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鉴定试验指南

合集下载

军品可靠性鉴定试验通用程序

军品可靠性鉴定试验通用程序

军品可靠性鉴定试验通用程序1概述可靠性鉴定试验(Reliability Qualification Test ,RQT)是为验证产品的设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可靠性要求,由认购方认可的单位按选定的抽样方案,抽取有代表性的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所进行的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产品可靠性的确认试验,也是研发产品进入量产前的一种验证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一种抽样检验。

由于抽样检验是通过检查样本的质量来判断整批产品质量状况的,所以可能会犯以下两类错误:①将合格产品批误判为不合格产品批,称为第1类错误;②将不合格产品批误判为合格产品批,称为第2类错误。

犯第1类错误时会使生产方受损失,所以称犯这类错误的概率为生产方风险,一般用a表示;犯第2类错误时会使使用方受损失,所以称犯这类错误的概率为使用方风险,一般用0表示。

理想的抽样检验方案要求a = B =0,但这样的试验方案不存在。

因为要使a =0即绝不可把合格批误判为不合格批,这只要把任一批产品都判为合格即可,但这样B增大;反之,要使B =0,就会导致a增大。

此外试验还受时间、经费、试验资源等条件约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协商和权衡来制定试验方案。

2编制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大纲针对产品的具体特点及可靠性鉴定工作的需求,由承试单位负责,承制单位参加制订《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大纲》。

该大纲作为该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总体规划技术文件,至少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a)试验目的;(b)适用范围:应明确本试验大纲适用于什么产品、哪种可靠性指标的验证;(c)引用标准和文件:应列出编写本试验大纲及本次试验应遵循和执行的所有标准和文件;(d)受试产品说明和要求:应说明受试产品的功能与用途、受试产品的组成、受试产品的技术状态和受试产品的数量;(e)统计试验方案:应说明本次试验所采用的统计试验方案及相关参数量值的确定;(f)试验条件:应说明试验时的标准大气条件要求、试验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要求(试验剖面),包括电应力、温度应力、湿度应力、振动应力或其它工作应力的要求;(g)试验设备和测试仪表要求:应明确对用于此次试验的试验设备的能力及测试仪表的种类及精度要求及检定情况;(h)受试产品检测项目:应明确试验过程中的检测要求,包括检测内容、检测方式和检测时机、次数等;(i)故障判据、故障分类及统计原则:应明确该产品的关联责任故障判据,及故障的种类、分类原则和故障的统计原则;(k)试验前有关工作要求:应明确进行此次试验前,承试方和承制方及订购方应完成的工作项目,包括在此之前应完成的试验项目、应成立的组织机构、应编写的试验文件、试验设备能力调查、受试产品的安装和测试要求及准备工作评审要求等;(1)试验过程中的监测及记录要求:应明确试验过程中受试产品和试验设备的监测要求,同时应给出相应的记录表格;(m)故障的报告和处理:应明确在试验过程中发生故障后应按何种方式进行报告,应填写哪些记录以及故障的处理程序;(n)试验结束:应规定试验的结束方式、试验提前结束的条件以及试验结束后应完成的工作项目;(o)试验报告要求:应明确由谁编写试验报告、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应提交的单位部门;(p)有关问题的说明:应对试验大纲中其它章节中尚不明确的事项进行规定,以保证试验大纲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可靠性验证试验流程

可靠性验证试验流程

可靠性验证试验流程一、试验前的准备。

咱先得确定试验的目标和要求呀。

这就好比你要去旅行,得先知道目的地是哪儿一样。

是要验证产品在特定环境下的可靠性呢,还是在一定使用时长后的性能表现呢?这一步可不能含糊,就像出门前确定旅行地点一样重要。

接着就是选择合适的试验样品啦。

这个样品得具有代表性,不能随便拿一个就了事。

就像挑苹果一样,你不能专挑那些看着好看但实际上有内伤的,得选那种能代表一整批苹果质量的。

要从生产线上按照一定的规则选取,可不能偏心哦。

然后就是确定试验的环境条件啦。

是高温、低温、潮湿还是震动环境呢?这就像你要为旅行准备合适的装备,去寒冷的地方就得带厚衣服,去海边就得带泳衣一样。

不同的环境对产品的影响可大了,所以得根据产品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还有试验设备的准备。

要确保设备是精准的、可靠的。

这就像你要依靠一个靠谱的交通工具去旅行一样。

如果设备不准,那试验结果可就完全不对路了。

要提前检查设备有没有问题,校准一下,让它处于最佳状态。

二、试验的进行。

当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始试验啦。

在试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试验的进展情况。

这就像你在旅途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行程一样。

看看产品有没有出现异常,比如说有没有冒烟、发出奇怪的声音或者性能突然下降之类的。

如果有这些情况,要赶紧记录下来,这就像你在旅途中看到特别的风景要拍照留念一样。

同时呢,也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去采集数据。

这些数据可都是宝贝,就像你在旅行中收集的各种有趣的小纪念品。

要准确地记录下来产品的各种性能指标,这样才能分析出产品到底有多可靠。

三、试验后的分析。

试验结束后,可不能就把东西一扔不管了。

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就像你旅行回来后要整理照片,写游记一样。

看看数据的变化趋势,有没有超出预期的情况。

如果数据显示产品在某些方面不太可靠,那就得好好研究研究是哪里出了问题。

根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

这个结论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关系到产品能不能投入市场,能不能被用户接受。

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测试目的及检测标准

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测试目的及检测标准

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测试目的及检测标准
可靠性鉴定试验主要考核产品规定的可靠性指标是否达到合同书的要求,通常,要求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也叫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2000小时、5000h、1500h等等。

不同的产品使用在不同的工作场景,要求的MTBF的数值都不尽相同。

可靠性试验检测项目:
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增长试验、可靠性研制试验、环境应力筛选试验、加速寿命试验HALT、可靠性指标MTBF验证、可靠性预计试验、加速老化试验、温度+湿度+振动三综合试验等。

