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全部教案(共4节)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目标:1、知道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了解我们身边有哪些材料是天然材料,哪些材料是人造材料。
2、通过比较棉花与晴纶棉,发现他们的相似之处与不同点,初步了解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异同之处。
3、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为什么现在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用人造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多。
教学重点:1、了解我们身边有哪些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了解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通过比较棉花与晴纶棉,发现他们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比较,了解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棉花、晴纶棉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我们身边的物品,想一想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初步了解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各自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33页的一首小诗:爸爸用木头,给妈妈做小桌子,那木头是哪来的?妈妈用布,给我做花裙子,那布是哪来的?我用纸,给洋娃娃折扇子,那纸是哪来的?2、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木头、花布和纸张分别是从哪里来的?3、教师引导:同学们,木头、花布和纸张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有什么特点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探究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
4、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究材料的分类。
板书课题: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二、探究生活中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探究建造房子的材料教师引导: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座大房子里幸福的生活。
同学们,你们知道造房子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吗?学生说一说造房子需要用到的材料。
预设:沙子、水泥、砖头、木料、钢筋、铝合金、玻璃、瓷砖、电线、大理石、灯具、塑料等等。
教师相机出示这些材料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的?哪些是人造的?属于天然材料的有:沙子、木料、石料、大理石。
属于人造材料的有:水泥、钢筋、铝合金、玻璃、瓷砖、电线、灯具、塑料等等。
三、认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概念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材料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材料,一类是人造材料,那么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呢?出示课本35页上面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预设:天然材料是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 身边的材料(全单元)》优质PPT公开课件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塑料的来源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 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羊 毛
直接来自
木 材
于大自然
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比较棉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实验一:“感官总动员”直接对比棉花和腈纶棉
谢谢观赏!
再见!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
13.纸
讨论纸的用途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 它们有什么用途?
……
各种用途的纸
牛皮纸
卫生纸
书写纸
宣纸
箱板纸
新闻纸
复印纸
人民币
古代的造纸术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 ( 公 元 105 年 ) , 蔡 伦 在 总 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 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 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 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 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 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 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 “蔡侯纸”。造纸技术的 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 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造 纸术也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之一。
电线 常用工具
周围的金属制品
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什么用 金属制作它们?
金 铁
银 镁
锌 铅 铜
金属的共同性质 活动一
用砂纸打磨铜棒、铁棒、铝棒的表面,仔细观察,你 有什么发现?
金属有光泽。
金属的共同性质
分工明确 观察仔细 记录整理 注意安全
注意事项
金属的共同性质 活动三
用铁锤分别敲打铜丝、铁丝、铝丝,你有什么发现?
看一看
A 棉花 白色
B 腈纶棉 白色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身边的材料(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人造材料的 性能优越
不对!两 种材料用 的都比较 多。
天然材 料性能 不够好
思考:下面材料中,那些是天然材 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棉 棉布 羊毛 塑料 木材 纸
花
袋
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
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 2700吨纸、 27万吨水。
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一年就节 约4745亿张纸,就可少砍伐158万棵树。
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用纸的方法?
节约用纸小妙招
(1)纸巾擦嘴时用一半。 (2)旧本子背面做草稿。 (3)课本循环使用。 (4)生活中能用毛巾尽量不用纸。 (5)正反两面打印文件。 (6)废纸回收再利用。 (7)电子化办公,减少用纸。 (8)打印机旁贴上“节约用纸,善待资源”标语。
研究不同纸的结实程度
实验方法:把报纸、 牛皮纸、宣纸分别从纵 横两个方向裁成长、宽 一样的纸条,相互钩住 往后拉一拉,看看横向 和纵向哪种更结实。
想办法做一只不渗水的纸船
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用纸的方法?
