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物理学-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物理知识说明其中道理
刻舟求剑物理知识说明其中道理刻舟求剑是一个古老的寓言,它讲述了一个人刻舟求剑的故事。
尽管刻舟求剑在物理学中并没有直接的应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寓言来理解一些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道理。
故事中,有一个人正在船上划船,他把剑掉到了水中。
他看到剑沉入水底,于是他停下船桨,用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他希望当他划船回到之前的位置时,剑还在原来的位置。
然而,当他再次划船回到初始位置时,他发现剑已经漂移了,不再在那个记号的位置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物理学原理,即水流的漂移效应。
在水中,物体会受到浮力和水流的作用。
浮力是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的大小等于所排除的液体的重量。
水流是液体中的流动,它会对物体产生推力,使其发生漂移。
因此,当剑掉入水中后,水流会对剑施加推力,使其发生漂移,不再停留在最初的位置。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刻舟求剑的故事可以用来解释流体力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流体力学是研究液体和气体运动行为的学科,它包括了伯努利定律、阿基米德原理和控制体积理论等。
伯努利定律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描述了流体在不同速度下的压力变化。
根据伯努利定律,当流体的速度增加时,其压力会下降;当流体的速度减小时,其压力会增加。
这个定律解释了刻舟求剑故事中的现象:当水流速度增加时,剑会受到更大的推力,从而发生漂移。
阿基米德原理是液体中浮力的基本原理,它描述了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除液体的重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其产生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等于所排除液体的重量。
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剑掉入水中后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会使剑向上推,从而导致剑发生漂移。
控制体积理论是流体力学中用于描述流体运动的一种方法。
它将流体的运动分为两部分:通过控制体积的流量和通过控制体积的输运。
控制体积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随时间变化的。
通过控制体积理论,我们可以对流体的运动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
刻舟求剑中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其字所指代的内容
刻舟求剑中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其字所指代的内容《刻舟求剑》是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流传于中国古代文化。
这个寓言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位少年刀剑的制作手艺非常高超,在刨刻船舷时不小心将剑刻落到了水中,于是他迅速停下手中的活儿,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找剑。
然而,他的行为被旁人看到后,纷纷笑他愚蠢无知,认为他找剑的行为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注重行动的巧妙和科学,不能墨守成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故事中的寓意。
舟和剑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东西,舟象征了手工艺者的技艺和手艺,而剑则代表了实际行动的结果。
将剑刻落到水中,是在告诉我们,工匠手艺再高超,再精湛,但如果没有实际行动,那也是没有用的。
刀剑的制作无法在水中得以实施,因此,寓言的核心是告诉我们,只有将技艺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剑落入水中的原因。
寓言中并没有明确交代为什么剑会掉入水中,但我们可以从中间的过程推测一下。
在刻船舷的过程中,手工艺者因为集中注意力于工作,对于周围的环境没有过多的关注,这就导致了剑的意外掉落。
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个启示,即在工作中,我们需要保持警觉,时刻留意周围的变化,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意外。
进一步来看,为什么旁人嘲笑这位手工艺者的行为呢?他们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
这也是这个寓言的一个重要教训。
人们常常容易固步自封,习惯了老套的思维模式,无法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
这些旁观者只看到了手工艺者飞船的动作,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目的是要找回落入水中的剑。
这也是寓言中想要告诉我们的,当我们面对不同的问题和挑战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表面现象,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观察。
