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坡I号滑坡抗滑桩治理工程设计
马尾坡I号滑坡抗滑桩治理工程设计(续)
![马尾坡I号滑坡抗滑桩治理工程设计(续)](https://img.taocdn.com/s3/m/c475084db307e87101f69658.png)
丽62 =0 5 % >0 2 6 , 6 76 8 .0 % 满足要 求
.
② 混凝 土受 压 区高 度
z
个 A : =L =一 ,
:
= 5 : 3 4
6
1 4× 3 0 8. 00
查 规范 得相 对界 限受 压 区高 度 已=0 5 .3
0=0. 3× 3 0 5 9 0=20 7 m 6m
=
M ya mx
由查表 可知 实 际钢筋 面积 为 : =6 7 6 A 6 2 mm2 ( ) 核 2复 ① 配筋 率 :
最小 配筋 率计 算 :5 4 ×(
0. % 取 0. 0 % 。 2 26
As = l D=
) 5×( .530 =02 6即最 小 配 筋 率 为 02 6 > =4 16 /6 ) .0 .0 %
‘ =一 . t - 1 =— 9 3— 3 0 — 0— — — 一 =6 8 8 2 =0 — — — — —1= — — 1 6 .mm2 — — — — — — 3 8 8= — 6 7—— — ——— ——— 6— — —0 mm一 y 以o . × × × . ……
=1 / — A0 一 / — × .7 1 0 02 一 ̄1 2 =1  ̄1 2 0 00 = .77
y =0 5 . e= 1—0. 0 0 2 5× . 7 7= 0 9 3 .67
选用 HR M0 I 0级 钢筋 : = =3 0 a 6 MP 需要 提供 的钢筋截 面 积为 :
马尾坡 I 号滑坡抗滑桩治理工程设计 ( ) 续
郭 N, x t
2 3 桩 的配 筋设 计 .
土木工程 学院)
2 3 1 基 本 指标 .. 混 凝 土选 用 C 0 4
滑坡处治抗滑桩专项施工技术方案2
![滑坡处治抗滑桩专项施工技术方案2](https://img.taocdn.com/s3/m/2d1990a11a37f111f1855b88.png)
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1、工程概况 (1)2、地质构造 (3)3、治理方案 (4)二、编制依据 (6)三、施工准备 (6)1、人员设备配置 (6)2、场地清理及安全围护 (8)四、施工方法 (8)1、桩基施工 (9)2、桩基不良地质施工工艺 (10)3、钢筋制作与安装 (12)4、桩基砼的灌注浇筑 (14)五、质量保证措施 (15)1、技术措施 (15)2、管理措施 (16)3、施工过程控制 (16)六、安全保证措施 (17)1、安全生产目标 (17)2、技术保障措施 (17)3、安全应急救援措施 (18)七、文明施工措施 (20)1、文明施工 (20)2、环境保护 (20)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黔滇界)公路BD-T15合同段(K202+650~K209+730)抗滑桩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及特点1、工程概况K208+000-K208+345段发生时间为 2014 年 6 月中旬至下旬,分布于法窝互通 C 匝道(CK1+060-CK1+405)北侧山体,地质灾害类型以堆积岩体滑坡为主,坡面出现多条地裂缝,高速公路开挖高边坡开裂,并有巨石坍塌,后缘下错形成 5-10m 陡坎;其次为潜在不稳定山体斜坡,位于坡体东侧山体,高速公路在此处进行边坡开挖,山体岩石裂隙发育,造成局部范围成为潜在不稳定斜坡。
该挖方段原地形较平缓,后部至灰岩陡壁逐渐变陡,坡面上部为后壁灰岩陡壁崩塌错落体,主要物质为较大直径的灰岩块体及其风化填充物。
其下伏基岩为砂岩泥灰岩互层夹炭质泥岩(煤线),该滑坡在前部开挖后,形成较大的临空面,削弱了前缘抗力,从而在后缘的重压推挤下发生滑动,为推移式滑坡。
滑坡前缘位于高速路开挖后形成的高边坡上部,滑坡体北高南低,前缘宽 250m,高程约为 1815m,后缘宽约 370m (后缘大裂缝桩号 K207+600~K208+345),高程约为 1880m,滑坡体纵向长 150m,主滑方向 192°,滑坡面积为 4.65×104m2 ,滑体平均厚度为 30m,估算体积 1.39×106 m 3 ,含滑坡两侧影响范围及未开挖潜在滑坡体总体积约 1.60×106 m 3。
山体滑坡处治(抗滑桩)施工实例
![山体滑坡处治(抗滑桩)施工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d46474eccfc789eb162dc82e.png)
山体滑坡处治(抗滑桩)施工实例摘要:对危险性较大且施工条件困难的抗滑桩的施工方法做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对有类似情况的山体滑坡处治施工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滑坡体、抗滑桩、爆破、安全一、滑坡体及其所处地形、水文、地质情况2015年9月中旬,地处浙中盆地东部的我标段ZK23+780~910段左侧山体出现一系列的张拉、剪切裂缝,裂缝延伸长度较长,从方坑隧道左洞出口左端墙处—沈家公墓北侧—施工便道工棚处已形成连续的裂缝,滑坡体区域土方量约8.6万方,滑坡体已经向下滑动了一定的距离,受此影响,方坑1#桥左幅1#墩的两根立柱已经明显倾斜(立柱上已出现3道斜向裂纹),较远处方坑1#桥右幅4#墩高立柱出现倾斜,方坑隧道洞门墙左侧出现仰坡垮塌现象,且滑坡体随时存在继续发生的可能。
滑坡体所处区域属低山-丘陵地貌,自然地形坡度整体在400以上,其前缘为V形深沟谷,滑坡边坡上下陡立,相对高差近170米,坡度40~600。
区域内地下水有两种: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与基岩裂隙水,水量较贫乏,滑坡前缘为八仙溪,由北向南西径流,溪流宽10-20m,河床窄,水位浅,属山涧型河流,受季节性雨量控制明显,洪水期间水位暴涨,流量大,流速快,具有较强的冲刷力。
武义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据2002-2014年统计结果,4-9月份降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5.74%-72.97%,易于出现暴雨等灾害性气候,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
滑坡体处在厚层残坡积与不利坡体稳定的地层结构上,平面形态呈:“半椭圆形状”。
根据勘查与分析,该滑坡属于推移式中型中层-厚层残坡堆积层滑坡,滑坡体大,滑面较陡。
二、滑坡体处治抗滑桩设计情况设计处治方案(设计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要采用抗滑支挡和滑坡前缘坡体排水的方式处置滑坡体。
共设19根抗滑桩,其中设6个带桩板墙的抗滑桩,以保证此段路基与滑坡体的稳定性;在路基以外滑坡体影响范围,采用13根抗滑桩,A13~A10之间设桩板墙,桩深最深为32米,桩径2种:2.0x3.0米,2.5x3.5米。
马圈滑坡治理抗滑桩桩孔施工的快捷有效方法
![马圈滑坡治理抗滑桩桩孔施工的快捷有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5762db0242a8956bece498.png)
马圈滑坡治理抗滑桩桩孔施工的快捷有效方法谢晋水郭信君(中铁十四局集团山东济南250014)提行抗滑桩桩孔开挖,是整个抗滑桩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兹以朔黄铁路马圈滑坡治理工程中的抗滑桩施工实践为例,介绍桩井小孔爆破开挖及其喷锚支护的施工方法。
1工程简况1.1滑坡概况马圈滑坡位于朔黄铁路DIK44+940~DIK45+050段,地处山西省原平市滑坡中部。
该滑坡原为一已经稳定的古滑坡,但近期由于修建大运公路,在其前缘开挖路堑,致使滑体中下部复活,成为活动性滑坡。
滑坡区为一单斜构造的顺层滑坡,滑体内地层为破碎的砂岩、泥岩及页岩,风化程度严重~颇重;滑床部分主要由砂岩组成,岩质较坚硬,但裂隙发育;滑带土为可塑状,厚0.1~0.5m。
滑坡体长1约145m,宽约110m,主滑体贴厚度为13m~23m,滑体总体积为20万立方米。
1.2抗滑桩设计概况滑坡体治理主体工程设计为29根抗滑桩,分上下两排布置在线路上、下两侧。
上排桩12根,位于线路左侧,桩排轴线与线路方向平行;下排桩共17根,位于线路右侧,桩排轴线与滑体主轴垂直(与线路夹角为14°36′)。
抗滑桩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挖孔桩,最大桩长26m,最小桩长10m;桩身截面分为2m×3m、2.5m×3.5m和3m×4m三种。
滑坡体及抗滑桩布置情况见图1。
2抗滑桩桩孔开挖2.1桩孔开挖顺序为了尽量减少工程施工对滑坡体的扰动和影响、避免施工中相互干扰,必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施工中,采用跳挖施工方案,同一排桩间隔施工,上下两排桩沿滑坡主轴方向相错施工,即:上、下两排桩均首先施工奇号桩,奇号桩施工完毕,再进行偶号桩的施工。
2.2井口护壁施工平整施工场地并定位放线后,即可开始桩孔开挖。
因滑体表层岩石风化严重、岩体破碎,所以在井口上端2.0m范围内,做钢筋混凝土护壁锁口,井口护壁采用模筑砼分三节施作,每开挖0.6m左右做一节。
若2.0m以下围岩整体性仍然较差,井口护壁可视实际情况加深。
滑坡抗滑桩的设计要点
![滑坡抗滑桩的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8c43ba9bceb19e8b8f6ba44.png)
一、抗滑桩设计要求
1.整个滑坡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即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滑体不越过桩顶,不从桩间挤出;
2.保证桩周的地基抗力和滑坡的变形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3.桩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配筋合理,满足桩的内应力和变形的要求;
4.抗滑桩的间距、尺寸、埋深等较适当,保证安全,方便施工,节约成本。
二、设计步骤
1.分析滑坡的原因、性质、范围、厚度、分析其稳定状态、发展趋势;
2.根据滑坡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滑坡推力;
3.根据地形、地质及现场施工条件等确定设桩位置和范围;
4.根据滑坡推力大小、地形和地层性质,初定桩长、锚固深度、桩截面尺寸及桩间距;
5.确定桩的计算宽度,并根据滑坡体地层性质,选定地基系数;
6.根据选定的地基系数及桩的截面型式,尺寸,计算桩的变形系数及其计算深度,
7.根据αh或βh,判断桩是刚性桩还是弹性桩;
8.根据桩底的边界条件计算桩各截面的变位、内力及侧壁应力等,确定最大剪力、弯矩的位置;
9.校核地基强度(若桩身作用于地基的弹性应力超过地层的容许值或小于其容许值过多,则应调整桩的埋深、截面尺寸、间距,重新计算,直至符合为止.