课外小知识:
一 张 普 通 的 贺 卡 纸 要 消 耗 10 克 优 质 纸 张,每10万张为1吨,合4.8-5.2立方米木材, 相当于5棵20年生的树。如果生产1000万张贺 卡,将要砍掉500棵这样的树。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
14.金属
回忆一下,你见过哪些物品是由 金属制成的?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说课稿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身边的材料》是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周围的物体,了解和认识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材料的初步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身边的物体和材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材料的分类和特征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一些特殊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探究来拓展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2.难点:学生能够对特殊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践活动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小组讨论等手段,辅助学生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身边的物体和材料,引发学生对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
2.探究活动一:观察和分析常见材料的特点,如纸张、塑料、金属等。
3.探究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特殊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如玻璃、纤维等。
4.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实践,如制作小礼品、进行材料的分类等。
5.总结与反思: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图示、列表等形式,将材料的特征和用途进行展示。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
可以通过观察、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科学苏教三年级下册单元 身边的材料《纸》教学设计
13.《纸》【教材分析】《纸》位于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是本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紧接一级主题的第一课。
它首次展开对二级主题的研究,为其他的三个次级主题的研究做出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的铺垫,是研究纸、金属、塑料的引领课。
纸是学生常见常用的材料,学生对纸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容易引发学生进行较为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纸这种材料,学生常见常用,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容易引发学生进行较为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研究。
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3. 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用途,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4. 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纸的一些特性和特点。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探究。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各种纸制品(宣纸、卫生纸、餐巾纸、报纸、打印纸、牛皮纸等)滴管、有颜色的水、蜡笔、水盆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谜语导入新课。
师:听说咱们班的孩子个个都是猜谜高手,那你们能猜出这则谜语的谜底吗?(课件出示)2.生:纸。
(板书课题:纸)二、介绍纸的用途及发明1、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用过那些纸?它们都有什么用途呢?谁来说一说。
2、生1:餐巾纸吸水性强,可以擦嘴巴:生2:牛皮纸结实,可以做包装袋;生3:作业本纸光滑不渗水,可以写作业……3、师:了解了这么多纸,可见纸已经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交流,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及它们的用途,教师掌握学生对纸的认知程度。
]4、师:那谁知道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是哪个国家?生:中国师:没有纸之前,人们都将文字写在什么材料上?(生汇报,课件出示)直到东汉时期,蔡伦总结了前人经验,发明了新型造纸术,成为了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1.认识周围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知道材料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科学探究:1.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2.能根据计划探究材料的特征。
科学态度:1.能积极想办法比较棉花与腈纶棉探的异同之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意识到保护天然资源的重要。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人造材料。
教学重点认识周围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计划探究材料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塑料尺,本子,燕尾夹。
学生材料:棉花、腈纶棉、放大镜、小烧杯,水,培养皿,火柴。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来上课的时候,老师带了几个小东西,你能不能说说他们是什么材料做的?2.师:回答得这么自信,那老师考考你们?3.师:(出示塑料尺)这种直尺是什么材料做的?生:塑料。
4.师:(出示燕尾夹)这个夹子是什么材料做的?5.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那老师要加大难度了。
在我们生活中,建造房子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PPT出示图片)请同桌两个人互相轻声说一说。
6.师:谁来说说你们的交流结果。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将这些材料的图片展示在黑板上。
7.师: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的?哪些人造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8.师: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呢?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挑一挑,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上台展示。
9.师:大家都同意吗?学生发表自己的分类依据。
10.师:是的,沙子、石子和木材直接来自于大自然,是天然材料。
而玻璃、钢筋、水泥等是人们制造出来的,是人造材料。
(指着黑板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板书题目)二、认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1.师:那人造材料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比如纸、玻璃和塑料,哪位同学挑选一个你知道的说一说?(根据学生的答案点击PPT中的相应图片,出现超链接后的详细图解,再进行师生交流,再点击图片则回到前面。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身边的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对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的了解,以及对材料的分类和简单识别方法的探究。
教材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身边的材料有所了解,但可能没有系统地思考和总结。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材料的名称和特征。
2.能够对材料进行分类和简单识别。
3.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2.难点:对材料进行分类和简单识别方法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材料的分类和识别。
3.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材料的分类和识别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材料的实物或图片,如塑料、纸张、金属、玻璃等。
2.准备分类和识别的材料样本。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我们身边的材料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材料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材料的分类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材料的分类和识别。
每组发放一些材料样本,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
4.巩固(5分钟)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分类结果,并解释分类的依据。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区分不同材料的制品?如何提高环保意识?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材料的分类和识别方法,以及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思考家庭的材料使用情况,写一篇短文,介绍家庭中不同材料的用途和特点。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说课稿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身边的材料》是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包括塑料、金属、纸张、玻璃等,并探究这些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究的能力,提高对科学现象的敏感度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身边的材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他们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知道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明白科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知道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深入认识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引出本课的主题。
2.探究材料: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分享与交流: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4.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解决问题。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身边的材料》1.观察与思考•物品:塑料、金属、纸张、玻璃等•问题: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2.实验与探究•性质:密度、硬度、透明度等•用途:包装、建筑、家具等3.总结与拓展•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解决问题?八.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是否能够主动观察、实验和探究。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全部教案(共4课时)
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全部教案(共4课时)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中的第1课。
本课是对后面3课学习内容的引领概括。
学生通过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认识常见材料,根据材料的不同来源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