此外,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与效率相关的教训。
手工艺者为了找回掉入水中的剑,毅然跳入水中,费时费力。
这引起了旁人的嘲笑和不理解。
这可以让我们思考,在工作中,如何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冗余操作。
虽然手工艺者的做法看起来并不高效,但他为了找回剑,不惜一切代价。
成语中的物理哲学
一、声学方面1.曲高和寡:频率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超高,当然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2.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这是声音在山谷之间发生多次反射,形成洪亮的回声。
3.弦外之音:这是指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外的(如超声、次声)确实存在且我们是听不到的声音。
4.听其声而知其人:这是因为每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5.但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而光在同一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6.掩耳盗铃:《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掩:捂。
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盗铃铛。
《吕氏春秋·自知》记载:有一个人想把一口钟偷回家,但那口钟太大,背不动。
于是他就把那口钟砸烂,钟发出了响声,他怕别人听见,就用手把耳朵捂住。
人们称此为“掩耳盗钟”。
后世多说“掩耳盗铃”。
比喻自欺欺人。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减少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
这个偷铃的人只注意到了在人耳处,且是在自己耳朵处减弱。
这样做,别人照样可以听到铃声。
很显然,是自欺欺人。
7. 夜深人静:《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深夜了,人们都安静下来进入了梦乡。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深夜,工厂没有机器的轰隆声,农村没有鸡、狗、猫、鸭等各种动物的鸣叫声,也听不到人们大声的喧哗声。
此时处在30dB~40dB的较理想休息和睡眠的安静环境中,真可谓万籁俱寂。
8.震耳欲聋:《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震得人的耳朵都要聋了。
形容声音特别大。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并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震耳欲聋”的噪声环境当然就是130dB~150dB。
汉语成语中的物理原理
汉语成语中的物理原理仔细研究某些汉语成语可以发现,有些汉语成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原理, 下面就从物理学的角度例析有关的汉语成语。
1、刻舟求剑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人错选了参照物。
因船相对剑是运动的,则船和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则确定剑的位置应选择与剑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岸上的石头、树木、花草等。
2、随波逐流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波是由振动产生的,波传播的是能量和振动形式。
如果水不流动时,那么漂浮在水面的漂浮物会随着波浪在原来位置上下振动。
如果水是流动的,则漂浮物除振动外,还随着水一起水平流动。
即漂浮物既作上下振动,又作水平移动。
随波逐流十分准确地描述了这种运动情况。
3、扬汤止沸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把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可以增加水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速度。
而蒸发是需要吸热的,由此而降低了温度,可以暂时缓解水的沸腾。
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4、釜底抽薪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沸腾是要吸热的。
如果把锅底的柴火抽掉,也就停止了给水加热,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水的沸腾就会马上停止。
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
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放热。
冰冻三尺必须是长时间的低温环境,使大量的水或冰放热,形成大量的低温的冰。
6、掩耳盗铃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减少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
这个偷铃的人只注意到了在人耳处,且是在自己耳朵处减弱。
这样做,别人照样可以听到铃声。
很显然,是自欺欺人。
7、一叶障目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树叶是不透明的物体,光线射到树叶上发生反射,不能射到人的眼精里,因此,人是看不到远处的物体。