常用检测标准:
可靠性试验第1 部分:试验条件和统计检验原理GB/T5080.1-2012,IEC 60300-3-5:2001
可靠性试验第2 部分:试验周期设计GB/T 5080.2-2012,IEC 60605-2:1994
设备可靠性试验可靠性测定试验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方法(指数分布) GB/T 5080.4-1985,IEC 60605- 4:1978
设备可靠性试验成功率的验证试验方案GB/T5080.5-1985 ,IEC 60605-5:1982
计算机通用规范第1 部分:台式微型计算机GB/T9813.1-2016
计算机通用规范第2 部分:便携式微型计算机GB/T 9813.2-2016
计算机通用规范第3 部分:服务器GB/T 9813.3-2017
计算机通用规范第4 部分:工业应用微型计算机GB/T9813.4-2017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GJB 899A-2009
通信设备通用规范GJB 367A-2001
产品加速试验方法GB/T34986-2017。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产品或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

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和工作负荷,对产品进行长时间运行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能够在不出现故障或失效的情况下持续正常工作。

本文将介绍可靠性鉴定试验的基本原理、常见试验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基本原理可靠性鉴定试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对产品或系统进行长时间的运行和监测,以确定其在给定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是指产品或系统按照规定性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的能力,其主要由产品的可靠度和可用度来衡量。

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正常工作的概率,可用度则是指产品在给定条件下可供使用的时间与总时间之比。

二、常见试验方法1. 退化试验法退化试验法是一种常见的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提前对产品施加特定的负荷,使其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故障或失效,从而加速其退化过程。

根据退化曲线和退化参数的变化情况,可以预测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水平。

2. 加速寿命试验法加速寿命试验法是一种通过对产品施加较高的工作负荷和恶劣环境条件,以加速其老化和疲劳过程的试验方法。

通过在较短时间内对产品进行长时间、高负荷的测试,可以评估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寿命。

3. 应力分析法应力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产品使用环境和工作负荷的详细分析,确定其主要应力因素,并进行量化评估的试验方法。

通过分析和评估不同应力因素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可以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三、应用领域可靠性鉴定试验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对产品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行业。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电子产品对于电子产品而言,可靠性鉴定试验可以评估其在不同工作负荷和恶劣环境条件下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电子元件和电路板的鉴定试验,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故障和失效问题。

2. 汽车行业汽车是一种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产品,对其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可以评估其在不同行驶条件和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水平。

产品可靠性测试操作步骤

产品可靠性测试操作步骤

产品可靠性测试操作规范为保证产品在各种使用过程、在不同的使用环境、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而确保其能正常工作,保证其在较长时间内无故障工作,同时也满足客户的要求。

现要求按以下步骤进行可靠性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以《可靠性测试报表》的形式体现。

本试验由品质部进行,产品部协助。

一、来料阶段须进行的可靠性测试项目:1.附着力测试目的:提供产品表面涂层(喷油、丝印、移印、电镀)粘附强度及试验标准适用范围:所有含表面涂层的产品样品数量:3PCS试验条件:界刀、3M810胶纸试验程序:A.用界刀在表面涂层划相距1/16英寸11条平行直线,再划11条与其垂直的平行线(每一条应深至油漆的底层)B.用胶带贴于上面,并用手指压平,保证充分接触90+-30秒,然后以45度角往反方向均匀迅速拉起C.同一位置执行上述操作10次D.测试完毕后检查,涂层脱落面积应小于规定范围E.将测试结果记录于《可靠性测试报表》2.耐磨性测试目的:提供产品表面涂层的耐磨擦性能及试验标准适用范围:所有含表面涂层的产品样品数量:3PCS试验条件:专用橡皮、负载试验程序:A.用专用的日本砂质橡皮(橡皮型号:LER902K),施加500g的载荷,以40至60次每分钟的速度,以20mm左右的行程,在样品表面来回磨擦100个循环B.测试完毕后检查,产品表面涂层应不露底C.将测试结果记录于《可靠性测试报表》3.耐醇性测试目的:提供产品表面涂层的耐磨性及抵抗酒精性能及试验标准适用范围;所有含表面涂层的产品样品数量:3PCS试验条件:纯棉布、酒精浓度>99%的酒精、砝码试验程序:A.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包在专用的500g砝码头上(包上棉布后的砝码测试头面积约为1CM 平方),以40至60次每分钟的速度,20mm左右的行程,在样品表面来回擦试100次B.测试完毕后检查,产品表面涂层应不露底C.将测试结果记录于《可靠性测试报表》4.硬度测试目的:提供产品表面涂层在正常使用、贮存或运输过程中抵抗外界物品刮伤的试验标准适用范围:适用于含表面涂层的产品样品数量:3PCS试验条件:专用三菱牌2H铅笔、硬度测试仪试验程序:A. 用2H铅笔(三菱牌),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 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是指对产品或系统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

通过可靠性鉴定试验,可以识别和解决潜在的故障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本文将从试验目的、试验设计、试验实施和试验分析四个方面介绍可靠性鉴定试验的相关内容。

一、试验目的可靠性鉴定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产品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确定产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运行而不出现故障。

通过试验,可以评估产品在使用寿命内的可靠性指标,如平均无故障时间、失效率等,为产品质量改进和维修保障提供依据。

二、试验设计在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前,首先需要确定试验的样本数量和试验的时间。

样本数量应根据可靠性指标的要求和统计学原理进行确定,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信度。

试验的时间应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实际需求,以及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

试验设计应包括试验方案、试验环境和试验方法等内容。

试验方案应明确试验的目标、范围和要求,以及试验的程序和责任分工。

试验环境应仿真产品的实际使用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电压等因素。

试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可靠性指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手段,如寿命试验、加速寿命试验、可靠性增长试验等。

三、试验实施试验实施是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核心环节。

在试验实施中,应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并保证试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试验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设备。

例如,在进行寿命试验时,应具备正常的使用条件和加载设备;在进行加速寿命试验时,应具备恶劣的使用环境和加速设备;在进行可靠性增长试验时,应具备可靠性增长设备和相应的分析方法。

