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与基本组织

合集下载

解剖学基础《细胞》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细胞》PPT课件

(胞内容物 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接受信息
(二)细胞质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 由细胞器、基质和内含物组成。
1、细胞器 是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有形成分。
Part One
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2、基质 是无定形的胶状组织。
3、内含物 不是细胞器,而是一些代谢
第一章 细胞和基本组织
第一节 细胞
什么是细胞?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元,大小不一,形 态各异。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的结构 膜相结构 非膜相结构
(一)细胞膜
细胞膜(cell membrane)是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 也称质膜,在光镜下难以分辨。 在电镜下,细胞膜呈3层结构,内、外两层色暗;中 间一层色浅。 细胞内的膜性细胞器,也有相似的三层结构,因此 常称此类膜为单位膜。 单位膜主要由类脂、蛋白质和糖组成。
产物或细胞贮存的营养物质。
(三)细胞核
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都有细胞核。 一般只有一个,多位于细胞中央,有的偏于 一侧或靠近细胞膜。 细胞核的形态多呈圆形、卵圆形,少数为不 规则形。
在电镜下观察, 细胞核主要由核 膜、核仁、染色 质和核基质构成
液态镶嵌模型学说
单位膜以液态的类脂双分子层为基架, 其中镶嵌着各种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 质.类脂双分子层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呈液态,可以流动,膜中的蛋白质分 子可作横向移动,这些膜蛋白质具有 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物质转运功能、 受体功能及免疫功能等。糖分子形成 糖链,有的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 有的与类脂结合成糖脂。

细胞和基本组织—肌组织(人体解剖生理学)

细胞和基本组织—肌组织(人体解剖生理学)
肌组织
➢ 概述 ➢ 骨骼肌 ➢ 心肌
➢ 平滑肌
2024/6/4 1
➢ 概述
肌组织: A.由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
织,并含有血管和神经. B. 特殊概念: 肌细胞→肌纤维; 肌细胞膜→肌膜; 肌细胞质
→肌浆 C. 分类: 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随意肌和不随意肌) 。
2024/6/4 2
图. 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模式图
2024/6/4 3
图. 三种肌组织结构模式图
2024/6/4 4
➢ 骨骼肌
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借肌腱附着于骨骼上,周围被结缔组织包裹,分布于躯
干及四肢的每块肌肉,由大量平行的骨骼肌纤维组成。 结构特点:骨骼肌纤维呈细长圆柱状,核多,椭圆形,位 于肌膜内; 细胞器丰富(线粒体、滑面内质网); 肌浆内有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的肌原纤维
2024/6/4 5
图. 骨骼肌结构模式图
2024/6/4 6
图. 骨骼肌纤维光镜图
2024/6/4 7
➢ 骼肌
肌原纤维:呈细丝状,直径1~2微米;表面显出明暗 相间的横纹;横纹又分明带、暗带整齐排列。
2024/6/4 8
➢ 骨骼肌
肌节
明带(I带),着色较浅,中间深色的线叫Z线;
暗带(A带),着色较深;
肌节:相邻两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1/2I带+A带+1/2I

2024/6/4 9
➢ 骨骼肌
肌原纤维是由许多肌节连续排列构成,肌节是肌原纤 维收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当神经生物电活动到达肌纤维 时,可使肌节缩短。
2024/6/4 10
➢ 心肌
心肌分布于心壁,收缩持久不知疲倦,有自身节律性,