8、镜花水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镜中的花和水中的月都体现了平面镜成像的物理原理。
平面镜成的像都是虚像,因此在镜中看到的花在水中看到的月都是虚像。
9、立竿见影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线遇到竿子之类不透度明的物体时,便在竿子后面的光能到达的区域产生了影子。
趣谈与物理学相关的成语典故 调查报告
趣谈与物理学相关的成语典故调查报告我国古典文化远流长,博大精深。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条支流——成语典故,早在有汉字记载之初,就已应运而生。
随着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成语典故的堆积亦愈来愈深厚,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中包含着古代人民朴素的科学认识。
我们试分析^p 几例和物理学相关的成语典故以与大家分享。
成语“杯弓蛇影”指因错觉而产生怀疑和恐惧,形容怀疑多端,自相惊扰。
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予之祖父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请见主簿杜宣,赐酒。
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
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昔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
后郴因事过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
郴还听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
则使门下吏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
因谓曰:‘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
’宣意遂解,甚夷怿,自是瘳平。
”此引为“杯弓蛇影”成语典故的典。
从典中我们不难看出,客人杜宣在主人家饮酒时,误把映入酒杯中的赤弩影当做了毒蛇,并勉强喝入腹中,忐忑不安,大病一场且久治不愈。
后来主人应郴发现这件事后,弄清杜宣得病的缘由,并把杜宣请回家坐于当初喝酒的地方,向他解释道:“所谓‘杯中之蛇’只是北墙所挂赤弩的影子罢了。
”杜宣听后如释重负,不久就病愈了。
其实,“杯弓蛇影”这则成语典故就包含着物理学中的“光直线传播”和“光反射”两种知识。
杯中有酒,就像一面镜子把墙上的赤弩影像映入客人眼睛,再加上视差的影响,就使杜宣误认为杯中有蛇,饮入腹中后因害怕而致病。
试想要不是主人及时发现并告知杜宣事情的真相,光的这些现象很可能就葬送了杜宣的性命。
“海市蜃楼”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则成语典故。
语出《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这是因为光线在大气层中的折射等原因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刻舟求剑中的物理学原理
刻舟求剑中的物理学原理
《刻舟求剑》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寓言故事,涉及到物理学原理的解释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运动惯性:物理学原理中的惯性可以解释故事中的"船"和"剑"的运动。
当船在水流中漂流时,剑被插在船上的位置并不改变,这是因为剑具有惯性,它保持静止,而船则随着水流而运动。
这符合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定律。
2. 水的阻力:故事中,人们看到剑的位置固定在船上。
然而,水流会对船施加阻力,水的流动会对剑施加作用力,试图改变剑的位置。
但是由于水的阻力较小,对剑的作用力不足以使剑脱离船而改变位置。
这涉及到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原理,即当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流体会对物体产生阻力,阻碍物体的运动。
3. 相对运动的观点:《刻舟求剑》中的人们不能理解剑的位置不随船的漂流而改变之谜。
这可能与人们对于相对运动的认识有关。
在故事中,人们将目光锁定在船上,没有意识到船和剑相对于水流也在运动。
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告诉我们,物体的位置和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密切相关。
在这个故事中,人们选择的参照物是船,因此他们只关注船的位置,忽略了船相对于水的运动。
总之,《刻舟求剑》中涉及到的物理学原理主要包括运动惯性、水的阻力和相对运动的观点。
这个故事提供了一个启示,即我们的认识和观察往往受到固有观念
和选择参照物的局限性。
成语中的物理原理
成语中的物理原理1、刻舟求剑【解读】比喻人的视野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不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也比喻刻板、不灵活。
【物理知识】这个人选错了参照物。
因为船是相对于剑运动的,船与剑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要选择与剑相对位置相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来确定剑的位置。
2、千里之外【释义】此指江河水势汹涌,直冲而下。
后来指文笔流畅,气势奔放。
【物理知识】相对高度越高,水落到较低的地方转化为动能越多,动能越多,速度越大。
所以“河水汹涌而下”的解释,凸显了河水的高速。
3、瓜浮李沉【定义】指泡瓜、李子等。
夏天放在冷水里吃。
描述一下夏天的生活。
【物理知识】为什么不说“沉瓜浮李”?因为这种说法违背了客观规律。
一般瓜果内部是空心,重量比同体积的水轻。