通过合理的试验实施,可以准确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发现潜在的故障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试验分析试验分析是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为产品的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可靠性鉴定试验技术

可靠性鉴定试验技术

可靠性鉴定试验技术一、概述1、试验目的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为了验证产品的设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最低可接收的可靠性要求。

下列产品应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新设计的产品,经过重大修改的产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不能满足系统分配的可靠性指标的产品。

可靠性鉴定试验一般用于定型鉴定,是生产前的试验,可为生产决策提供管理信息。

产品已通过定型的鉴定试验转入批生产,生产过程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进行,产品各个关键环节的质量不低于鉴定试验提供产品相应关键的质量条件下,进行批生产的验收试验。

2、可靠性鉴定试验的一般要求可靠性鉴定试验的目的是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受试产品的技术状态应该经过事先批准。

可靠性鉴定试验采用的综合环境试验条件应经产品研发方规定和同意,试验应该按照制定的可靠性鉴定试验程序进行。

原则上说,受试产品应该从产品批次中随机抽取。

如无特殊规定,应该至少用两个产品受试。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产品的目的是检验产品之间的质量可靠性的一致性。

二、可靠性鉴定试验大纲1、大纲内容开展可靠性鉴定试验前,应制定可靠性鉴定试验大纲。

它应该包括以下内容:(a)试验的对象及其数量;(b)试验的目的和进度;(c)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案;(d)试验时应具备的条件:它应包括综合环境试验设备的条件、试验环境条件容差和检测设备的精度要求等等;(e)确定试验场所。

2、可靠性鉴定试验的要求在拟定试验计划时,应该考虑如下内容:(a)受试产品的规格、品种、型号;(b)可靠性试验的类型。

是实验室试验,还是现场使用试验;(c)如果是抽样检验,明确抽样总体及抽样方法;产品总体应该是由相同的设计、相同的工艺、材料、元器件、相同的管理,在相同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组成的全体,以使试验的结果有代表性。

受试产品一般应从代表产品的总体中随机抽取。

(d)试验要验证的可靠性指标;(e)产品可靠性的分布选择。

产品可靠性是一个随机变量,一般选择以下几种分布:a)指数分布。

指数分布寿命的故障率为常数。

009 建筑可靠性鉴定检测作业指导书

009 建筑可靠性鉴定检测作业指导书

xx检测中心建筑可靠性鉴定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号:分发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建筑可靠性鉴定检测作业指导书1.检测范围1.1 厂房、仓库、综合楼及其他生产建(构)筑物。

1.2 住宅楼、办公楼、宾馆、酒店等民用建筑物。

2.检测依据2.1有关标准和规程2.1.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T 50292-1999;2.1.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2008;2.1.3《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1999(2004年版);2.1.4《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2.1.5《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2009;2.1.6《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2.1.7《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2.1.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2.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2.1.10《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1.1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2.1.12《砌体工程现场验收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2.1.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2.1.14《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砼强度技术规范》CECS 02:2005;2.1.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1.16 现行有关规程、规范。

2.2 各变电站建(构)筑物竣工验收资料。

2.3 各变电站历年加固、改造及维修记录。

3.检测鉴定实施程序检测步骤为:初步调查——确定检测鉴定目的、范围和内容——详细调查——补充调查(必要时)——各项检测鉴定结果评定——检测鉴定报告。

4.检测内容4.1初步调查:(全部)4.1.1 收集图纸资料;调查建筑物使用历史。

4.1.2 建(构)筑物实物与现有资料进行初步核对;调查建筑物实际使用条件和内外环境;查看已发现的问题;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

可靠性鉴定试验与验收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与验收试验
研制早期侧重于充分暴露缺陷,大多采用加速的环 境应力;研制后期侧重了解产品可靠性水平,并发现 问题改进,试验条件尽量模拟实际使用条件
目前国外开展的主要有可靠性强化试验(HALT)
国内过去主要是可靠性摸底试验,现已开展可靠性 仿真、可靠性强化、加速增长试验
可靠性增长
GJB1407 《可靠性增 长试验》 GJB/Z77 《可靠性增 长管理手册》
拒收、 接受
3.可靠性验证试验基本要求
试验大纲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依据及引用文件、试验目的、产品 概述、被试品组成、数量和样品状态、被试品安装要求、试验 方案和试验时间、试验剖面及应力施加(电应力、温度应力、 湿度应力、振动应力)、功能和性能检测、试验设备及测试仪 器、故障分类、故障统计与处理、试验组织管理、试验的保障 措施及要求、试验安全保证要求、合格与否的判决、故障报告、 分析和纠正措施、试验程序、试验报告。
部件/原材料、
工艺方面的各
种缺陷
确讣是否符合 可靠性的定量 /定性要求
改善产品完好 性、提高任务 成功性、减少 维修保障费用
GJB 451A-2005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
基本可靠性 Basic reliability
•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无故障工作的能力。基本可靠性反 映产品对维修资源的要求。 确定基本可靠性值时,应统计产品的所有寿 命单位和所有的关联故障。
3.可靠性验证试验基本要求
受试产品要求
Δ基本要求:样品应能代表母体的特征—统计学观点 具体做法:随机抽样。精雕细刻、特殊加工的“工 艺品”不可取
Δ对于测定试验或鉴定试验阶段,产品一般不具备较大批量, 试验时应严格地规定试样的技术状态(冻结),这是使试 验结果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保证。

可靠性测试指导书

可靠性测试指导书

可靠性测试指导书1. 温度渐变的低温实验。

1.1 初始检验:将实验样品放入环境温度25℃± 5℃、试验湿度为55%± 5%RH的实验环境下,按《成品检验标准》检查外观和结构及电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1.2条件实验:1.2.1低温工作状态老化测试:将处于室温下的实验品,在不通电不包装的状态下按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此时实验箱也应是室温。