10.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桩身的剪力图和弯矩图,根据剪力图和弯矩图对桩进行配筋设计;
三、计算过程
具体计算过程可以软件进行计算。
这里不在熬述。
滑坡整治工程抗滑桩施工组织设计
![滑坡整治工程抗滑桩施工组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58dfdb9e31433239689352.png)
滑坡整治工程抗滑桩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国道213(317)线都汶公路映秀至汶川段二级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项目汶川连接线K1+160~K1+270滑坡整治工程”施工设计图。
2、国道213(317)线都汶公路映秀至汶川段二级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项目汶川连接线K1+160~K+400滑坡整治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所附其他文件资料。
3、本单位对现场实地考察所得信息资料。
4、本投标人现有的机械设备、技术实力、施工能力和从事类似工程施工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5、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6、我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各项管理制度。
7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二、工程概况本段抗滑桩起讫里程为K1+160~K1+270,全长110米,共23根桩,其中1#至5#桩长16米,6#至7#桩身长18米,8#至16#桩身长20米,17#至20#桩身长18米,21#至23#桩身长14米。
桩截面尺寸1#至5#和21至23#为 1.5mㄨ 2.5m,其余桩截面尺寸均为2mㄨ3m。
桩身为C35钢筋混凝土,护壁为0.2m厚C20混凝土,全段抗滑桩共计桩长为410米。
三、工程地质、水文状况路线上地表覆盖层多为漂卵石土、块卵石土、块碎石土等,以硬土为主,出露基岩以花岗石、闪长岩、千枚岩、灰岩、安山岩等,以硬岩为主。
四、施组目标1、工期目标申请开工时间:2010年6月7日计划竣工时间:2010年12月7日2、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3、安全目标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管理。
确保“三无”:即无工伤死亡和重伤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水灾事故;“一控”:控制年负伤频率控制在2‰以下;“三消灭”: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操作、消灭惯性事故。
4、文明施工目标不污染环境,不造成水土流失,科学管理,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完整版)滑坡抗滑桩设计计算
![(完整版)滑坡抗滑桩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ec612847fd5360cbb1adb58.png)
抗滑桩设计一:设计题目某高速公路 K15+620~K15+880 滑坡处治设计。
二:设计资料1:概述某高速公路K15+620~K15+880位于崩坡积块石土斜坡前缘,原设计为路堑墙支挡块石土,泥岩已护面墙防护。
开挖揭露地质情况与设计差异较大,在坡题前缘全断面开挖临空后,受预计暴雨作用块石土形成牵引式滑坡。
滑坡发生后,对该滑坡进行施工图勘测,并结合工程地质勘测报告,对该滑坡提出处置的方案。
K15+620~K15+880滑坡采用“清方+支档+截排水”综合处理,滑坡处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要求对抗滑桩进行设计。
2:工程地质条件该高速公路 K15+620~K15+880 滑坡区位于条状低山斜坡中上部,沿该段公路左侧展布,前缘高程304m 左右,后缘高程355m 左右,地形坡角约30 度。
滑体纵向长约105 米,宽200~300 米,滑体厚度8~20 米,面积接近1.5×104m2,体积约15×104m3。
主滑动方向202°,属于大型牵引式块石土滑坡。
通过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滑体物质主要由崩坡积块石土(Q4c+dl)组成。
块石土呈紫红、灰褐等色,稍湿~湿,松散~稍密,成份主要为砂岩、少量粉砂质泥岩,多为中等风化,棱角状,粒径20cm~50cm,约占60%,次为小块石,约占10%,其间由紫红色低液限粘土充填.在滑体后部相对较薄,厚5~8m;在滑体中部、前端分布较厚,厚9~24m.滑动带(面)多为块石土与基岩的接触带,滑带厚0.2~0。
6m 左右,滑带土中小块石含量较低(〈5%),低液限粘土湿、可塑~软塑,有搓揉现象,见镜面、擦痕等.滑床物质主要为侏罗系沙溪庙组泥岩、砂岩。
泥岩多为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砂质含量不均,局部富集,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砂岩多为灰白色,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泥、钙质胶结,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
岩层产状265º~290º∠15º~28º,基岩顶面的产状近似于岩层产状。
滑坡治理工程大截面抗滑桩施工技术
![滑坡治理工程大截面抗滑桩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3af1fc1aaea998fcd220e53.png)
滑坡治理工程大截面抗滑桩施工技术0 前言我公司在承担了桩截面尺寸为2.4m×3.6m和2.0m×3.0m,桩长为25~30m,桩身混凝土为C25的大截面抗滑桩治理工程的施工任务。
滑体物质为碎石土,滑带主要为紫红色含碎石角砾的粉质粘土或含砾粉砂质泥岩。
滑动面倾角约23°,滑床由厚层状泥质砂岩或粉质泥岩组成,岩体较完整。
碎石土结构松散,同时其含水性和透水性较好。
为地表水的入渗提供了条件。
而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不透水层,造成大量的地下水赋存于滑动带,加速了古滑坡体的复活,同时也对工程施工带来严重影响。
本滑坡体地下水主要汇集于滑坡体中部及冲沟边缘,具体在44#、68#抗滑桩,涌水量达到3~4m3/h。
1 桩孔定位与锁口梁浇筑依据设计各桩中心点坐标、抗滑桩尺寸及抗滑桩的轴线方向,用平面几何解析法计算出或用AUTOCAD软件作为载体用图解法求得抗滑桩各角点及开挖角点的坐标。
由于滑坡整治工程对抗滑桩桩位精度要求不高,《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规定位移偏差<5cm[1],故可用全站议采用极坐标法放出桩孔开挖线,然后进行井口土石方的开挖。
当井口土石方开挖完成后,进行护壁钢筋的制安和模板的支护。
模板安装前应刷脱模油,以保证拆模后锁口梁混凝土的美观,在模板的支护过程中必须用全站仪对其位置进行校核以保证抗滑桩位置的准确性。
模板支护好后即可按实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拌制,拌制好后用溜糟的方式运送混凝土至井口进行浇筑。
井口混凝土的浇筑,一要防止跑模,以免影响美观和构件的实际截面,二是要振捣密实,避免出现空洞、蜂窝、气泡。
待井口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即可进行提升设施的安装。
本项工程采用了2种提升设施,一种是带梁的行车式装置,一种为三脚架配合固定卷扬机提升装置。
从使用效果上看,2种结构形式的提升设备均满足施工需要。
井口浇注完毕后,应立即将桩心十字轴线及标高投测到锁口梁上,作为桩孔施工的桩心、垂直度、深度控制的依据。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方案(抗滑桩锚杆锚索挡板冠梁)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方案(抗滑桩锚杆锚索挡板冠梁)](https://img.taocdn.com/s3/m/12f714f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1.png)
边坡治理工程(抗滑桩、锚杆、锚索、挡板、冠梁)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1第三章施工部署3第四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641测量放线642旋挖成孔抗滑桩施工7主要线认1旋挖机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材料定需求4锚杆钻SR280360 3台3液压凿岩机5台计划9确定原2台5挖机320型2台6起重机50T25T 2备材料足施半成工用品供8便携式注浆泵QB152 2台7空压机VY-127的周应商转材10钢筋弯曲机1台型9钢筋机2台料根据进12混凝土振动ZN50 4台11电焊机2台度提前入场14张拉千斤顶6台15 13钢筋套丝机2套32施工道路及场地排水导管内径260 2套1由于场地正在平基为了解决机械设备进场道路采取利用平基土石方的临时施工道路作为进场道路2旋挖机吊车进入作业部位的施工道路与土石方平基单位协调在平基部位修建一条临时道路给予解决3场地排水在边坡坡顶设置一道截水沟截水沟与边坡挡墙之间用100mm厚C20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坡脚排水结合地下车库排水沟综合考虑沟底纵坡均不小于05%截水沟净宽不小于300mmg点深度不小于200mmM则用M5水泥砂浆抹灰基底设一个2000X 2000X 1500的集水井采用M5水泥砂浆砌200mm?