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差异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差异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价值观念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不同,导致了人们对于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亦不一样。
中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而中西方文化偏向于集体主义,注重集体的利益和和谐。
2.人际关系与权力结构:中西方文化在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上也有差异,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独立与自由,追求平等的权利;而中西方文化更注重人际关系的繁衍与互助,注重权力结构的稳定与层级。
3.时间观念:中西方文化的时间观念亦存在差异,西方文化较为注重现在,强调效率与精确性;而中西方文化则注重传统与历史,强调长远、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沟通方式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沟通方式上也有较大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语言、表达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差异:中西方文化在语言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西方注重逻辑和语义的准确性,而中式则侧重寓意和情感的表达。
2.交往方式:西方文化注重直接和开放的交往方式,喜欢直言不讳、直接表达;而中西方文化注重间接和含蓄的交往方式,喜欢借助隐喻、暗示等方式表达。
3.个人空间: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空间与隐私,对他人的触碰和侵犯较为敏感;而中西方文化则较为包容,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日常生活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生活的方式和习惯上也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饮食习惯、礼仪规范、家庭观念等方面:1.饮食习惯:中西方文化在饮食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西方文化偏向于多样化饮食,较为开放;而中西方文化则较为注重中餐,讲究色香味形具有医学养生的作用。
2.礼仪规范:中西方文化中的礼仪规范也存在明显差异,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自由和自我表达,较为随意;而中西方文化则更注重礼貌、尊重以及细节的呈现。
东西方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
东西方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1.在一种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语言里没有对应词。
汉语中有个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激励人们坚持锻炼身体。
“三伏”与“三九”在英语里是什么呢?一个年轻翻泽对几个加拿大人说three fu与three nine。
听的人当然莫名其妙。
他只要说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 ttest 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 oldest weather就可以了。
一个中国青年到附近游泳池去游泳,一会儿就回来了。
与他同住一室的中国人与一个外国朋友都感到奇怪。
他解释说:“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早该换了。
简直象芝麻酱煮饺子。
”这个比喻很别致,很生动,与他同住一室的中国朋友笑了,而那个外国人既没有吃过“芝麻酱”也没有见过“煮饺子”,丝毫不觉得这个比喻幽默,难怪他显出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
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拥挤不堪,常说It was papked like sardines(塞得象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
这种比喻有些中国人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欣赏其妙处,因为见过打开的沙丁鱼罐头的人很少,看到过一个又小又扁的罐头盒里,紧紧塞满整整齐齐的几排手指头长的沙丁鱼的人是不多的。
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也有类似现象。
多数英美人从来投有睡过中国的“炕”(kang,a heatable bricked),没有吃过“冰糖葫芦”,(candied haws on a stick),也没有用过中国的“秤”(steelyard)。
大部分中国人没有住过美国的motel(专为开汽车的游客开设的、有停车场的旅馆),没有吃过hamburger (牛肉饼;汉堡牛排;汉堡包),也不需要在上班时由time clock,(出勤记录钟)证明他们是否按时上班。
类似这样的英语词在汉语中都找不到对应词,连词义相近的词也没有。
2.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两回事。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跨文化交际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中西方文化差异广泛存在于语言、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对跨文化交际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和行为模式差异三个方面讨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首先,语言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之一、语言反映了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沟通习惯。
中西方的语言差异在语音、文法和词汇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中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强调对上下文的依赖,而英语则是一种拼音文字,强调语义和逻辑的准确性。
这种差异导致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困惑。
比如,在商务会谈中,中方谈判者可能更倾向于使用隐蔽、间接的语言表达方式,而西方谈判者习惯于直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差异需要双方的理解和适应,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
其次,价值观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中方注重团队合作、家庭感情和社会秩序,西方更加重视个人自由、竞争和个人权利。
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导致误解和冲突。
例如,在商务谈判中,西方方面可能会强调个人利益和竞争,而中方方面更注重合作和共赢。
这种价值观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商务谈判中的理解不一致和合作的困难。