当全部浸入水中时,F浮> G瓜,即瓜全部浮。
但桃、李等水果都有核仁,放入水中,F会浮起来。
4、随波逐流【释义】波浪起伏,随流水漂流。
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没有主见,盲从他人的行动。
【物理知识】波是由振动产生的,它传递能量和振动。
如果水不流动,漂浮在水面上的漂浮物会随着波浪在原来的位置上下振动。
如果水在流动,漂浮物不仅会振动,还会随着水水平流动。
即浮子上下振动,水平运动。
随波逐流非常准确地描述了这种运动。
5、扬汤止沸【定义】舀开水,防止沸腾。
比喻暂时紧急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物理知识】直到锅底的柴火被抽干,外界供给的热量停止,水的沸腾才会停止。
6、釜底抽薪【释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汤漾停止沸腾是反义词。
【物理知识】水沸腾吸热。
如果把锅底的柴火抽走,就会停止供水加热。
如果你不能从外面吸收热量,水就会停止沸腾。
7、抱雪向火【释义】比喻你所做的事与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相反,即使你很费力,也不会得到好的结果。
【物理知识】火的目的是保持人体的温暖,也就是吸收热量。
把雪抱到火上,雪不仅会从火源吸收热量,还会从人体吸收热量。
8、枕戈待旦【解说】凶器是枕头,等待天亮。
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战斗,即使睡觉也绝不放松警惕,随时准备杀敌。
刻舟求剑的成语故事
刻舟求剑的成语故事【拼音】:kè zhōu qiú jiàn【解释】:比方不懂事物已进展改变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
船到江心,他一不当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
他抓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
船上的人对此感到特别可惜,但是那楚人好像胸有成竹,就立刻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马上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
他觉得很惊奇,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至此,船上的人都纷纷的大笑了起来,说:船是始终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连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
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吕氏春秋》的也在写完这个故事后评论说这个,刻舟求剑的人是太愚蠢可笑了!关于刻舟求剑的成语故事2【汉语读音】kè zhōu qiú jiàn【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产生年月】春秋战国时期【成语辨形】剑,不能写作“箭”。
舟,不能写作“州”或“洲”。
【词语解释】在船上刻下记号,船停后,从记号处查找落水的剑。
比方缺乏生活常识。
【典故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又名《吕览》〕【感情颜色】贬义成语【词语示例】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茅盾《致陈瑜清》:“有人提出新的解释,盖咬住一、二字,~以驳难,似已成风气,真令人啼笑皆非也。
”【近义词】守株待兔、墨守成规、郑人买履、表水涉澭、引婴投江、按图索骥【反义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随机应变【成语用法】连动式;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状语;一般比方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51全视界ZI成语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它不仅具有文字简练、意味深长的特点,而且有些成语中,还含有一定的物理知识。
“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海市蜃楼”等成语中就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刻舟求剑”来源于《吕氏春秋·察今》,说的是楚国有一个人带着宝剑乘船过江,当船正在行驶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立即用刀在剑落水的船帮处刻上记号,并宣布说:“这儿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
”到对岸后,船停了下来,他便根据船上刻下的记号下水去捞剑。
结果怎么也捞不到。
这个成语故事告诫我们,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不能不看事物的发展变化墨守成规,而应当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求剑者之所以捞不到剑,是因为选错了参照物。
如果船在静水中不动,剑沉底后,相对船的位置不再改变,这样在船上的记号下方可以捞到剑。
现在船在流水中,并从剑掉下的地方驶到了对岸,所以在船上的记号下方就不能捞到剑了。
“掩耳盗铃”来源于《吕氏春秋·自知》,原作“盗钟掩耳”或“掩耳盗钟”。
说的是有一个人得到一口大钟,想把它背走,但钟太大了,没法背,就想用锤子来砸碎它,刚一砸,钟就响起来,他怕人家听到钟声来夺他的钟,就急忙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
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蠢人自己欺骗自己。
从物理学角皮来讲,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具备发音体、介质、耳朵。