页岩实心砖内侧抹125水泥砂浆厚20mms用机械排水的方式抽排至附近的排水管网33劳动力组织按公司一贯原则采用专项分包形式选择各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班组承担不同的分项工程使工程各个工序质量均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班组配置旋挖桩班组2个负责桩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钢筋制作安装班组一个负责桩挡土板冠梁钢筋制作安装模板班组一个负责桩挡土板模板安装预应力锚索班组一个负责锚孔成孔灌浆锚孔张拉等工序工作各个分包单位在项目部统一领导下按既定方案进行有序的穿插施工34项目织组管理为保证各项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系确保目标实现以公司领导为核心建立管理机构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管理层应做到职责分配合理明确工作中既分工又合作即分工不分家做到每件事情均有具体的责任人每个管理人员均有权管每一件事特别是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必须进行全员管理形成一个高效精干的强有力的管理班子具体岗位设置如下1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质量工期要求及本公司项目管理特色项目部的管理工作分部门管理实行部门负责制本工程设项目经理一名负责本工程的全面管理与内外关系的协调2技术组设现场技术负责人一名技术员一名质检员一名在公司技术总工的领导下负责本工程的技术工作和经济工作3施工组配置一名主办工长两名二线施工员在项目经理统一领导下实行主办工长负责制4测量组设测量负责人一名负责本工程的定位点标高控制网的投测工作组织二名施工员配合测量负责人工5安全组设安全负责人一名另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6内业资料组设资料负责人一名资料员一名行政文员一名资料负责人对本部门人员的工作全面负责管理7预算组设造价工程师一名另配置造价员一名造价工程师负责本部门的所有工作签证办理等工作8材料组所有材料由公司集中采购现场设材料库房库房设置负责人一名库管员一名对整个现场的材料进行管理统一调配9施工作业层由各专业班组组成35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依据建设单位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自2012年4月6日开工至2012年10月25 日完工共计200天第四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41测量放线411放线依据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026-2007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图412施工测量工艺流程测量仪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的检定核验f校测起始依据-场地控制网测设f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放线-建筑物的竖向控制413工程定位放线及标高控制1在基础施工前请业主通知放线办包括规划办对给定的场内坐标控制点进行复核我方在复核前派专业测量员将各引出控制点投测回场地内并按平面图布置测设出建筑的的控制角点经放线办复核无误后对放出的轴线形成工程定位测量记录交业主或监理现场代表复核并签字经闭合检查无误满足规范要求并经监理认可后将其轴线引至建筑物外并作准永久控制桩用碎保护或引至附近已有建筑物上以此为准分出其他尺寸和轴线作为建筑物轴线垂直度的控制线2本工程采用经纬仪正倒镜投点法进行放线投点前复核各轴线桩位后将经纬仪架设于轴线上瞄准方向标志依据计算的角度转动照准部正镜和倒镜将该轴线投测到地面上并把两次投测的点位取中再在所投测的中点上架设经纬仪后视轴线桩标志旋转照准部180 o检查前视标志无误后将该轴线投测至地面上弹出墨线待各主要轴线投测至地面上以后复核间距无误即可根据平面图的尺寸进行建筑物各细部放样3高程控制本工程高程控制依据建设单位移交的水准点位及高程数据绝对高程换算为相对高程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把高程点引测至施工现场设二至三个水准点 做好明显标记同时定期对各标高点观察高程进行复核 414量偏差控制测量放线工作实行复核制所有轴线要闭合测量闭合差 3mm 否则应重测或调 整闭合差复测后要有完整的测 量记录并交技术负责人审核每次投测前将仪器作 一次严格检验防止因仪器本身的缺陷造成测量误差轴线 交角精度要求180? 10和90? 6距离精度? 5mm42旋挖成孔抗滑桩施工 421工艺流程422钻机钻孔 1护筒埋设根据测量技术要求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挖出比设计桩径大400mm 的基坑采用十字中心吊锤法将护筒护筒 行校正达到要求后方可埋设其技术要求如下 ?护筒采用钢板卷制护筒中心偏差不大于1m 倾斜度不 大于1 %同时高出地面30m 为宜?护筒基坑深度一般为100〜150m 遇障碍物需清除 后方能埋设 ?校正后用粘土将护筒周围埋实确保护筒在钻进中不漏 失泥浆不发生位移 作好记录进行复测2成孔钻进 开始钻孔时要保证钻杆垂直钻机稳定然后进行钻孔当钻 头下降到预定深度后旋转钻斗并施加压力将士挤入钻 斗内仪表自动显示筒满时钻斗底部关闭提升钻斗将士 卸于堆放地点总的施工工艺是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 卸土反复循环直至成孔3注意事项直径为D200mmD/施工桩径垂直直径为D200mmD/施工桩径垂直 定于桩位处进旋挖钻机钻进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避免钻进尺度较大造成埋钻事故若钻机升降钻斗时速度过快钻斗外壁和孔壁之间产生较大负压作用造成孔壁颈缩坍塌现象所以钻斗升降时应严格控制其速度经现场实践得知钻斗升降速度保持在075- 080ms当钻至粉砂层或亚砂土层时其升降速度应更加缓慢施工钻进过程中及时取钻渣样品查明土类并记录以便与设计资料核对遇地质情况与设计发生差异及时报请设计及监理单位研究处理措施后继续施工钻孔完成后要及时从孔口撤出钻机防止压塌桩孔孔口用硬质物木防木板盖上以防止人或杂物坠落的安全隐患为了下一道工序能够正常施工钻孔完成后及时用准备好后继施工提供必要条件渣土堆至甲方指定地点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钻孔异常情况处理在钻孔发现异常情况涉及结构安全或者与地质勘察报告不符合时立即报请监理及甲方现场确认的铲车清除孔口渣土到定位置达到场地平整干净为当发现坍孔并且坍孔不严重时应立即处理避免时间过长发生严重的坍孔发现坍孔时通知现场工长并组织钻机及人员就位处理办法钻头就位缓慢升进孔内到达坍孔位置后用铲车适量加粘土钻机反钻将粘土挤压入孔壁以此修复孔壁达到效果后继续钻进坍孔严重时回填重新钻孔根据塌孔情况在钻孔过程中出现轻微塌孔则采取回灌低标号C20普通商品碎回灌高度超过塌孔顶面500mm寺回灌碎终凝后不低于24小时用钻机再次从回灌碎面向下钻孔 ?钻开第一次回灌碎层后如还未填充密实则采用前述方式回灌低标号磴直至所有塌孔段全部处理完成塌孔非常严重时采用工具式拔管外套管措施全护筒灌注桩施工工艺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桩基施工方法它的优点是污染低可靠性高适用于多种地质工况缺点是成本高下放回收比较困难螺旋护筒施工步骤场地平整测量放样钻机就位上好钻头对好中心点慢慢下压钻头再次确定桩的中心点开始缓慢钻进至3米左右提升钻头移开钻头下第一节钢护筒第一节加管靴5米长下至3米钻机换掉钻头换上护筒驱动器提升主杆动力头将主杆上的护筒驱动器对准钢护筒上口将驱动器平衡卡在护筒上口的四周卡上螺栓开始钻动钻杆加压直至把护筒停止钻进去掉驱动器移开钻杆换上钻头对准护筒中心位置慢慢钻进下压钻头里面土满以后提升钻杆倒出泥土反43锚索施工2144锚杆挂网喷射碎施工2745挡土板施工3346桩顶冠梁施工35第五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6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41第七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43第八章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46第一章编制依据复钻进如此反复到孔口杆高与钢护筒的高差保持03 米保证硅浇注方便和拔护筒方便终孔后清除孔底沉渣安放钢筋笼吊车就位安放孔口架下浇注管底部离孔底3050 cm最后安上料斗一切准备就绪开始浇注碎碎浇注到8米10米时停止浇注碎取下料斗用10钢丝绳导住导管吊车提升导管不宜过高用一根钢管横穿在钢护筒边缘口子上再把钢丝绳移到钢管上拔导管移动钻机钻杆换上驱动器卡在护筒上卡在护筒上卡在螺栓轻轻左右转动动力头向上提升高度达到3米时去掉螺栓吊车吊下第一节护筒移开钻杆下好孔口架和碎料斗取下钢丝绳吊车吊住料斗继续浇注硅浇注至13米15米时如前再去掉第二根和第三根钢护筒在拔钢护筒时必须注意钢护筒的埋设深度如此反复直至最后一根护筒拔出成孔拔正钢筋笼移开钻机吊车准备下一工序施工对于垮塌非常严重的桩采用一次性钢护筒?钢筒采取定型加工壁厚5m腔筒外径为设计直径50mn* 了保证设计桩径钢筒每节长度约一米长定型加工完成后运至施工现场在平坦地面采取满焊把每节连接起来用专用设备放入孔内钢筒底部最低一节套筒加焊合金齿采用专用机械旋转钻入岩层内300500mmt 口高出塌孔段或水位线以上12m然后采用旋挖机械正常成孔 ?