本课教科书安排了以下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让学生依据日常生活的积累利用多种感官和方法去认识材料,展示自己的观察与平常的积累,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实作为依据,为他们打开一片视野,从而引起对材料的兴趣,愿意去探索材料世界的科学奥秘。
第二个内容:是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通过平时积累较好抓住材料特点,让学生在研讨中,拓展学生的认知。
第三部分内容:是知道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通过对材料的研讨,知道材料可以粗略划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并且揭示两种材料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分析具体事例中了解材料的构成、发展和变化。
在对棉花和腈纶进行比较中,发现它们的相似处与不同点,旨在了解材料之间的性质差异和来源渠道不同。
教科书上还安排了一个思考身边的物品中使用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多寡的原因。
意在巩固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行展开对材料的探究活动,树立保护环境资源的观念,拓展学生对材料的认识。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
通过二年级上册科学“它们是用什么做的”的单元学习,学生对生活中的材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他们的观察经验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但在合作分享的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如果让他们合作观察一份材料的话,可能会引发一些矛盾,因此材料要充足。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可能很容易分散,把握课堂节奏,逻辑清晰,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教案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新版本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一课题。
基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材料有了基本的认知,本课将继续从三个层面来丰富学生对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
第一阶段:感性认识阶段。
通过调动各种感官器官去观察、触摸发现身边的材料,并尝试用生活经验来分类。
第二阶:理性认识阶段。
能根据材料的不同用途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分类。
第三阶段:对比总结。
分析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不同,并能树立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许多物品,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常识,认识物品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但是并不具备对物品进行分类的思想,至于各种材料所具有的特性,就更不能明白了。
因此,本节课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生活物品的探究兴趣,并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描述的能力。
以期树立学生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讲授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1.知道生活中材料的简单分类。
2.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比力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树立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讲授重点】探究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之处。
【讲授难点】了解身边物品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多寡的原因。
1【讲授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棉花,腈纶,烧杯,镊子,酒精灯,火柴,石棉网、水。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展示几件物品——塑料直尺、铰剪、桌子、窗帘等。
请问: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2.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设计企图:通过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材料在我们生活中的普及度。
三年级科学下册《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身边的材料》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初步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2、懂得动手制作新材料的一些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
2、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不断在发明新材料。
【教学重点】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难点】懂得动手制作新材料的一些方法。
【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3、乐于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难点】学会搜集信息。
【教学准备】汽水灌、字典、报纸、小刀、钥匙、杯子
【教学内容】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目标】
1、初步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2、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3、乐于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难点】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三年级科学下册-身边的材料 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下册-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身边的材料一、教材分析通过已有的知识,判断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并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二、学生分析: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观察和摆弄身边的物体。
他们会用积木搭盖“房子”,把金属丝弯曲成各种形状,当看到大块的塑料漂浮在水面上时,他们常常会感到非常好奇。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材料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有关身边材料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由老师带来一些身边物品,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物品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想知道有关身边所用材料更多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
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以及材料的分类、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的区分、创新意识【教学难点】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 教学引入:教师谈话: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你知道哪些材料?学生回答:木头、金属、塑料、纸、布、泥、棉花、石油、沙子、水、毛……教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我们身边的材料,板书:身边的材料。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活动一: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师:认真看课件, 图上的物品是由哪些材料组成的。
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讨论。
生:学生回答,木头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头制成的等。
最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2021年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含反思)班级:任课教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通过两年半的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本学期在学生在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植物与环境》、《观测天气》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有周期性变化的事物进行长朗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发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并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另一个是通过《声音的奥秘》、《身边的材料》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里的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
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
第二单元主要研究植物和环境的关系。
分别选择了沙漠里、水生和石头上植物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植物的形态各异和它生长环境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植物的形态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
通过学习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为四年级下册《生物与生命》中对植物适应季节变化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
这一单元与原先的自然课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注重了活动性和趣味性。
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
这一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物质世界”中关于材料的内容标准编写的,要使学生能判断物体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如纸、金属、塑料等,并能按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
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的材料。
2021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全部教案(共4节)
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
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要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2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描述某些材料的导电性能、透明程度能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
16.1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不一样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材分析】《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身边的材料》的第一课时。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单元全部课件(共4课)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比较和认识塑料的优点
1 塑料尺、钢尺
2 塑料袋、纸袋
3 塑料碗、瓷碗
4 塑料椅、木椅
鉴别羊毛制品和塑料制品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方法
现象
看一看
羊毛绳表面有细毛(羊毛纤维); 塑料绳没有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造房子需要用到哪些材料?