细胞与基本组织

细胞与基本组织
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静 息膜电位,简称静息电位。
RP内负外正,这种状态称极化状态。 2. 产生机制:
与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以及细胞膜 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有关。
2024/6/19
哺乳动物骨骼肌细胞内、外 主要离子的浓度
细胞内液离子浓度
(mmol/L)
Na+
12.0
K+
155.0
Cl–
3.8
系、营养和保护作用。
2024/6/19
(一)神经元( neuron)
1.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是有细长突起的细胞。 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2024/6/19
2. 神经元的种类
假单极神经元 按胞突数目分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 按功能分 运动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2024/6/19
(二)神经胶质细胞
A–
155.0
细胞外液离子浓度 (mmol/L) 145.0 4.0 120.0
2024/6/19
细胞膜的通透性: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 : 对K+ 的通透性较大 对Na+ 的通透性较小 对A– 几乎不通透
所以,K + 外流,A– 留在细胞内
膜内负电,膜外正电
(极化状态)
2024/6/19
(二)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AP)
1. 细胞有分支,并互相连接,其连接处称闰 盘,兴奋能通过闰盘在细胞间迅速传导。
2. 一个细胞一般只有一个核,位于细胞中央。 3. 细胞排列不如骨骼肌整齐、明显。 4. 储钙能力不如骨骼肌。 5. 胞浆丰富,线粒体多,使心脏能持久地进
行有节律地收缩。
2024/6/19
(三)平滑肌组织 (smooth muscular tissue)

人体解剖学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

人体解剖学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

第二节 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
① 细胞数量多,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少; ② 细胞有极性; ③ 无血管和淋巴管; ④ 神经末梢丰富。
被覆上皮 腺上皮
第二节 基本组织
(一)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覆盖于体表、体内管腔及囊的内表面 和部分内脏器官的外表面,具有保护和吸收功能。
游离核糖体游离于细胞质内,参与合成 细胞自身需要的内源性蛋白质。 附着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表面,参与合 成向细胞外输出的分泌性蛋白质。
第一节 细胞
第一节 细胞
2.细胞器 (4)高尔基复合体——“蛋白质的加工厂”
高尔基复合体是位于细胞核周围的囊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对经内质网运输 的蛋白质进一步加工、浓缩和分类,形成分泌颗粒。
其他:分布于肺泡和肾小囊等的壁层
第二节 基本组织
1.单层上皮 (2)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由一层立方形细胞构成。 主要分布于甲状腺滤泡和肾小管等处,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第二节 基本组织
1.单层上皮 (3)单层柱状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由一层棱柱状细胞组成。 主要分布于胃肠、胆囊和子宫等器官。
第一节 细胞
2.细胞器
(2)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表面有大量核糖体附着,既是核糖体附着的支架,又是新合成 的蛋白质的运输通道。 滑面内质网表面无核糖体附着,主要参与类固醇的合成、脂类的合成与运 输、糖的分解代谢、激素的灭活、钙离子贮存释放等。
2.细胞器
(3)核糖体 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是由核糖核
酸和蛋白质组成的致密颗粒。
第一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细胞与基本组织

细胞与基本组织
• (二)内分泌腺:腺的分泌物(激素)进入 血液或淋巴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如 甲状腺、脑垂体、肾上腺等。
• 功能:主要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和对外环境的适应等。
四、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
• 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微绒毛、纤毛 • 上皮细胞基底面:基膜:为上皮细胞基
底面与深部的接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 膜
变移上皮:分布:肾盂、 输卵管、膀胱、尿等;
功能:具有收缩扩张作 用,防止尿液渗入器官
壁内的作用;
三.腺上皮和腺
腺上皮:在人体内 专门执行分泌功能 的上皮称之。 腺:以腺上皮为主 要成分构成的器官 根据分泌物是否由 导管排出分:外分 泌腺和内分泌腺
• (一)外分泌腺:腺的分泌物可经导管排列 身体表面或器官的管腔内如汗腺、唾液腺、 胃腺等。
外层核膜表面附有核糖体颗粒。核膜上有 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 换的通道。
2、核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状结构, 一般为1~2个,位置不定,常偏于核的一 侧。
3、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 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其化学成分 主要是DNA和蛋白质,DNA是人体 细胞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细胞膜
• 是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也称质膜。主要 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 光镜下难分辨。电镜下,细胞膜呈现两暗 夹一明的三层结构,内外两层深暗色,中 间一层呈浅色。细胞内的膜性细胞器也均 有相似的三层结构,因此常称此膜为单位 膜。
• 细胞膜的作用:维持细胞的完整,在细胞 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起重要作用,调 节促进细胞的生理功能以及物质代谢活动。
第三节、结缔组