钻孔中发生弯孔和缩孔时一般可将钻机的钻头提起到偏斜处进行反复扫孔直到钻孔正直如发生严重弯孔应采用小片石或卵石与黏土混合物回填到偏斜处待填料沉实后再重新钻孔纠偏发生卡钻时不宜强提应查明原因和钻头位置采取晃动大绳采用小钻头冲击以及其他措施使钻头松动后再提起发生掉钻时应查明情况尽快处理严禁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内必须进入有防护设施的钻孔时应确认钻孔内无有害气体和备齐防毒防溺防埋等保证安全措施后方可进入并设专人负责现场指挥对于钻孔过程中遇到孤石夹层等特殊地质情况时要求放慢钻进速度并延长钻孔时间逐步钻进通过孤石或夹层成孔检查1孔径孔形和竖直度检测旋挖桩的垂直度控制由全自动数控旋挖机自行控制操作人员必须高度积中随时注意钻孔质量孔径检测是在成孔后下入钢筋笼前进行的是根据桩径制做笼式探孔器入孔检测探孔器用20的钢筋制作其外径不得小于钻孔桩的设计孔径其长度等于4 s 6倍桩径检测时将探孔器吊起孔的中心与起吊钢丝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通畅无阻表明孔径孔形及竖直度符合要求如中间遇阻则钻孔有缩径或孔斜现象必须采取措施消除钻孔中发生弯孔和缩孔要将钻机的钻头提起到偏斜处进行反复扫孔直到钻孔正直发生缩孔时应加入泥浆并调整泥浆指标反复扫孔扩大孔径如发生严重弯孔采用小片石或卵石与黏土混合物回填到偏斜处待填料沉实后再重新钻孔纠偏2孔深和孔底沉渣检测孔深和孔底沉渣采用标准测绳检测测绳必须经检校过的钢尺进行校核测法如下使用满足灌注桩高度的测锤慢慢地沉入孔内凭人的手感探测沉渣顶面的位置其施工孔深和测量孔深之差即为沉渣厚度沉渣厚度控制在lOOmmz 内425清孔清孔处理的目的是使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质量要求和设计要求然后立即进入下道工序以免孔成形完成后拖延时间过长发生坍孔增加成本因本施工场地地质情况是回填泥土原生土及原生泥岩或砂岩钻孔方法干钻法此方法更能保证成孔质量钻孔完成后清孔采用自制的平底双开门清孔钻头进行清孔经过实践证明采用该清孔钻头清孔时可将孔内残留细小石渣粉末及积水全部清除干净达到最终孔底沉渣厚度小于10cm的设计要求钢筋笼制作及吊装1钢的具体要求进场的钢筋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质保书原材和焊接质量按施工规范要求取样送检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渍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钢筋均应调直2钢筋笼的制作钢筋笼的制作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2钢筋钢筋笼纵向钢筋622625628632四种直径的钢筋采用滚压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其连接质量必须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要求其余纵向钢筋均采用单面搭接焊单面焊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弯使两结合钢筋轴线一致HRB33瞰钢筋E50型焊条焊接HRBB钢筋E55型焊条焊接受力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同一断面内的钢筋接头不得超过总数的50钢筋笼螺旋箍筋采用单箍绑扎搭接且点焊搭接长度》105LabE且>300mm3加劲箍间距2米设置一道由于钢筋笼重量大为保证吊装时确保钢筋笼的不变形在加劲箍内设井字型加强钢筋内衬钢筋间距同加劲箍加强钢筋采用HRB335 ?16钢筋加劲箍与加劲箍之间采用HRB40O28作斜撑加固详附图钢筋笼直接用钢丝绳吊装钢筋笼无法满足吊装要求结合以往经验钢筋笼顶部第一道加劲箍处设四个吊点吊点处用160mmfe的HRB335 16短钢筋与主筋焊牢并顶住加劲箍详附图钢筋笼的吊装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径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宜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4钢筋笼允许偏差1钢筋笼吊放入孔后的容许偏差如下5钢筋笼中心与桩孔中心偏差不大于土10m6钢筋笼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10m7钻孔桩钢筋骨架允许偏差如下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1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100 尺量检查2钢筋骨架直径?203主钢筋间距?10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4加强筋间距?205螺旋筋间距?206钢筋骨架垂直度骨架长度1吊线尺量检查声测管的安装根据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文件渝建质监2011053号《关于加强对旋挖桩成桩质量检测的通知》全数采用声波透射法对桩基检测将声测管绑扎声测管安装材料选择专用金属管底管先用堵头封闭首先将声测管绑扎定在钢筋笼加劲箍内侧然后用电焊机将金属管点焊定在加劲箍上声测管的埋设深度应至桩底保证检测范围覆盖全桩长为防止因声测管变形破裂不垂直导致不满足检测条件声测管选用?50mm内径的钢质管连接采用焊接方式声测管应在钢筋笼内侧定位牢并保证垂直声测管顶端高出桩顶混凝土表面500mm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应一致下图测量放线定位钻机就位校正孔位调整角度钻孔钻至设计低预应力锚索的锚深度提出钻杆清孔插钢绞线锚索常压灌浆压力注浆裸露筋防锈张拉锁定清孔钻机钻孔施工完成后由于孔内残留有大量的泥皮沉渣如果清理不干净不彻底会严重降键要求成孔孔壁垂直孔内不得有塌陷和松动完全清除孔内沉渣泥皮沉渣锚索制作工艺流程编束通知单下料清洗安装承载体挤压P 锚编束安装支撑环安装注浆管验收在预先平整好的下料场地上场地要求宽4m长40m 左右按下料长度进行下料每根绞线长度误差控制在10cm左右下料长度计算低预应力锚索的锚力清孔质量是保证锚杆质量的关L 下 ELiLfLw式中L 下下料长度Lf 锚索自由段长度Lw 锚索工作段长度下料要求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好以后钢绞线一端剥除PE15cm 寸剥除部分绞线除污净下好料以后按要求 设置承压板支撑环支撑环每1m 放1个用GYJ60即 应平行顺直对不同位置处的承载体相应的绞线外露端 做出临时和永久性标记灌浆管绑扎在锚索体上灌浆管头 部距孔底5〜10cm 灌浆管使用前要检查有无破裂堵 赛绑扎好的锚索顶部要安装导向帽以方便穿索 锚索制好后应将承压板P 锚外部涂上防腐油漆检查合 格后的锚索标识好以后分区存放同时做好防雨防晒工 作435插钢绞线锚索锚索按其结构构造由专人制作要求顺直清孔完成后尽快 地安设锚索拉杆以防止钻孔坍陷锚索拉杆钢绞线如涂 有油脂在其锚固段要仔细加以清除以免影响与锚固体 的粘结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m 设置插入锚索拉杆时应 将灌浆管共两条管一条为常压注浆管注浆完后可以拔 出重复使用另一条为二次压力注浆管管头密封在锚固 段范围内的管身上加工一Li 各分段锚Li 各分段锚长度挤压机对剥除部分挤压上P 锚索体要求绑扎牢挤压机对剥除部分挤压上P 锚索体要求绑扎牢 绞线些出浆孔间距约为10ml5nfF孔处的外部用橡胶圈盖彳i管孔径mmW拉杆绑在一起同时插入孔内放至距孔底保持50cm通常要求清孔后立即插入锚插入时将拉杆有定位支架的一面向下方如钻孔时使用套管则在插入拉杆灌完浆后将套管拔出为保证非锚固段拉杆可以自由伸长杆体自由段应用塑料布或塑料管包裹与锚固体连接处用铅丝绑牢杆体长度应等于锚设计长度加上张拉长度安放杆体时应将杆体顺直缓慢插入孔中不得搅动土壁杆体插入孔内深度不应小于锚长度的95,杆体安放后不得随意敲击不得悬挂重物灌浆灌浆是预应力锚索施工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必须认真进行并作好记录灌浆材料采用水泥采用普通水泥注浆浆液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浆液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和杂物等混入注浆作业开始时或中途停止超过lOmin以上宜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浆泵及管路灌浆方法分两次完成第一次为常压灌浆第二次为压力注浆第一次常压灌浆是用压浆泵将水泥浆经胶管或用1 根?30mm左右的钢管作灌浆管灌入孔内管端保持高于底lOmmi注压力为OMP驻右随着水泥浆或砂浆的灌人浆液从钻孔底部向上返回钻孔孔口处有水徐徐溢出待孔口出现纯水泥浆时一次常压灌浆结束灌浆时应逐步将浆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但在拔管过程中应保证管口始终埋在浆液内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吹散浆液或砂浆待浆液或砂浆回流到孔口时用水泥袋纸等捣人孔内再用粘土封堵孔口并严密捣实二次高压注浆是在水泥浆终凝以前约312小时之内进行压力注浆利用注浆管对锚固段分段注入浆液以便能冲开一次常压注浆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锚固体灌浆压力愈大锚体与周边土层结合得越紧密结合带的摩擦角和粘聚力值也相应提高因而土体的抗剪强度值也显著增大若灌浆压力很低或在无压力灌浆状态此时体外围土层的抗剪强度值则完全取决于原状土的物1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基坑边坡治理工程施工设计图》2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工程出具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现行规范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JG79-2002《重庆市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 200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混凝土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理力学性能和上部土层的静压力锚张拉锚张拉锁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张拉设备可用YC-6C 型穿心式千斤顶和SY-60油泵当张拉到设计荷载时锁紧锚索完成锚定工作锚固体强度大于设计强度的0,张拉锚锁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应采用符合技术要求的锚具张拉端采用夹片式锚具锚具出厂前应进行检验并提供质量保证书进场后应抽样进行外观检查并按规定抽取夹片锚进行组装件试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锚锁定值应符合设计预应力的要求锚锁定后若经检测发现明显的预应力损失应进行补偿张拉在粘性土特别是在饱和淤泥质粘土层中预应力锚会产生蠕变现象此外钢材的松弛基抗支护位移和周围环境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都会导致预应力的减小根据试验预应力损失在硬质粘性土中约为张拉荷载的6,在软粘性土中约为张荷载的10,左右为此一般在张拉3-5天后进行再次张拉可有效改善锚的长期工作性能锚张拉与锁定作用均应有详细完整地记录锚张拉试验按下列规定进行。
