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中秋节和重阳节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来历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尊重老人的意识和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科学技术能拓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秋季的民族传统节日,了解月亮的一些基本概况和人类探索月亮的相关信息。

行为与习惯: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秋季的民族传统节日,初步知道一些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

教学难点:初步知道一些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的意义。

教学安排:课时:2
教学准备:
这是一次课内外结合的常识主题活动教学。

设计者首先向学生交代活动创意,征询学生意见,形成活动初步方案。

并要求学生做好如下准备:1.自由组合,要求各组收集:
1) 有关月亮和中秋的传说、故事、诗歌等。

2) 中秋节各地各族人民的习俗资料。

3) 有能力的组收集有关月球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布置教室(布置教室时最好不让学生在旁边)
在教室的墙上贴上与中秋节相关的绘画作品,如赏月,嫦娥奔月等;贴上书法作业,内容为古代文人对月及中秋的描写(以一年级儿童熟知的作品为好);在教室的窗台上摆上月饼;播放歌曲《打月饼》。

2.学生走进教室,观察教室的变化,然后坐在座位上。

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
1.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让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中秋节。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叫中秋节呢?
教师解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在我国,农历的七、八、九月是秋天,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天的一半,所以叫中秋节。

2.学生自由发言:你觉得中秋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把学生提到的关于中秋节的信息分类写在黑板上,可以用图表示: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活动,中秋节的作品(包括文字和绘画作品及歌曲等)
3.学生按兴趣自由结合成三个大组,分别就中秋节的传说、活动、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形式可以是表演、绘画,书写、背诵等。

4.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中秋节的传说、活动、作品。

(把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览)
5.教师小结: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回家,和家人团聚。

如果实在有事回不来,也要给家人打电话,祝家人节日快乐!
三、拓展延伸
1.学生自由发言,关于月亮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2.课下作业:搜集更多的关于月亮的作品,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MTV:常回家看看。

2.学生发言:听到这首歌,看着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这一首表现人与人之间亲情的歌曲,到了周末、节假日,在外上学和工作的人们都应该回家看望自己上了年纪的父母,让他们在晚年同样感受到生活中的亲情,同样感受到幸福。

在我们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叫重阳节,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回家看望家里的老人。

你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吗?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重阳节的时间
(教师补充:农历九月初九)
你知道重阳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吗?
2.创新表演:怎样给家中的老人过节呢?
A.小组讨论,尝试表演。

B.全班交流。

3.说一说:你知道重阳节在过去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吗?
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出示三首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十日即事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又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日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教师对此三首诗略作解释,总结出古时重阳节的活动: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

三、拓展延伸
你知道秋天还有哪些节日吗?(阳历的节日)在课下搜集其他秋天的节日的信息。

板书设计:中秋节
重阳节
课后小结:
学生年龄小,搜集资料的能力较差,对于中秋节、重阳节的了解很少,教师准备应再充实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