纸
玻璃
钢铁
塑料
木材
石材
羊毛
棉花
活动:给周围的材料分类
要求:调查一下你书包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 它属于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物品名称
可能使用的材料 是否天然材料(是的打勾)
比较棉花和腈纶棉的异同
01 看一看 01.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B )。
A.光泽 B.延展性 C.硬度 D.形状
2.请仔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B.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C.放置百叶箱时,箱门朝北,箱底离地面1.5米。 D.我们用锤子分别锤打不同物质的金属丝,发现它们都是非常坚硬的。
10.在常见的材料中,有的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
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属于人造材料。( √ )。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造纸术
1 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 东汉蔡伦 3 用树皮、麻绳头、破布、
旧渔网等作为原料 4 轻便且价廉
研究不同纸的吸水性
在大小完全相同的不同纸的同一高度、同一位置滴上1滴红 墨水,观察水渍的大小和蔓延快慢比较其吸水性。
宣纸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七课〈身边的材料〉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七课《身边的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 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2) 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愿意把自己找到的材料告诉他人,乐于与人合作。
(2) 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3、科学知识目标:(1) 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2) 能初步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3) 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懂得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三、教学难点:能以制成物品的材料为准,给物品分类。
四、教学用具PPT、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一次性纸杯、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三脚架、玻璃棒、牛奶、醋、打火机、过滤网五、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出示几种学生熟悉的物品的图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东西,你们看它们是什么?生: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一次性纸杯、烧杯。
师:这些都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生:钢铁、黏土、塑胶……师:它们是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做成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身边的材料》(板书)(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就课本第40页,跟学生一起谈谈古代人如何运用身边的材料。
师:我们的生活用品用这些材料制成的,那古时候的人们用哪些材料制作生活用品的?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40, 观察图片,说说古时候的人们用哪些材料制作生活用品的?生: 衣服用动物的皮毛做的,房子用木材和动物的皮毛建的,打猎用木棍,用石头来切割东西……师:那么他们的生活用品材料来源于哪里?生:都是在身边的,是自然环境中的材料。
师:对,他们制造生活用品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存于自然环境中的,比较粗糙简单的。
那么我们把这样的材料叫做什么?生:天然材料师:你在书上哪里找到的?请同学们把它画出来。
2021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课件
蜡光纸
探究纸的特性
纸张能力大比拼: 2、比一比,哪种纸的结实程度强?
书写纸
宣纸
牛皮纸
蜡光纸
探究纸的特性
纸的种类
实验方法
结实程度排序
书写纸
宣纸 牛皮纸
纸条对折后互相钩住,两人 拉一拉,看看哪种纸不易断。
蜡光纸
探究纸的特性
纸张能力大改造: 想一想,如何做一只不会湿的纸船。
研究节约用纸的好办法
一张普通的贺卡纸要消耗10克优质纸张,每10 万张为1吨,合4.8~5.2立方米木材,相当于5棵20年 生的树。如果生产1000万张贺卡,将要砍掉500棵这 样的树。
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介绍纸的发明史
原料: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 特点:轻便、价廉。 贡献: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蔡伦
探究纸的特性
纸张能力大比拼: 1、比一比,哪种纸的吸水能力强?