【精品】边坡治理工程(抗滑桩、锚杆、锚索、挡板、冠梁)施工方案[终稿]
![【精品】边坡治理工程(抗滑桩、锚杆、锚索、挡板、冠梁)施工方案[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942f158677232f60dccca11b.png)
边坡治理工程(抗滑桩、锚杆、锚索、挡板、冠梁)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1第三章施工部署┈┈┈┈┈┈┈┈┈┈┈┈┈┈┈┈┈┈┈┈┈┈┈┈┈┈┈┈3第四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641测量放线┈┈┈┈┈┈┈┈┈┈┈┈┈┈┈┈┈┈┈┈┈┈┈┈┈┈┈642旋挖成孔抗滑桩施工┈┈┈┈┈┈┈┈┈┈┈┈┈┈┈┈┈┈┈┈┈┈743锚索施工┈┈┈┈┈┈┈┈┈┈┈┈┈┈┈┈┈┈┈┈┈┈┈┈┈┈┈2144锚杆挂网喷射砼施工┈┈┈┈┈┈┈┈┈┈┈┈┈┈┈┈┈┈┈┈┈┈2745挡土板施工┈┈┈┈┈┈┈┈┈┈┈┈┈┈┈┈┈┈┈┈┈┈┈┈┈┈3346桩顶冠梁施工┈┈┈┈┈┈┈┈┈┈┈┈┈┈┈┈┈┈┈┈┈┈┈┈┈35第五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6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41第七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43第八章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46第一章编制依据1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基坑边坡治理工程施工设计图》2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工程出具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现行规范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JG79-2002《重庆市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混凝土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1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二章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22项目概况因建筑物布置和建设配套的需要本项目土石方采用整体大开挖从而致使开挖基底与小区道路间存在高达7~19m的高边坡为了施工区域的安全和红石路小区道路路基的稳定边坡支护情况如下1北侧段采用桩锚结构支挡桩径有18m2m桩间距6m局部凸角段加密为3m嵌入中等风化深度见设计立面图离桩顶350m设置一排锚索桩间挡板厚度200mm对土层及强风化段桩间挡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中等风化段采用喷射混凝土面板进行支护伸缩缝约20m一道桩采用旋挖跳桩法进行施工钢筋有HRB400HRB335混凝土强度等级C402南侧B线段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支挡桩径有15m18m2m22m桩间距6m局部调整为4m或45m嵌入中等风化深度见设计立面图桩间挡板厚度200mm对坡顶土层及强风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中等风化岩石段采用喷射混凝土面板进行支护伸缩缝约25m一道桩采用旋挖跳桩法进行施工钢筋有HRB400HRB335混凝土强度等级C40局部采用锚杆挂网喷射进行支挡3东侧C线段采用桩锚结构支挡桩径有08m12m桩间距25m局部调整为18m 嵌入中等风化深度见设计立面图离桩顶30m5m设置一排锚索桩间挡板厚度200mm 对坡顶土层及强风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中等风化岩石段采用喷射混凝土面板进行支护伸缩缝约20m一道桩采用旋挖跳桩法进行施工钢筋有HRB400HRB335混凝土强度等级C404桩顶冠梁宽同桩直径高500mm钢筋采用HRB335Φ18HPB300Φ10混凝土强度等级C405预应力锚索杆体材料由151210束采用1×7标准型—1520—1860预应力钢绞线组成参数详见下表锚索类型试验荷载值KN15束1×7Φs152208912束1×7Φs152167110束1×7Φs1521393本工程预应力锚索主要技术参数⑴孔径Ф145倾角30°25°⑵杆体材料15束12束10束1×7Φs152钢绞线⑶灌注材料采用M30水泥砂浆浆体材料要求普硅325水泥砂应选用中细砂当采用特细砂是其细度模数不宜小于07注浆压力06MPa⑷锚具采用OVM系列之OVM15型张拉锚具型号为OVM15-15OVM15-1223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场地属侵蚀剥蚀浅丘山包斜坡平坝及沟槽地貌北侧以浅丘山包平坝为主南侧以斜坡沟槽为主总体呈北东高南西低北侧地形大部分地段为平坦建筑撤除区局部为陡坎等其地形坡角0~5°南侧地形大部分为斜坡地形坡角一般15~30°最大约36°局部地段为缓坡平坝及陡坎等2水文条件场地内无河流等地表水体仅局部沟槽地段存在冲沟但勘察期间均为干沟3地质构造据调查与工程地质测绘场地位金鳌寺向斜西翼岩层产状120°∠7°无断层通过基岩构造裂隙不发育地质构造简单基岩面为结合性很差的软弱结构面场区见2组主要构造裂隙主要特征如下组裂隙98°∠80°结构面平直无填充裂隙宽3—5mm一般裂隙间距15~30m 延伸3-15m属结合差的硬性结合面组组裂隙198°∠85°结构面平直泥质填充裂隙宽0—3mm一般裂隙间距05~25m延伸2—10m属结合差的硬性结合面4地层岩性根据地勘报告该段边坡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Q4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主要为人工素填土及沙溪庙组J2s的泥岩砂岩第三章施工布署31施工准备311技术准备1查勘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2向甲方索取用地红线规划图3向甲方索取施工用所需图纸文件齐备4组织图纸会审交底5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6编制施工图预算7提出材料构件半成品加工采购计划8定位测量放线认定9确定原材料半成品供应商10特殊工种培训312材料准备1开工前根据进度需要提前提出主要材料需求计划2备足施工用的周转材料根据进度提前入场313机具准备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旋挖机SR2803603台3液压凿岩机5台4锚杆钻机2台5挖机320型2台6起重机50T25T2台7空压机VY-1278便携式注浆泵QB152型9钢筋机2台10钢筋弯曲机1台11电焊机2台12混凝土振动ZN504台13钢筋套丝机2套14张拉千斤顶6台15导管内径2602套32施工道路及场地排水1由于场地正在平基为了解决机械设备进场道路采取利用平基土石方的临时施工道路作为进场道路2旋挖机吊车进入作业部位的施工道路与土石方平基单位协调在平基部位修建一条临时道路给予解决3场地排水在边坡坡顶设置一道截水沟截水沟与边坡挡墙之间用100mm厚C20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坡脚排水结合地下车库排水沟综合考虑沟底纵坡均不小于05%截水沟净宽不小于300mm起点深度不小于200mm内侧用M5水泥砂浆抹灰基底设一个2000×2000×1500的集水井采用M5水泥砂浆砌200mm厚页岩实心砖内侧抹125水泥砂浆厚20mm采用机械排水的方式抽排至附近的排水管网33劳动力组织按公司一贯原则采用专项分包形式选择各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班组承担不同的分项工程使工程各个工序质量均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班组配置旋挖桩班组2个负责桩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钢筋制作安装班组一个负责桩挡土板冠梁钢筋制作安装模板班组一个负责桩挡土板模板安装预应力锚索班组一个负责锚孔成孔灌浆锚孔张拉等工序工作各个分包单位在项目部统一领导下按既定方案进行有序的穿插施工34项目织组管理为保证各项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系确保目标实现以公司领导为核心建立管理机构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管理层应做到职责分配合理明确工作中既分工又合作即分工不分家做到每件事情均有具体的责任人每个管理人员均有权管每一件事特别是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必须进行全员管理形成一个高效精干的强有力的管理班子具体岗位设置如下1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质量工期要求及本公司项目管理特色项目部的管理工作分部门管理实行部门负责制本工程设项目经理一名负责本工程的全面管理与内外关系的协调2技术组设现场技术负责人一名技术员一名质检员一名在公司技术总工的领导下负责本工程的技术工作和经济工作3施工组配置一名主办工长两名二线施工员在项目经理统一领导下实行主办工长负责制4测量组设测量负责人一名负责本工程的定位点标高控制网的投测工作组织二名施工员配合测量负责人工作5安全组设安全负责人一名另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6内业资料组设资料负责人一名资料员一名行政文员一名资料负责人对本部门人员的工作全面负责管理7预算组设造价工程师一名另配置造价员一名造价工程师负责本部门的所有工作签证办理等工作8材料组所有材料由公司集中采购现场设材料库房库房设置负责人一名库管员一名对整个现场的材料进行管理统一调配9施工作业层由各专业班组组成35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依据建设单位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