结缔组织组成: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 成。细胞间质中含有均质状的基质和细丝状 的纤维。

细胞和基本组织

细胞和基本组织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物质分 子或离子都是顺浓度差和顺电位差移动; 物质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浓度差所包含 的势能,因而当时不需要细胞另外供能。 这样的转运方式叫做“被动转运”。
(3)主动转运
概念:主动运转是指细胞膜将物质分子或离子从浓度 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特点:①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分解ATP来提供 ②依靠特殊膜蛋白质(泵)的“帮助” ③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
(2)易化扩散
概念: 不溶于脂质的或很难溶于脂质的某些物质, 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和K+ Na+ Ca2+ 等离 子,在一定情况下,也能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 膜, 但它们是借助于细胞膜结构种的某些特殊蛋白质的帮 助而进行的。因此称为易化扩散。一般认为易化扩散
至少可分为两种类型 。
分类:
①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通道转运与钠-钾泵转运模式图
当[Na+]i↑/[K+]o↑激活 分解ATP产生能量
2K+泵至细胞内;3Na+泵至细胞外
维持[Na+]o高、[K+]i高 原先的不均匀分布状态
20%-30%能量用于钠-钾泵的转运,是组织 具有兴奋性的基础。
(4)入胞和出胞
出胞:指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
囊泡的膜成为细胞膜的组成部分
细胞膜上的受体对物质的“辨认” 发生特异性结合=复合物
复合物向膜表面的“有被小窝”移动 “有被小窝”处的膜凹陷
凹陷膜与细胞膜断离=吞食泡 吞食泡与胞内体的膜性结构相融合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细胞膜物质转运有哪些方式?
2、Na+-K+泵的作用意义?
3、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 可使( D) A.2个钠离子移出膜外 B.2个钾离子移入膜内 C.2个钠离子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钾离子移入膜内 D.3个钠离子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钾离子移入膜内 E.2个钠离子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钾离子移入膜内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篇 细胞和基本组织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篇 细胞和基本组织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一篇细胞和基本组织第一篇细胞和基本组织知识精讲【学习重点】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特殊结构3.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细胞成分以及结构特点和功能4.骨组织及其和种细胞结构的光、电镜结构5.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特点、正常值和功能6.骨骼肌和心肌的光、电镜结构特点7.神经元的光、电镜结构8.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结构【知识网络结构】一、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的细胞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结构:即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

细胞膜是包在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电镜下,细胞膜的结构可分内、中、外三层。

这三层膜是一切生物膜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称为单位膜。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的完整性,同时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等代谢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由核膜、核仁、核基质和染色质四部分构成。

其中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DNA 分子的双螺旋全部旋紧、变粗、变短,成为一条条粗棒状,即为染色体。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为23对,其中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

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细胞质是指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结构,是细胞新陈代谢与物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细胞质包括细胞液、细胞器、细胞骨架和包涵物。

细胞液是细胞中无定型的胶状物质,又称为细胞基质。

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与功能的结构,主要包括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和中心体等。

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结构网架、包括微管、微丝等。

包涵物是细胞质中一些有形的代谢产物或储备的营养物质。

二、上皮组织由大量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所构成。

上皮细胞具有极性,即向体表或腔面的一端称游离面,向深部结缔组织的一端为基底面。

游离面有时可见一些特化结构。

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有一层基膜。

上皮组织一般无血管,但上皮组织中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根据功能上皮组织可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被覆上皮:根据上皮细胞排列层次和形态结构,被覆上皮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人体解剖学》教学课件:01 细胞和基本组织