书写纸
宣纸
牛皮纸
蜡光纸
探究纸的特性
纸的种类
实验方法
吸水本领排序
书写纸 宣纸
牛皮纸
在纸的中间、滴1滴蓝色墨水, 稍等一会,观察结果。
1.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木材
纸
塑料
调查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以及分别是什么材料。
调查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以及分别是什么材料。
物品名称
材料
是否天然材料
调查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以及分别是什么材料。
常见的材料中,有的直接来自大自然,如 木材、石材、棉花、羊毛等,它们属于天然材 料;
有的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 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 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塑料等,它们属 于人造材料。
探究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异同之处比较棉花和腈纶腈纶腈纶棉花棉花外观柔和富有弹性柔软毛绒感燃烧蓝色烟灰发出烧毛发的臭味味光泽耀眼手感松软有沙沙轻微响声先融化后燃烧有光亮并且有酸味的气体形成黑色小球不易捏碎探究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异同之处你知道为什么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而人造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
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要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2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描述某些材料的导电性能、透明程度能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
16.1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不一样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材分析】《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身边的材料》的第一课时。
学生通过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的学习,已经认识了常见的材料及轻重、厚薄、颜色等特征,因此学生对材料已有了初步认识。
材料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之一。
本课是带领学生深入认识身边的材料多样性,继而知道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并发现它们的相似处和不同点。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以及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材料。
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让学生调查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以及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材料,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材料的广泛性,同时也认识到身边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第二部分,知道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
木质纤维、沙砾、石油,以及羊毛、木材,这些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是天然材料。
而木质纤维浆化制成的纸,沙与其他矿物质反应制成的玻璃,石油加工制成的塑料,都是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所以,纸、玻璃、塑料都是人造材料。
第三部分,比较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异同。
教材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棉花(天然材料)和腈纶棉(人造材料),用看、摸、浸、烧等方法进行辨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相似处和不同点。
第四部分,思考身边的物品使用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多寡的原因。
旨在复习、巩固学生在本课所学,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的学习,已经初步能够认识并辨别出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初步了解材料轻重、厚薄等特点,但对材料的多样性以及材料的分类和性能还不够了解。
一些学生容易依据有没有人参与来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依次说说纸、玻璃、塑料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也可以举出更多的事例,从而让学生理解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依据不是有没有人的参与,而是有没有人工合成的材料出现。
在实验过程中,用燃烧法辨别棉花和腈纶棉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
实验前有必要进行充分的操作引导和安全提醒,以便学生理清探究思路,明确观察对象,提高探究的有效性,从而让学生有信心完成探究活动。
此外,棉花和腈纶棉的有些特征在课堂上不易进行对比实验,教师可补充阅读内容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棉花和腈纶棉。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观察周围的物品展开对材料的思考,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在学完本课后还能保持对身边材料研究的兴趣,以及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的需求增加使得人造材料越来越多,要珍惜天然材料,保护环境。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材料的多样性,并进行简单分类。
2.通过阅读和交流,知道什么是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到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性能有异同。
科学探究:1.会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在教师引导下,能利用多种方法探究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异同。
科学态度:1.能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乐于交流结论。