然后对实验样品通电,对实验箱进行降温。

实验箱内不大于1K/min 的速率下降到试验温度,并且等待实验样品达到稳定温度(稳定温度指实验样品的温度与其最后温度之差在3℃)。

试验温度达到稳定温度后在规定的温度下持续暴露16 小时。

1.3低温存放状态测试:将处于室温下的实验品,在不通电不包装的状态下按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对实验箱进行降温。

实验箱内不大于1K/min 的速率下降到试验温度,并且等待实验样品达到稳定温度(稳定温度指实验样品的温度与其最后温度之差在3℃)。

试验温度达到稳定温度后在规定的温度下持续暴露16 小时。

1.4功能性实验检测:在整个试验周期中,实验样品是否正常工作。

1.5最后检测:在实验周期结束后,应在升温前停止通电,待实验样品恢复常温后,再测量实验样品能否正常工作。

2. 温度渐变的高温实验。

2.1初始检测:按1.1 进行测试2.2条件实验:将处于室温下的实验品,在不通电不包装的状态下按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此时实验箱也应是室温。

然后对实验样品通电,对实验箱进行加温。

实验箱内不大于1K/min 的速率上升到试验温度,并且等待实验样品达到稳定温度(稳定温度指实验样品的温度与其最后温度之差在3℃)。

试验温度达到稳定温度后在规定的温度下持续暴露16 小时。

2.3功能性实验检测:在整个试验周期中,实验样品是否正常工作。

2.4最后检测:在实验周期结束后,应在降温前停止通电,待实验样品恢复常温后,再测量实验样品能否正常工作。

3.恒定湿热实验3.1初始检测:按1.1 进行测试3.2条件实验:3.2.1试验样品通电后按正常工作状态放入湿热箱,启动湿热箱电源使温度达到40℃± 3℃,然后加湿箱内空气,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相对湿度达到90%时,保持48H 后将实验样品从箱内取出,并在室温下恢复2H。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
对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时而做的 试验
01 试验目的
03 试验要求
目录
02 项目要点 04 主要情形
可靠性鉴定试验是对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时而做的试验。它是根据抽样理论制定出来的抽样方案。在 保证生产者不致使质量符合标准的产品被拒收的条件下进行鉴定试验。
试验目的
可靠性鉴定试验的目的是验证产品的设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感谢观看
(2)进行热检查。在可靠性鉴定试验前,应当用一台受试产品按可靠性试验程序规定的温度与工作循环进行 热检查。其目的是找出具有最大热惯性部件,并确定产品在试验中达到热稳定所需时间。当最大热惯性部件的最 高温度与试验温度之差在2℃时,可认为温度已达稳定。
(3)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老练、筛选、磨合、运行等。以便剔除早期失效产品,稳定失效率。预处理时 的环境应力不必精确模拟产品所遇到的工作环境,而应使产品在最短时间内暴露最多的隐患或故障,但不应产生 现场使用中不会出现的故障模式或留下残余应力。
项目要点
可靠性鉴定试验工作项目要点包括: 1)有可靠性指标要求的产品,特别是关键任务的或新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应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鉴 定试验一般应在第三方进行。 2)可靠性鉴定试验应尽可能在较高层次的产品上进行,以充分考核接口的情况,提高试验的真实性;可靠性 鉴定试验可结合产品的定型试验或寿命试验进行。 3)鉴定试验的受试产品应代表定型产品的技术状态,并经认购方认定。 4)应按GJB 899 A-2009《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或其他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案需通过评审并经定购方认可。 5)可靠性鉴定试验应在环境鉴定试验和环境应力筛选完成后进行。 6)可靠性鉴定试验前和试验后必须进行评审。

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

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

其定量指标为MTTR==mean time to repair(平
均修复时间==修复性维修总时间与被 修复的故障
总数之比)
6/23/2024
3
基本名词术语(来源:GJB451A)
基本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
内,无故障工作的能力。
反映产品对维修资源的要求。应统计所有寿 命单元、所有关联故障。
由某一固有因素引起,以特定形式出现的故障。 它只能通过修改设计、工艺、操作程序或其他关联 因素来消除。
特别是,在故障判别中,去关注故障能否被纠 正是没有太大意义的,要关注的是:故障的原因是 否能被 消除!典型的状态是:保险丝!
6/23/2024
22
三、编制鉴定与验收试验的计划
可靠性试验计划的基本内容应含有: (1)试验的目的和要求; (2)试验样机数量; (3)试验类型的确定和统计试验方案的选择; (4)试验条件(环境、维修等) ; (5)判断方法、失效判据,故障判据等等。
3、试验过程记录应清晰可追溯==时间积累应是 清晰明确的
4、试验期间与产品相关的问题均应记录,并详细 记录记录处理过程。
5、问题要及时向用户通报、处理要征得用户同意、 措施要经用户认可(三不放过)==特别是在可靠性 试验期间==
6、软件问题,更要有统一的处理方式。。
6/23/2024
34
五、故障及问题的处理
T 生命曲线
6/23/2024
11
1、浴盆曲线
早期失效==由于设计或加工工艺所引入的固有缺 陷所导致的失效。
试验排除,应力恰当能尽量缩短进程
偶然失效==由于偶然因素引发的失效。“使用 区”,可靠性水平较稳定,也是真正体现“恒定 失效率”的区域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或系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方法。

通过对产品进行一系列可控的测试,我们可以确定其在特定时间段内是否能够持续正常运行,以及在各种不同条件下是否会出现故障。

本文将介绍可靠性鉴定试验的目的、方法和实施步骤,以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第一部分:可靠性鉴定试验的目的可靠性鉴定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包括故障率、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可修复性等。

通过对产品进行长期运行测试,可以获得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并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估。

第二部分: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方法2.1 加速寿命试验加速寿命试验是可靠性鉴定试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通过提高产品的工作负荷、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模拟产品在正常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极端情况,以加速产品的老化过程,从而评估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

2.2 应力-损伤模型应力-损伤模型是另一种常见的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不同的应力水平下,监测产品的性能损伤程度,从而建立应力与损伤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而预测产品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可靠性。

