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之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 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 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 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之时,也就是进步的开始。
你了解你自己吗?
请以“我”开头写出10个句子。 (外貌、性格、兴趣、能力、优 缺点、潜力等)
我的优点、我的不足 我的潜力
我怎么还没发现
我的优点噢?
反思、自我检查
你敢说说
正视、反思、 调整自我
你的缺点吗?
说说你的 “成功史”? 你敢谈谈你 失 败的事吗?
扬长避短、准 确认识自我
比一比
我有哪些特点
通过与同龄伙伴在个性、能力、与人交往 的态度、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找出自己的特点,确定自己在同龄群体中 的位置,准确认识自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
夸大自己 的缺点,
自负
忽视自己 的缺点, 自视过高
忽视自己 的优点, 自己瞧不 起自己
自卑
如何走出心理上的自卑和自负?
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对于自卑的人, 应该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价值; 能经常正确地暗示自己,自我激励,注意保 持心理平衡,多表扬自己,坚定自己的自信 和决心。 对于自负的人,要改变自己的态度,最好的 办法就是接受别人的批评,提高自我认识, 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看到自己 的缺点和不足。
父亲眼中的我 我眼中的我
同事眼中的我
母亲眼中的我
铁哥们眼中的我
1、分别让父母、同学、老师、自已填写。
2、看看哪些与“我眼中的我”一致,哪些是不同的。
自我评价
优缺点
成败史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客 观 、 全 面
(学会) 认识自我
他人评价:四方面
自信
看到自己的优点, 缺点,愉快地接
夸大自己 的优点, 自我认识
也看到自己的 受自己。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 事:一监察御史文笔不行却爱好写 文章,人家奉承他两句,他就拿出 一部分钱财请客。监察御 史的 夫 人劝他说:你并不擅长文笔,一定 是那些同事在拿你寻开心。这位老 兄想想好像是这么回事,不管别人 怎么说,再也不肯出钱请客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可怕的自我陶醉 比公开的挑战更危险。自以为是者 不足,自以为明者不明。自明,然 后能明人。流星一旦在灿烂的星空 中炫耀自己的光亮时,也就结束了 自己的一切。自高必危,自满必溢。 胜时自己就认为完美无缺,成就大 就居功自傲,名声高即目中无人。 在这方面古人有经典论述,“三人 行,必有我师焉”,“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要真正了解自我,就必须换一个角度 看自己。首先,要“察己”。客观的 审视自己,跳出自我,观照自身,如 同照镜子,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 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 身的瑕疵。包括对自己的学识能力、 人格品质等进行自我评判,切忌孤芳 自赏、妄自尊大。其次,要不断完善 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须知道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尺有所短,寸 有所长。
哲人说:“诚实地向自己展开自己, 这是人生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子贡的自知是明智,子贡的从容更 是胸怀博大。他虽不及颜回闻一知 十,但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传之 千古。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把 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 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 “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 的体现。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 见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 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
超越自我
认识自我
展现自我
以“我”开头写20句话。
【相】信前程更美好 【信】心百倍向前奔 【自】我感觉挺良好 【己】所欲为增信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 强?”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 回相比?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听到
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
由于生物遗传密码的千差万别,成 就了每个人的优点特长和缺陷短处, 后天教育与环境的差异更是造就了 不同的志趣、性格和风采。其中既 有迷人之处,又有遗憾之处。它可 能是爽朗、是幽默、是仁慈、是热 情、是勤快、是深沉。当这些“自 我”能真实地表露出来时,其魅力 一定最动人。牵强自己,一味要求 自己与令我们羡慕的人看齐,常常 会丧失美好的东西,而流于尴尬与 痛苦。
人都喜爱听好话、奉承话,不自知的人听 到好话、奉承话,便会信以为真,飘飘然, 觉得自己好伟大,他没有考虑在这些话的 背后,说这话的人的目的是什么。《战国 策 ? 齐策》中的邹忌就很有自知之明,没 有被旁人的吹捧搞昏了头脑,他说:“妾 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 于我也。”这里,他把吹捧者的内心揭示 无余,因此也就不会被“妾”和“客”所 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