把耳朵捂住,对盗铃人来说,声波因被反射或部分被吸收而减弱,由于耳膜没有感受到声波而未引起振动,当然听不到铃声了,但对其他人来说,听到声音的条件具备,是会听到铃声的。
“海市蜃楼”,蜃是指蛤蜊。
古人认为海市蜃楼是由蜃吐气而成。
海市蜃楼现在用来比喻虚无缥缈、实际不存在的事物。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海市蜃楼的成因是: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的反射或折射时,把远处的景物显现在空中或地面,造成奇异幻景,而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海边和沙漠地区。
(摘自《年轻人·中学生读本》2009年第8期)成语中的物理知识◇文/粱丽云死虾免费赠送美术大师齐白石早年卖画,为简便起见,画中物以数量计算。
中国古代物理学
中国古代物理学-刻舟求剑船、河岸与水三者之间谁在运动?天与地、月与云谁在运动?这是古代人最关心的运动学问题。
这里同时涉及参考坐标与相对运动两方面的问题。
船、河岸与水三者谁在运动的问题,几乎同时困扰了古代东西方的哲人。
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停泊于河中的船实际上处于运动之中,因为不断有新水流与该船接触。
“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的命题就是由此而来的。
古代中国人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回答这些问题。
晋代天文学家束皙〔xi西〕说:乘舟以涉水,水去而船不徙矣。
(《隋书·天文志》)这个立论方式恰恰与亚里士多德相反。
束皙认为,这动着的船实际上是不运动的。
如果过江时保持船与河岸的垂直状态,船与河床的相对位置就不改变。
将参考坐标取在过江线或河床上,这时就得出“水去而船不徙”的结论(图2-10)。
另一种看法是,任船与水同速漂流,将参考坐标取在整个水流上,船对于水也不发生位置移动。
图2-10 船过江示意图船C从A点过江,它总是在两岸的AA'线上,而水流B却随时在改变它与AA'线的相对位置。
从物理学看,决定空间位置或运动与否必须有一个参考系。
否则,就会“西家谓之东家,东家谓之西家,虽皋〔gao高〕陶〔古音yao腰〕之理,也不能定其处”(《淮南子·齐物训》),连古圣皋陶都不能断其是非。
不清楚参考坐标的人,就像“刻舟求剑”一样胡涂。
刻舟求剑的故事原出于战国末期吕不韦(?-公元前235年)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至今读起来还脍炙人口。
它所包含的物理意义是极其深刻的。
该故事说:有一个楚国人乘船过江,他身上的佩剑突然掉落江中。
他立即在船舱板上作一记号,对其船友说:“这是我的剑掉落的地方。
”到了河岸,船停了,他就在画记号的地方下水取剑。
“舟已行也,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慎大览·贵因篇》)如此求剑,不是犯胡涂吗?从故事编纂者的口气来看,他是知道如何才能找到掉落江中的剑。
中国成语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中国成语中蕴含的物理知识1.刻舟求剑《汉语成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据说从前楚国有一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沿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记号,等船停下后,他便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没有找到(见《吕氏春秋·察今》)。
比喻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人错选了参照物。
因船相对剑是运动的,则船和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则确定剑的位置应选择与剑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岸上的石头、树木、花草等。
2.一泻千里《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泻:水急速往下流。
本指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后比喻文笔流畅,气势奔放。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当相对高度越高时,水落到低处转化为的动能越多,动能越多,则速度越大。
所以"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的解释突出了江水的流速大。
3.沉李浮瓜《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三国·魏·曹丕《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指暑天把瓜、李等放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
也指暑天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的瓜果。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不说"沉瓜浮李"呢?因为这种说法违背了客观规律。
大家知道,一般瓜类如东瓜、南瓜等内部都有空心部分,正因如此,其重比同体积的水要轻,全部浸没在水中时,F浮>G瓜,即瓜类均要上浮。
而李子、桃子等果实内均有核仁,因此把它们放入水中时F浮<G瓜,会下沉于水底。
因此古人说:"瓜浮李沉"而不说"瓜沉李浮"。
4.一发千钧《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钧:古代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吊着千钧重物,比喻形式十分危急。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根头发所承受的最大平均拉力只不过1.72牛顿。