因此,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交流的关键。
最后,行为模式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另一个显著影响。
中西方在行为习惯、礼仪规范和交际方式上存在差异。
例如,在社交场合,中方可能更注重面子和社交禁忌,而西方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和表达。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在交流中的误解和冲突。
此外,中方可能更注重非语言交流,比如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姿态,而西方则更注重语言表达。
这种行为模式差异需要双方的互相理解和适应,才能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总结起来,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和行为模式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它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导致误解、冲突和困惑。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一、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1.风俗习惯的差异对女性的态度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优待,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男士走女士外侧,以给女士提供保护。
对婚姻的态度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在他们看来: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
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
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谨慎。
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一旦决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
2.社会礼仪的差异中国人通常是见面点头致意,或微微欠身行握手、拱手礼,而西方人认为欠身显得自卑,拥抱是最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与吻手礼也较为常见。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等客人走了再打开。
3.社会关系的差异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
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
正如美国所信奉的箴言所说:“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
”家庭关系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这种作法虽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但却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有利于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多是几世同堂聚居。
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但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4.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但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本文从多个方面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希望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西方文化。
一、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西方,语言文字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中文和西方语言有着完全不同的基础,中文是音形意的结合,而西方语言则以拉丁字母为主要的文字形式。
在中文中,字的形状、笔画和谐美观,寓意深远,而在西方,简洁、规范、系统化是字母的重要特点。
二、价值观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另一个显著方面是价值观的不同。
中西方在很多方面的价值观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其中最显著的差异包括时间观、家庭观、人际关系观、金钱观等。
例如,对于时间的看法,中国文化强调“时光宝贵”,而西方文化则更多强调“时间就是金钱”,注重时间的利用和效率性。
三、交际方式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交际方式上也是明显的。
中西方人在交际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沟通障碍,这是因为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的人可能将相同的语言发音或动作解释成完全不同的意思。
例如,在中文中,为了表示尊重,人们经常使用“您”代替“你”,而在西方,这种习惯并不普遍存在。
四、思维方式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思维方式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这种差异同时也是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中文文化中,人们常常使用比喻、歇后语等形式表达意思,注重情感体验和意蕴升华;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多地强调逻辑和分析、理性思考和实证主义。
五、传统和礼仪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传统和礼仪上也是让人注目的,其中最显著的例子是文化节日的庆祝形式以及礼貌用语的不同。
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往往会在家庭中全家团员共聚一堂,分享美食、欢度佳节;而在西方,圣诞、复活节等节日则更多强调友谊和浪漫,有着庆祝的宗教色彩。
以上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文化因其多样性和传承特点而存在着复杂性和独特性。
相互尊重、平等沟通、合作共赢、和谐发展是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和谐共处之道。
中外文化之间的对比
中外文化之间的对比中外文化的对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文作为一种古老而复杂的语言,充满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内涵。
与之相比,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行的语言,则更倾向于简约和实用。
本文将分别探讨中外文化方面的差异,希望读者能对中外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语言的对比中文与英语这两种语言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
中文的语法结构比英语更为复杂,而英语则更注重句子的简洁明了。
例如,中文中有很多发音相同的词语,但由于汉字的不同组合,这些词语又有着不同的含义。