《人体解剖学》教学课件:01 细胞和基本组织
❖ 功能:吸收和分泌功能。
3、单层柱状上皮
组成:一层棱柱形细胞。细胞核成椭圆形,位 于细胞基底部。
功能:吸收和分泌。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 杯状细胞和锥体形细胞 组成。
柱状细胞:细胞达游离面,细胞核位高, 细胞近 基底部,胞体逐渐变细;在柱状细胞的游离面附 有能摆动的纤毛。
③纤毛 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突起,比微绒毛粗大,直径约0.2~
0.5μm,长约5~10μm,在光镜下呈细毛状。电镜下纤毛的中央有2根微 管,周围有9组双微管围绕,构成纤毛的主体。每根纤毛的基部致密,称 基粒,基粒位于细胞膜的下方,由中心粒派生而来,结构与中心粒相同, 是纤毛生长的基础。微管由多种蛋白组成,其中的动力蛋白可使微管相互 滑动,结果使纤毛呈节律性的拍击运动,形成传动波,把黏附在表面的分 泌物或颗粒向前推送,从而清除吸入的异物,起保护和清洁作用。 ④ 质膜内褶 是由上皮细胞基底面的胞膜向胞质内折入所形成的,可扩大基底面的表面 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运转。
❖ 结构特点: 1)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而规则,细胞间质很少; 2)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 ,可分游离面和基
底面,基底面附着于基膜,并借基膜与结缔组 织相连; 3)上皮组织中一般没有血管和淋巴管,其营养 物质由深层结缔组织的血管提供; 4)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 ❖ 功能: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一、被覆上皮

单层扁平(鳞状)上皮

❖ 单层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型❖

❖ 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鳞状)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一)单层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

解剖学基本组织

解剖学基本组织

解剖学基本组织解剖学基础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第一节细胞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切生物体不论其结构复杂还是简单,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细胞(cell)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于1665年发现的。

当时他用自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的薄切片,放大后发现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英文的cell命名之,而这个英文单字的意义本身就有小房间一格一格的用法,所以并非另创的字汇。

而这样观察到的细胞早已死亡,仅能看到残存的植物细胞壁,虽然他并非真的看见一个生命的单位(因为无生命迹象)后世的科学家仍认为其功不可没,还是将他当作发现细胞的第一人。

一、细胞的形态细胞的化学组成和成分占90%以上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C、H、 O、 N、 P、 S、Cl、 Ca、 Na、 K、Mg、Fe;细胞化学物质可分为两大类:含氮无机物:水(75%?80%)、无机盐类有有机物:达几千种之多,约占细胞干重的90%机物以上,它们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

有机物中主要由四大类分子所组成,即蛋白质、核酸、脂类和糖。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一)细胞膜定义:细胞外表面的薄膜,也叫质膜,有保持细胞形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在物质交换、接受刺激、传递信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1、膜的形态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到细胞膜分为颜色较深的内外两层和颜色较浅的中间层,这三层称为单位膜。

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学说: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有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当体温升高3、细胞膜的基本特性时是液态,体温降低时变为晶态类脂分子在体温为37℃时表现出液晶态的特性。

镶嵌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在膜内产生构型的变化而被激活。

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脂质双分子层) 比较经典的证明是荧光法,将红、绿荧光蛋白放在细胞膜的不同位置,过一段时间会发现红绿两种荧光混合在一起了。

人体解剖生理学 细胞和基本组织

人体解剖生理学 细胞和基本组织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施万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
少突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
3.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长突起和包在它外表的鞘膜状结构合称神经纤维。 有髓神经纤维(有鞘、有膜)。 无髓神经纤维(有膜无鞘)。
轴系膜
有髓鞘神经纤维直径粗 大,施旺细胞质膜卷折, 形成鞘层。
无髓鞘神经纤维轴突直径 小(主要是植物神经系统 和一些小的疼痛神经), 施旺细胞的细胞质简单地 包裹神经纤维。
系膜、韧带、关节囊、以手指、足趾的掌侧皮 受牵拉时,肌梭首先兴奋而引起受牵拉
骨路肌等处,感受压 肤居多,感受触觉
的肌肉收缩;若牵拉力量进一步加大,
觉和振动觉
则可兴奋腱器官而抑制牵张反射,从而
避免肌肉被过度牵拉而受损
运动神经末梢
(1)躯体性运动神经末稍(运动终板),是指躯体性运动 神经元轴突未稍与骨骼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联系点,包括 终板前膜,终板间隙和终板后膜三部分。
G2期Leabharlann G1期 S期3.细胞分裂
(1)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又称为间接分裂, 它是一种普遍的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为连续分裂,一般 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 核分裂时,在形态上表现为 一系列变化,分为前期、中 期、后期和末期等四个时期。 一个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 产生染色体数目和母细胞染 色体数目相同的两个子细胞。
由大量群集的脂肪细胞 构成,被疏松结缔组织分 隔为脂肪小叶
黄色脂肪组织:由单泡脂 肪细胞构成;贮能、维持 体温、保护
棕色脂肪组织:由多泡脂 肪细胞构成;存在于新生 儿,产能
脂肪组织
细胞:软骨细胞。 间质:纤维
基质(凝胶状固体)
特点: ①软骨细胞成群,位于陷窝 内,称同源(族)细胞群。 ②无血管。 ③纤维丰富。