而1钧(即三十斤)的力相当于150牛顿,1千钧即1.5×105牛顿。
很显然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这种情况怎么能不危急呢?5.随波逐流《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随波浪而起伏,随流水而漂荡,比喻跟着别人行动。
简述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
简述中国古代的物理成就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的古国,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曾一度领先于世界,在物理方面取得了不少令人称道的成就。
一、力学方面1、我国现存最早的科技书籍——《考工记》中,有不少力学知识,而对惯性问题的认识更是比同时期的欧洲国家深刻得多。
2、墨家著作《墨经》一书,更是已经对力学现象进行了粗浅的概括,并进行一些推理论证,包括时空观念,力的平衡问题等。
墨家发现的杠杆原理比阿基米德要早两百多年,遗憾的是未就此建立起一个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①墨家给力下了符合科学的定义,《墨经》中说:“力,形之所以奋也。
”这里“形”指物体,“奋”指运动的快慢,这句话就是说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300多年前的这个结论和近代物理学的概念是一致的。
《墨经》又说:“力,重之谓,下举,重奋也”,把重归于力的范畴。
“奋”指施力者使物体由下而上的抵抗重力的作用过程。
②《墨经》一书中有两条专门记载杠杆的原理。
一条说:“衡木,加重焉而不挠,极胜重也;右校交绳,无加焉而挠,极不胜重也。
”意思是说:在横杆的一端加上重物而不致发生偏转(挠),那一定是预先固定有石块的一端(即“极”)的转矩,足以胜任重物一端的转矩。
此时如果把支点(“交绳”)移近“极”端,即不必另加重物也可以使杠杆偏转,这时是“极”的转矩不能胜任重物的转矩。
另外一条是专门从杠杆原理讨论天平与杆秤的。
条文是这样的:“衡木,加重于其一旁,必捶——重相若也。
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这段文字上半段是说天平的。
意思是:天平衡量的一臂加重物,另一臂必得加砝码(“必捶”),两者必须等重,才能平衡。
下半段是说杆秤的。
意思是说:杆秤的提钮到重物的一臂(“本”)比较短,提钮到杆秤的臂(“标”)比较长,如果两边等重,秤锤一边必下落。
为什么呢?因为秤锤对“标”一边的作用过大了。
这两条杠杆的平衡条件说的很全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力使它转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转动的。
刻舟求剑的典故
刻舟求剑的典故刻舟求剑是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大家了解刻舟求剑的典故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刻舟求剑的典故,供大家阅读!刻舟求剑的解析【注音】kè zhōu qiú jiàn【释义】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近义词】守株待兔、墨守成规【反义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刻舟求剑的典故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
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
他赶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
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
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
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刻舟求剑的接龙刻舟求剑→剑拔弩张→张三李四→四不拗六→六马仰秣→秣马厉兵→兵不由将→将计就计→计无所出→出生入死→死气沉沉→沉鱼落雁→雁杳鱼沉→沉李浮瓜→瓜剖豆分→分甘共苦→苦中作乐→乐极生悲→悲天悯人→人言可畏→畏缩不前→前俯后仰→仰首伸眉→眉高眼低→低首下心→心乱如麻→麻木不仁→仁言利博→博士买驴→驴鸣犬吠→吠影吠声→声威大震→震古烁今→今非昔比→比肩继踵→踵决肘见→见钱眼开→开诚布公→公诸同好→好逸恶劳→劳师动众→众口难调→调虎离山→山崩钟应→应运而生→生龙活虎→虎狼之势→势成骑虎→虎尾春冰→冰炭不投→投畀豺虎→虎口余生→生老病死→死不悔改→改邪归正→正理平治→治国安民→民保于信→信及豚鱼→鱼贯而入→入不敷出→出入人罪→罪有应得→得过且过→过目不忘→忘其所以→以莛叩钟→钟鸣漏尽→尽人皆知→知难而退→退如山移→移天易日→日就月将→将信将疑→疑信参半→半吞半吐→吐刚茹柔→柔茹刚吐→吐哺握发→发愤图强→强聒不舍→舍生忘死→死不瞑目→目送手挥→挥戈反日→日暮途穷→穷奢极欲→欲罢不能→能工巧匠→匠心独运→运用自如→如应斯响→响彻云霄→霄壤之别→别具一格→格格不入→入井望天→天翻地覆→覆车之鉴→鉴影度形→形枉影曲→曲高和寡→寡见少闻→闻过则喜→喜从天降→降心相从→从井救人→人心所向→向天而唾→唾手可得→得意忘形→形影相随→随俗浮沉→沉冤莫白→白云苍狗→狗头军师→师出有名→名正言顺→顺水人情→情急智生→生离死别→别有用心→心如死灰→灰心丧气→气焰熏天→天长日久→久安长治→治病救人→人心归向→向壁虚造→造谣惑众→众擎易举→举案齐眉→眉目如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虎类狗→狗仗人势→势焰熏天→天悬地隔→隔世之感→感激涕零→零敲碎打→打成一片→片甲不回→回天之力→力不从心→心坚石穿→穿井得人→人亡物在→在所不惜→惜墨如金→金枝玉叶→叶落知秋→秋色平分→分斤掰两→两瞽相扶→扶危济困→困兽犹斗→斗鸡走狗→狗血喷头→头童齿豁→豁然贯通→通今博古→古调单弹→弹尽粮绝→绝无仅有→有枝添叶→叶公好龙→龙马精神→神魂颠倒→倒持泰阿→阿其所好→好为人师→师出无名→名存实亡