相比之下,英语的发音则更加规范,但同音异义词也存在。
此外,中文中有很多成语、俗语和谚语,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而英语中则更多地使用短语和俗语。
二、食物的对比中西方文化在饮食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中国菜以其丰富的口味和独特的烹饪方法而著称,例如糖醋排骨、宫保鸡丁和麻辣火锅等。
中国菜注重食物的颜色、味道和质地的均衡,注重食物在口感和健康方面的平衡。
与之相比,西餐更注重菜肴的质地和营养成分。
其中的例子包括沙拉、烤牛排和焗蔬菜等。
西餐更容易吸收即可食用的食品。
三、文化的对比中西文化最重要的差异之一在于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从儒家思想中吸取了许多价值观,例如尊重家长、敬老尊贤和对家庭和婚姻的重视。
这与基督教文化中的关注个体权利和自由有着很大的区别。
中西文化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对时间的看法。
在中国文化中,时间是一种环流,注重过程和沉淀,而西方则更注重时间的线性和花絮,准时非常重要。
四、交际方式的对比在交际方面,中国人更注重面子和人际关系。
这种注重关系的现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而在西方文化中不太突出。
此外,中国人更害羞,更注重隐私,英国人则较为开放和直接。
在社交性质的场所(如酒店、社交活动等),中国人会更加谦虚、恭敬、礼貌。
然而,在英国社交场合中,人们更注重聊天,冗长的对话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感性的人更能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因为文化与语言、食物、习惯、价值观、个人隐私等方面的联系非常密切。
(完整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
09汉语言文学专业邢寿康 200940202009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火辣夏日",夏天总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照。
)诗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煦。
”夏天" 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
原因就在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当然还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例如,在汉语中的 "东风” 使人想到温暖和煦,西风则叫人有种寒风刺骨的味道。
而在西方则相反.原因也是一样,两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带来感觉就不同。
二、生产劳动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 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 )、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错过机会)等。
汉语中这类词语就少得多。
原因在于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类词语。
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
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 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如 "扛、荷、挑、担、抬、背、驮、负、提、挎" 等,每个词都有一定的负运的东西与之相应(如,挑土、担水、提箱子),真是细密之极。
在英语中却只有一个 carry来泛指这个动作。
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大概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
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 、”气壮如牛 " 等词,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 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flog a willing horse 。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敛性与开放性1.中西方内敛性与开放性的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体现我们中国人要向对方表达意见时往往比较含蓄、内敛,而西方人则会直接地说出来。
举个比较生动的例子吧,一邻居夜晚唱歌的声音很大打扰大家睡觉,他的中国邻居就会去敲门然后委婉地说:我也不睡觉,来听你唱歌。
而他的外国邻居则会开门见山地说:对不起,你的歌声太大打扰我们睡觉了,请你小声一点。
这样对比看来西方语言表达方式的直接和开放显而易见。
2.中西方内敛型与开放性的文化差异在园林建筑风格上的体现中国在园林建筑风格上贵曲折,讲究步换景移,忌一览无余,如苏州园林就以盘环曲折闻名世界,中国人普遍喜欢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美。
而西方建筑则多是拔地而起,直率张扬,注重表现自我,如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建筑,典型代表是德国科隆大教堂。
3.中西方内敛型与开放性的文化差异在文学上的体现中国文学在表达上也是重含蓄,忌直露,以淡为美。
而西方则比较奔放,会很直接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感情激越为胜。
这方面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爱情题材的诗歌上。
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
这种直言不讳是中国人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也正因为如此本文由收集整理,当我们把某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翻译成英语时往往会狼狈不堪。
因为要把那些含蓄深藏的情感一一挖出来,数明白,不免显得有些奇怪和唐突。
二.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形象概括性与实证严谨性1.中西方形象概括性与实证严谨性的文化差异在语言结构上的体现我们中国人说话一般都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比如我们见面打招呼时常说:吃了吗?还有如你来了,我走看看吧等简练的语言都反映出中国文化重视思想意念的心领神会,不强求语言形式,注重直观感受和形象概括。
相对来说,西方的语言就较为严谨,例如这个英文句子If you're stuck with someone and feeling tongue-tied,console yourself by remembering that the other person may be feeling as agonized as you.,乍一看语言表达比较繁琐,要一层层分析才能明白意思,反映了西方文化在语言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严谨性。
中西方文化差异PPT
酒的差异
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 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 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 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 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 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来自1 语言差异)目录
