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2世界市场行情的重点.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

一.P1 世界市场行情的定义:行情是指在具体历史条件下,以市场表现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

二.行情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P3研究对象

一经济行情:国家和地区的再生产过程。二商品市场行情:个别部门的再生产过程,具体商品部门的再生产过程。

2.P4任务行情分析行情预测

三.行情研究的意义

1.扩大出口

2.提高外贸经济效益

3.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4.正确制定和实施外贸发展战略和策略

四.行情波动的一般特征

1.经常变化,动荡不定2、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3.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五.行情波动的形态和类型

1.形态

(1)交替扩张和收缩(2)在每年固定月份或季节出现上升或下降(3)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上升,下降或持平(4)在短期内波动频繁

2.类型

(1)周期性波动(2)季节性波动(3)长期趋势(4)不规则与随机波动六.非周期因素与行情波动

1.季节因素与行情波动

2.长期因素与行情波动

3.偶然因素与行情波动七.周期因素与行情波动

周期因素是影响行情波动的最大因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形成19世纪40年代:萌芽;50年代:发展;60年代:理论形成二.经济周期的产生和运转

1.经济周期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运动而产生的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原理

1.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不协调 2 生产相对过剩:生产无限扩大,消费有效增长。 3 个别企

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

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3.经济周期的阶段性:衰退→萧条→复苏→繁荣

4.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更新

第三章战后经济周期

一.战后西方经济发展概况

1.战争结束到五十年代中期:恢复和重建时期

2.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高增长阶段西方经济的黄金时代

3.七十年代初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经济滞涨阶段(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低经济增长率)

4.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末期:动荡和调整阶段

5.21 世纪前十年二.战后西方经济危机概况P36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周期性危机经常发生三.战后西方经济周期的特点

1.危机频繁,周期缩短

2.危机比较温和,冲击性减弱

3.同期性减少

4.复苏时间长,回升乏力

5.失业率和通胀率同高(滞涨)

6.周期形态发生变化

7 危机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危机→不投资→产品少→价格高→通胀危机:放松银根(低利率,降低准备金率)四.战后周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1.战争后遗症和国民经济军事化

2.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的稳定性越差,危机更频繁,波动幅度小;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高,企业生存几率大大增加,投资收益高)

3.西方经济的结构性变化

①工农业结构的变化②工业内部结构变化(传统,新兴工业)③服务业结构(比例占GDP 最高)

4.国家干预经济战前:市场自我调节战后:看不见的手(有限);政府看得见的手(积极干预经济)干预手段:①国有部门

②社会福利支出(安抚最底层;可以安定社会环境,也可刺激需求)

③国家购买④财政手段(财政部)和金融手段(央行)财政政策:减税,刺激经济

金融手段:·贴现率:贴现率大于再贴现率

·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活动:有价证劵的买进,卖出

第四章商业循环理论简介资产阶级:商业循环理论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不同之处:①研究方法不一样②得出问题的根源不同③解决问题方法不同(马克思认为基本矛盾存在,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可消灭经济周期;而资产阶级则认为可以根据不同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一.商业循环理论的演变

1.古典经济学时代(18 世纪末—19 世纪初):否定商业循环

2.新古典经济学时代(19世纪初—20世纪中):承认商业循环,百花齐放的年代

3.凯恩斯时代《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

4.后凯恩斯时代:滞涨二.凯恩斯以前的商业循环理论

1.萨伊的理论

(1)生产要素和分配的三种收入

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三种收入:工资、利润、租金

(2)萨伊定律中心思想: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①在任何社会,从事生产的人越多,生产的产品越多,就卖得越多。②一个企业获得成功,可以带动其他企业也获得成功。

③进口无害论:购买和输入外国货物不会损害本国产业和生产。④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

2.气象论:日斑论(商业循环是由太阳黑子造成的:气象异常→农业欠收→经济波

动)金星论

3.消费不足论

①西斯蒙第(认为没钱花,资金不足。原因:·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失业率高,收入低。·老板贪心,忙于扩充生产,暂用消费资金。·大企业吞并小企业,不要老弱病残,失业率高)②马尔萨斯(·有钱人不够钱用:高档品卖不出。·穷人越来越穷:低档品卖不出。认为应提高富人的收入,减少穷人的人口。)

③霍布森(国民收入贫富悬殊:富人储蓄过度,穷人没钱可花→消费不足)

4.创新论熊彼特创新的不连续性是经济盛衰交替的基础。创新是发明的后续行为,跟发明无关。创新范围大于发明范围。五种常见的创新行为:①引入新产品②采用新技术③开拓新市场④带头采取新的组织形式⑤控制新的材料来源

创新成为商业循环的原因:创新→经济发展的原因:创新活很活跃→带动投资→刺激经济增长

创新→商业循环:创新的不连续性→投资减少→经济衰退→循环创新的不连续性的原因:创新有风险;创新的回报随着创新的持续越来越少。

5.心理论三.凯恩斯商业循环理论

1.主要观点①否定传统失业理论,提出非自愿失业理论②否定萨伊定律。认为不可能自动达均衡,要有外力。

③投资不取决于储蓄拉慢经济发展速度,提倡挪用未来的钱。

④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⑤只有实行国家干预,才能提高有效需求,从而达到充分就业。

2.三大心理规律①边际消费倾向降低:每增加的资金里花费掉多少②资本边际效率降低:新增加的投资所可能带来的回报(比例)③灵活偏好偏高(现金,股票,基金,定期存款,国债)越来越多的资产以灵活性好的形式保留,不愿意变成房,设备。投资意愿减少。生活资料市场生产资产市场

边际消费倾向偏低资本边际效率偏低

↓ ↓

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

充分就业无法实现

3.危机爆发是因为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

4.应对思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

经济不景气:政府扩大开支,带头增加投资,增加市场购买,减税,降低利率,增加货币的供应量。

经济过热:政府收缩开支,加税,提高利率,降低货币供应量。四.凯恩斯以后的商业循环理论

1.货币学派弗里德曼:赞成国家干预,但反对干预范围,力度要调整,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货币信用领域。

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②收入指数化

③浮动汇率

④负所得税:社会福利的一种

2.供给学派

①恢复萨伊定律②降低税率是刺激供给,刺激经济的最有效手段

③放松政府干预,加强市场调节④降低政府支出增长速度,争取预算平衡

⑤实施限制性货币政策,恢复金本位制

第五章指标体系一.有关概念1.指标体系:指一系列相互联系指标所构成的总体,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量与质的变化。

2.领先指标:指有关在总体经济活动变化前先行变动的指标。

3.同步指标:指有关与总体经济活动同时变动的指标。

4.落后指标:指有关在总体经济活动变化后才开始变动的指标。

二.指标体系的作用指标体系可以说明经济活动上升或下降的情况,过去的情况以及变化的形式,并可以预测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