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导论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教育技术学》理论课程教学提纲

《教育技术学》理论课程教学提纲

《教育技术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学时:54学时学分:4学分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

开课单位:传媒学院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教学系统设计一、课程的性质《教育技术学》课程是针对四年制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全面认识教育技术根本性质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研究对象和范畴、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时代意义和教育价值,掌握并运用教育技术的规律,能够结合实际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教学科学、有序而健康地发展。

《教育技术学》课程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居于基础和战略核心的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明确了专业培养方向,规范了专业课程设置,而且有力地描绘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指导着专业发展和事业成长,是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归宿。

二、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教育技术学的总体面貌,明确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及其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进而确立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2、逐步使学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介入所带来的教学过程模式的改变、教学过程组织序列的改变、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思路方法的改变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改变,进而掌握新型的教育教学的能力;3、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而且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规律综合创新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类实际问题;4、具有一定的开展教育技术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教育技术学》课程共包括十章内容。

前两章简要介绍教育技术的定义、学科性质、理论基础和发展历史;第三、四章对教育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详细论述;第五章至第九章分别从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教育技术运用、教育技术管理、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评价等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对教育技术主要研究和实践的内容进行学习;第十章帮助学生认识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四、学时分配(宋体四号加粗)五、教学方式1、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观察、理解、运用相结合;2、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讨论和实践过程,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教育技术学的“三基”;3、运用新型教学模式,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意识;4、加强相关课程、相关专业的联系和渗透,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的联系和渗透,集体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联系和渗透。

《教育技术学专业导论与研讨》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专业导论与研讨》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专业导论与研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1.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学科研究领域及特点。

2.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了解教育技术学科思维的具体内容,理解教育技术学科思维的普适性、纽带性、创新性和自发性等特征,体会其蕴含的价值。

3.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了解技术变革对远程教育发展的影响,掌握技术媒介的远程教学的性质和特征,了解未来远程教育的发展前景与发展趋势。

4.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了解教育技术创新价值、方法、手段和途径。

5.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认识技术决定论、人本主义等哲学思想对教育技术产生的影响,理解教育技术学的使命,理解周恩来精神的育人价值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指导意义。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理论、实验课程填写)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建议教材
(1)黄荣怀,沙景荣,彭绍东.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 主要参考书
(1)尹俊华等.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制订人:
审核人:
2020年6月。

教育技术学导论

教育技术学导论
传播理论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所能 Nhomakorabea及的要素。
确定信息
选择媒体
通道传送
接受解释
评价反馈
调整再传送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 ........................................
认知主义 ........................................
建构主义 ......................................... 人本主义 ........................................
vessel , but the kindling of a flame.
—— Socrates
[Image Info] www.wizdata,co,kr
Note to customers : This image has been licensed to be used within this PowerPoint template only. You may not extract the image for any other use.
• 主要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马 斯 洛 的 需 要 层 次 理 论
教学理论
教学过程、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和
策略、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和管理。
以上这些要素实际上就是教学系
统的技术要素,历史上很多理论都是有关
这些技术要素的经验性理论。
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观、系统理论、系统方法 —系统观认为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 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五、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学习要点
1 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

《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doc

《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doc

《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4141课程名称:教冇技术学授课对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性质:教冇技术专业必修课,是教育技术专业所开设主干课程屮的首选课,它和教育技术专业的其他专业课有密切联系。

教学目的:《教冇技术学》为教冇技术专业的学生奠定木学科的理论基础,提供实践和研究指导,使学习者对教育技术学这个学科有全瓯的认识,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后续主干课程(如《教学系统设计》、《教育传播学》等)打好基础。

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探索教育技术的历史发展规律;3、注重内容的新颖性和阐释教育技术各范畴Z间的相互关系;4、在课堂教学屮使用传统的讲解法,部分内容要充分联系实际,适当做一些相关演示或让学生亲自做;5、讲解法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总学时:总学时数为64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教育技术学概述(讲授8学时)(1)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2)教冇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具体教学要求:%1要掌握AECT,94教育技术定义,对定义屮讲到的各个环节要深刻把握。