CONTENT
02 礼仪差异
03 节日文化差异
语言差异
1.生活表达差异 2.学习中的语言差异
语言差异
语言反应一个民族的特征,他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 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 式和思维方式。西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则缺乏这种广义、 深意。它单一,简单,通俗,干脆。
餐饮礼仪的差异
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 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 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 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
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 的享受。
中外饮食荟萃
餐饮氛围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 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 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 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
生活中的语言差异
大家都看过《家有儿女》,里面有一个片段是这样演的,环保卫士迈克来到刘星的家里,作为主人的刘梅说了这样的一句 话,“既然你来到了我们家我就尽一下地主之谊,好好招待你。例如:中国人见面互相打招呼时,常说:“你吃了吗?” 而外国人会以为这种招呼是说:“我也没有吃,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这种招呼以为只邀请别人来吃饭。曾经一位刚 到中国的外国学者结巴巴地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没有?我有钱。”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语言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三 、中西文化差异对 日常用语的影响
扬 个 人 主 义 , 崇 尚 独 立 自 主 、 自 强 自 立 会 学 家 称 为 “集 体 主 义 ” 的 取 向 。 “吃 亏 是 福 , 与 之 后 ,尽 管 偶 尔 也 可 以状 语 前 蛊 。
人 为 善 ” “己所 不 欲 ,勿 施 于 人 ” 等俗 语 和 成 语 也 都 反 映 了 这 一 观 念 。 西 方 传 统 文 化 则 以 个 人 为 中 心 ,宣
2.学 校 教 师 素 养 的 提 升 。 为 了保 证 这 门课 程 能够 永 久 性 实 施 ,学校 特 别注 意 师 资 队 伍 的 建 设 。 (1) 申报 课 题 研 究 。 为 增 强 莆 仙 戏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与 教 学 的 科 研 含 量 ,2012年 学 校 申报 了 莆 仙 戏 文 化 资源 与校 本 课 程 开 发 实验 研 究> 课 题 ,力 图 通 过 课题 研 究 ,带 动 教 师进 行莆 仙 戏 文 化 专 题 校 本 教 研 活 动 及 试 点 学 校 之 间 的研 讨 交 流 ,借 鉴 、 总 结 、推 广 实 施 过 程 中 的 经 验 ,探 讨 遇 到 的 问 题 ,使 莆 仙 戏 文 化 专 题 教 研 常 态 化 。 (2) 建 立 评 价 机 制 。 学校 每 学 年对 教 师莆 仙 戏 校 本 课 程 的教 学 工 作 进行 评价 。 一是 与教 师平 时 的业务 学 习相 结合 。看 教 师
中 国人 把 人 与 自然 、人 间秩 序 与宇 宙秩 序 、个 体 与 社 会 看 成 一 个 不 可 分 割 、 互 相 影 响 的 有 机 统 一 整 体 ,形 成 “天人 合 一 ” 的 中 国 文化 精 髓 。 中 国人 思 考
中西方身体语言的差异例子
中西方身体语言的差异例子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在身体语言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些例子,展示了中西方身体语言的差异。
一、面部表情1.微笑:在西方文化中,微笑通常表示友好或愉快。
而在中国文化中,微笑可能有多种含义,如礼貌、害羞或尴尬。
2.眼神接触:在西方文化中,直接的眼神接触被视为自信和尊重。
而在中国文化中,直接的眼神接触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傲慢。
二、姿势和动作1.握手:在西方文化中,握手是一种常见的问候方式,表示友好和尊重。
而在中国文化中,握手通常不如西方文化中普遍,而是以鞠躬为主要方式。
2.肢体接触:在西方文化中,肢体接触通常较为普遍,如拥抱、拍肩等,表示亲近和关怀。
而在中国文化中,肢体接触较为保守,通常只在亲密关系中出现。
三、姿态和姿势1.坐姿:在西方文化中,常见的坐姿是直立或稍微向后倾斜。
而在中国文化中,坐姿通常是直立或稍微向前倾斜,以示尊重。
2.手势:在西方文化中,挥手表示告别或打招呼,而在中国文化中,挥手通常表示离别或招呼。
此外,竖起大拇指在西方文化中表示赞成,而在中国文化中表示不好。
四、身体接触1.接吻:在西方文化中,接吻通常是一种亲昵的行为,如亲吻脸颊或嘴唇。
而在中国文化中,接吻通常只在亲密关系中出现,不像西方文化中那么普遍。
2.拥抱:在西方文化中,拥抱是一种常见的亲密行为,表示关怀和亲近。
而在中国文化中,拥抱通常只在亲密关系中出现,不像西方文化中那么常见。
五、手势和动作1.点头:在西方文化中,点头通常表示同意或理解。
而在中国文化中,点头可以表示同意、理解或尊重。
2.摇头:在西方文化中,摇头通常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而在中国文化中,摇头可以表示不同意、否定或表示歉意。
六、姿势和动作1.手势:在西方文化中,举起手掌表示停止或等待。
而在中国文化中,举起手掌可能表示不理解或表示抗议。
2.手指:在西方文化中,竖起食指表示“好”或“正确”。
而在中国文化中,竖起食指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侮辱。
七、身体姿势和动作1.微笑:在西方文化中,微笑通常表示友好和愉快。
中外文化差异
中外文化差异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人类社会多样性的体现。
中外文化差异是指在语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交礼仪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中外文化差异既是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遇,也是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的源泉。
本文将就中外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加强跨文化交流。
一、语言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语言的词汇和语法体系往往会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习惯。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尊重长辈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因此在中文中有很多以尊称形式称呼长辈的词汇。
而在英语中,尊称的使用则相对较少,更强调个体的平等性。
这样的语言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理解,甚至引发误解。
二、思维方式差异中外人的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差异。