自2012年4月6日开工至2012年10月25日完工共计200天第四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41测量放线411放线依据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026-2007边坡治理工程施工图412施工测量工艺流程测量仪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的检定核验→校测起始依据→场地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放线→建筑物的竖向控制413工程定位放线及标高控制1在基础施工前请业主通知放线办包括规划办对给定的场内坐标控制点进行复核我方在复核前派专业测量员将各引出控制点投测回场地内并按平面图布置测设出建筑的的控制角点经放线办复核无误后对放出的轴线形成工程定位测量记录交业主或监理现场代表复核并签字经闭合检查无误满足规范要求并经监理认可后将其轴线引至建筑物外并作准永久控制桩用砼保护或引至附近已有建筑物上以此为准分出其他尺寸和轴线作为建筑物轴线垂直度的控制线2本工程采用经纬仪正倒镜投点法进行放线投点前复核各轴线桩位后将经纬仪架设于轴线上瞄准方向标志依据计算的角度转动照准部正镜和倒镜将该轴线投测到地面上并把两次投测的点位取中再在所投测的中点上架设经纬仪后视轴线桩标志旋转照准部180ο检查前视标志无误后将该轴线投测至地面上弹出墨线待各主要轴线投测至地面上以后复核间距无误即可根据平面图的尺寸进行建筑物各细部放样3高程控制本工程高程控制依据建设单位移交的水准点位及高程数据绝对高程换算为相对高程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把高程点引测至施工现场设二至三个水准点做好明显标记同时定期对各标高点观察高程进行复核414量偏差控制测量放线工作实行复核制所有轴线要闭合测量闭合差3mm否则应重测或调整闭合差复测后要有完整的测量记录并交技术负责人审核每次投测前将仪器作一次严格检验防止因仪器本身的缺陷造成测量误差轴线交角精度要求180±10和90±6距离精度±5mm42旋挖成孔抗滑桩施工421工艺流程422钻机钻孔1护筒埋设根据测量技术要求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挖出比设计桩径大400mm的基坑采用十字中心吊锤法将护筒护筒直径为D200mmD为施工桩径垂直固定于桩位处进行校正达到要求后方可埋设其技术要求如下⑴护筒采用钢板卷制护筒中心偏差不大于1m倾斜度不大于1%同时高出地面30m为宜⑵护筒基坑深度一般为100~150m遇障碍物需清除后方能埋设⑶校正后用粘土将护筒周围埋实确保护筒在钻进中不漏失泥浆不发生位移⑷作好记录进行复测2成孔钻进开始钻孔时要保证钻杆垂直钻机稳定然后进行钻孔当钻头下降到预定深度后旋转钻斗并施加压力将土挤入钻斗内仪表自动显示筒满时钻斗底部关闭提升钻斗将土卸于堆放地点总的施工工艺是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卸土反复循环直至成孔3注意事项旋挖钻机钻进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避免钻进尺度较大造成埋钻事故若钻机升降钻斗时速度过快钻斗外壁和孔壁之间产生较大负压作用造成孔壁颈缩坍塌现象所以钻斗升降时应严格控制其速度经现场实践得知钻斗升降速度保持在075-080ms当钻至粉砂层或亚砂土层时其升降速度应更加缓慢施工钻进过程中及时取钻渣样品查明土类并记录以便与设计资料核对遇地质情况与设计发生差异及时报请设计及监理单位研究处理措施后继续施工钻孔完成后要及时从孔口撤出钻机防止压塌桩孔孔口用硬质物木枋木板盖上以防止人或杂物坠落的安全隐患为了下一道工序能够正常施工钻孔完成后及时用准备好的铲车清除孔口渣土到固定位置达到场地平整干净为后继施工提供必要条件渣土堆至甲方指定地点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钻孔异常情况处理在钻孔发现异常情况涉及结构安全或者与地质勘察报告不符合时立即报请监理及甲方现场确认当发现坍孔并且坍孔不严重时应立即处理避免时间过长发生严重的坍孔发现坍孔时通知现场工长并组织钻机及人员就位处理办法钻头就位缓慢升进孔内到达坍孔位置后用铲车适量加粘土钻机反钻将粘土挤压入孔壁以此修复孔壁达到效果后继续钻进坍孔严重时回填重新钻孔①根据塌孔情况在钻孔过程中出现轻微塌孔则采取回灌低标号C20普通商品砼回灌高度超过塌孔顶面500mm待回灌砼终凝后不低于24小时用钻机再次从回灌砼面向下钻孔②钻开第一次回灌砼层后如还未填充密实则采用前述方式回灌低标号砼直至所有塌孔段全部处理完成⑶塌孔非常严重时采用工具式拔管外套管措施全护筒灌注桩施工工艺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桩基施工方法它的优点是污染低可靠性高适用于多种地质工况缺点是成本高下放回收比较困难螺旋护筒施工步骤场地平整测量放样钻机就位上好钻头对好中心点慢慢下压钻头再次确定桩的中心点开始缓慢钻进至3米左右提升钻头移开钻头下第一节钢护筒第一节加管靴5米长下至3米钻机换掉钻头换上护筒驱动器提升主杆动力头将主杆上的护筒驱动器对准钢护筒上口将驱动器平衡卡在护筒上口的四周卡上螺栓开始钻动钻杆加压直至把护筒停止钻进去掉驱动器移开钻杆换上钻头对准护筒中心位置慢慢钻进下压钻头里面土满以后提升钻杆倒出泥土反复钻进如此反复到孔口杆高与钢护筒的高差保持03米保证砼浇注方便和拔护筒方便终孔后清除孔底沉渣安放钢筋笼吊车就位安放孔口架下浇注管底部离孔底3050㎝最后安上料斗一切准备就绪开始浇注砼砼浇注到8米10米时停止浇注砼取下料斗用10钢丝绳导住导管吊车提升导管不宜过高用一根钢管横穿在钢护筒边缘口子上再把钢丝绳移到钢管上拔导管移动钻机钻杆换上驱动器卡在护筒上卡在护筒上卡在螺栓轻轻左右转动动力头向上提升高度达到3米时去掉螺栓吊车吊下第一节护筒移开钻杆下好孔口架和砼料斗取下钢丝绳吊车吊住料斗继续浇注砼浇注至13米15米时如前再去掉第二根和第三根钢护筒在拔钢护筒时必须注意钢护筒的埋设深度如此反复直至最后一根护筒拔出成孔拔正钢筋笼移开钻机吊车准备下一工序施工①对于垮塌非常严重的桩采用一次性钢护筒②钢筒采取定型加工壁厚5mm套筒外径为设计直径50mm为了保证设计桩径钢筒每节长度约一米长定型加工完成后运至施工现场在平坦地面采取满焊把每节连接起来用专用设备放入孔内钢筒底部最低一节套筒加焊合金齿采用专用机械旋转钻入岩层内300500mm上口高出塌孔段或水位线以上12m然后采用旋挖机械正常成孔⑸钻孔中发生弯孔和缩孔时一般可将钻机的钻头提起到偏斜处进行反复扫孔直到钻孔正直如发生严重弯孔应采用小片石或卵石与黏土混合物回填到偏斜处待填料沉实后再重新钻孔纠偏发生卡钻时不宜强提应查明原因和钻头位置采取晃动大绳采用小钻头冲击以及其他措施使钻头松动后再提起发生掉钻时应查明情况尽快处理严禁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内必须进入有防护设施的钻孔时应确认钻孔内无有害气体和备齐防毒防溺防埋等保证安全措施后方可进入并设专人负责现场指挥对于钻孔过程中遇到孤石夹层等特殊地质情况时要求放慢钻进速度并延长钻孔时间逐步钻进通过孤石或夹层成孔检查1孔径孔形和竖直度检测旋挖桩的垂直度控制由全自动数控旋挖机自行控制操作人员必须高度积中随时注意钻孔质量孔径检测是在成孔后下入钢筋笼前进行的是根据桩径制做笼式探孔器入孔检测探孔器用20的钢筋制作其外径不得小于钻孔桩的设计孔径其长度等于4~6倍桩径检测时将探孔器吊起孔的中心与起吊钢丝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通畅无阻表明孔径孔形及竖直度符合要求如中间遇阻则钻孔有缩径或孔斜现象必须采取措施消除钻孔中发生弯孔和缩孔要将钻机的钻头提起到偏斜处进行反复扫孔直到钻孔正直发生缩孔时应加入泥浆并调整泥浆指标反复扫孔扩大孔径如发生严重弯孔采用小片石或卵石与黏土混合物回填到偏斜处待填料沉实后再重新钻孔纠偏2孔深和孔底沉渣检测孔深和孔底沉渣采用标准测绳检测测绳必须经检校过的钢尺进行校核测法如下使用满足灌注桩高度的测锤慢慢地沉入孔内凭人的手感探测沉渣顶面的位置其施工孔深和测量孔深之差即为沉渣厚度沉渣厚度控制在100mm以内425清孔清孔处理的目的是使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质量要求和设计要求然后立即进入下道工序以免孔成形完成后拖延时间过长发生坍孔增加成本因本施工场地地质情况是回填泥土原生土及原生泥岩或砂岩钻孔方法干钻法此方法更能保证成孔质量钻孔完成后清孔采用自制的平底双开门清孔钻头进行清孔经过实践证明采用该清孔钻头清孔时可将孔内残留细小石渣粉末及积水全部清除干净达到最终孔底沉渣厚度小于10cm的设计要求钢筋笼制作及吊装1钢的具体要求进场的钢筋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质保书原材和焊接质量按施工规范要求取样送检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渍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钢筋均应调直2钢筋笼的制作钢筋笼的制作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2钢筋钢筋笼纵向钢筋φ22φ25φ28φ32四种直径的钢筋采用滚压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其连接质量必须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要求其余纵向钢筋均采用单面搭接焊单面焊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弯使两结合钢筋轴线一致HRB335级钢筋E50型焊条焊接HRB级钢筋E55型焊条焊接受力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同一断面内的钢筋接头不得超过总数的50钢筋笼螺旋箍筋采用单箍绑扎搭接且点焊搭接长度≥105LabE且≥300mm3加劲箍间距2米设置一道由于钢筋笼重量大为保证吊装时确保钢筋笼的不变形在加劲箍内设井字型加强钢筋内衬钢筋间距同加劲箍加强钢筋采用HRB335Φ16钢筋加劲箍与加劲箍之间采用HRB400Φ28作斜撑加固详附图钢筋笼直接用钢丝绳吊装钢筋笼无法满足吊装要求结合以往经验钢筋笼顶部第一道加劲箍处设四个吊点吊点处用160mm长的HRB335φ16短钢筋与主筋焊牢并顶住加劲箍详附图钢筋笼的吊装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径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宜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