第三部分:可靠性鉴定试验的实施步骤3.1 制定试验计划在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

试验计划中应包括试验的目的、方法、测试的环境条件和持续时间等内容,以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2 搭建试验平台根据试验计划,搭建适当的试验平台。

对于大型系统或复杂产品,可能需要建立专门的测试场地或实验室来完成试验。

3.3 进行试验测量按照试验计划进行试验测量。

根据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对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进行监测和记录。

3.4 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对产品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其可靠性。

第四部分:可靠性鉴定试验的应用可靠性鉴定试验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指导产品的设计改进;用于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指导系统的运维和维护工作;还可以用于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筛选和评估,确保采购到可靠的产品。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产品开发和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用于评估产品在特定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能。

通过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可以有效地检测产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失效率和寿命,并为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并重点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一、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概念和目的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一种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和负荷条件对产品进行测试的方法,旨在评估产品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正常工作的概率。

这种试验不仅能够检测产品的可靠性能,还可以辅助制定产品维修和保养计划,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可靠性鉴定试验通常包括加速寿命试验、可靠性增长试验和可靠度验证试验等多个环节,通过对产品在不同寿命阶段的测试和分析,确定产品的可靠度指标和寿命模型。

二、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方法和步骤1. 制定试验计划:首先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环境确定试验的目标和要求,然后制定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的时间、负荷条件、样本数量等参数。

2. 数据采集和分析: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的性能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产品的可靠性度量指标。

3. 可靠性模型建立:根据试验数据,可以建立产品的可靠度模型,用于预测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表现。

常见的可靠性模型包括指数分布模型、威布尔分布模型等。

4. 结果评估和改进:根据试验结果和模型预测,评估产品的可靠性能,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

三、可靠性鉴定试验的应用案例1. 汽车行业: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评估其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可靠性能,以及与其他零部件的兼容性。

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提供对零部件进行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2. 电子产品行业:可靠性鉴定试验可以用于评估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能,并提供在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安全指导。

3. 航空航天业:对飞机和航天器的关键部件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以确保其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可靠性鉴定试验指南

可靠性鉴定试验指南

Q / ZX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可靠性技术标准)Q/ZX 23.002 - 1999 可靠性鉴定试验指南1999-08-26 发布 1999-09-01 实施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Q/ZX 23.002 - 1999前言本标准规范了产品的的可靠性鉴定试验(寿命为指数分布的产品)所进行的工作,并提出了相关工作的方法。

作为各相关部门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具体工作中可以根据情况参照进行。

本标准由Q/ZX 23.002-1998修订而成,针对原标准中的加速系数的计算作了详细的说明,规定了试验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ZX 23.002-1998。

本标准由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质量企划中心可靠性部提出,技术中心技术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量企划中心可靠性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国勇。

本标准于1998年6月首次发布,于1999年8月第一次修订。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可靠性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寿命为指数分布的产品)的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子产品的可靠性鉴定试验。

注:从理论上说,包含未筛选剔除早期故障的产品寿命不是指数分布,因此使用本指南的产品应经过较严格的筛选才投入试验。

2 引用标准GJB 451-1990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MIL —STD —721C )GJB 813-1990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与可靠性预计(MIL —STD —756B ) GJB 899-1992 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MIL —STD —781D 及MIL —HDBK781) GJB/Z299B-1997 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MIL —STD —217F ) YD 282-1982 邮电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

YD/T 642-1993 载波通信设备可靠性指标及试验方法。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保障产品质量与用户安全介绍: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产品层出不穷,而产品的可靠性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为保障产品的质量和用户的安全,可靠性鉴定试验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试验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法。

一、试验的定义及意义可靠性鉴定试验是指通过对产品进行多样化、全方位的评估和验证,从而确定产品的可靠性和合格性。

这种试验是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可靠性鉴定试验,企业可以了解产品的性能指标、寿命和使用环境等情况,从而为产品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的重要性1. 保障产品质量: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产品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产品进行多个环节的试验,可以确保产品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都能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从而降低产品出现故障的概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保障用户安全: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保障用户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产品的试验,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做出改进和调整,从而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而给用户带来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3. 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产品进行科学的试验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满足用户需求,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品牌形象。

三、试验的应用领域1. 电子产品:电子产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手机、电视、电脑等。

通过可靠性鉴定试验,可以评估电子产品的电子性能、机械结构以及各项指标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汽车工业:汽车作为运输工具,其可靠性尤为重要。

汽车制造商通过可靠性鉴定试验,可以评估汽车在各种复杂路况下的性能表现,例如悬挂系统、制动系统以及整车安全等方面,从而保障用户的行车安全。

3. 航空航天工业:航空航天领域对产品的可靠性要求极高。

通过可靠性鉴定试验,可以评估飞机、航天器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结构强度以及系统的故障容错能力,从而确保航空航天事业的安全可靠。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在现代化社会中,机械、电子、汽车等各类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其中又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可靠性。

所谓可靠性就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够稳定、持久的运行,且不会出现故障或失误。

而为了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就需要先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

一、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概念可靠性鉴定试验就是用来检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可靠性指标的一种试验。

通过可靠性试验可以得出产品的可靠度、故障率、寿命等重要参数,从而判断产品是否能够符合使用时的需求。

因此,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流程1.确定试验要求任何一个试验都需要有明确的试验要求,可靠性鉴定试验也不例外。

试验要求应包括试验的目的、试验的环境条件、试验的持续时间等。

只有先明确了试验要求,才能够对试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2.试验方案制定试验方案需要根据试验要求进行制定,其中包括试验内容、试验环境、试验工具和设备等方面的内容。

试验方案还需要对试验的步骤、数据的采集以及数据的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3.试验准备试验准备是试验的前期工作,需要对试验环境进行调整,确保试验环境符合试验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试验条件进行检查,检查试验器材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4.数据采集试验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数据采集,包括产品的寿命、故障率、可靠度等方面的指标。

数据的采集需要精确、全面,能够反应出产品在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数据分析试验数据采集完毕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出产品的故障率、可靠度以及寿命等指标。

