 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另一方面,当其 置入密封的骨髓腔后,可导致骨髓腔内压力 升高,易致脂肪栓塞和气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