2.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探究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异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愿意节约资源,爱护环境。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和交流,知道什么是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到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性能有异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棉花,腈纶棉制品,烧杯,培养皿,量筒,镊子,打火机,水木屑,砂石,纸,塑料,玻璃。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问题1.仔细观察下我们这间教室(或看教室图片),里面有哪些物品?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教师可以提前放置一些物品量杯等)2.生答:桌子-木材;窗帘-布料;量杯-塑料;窗户-玻璃;书-纸等3.木材、布料、塑料、纸、玻璃等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而材料是我们生活的物质基础之一。
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了生活中成千上万的物品。
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
4.教室内的物品是用一些材料做的,那建造一座教室这样的房子又会用到什么材料呢?5. 生答材料有砂石、水泥、钢筋、木材、混凝土等。
6. 我们身边的材料还真多啊(课件出示材料图片),这么多材料哪些来自大自然?哪些是人造的?今天我们学习第1课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板书)[设计意图:从孩子熟悉的教室内的物品入手激发孩子思考材料的问题,再适当提高到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使他们认识到材料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并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这些材料哪些来自大自然,哪些是人造,自然导入课题。
]二、研讨交流分类1.请小组内每两人互相轻声说说以上材料哪些是天然的,哪些是人造的?2.生上台指材料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可能部分同学会认为简单加工木材是人造材料)3.同学们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区分还有些意见不统一,到底依据什么区分呢?4.引导:(课件出示)出示砂石、木材、棉花,这些材料我们可以从哪里得来?5.生:大自然。
6.师总结:像砂石、木材、棉花等这样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就是天然材料。
7.(课件出示)玻璃、塑料、纸,这些材料我们怎么得来?生阅读课本118页文字和三幅图。
8.学生回答:木质纤维浆化成纸、沙粒与其他矿物质反应制成玻璃、石油加工制成塑料。
师补充:玻璃或塑料加工过程视频。
9.提问:玻璃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加工制成的,它能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吗?10.生:玻璃是用石英砂等天然材料为原料,经过烧制而成,它不能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不是天然材料。
11.木材经过人简单加工后做成桌子,那做桌子的材料还是天然的吗?12.生:是天然材料。
13.师总结:(课件出示)只有像玻璃、塑料、金属、陶瓷等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叫人造材料。
不能依据是否有人的参与就叫人造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材料分类,倾听质疑别人的观点。
交流纸、玻璃和塑料的来源,激活学生对于材料的原有认知。
了解木质纤维浆化制成的纸,沙与其他矿物质反应制成的玻璃,石油加工制成的塑料,从而了解人造材料是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进一步知道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分类]三、实验探究发现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我们家里做棉胎的两种常用材料,棉花和腈纶棉(图示和实物),你知道哪个是天然材料?哪个是人造材料吗?为什么?2.生答:棉花是天然材料,腈纶棉是人造材料。
(预设有学生不知道腈纶棉,教师也可直接告知)。
3.它们都带有一个“棉”字,都能保暖,但是它们的保暖性能和其他特点是否一样?怎样来观察比较呢?小组讨论计划。
4.小组汇报,师生交流(预设学生会根据原有经验提出用看一看颜色、闻一闻气味、摸一摸等方法。
5.引导:如果把棉花和腈纶棉分别放到自己的手背上,会有什么感觉?【提示】棉花和腈纶棉保暖性都好。
我们还可以用浸一浸入水的方法研究棉花与腈纶棉吸水本领。
你们觉得该如何实验呢?(暗含着条件的控制,教师引导。
)6.生答师生交流。
把同样大小的棉花与腈纶棉的一端放在水里,过一段时间观察另一端是否有水流出,水量的多少是否不同。
7.引导:还有一种重要的方法用来观察和区分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就是烧一烧的方法。
观察棉花与腈纶棉燃烧时的火焰、烟、时间长短、灰烬、气味等。
如果用烧一烧的方法你们打算如何观察呢?小组讨论。
8.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燃烧时:(1)用眼睛看:火焰大小与颜色、燃烧产生的烟。
(2)用鼻子闻:燃烧时产生的气味。
燃烧后的灰烬:(1)用眼睛看:颜色、形状。
(2)用鼻子闻:灰烬的气味。
(3)用手按压:灰烬的软硬。
9.引导:做这个实验要用到火,要注意些什么?谁能大家一些安全提醒?10.生答师生交流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与要求(1)把棉花和腈纶棉分别放入玻璃器皿中。
(2)用火柴点燃,把燃烧的火柴放进烧杯中。
(3)注意观察火焰的颜色、大小。
(4)观察产生的烟的大小、颜色。
(5)闻一闻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味。
(6)观察灰烬的颜色、形状。
(7)用手按按灰烬会发生什么变化。
(8)温馨提示①点燃后,用过的火柴放在小烧杯里。
②观察时不能离火焰太近。
③灰烬完全熄灭,冷却后再闻和按。
11.引导:同学们用我们刚才讨论的方法,来比较一下棉花与晴纶棉,找一找他们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实验时要互相合作,做好活动记录。
12.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13.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活动过程及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完成活动记录表的填写。
14.小结:通过刚刚的比较,我们发现棉花与晴纶棉特点比较相似。
其实,不仅棉花与晴纶棉,其他的一些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也都有一些不同之处。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