数据的分析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和方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结果评估分析出试验结果后,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判断产品的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同时也需要对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

7.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是试验过程中重要的纪录和总结,试验报告应该包括试验要求、试验方案、试验结果和问题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产品可靠性测试指导书

产品可靠性测试指导书

规范产品试验步骤及周期,确保产品品质及安全可靠性,特制定本指引。

2.0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

3.0 定义:可靠性试验:开发中的产品、新产品试产、批量生产及结构变更的产品试验。

4.0职责4.1测试室技术员负责测试;4.2品管部主管负责指导并监督;4.3品管部和产品开发部负责试验结果的分析与改善工作的验证;5.0作业类别:5.1 原材料可靠性测试5.1.1五金物料类盐雾测试受力测试百格测试5.1.2塑胶物料类冷裂纹储存测试受力测试磨擦测试5.1.3纺织物料类色牢度测试抗张力测试5.1.4皮质物料类色牢度测试高温高湿储存测试5.1.5丝印、印花类物料胶粘测试高温高湿储存测试5.1.6包材、纸质类跌落测试折合测试5.2新产品及批量性生产产品的可靠性试验;6.0检测分类:6.1常规检测6.1.1目测自然光源标准六色灯光箱6.1.2量测钢尺(1mm刻度)测厚仪游标卡6.2物理性能检测见9.0测试方法与标准:手动色牢度试验机,冲击、振荡试验机,恒温恒湿试验箱,盐水喷雾试验机,单翼跌落试验机电子拉力试验机。

7.0 试验数量:7.1 研发中的产品由产品开发部根据产品性能要求及客户要求确定需做试验项目及数量,并填写试验申请单同产品一同交测试室专职人员进行项目测试。

7.2 新产品试产,由生产部生产,制程检验合格的产品,由品管部取样3PCS提供给测试室进行项目测试。

7.3 批量生产的产品,按产品结构、分类、阶段性(30天一周期),由品管部取样1PCS做项目测试。

7.4 结构变更之产品,根据工程变更单,相关变更项目,由品管部主管或产品开发部指引,针对相关变更项目抽样1PCS进行项目测试。

产品可靠性测试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页次:8.1 研发中的产品:研发中的产品为达到产品性能要求及客户特殊要求,由开发工程师确定需做试验项目数量,填写好试验申请单,由试验员对此产品要求试验的项目进行测试,从而鉴定此项目的试验结果是否达到要求。

军品可靠性鉴定试验通用程序

军品可靠性鉴定试验通用程序

军品可靠性鉴定试验通用程序1 概述可靠性鉴定试验(Reliability Qualification Test,RQT)是为验证产品的设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可靠性要求,由认购方认可的单位按选定的抽样方案,抽取有代表性的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所进行的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产品可靠性的确认试验,也是研发产品进入量产前的一种验证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一种抽样检验。

由于抽样检验是通过检查样本的质量来判断整批产品质量状况的,所以可能会犯以下两类错误:①将合格产品批误判为不合格产品批,称为第1类错误;②将不合格产品批误判为合格产品批,称为第2类错误。

犯第1类错误时会使生产方受损失,所以称犯这类错误的概率为生产方风险,一般用α表示;犯第2类错误时会使使用方受损失,所以称犯这类错误的概率为使用方风险,一般用β表示。

理想的抽样检验方案要求α=β=0 ,但这样的试验方案不存在。

因为要使α=0即绝不可把合格批误判为不合格批,这只要把任一批产品都判为合格即可,但这样β增大;反之,要使β=0,就会导致α增大。

此外试验还受时间、经费、试验资源等条件约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协商和权衡来制定试验方案。

2 编制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大纲针对产品的具体特点及可靠性鉴定工作的需求,由承试单位负责,承制单位参加制订《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大纲》。

该大纲作为该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总体规划技术文件,至少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a)试验目的;(b)适用范围:应明确本试验大纲适用于什么产品、哪种可靠性指标的验证;(c)引用标准和文件:应列出编写本试验大纲及本次试验应遵循和执行的所有标准和文件;(d)受试产品说明和要求:应说明受试产品的功能与用途、受试产品的组成、受试产品的技术状态和受试产品的数量;(e)统计试验方案:应说明本次试验所采用的统计试验方案及相关参数量值的确定;(f)试验条件:应说明试验时的标准大气条件要求、试验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要求(试验剖面),包括电应力、温度应力、湿度应力、振动应力或其它工作应力的要求;(g)试验设备和测试仪表要求:应明确对用于此次试验的试验设备的能力及测试仪表的种类及精度要求及检定情况;(h)受试产品检测项目:应明确试验过程中的检测要求,包括检测内容、检测方式和检测时机、次数等;(i)故障判据、故障分类及统计原则:应明确该产品的关联责任故障判据,及故障的种类、分类原则和故障的统计原则;(k)试验前有关工作要求:应明确进行此次试验前,承试方和承制方及订购方应完成的工作项目,包括在此之前应完成的试验项目、应成立的组织机构、应编写的试验文件、试验设备能力调查、受试产品的安装和测试要求及准备工作评审要求等;(l)试验过程中的监测及记录要求:应明确试验过程中受试产品和试验设备的监测要求,同时应给出相应的记录表格;(m)故障的报告和处理:应明确在试验过程中发生故障后应按何种方式进行报告,应填写哪些记录以及故障的处理程序;(n)试验结束:应规定试验的结束方式、试验提前结束的条件以及试验结束后应完成的工作项目;(o)试验报告要求:应明确由谁编写试验报告、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应提交的单位部门;(p)有关问题的说明:应对试验大纲中其它章节中尚不明确的事项进行规定,以保证试验大纲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GJB899实施指南

GJB899实施指南

GJB899实施指南MTBF可靠性鉴定试验GJB899A2009解读GJB899A-2009规定了系统或设备的可靠性鉴定试实验要求,并提供可靠性验证试验的统计试验方案(指数分布)、参数估计和确定综合环境条件的方法以及可靠性验证试验的实施程序。