把握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方法和取向;%1掌握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认真把握相关理论及它们与教冇技术学的联系。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讲授6学时)(3)教育技术的发展(4)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5)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具体教学要求:%1认真学习领会教冇技术及其定义的发展,对教育技术领域和教冇技术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1认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把握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区别,并了解我国教冇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能谈出a己的认识和想法。

学习资源(讲授6学时)(6)学习资源概述(7)媒体资源(8)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具体教学要求:%1掌握学习资源的涵义及其分类;%1媒体资源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要认识它的含义、分类、特性以及几种常用学习媒体的教学特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媒体;%1认识到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教育技术学导论

教育技术学导论

2020/5/8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19
renyj1019
范例教学法的优点
(1)教学不再是肤浅的浮光掠影; (2)教材被精选了,学生的负担减轻了; (3)典型范例突出教学内容的基本性、基础性
和范例性,集中了教材和学生认识水平之间的 矛盾和冲突,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5/8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2020/5/8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7
renyj1019
发现教学法关于教学设计的四大原则
(1)教师必须将学习情境及教材性质解说清楚; (2)教师在从事知识教学时,须将所授教材做适当
组织; (3)必须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
对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做适当的安排; (4)适度地调整教材的难易维持学生内在的动机。
3.形成性评价
4.矫正学习
矫正学习是为了给予那些在群体学习中学习速度比较慢 的学生以额外的学习时间。
5.总结性评价
2020/5/8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12
renyj1019
掌握学习模式程序图
2020/5/8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renyj1019
总 结 性 评 价
13
三、加涅针对学习条件的指导教学模式
应有合理的多样化思考; (6)要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方案,应随着学生学业成就的变
化来改善方案。
2020/5/8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25
renyj1019
以上我们介绍了五种国外的教学理论,流派不 同,各具特色。综观其变革和发展,我们可以 看到,它们都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即追求高效 率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习者身心健 康发展。这些教学理论是在不断继承、完善之 中发展、演变的,虽然并不完满,但至今仍有 其应用价值。我们研究国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 目的在于借鉴,应当博采众家之长,来指导我 们的教育教学和教育技术实践。

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大纲

山东体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编号:1307440210;(二)课程性质:必修课;(三)课程总共36学时、2学分;(四)课程简介:该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课,着重研究的是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及方法论,研究现代教育过程的构成及规律,研究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研究教育教学系统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研究教学资源的开发配置、成本与效益问题,其目的是介绍教育技术的发展史、相关概念;培养学生以实事求是的理论为指导,正确评价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清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范畴。

推荐教材:《教育技术学导论》,李芒.二、课程的教育目标1. 掌握教育技术的相关概念、基本内容及学科性质。

2。

掌握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学会利用教育技术学的思想、手段、方法认识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

3. 初步形成教学环境设计、教学软件开发、教学系统开发以及课程开发与培训方面的能力.三、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四、讲授内容第一部分理论讲授内容第一章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教学要求】1. 重点是经验之塔理论对视听教育的影响;基于强化理论的程序教学。

2。

难点是系统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3。

以介绍为主,可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分组讨论。

第一节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第二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教学要求】1. 重点是学术界关于电化教育的名称之争。

2。

难点是正确理解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3。

采用讲授法,指导学生阅读参考文献,分组讨论。

4. 掌握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区别。

5. 掌握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区别。

第一节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电化教育的出现;电化教育的发展第二节我国教育技术的未来电化教育的更名;信息技术教育;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第三章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教学要求】1。

重点是教育技术学的定义。

《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大纲《教育技术学》是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讲授教育技术发展简史、教育理论、教学资源的获取、加工与处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动画媒材的设计与制作、网络的教育应用、现代教学设计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相关学习理论的概念及本质,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意识,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融会贯通、学会学习的能力。

2.掌握各类教学资源获取、加工和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具备处理图片、音频、视频教学资源的能力。

3.熟悉常用教学媒体的基本特征,掌握教学幻灯片、Flash课件、网络课件的制作流程和方法,具备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4.初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并树立科学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具备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教育技术学》课程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不同,采用讲授、分组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现代通讯工具辅助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2、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教育技术学》课程实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加强学生基本教学技能训练,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教育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实际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具备教学素材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学会设备操作、报告撰写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该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各种教学设备,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6学时,设3个实验,如表2所示。