中国人喜欢从整体出发,注重把握全局,追求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而西方人更注重归纳和分析,更倾向于寻找个别案例来加以说明。
例如,在会议讨论中,中国人倾向于集思广益,提出多种的解决方案,而西方人则更偏好迅速做出决策。
这种思维方式差异可以在交流中造成理解的障碍,需要通过双方的努力来加以克服。
三、价值观念差异中西方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明显差异。
比如,在家庭观念上,中国人更注重家族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家庭的凝聚力。
而在西方,个体的独立和自由更受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平等。
此外,在时间观念、成功观念、个人隐私、对待死亡等方面,中西方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了解并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念,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前提。
四、社交礼仪差异社交礼仪是文化差异中最直观的体现之一。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待亲密关系、对待陌生人、对待长辈等都存在不同的规范和习惯。
例如,在中国,人们重视面子和情感交流,对待长辈常常会表现出一些虚伪的尊敬。
而在西方,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更受重视,更注重个体之间的平等交流。
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对方的社交礼仪习惯,避免因不同的行为规范而引起误解,是很重要的。
跨文化交流是多元文化世界中的常态,中外文化差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从肢体语言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提纲
论文:从肢体语言看中西方文化差异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ody language一.引言二.肢体语言概述(一)肢体语言的概念及特征(二)肢体语言的相关理论三、肢体语言在差异文化中的发展与演变(一)肢体语言在人类社会交流方面的重要性1 不同种类的肢体语言所代表的意思2 肢体语言在交流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性3 在中西方交流中,怎样恰当的使用肢体语言?(二)社群交流及族群认同性对区域文化历史的形成、发展的重大影响1中西方区域文化的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对比2 中西方区域交流文化的重大差异(三)区域文化对肢体语言的反作用(四)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差异1 肢体语言对中西方交流文化的影响2 通过肢体语言对中西方交流文化造成差异的过程以及原因3 中西方交流文化中的肢体语言的比较以及异同四.肢体语言的东西方差异,在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交流融合的现代的发展趋势。
1 在中西方交流中学习肢体语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 肢体语言在文化交流中的发展趋势五.结论1 General ideas of body languageA the definition of body languageB the relative theory of body language2 the development and exchange of body language in different culturesA the importance of body language in human ’s communication1. Introduction (1)2.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learning body language 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2)3. The concrete type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ody language (3)3.1 Types of body language (3)3.1.1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conversing (3)3.1.2 Physical contact (3)3.1.3 Eye contact (4)3.1.4 Smiles and laughter (6)3.1.5 Gestures (6)3.2 Application of the body language (6)3.2.1 Greetings (6)3.2.2 Signs of affection (8)3.2.3 Physical contact in life (8)3.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body language (9)4. Conclusion (12)Introduction1. General ideas of body language 52. ?The different kinds of body language 62.1 Manual speech2.2 face expression2.3 posture expression3. ?The function of body language4.How to use body language5. The importance of body language浅谈非语言交际中的身势语摘要“身势语”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浅谈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中英交际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礼仪、思维、价值观等方面。
这些差异对于跨国交流和合作尤其重要,因为文化差异经常导致误解和互相不理解。
以下是几个比较显著的例子:一、语言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中英语言所用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系差异甚大,有时以至于会产生令人难以想象的误解。
例如,“面子”、“吃亏”、“讨价还价”等中文习惯用语在英语中没有直接的对应词,英语中的“face”和“lose face”也远没有中文“面子”这个词那么丰富和复杂的文化内涵。
英语中的口吃现象(stammer)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常常被理解成“傻”,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语音障碍。
二、礼仪差异中英交际的礼仪差异也很明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的是恭敬和尊敬,例如在面对长辈或上司的时候,一般会拜候并行礼以示尊重。
但在英国人看来,过于谨敬会显得过分,可能会被认为是不自然和虚伪。
相反,英国人习惯于在面对陌生人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独立,这在中国人看来可能显得冷淡和不友善。
三、思维差异中英交际中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个人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集体的利益和稳定,更注重人际关系。
这些价值观的差异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和误解。
例如,一个英语母语者可能在和他的中国同事交流时,会觉得这位同事太不主动、不坦率和不直白,而中国同事也可能觉得英国同事太粗鲁、太鲁莽、太无礼。
四、价值观差异中英文化最大的差异之一就是价值观的差异。