4钢筋笼允许偏差1钢筋笼吊放入孔后的容许偏差如下①钢筋笼中心与桩孔中心偏差不大于±10m②钢筋笼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10m2钻孔桩钢筋骨架允许偏差如下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100尺量检查2钢筋骨架直径±203主钢筋间距±10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4加强筋间距±205螺旋筋间距±206钢筋骨架垂直度骨架长度1吊线尺量检查声测管的安装根据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文件渝建质监2011053号《关于加强对旋挖桩成桩质量检测的通知》全数采用声波透射法对桩基检测声测管安装材料选择专用金属管底管先用堵头封闭首先将声测管绑扎固定在钢筋笼加劲箍内侧然后用电焊机将金属管点焊固定在加劲箍上声测管的埋设深度应至桩底保证检测范围覆盖全桩长为防止因声测管变形破裂不垂直导致不满足检测条件声测管选用Φ50mm内径的钢质管连接采用焊接方式声测管应在钢筋笼内侧定位牢固并保证垂直声测管顶端高出桩顶混凝土表面500mm各声测管管口高度应一致下图测量放线定位钻机就位校正孔位调整角度钻孔钻至设计深度提出钻杆淸孔插钢绞线锚索常压灌浆压力注浆裸露筋防锈张拉锁定清孔钻机钻孔施工完成后由于孔内残留有大量的泥皮沉渣如果清理不干净不彻底会严重降低预应力锚索的锚固力淸孔质量是保证锚杆质量的关键要求成孔孔壁垂直孔内不得有塌陷和松动完全清除孔内沉渣泥皮沉渣锚索制作工艺流程编束通知单下料清洗安装承载体挤压P锚编束安装支撑环安装注浆管验收在预先平整好的下料场地上场地要求宽4m长40m左右按下料长度进行下料每根绞线长度误差控制在10cm左右下料长度计算L下∑LiLfLw式中L下下料长度Li各分段锚固长度Lf锚索自由段长度Lw锚索工作段长度下料要求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好以后钢绞线一端剥除PE15cm对剥除部分绞线除污净下好料以后按要求设置承压板支撑环支撑环每1m放1个用GYJ60A型挤压机对剥除部分挤压上P锚索体要求绑扎牢固绞线应平行顺直对不同位置处的承载体相应的绞线外露端做出临时和永久性标记灌浆管绑扎在锚索体上灌浆管头部距孔底5~10cm灌浆管使用前要检查有无破裂堵赛绑扎好的锚索顶部要安装导向帽以方便穿索锚索制好后应将承压板P锚外部涂上防腐油漆检查合格后的锚索标识好以后分区存放同时做好防雨防晒工作435插钢绞线锚索。
滑坡治理中的抗滑桩设计
![滑坡治理中的抗滑桩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751f1db7360b4c2e3f6486.png)
EI (
xA A 3
+
φA α
B
3
+αM2 EAI C3
+α3QEAI D3)
,
式中 ,
x KB p为地基作用于桩上的水平抗力 ,t/ m2 。 Qy
4
= α2
EI (
xAA 4
+
φA α
B
4
+αM2 EAI C4
+α3QEA I D4)
,
引入变形系数β =
KB p 4 EI
,即
KB p = 4 EIβ4 ,上式可
stricting condition at the bottom of piles
地基弹性抗力系数
自由端
铰支
固定端
K/ ( kPa·m - 1)
M / ( MN·m)
Q/ MN
M / ( MN·m)
Q/ MN
M / ( MN·m)
Q/ MN
1 ×106
18. 63
6. 21
19. 03
6. 33
19. 38
第
32 卷 第 2 2002 年 4 月
期
吉 林 大 学 学 报 (地 球 科 学 版)
J OURNAL OF J IL IN UN IV ERSIT Y( EARTH SCIENCE EDITION)
Vol. 32 Ap r .
No 2002
. 2
文章编号 :1671 5888 (2002) 02 0162 04
来 ,至今已有 30 余年的历史 。在 60 年代中至 70 年 孔桩 ;按材料可分为 :木桩 、钢桩和钢筋混凝土桩 ;按
代末近 10 年的时间里 ,国内抗滑桩较多地应用于铁 桩的截面形状可分为圆形桩 、管形桩和矩形桩等 ;按
滑坡防治及设计(挡土墙、抗滑桩设计)
![滑坡防治及设计(挡土墙、抗滑桩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f56906a417866fb94a8e4e.png)
重力式挡墙的抗倾覆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
Ks
Gx 0 E an x f E ax z f
24
基底应力验算
为了保证挡土墙的基底应力不超过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应进行基底应力验算
截面强度验算
偏心压缩承载力验算 为了使挡土墙墙型结构合理和避免发生显著的不均匀沉陷, 还应控制作用于挡土墙基底的合力偏心压缩承载力
对于液性指数较大,刚度较小和密实度不均匀的塑 性滑体,其靠近滑面的滑动速度较大,而滑体表层的速 度则较小,假定滑面以上桩背的滑坡推力图形呈三角形 分布;
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情况可假定桩背推力分布呈梯形。
30
地基反力:
根据设桩的位置及桩前滑坡体的稳定情况,抗滑桩可分为悬臂式和全埋式两种。 当桩前滑坡体不能保持稳定可能滑走的情况下,抗滑桩应按悬臂式桩考虑;而 当桩前滑坡体能保持稳定,抗滑桩将按全埋式桩考虑。
27
28
抗滑桩类型
施工方式
打入桩 钻孔桩 挖孔桩
截面形态
圆形桩 管形桩 矩形桩
材料
木桩 钢桩 钢混桩
刚度
刚性桩 弹性桩
结构形式
排式单桩 承台桩 排架桩 ……
常规桩
尺寸
微型桩
29
(1)抗滑桩受力特点
滑坡推力与地基反力
s
s
s
滑坡推力分布形式:
对于液性指数小,刚度较大和较密实的滑坡体,从 顶层至底层的滑动速度常大体一致,假定滑面上桩背的 滑坡推力分布图形呈矩形;
土压力大小为挡墙位置滑坡的剩余推力大小; 抗滑挡墙上土压力方向根据滑坡结构的特点,假定其与墙后较长一段滑面(带)平行。
A 挡土墙所受压力可采用滑坡推力公式和土压力公式计算,取其大值; B 作用在墙背上的主动土压力,可按库仑理论计算公式; C 挡土墙前部的被动土压力,一般不予考虑,但当基础埋置较深,且地层稳定, 不受水流冲刷和扰动破坏时,可采用1/3~1/2被动土压力值或静止土压力,被动 土压力可按库仑理论计计算公式;
山体滑坡抗滑桩工程方案
![山体滑坡抗滑桩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3508c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b.png)
山体滑坡抗滑桩工程方案一、工程概述山体滑坡是指在山地、丘陵地区,由于地势的变化、水土的侵蚀等因素,导致山体发生移位而形成的地质灾害。
山体滑坡的发生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减少和避免山体滑坡带来的危害,需要进行抗滑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本文将针对山体滑坡抗滑桩工程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包括工程背景分析、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施工工艺等内容。
二、背景分析1. 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XX省XX市XX山区2. 山体滑坡性质:该地区山体滑坡主要是因为水土侵蚀导致的,降雨季节滑坡频发,对周围村庄和交通线路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3. 工程目的:本工程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施工抗滑桩,加固山体,减少滑坡发生的概率,保护周围的人员和财产安全。
三、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抗滑桩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2.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的经济性。
3. 实用性原则:抗滑桩的设计必须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适用于山体滑坡的防治工作。
四、设计方法1. 地质勘察:在设计抗滑桩工程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山体的地质情况、构造特征、岩石性质等,为后续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2. 抗滑桩的选择: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结合滑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滑桩类型,包括搅拌桩、钢管桩、预应力钻孔桩等。
3. 抗滑桩的布置:根据山体滑坡的规模和形状,合理布置抗滑桩的位置,形成合理的抗滑桩体系,提高工程的抗滑稳定性。
4. 抗滑桩材料的选择:抗滑桩的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抗拉、抗弯、抗压等力学性能,耐久性好,能够在潮湿环境下长期使用。
五、设计内容1. 地质勘察报告: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编制地质勘察报告,包括地层分布情况、岩土性质等。
2. 抗滑桩设计: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确定抗滑桩的类型、规格、数量等,绘制抗滑桩的详细设计图纸。
3. 施工工艺:编制抗滑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动土作业、钢筋的加工和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滑坡治理抗滑桩设计
![滑坡治理抗滑桩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7ea8d7580216fc710afde8.png)
课程设计任务书成绩: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题目:滑坡治理抗滑桩设计初始条件:本课程设计初始条件包括滑坡计算剖面图及条分图、滑坡岩土计算物理力学参数和滑坡目前的稳定性系数以及设计安全系数。