→亡魂丧胆→胆大包天→天怒人怨→怨天尤人→人己一视→视同路人→人尽其才→才疏意广→广土众民→民胞物与→与世无争→争权夺利→利欲熏心→心灵手巧→巧不可接→接三连四→四亭八当→当务之急→急流勇退→退避三舍→舍己救人→人心不古→古貌古心→心手相应→应付裕如→如释重负→负荆请罪→罪恶滔天→天昏地暗→暗箭伤人→人存政举→举世瞩目→目无全牛→牛刀割鸡→鸡鸣狗吠→吠形吠声→声应气求→求田问舍→舍己从人→人微权轻→轻重倒置→置之脑后→后来居上→上下一心→心灰意冷→冷暖自知→知人之明→明争暗斗→斗转参横→横七竖八→八方呼应→应付自如→如花似锦→锦心绣口→口沸目赤→赤胆忠心→心平气和→和盘托出→出将入相→相惊伯有→有求必应→应有尽有→有名无实→实逼处此→此唱彼和→和而不同→同工异曲→曲尽其妙→妙手空空→空谷传声→声势浩大→大度包容→容光焕发→发扬光大→大有人在→在家出家→家贫亲老→老羞成怒→怒发冲冠→冠盖相望→望子成龙→龙争虎斗→斗酒只鸡→鸡口牛后→后患无穷→穷凶极恶→恶醉强酒→酒入舌出→出以公心→心术不正→正襟危坐→坐观成败→败军之将→将伯之呼→呼幺喝六→六尺之孤→孤独矜寡→寡不敌众→众所周知→知无不言→言过其实→实获我心→心到神知→知小谋大→大名鼎鼎→鼎鼎大名→名目繁多→多愁善感→感慨万千→千载难逢→逢人说项→项背相望→望穿秋水→水尽鹅飞→飞蓬随风→风行革偃→偃武修文→文不加点→点石成金→金舌蔽口→口讲指画→画脂镂冰→冰雪聪明→明镜高悬→悬鹑百结→结驷连骑→骑驴觅驴→驴前马后→后继无人→人微言轻→轻而易举→举一反三→三生有幸→幸灾乐祸→祸国殃民→民富国强→强作解人→人多势众→众口铄金→金刚怒目→目光如鼠→鼠窃狗偷→偷工减料→料事如神→神通广大→大敌当前→前所未闻→闻一知十→十围五攻→攻苦食淡→淡汝浓抹→抹月秕风→风花雪夜→夜郎自大→大打出手→手到病除→除暴安良→良工心苦→苦大仇深→深入人心→心安理得→得胜回朝→朝梁暮陈→陈陈相因→因循守旧→旧地重游→游山玩水→水涨船高→高义薄云→云兴霞蔚→蔚然成风→风流罪过→过街老鼠→鼠目寸光→光前绝后→后发制人→人云亦云→云过天空→空穴来风→风卷残云→云泥之别→别具匠心→心口如一→一丝不挂→挂一漏万→万古长青→青黄不接→接二连三→三牲五鼎→鼎足而三→三命而俯→俯仰由人→人一己百→百折不回→回味无穷→穷极无聊→聊以自慰→慰情胜无→无拳无勇→勇往直前→前挽后推→推己及人→人众胜天→天灾人祸→祸福相依→依依不舍→舍己为人→轻而易举→举一反三→三生有幸→幸灾乐祸→祸国殃民→民富国强→强作解人→人多势众→众口铄金→金刚怒目→目光如鼠→鼠窃狗偷→偷工减料→料事如神→神通广大→大敌当前→前所未闻→闻一知十→十围五攻→攻苦食淡→淡汝浓抹→抹月秕风→风花雪夜→夜郎自大→大打出手→手到病除→除暴安良→良工心苦→苦大仇深→深入人心→心安理得→得胜回朝→朝梁暮陈→陈陈相因→因循守旧→旧地重游→游山玩水→水涨船高→高义薄云→云兴霞蔚→蔚然成风→风流罪过→过街老鼠→鼠目寸光→光前绝后→后发制人→人云亦云→云过天空→空穴来风→风卷残云→云泥之别→别具匠心→心口如一→一丝不挂→挂一漏万→万古长青→青黄不接→接二连三→三牲五鼎→鼎足而三→三命而俯→俯仰由人→人一己百→百折不回→回味无穷→穷极无聊→聊以自慰→慰情胜无→无拳无勇→勇往直前→前挽后推→推己及人→人众胜天→天灾人祸→祸福相依→依依不舍→舍己为人。
刻舟求剑 的象形文字
刻舟求剑的象形文字刻舟求剑的象形文字中,刻舟代表着人们在船上刻下一道道刻痕,用以指示船行的方向;而求剑则是指人们在剑的位置发生变化后,仍然执意寻找原来的位置。
这个故事源于《战国策·齐策一》中的一则寓言,用以形容人们固步自封,无法适应变化的情况。
这个寓言有着深刻的意义。
船是一个动态的载体,随着水流的流动,其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如果人们只是盲目地依赖船上的刻痕来指导航行,而不观察周围的变化,那么很可能会走错方向,甚至遇到危险。
类似地,剑也是一个动态的工具,它的位置会随着人们的行动而变化。
如果人们固守原有的位置,不愿意接受变化,那么就很难找到剑,也很难在新的环境中取得成功。
刻舟求剑的象形文字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个寓言,寓意着人们应该灵活适应变化,不要固步自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在不断进步,如果我们停留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中,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观念,那么就很容易被时代淘汰。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看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十几年前,很少有人能想象到现在的互联网世界,但是那些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的人,往往能够在这个新兴行业中取得成功。
相反,那些固守过去的思维模式,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和新观念的人,则很容易被淘汰。
刻舟求剑的象形文字还可以引申出更广泛的含义。
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时刻保持灵活的思维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陷入舒适区,固守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愿意去学习新的东西。
然而,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刻舟求剑的象形文字寓意着人们应该灵活适应变化,不要固步自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接受新的事物和观念,才能够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取得成功。
所以,让我们放下过去的包袱,勇敢地面对变化,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物理学-刻舟求剑
船、河岸与水三者之间谁在运动?天与地、月与云谁在运动?这是古代人最关心的运动学问题。
这里同时涉及参考坐标与相对运动两方面的问题。
船、河岸与水三者谁在运动的问题,几乎同时困扰了古代东西方的哲人。