在中文文化中,婚姻家庭的重要性往往超越了个人的选择和幸福,而在英国的文化审美中,个人的幸福和选择更为重要。
具体体现在婚姻上的差异是,中国有“老来伴,少言妻”的传统,即年老之人可以有伴而年轻之人则可以由父母安排相亲,而在英国则强调自由恋爱和重视异性的私人空间。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可能导致中英交往中的误解和矛盾,比如父母安排的相亲对于英国人来说可能是一件令人不适的事情,而过早的结婚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一件必须的事情。
东西方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例子
东西方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例子东西方语言文化上存在着很多差异,这些差异源于历史、地理、宗教、传统习俗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下面将列举一些关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的例子。
一、语言差异:1.语音差异:东方语言(如中日韩语)中的音节比较平均,而西方语言(如英语、法语)中的音节则较为明显,尤其是重音。
2.语法差异:东方语言中的语法结构较为灵活,注重使用助词来表达句子的关系,而西方语言中则更注重词序和语法规则。
3.字词差异:东方语言中的字词往往比较直接,具有明确的意义,而西方语言中往往有更多的同义词和近义词。
4.文字差异:东方语言(如中文、日文)中使用汉字或象形文字,而西方语言(如英文、法文)使用拉丁字母或西里尔字母等。
二、文化差异:1.礼仪差异:东方文化强调尊重和敬畏,注重面子和礼貌,比如鞠躬、施礼等,而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
2.饮食差异:东方文化中注重用筷子进餐,有团餐的习俗;而西方文化中通常使用刀、叉、勺等餐具,强调个人用餐。
3.宗教差异:东方文化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影响较大,注重个人修养和心灵寄托,而西方文化则常常受基督教的影响,强调信仰、普世价值观等。
4.时间观念差异:东方文化中时间观念相对宽松,注重人际关系、团体利益;而西方文化中时间观念较为严谨,注重效率和个人主义。
5.社会结构差异:东方文化中重视家庭和社会的集体责任,注重孝顺和家族观念,而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
三、交流差异:1.眼神交流:东方文化中,直视他人眼睛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在西方文化中,直视他人眼睛被认为是一种尊重和诚实的表达方式。
2.面部表情:东方文化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和面部表情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而西方文化中,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面部表情被认为是一种自然和坦诚的行为。
3.身体语言:东方文化中,直接触碰他人身体被认为是一种侵犯私人空间的行为,一般避免接触;而在西方文化中,触碰他人身体可能被视为友好和亲近的表达方式。
总结起来,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体现在语音、语法、字词和文字上。
有关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有关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是由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交流所带来的现象。
虽然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还是依然存在。
对于中西方人来说,在探究另一种文化时,理解其语言和文化的不同是必不可少的。
这篇文章将发掘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并提供一些有帮助的解决办法。
一、语音与语调中西方语言的语音和语调是最突出的差异之一。
汉语是一种重音语言,即一个单词中只有一个音节被重读。
英语则是一种弱重音语言,如果一词有两个重音音节,那么它通常是重读第一个音节。
不同的语音特点意味着说话时的语调和语气会截然不同。
比如,在英语中,一小段话的最后一个词往往有较高的声音,而在华语中,常常在句末加上一个轻松的韵律。
二、非动词动词化在中西方语言文化的语法上,也存在重要的差异。
汉语中,动词可以用作名词,而且往往出现在句子的中心位置。
与此不同的是,在欧洲的大部分语言中,名词与动词的使用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考虑到这个问题,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是不同的,因此在合作和沟通时,需要耐心地理解和学习彼此的语言文化差异。
三、礼貌用语在不同的文化中,礼貌用语也有差异。
在华语中,通常使用“您”作为尊称,而在英语中,并不像中文那么明确地表达尊敬,除了“sir”或“madam”这些明确表示的称呼外,许多词汇都是很普通的用语。
此外,在西方,使用幽默和讽刺的废话也被广泛使用,而这在中文社会则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因此,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要小心使用和理解语言的表述方式,以免造成冒犯。
解决办法:1. 接受文化差异。
了解中西方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是理解另一种文化的关键。
如果有理解不了的事情,不妨多了解一下对方的文化。
2. 多进行交流。
通过交流,可以消除跨文化之间的误解,合作更加愉快和有效。
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3. 学习语言。
如果有机会学习对方的语言,将有助于理解对方的文化和语言。
总之,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意味着合作和沟通时需要更加仔细地理解和学习彼此的语言文化差异。
浅论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浅论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是因为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发展背景、历史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语言结构、沟通方式、价值观和礼仪等方面探讨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一、语言结构方面的差异1.词法结构:西方语言通常采用屈折语言,即词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如英语的复数形式;而中文属于属于瑞雪语,词形多不变化。
2.语法结构:中文语法注重修饰关系和成分顺序,英文则注重时态、语态和主谓宾等语法结构的表达。
二、沟通方式方面的差异1.隐晦与直接:中文通常表达时较为委婉和间接,而英文则更注重直接和明确的表达,这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
2.礼貌称呼:中文文化注重尊重和礼貌,因此在称呼上使用较多的尊称,如“先生”、“女士”,而英语文化在社交场合使用较少的尊称。
三、价值观方面的差异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
而亚洲文化则倾向于集体主义,强调团队、亲属和社会的利益。
2.时间观念:西方文化注重时间效率和准时性,而东方文化则较为灵活和注重人际关系。
四、礼仪方面的差异1.礼节:中文礼仪注重面子和尊重,需要注意如何适当地表现尊敬和婉拒;而西方礼仪注重个人空间和自我表达,强调独立和直接的交流。
2.身体语言:中文文化注重非语言交流,如点头、微笑等;而西方文化注重语言交流,身体语言较少使用。
综上所述,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结构、沟通方式、价值观和礼仪等多个方面。