细胞与基本组织参考答案

细胞与基本组织参考答案

基本组织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B 5A 6D 7C 8A 9C 10C11B 12C 13B 14D 15C 16C 17C二、多项选择题1.BCD2.ABC3.ABCD4.ABCD5.ABCD6.ABC7.BCD8.ACD9.ABCD 10.ABCD11.ABCD三、配对题1.A-d B—c C—b D-a2.A—c B—d C-a D—b3.A-d B-c C-b .D—a四、是非题1√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五、填空题1.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2.细胞多、间质少,细胞排列有极性,无血管。

3.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和淋巴。

4.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

5.平滑肌、心肌、骨骼肌、心肌、骨骼肌、骨骼肌。

6.红肌纤维、白肌纤维。

7.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支持、营养、保护和绝缘)。

8.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9.突触。

六、填图题七、名词解释题1.哈佛氏骨板与哈佛氏管的统称。

2.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它包括l/2明带 + l个暗带 + l/2明带。

3.由形态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同的细胞与细胞间质组成的结构称为组织。

由几种组织,其中以一种组织为主,组成一定形态,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八、简答题1.上皮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1)细胞排列紧密,间质少。

(2)大都分布身体表面和有腔器官的内表面。

(3)没有血管和淋巴管。

(4)细胞具有极性。

(5)神经末梢丰富。

功能: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感觉和排泄等功能。

2.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1)细胞少,间质多。

(2)细胞无极性,分散于细胞间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单层立方上皮
表面看,每个细胞呈六 角形或多角形。
切面看:细胞呈立方形, 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 中央。
特点:具分泌、吸收等 功能。
分布:肾小管上皮、甲 状腺滤泡等。
3、单层柱状上皮
切面看:细胞呈柱状,细胞 核长圆形,多位于近基底部泌。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3、无血管。
1、单层扁平上皮
表面看: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 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细 胞边缘呈锯齿状或波浪状,互 相嵌合。
垂直切面看:细胞核呈扁平形, 胞质很薄,含核部分略厚。
特点:细胞游离面湿润光滑, 便于液体流动及内脏运动。
名词解释: 1、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 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 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细胞与基本组织
一、细胞的形态
大小不一,形态千差万别。
二、细胞的结构
光学显微镜下(光镜) 1.细胞膜(质膜) 2.细胞质 3.细胞核
细胞膜 组成:脂质、蛋白质、糖类 功能:1.维持细胞完整
2.调节和促进细胞的 生理功能以及物质 代谢活动
细胞质 组成:基质(生活环境和物质代
谢的场所) 细胞器(生长、修复、控
制) 内含物(贮存的营养物质
或代谢产物)
细胞核 组成:核膜
核仁 染色质和染色体 核基质
三、上皮组织 1.定义:上皮细胞+细胞间质 2.分布 3.功能 4.分类(被覆上皮、腺上
皮、特殊上皮)
被覆上皮
共同的结构特征:
1、细胞排列密集,细胞间质少。
2、有极性:即细胞两端结构和 功能具有显著的差别,具有游离 面和基底面。
高低不等、形态不 同的细胞基底端均 附于基膜上 。
由于接近表面的细 胞呈柱状,并有纤 毛,故称假复层纤 毛柱状上皮
分布:呼吸道腔面。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