一、相关可靠性术语:1、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的验证区间在试验条件下MTBF真值的可能范围,即在所规定的置信度下MTBF的区间估计值。

2、MTBF观测值(点估计值)产品总时间除以责任故障数。

3、MTBF检验下限可接收的低MTBF值。

咱们平时做MTBF试验做M就是这个下限值。

4、MTBF检验上限若产品的MTBF真值不小于检验上限,那么产品树妾收的概率至少是100(1-a)%。

5、MTBF预计值用规定的可靠性预计方法确定的MTBF值。

6、生产方风险MTBF真值不小于检验上限时,判定MTBF真值小于,上限的大概率。

7、使用方风险MTBF真值小于检验下限时,判定真值不小于检验上限的大瞬。

二、可靠性鉴定试验大纲TSS括下列内容:1、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2、引用标准和文件3、受试产品的说明和要求4、统计测试防案5、综等环境条件6、试验设颍口测试设备要求7、故障判据、分类和统计原则8、试验前的相关工作9、试验过程中的监测及记录要求10、故障的报告和处理要求11.有关问题的说明。

三、可靠性鉴定试验中应力类型:实测应力,其次是估计应力,后才是参考应力。

四、综合环境条件一般包括哪些应力类型:1、电应力2、振动应力:振动类型,频率范围、振动量值、施力幅动防线和方式3、温度应力:起始温度(热浸、冷浸)、工作温度(范围、温度变化率和持续时间)、每剖面的温度变化情况等。

4、湿度应力5、产品的工作循环方式。

五、关于故障判据:1、受试产品不能工作或部分功能丧失2、受试产品参数检测结果超出规范允许的范围3、产品的机械、结构部件或元器件发生松动、破裂或损坏。

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状态时,应判定受试产品出现了故障,应按照相关的测试程序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 ZX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可靠性技术标准)Q/ZX 23.002 - 1999 可靠性鉴定试验指南1999-08-26 发布 1999-09-01 实施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Q/ZX 23.002 - 1999前言本标准规范了产品的的可靠性鉴定试验(寿命为指数分布的产品)所进行的工作,并提出了相关工作的方法。

作为各相关部门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具体工作中可以根据情况参照进行。

本标准由Q/ZX 23.002-1998修订而成,针对原标准中的加速系数的计算作了详细的说明,规定了试验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ZX 23.002-1998。

本标准由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质量企划中心可靠性部提出,技术中心技术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质量企划中心可靠性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国勇。

本标准于1998年6月首次发布,于1999年8月第一次修订。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可靠性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可靠性鉴定试验(寿命为指数分布的产品)的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子产品的可靠性鉴定试验。

注:从理论上说,包含未筛选剔除早期故障的产品寿命不是指数分布,因此使用本指南的产品应经过较严格的筛选才投入试验。

2 引用标准GJB 451-1990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MIL —STD —721C )GJB 813-1990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与可靠性预计(MIL —STD —756B ) GJB 899-1992 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MIL —STD —781D 及MIL —HDBK781) GJB/Z299B-1997 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MIL —STD —217F ) YD 282-1982 邮电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

YD/T 642-1993 载波通信设备可靠性指标及试验方法。

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可靠性试验(reliability test )为分析、评价产品的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

3.2 可靠性鉴定试验(reliability compliance test )为确定产品可靠性与设计要求可靠性的一致性,用有代表性的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所作的试验,并以此作为批准定型的依据及主要设计、工艺更改的鉴定。

3.3 定时截尾试验达到规定的累计试验时间就截止的试验。

3.4 截尾序贯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将累计的相关试验时间和累积的相关失效数与规定的判断接收、拒收或继续试验的标准进行比较,作出判决。

3.5 环境应力筛选(Environmental Stress Screening )是在电子产品上施加随机振动及温度循环等应力,以鉴别和剔除产品工艺和元件引起的早期故障的一种工序或方法,简称ESS 。

3.6 试验剖面(testing profile )可靠性试验所用各种试验条件(工作条件与环境条件┅)的组合顺序。

在试验剖面的一个周期内,应明确诸工作条件。

环境条件存在于哪一段时间区间内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7 关联故障(relevant failure )及非关联故障(nonrelevant failure )已经证实是未按规定的条件使用而引起的故障,或是已经证实仅属某项将不采用的设计所引起的故障叫“非关联故障”;否则叫“关联故障”。

Q/ZX 23.002 – 1999代替 Q/ZX 23.002 – 1998关联故障用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包括:a)设计或工艺故障,即由于产品或零部件设计缺陷或工艺不可靠造成的故障。

例如电路在规定容许的高温下性能漂移超过容许限,电装的焊点虚焊等等;b)零部件故障,即由于零部件故障引起的产品故障。

例如CMOS电路由于闩锁效应使电路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等等。

在可靠性试验中,如果有几个相同型号的元器件一起出故障,如果判定它们不是从属故障,则应算作出现了几个独立的关联故障;c)耗损零件故障,某些有规定使用寿命的零件,例如磁控管,如果试验前已明确使用寿命,在试验中,在使用寿命期间出现故障算关联故障(在使用寿命期后出现故障是非关联故障);d)多重故障。