这些差异源于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不同发展历程、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对于理解和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和尊重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中英语言文化差异文献综述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专业:英语班级:09英语2班作者:黄珊指导老师:雷顺海摘要:中西日常交流有很多的不同。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
随着世界交流的发展,很容易出现许多语言交流中的误解和错误,这不利于我们的交流。
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
关键词:语言;文化;交流;发展;关系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
“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
“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
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
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性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一、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发生下列情况: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
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汉语言文学专业邢寿康200940202009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火辣夏日”,夏天总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
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照。
) 诗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煦。
"夏天" 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
原因就在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
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
当然还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例如,在汉语中的"东风" 使人想到温暖和煦,西风则叫人有种寒风刺骨的味道。
而在西方则相反。
原因也是一样,两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带来感觉就不同。
二、生产劳动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错过机会) 等。
汉语中这类词语就少得多。
原因在于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类词语。
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
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 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如"扛、荷、挑、担、抬、背、驮、负、提、挎" 等,每个词都有一定的负运的东西与之相应(如,挑土、担水、提箱子),真是细密之极。
在英语中却只有一个carry来泛指这个动作。
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大概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
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 、"气壮如牛" 等词,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flog a willing horse 。
为什么汉语用"牛" 而英语用horse 呢? 答案是中国人向来用牛来耕田种地,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
牛和马在生产过程中分别分成了两国人的好帮手,博得了人们的好感,词语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
三、风俗习惯1、称谓及称呼: 学习英语时,我们发现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
例如,英语中cousin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
我们看到,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笼统一个词了事。
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归因于中国二、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
这种封建社会高度重视血缘关系,特别强调等级间的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
亲属关系亲疏,长幼和性别等万面不同,权力和义务也随着出现区别,故称谓区分得严格而细密。
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除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都不用。
在英美国家,人们的相互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违情理,且不礼貌,没教养。
比如: 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这种做法却是得体,亲切、合乎常埋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只在其姓氏前加Mr, Mrs 或Miss。
他们这些做法体现了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在他们眼中,称谓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
2、敬语谦词: 像称谓一样,英语中的敬语谦词也远远少于汉语。
在英语中,不管对方年龄多大,地位多高,you 就是you,I 就是I,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您、局长、工程师" 等敬语。
汉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还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
它要求人们跟长辈或上级、甚至同辈说话时,要用敬语,否则就认为用词不当而失礼,甚至显得高傲;谈及自己时则要用谦词,如不使用,也会被认为没有礼貌。
另一原因,便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突出自己,总认为"谦虚" 是一种美德。
而在英语中这类词较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西方人喜爱追求平等,二是他们长期以来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强调培养个人自信心。
受以上观念的支配,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明显有很大区别。