三、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验、作业、微课,MOOC课及相应的资源,配合多媒体课件等共同完成课堂授课内容。

《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Educational Technology(三)课程中文名称:教育技术学(四)授课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学生。

(五)开课单位:工学院(六)先修课程:无(七)教材及参考书目[1]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教育技术学导论》,尹俊华,庄榕霞,戴正南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 《教育技术学》,章伟民,曹揆申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 《信息化教育概论》,南国农,李运林,祝智庭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 《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刘美凤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6]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祝智庭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社,2005年。

(八)课程性质教育技术学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效地引领学生进入专业领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无先修课程。

(九)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透彻地了解教育技术学的相关概念及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掌握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了解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相关知识;初步理解教学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用系统的设计观评价、分析、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管理教学;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前沿,更好地理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最终能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及相关知识有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展开做好铺垫。

(十)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作业,答疑,期中/末考试等。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理论基础、学习资源、学习过程、教学设计与开发、教学评价、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等方面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会学生学会阅读,以平时作业的方式布置学生阅读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育技术学专业期刊(诸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国远程教育》等)、相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全面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理论基础以及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为专业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科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教学媒体资源的开发应用,教学过程的设计、评价,以促进人类学习和教育、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应用性学科。

现代教育技术是高校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

它是为培养师范生职前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和应用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之后,使学生正确认识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具备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教育技术素质是师范生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积极、自觉地学习和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1、了解作为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学习理论、教育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初步具有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今后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2、初步掌握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和处理教学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3.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能够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或教材进行教学设计,能够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实施、管理和评价教学活动。

4、正确认识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特性及其教学功能,对常用教学媒体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会使用常用的教学媒体。

关注媒体技术的发展状况,具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新型教学媒体使用方法的能力。

5、初步具备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编制投影片、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和计算机课件等教学软件的能力。

6.初步具备利用技术获取、处理、存储、处理和传输各种教育信息的基本能力。

3、教学重点1、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2、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种类以及常用方法和手段。

3、熟练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能够应用到课程教学实践中。

四、教学难点1.使用各种多媒体。

2.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设计。

5、班级分配一学期36学时,其中讲授26学时、实验10学时。

教育技术学大纲(学科平台课)

教育技术学大纲(学科平台课)

教育技术学⼤纲(学科平台课)西北民族⼤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纲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2007 年 4 ⽉编制西北民族⼤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纲教育技术学⼀、说明(⼀)课程性质从学科关系上来说,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的⼀个分⽀学科、是整个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学学科的⼆级分⽀学科。

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学院⼼理学专业学科平台课程。

(⼆)教学⽬的1、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原理。

2、明确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学科体系。

3、培养对教育技术学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并能利⽤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对教育技术实践进⾏分析、研究。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教育技术学概述、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学习资源、学与教的过程、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教学系统开发、教育技术运⽤、教育技术管理、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教育技术与教育改⾰。

(四)教学时数总课程时数为36学时。

(五)教学⽅式理论教学⼆、本⽂第⼀章教育技术学概述教学要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学科的性质、研究⽅法、研究取向和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科内容和结构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节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1学时)⼀、技术与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研究对象及范畴(1)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2)教育技术五个范畴的主要内容三、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四、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门新兴的分⽀学科(2)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3)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法论性质的学科五、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法和的研究取向(1)教育技术的研究⽅法(2)教育技术的研究取向(3)教育技术的元研究⽅法第⼆节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学时)⼀、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1)技术主义(2)⼈本主义⼆、教育技术学的⼀般科学理论基础(1)系统论(2)传播理论(3)学习理论(4)教学理论考核要求:掌握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学科的性质、研究⽅法、研究取向和理论基础,理解教育技术学科内容和结构第⼆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学要点: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育技术发展的规律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节教育技术发展鸟瞰(1学时)⼀、从技术的⾓度看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1)教育技术的发展是⾮替代性的(2)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定的选择性(3)在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对⼈的作⽤的认识的越来越深刻(4)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新的观念,并且要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整体改⾰才能使⾃⾝获得快速发展第⼆节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演变(1学时)⼀、媒体教学技术——从直观教学到视听传播(1)直观教学——教育技术的先声(2)视觉教学——教育技术的发端(3)视听教学——媒体教育技术研究的主体(4)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观念的由媒体论向过程论和系统论过渡⼆、个别化教学技术三、教学系统⽅法的形成四、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五、教育技术定义演化的原因及启⽰第三节我国教育技术发展演变(1学时)⼀、电化教育概念和教育技术概念⼆、具有中国特⾊的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三、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些问题考核要求: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领会研究教育技术历史的多种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教育技术发展的规律。