如果在可靠性试验中有多种零件一起出故障,如能判定其中任一个零件的故障均能独立地阻碍产品正常工作,则每个故障应计为关联故障;e)间歇故障(有时是瞬间故障)。

任一产品的间歇故障在第一次出现时应算作关联故障,但在产品同一部位相继出现的同一间歇故障不应把关联故障重复计数;f)BITE(机内测试设备)故障。

BITE的每一次虚警,如果是独立的应计为一个关联故障。

注:对于可靠性试验中出现的关联故障,如果采取了有效的针对性纠正措施,试验证明措施已消除了这种故障,则可不算关联故障。

3.8预计值(preview)θP是产品研制中按照设备的设计使用环境,用可靠性预计的方法确定的MTBF值。

3.9门限值(threshold)θT是产品达到的使用指标。

它能满足产品的使用需求,它是确定最低可接受值的依据。

注:可信性指标应根据产品的类型在论证时提出目标值和门限值。

3.10规定值(specified value)θ0是合同和研制任务书中规定的期望产品达到的合同指标。

它是承制方进行可信性设计的依据。

3.11最低可接受值(minimum acceptable value)θ1是合同和研制任务书中规定的产品必须达到的合同指标,它是考核和验证的依据。

注:应在制订合同和研制任务书时,提出可信性指标规定值和最低可接受值。

3.12点估计值θ^根据对产品的样本试验后观测得到的样本值,估计出总体参数的某个具体值,称为点估计值。

它是某一个试验的统计值,对于电子产品,其寿命服从指数分布。

θ^ = T/r = (1/r)[Σt i+(n-r)t r]r ——故障数;T ——总试验时间t i——第i个产品故障前的工作时间;t r——第r个故障发生的时间(即定数截尾时间),如果是定时截尾试验,则用t0替代t i;n ——样本数。

3.13 温度加速系数(temperature accretion factor)设某产品于温度T1下的故障率为λ1,在温度T2下的故障率为λ2,则温度T2下对温度T1的故障率加速系数为←A T =λ2/λ1如今T 1为常温标准值为25℃,此时的最低可接受值为θ1,则于环境温度为T 2时的最低可接受值应为θ1/A T由于产品各元器件的激活能不同,结温不同,应分别计算后综合出产品的加速系数,产品以可靠性预计得加速系数后修正为宜。

3.14 接收概率(probability of acceptance ) 具有一定质量的批,按给定的抽样方案接收的概率。

3.15 拒收概率(probability of rejection )具有一定质量的批,按给定的抽样方案拒收的概率。

3.16 极限质量(limiting quality )比极限质量更差的质量水平是不能接收的。

因此,极限质量是能接受的质量水平的极限值。

3.17 使用方风险(consumer ’s risk ),记为β当产品的质量水平为极限质量时,产品被接收的概率。

注:比极限质量再差一点的批产品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必须相应的接受概率比较小,但因OC 曲线是连续的,所以极限质量点的接收概率L (θ1)也应比较小的,它是比θ1更差的批产品被接收概率的上限。

3.18 可接收质量水平(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记为AQL当产品的质量水平为可接受质量水平时,批产品以高概率被接收,如以平均寿命为质量指标,则可接受质量水平记为θ0。

3.19 生产方风险(producer ’s risk ),记为α当产品的质量水平为可接受质量水平时,产品被拒收的概率。

注:生产方从生产成本等各方面权衡后,选定一个生产方认为可接受的质量水平θ0,它不一定是目标值。

可接收质量水平点θ0的接收概率L (θ0)是较高的,即1-L (θ0)=α是较低的。

3.20 鉴别比(discrimination ratio ),记为dθ0与θ1之比,d =θ0/θ1。

4 技术要求 4.1 前期技术要求4.1.1 电子元器件均符合设计要求的质量等级,规定元器件的筛选测试均已通过。

4.1.2 电子产品在进行可靠性鉴定试验之前,必须经过可靠性试验,暴露出设计、工艺、生产、管理中的可靠性薄弱环节,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或者已确定电子产品在可靠性试验中发现的所有故障已经解决并得到改正。

4.1.3 元器件(或单板/组件)必须100%经过高温加电老炼,对暴露出来的早期故障率高的批次性元器件已采取纠正措施。

4.1.4 产品单板/组件(或整机)应经过ESS ,对暴露出来的系统性、批次性可靠性缺陷已采取纠正措施。

(对决定采取但还来不及采取的措施列单说明)对暴露出来的偶然性可靠性缺陷已予补救。

对进行ESS 的时间不计入鉴定试验的总时间内。

4.1.5 通过产品的可靠性预计提供产品在常温T 0下的故障率λ0及在高温环境温度T 之下的故障率λT ,得到故障率加速系数A t =λT /λ0。

4.2 在可靠性鉴定试验中试验的应力等级可靠性鉴定试验在高温环境通电进行。

4.2.1 电应力产品所加的电应力应分为三个工作电压,拉偏高电压、拉偏低电压和典型工作电压。

时间的选取一般拉偏时间分别为25%,鉴定试验可按照如下的方案顺序调整电压:典型工作电压——拉偏高电压——拉偏低电压——典型工作电压。

时间的分配可以为:25%——25%——25%——25%。

在整个鉴定试验的过程中,产品的负载和使用应为典型的运行状态。

4.2.2 温度应力选定的高温环境温度可为: 45℃±2℃,55℃±2℃,70℃±2℃也可以选其它温度,但以不引起新故障机理为限。

4.3 在高温环境通电试验的累计时间t 高的选取t 高=t 试/A T -t 可/ A T ’t 试 为根据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案要求的累计试验时间。

t 可 为投入可靠性试验设备中作可靠性试验的产品累计试验时间(不计加速系数)。

t 高 为投入高温环境中作鉴定试验的产品累计试验时间。

A T 为高温环境的加速系数。

A T ’ 为进行可靠性试验的加速系数。

注:在产品已满足4.1前期技术条件后,可以不进行可靠性试验,此时t 可=0,t 高=t 试/A T 。

4.4 在高温环境中的加速系数的选取由于电子元器件对温度应力均呈现相同的趋向,随温度的升高,元器件的失效率增大,寿命减少。

因此在鉴定产品的寿命或者产品的可靠性指标时须先确定在高温环境下的加速系数。

对电应力不考虑加速系数。

4.4.1 对半导体微电路来说,加速系数决定于激活能(Ea )A T =exp[EaK(1/T 1-1/T 2)]T 1——常温(25℃)+T J +273 T 2——试验温度+T J +273T J —— 最坏情况下的结温,它是相应环境下的器件表面热阻和功耗的发热达到的温度K=0.8617×10-4eV/度(波尔兹曼常数) Ea —— 激活能(eV )不同的器件激活能不同,结温不同,应分别计算后综合出产品的加速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