中国人听此类话语后会说一类谦虚的话语,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 “ Thank you”我曾从报上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 。
” 这位中国女士赶忙谦虚地说:Where(哪里), where(哪里)." 而这位美国人感到非常奇怪,然后只好说了句: everywhere(到处)。
"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
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认同或接受对方的赞扬。
又如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献或论文的标题。
汉语文章的标题除说明文章的内容外,往往有表示谦虚的字眼。
如"浅谈…… " 、"试论……" 、"、“……初探" 等,而英语文章的标题常常是直截了当,不加任何修饰,如Science and Linguistics (《科学与语言》) 。
3、个人隐私: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make? Are you married? 等谈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家庭情况等问题的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
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
如“It’s fine, isn’t it?“、“It’s raining hard, isn’t it?”、“Your dress is do nice!”等等。
他们在初次见面或不太熟悉的人面前,从不问及有关别人隐私方面问题,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
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吗? " "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
" "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
" 如西方人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等话语。
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这是不礼貌的。
而中国人见面三分熟,在半小时内,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状况便了解得清清楚楚。
这又是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
西方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
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让别人干预。
而中国人千百年来住在一个村庄里,离得近,接触得多,个人生活或私事很难不被人知道或干预。
再加上中国人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相互帮助,认为个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体的事。
故而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苫辣,别人也愿坦诚相告。
当然,现在在一些发达或沿海城市,人们也开始接受西方人的观点,说话不随便涉及对方隐私。
四宗教信仰汉英语言中涉及宗教的词语数目庞大,蔚为壮观。
比如,"天公" 、"阴阳" 、"菩萨" 等。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个民族宗教观念迥异的真实写照。
隋唐之前,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太极" 、"道" 等,其精神,如尊天命,行孝道、听天由命等也可见于日常语言当中。
隋唐时期,大量佛教传入,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
这样儒、佛、道三教在中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在英国,则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
该教于597 年传入英国。
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行列。
这里既有古英语时期由拉丁语渗入英语的词、如angel (天使)、monk (僧侣) 等,又有中古时期从法语借用的词,如religion (宗教) 、dean(教长)等,还有现代英语时期从其他外来语中借来的大量的词,结果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远比其他语种来得多。
五、历史典故用典是每个民族日常交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比如中国人会说,"真是马后炮"、"原来是个空城计啊! " 西方人则会讲That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
) 、He’s a Shylock (他是个守财奴)。
一谈用典,对对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大多感到相当费解,显然这是因为各民族以化遗产不同的缘故。
中国人的典故多源于《红楼梦》等古代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以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如象棋、戏剧等。
前两个例子一个来自中国象棋,一个来自《三国演义》。
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人物或名称、希腊、罗马神话、《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美国的棒球、橄揽球等。
后两个英文例子便来自莎士比亚戏剧。
六、思维方式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
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
比如,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
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
比如,"打得就打,打不赢就走,还怕没办法?"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好像大量动词杂沓堆上,句间关系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但句子的意思却把他们联系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
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
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
七、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与" 自我" (self) 相关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无所不在。
在英语中就有许多以自我为中心的词汇,如“self-absorption (自我专注)、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self-cultivation (自我修养) 、self-image (自我形象) 等等。
故此西方社会盛行的是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强调个人自由、不受外来约束。
而中方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利民,再利已" 的话语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