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教育技术学导论”旨在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特征,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所了解,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正确引导学生设计其发展方向,并使学生在学习策略、学习能力上得到提高与改善。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学习指导学时(2学时)主要内容:课程定位、学习方法、评价方法、学习资源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的目标、掌握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课程的评价方法和学习资源重点、难点:课程的学习方法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无(二)第一章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概述学时(4学时)主要内容: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学科体系和专业的发展教学要求:⒈了解以技术为线索的教育技术发展路线。

⒉了解美国教育技术和中国教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其中的重要事件或阶段。

重点、难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范畴和内容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无(三)第二章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学时(4学时)主要内容:学习理论、教学与课程论、系统科学与传播理论教学要求:1.了解人类学习的概念;2.理解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学习的特征;3.了解学习理论、教学与课程论、系统科学理论与传播理论和教育技术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并进而理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4.理解技术的应用对学习、教学、课程等问题的影响和作用。

重点、难点: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学习的特征、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无(四)第三章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学时(6学时)主要内容:技术观与教育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教学要求:⒈了解技术发展对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

⒉理解技术观的含义及其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⒊了解视听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影响。

⒋了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影响。

⒌了解网络与通信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影响。

⒍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影响。

《教育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文):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编码:B01课程类别:必修课学时:36学分:2考核方式:统考适用对象:初级班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且与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紧密相关。

教育技术导论系统介绍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历史、研究任务、性质、方法等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学科发展轨迹及趋势进行探讨,是教育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学科。

该课程也是国家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指定的必修课程,它是整个培训学习的引领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旨在让学习者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模式、方法的变革与促进作用,建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如教与学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对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有较明确的认识,以培养学习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巩固其专业意识。

使广大高校教师能够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在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能够理解和应用教学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掌握教学媒体,特别是数字化媒体技术的使用技能,能够运用它们来获取、选择、评价和利用教育信息资源,以及能够设计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过程来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员学完这门课程后能够做到:1)理解与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学科的定义及其特点2)了解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3)基本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思想及技术学研究的方法;4)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框架;5)认清学习教育技术学的使命。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现代大学教师的形象与能力(2学时)(一)教育技术学概述(6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教育技术学概述(2学时)2、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2学时)重、难点3、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上)(2学时)重、难点4、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下)(2学时)重、难点(二)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8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2学时)2、技术与教育技术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2学时)重、难点3、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2学时)重、难点(三)教学媒体开发与利用(8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教学媒体开发与利用(2学时)2、教学媒体概述(2学时)重点(分类、基本特征、在教学中的作用及选择依据)3、常规教学媒体的使用与选择(2学时)重、难点(包括硬件和软件,媒体材料的编制等)4、计算机类媒体的使用与选择(2学时)重、难点(包括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四)学与教的过程(6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学与教的过程概述(2学时)2、学习过程(2学时)重点3、教学过程(2学时)重点(大学教学模式、基本技能和远程教学方法即网络教学)(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6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2学时)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设计(上)(2学时)重、难点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设计(下)(2学时)重、难点四、课程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五、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点:对诸如实验、上机操作、社会调查、观看录像、模拟实务、各类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做出安排,并提出简要要求。

《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大纲

《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名称):Introduca to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代码:06211310学分/总学时:32开课对象:07教育技术学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该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也是国家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核心课程。

它是整个专业学习的引领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旨在让学习者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性质、地位、作用、学科结构、基础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对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有较明确的认识,以培养学习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巩固其专业意识。

2、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习者学完这门课程后能够做到:1)理解与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学科的定义及其特点。

2)了解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3)基本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思想及技术学研究的方法;4)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框架;5)认清学习教育技术学的使命。