具体详见指导老师所给的设计资料(附件1)。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滑坡推力计算及推力曲线绘制,确定抗滑桩设计荷载(2)抗滑桩内力计算并绘制内力图(3)抗滑桩配筋计算(4)抗滑桩结构设计绘图(5)编制设计说明书。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及要求详见指导老师所给的设计资料(附件1及附件2)。
时间安排: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抗滑桩工程设计(24)目录1 设计基础资料及任务要求1.1设计基础资料(初始条件) (3)1.2设计任务 (3)1.3设计要求 (4)2桩身推力计算2.1传递系数法计算原理 (4)2.2剩余下滑力计算 (5)2.3计算结果整理 (6)3 桩身内力计算3.1抗滑桩设计资料 (7)3.2抗滑桩的规划设计 (7)3.3外力计算 (7)3.4受荷段桩身内力计算 (8)3.5锚固段桩身内力计算 (8)3.6桩的内力状况图 (10)4 抗滑桩配筋计算4.1配筋计算的基本资料 (11)4.2抗弯正截面计算 (12)4.3受拉钢筋的不等长配置 (13)4.4斜截面抗剪计算 (13)4.5设计标准及参考资料 (14)5 附图附图1…………………………………………………….…抗滑桩纵向配筋图附图2…………………………………………………….....抗滑桩横向配筋图1 设计基础资料及任务要求1.1 设计基础资料(初始条件)某滑坡剖面图如下图所示,已知天然状态下其安全系数 1.14K=。
根据工程需求,拟采用抗滑桩对该滑坡进行加固治理,使其安全系数达到 1.30K=。
滑坡推力计算参数见表1。
G为条块的重量,c和ϕ分别为滑面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l为条块滑面长,θ为条块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滑坡断面及条分图:图1 某滑坡剖面图表1 滑坡推力计算参数条块编号G(KN)c(KPa)ϕ(º)l(m)θ(º)①308.2220.80314.22711.7373.087②1156.5120.80314.22710.0257.141③1853.4120.80314.2278.9734.292④3918.1120.80314.22711.8926.105⑤5997.4120.80314.22717.5819.835⑥4393.8820.80314.22715.1313.326⑦2846.9820.80314.22712.77.406⑧1991.1420.80314.22720.72-2.5511.2 设计任务拟在第⑥滑块处布置一排抗滑桩。
边坡工程处治技术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
![边坡工程处治技术抗滑桩的设计与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19c4513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6.png)
对于稳定系数小于1的滑坡,利用《规范》法进行设 计偏于危险;而对于稳定系数大于1的滑坡,利用《规范》 法进行设计偏于保守。
基准工况:该工况不一定是自然工况,而是在考虑安 全系数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工况与校核工况所对应的荷载 组合的推力计算,取其中剩余下滑力较小的一条曲线所对 应的荷载组合作为基准工况。
控制设计工况:在考虑安全系数的情况下,进行设计 工况与校核工况所对应的荷载组合的推力计算,取其中剩 余下滑力较大的一条曲线所对应的荷载组合为控制设计工 况。
第9页/共47页
第10页/共47页
对于水库滑坡或削方边坡而言,基准工况时滑坡的稳 定系数可能小于1,如果仍利用《规范》法确定滑坡的设 计推力,会使结果偏小,从而使设计偏于危险。因为按照 《规范》所确定的设计滑坡推力E设小于根据基准工况所确 定的设计滑坡推力值E设’(桩前有抗力存在),若桩前不 存在抗力时,桩位于抗滑段时的设计滑坡推力不能用差值, 需要通过控制设计工况剩余下滑力曲线E设L来确定。
速度慢、劳动强度高, 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桩
遇不良地层处理困难
径应在1000mm以上
按
单桩
简单、受力和作用明确。
承载力较小
结 构 型
排架桩
转动惯量大,抗弯能力强, 桩臂阻力小,桩身应变小。
在软弱地层有明显的优越 性
式 分 类
有锚桩
改变桩的受力状况,桩身 应力状态和桩顶位移得到
改善。
锚杆(索)的锚固端需 要较好的地层或岩层
m法的影响函数值。
第22页/共47页
式(4.8)为m 法计算桩的一般表达式。一般应根据桩底的边 界条件求得滑动面出的位移和转角,才可求出桩身任一截面出的 位移、转角、弯矩和剪力,地基土对该截面的侧向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1 设计资料 .. 桩处 滑体厚 度为 : 8 8 h =4 .m
桩 的锚 固段 长 : =2 m h 2 6
滑坡 推力 : T=10 7 N/ 4 5 K m3
滑动 面的地基 系数 : A=A =1 1 x0 滑 面以下 的地基 比例系数 : =2 0 0 0 0 KN/ 3 m
作者简介 : 凤双 , , 士研究生。 郭 女 硕
・
2 ・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题研究
21 0 0年第 4期
2 抗 滑桩 设 计
2 1 滑坡推 力计 算及分 析 .
2 1 1 计算 图式 及计算 参数 .. () 1 计算 图示
为了方 便于计算将 问题 抽象转化 为一个平面 问题来 考虑 , 体的主轴方 向为 Ⅱ~ Ⅱ断 面 , 滑 并且计 算 图式是 按取沿线纵 向每延米计算 。 2 12 计算原理 ( .. 条分法 ) 将 滑动方 向和滑动速 度大体一致 的称为一 个计 算单 元 , 一 在顺 滑动 主轴 的方 向 的地 质 纵断 面图按 滑面 的产状 和岩± 的性质 划分为若 干个垂直 条状 块 , 由后 向前计算 ; 每个条块界 面上 的
路 堑最深 1 m, 堤 的路基 面宽度 6 6 据 《 范》 。路 堑边 坡坡 度取 1 15低 路 堤取 1 1 0 路 .m( 规 ) :. , :.
5 高路堤取 1 17 。 , : . 5 在 路 堑与路 堤处 分别 布置排水 侧沟 和天沟 , 其沟 宽一 律为 0 4 侧 沟边坡 1 1 采用 浆砌 .m, :;
片石砌 筑 , 排水 沟 与路堑坡 度之 间有 1 的侧 沟平 台。 在 米
在 高路堤 的 陡坡一侧 ( 向坡度 为 1 1 5 横 : . ~1 2 5时 )地面 挖 台阶 , 阶宽度 为 1 5 路 :. 台 . m, 堤 的地 面横坡 缓 于 1 1 :0时 , 路堤可 直接填 筑在天 然地 面上 , 在路 堤高 度小 于 1 2 的地段 , .m 应 清除表 面草皮 。
13 方 案 比选 .
本线 路位 于滑坡 中级 与前级 交界处 , 滑坡 推 力较大 , 且滑体 厚度很 大 。本 设计初 选抗 滑桩
来 阻挡 滑体 的下 滑 , 但是 桩 的界 面尺寸很 大 , 经过计 算达 不到抗 滑 目的 , 施工难 度较 大 , 且 只好
舍 弃此方 案 。对 于轻 型挡 土墙 , 用材料 教省且 能抵 挡大 的土压 力选 用此方 案 。
滑体 : 1 8 N/ q =1。 =1 KP y =1 K m3 ̄ 2Cl 0 a 1
相等时可 以假 定 为矩形 。
( ) 力形 式 : 2受 矩形 () 3 各滑段 剩余下滑 力 的计算公式 :
T/ KW ii + Ti = sna — ! W !O ia — C 一 C S tni Li
其 中 =CS 口一 一口) i( 1 tg O ( 1 一s a一 一口) n n ao 2 2 抗滑桩 的设计 . 以 D 4 +2 1 5 K1 6 2 .m处 的抗 滑桩为 例。
剩余下 滑力 。
( ) 算假定 1计 ① 每个滑体 的下滑力方 向与其所在条块 的滑 面平行 ; ②横 向按每延 米计算 , 去两侧 的摩擦 阻力不计 ; 略
③视 滑体为一个 无压缩 的介 质 , 由后 向前传递下滑 力使之能够 整体滑动 , 不计滑体 内部 的
同步应力作用 ;
④作 用在任意分 界面上 的推 力分布 图形 , 在一般 情况 下滑 体上 层 和下层 的滑动速 度 大致
育, 两岸 阶地连 续达 2 0 标 高为 2 0 3 0 未 见 有二 级 以上 阶地 , 0 m, 6 6 m, 南岸 坡 体受 构 造作 用 和
岩 浆岩 的侵入影 响 岩石破 碎 , 此地段形 成滑 坡 和错 落堆 积体 , 在 为老滑坡 。
组成坡 体 的地层 岩层 主要有 :
( ) 期残 积层 : 褐色 、 1近 红 褐黄色 粘性土 , 含碎 块石 。 ( ) 滑坡堆 积体 主要 物质组 成成分是 : 2老 云母 、 英 片岩 、 石 云母 片岩 、 泥石 片岩及 闪长岩 , 绿 岩石 非常破 碎 , 碎石 、 呈 砾石 形状且 局部严 重糜 棱化 , 由于 后期 滑坡 滑 动 的影 响使 该地 区结 构
专 题研究
21 0 0年第 4期
马 尾坡 I 滑坡 抗滑 桩 治理 工程 设计 号
郭凤 双
1 概 论
1 1 马尾 坡地 区的地质 环境 .
土木 工程 学 院)
马尾 坡地 区位 于襄渝 线小 果岭至铁 字峡 之 间 , 在既 有线路 的右侧通 过 。河谷 走 向为 N 5 6。
~
8。 , 0W 河谷 宽 约为 2 0 0 m 4 0 0 m。南 岸坡 度 较 缓 为 2 。 0 , 5 ~4 。该段 小 峡 沟 河一 级 阶地 较 发
很紊 乱 。
() 3 早期 残坡 积体 分布 于老滑坡 堆积体 之 下 , 色 为 棕褐 色 、 颜 灰黄 色 , 性 土类 片 岩 、 粘 碎石
及砾石 , 粘性 土层 状结 构 。
该 滑坡 区的地 下水两 层 , 层小 , 层 大 , 层 性差 , 窝 状 和脉 状 分 布 , 合 工 程 要 求 。 上 下 成 呈 适 同时对 滑坡 面注浆 , 高 C、 从 而减 少滑提 推力 。 提 ,
1 2 线 路纵 断面 设计 . 线路里 程为 K1 6- 1 0一K1 6+3 0 全 长 为 2 0 走 向为 一 条 直 线 。下 坡 坡 度 为 5 4 I0 - 4 5, 5 m, .
4 。规定 设计 高 为 3 6 路 肩标高 为 3 6 .5 0 . 5 ‰ 0 m, 0 一1 0 =3 4 9 。 经过 地 区地 形起 伏较 大 , 面最低标 高 为 2 9 最 高 处为 3 4 3 落差 为 4 .3 其 中 地 6 m, 1 .m, 5 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