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停泊于河中的船实际上处于运动之中,因为不断有新水流与该船接触。
“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的命题就是由此而来的。
古代中国人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回答这些问题。
晋代天文学家束皙〔xi西〕说:乘舟以涉水,水去而船不徙矣。
(《隋书·天文志》) 这个立论方式恰恰与亚里士多德相反。
束皙认为,这动着的船实际上是不运动的。
如果过江时保持船与河岸的垂直状态,船与河床的相对位置就不改变。
将参考坐标取在过江线或河床上,这时就得出“水去而船不徙”的结论(图2-10)。
另一种看法是,任船与水同速漂流,将参考坐标取在整个水流上,船对于水也不发生位置移动。
图2-10 船过江示意图船C从A点过江,它总是在两岸的AA'线上,而水流B却随时在改变它与AA'线的相对位置。
从物理学看,决定空间位置或运动与否必须有一个参考系。
否则,就会“西家谓之东家,东家谓之西家,虽皋〔gao高〕陶〔古音yao腰〕之理,也不能定其处”(《淮南子·齐物
训》),连古圣皋陶都不能断其是非。
不清楚参考坐标的人,就像“刻舟求剑”一样胡涂。
刻舟求剑的故事原出于战国末期吕不韦(?-公元前235年)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至今读起来还脍炙人口。
它所包含的物理意义是极其深刻的。
该故事说:有一个楚国人乘船过江,他身上的佩剑突然掉落江中。
他立即在船舱板上作一记号,对其船友说:“这是我的剑掉落的地方。
”到了河岸,船停了,他就在画记号的地方下水取剑。
“舟已行也,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慎大览·贵因篇》)如此求剑,不是犯胡涂吗?从故事编纂者的口气来看,他是知道如何才能找到掉落江中的剑。
从物理角度看,找到这把剑落水的位置有两种办法:一、记下掉落位置离岸上某标志的方向和距离。
这就是说,以河岸作为参考坐标。
二、在船不改变方向和速度的情况下,记下剑掉落时刻、船速与航行时间,据此求出靠岸的船与剑掉落地点的距离。
这就是说,以船作为参考坐标。
至于真正找到这把剑,还得考虑水流、浮力等其他因素。
参考坐标选取适当与否,对解决运动学和动力学中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在相对运动中,选取不同的坐标就有不同的运动结论。
古代人常说:“仰游云以观,日月常动而云不移”(《隋书·天文志》),“见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抱朴子·内篇·塞难》)。
而在行船舱板上人们感觉的是,“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南
朝梁元帝诗《早发龙巢》),“看山恰似走来迎”(《敦煌曲子词集》)。
由于参考坐标的关系,原来不动的物体都成为运动的了,这是不足为怪的。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极为典型的相对运动的事例,很早就成为中国文人笔下的力作佳句。
然而,古代人在判断“天”与“地”的相对运动时,并不像上述事例那么简单明了。
在古代人看来,“天左旋,地右动”(《春秋纬·元命苞》)。
也就是,以天上星体的东升西落(左旋)来证明地的右旋运动。
汉代王充提出了另一种看法:日月星体实际上是附着在天上右旋运动的,只是因为“天”的左旋运动比起日月星体来要快,因此才把日月星体当成左旋。
这种情形就像蚂蚁行走在转动着的磨上,人们见不到蚂蚁右行,而只看见磨左转,因此以为蚂蚁也是左行的(《论衡·说日篇》)。
我们暂且不管“天”是什么,是否在运动,仅从物理学角度看,王充等人的思想是高明的。
他们不仅看到了相对运动,而且还企图以相对速度的概念来确定运动的“真实”情况。
在历史上,许多人参加了这场左右旋转的争论。
迄至宋代,由于理学大师朱熹的名气,他所坚持的“左旋说”又占了上风。
这场争论,长达2000余年。
直到明代,伟大的科学家朱载堉作出物理判决之后,还争论未了。
朱载堉说:左右二说,孰是耶?曰,此千载不决之疑也。
人在舟中,蚁行磨上,缓速二船,良驽二马之喻,各主一理,似则皆似矣。
苟非凌空御气,飞到日月之
旁,亲睹其实,孰能辨其左右哉?(《律历融通》卷四)
天与地、人与舟、蚁与磨、快慢二船、良驽二马,如果没有第三者作参考坐标,就很难辨明它们各自的运动状态。
物理学上对两个彼此作相对运动的物体A和B,既可以看作A动B不动,也可以看作B动A不动。
这两种看法都有效。
若要争论它们的运动方向或谁动谁静,那真是“千载不决之疑”。
朱载堉的回答完全符合运动相对性的物理意义。
然而朱载堉不明白,即使飞到日月旁,也不能辨其左右,而只能回答“似则皆似矣”。
以相对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天、地的运动,在古代的东西方都是一致的。
但像朱载堉那样对相对运动作出物理判决的人,在伽利略(公元1564-1642年)之前找不到第二位。
要解决地静还是地动的问题,关键是要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地动的不可觉察性,这样,才能牢固地确立地动的观念。
完成这任务,在近代物理学史上是伽利略的功劳。
然而,古代中国人却从经验事实中总结出这一伟大的发现。
早在汉代成书的《尚书纬·考灵曜》写道: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
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you友〕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
关闭的船舱,在物理学著作中被看成是最普通、最易被理解的近似的惯性系统。
在一个封闭的惯性系统内,无论什么样的力学实验都不能判断该系统是处在静止状态、还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原理又称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可
是,在伽利略之前约1500年,中国人就提出了这个原理的最古老的说法。
这是中国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成就之一。