3、课程教学改革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讲授法为主,适当的讨论、协作与自主知识建构相结合。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大学基础课程三、学时分配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4学时)主要内容:1.1 概述1.2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1.3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1.4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习题:1、说明什么是视听教学方法。

2、说明什么是个别化教学。

3、说明什么是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

4、阐述教育技术是如何形成的。

重点:视听教学方法。

“经验之塔”理论对视听教学方法发展的影响。

“视听与教学传播过程的关系”模型的基本原理。

个别化教学。

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

教育技术是如何由三个概念整合而成的。

难点:教育技术的形成是三种概念的整合学生掌握要点:1、说明什么是视听教学方法。

2、阐述“经验之塔”理论对视听教学方法发展的影响。

3、解释“视听与教学传播过程的关系”模型的基本原理。

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三版课程设计

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三版课程设计

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三版课程设计课程背景教育技术学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以教育为目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的学科。

教育技术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变革、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学的基础课程,具有开阔视野、深入了解教育技术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教育技术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包括:1.熟悉教育技术学的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2.掌握教育技术的分类、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原则;3.能够自主设计和应用教育技术工具,支持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课程大纲本课程将分为以下章节:1.教育技术学基本概念2.教育技术发展历程3.教育技术分类与特点4.教育技术应用原则5.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6.教育技术的教学评估7.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应用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授课:教师将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学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

2.课堂讨论: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案例,应用教育技术原则解决教育问题。

3.作业:教师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反思巩固课程知识。

4.课外实践: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或小组合作等方式实际应用教育技术进行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评估方式学生评估方式由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

期末考试占总分的60%,考试内容覆盖全课程;平时成绩占总分的40%,包括作业、课堂讨论、实践项目等。

教材•《教育技术学导论(第3版)》(王雪红、李伟主编)本教材是目前国内较为优秀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材,内容丰富、易于理解、实用性强。

实践项目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开展如下实践项目:1.课程设计:学生根据课程教学原则,自主设计课程,进行教学实践。

2.教育信息化应用: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课堂教学进行支撑和拓展,如制作教学视频、PPT等。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

理论类课程大纲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导论一、课程概况所属专业: 教育技术学开课单位:教育科学学院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代码:开课学期: 1 学分: 2学时:34 核心课程: 是拟使用教材:黄荣怀.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国内(外)现有教材: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李思维.教育技术学导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李芒.教育技术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学习参考资料1. 专著教材类李艺.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2. 报纸期刊类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中国远程教育3. 网络资源类微信公众平台:教育技术微课堂(微信公众号:vclassroom)二、课程描述“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最核心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引领学生步入该领域、了解该专业的导入性课程。

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刚进入大学不久的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了解该学科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专业范围及5个主要研究方向。

三、课程目标“教育技术学导论”旨在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特征,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所了解,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正确引导学生设计其发展方向,并使学生在学习策略、学习能力上得到提高与改善。

到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①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

②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学科性质、学科领域、学科研究方法等基本特征。

③了解本学科主要方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④能够设计本学科五个主要发展方向。

⑤提高自学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社交能力。

⑥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与反思能力,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将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将根据本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完成教案与讲稿编写等各项课前准备工作;授课过程力求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重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同时将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做好考核内容设计,并严格按照本大纲要求做好出勤率统计、作业评价等各项工作。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导论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导论

4、远程教育的实施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信息技术已成为一门专业和一个产业。 信息技术已成为一门专业和一个产业。
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 术的研究内容
一、教育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具体内容有: 具体内容有: 探索教育教学系统中各要素(教师、学生、 探索教育教学系统中各要素(教师、学生、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媒体、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媒体、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条件)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条件)以及其外部环境 之间的联系与制约,通过协调、配置、 之间的联系与制约,通过协调、配置、使各 要素间有机组合完成教学功能, 要素间有机组合完成教学功能,达到教学最 化的目的。 化的目的。
第一章 现代教 育技术学导论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概念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 人类文明进程加速发展,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 人类文明进程加速发展,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 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处理、 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处理、储 再生和应用的技术,包括各种(如电视、 存、再生和应用的技术,包括各种(如电视、卫星 电视、广播、电话、传真、计算机及其网络等) 电视、广播、电话、传真、计算机及其网络等)技 能实现信息的共享。 术,能实现信息的共享。 特别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是信息技 术的重点。 术的重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多媒体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多媒体化、智能化和网络 化。 远程教育是信息技术最明显的代表。 远程教育是信息技术最明显的代表。
1、远程教育的实施对教育体制产生的影响 交互式学习 自主学习 在校学习、网络大学、函授大学等 在校学习、网络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教育技术学导论”旨在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特征,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所了解,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正确引导学生设计其发展方向,并使学生在学习策略、学习能力上得到提高与改善。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学习指导学时(2学时)
主要内容:课程定位、学习方法、评价方法、学习资源
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的目标、掌握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课程的评价方法和学习资源
重点、难点:课程的学习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无
(二)第一章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概述学时(4学时)
主要内容: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学科体系和专业的发展
教学要求:⒈了解以技术为线索的教育技术发展路线。

⒉了解美国教育技术和中国教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其中的重要事件或阶段。

重点、难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范畴和内容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无
(三)第二章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学时(4学时)
主要内容:学习理论、教学与课程论、系统科学与传播理论
教学要求:1.了解人类学习的概念;
2.理解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学习的特征;
3.了解学习理论、教学与课程论、系统科学理论与传播理论和教育技术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并进而理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4.理解技术的应用对学习、教学、课程等问题的影响和作用。

重点、难点: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学习的特征、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无
(四)第三章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学时(6学时)
主要内容:技术观与教育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教学要求:⒈了解技术发展对教育技术的重要作用。

⒉理解技术观的含义及其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⒊了解视听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影响。

⒋了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影响。

⒌了解网络与通信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影响。

⒍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影响。

重点、难点:技术观的含义及其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无
(五)第四章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学时(4学时)
主要内容:教育技术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如何进行教育研究设计
教学要求:1.了解教育研究的含义和分类特征;
2.掌握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3.能灵活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开展教育技术研究;
4.掌握教育技术研究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和质量要求。

5.理解和掌握教育技术学特有的研究方法,开发研究和对话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教育技术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无
(六)第五章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学时(12学时)
主要内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5个方向
教学要求:了解5个方向(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重点、难点:5个不同方向的研究内容和现状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到中小学、出版社等去参观交流(七)第六章教育技术学的新兴研究方向学时(4学时)
主要内容:企业电子培训与绩效技术、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
教学要求:⒈认识到E-Learning在非学校教学环境中的重要意义,大致了解企业E-Learning的系统架构及实施过程。

⒉初步了解绩效技术的概念及其操作模型,认识到学习是提升绩效的途径之一,绩效技
术对于构建企业培训系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⒊了解知识管理的背景及相关概念,包括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个人知识等;大致了解
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及企业环境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

⒋了解知识工程的概念、研究领域,认识到知识工程是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重点、难点:了解教育技术在企业电子培训与绩效技术、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到企业去参观交流
三、教材与学习资源
教材:黄荣坏,沙景荣,彭绍东,《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尹俊华等编著,《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美] 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著乌美娜等译,《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
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
WebCL 平台是课程的网络支撑平台(),通过该教学平台,开展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

此外,开发了网络课程(/ET/main.htm)。

四、先修课要求及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本课程没有先修课的要求;班级规模在40人左右即可,但要求安排多媒体教室,且桌椅可以移动;本课程为导论性质的课程,不需要统一组织实践课程部分。

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①个人自主学习PPT文件、课外阅读资源,并完成平时的小作业;
②小组协作学习完成两个大作业;
③每周安排班级课堂面授教学,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
④安排学科前沿发展的相关讲座。

个人自主学习与作业的提交、小组协作活动与任务的提交均在WebCL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

在协作学习过程中,辅导教师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内容辅导和学习方法辅导(利用网络或面对面的交互)。

实践环节:调查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在社会中的能力和素质需求,需要接触社会的用人单位。

自主学习: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及能够独立上网搜索资料,改进自主学习策略,学会课前预习并能够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
①平时作业:30%
②两个小组作业:20%
③期末考试(闭卷):40%
④奖励机制: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